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汤去湿热 9款祛湿汤推荐!
- 格式:docx
- 大小:5.36 KB
- 文档页数:3
春季养生健脾祛湿饮食推荐春雨绵绵,体内湿气重容易生病,春季养生健脾祛湿吃什么好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揭晓。
春季养生健脾祛湿饮食推荐1、鸡骨草煲猪横脷材料:鸡骨草30-50克、猪横脷250-350克。
制法:鸡骨草、猪横脷清水洗净,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去火,利尿。
2、土茯苓清热去湿汤材料:土茯苓250克,赤小豆50克,粉葛2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制法:土茯苓去皮切段,将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3小时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适合湿郁化热者饮用。
3、木棉花薏米化湿汤材料:木棉花30克,薏米30克,槐花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制法:木棉花、瘦肉、薏米、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4、草龟祛湿汤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土茯苓250克,红枣6个。
制法:把草龟、猪肉、土茯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2至3个小时即可。
功效:有清热祛湿及解毒功能。
春季祛湿吃什么好1、薏仁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脓疡等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帮手。
“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它还有美容功效。
生薏米煮汤服食,利于去湿除风;用于健脾益胃、治脾虚泄泻则须炒熟食用。
薏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在吸足水分后再与其他米类一起煮就容易熟了。
2、红豆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造成水肿虚胖。
红豆含有的石碱成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消除浮肿。
红豆水对因口味重、压力或排便不顺引起的水肿更有效。
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排毒。
春季7款祛湿汤赶跑体内湿气
春季是人体湿气最重的是时节,人体的湿气太重,对人体的健康是造成很大的危害的。
因此春季祛湿势在必行。
春天该怎么祛湿气呢?接下来小编就给您推荐7款祛湿汤,助你赶跑体内的湿气。
春季喝7款祛湿汤不再“湿漉漉”!
1、黄瓜去湿汤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2、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3、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4、清热去湿汤(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煲什么汤去湿效果最好?关于《煲什么汤去湿效果最好?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随着社会现实的生活压力持续的提升,很多人因为长期性的繁忙常常饮食不规律便会非常容易造成人体出現体内湿气的状况,而身体有体内湿气便会非常容易造成骨节出現风湿病,或是是人体肥胖症,水肿,或是是没精打采等病症,能够根据饮食搭配来开展去湿气,能够多喝一些去湿去湿气的汤,比如红豆薏米汤,或是是薏仁米猪脚汤等。
煲什么汤去湿气效果非常的好?祛湿汤1、茯苓薏米仁鸭汤、去湿气治腹泻原材料;水鹅肉250克、茯苓6克、炒薏仁30克、莲子肉30克、山药12克、姜片10克流程;鹅肉切片,薏米仁、莲籽凉水侵泡2钟头,全部原材料下锅,文火烧开后,用慢火煲2钟头,投料起锅。
作用;薏米仁去湿气,放水鸭可健脾健胃消食、去湿气治腹泻。
此汤对湿气太重、排便稀软、脾虚者尤其适合。
祛湿汤2、伏苓薏米仁赤小豆汤原材料;薏米仁、红小豆、伏苓各小半碗,淡竹叶、马齿笕、槐米、绿茶叶适当,以上原材料均为干货知识流程;将薏米仁、红小豆、伏苓加冷水侵泡一到两小时,若是加温水可减少一半時间;马齿笕侵泡三十分钟;把淡竹叶、马齿笕、槐米、绿茶叶用沙布捆扎好;将全部原材料下锅,放水后煲一小时。
不用加一切调味品,喝粥,吃薏米仁、红小豆和伏苓就可以。
功效;湿气太重多伴随脾虚,二者另外调养方能效果好、易根冶。
以上原材料不容易搜集,但是目前市面上有制成品售卖,例如伏苓薏仁茶,早中晚一杯,特别是在合适春天、南风天。
与一般的饮食疗法对比,这款汤更偏重于养生药膳,因而实际效果好很多,此外也有美白祛斑美白皮肤减肥瘦身的作用。
祛湿汤3、薏米仁骨头汤、去湿气有利排尿原材料;东瓜500克,猪排骨250克,一小把薏米仁流程;东瓜不削皮,切块状,将猪排骨、薏米仁一起下锅,放水后,文火炖一个半小时,再添加东瓜,炖10分钟后加调味品起锅。
作用;此汤有清热利湿、利湿小便的实际效果,针对水肿、尿道病症病人而言具备服务性医治功效。
夏季祛湿汤谱夏季祛湿汤谱茯苓茅根煲猪瘦肉功效:祛湿除困、清热解毒。
材料:鲜土茯苓适量、白茅根80克、红枣10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
土茯苓切块;茅根切段;红枣去核。
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五指毛桃鸡脚煲猪脊骨功效:益阳健脾祛湿、活络强筋健骨。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鸡脚3对、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
鸡脚去甲、敲裂;猪脊骨敲裂。
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五加皮生蝎子煲鸡壳功效:驱风祛湿、舒筋健骨。
材料:五加皮15克、牛大力30克(中药店有售),生蝎子45克,鸡壳1副,猪瘦内150克,生姜3片。
做法:用胶袋盛装生蝎子倒入沸开水,烫约8分钟,洗净;其余各物洗净。
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
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即可。
淮杞圆肉糯米酒炖鸡功效:祛湿驱寒、健脾安神。
材料:淮山25克、杞子15克、圆肉10克(中药店有售)、糯米酒50毫升、光鸡1只(约7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稍浸泡;光鸡处理干净,去尾部,切块。
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
进饮方下盐。
常见祛湿热的食物:赤小豆:健脾燥湿可以消水肿胀满、止泻、利小便。
绿豆:最适宜夏天和梅雨季节有解湿热气功效。
冬瓜:性味甘淡微寒养胃生津、去湿泻热。
薏仁:即薏米,主理祛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海带:行水化湿、除痰、止带浊。
黄瓜:清湿解暑、止渴利尿、解毒消炎。
鲫鱼:益气健脾养胃、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鸭肉:补虚清热、除湿解毒、能滋阴养胃、利水消肿。
生苦瓜:清湿毒、利尿解暑、清心明目。
丝瓜:清湿痰、通便秘、利小便、除口臭。
推荐多款祛湿汤,帮助对抗湿气。
煲什么汤去湿效果最好?随着现实社会的生活压力不断的增加,很多人由于长期的忙碌经常饮食不规律就会容易导致身体出现湿气的情况,而体内有湿气就会容易导致关节出现风湿,或者是身体肥胖,水肿,或者是精神不振等症状,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祛湿,可以多喝一些除湿祛湿的汤,例如红豆薏米汤,或者是薏米猪脚汤等。
煲什么汤祛湿效果好?祛湿汤1、陈皮薏仁鸭汤、祛湿止泻原料;水鸭肉250克、陈皮6克、炒薏仁30克、莲子肉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步骤;鸭肉切块,薏仁、莲子冷水浸泡2小时,所有材料入锅,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煲2小时,加料出锅。
功效;薏仁祛湿,加水鸭可补脾健胃、祛湿止泻。
此汤对湿气重、大便稀烂、脾虚者尤为合适。
祛湿汤2、芡实薏仁赤小豆汤原料;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各半碗,淡竹叶、马齿苋、槐米、绿茶适量,以上材料均为干货步骤;将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加清水浸泡一到两小时,若是加热水可缩短一半时间;马齿苋浸泡半小时;把淡竹叶、马齿苋、槐米、绿茶用纱布包扎好;将所有材料入锅,加水后煲一小时。
无需加任何调料,喝汤,吃薏仁米、赤小豆和芡实即可。
功效;湿气重多伴有脾虚,两者同时调理方能见效快、易断根。
以上材料不易收集,不过市面上有成品出售,比如芡实薏仁茶,早晚一杯,尤其适合春季、回南天。
与普通的食疗相比,这款汤更偏向于药膳,因此效果好得多,另外还有淡斑美白减肥的功效。
祛湿汤3、薏仁排骨汤、祛湿利尿原料;冬瓜500克,排骨250克,一小把薏仁步骤;冬瓜不去皮,切大块,将排骨、薏仁一起入锅,加水后,小火炖一个半小时,再加入冬瓜,炖10分钟后加调料出锅。
功效;此汤有清热祛湿、利水排尿的效果,对于水肿、尿路疾病患者来说具有辅助性治疗作用。
祛湿汤4、黄瓜猪腱汤、清热祛湿原料;老黄瓜1斤,猪腱1斤,陈皮1角,赤小豆2两,碎瑶柱1汤匙,扁豆1两,粉肠8两步骤;猪腱、粉肠过水去腥,水烧开后,加猪腱煲15分钟,再放入粉肠、陈皮、赤小豆、扁豆、老黄瓜煲1小时,放入碎瑶柱,再煲15分钟,加入调料即可食用。
祛湿汤的做法大全夏季高温多雨,湿气易在体内聚集,导致脾胃不和,水湿不化,影响身体健康。
这时我们若在饮食方面加以调理,也能健脾去湿。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去湿汤的做法大全吧。
一、薏仁小米汁材料:薏仁、小米各30克。
做法:薏米和小米淘洗干净,提前泡发。
将两者倒入豆浆机中,加清水适量,打成豆浆即可。
功效:薏仁有很好的去湿效果,小米有健脾养胃的功效,两者搭配,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去湿利水的效果也更好。
二、薏仁猪肚汤材料:薏仁50克,红枣3个,猪肚1个,腐竹少许,食盐、生姜、白胡椒、料酒少许。
做法:薏仁和红枣洗净泡发,腐竹切段,猪肚洗净切条,加生姜、料酒飞水,捞出。
锅中放清水适量,放入薏仁、红枣、猪肚和腐竹,再撒上白胡椒,大火煮沸后再转小火炖一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薏仁健脾去湿,猪肚补虚损,红枣益气血。
三者搭配有很好的补益去湿功效。
三、薏仁淮山莲藕排骨汤材料:淮山15克,薏仁、芡实各10克,红枣5-6颗、莲藕1节、排骨500克。
做法:将排骨洗净、飞水。
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淮山、芡实、薏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小时,再加入切好的藕和红枣,炖30分钟,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薏仁有很好的去湿效果,淮山补益健脾,芡实固涩,再搭配莲藕、猪肉,有很好的补益、健脾去湿功效。
四、白术陈皮猪肚汤材料:白术30克、陈皮10克,鲜猪肚半个,砂仁6克,生姜5片。
做法:猪肚洗净飞水,再把全部材料放入汤煲内,加水2500毫升,煮沸后改小火煲两小时,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陈皮理气调中、去湿化痰功效,猪肚补虚损,健脾胃。
三者搭配有很好的健脾去湿效果。
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2~3人分量)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鹌鹑去湿汤(2~3人分量)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2~3人分量)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草龟去湿汤(3~5人分量)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黄瓜去湿汤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1、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2、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去湿食材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清热解消食化湿的养生药膳煲汤煲汤是中华传统养生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滋补身体,又可以调理人体机能。
其中清热解消、食化湿的养生药膳煲汤尤其适合夏季进补。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款具有清热解消、食化湿功效的养生药膳煲汤。
一、芦荟排毒汤芦荟是一种常见的清热解毒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毒的作用。
制作芦荟排毒汤的方法如下:1. 将新鲜芦荟去皮,切成小块;2. 将芦荟块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3. 加入适量的红枣、莲子等滋补食材;4. 将煲汤锅置于火上,用文火煲煮3小时;5. 最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饮用。
二、苦瓜黄豆煲汤苦瓜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食材,而黄豆则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
组合在一起煲汤,既可以清热解毒,又能补充营养。
苦瓜黄豆煲汤的制作方法如下:1. 将苦瓜洗净后切成片状,黄豆提前浸泡一夜;2. 将苦瓜片和黄豆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3. 加入适量的鸡腿肉和枸杞等滋补食材;4. 将煲汤锅置于火上,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煮2小时;5.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饮用。
三、薏米红豆煲汤薏米和红豆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利尿消肿以及清热解毒的功效。
将它们煮成汤,既可以清热解毒,又能排除体内湿气。
薏米红豆煲汤的制作方法如下:1. 将薏米和红豆提前浸泡一夜;2. 将浸泡后的薏米和红豆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3. 加入适量的枣仁和桂圆等调味食材;4. 将煲汤锅置于火上,用文火煲煮3小时;5. 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即可饮用。
四、黄连苦瓜煲汤黄连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材,与苦瓜搭配煲汤,能够起到协同作用。
黄连苦瓜煲汤的制作方法如下:1. 将黄连研磨成粉末,苦瓜切成片状;2. 将黄连粉末和苦瓜片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3. 加入适量的鸡肉和生姜等滋补食材;4. 将煲汤锅置于火上,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煮2小时;5.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调味即可饮用。
以上是几款具有清热解消、食化湿功效的养生药膳煲汤,并附上了相应的制作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祛湿汤春季喝8款祛湿汤不再“湿漉漉”
导语:你知道春天该怎么祛湿气吗?祛湿气该吃什么吗?湿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有时候常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导致自己周身不舒服,干什么事情都没
你知道春天该怎么祛湿气吗?祛湿气该吃什么吗?湿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有时候常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导致自己周身不舒服,干什么事情都没劲,有病就需要及早解决,否则长期病痛存于体内容易发展到不可收拾。
1、薏米红小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
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
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2、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
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
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湿热体质养生食谱大全1. 冬瓜排骨汤材料:冬瓜500克,猪骨250克,姜片适量,盐适量制作方法:猪骨先用开水焯水,然后与冬瓜、姜片一同放入锅中,加足够的水,煮沸后改为小火炖煮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2. 大白菜豆腐汤材料:大白菜500克,嫩豆腐300克,生姜适量,鸡精适量,盐适量制作方法:将大白菜切成段状,豆腐切成块状,生姜切片备用。
将大白菜、豆腐、生姜放入锅中,加足够的水,煮沸后改为小火炖煮20分钟,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3. 苦瓜炒肉片材料:苦瓜500克,瘦猪肉150克,蒜蓉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料酒适量制作方法:将苦瓜切成薄片,瘦猪肉切成薄片,蒜蓉切碎备用。
锅中倒入适量的植物油,放入蒜蓉翻炒片刻,随即放入瘦猪肉炒至变色,加入苦瓜煮炒片刻,加入适量的盐、鸡精和料酒炒匀即可。
4. 青椒土豆丝材料:青椒150克,土豆150克,葱姜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制作方法:将青椒切丝,土豆切丝,葱姜切碎备用。
热锅中倒入适量的植物油,放入葱姜翻炒片刻,随即放入土豆丝炒至变软,加入青椒丝继续翻炒片刻,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炒匀即可。
5. 绿豆汤材料:绿豆100克,冰糖适量制作方法:将绿豆清洗干净,加入适量的水中,煮沸后改为小火炖煮40分钟,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至完全融化即可。
6. 凉拌黄瓜材料:黄瓜500克,蒜蓉适量,醋适量,盐适量,白糖适量制作方法:将黄瓜削皮切薄片,蒜蓉切碎备用。
将黄瓜片放入容器中加入蒜蓉、醋、盐和白糖,拌匀腌制10分钟即可。
7. 鸡蓉莲花汤材料:鸡胸肉100克,莲花50克,生姜适量,盐适量,料酒适量制作方法:鸡胸肉切成鸡蓉备用,莲花洗净备用。
将适量的水煮沸,放入莲花焯水片刻后捞出备用。
再将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生姜、盐和料酒煮沸,然后加入鸡蓉和莲花煮熟即可。
8. 红焖茄子材料:茄子500克,蒜蓉适量,辣椒适量,番茄酱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料酒适量制作方法:茄子切段,蒜蓉切碎备用。
祛湿补气血的汤夏季人体内湿气过重,容易感到燥热不安、浑身乏力,且夏季日长,易导致作息不规律,睡眠不好,从而损耗气血。
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夏季有哪些祛湿补气血的汤呢?一、红枣山药汤材料:红枣10粒,山药300克,桂圆肉若干,白砂糖。
做法:将红枣洗净、泡软,山药去皮后切成小块,一起放入锅中,煮至软烂。
再向锅中加入桂圆肉和适量白砂糖。
待桂圆肉软烂后即可关火食用。
功效:山药味甘、性平,气阴两补,补气而不上火,补阴而不助湿。
红枣补血益气,两者搭配具有益肾气、健脾祛湿的功效。
二、薏仁芡实汤材料:薏仁50克、芡实50克、红糖。
做法:薏仁洗净、泡发。
将薏仁、芡实放入锅中,加清水煮30分钟。
再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薏仁味甘、性微寒,具有健脾补肺、祛湿化痰的功效。
芡实益肾固精,两者同食可补脾胃、益气血。
三、红豆红枣汤材料:红枣10个,红小豆50克,龙眼干10个,红糖适量。
做法:龙眼去皮,红豆和红枣清洗净,砂锅内放适量清水,放入红小豆、红枣和龙眼干,炖至红豆软烂,再加入红糖,小火慢炖一会即可。
功效:红豆健脾止泻、利水消肿。
红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食用红豆红枣汤有很好的祛湿、补气血功效。
四、土茯苓赤小豆煲鲫鱼材料:鲜土茯苓400克、赤小豆80克、鲫鱼1条、猪瘦肉5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浸泡3小时。
将猪瘦肉、鲜土茯苓、生姜洗净、切片。
将鲫鱼洗净沥干水。
锅内加适量油烧热,将鲫鱼入锅两面煎黄,铲起,用一纱布袋装起扎紧。
将所有食材一起倒入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大火滚后改小火煲约1个半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土茯苓清热、祛湿,赤小豆利水除湿,鲫鱼和中补虚,三者同食具有补中生气、除湿利水的功效。
清热祛湿汤有哪些10款清热祛湿汤推荐1、木棉花瘦肉祛湿汤材料:猪瘦肉400克,木棉花5朵,花豆50克,扁豆30克,薏米30克,茨实15克,红枣2个,土茯苓30克,陈皮1块,赤小豆15克,水、食盐适量。
做法:将所有材料准备好,除密枣外,汤料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5分钟备用,猪肉洗净后切大块;将所有材料全部放入煲锅中,加入足量凉水,水量应当淹过所有食材,大火烧开后,用勺子撇去表面的浮沫;盖上盖转中小火煲1.5~2个小时,煲好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木棉花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
2、鸡骨草猪横脷汤材料:鸡骨草5克、猪横脷8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鸡骨草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冲洗掉鸡骨草上的泥沙和杂质。
把猪横脷清洗干净,然后把全部材料一起放进炖盅内,猛火炖够3小时,待炖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清甘甜,没有一点中药味,是广东传统的清热去湿汤水。
具有清肝火、健肠胃的功效。
3、地胆头云苓炖猪脊骨汤材料:地胆头15克,云苓20克(中药店均有售),蜜枣4个,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
药材用煲汤袋装盛好;蜜枣去核;猪脊骨用刀背敲裂,切段。
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南方常有的清热祛湿的地胆头,配以健脾宁心的云苓煲猪脊骨,此汤清热、祛湿、除烦,而且加入清润的蜜枣,因而又是可口的男女老少皆宜的祛湿汤饮。
4、荠菜二豆鲫鱼汤材料:荠菜100克,黑豆30克,赤小豆30克,白鲫鱼1条(约400克),生姜3片。
做法:白鲫鱼去鳞、内脏,洗净,在油锅中略煎至7分熟,将鲫鱼放入砂锅,加入洗净的荠菜、黑豆、赤小豆、生姜以及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适量精盐。
功效:健脾、利湿、消肿,尤其适合水肿伴有尿少、尿赤,或煮伴有口渴、发热等不适的人群食用。
也适合痰湿体质的人群食用。
去湿热的食疗方白玉猪小肚汤配料: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0个、猪小肚500克特色:祛湿消肿。
做法:将猪小肚洗净切块,用盐、生粉拌擦,再冲洗干净。
先放入开水锅煮15分钟,取出在清水中冲洗。
红枣去核后,与白茅根、玉米须一起洗净,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与猪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内,加入清水8碗左右。
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个小时,可加入适量食盐和少量生油。
板蓝根炖猪腱材料:板蓝根8克、猪腱6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清洗猪腱即猪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
用水冲洗一下板蓝根片,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保温至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提点:猪腱肉质嫩滑,经过炖煮以后稍带肉质纤维,颇有咬头,蘸点豉油来吃是不少男士的至爱。
土茯苓炖水蛇材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红枣两粒、姜1片。
做法:水蛇当刂好切段,洗干净,飞水用热水稍微煮一下待用。
然后把土茯苓刮皮、切片。
再把红枣、姜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炖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提点:买时要区分“水蛇”和“泥蛇”,泥蛇皮色较黑。
它们外貌非常相似,但炖汤效果有很大区别,水蛇汤色清澈鲜甜。
炖汤水蛇最好选几两重的小蛇,更易出味。
鲜桑叶炖猪腱材料:鲜桑叶5克、猪腱肉60克、蜜枣半粒、姜1片。
做法:清洗猪腱肉,切成大片。
用水冲洗一下鲜桑叶,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提点:3-5月鲜桑叶最多,大家不要错过了。
嫩叶可煮吃,炖汤的话,老叶也无妨。
鸡骨草炖猪横脷材料:鸡骨草5克、猪横鶪8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先把鸡骨草、猪横脷清洗干净,然后把全部材料一起放进炖盅内,猛火炖够3小时,待炖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提点:鸡骨草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冲洗掉鸡骨草上的泥沙和杂质。
1、薏米中医称薏米为“薏苡仁”,是祛湿消肿的上品。
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
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
去湿气的汤都有哪些种类
导语:
如果体内的湿气过于旺盛,不但会影响到胃肠道的蠕动,而且
也容易引起其他的疾病出现,所以很多体内湿气比较旺盛的人,为了
尽快的去除自己体
如果体内的湿气过于旺盛,不但会影响到胃肠道的蠕动,而且也容
易引起其他的疾病出现,所以很多体内湿气比较旺盛的人,为了尽快
的去除自己体内的湿气,就想了解一下去湿气的汤都有哪些种类?为
了你能尽快的了解,就来看看下面的去湿气汤的介绍。
脾虚湿困时,应健脾去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利尿)或者减
少、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
径。温补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
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
等。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
的食物。
那么夏季防止湿热侵袭怎么办?可用食疗方法,温补脾胃是解除湿
困的最好途径。什么汤去湿气?下面为您推荐了几款去湿气的养生汤。
(1) 白鲫鱼煲汤
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
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鲫鱼性甘平,
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
甚好。
(2) 田艾煲鲫鱼
田艾30克,鲫鱼250克,生姜10克,煲汤饮用。此方不仅健脾去
湿,还可以预防蚕豆病。
(3)赤小豆绿豆薏米汤
春季四款祛湿汤|口气重·脾胃虚弱·长豆·湿热雨水过后春天的气息更强烈了,湿气的感觉明显了许多。
空气中湿气水分比较大,就算人在家中坐,啥事也不做,也会增长湿气。
晴妈推荐四款适合春天喝的祛湿汤,喝完睡觉、排便一身轻松。
1、四神汤芡实20克莲子20克山药20克茯苓15克适合:大便不成型、脾胃不吸收、肠胃油腻、皮肤黄、脸部出油。
2、粉葛清湿汤粉葛18克炒薏仁15克芡实20克莲子20克山药20克炒白扁豆15克适合:肠胃湿热、食欲不振、四肢水肿、背部长豆。
3、五指毛桃消湿汤五指毛桃50克茯苓15克无花果15克芡实20克炒薏仁15克适合:身体有炎症、关节疼痛(因天气变化导致)、有豆印、排便难、梅雨天气反复、脾胃寒湿。
4、土茯苓祛湿汤土茯苓干30克炒薏米15克炒白扁豆15克赤小豆15克茯苓15克适合:肠道湿热、背部豆豆、头皮脸部爱出油、怎么睡都感觉不够。
建议:1岁以上小孩喝以上材料适合3-4人,可搭配瘦肉、无油脊骨、排骨等。
做法:1.材料清洗干净后,用热水浸泡1个小时,连着水和肉类一起炖煮。
水:2升(豆类比较吸水)时间:1.5-2小时(豆类煮软即可)肉:瘦肉400克(用腱子肉、梅头肉、臀尖肉、前腿肉不会柴)排骨500克(用西排、后排比较好咬)脊骨500克(用尾龙骨、扁骨、梅头骨的脊骨炖出来的肉比较好吃)如果没时间弄的妈妈,可以不加肉,直接煮水喝即可(800ml-1000ml水)这个不单单只是给小孩喝,大人同样适合哦!。
六款健脾祛湿汤“喝”走湿气2013年03月04日09:37家庭医生在线整合我要评论(0)字号:T|T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
“回南天”需防四大病1、呼吸道:感冒、过敏高发“回南天”里冷暖气团、东西气流交替频繁,天气特点为时而冬冷型,时而夏热型;忽而干燥,忽而阴湿;气压也时高时低,很不稳定。
对于早春风向骤变而带来的冷暖、干湿、阴晴和气压高低的变化,人体生理机能常常会调整不及,常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2.骨关节:老人防风湿一些长期患有关节炎的市民,尤其是老人,对“回南天”比天气预报还要灵验,90%的关节炎病人对气候变化敏感,空气中的湿度上升,可使关节肿胀、疼痛加重,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关节疾患。
3.神经系统:潮湿天气易抑郁3至4月份是“春季抑郁症”高发期。
春季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人体内分泌紊乱,进而导致心绪低落,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天气忽冷忽热,忽干忽湿都容易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绪的波动,具体表现为睡眠不好、自控力差容易发脾气、惰性增强等。
女性、闲散人员、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比较容易在春季患上抑郁症。
4.心血管:危害老年人健康回南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血管收缩强烈,造成血压强烈地波动,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老年人免疫力下降,阴湿天气里异常活跃的病毒、病菌等微生物容易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
此外,由于春天人们户外活动较冬天明显增多,血管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都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作。
六款健脾祛湿汤推荐推荐一:鲜土茯苓煲猪瘦肉材料:鲜土茯苓200克、马蹄10个、红萝卜、连须玉米各1条,蜜枣3个,陈皮1/3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1.各物分别洗净。
鲜土茯苓切块,马蹄去皮,红萝卜、玉米切段,蜜枣去核,陈皮浸泡。
2.一起与猪瘦肉、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什么汤去湿热 9款祛湿汤推荐!
导语:人体容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中医称此为湿热病。
健康流行
人体容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中医称此为湿热病。
健康流行喝汤去湿热。
那么什么汤去湿热呢?
1、鸡骨草汤
材料:鸡骨草5克、猪横鶪8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先把鸡骨草、猪横脷清洗干净,然后把全部材料一起放进炖盅内,猛火炖够3小时,待炖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温馨提示:鸡骨草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冲洗掉鸡骨草上的泥沙和杂质。
评点:汤清甘甜,倒没有一点中药味,是广东传统的清热去湿汤水,据说可以清肝火、健肠胃。
2、水蛇茯苓汤
材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红枣两粒、姜1片。
做法:水蛇当刂好切段,洗干净,飞水(用热水稍微煮一下)待用。
然后把土茯苓刮皮、切片。
再把红枣、姜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炖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温馨提示:买时要区分“水蛇”和“泥蛇”,泥蛇皮色较黑。
它们外貌非常相似,但炖汤效果有很大区别,水蛇汤色清澈鲜甜。
炖汤水蛇最好选几两重的小蛇,更易出味。
评点:汤水较滋补,蛇肉鲜甜,味道比很多炖汤要饱和。
3、板蓝根猪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