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水质特性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65
第1章污水的水量水质特性Mogens Henze著1.1 污水水量污水流量具有不稳定和不均匀性,每年、每月、每日、每时都不相同。
当筹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时,对现有污水量、未来污水量及其变化的掌握是相当重要的。
以污水知识为基础,考虑将要处理的污水,可以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与此相关,进行水量的测定是有用的,若没有这样的测定数据,就应该做一下估算。
对未来污水水量,当然要考虑发展变化,例如,应该做一下分析预测。
1.1.1 污水水量的确定污水水量可用曲线法或图表法(计量)确定,图1.1给出了某处理厂的污水量变化情形,该曲线为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公共设施污水量、入渗水量和渗漏水量的加和。
没理由把各个具体排放者的污水量作为曲线,以表示到达处理厂的污水量。
但在预测污水量及其变化时,建议通过分解各支流污水,来分析该曲线和汇水面积,这是因为分别预测各支流污水比较容易,这将在1.2节和1.5节中作简要论述。
在处理厂取样和测定往往是困难的,必须注意回流水(如上清液)的流量,它们一般在格栅和沉砂池之前混入原污水之中,使原污水难以准确测定。
图1.1所示的曲线,可用来查找所要查询的日期的最大小时流量(190m3/h)和平均小时流量。
若能得到足够数量的日流量测定值,就可计算出构成处理厂设计组成部分的两个重要参数,也就是:Q h,max某日最大小时流量的平均值(m3/h)Q h,av多日平均小时流量(m3/h)最大小时流量Q h,max,可根据若干个最大小时流量计算出来。
最大小时平均流量Q h,max,还可用作污水管道和塘的水力设计基础。
平均小时水量Q h,av,或2第1章废水,水量与水质每日的水量Q d,av,用于运行费用的计算。
1.1.2 污水水量的统计分析通过数据的统计处理,可得到一个更详细的污水变化信息。
水量的变化(24小时内的流量、最大小时流量、最大秒流量等)通常呈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由于不规则数据的存在,污水数据组不可能是理想的,若不规则数据太多,就需要对数据进行特殊处理。
南北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性分析一、引言污水处理厂是为城市的废水处理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的重要设施。
由于南北方气候和地质条件的不同,进水水质特性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旨在对南北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特性进行系统分析,以增进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深度理解和优化。
二、南北方气候差异对水体影响1.降水状况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多雨,年降水量较高,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年降水量相对较低。
这导致南北方流域水量差异巨大,南方进水水质中水分含量较高。
2.温度影响由于南方气候暖和,水体温度较高,有利于细菌繁殖,导致进水水质中微生物浓度较高。
北方气候寒冷,水体温度较低,进水水质中微生物浓度相对较低。
三、南北方地质差异对水体影响1.土壤类型南方地区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进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
北方则以黄土和草原土壤为主,有机质含量较低。
2.地下水条件南方地区地下水丰富,是许多地区的主要水源之一。
地下水中的溶解物质会通过降水和地下水循环进入城市污水,带入污水处理厂。
而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相对较少,进水中的溶解物质含量低。
四、南北方污水进水水质特性对处理过程的影响1. COD浓度差异由于南方进水水质中有机物浓度较高,COD(化学需氧量)浓度相对较高,污水处理厂需要实行更多的COD去除措施。
而北方进水水质中有机物浓度较低,COD浓度较低,COD去除工艺的处理难度较低。
2.微生物浓度差异由于南方进水水质中微生物浓度较高,处理过程中需要更多地重视细菌和病原体的去除。
而北方进水水质中微生物浓度较低,处理过程中对微生物的去除工艺要求相对较低。
五、南北方污水处理工艺选型1.南方选择适合高COD浓度污水处理的工艺,例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2.北方选择适合低COD浓度污水处理的工艺,例如运动床生物反应器、高级氧化反应器等。
六、南北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性差异的影响因素1.地理因素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进水水质特性。
水质工程11水质工程简介水质工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和改良工艺,提高水源的水质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业制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水质工程的定义、影响水质的因素、水质工程的处理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质工程定义水质工程是指对水源进行处理和改良,以从源头上提高水质的一系列工程技术和方法。
目的是使水源符合人类所需的各类水质标准,包括饮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以及农业用水等。
二、影响水质的因素1. 水源:不同的水源具有不同的水质特点。
地下水、河水、湖水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细菌、氨氮等。
2. 城市排放:城市中的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
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盐类的工业废水对水质的影响较大。
3. 农业活动:农业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通过排水系统进入水源,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4. 大气沉降:大气中的污染物,如酸雨、大气悬浮颗粒物等会通过降水作用进入水源,造成水质污染。
5. 自然因素:水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如流速、温度、氧含量等,也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水质工程的处理方法1. 细菌和病原体的处理:常见的方法包括消毒、紫外线辐射、臭氧氧化等。
其中,消毒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加入氯来杀灭细菌。
2. 重金属的去除:重金属的去除通常采用物化方法,如沉淀、浮选和离子交换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重金属离子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固体,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3. 有机物的处理:有机物的处理方法较为复杂,常见的方法有生物降解、活性炭吸附等。
其中,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而活性炭吸附则是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进行吸附和去除。
4. 悬浮颗粒物的过滤:悬浮颗粒物的去除通常采用过滤方法。
过滤介质可以是石英砂、活性炭等,通过不同粒径的过滤介质,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颗粒的去除。
5. 温度和氧含量的调节:通过水质工程可以对水温和氧含量进行调节,以满足特定用途的需求。
常见的方法包括加热、降温和气体曝气等。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案第一章:环境工程学实验安全与规范1.1 实验安全教育介绍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强调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的必要性。
讲解实验室内的安全设施和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1.2 实验操作规范讲解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包括实验衣着、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遵守实验流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等。
第二章:水环境污染实验2.1 污水水质分析学习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实践操作污水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实验。
2.2 污水处理技术实验学习并操作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
探讨不同处理技术对水环境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第三章:大气环境污染实验3.1 空气质量监测学习使用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设备进行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测定。
实践操作大气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实验。
3.2 空气质量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来源的大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探讨空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控制策略。
第四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4.1 固体废物特性分析学习使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特性分析。
实践操作固体废物的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实验。
4.2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实验学习并操作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如压实、破碎、焚烧等。
探讨不同处理技术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效果。
第五章:噪声环境污染实验5.1 噪声级测量实验学习使用噪声计测量噪声级,并分析不同噪声源的特性。
实践操作噪声采样、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
5.2 噪声控制技术实验学习并操作常见的噪声控制技术,如隔声、吸声、消声等。
探讨不同控制技术对噪声环境污染的减轻效果。
第六章:土壤环境污染实验6.1 土壤采样与预处理学习土壤采样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实践操作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
6.2 土壤污染物分析学习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探讨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环境监测与评价实验7.1 环境监测方法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水质全分析项目引言概述:水质全分析项目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监测活动,旨在评估水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对水质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了解水体中的各种物质含量,进而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水质全分析项目的内容和重要性。
正文内容:1. 水质参数分析1.1 pH值分析: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重要指标,对于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要求。
通过分析水体的pH值,可以判断其是否酸性或碱性,进而评估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1.2 溶解氧分析: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可以判断水体的富氧程度,进而评估其对水生生物的适宜性。
1.3 氨氮分析: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超过一定标准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分析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可以判断其是否受到污染,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1.4 高锰酸盐指数分析:高锰酸盐指数是评估水体中有机物氧化能力的指标。
通过分析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可以判断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进而评估其自净能力和水质状况。
1.5 水中微生物分析:水中微生物是评估水体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水体中的微生物含量和种类,可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进而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
2. 水质污染物分析2.1 重金属分析:重金属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超过一定标准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分析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重金属污染,进而评估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2 有机污染物分析:有机污染物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超过一定标准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分析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可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有机污染物的污染,进而评估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3 农药残留分析:农药残留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超过一定标准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分析水体中的农药残留含量,可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农药污染,进而评估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水质分析1. 简介水质分析是通过对水样进行一系列的化学物理检测与分析,了解水质的好坏和其对环境与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
水质分析常用于饮用水、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以及海洋水等不同的水源。
2. 检测项目水质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项目:2.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检测主要包括水样的溶解氧浓度、电导率、浊度和温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出水体的透明度、导电能力和氧气溶解度,从而评估水质的清澈度和适宜性。
2.2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检测主要包括水样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常见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氟化物、磷酸盐等,这些物质可能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污染或者地下水的矿物溶解。
有机物包括溶解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有机酸等,这些物质通常来自于污水排放、工业化学品以及自然界的生物降解产物。
2.3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检测是评估水质安全与卫生的关键方面。
主要包括大肠杆菌群、致病菌、叶绿素-a等微生物的数量和特定物质的存在情况。
3. 实验方法水质分析的实验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3.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溶液吸收或透射光的强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氮氧化物、磷酸盐等无机物。
3.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定量描绘样品中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它通过利用气相色谱仪中的柱选别分离出不同的组分,并通过测定它们的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其浓度。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3.3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作为定量的依据,用于测定水样中的金属元素浓度。
该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4. 数据分析与解释分析和解释水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将实验得到的结果与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
水质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政府、环境保护机构或相关的行业标准制定。
分析结果可以通过制作图表或报告的形式来进行展示。
同时,对于某些参数的值超过标准的情况,需要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Doors&Windows
摘
在现今世界发展当中
2
硼是自然界当中广泛存在的元素类型
,。
,。
在人类生长中
在地壳当中降低龋齿发
目前
对于蒸馏法海水淡化来说
根据淡化产品水的特性可以了解
,。
分析研究与探讨
168
2019.05
Doors&Windows
使用
对于海水淡化水来说传统水资源存量非常少
在上文中
参考文献
[2]尹娜.制约海水淡化产业的5个瓶颈[J].中国投资,2009(1).
(上接第166页)
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水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高职建筑专业院校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高职院校输送学生去建筑工地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研究表明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的综合性教师
运用科研奖励制度与创造实践经费使用制度综合上述文章内容
(上接第167页)
分析研究与探讨
169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