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党政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 格式:pdf
- 大小:315.70 KB
- 文档页数:1
探析高校的党政管理实施【摘要】对于高校来说,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履行这一职能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于党政管理的实施,在党政管理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高校的党政管理实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校;党政管理;实施鉴于在高校中的党政管理实施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的工作者就应该要采取一些措施,本文就详细的介绍了关于党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实施的措施。
一、高校党政管理实施的概述(一)高校党政管理的概念对于我国的高等院校来说,其职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予以提高,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服务意识以及具有创新意识的接班人以及建设者。
高校要想履行好这一职能,在建设好教师队伍的同时还应该要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党政管理的干部队伍,在新时期这也是作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高校中开展党政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占有重要的地位,党政管理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一个学校的教风以及学风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该管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包括了目标组织与执行、目标结束与总结等等动态的阶段。
(二)高校党政管理的现状问题首先,党政管理干部的现状。
在高校管理的干部中,高校管理的干部比较多,与学校其自身的学生以及教师相比来说,其比例是失调的,同时其成分也是比较复杂的,这就意味着在党政干部工作中会出现相互推诿以及人浮于事的现象。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做到合理的增加一些管理的机构以及配备一定的党政干部是很有意义的,在实际中,很多高校因为还没有一定的科学论证,这就使得很多的管理部门比较小,在机构的划分中比较细,对于职能的执行中出现了重叠现象,这就造成了在管理工作中的人员冗杂,人浮于事这种情况。
其次就是党政管理的体制现状。
行政管理相关机构在设置方面还不是很合理,管理结构往往是呈现一种“金字塔”的形状。
对于管理的层次越高,其人数就会越少,这就意味着在干部上升到一定的地位之后,其再升迁的机会是很小的,这就使得很多干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慢慢的削弱,而且也缺乏一定的激情,在工作中得过且过,办事效率不高。
建立长效机制是解决高校党建面临突出问题的关键作者:高与浠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01期[摘要] 目前,高校党建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面临着一些普遍的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并从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
建立长效机制能有效解决高校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积极性。
简单介绍了长效机制并分析其对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意义,探讨如何有效建立高校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高校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作用[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202-01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高校作为知识群体聚集地,是宣传并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基地,是强化高校党员爱国、爱党精神的前线阵地。
然而,目前高校党建工作在党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党建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长效机制及其在解决高校党建工作问题上的作用长效机制是指能够保证相关目标长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结果的机制,一般随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长效机制的关键是“长效”,即保证目标的长期性与有效性,其作用在党建工作上就是保证党建工作能够长期有效地教育、规范并激励党员,并进一步优化党组织建设工作和相关制度,培养优良先进的党风。
目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还存在普遍突出的问题,包括党组织管理失衡、党员管理乏力、党建制度缺失、教育工作不到位等。
建立长期有效机制,首先能平衡并改善党组织管理,解决原先党建工作中学校代替校党委进行管理、学生党支部无权力的问题,提高党组织管理、教育、宣传与执行能力。
高校学生党员主要存在党的理论知识不足、思想修养薄弱、投入党建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等情况,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长效机制可以有效改善党建制度,让党建制度更加完善与先进,并更具操作性与合理性,让健全的党建制度引导党建工作的正常进行。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路径研究摘要:近年来,社会的发展迅速,我国的高校党风廉政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党的十九大指明了我们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很多治国理政的重要事项作出了具体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党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认识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等教育始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而高校则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前沿阵地,“立德树人”是党中央对高校的最基本要求,作为党政工作的特殊群体,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路径研究引言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高校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反腐倡廉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
如何提升高校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于推进当前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内涵一是高校的党风建设。
党风建设实质上就是党的作风建设,从目前来看,高校党风建设不仅具有一般组织机构党风建设的共性,也具有一定的个性,高校的党风建设群体不仅包含高校教师和职工,还包括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高校党风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在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高校党委拒腐防变能力、推动高校行政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切入点,也是高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级组织及成员尤其是高校学生党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科研作风以及生活作风的集中体现。
二是高校的廉政建设。
高校的廉政建设是党在新时期开展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高校的各级党政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廉洁从政廉洁执政,是干部自身廉洁与机关廉洁自律的有机结合。
2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觉性、主动性有待提高一是思想上存在观望态度,缺少责任感,缺少解决疑难问题的责任担当精神;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意识不足,认为抓业务工作是务实,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务虚;三是认为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纪委的事,自己压力不大,做好份内工作就行,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只求应付而不求实效;四是认为抓廉政建设工作是搞形式、走过场,进行责任追究是得罪人的事,因而不愿抓。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探讨和研究【摘要】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保证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积极研究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形式、新方法,使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特色、有成效,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长效机制高校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包括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政治立场坚定的学生党员。
目前,高校党组织重视并加强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学生党员的数量有了较快的增长,这一方面给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教育和管理跟不上,一些学生党员就会出现思想滑坡、纪律松散的现象,不仅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反而会损害学生党员的整体形象。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价值观多元化的格局,如何使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带动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与成败。
因此,建立并健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建设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
截至2007年6月,全国党员总数为7336.3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年龄层次低,学历层次高,最富有朝气和活力,也是最具有潜力的群体,是祖国未来高级专门人才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
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更多的是靠思想教育和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就应该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既要靠个人自觉,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常抓不懈。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党政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高校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党政管理人员肩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
现阶段高校党政管理队伍建设还面临不少问题,如何建立新形势下的党政管理长效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高校党政管理水平已刻不容缓。
高校党政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高校的领导地位以及使命的实现,因此,党政管理人员要及时分析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高校各阶段中心任务的变化,勇于变革、善于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政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标签:高校党政管理;长效机制;队伍建设在高校中逐级建立党组织,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鲜明特点,而高校党委的根本任务就是统一领导高校各项工作,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完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中央不断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为高等院校加强和改进党政管理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作为基层党政工作的普通一员,更要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政管理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开创高校党政工作新局面,为学院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高校党政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贯穿于管理目标的组织、执行、总结等各个阶段。
各阶段既有其独立性,又存在着密切联系,这些相互之间的联系在高校党政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犹如一张无形的网,交织交错演化为诸多关系,也形成了诸多问题。
因此,在管理上进行科学的研究,在措施上正确的处理这些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的高校党政管理环境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1)建立党政管理人员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
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在党政干部中形成理论学习、研究新风气。
从“农民运动讲习所”到“共产主义学校”、从“延安学习整风运动”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各个历史阶段的党员干部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用科学思想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确保了思想理论方向上的正确性。
B R I D G E O FC E N T U R Y浅谈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高校党建长效机制建设张贤雷,刘彦军,张文平,张延玲(泰山医学院党委组织部,山东泰安271016)【摘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特征。
新形势下要深刻认识高校深化改革和加强党建的相关性、规律性,明确高校党建长效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内容和路径,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保证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党建;长效机制【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2-0042-03【收稿日期】2017-09-15【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高校思政教育专项(17CSZJ31)。
【作者简介】张贤雷(1973-),男,山东宁阳人,泰山医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研究方向:高校党建。
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理清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高校党建长效机制的关系,可以更好的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探索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特点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发挥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保证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高校党建长效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政策法规层面的规定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