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塔式锅炉受热面安装机械配置方案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1000MW机组塔式锅炉钢架机械配备及安装方法浅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厂从600MW 燃煤机组到1000MW 机组,机组发电容量不断增大,锅炉本体的结构样式也随着产生着变化,出现了从∏型锅炉到塔式锅炉的变化,这对安装使用的吊装机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同时也增加了其钢架安装的难度。
本文以某电厂1000MW 机组塔式锅炉钢架安装为例,介绍塔式锅炉钢架安装难点对于吊装机械配备、布置要求,以其成功安装经验,对于同类型锅炉钢架安装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1000MW塔式锅炉;钢架安装;机械一、塔式锅炉主钢架概述以广东台山发电厂6号机组为例,锅炉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1000MW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
锅炉钢架总重约14000t,分为主钢架(总重约7500t)和副钢架、平台楼梯等。
锅炉主钢架呈框型布置:主钢架共分五层八段主立柱,主立柱横截面为2.5m×2.5m,最重件为107t,横梁最重件为104t,斜撑最重件为62t。
锅炉大板梁顶面标高约128.20m,最重件64.6t。
二、塔式锅炉主钢架吊装机械的选择在塔式炉吊装中主钢构的吊装是锅炉吊装的重点与难点,面对如此大件的钢架设备,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来选择吊装机械,做到既能满足安装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进度和安全质量,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呢?以下结合相关电建公司的安装经验以及本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来进行探讨。
(一)塔式锅炉主钢架吊装机械的选择方案在国内塔式炉的主钢构吊装中一般有如下四种方案(1)方案一:在炉膛中间布置一台FZQ2400/140t(或M1280D/140t)塔吊,外围布置一台SCC1500C/150t履带吊配合主立柱抬吊以及横梁、斜撑翻身等工作。
以下为该布置示意照片:(2)方案二:在炉左炉右各布置一台FZQ2400/140t(或M1280D/140t)塔吊,两台吊机相互配合吊装,如工期紧张时,炉底可再配置一台150t履带吊配合两台塔吊的抬吊工作,主钢架的吊装工作可双线进行。
1000MW燃煤机组锅炉大型起吊机械选择与布置优化摘要:锅炉主吊装机械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火电项目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施工成本。
本文针对XX电厂2×1000MW燃煤机组π型炉+侧煤仓布置型式,通过分析锅炉主吊机械的配置方案,进行性能、效率、成本等几方面的分析比较,并推荐选择较优吊装机械配置方案。
关键词:π型炉侧煤仓锅炉吊装大板梁塔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火电项目单机装机容量由300MW、600MW到1000MW,对锅炉吊装的大型机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锅炉主吊机械选择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及施工成本。
鉴于此,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主吊机械的比选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以XX电厂2×1000MW燃煤机组工程为例,对锅炉主吊机械布置进行阐述。
该电厂2×1000MW燃煤机组锅炉为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前后墙对冲燃烧、平衡通风、固态排渣、钢炉架、露天布置、燃煤直流炉。
根据锅炉钢结构特点、主厂房布置形式(煤仓间在两炉中间)及施工进度等因素,结合大件设备(大板梁、受热面组件等)吊装或者卸车等工作要求,初步考虑每台锅炉大型起吊机械基本配置方式为一台塔式起重机配两台大型履带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覆盖范围广,起重量大,可作为锅炉主吊机械。
履带式起重机机动性强、拆装极为方便,可作为锅炉吊装前期的主吊机械。
履带式起重机布置在炉后,配合塔式起重机吊装锅炉钢结构、大板梁、受热面组件等设备。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在基本配置基础上可依据工程进度、标段划分及施工单位实力等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一些吊装机械作为辅助,在此不作论述。
1、锅炉大型起吊机械选择与布置方案在锅炉吊装作业中,大板梁吊装难度最大,因此大板梁吊装机械的配备是首先要考虑的。
锅炉大板梁中,K3板梁体积最大、重量最大,其参数:长42.50m×宽1.40m×高3.80m,重180t,顶标高90m。
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综述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是目前国内燃煤发电厂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设备。
作为发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它在能源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设备运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典型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问题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一、问题一:超临界高温水冷壁温差问题在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中,一些运行人员反映,锅炉的超临界高温水冷壁存在温差问题,表现为管面温差过大,甚至出现局部过热现象。
这个问题一方面会影响到锅炉的热效率,同时也可能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构成一定的威胁。
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锅炉的管道结构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找出存在问题的节点并进行及时修复和加固。
可以适当增加管道的冷却水量,以减少管面温差。
也可以通过优化锅炉的控制参数,调整燃烧风量和出口烟气温度,以降低冷却壁面的温度差异,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二、问题二:过热器管膨胀问题在锅炉的正常运行过程中,过热器管膨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这样大型设备中,过热器管的膨胀问题更为突出。
如果管膨胀过大,就会导致管道的撑裂和震动,从而影响到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解决方案:解决过热器管膨胀问题的关键在于管道的设计和安装。
首先需要对过热器管道进行合理的设计,确定管道的膨胀量和膨胀方向,确保管道在运行中不会产生过大的膨胀应力。
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管道材料,以提高管道的抗膨胀性能。
对过热器管道的支吊架也需要进行加固和优化,确保管道能够正常膨胀而不会造成意外事故。
三、问题三:燃烧器磨损问题燃煤锅炉的燃烧器是直接暴露在高温高压燃烧气体中的设备,长期运行后很容易出现磨损问题。
在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中,燃烧器的磨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综述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是当前燃煤发电厂中常用的一种锅炉,其性能优良、效率高,但在实际运行中也会出现一些典型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综述,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运营人员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这一关键设备。
一、过热器堵塞问题一般来说,过热器的堵塞主要是由于水管中钙和镁成分的附着和沉积而引起的。
当这些沉积物在过热器内壁上积累时,会对传热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定期的清洗和维护过热器,并确保水质的优良和适宜。
二、铸件破损问题超超临界锅炉中的大部分关键部件(如叶片、壁板等)都是使用高强度合金钢铸造而成的,有时会因受热或机械应力过大而导致裂纹或破损。
对于这些部件的监测和检测尤为重要。
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和热像仪检测技术,定期对这些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修复。
三、磨损和腐蚀问题锅炉内部的磨损和腐蚀问题是常见的,特别是在受热面和高温区域。
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于工作介质的化学成分、流速和温度等因素引起的。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加强对工作介质的水质控制、日常的检测和监测,以及采用耐腐蚀材料和涂层等措施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设备运行控制问题超超临界锅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严格的运行控制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备运行控制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的挑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运行规程和操作标准,并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整。
五、环保和节能问题随着环保和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超超临界锅炉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烟气处理技术,降低排放物的含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典型问题,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维护,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运营人员需要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1000MW机组锅炉受热面安装技术探究摘要:文章以某电厂2×1000兆瓦机组项目为例,在简单介绍该项目情况的基础上,从吊装、省煤器安装、过热器安装、再热器安装、焊接这几方面入手,着重阐述了1000MW机组锅炉受热面的安装关键技术与要点,提升锅炉受热面安装效率,降低烟气中飞灰颗粒对于管壁所产生的磨损程度。
关键词:1000MW机组;锅炉受热面;安装技术引言锅炉受热面安装就是1000MW等级燃煤发电机组项目中的一项重点施工内容,其安装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1000兆瓦机组锅炉的运行安全。
同时,由于1000兆瓦机组的部件重量均保持在偏高水平,且工艺复杂,所以实际的安装技术难度也相对较达。
基于此,必须要在1000MW等级燃煤发电机组项目中强化展开对锅炉受热面安装技术要点的把控,保证实际的安装质量水平达到预期。
一、项目概述某火电厂项目计划新建2×1000兆瓦机组,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预计能够达到100亿千瓦时,有效解决区域新能源消纳问题,缓解区域电力供应紧缺问题,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及供电可靠性。
其中,投放的汽轮机超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额定功率1050MW,TRL工况主蒸汽参数为2866t/h、27MPa(a)/600℃,THA工况平均背压5.2kPa(a)。
整个项目规模较大,涉及到的安装施工技术较为复杂,本研究选定其中的锅炉受热面安装这一个项目展开分析与探讨。
二、1000MW机组锅炉受热面的安装关键技术与要点分析(一)吊装传统使用卷扬机与单轨吊装的方式虽然也能够完成对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的吊装,但是在实际的安装施工期间,使用这种方法需要相关人员反复多次进行设备安装与拆卸,实际工作量与成本均有所增加。
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本项目的吊装施工期间,主要引入了4台卷扬机智能监测同步提升系统,以此完成高效吊装,结合对智能监测系统的使用,实现对吊装过程落实全面性与自动化监测,自动判断吊装组件是否可能与固定件产生碰撞、吊装组建是否超重等等,并智能确定通道内可能出现的障碍物同时发出报警提示,体现出对整个吊装过程安全性以及高效性的有效维护,确保所有的待吊装构件均能够安全、完整、平稳的达到指定位置。
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综述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是一种高效、高温、高压的发电设备,它在能源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也出现了一些典型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钢结构问题1.问题描述:在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下,锅炉中的钢结构容易出现腐蚀、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2.解决方案:采用高强度、耐高温的合金钢材料进行制造,并加强对钢结构的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二、燃烧系统问题1.问题描述:燃烧系统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燃料的品质、供给系统的稳定性等。
2.解决方案:优化燃料的选择和供给系统,确保燃料的充分燃烧和热能的释放,在减少排放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
三、蒸汽循环系统问题1.问题描述:蒸汽循环系统中存在着蒸汽泄漏、管道堵塞等问题,导致能量损失和系统运行不稳定。
2.解决方案:加强对蒸汽循环系统的检测和维护,及时清理管道和修复漏点,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环保排放问题1.问题描述: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解决方案:通过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等设备,对废气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标准的排放要求;通过合理的水循环系统,减少废水的排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安全防护问题1.问题描述:在超超临界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威胁。
2.解决方案:加强对锅炉运行过程的监控和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确保安全生产。
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典型问题,但通过优化设备结构、强化维护管理、完善环保设施等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这些问题会逐步减少甚至消除,为能源生产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支持。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塔式锅炉安装工艺的创新与应用摘要:上海外高桥电厂三期工程为国产首座采用塔式锅炉的百万等级燃煤机组,其安装技术难度和安装工作量都是空前的,对于锅炉安装带来了新的安装理念和安装方法。
关键词:锅炉钢结构主钢架辅钢架受热面吊装锅炉安装液压提升装置1 概况上海外高桥电厂三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1000MW超超临界凝汽式燃煤机组,为国产首座采用塔式锅炉的百万等级燃煤机组,对其安装在国内也是第一次,而且施工工期短,因此其安装技术难度和安装工作量都是空前的。
我们根据工程的特点,在锅炉安装中通过自主创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确保了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安装质量。
2 锅炉安装的技术难点2.1 主钢架的件数少,重量重,高度高,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存在安装主钢架、辅钢架不同步的状况;另一方面左右辅钢架上部和炉前副钢架为悬吊结构,此种结构在以前从没有碰到过,这使得吊装的难度系数和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目前国内大型火电站锅炉主钢架的吊装都是选择在锅炉左右两侧装设两台塔式起重机,因此主横梁、大板梁等一些超大、超重构件就必须依靠两台塔式起重机进行双机抬吊完成,对两台吊机的操作协调要求很高;而且两台塔式起重机的顶升工作必须依靠两侧辅钢架进行支撑,副钢架如果不同步及时跟进,将影响主钢架的安装工作。
如果主、辅钢架均完成后再进行受热面的安装,因辅钢架构件数量多,将严重影响锅炉安装的总体进度。
2.2 传统的刚性梁安装方法就是在锅炉主辅钢架安装完成后,将单根梁用起重机与卷扬机配合临抛到对应标高的主钢架上用钢丝绳临时悬吊,等炉顶管排和四周水冷壁安装完成后,再把原先临时悬吊在主钢架上的刚性梁至上而下地用手拉葫芦一根一根安装在水冷壁管排上,然后施工人员利用高空搭式的脚手架用螺栓或电焊进行最终的固定,这样的安装方法不仅费时、费材料,而且高空作业比较危险。
本锅炉垂直段刚性梁总重541534kg、螺旋段刚性梁总重567868kg、底部灰斗刚性梁总重235685kg,其中最重刚性梁单根宽度达2m以上,重为25t,总计大小刚性梁800余根,用传统的临抛方法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和进度。
1000MW机组Π型锅炉主吊机械布置方案研究火力发电机组正在向大容量的机组发展,建设工期要求越来越短,现有些1000MW机组火电厂自工程开工(主厂房浇筑第一方砼)至第一台机组投产仅有23个月。
锅炉安装工期为火力发电厂工程的关键路径,而锅炉主力吊装机械的选择对锅炉安装工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总工期。
同时,也对锅炉本体吊装机械的选择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为确保建设工期,锅炉主力吊装机械应在编制的《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明确规定,且在实施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
因1000MW机组锅炉重量大、体积大,吊装过程中不可能由单一主吊机械完成,因此选择合适的锅炉主吊机械组合,是保证锅炉安装安全、质量与进度的重要保障。
以下以Π型锅炉吊装为例进行介绍。
1.1000MW机组锅炉主力吊装机械选择原则锅炉主力吊装机械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火电工程的安全、质量与进度,因而需要确立主力吊装机械的选择原则。
1.1既要重点考虑锅炉吊装的施工,又要充分满足工程对机械的使用要求。
1.2应考虑施工单位自身装备机械的情况。
1.3应考虑锅炉本体结构特点。
1.4应考虑工程所在地大型吊装机械市场拥有情况。
1.5应考虑合同工期和承建工程的规模大小。
1.6应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和针对性。
1.7应考虑现场施工环境和施工单位的施工习惯。
1.8附着式自升塔式起重机、附着式自升平臂吊和履带吊宜对于1000MW机组Π型锅炉来说宜选用两台主力吊装机械进行组合。
1.9注意主力吊装机械与辅助起重机的搭配,以提高起重机的整体利用率。
2.1000MW机组锅炉常用吊装机械的类型2.1附着式自升塔式起重机:国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所科润公司:FZQ2400(100t)、FZQ2000(80t)。
吉林水工机械厂:FZQ1800(80t)。
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FZQ1380(63t)、FZQ1650/75t。
2.2附着式自升平臂起重机中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ZSC2600A(110t)、ZSC2800A(120t)。
1000MW燃煤机组锅炉吊装大型机械配置可行性分析报告2005-10-27华电国际邹县四期2×1000MW机组锅炉为超超临界变压直流锅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平衡通风、运转层以下封闭、以上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Ⅱ型锅炉。
锅炉宽70m,深度74.8m。
考虑到锅炉的宽度和深度,锅炉吊装的大型机械选用两台我公司自行制造的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FZQ1380/63t塔机一台,FZQ1650/75t塔机一台,曼尼托瓦克生产的M2250/450t履带式起重机一台,其中两台FZQ 系列塔机的选择是锅炉吊装的关键,目前7#锅炉钢架已经安装到顶,顶板梁已顺利安装完3件。
一.大型起重机械的布置:两台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布置在锅炉两侧,FZQ1380//63t塔机布置在炉左扩建端,其纵向中心线距离锅炉7m,横向中心线布置在K4与K5轴线之间,距K4轴线5150mm。
FZQ1650/75t塔机布置在炉右固定端,其纵向中心线距离锅炉外柱轴线6.5m,横向中心线布置在K3轴线上。
M2250/450t履带式起重机布置在炉后7柱~1/5柱轴线间。
此大型机械的布置方案,完全满足锅炉吊装的工作范围要求、工作高度要求以及起重量的要求。
二.顶板梁的安装方案:顶板梁是锅炉设备的最重件,沿锅炉前后方向分五排布置,采用叠置形式,共十件,其长度约43.3m,最重件约160t。
所有顶板梁的吊装全部由FZQ1650/75t塔机和M2250/450t履带式起重机抬吊完成。
FZQ1650/75t塔机和M2250/450t履带式起重机的布置充分考虑了顶板梁的安装,目前7#锅炉钢架安装已经到顶,顶板梁已安装完3件。
其中最重件顶板梁安装方案如下:为满足顶板梁安装要求,炉后7柱~1/5柱轴线间K4、K5、K6立柱及与立柱有关的横梁、支撑件缓装,M2250/450t履带吊能进出炉膛,与FZQ1650/75t塔机抬吊完成顶板梁的安装。
锅炉受热面设备与施工方法范文一、引言锅炉受热面设备作为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施工方法直接影响锅炉的性能和运行效率。
本文将重点探讨锅炉受热面设备的类型、选择以及施工方法,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锅炉受热面设备类型根据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锅炉受热面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管束受热面管束受热面是将管子按一定的排列形式焊接或镶嵌在锅炉的受热面上,通过管子内流动的介质来传递热量的受热面。
管束受热面适用于工作温度较高的锅炉,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等特点。
2.膜壁受热面膜壁受热面是将膜式管子组装成一个整体,并与锅炉壁板焊接在一起的受热面。
膜壁受热面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传热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锅炉主蒸汽温度较高的情况。
3.水冷壁受热面水冷壁受热面是将屏式管子或钢管按一定的布置方式焊接在锅炉壁板上,并通过循环往复的水流来冷却受热面的一种结构形式。
水冷壁受热面适用于高温、高压的锅炉,具有冷却效果好、耐压能力强等特点。
三、锅炉受热面设备的选择根据锅炉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受热面设备对于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选择受热面设备的原则和方法:1.根据工作温度选择不同类型的受热面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
一般情况下,管束受热面适用于工作温度较高的锅炉,膜壁受热面适用于主蒸汽温度较高的锅炉,水冷壁受热面适用于高温、高压的锅炉。
2.根据工作压力选择受热面设备的耐压能力对于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对于工作压力较低的锅炉,可以选择管束受热面或膜壁受热面;对于工作压力较高的锅炉,应选择水冷壁受热面。
3.根据流体性质选择流体的性质对受热面设备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对于含有颗粒物质的流体,宜选择膜壁受热面或水冷壁受热面,以防止管束受热面堵塞。
四、锅炉受热面设备的施工方法锅炉受热面设备的施工方法直接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施工方法:1.管子焊接管子的焊接是锅炉受热面设备中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
1 工程概述国华台山电厂二期工程扩建两台1000MW燃煤脱硫、脱硝机组,锅炉由上海锅炉厂生产。
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直流炉27.56MPa(a)/605°C/603°C,最大连续蒸发量为3091t/h,单炉膛、一次再热、采用切圆燃烧方式、露天布置、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塔式锅炉。
水冷壁布置在E-G、4.5~7.3轴线之间,炉膛截面为21480m m×21480m m,水冷壁在标高69225m m 以下的炉膛和灰斗采用膜式螺旋管设计;在标高69225m m以上的低通量区域和对流部分采用膜式垂直管设计;两者之间由过渡段连接,前后墙冷灰斗水冷壁在标高18480mm与水平成54.05°角往内拐,形成斗状型。
垂直水冷壁上标高分别为:前、左、右墙均为+120253m m,后墙为+112450m m 。
炉膛内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布置一级过热器进口段、省煤器、一级再热器、二级过热器、二级再热器、三级过热器和一级过热器出口段。
一级过热器进口段布置在炉膛内最上方,共89片管排组成。
省煤器布置在炉膛内一级过热器进口段下方,共178片管排组成。
一级再热器布置在炉膛内省煤器下方,共178片管排组成。
二级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内一级再热器下方,共89片管排组成.二级再热器布置在炉膛内二级过热器下方,共44片管排。
三级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内二级再热器下方,共22片管排组成。
一级过热器出口段布置在炉膛内最下方,共22片管排组成。
炉内三器管排均为卧式结构,由炉顶穿过炉顶管屏的悬吊管进行悬吊。
所有受热面集箱均布置在炉膛外,省煤器和过热器集箱主要布置在炉前位置,再热器集箱主要布置在炉后位置,集箱由炉外悬吊管悬吊固定。
过热器、再热器连通管主要分布在锅炉两侧,炉前则布置有1个贮水罐及6个启动分离器、其他系统连接管道等。
其中贮水罐为超重、超长件,对于现场吊装存在一定难度。
2 受热面各系统的机械配置(表1)2.1刚性梁吊装由于塔式锅炉主钢架结构与炉膛间距较大,前后墙间距为5010mm ,左右侧墙间距为4510mm,因此不利于水冷壁的吊装及高空对口安装工作。
对百万千瓦塔式锅炉安装方案的优化分析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火力发电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
在我国当前的火力发电机组之中,1000MW的塔式机组应用率越来越高。
但是,其锅炉部分的安装则成为了整个施工活动中的最大难题。
为此,相关工作人员理应对其展开优化,从而缩短工期,降低资金成本的投入。
本篇文章将从技术角度出发,分析常规的安装方法,并对于具体优化的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塔式锅炉;安装方案;优化设计引言:从现阶段发展而言,传统塔式锅炉的安装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从而导致多种不同的问题出现。
为此,为了减少成本投入以及缩短时间,必须进行相应的优化。
一、常规方法简介(一)布置机械在前期安装中,将一台FZQ2500-100t塔机放置到锅炉内部,当钢架和板梁的安装结束之后,将其移动到固定位置。
之后再在锅炉后方放置一台280t履带和260t履带吊。
以此完成脱硝部分的安装工作。
(二)主钢架的安装锅炉的总长度为60.876m,宽度为52m,内部钢结构的实际重量大致为13000t。
通常而言,主钢架一共可以分作为5个部分,其内部最终的便是主立柱以及主梁,全部都在100t上下[1]。
(三)刚性梁的安装刚性梁同样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上部刚性梁以及下部灰斗刚性梁。
基于锅炉本身的特征,所有集箱全部都安装在水冷壁的外侧部位。
这其中,三器的进出口集箱各自放置在前后水外侧处。
左右侧位置的上部刚性梁可以形成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框架,因此可以采用液压器对其逐层提升,一直到全部构件安装完成。
(四)水冷壁的安装一般而言,水冷壁主要分成两类,分别是垂直段和螺旋段,两者全部都可以通过高空组合的形式进行安装。
(五)炉内三器的安装三器全部都在炉膛的内部,首先在地面上进行组合,一共能够凑成335组。
当水冷壁的验收工作全部结束之后在对其进行安装。
所有吊装工作全部都采取串吊以及分层结合的方式,具体顺序则是自上而下。
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受热面安装探讨摘要:文章以某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塔式锅炉钢架及受热面安装为例,介绍塔式锅炉钢架和受热面安装要点及对于吊装机械配备、布置要求,以促进类似锅炉钢架安装的合理指导。
关键词:二次再热塔式锅炉;受热面设备吊装;模块化组合引言国际上对环境保护及能源利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十二五"期间,国内的新型、大型火力发电设备得到快速发展,燃煤锅炉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主机近年来向大型化、新型化快速发展。
华能莱芜百万项目采用的二次再热塔式锅炉在BRL工况下保证热效率不低于94.88%,机组发电标准煤耗256.16g/kWh,全厂热效率48%,属国际先进水平。
1000MW机组塔式锅炉安装中钢架及受热面设备的吊装是锅炉吊装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应该合理选择吊装机械,做到既能满足安装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进度和安全质量,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作者就自己曾负责的某台1000MW机组塔式锅炉受热面的安装方法和机械配备进行过研究,现就相关安装要点及机械设备配备布置要求来进行探讨。
1.工程概况某项目采用的二次再热塔式锅炉是一种新型锅炉,锅炉炉内受热面的结构复杂、布置紧凑、设备重量也成倍增加,该锅炉不同于П型双烟道锅炉,炉内受热面从上至下水平布置8层管屏,全部通过吊挂管悬吊于锅炉顶板结构上,炉内受热面共计组合960屏,总量近8000余吨,整个安装流程繁琐,炉膛内部的中隔墙将低温度再热器分为前后两部分,隔墙前后两部分需分别布置吊装装置,隔墙下部受热面部件采用两套装置同步吊装,难度大、吊装顺序要求严格。
1.专用吊装装置工作原理利用模块化组装原理,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空间定位,将常规需要散装的顶棚极其吊挂装置、炉内受热面吊挂上部、气温调节装置及支撑等众多部件划分为4个空间立体区域模块,通过地面一次组合和提升悬浮后的二次组合,整体提升就位。
利用变倍率串联平衡原理,将四机抬吊转化为双机抬吊,有效平衡四机抬吊因提升不同步导致的负荷分配不均问题,确保高空大型模块组件安全平稳提升。
1000MW机组塔式锅炉钢架及受热面安装方法和机械配备探讨文章以某1000MW机组塔式锅炉钢架及受热面安装为例,介绍塔式锅炉钢架和受热面安装要点及对于吊装机械配备、布置要求,以促进类似锅炉钢架安装的合理指导。
标签:1000MW机组塔式锅炉;机械配备;安装方法1000MW机组塔式锅炉安装中钢架及受热面设备的吊装是锅炉吊装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应该合理选择吊装机械,做到既能满足安装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进度和安全质量,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作者就自己曾负责的某台1000MW 机组塔式锅炉钢架及受热面的安装方法和机械配备进行过研究,现就相关安装要点及机械设备配备布置要求来进行探讨。
1 塔式锅炉钢架结构安装及相关吊装机械配备分析1.1 塔式锅炉钢架结构本台塔式锅炉为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塔式、露天布置燃煤锅炉。
钢结构为露天布置、独立式全钢结构的构架。
主要包括:炉顶钢架、炉顶支撑、受压件支吊钢架、各层刚性平面和平台、扶梯以及其它设备所需的支吊结构。
炉顶钢架由主梁、次梁、受压件支吊梁组成,形成一个刚性平面,锅炉受热面通过吊杆悬挂在此平面上。
炉顶钢架中共有两根大板梁为叠制梁,叠梁高度为7.0米。
刚性平面有12层,它由水平梁、支撑等构件组成,是维持锅炉钢结构稳定的主要组成部分。
锅炉钢结构除了设置有刚性平面外还在垂直立面中沿锅炉深度方向设置了K排垂直支撑、沿锅炉宽度方向设置了B列垂直支撑。
锅炉主扶梯集中布置于锅炉两侧,靠近炉前,它与平台组成一个供锅炉维护、监督和检修用的通道系统。
锅炉顶部的大屋顶为桁架式轻型屋架结构。
1.2 吊装机械配备及布置1.2.1 机械设备布置。
(1)锅炉扩建端布置1台QTZ2500塔吊,作为锅炉主力吊机;固定端布置1台FZQ1250塔吊作为辅助吊机。
锅炉区域布置350t履带吊1台和50t履带吊1台作为机动和配合翻身。
安装施工现场其他区域机动布置流动式起重机:50t履带吊1台、25t汽车吊1台、50t汽车吊1台,负责吊装及装卸。
1000MW塔式锅炉受热面安装机械配置方案摘要:根据1000mw塔式锅炉结构特点,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对受热面安装使用的卷扬机、塔机、液压提升装置等机械进行配置,最大程度上满足安装使用条件,并有效控制机械台班费用。
关键词:塔式锅炉机械配置液压提升装置卷扬机塔机
中图分类号:tk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1)10(c)-0000-00
1工程概述
国华台山电厂二期工程扩建两台1000mw燃煤脱硫、脱硝机组,锅炉由上海锅炉厂生产。
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直流炉27.56mpa(a)/605°c /603°c,最大连续蒸发量为3091 t/h,单炉膛、一次再热、采用切圆燃烧方式、露天布置、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塔式锅炉。
水冷壁布置在e-g、4.5-7.3轴线之间,炉膛截面为21480mm×21480mm,水冷壁在标高69225mm以下的炉膛和灰斗采用膜式螺旋管设计;在标高69225mm以上的低通量区域和对流部分采用膜式垂直管设计;两者之间由过渡段连接,前后墙冷灰斗水冷壁在标高18480mm与水平成54.05°角往内拐,形成斗状型。
垂直水冷壁上标高分别为:前、左、右墙均为+120253mm,后墙为+112450mm。
炉膛内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布置一级过热器进口段、省煤器、一级再热器、二级过热器、二级再热器、三级过热器和一级过热器出口段。
一级过热器进口段布置在炉膛内最上方,共89片管排组成。
省煤器布置在炉膛内一级过热器进口段下方,共178片管排组成。
一级再热器布置在炉膛内省煤器下方,共178片管排组成。
二级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内一级再热器下方,共89片管排组成.二级再热器布置在炉膛内二级过热器下方,共44片管排。
三级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内二级再热器下方,共22片管排组成。
一级过热器出口段布置在炉膛内最下方,共22片管排组成。
炉内三器管排均为卧式结构,由炉顶穿过炉顶管屏的悬吊管进行悬吊。
所有受热面集箱均布置在炉膛外,省煤器和过热器集箱主要布置在炉前位置,再热器集箱主要布置在炉后位置,集箱由炉外悬吊管悬吊固定。
过热器、再热器连通管主要分布在锅炉两侧,炉前则布置有1个贮水罐及6个启动分离器、其他系统连接管道等。
其中贮水罐为超重、超长件,对于现场吊装存在一定难度。
2.1 刚性梁吊装
由于塔式锅炉主钢架结构与炉膛间距较大,前后墙间距为5010mm,左右侧墙间距为4510mm,因此不利于水冷壁的吊装及高空对口安装工作。
为此刚性梁的吊装必须在水冷壁管屏组件吊装前进行,刚性梁吊装完后即可作为水冷壁吊装及对口安装的工作平台。
刚性梁的吊装的思路为:对于垂直段刚性梁和螺旋段刚性梁的四面墙刚性梁均采用整面墙倒装整体提升的方式,灰斗前后墙刚性梁采用对拉合拢的方式。
垂直段和螺旋段刚性梁均采用液压提升装置进行整体提升,台山电
厂6号锅炉租用8台100吨液压提升装置做为提升设备。
其中单面墙布置4台液压提升装置,安装位置为:垂直段前后墙为炉顶128米平台辅助梁位置,左右侧墙为炉左右两侧122米辅助梁位置;螺旋段为四面墙70米层辅助梁位置。
每面墙刚性梁的整体重量在110吨到130吨之间,4台100吨液压提升装置满足吊装负荷要求,其中每台液压提升装置穿装8股φ15mm的钢绞线。
同样,螺旋段刚性梁的吊装也采用此种方式,每面墙布置4台100吨液压提升装置,不同的是液压提升装置的安装位置改到70米层位置。
灰斗刚性梁均由炉底150吨履带吊组合吊装,整体拼装完后,前后墙刚性梁由炉底前后方向布置的2台15吨卷扬机对拉合拢到位。
2.2 水冷壁安装
塔式锅炉水冷壁管屏出厂时长度较长,组合完后均为超长、超宽组件,因此吊装过程中多次采用了多机抬吊的方式。
炉顶128米层平台在次梁间布置有4台15吨卷扬机,其中靠炉中心布置2台,炉前及炉后布置2台。
4台卷扬机均4个头带32吨滑轮组,用于各侧水冷壁组件的吊装,水冷壁组件重量均在30吨范围内,所以卷扬机起吊满足负荷要求。
靠炉中心位置布置的15吨卷扬机,铺设轨道
灰斗水冷壁由于在18米标高下方,吊装时由炉底150吨履带吊单个组件吊装。
2.3 炉顶管屏及炉内三器吊装
由于塔式锅炉炉顶主钢架结构的安装先于受热面吊装完成,因此受热面组件大多从炉底由炉膛内起吊。
炉顶管屏位于炉内三器的上方,因此必在炉内三器吊装前起吊,然后再进行炉内三器的层层吊装。
吊装炉顶管屏及炉内三器时均由布置在炉顶靠中心位置的4台15吨卷扬机完成,即上述水冷壁吊装中靠炉中心卷扬机布置的方式,但左右两侧各布置2台,即同一轨道上布置2台,因炉内三器吊装时采用两侧往炉中心同时吊装的方式。
2.4 受热面集箱及连通管道,其他附属设备的吊装
在炉顶平台炉前靠炉左位置布置有1台tc7052-25吨塔机,炉右靠炉后位置布置一台m125/75-50t平臂吊,最大起重范围为35吨。
炉顶平台炉前及炉后位置均布置有一台10吨卷扬机和一台5吨卷扬机。
这些机械主要完成集箱、大管道及其他小口径管道和附属设备等的吊装工作。
参考文献
[1] 胡荫平.电站锅炉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