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指标及其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一、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衡量水体的颜色、浑浊度、气味等,这些指标直观地反映了水体的外观特征和基本性质。
1.颜色:颜色是反映水体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使用比色盘来测定水体的颜色深浅。
饮用水颜色过深可能是因为水中含有有机物或铁锈、铜锈等,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2.浑浊度:浑浊度是指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多少。
常见的浑浊物质包括泥土、泥沙、微生物等。
浑浊度较高的饮用水可能导致口感不佳,甚至引发肠胃不适和传染病。
3.气味:气味是反映水体是否有异味的指标,常见的异味包括腐败气味、臭气、化学品的气味等。
具有异味的饮用水可能暗示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不适宜直接饮用。
二、化学指标:化学指标主要衡量水体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以评估水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营养成分的多少。
1.pH值:pH值是反映酸碱程度的指标,一般饮用水的pH值为6.5-8.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氨氮:氨氮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未经处理的污水可能含有较高的氨氮,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
3.重金属:重金属是一类具有广泛毒性的物质,如铅、汞、镉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主要通过水体进入人体。
因此,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4.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水体中的一类微生物指标,常被用来评估水体中是否存在致病菌的风险,如大肠杆菌等。
过多的大肠菌群可能暗示水体受到粪便、污水等污染。
三、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主要检测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以评估水体的卫生状况。
1.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表征水体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应保持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
2.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肠道微生物的代表,其数量过多可能暗示水体中存在粪便或污水等污染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病风险。
3.绿藻:绿藻是一类常见的水中生物,其过多可能导致水体变绿,同时也暗示水体有机物质过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水质检测九项指标简介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
在这我介绍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九项检测,让大家对水质有着进一步的了解: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
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
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
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6、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
7、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
生活用水水质检测指标生活用水的水质检测是确保家庭用水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活用水水质检测指标:1. pH 值:pH 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指标。
生活用水的pH 值通常在6.5-8.5 之间,这是一个相对中性的范围。
如果水的pH 值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2. 浊度:浊度是衡量水中悬浮物和沉淀物的指标。
生活用水的浊度应该小于1 NTU(浊度单位)。
如果浊度过高,可能会影响水的外观和口感,同时也可能存在卫生隐患。
3. 硬度:硬度是衡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
生活用水的硬度通常在80-120 mg/L 之间。
硬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水垢积聚,影响水的口感和使用效果。
4. 余氯:余氯是衡量水中氯消毒剂残留量的指标。
生活用水中的余氯通常应该在0.2-0.5 mg/L 之间。
余氯过低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过高则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5. 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衡量水中细菌数量的指标。
生活用水的细菌总数应该小于100 CFU/mL。
如果细菌总数过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6.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衡量水中大肠杆菌数量的指标。
生活用水的大肠菌群应该为零。
如果大肠菌群存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7. 重金属:重金属是指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生活用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应该低于国家标准限制。
如果重金属含量过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活用水水质检测指标,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为了确保家庭用水安全和健康,建议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水质。
水质名词解释水质是指水体中溶解物、悬浮物、微生物和水中化学成分的性质和特征。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的用途和人类生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质名词的解释和拓展。
1. pH值:pH值是用来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
它的范围从0到14,其中7表示中性,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
酸性或碱性的水体可能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
它对水中的生物活动至关重要,特别是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
较高的溶解氧浓度有助于维持水生生物的健康和生存。
3. 悬浮物:悬浮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如沉积物、泥沙、污泥等。
高浓度的悬浮物会使水变得浑浊,影响水的透明度和可见性。
此外,悬浮物还可以携带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对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4. 氨氮: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它是水中溶解的氨和氨根离子的总和。
氨氮主要源于农业、废水排放和肥料使用等人类活动。
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生长,进而造成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崩溃。
5. COD:CO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中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有机物所需的化学氧量。
COD是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常用指标,通过测定COD可以判断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程度。
高COD值表示水体受有机污染严重。
6. BOD:BOD(生化需氧量)是指水中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有机污染物所需的氧气量。
BOD是评估水体有机污染和水中生物活性的指标之一。
高BOD值表示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速度较慢,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现象。
综上所述,了解水质名词的含义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确保水的质量符合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需求。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而水质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对于保护水资源、提高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的性状水在自然界中以液体形态存在,具有一些特殊的性状。
1. 透明度与浊度透明度是指光线在水中传播时遇到的阻力,水越清澈透明度越高。
而浊度则是指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的浓度,浊度高表示水质较差。
2. 色度水的颜色可以反映水中的溶解物质浓度,如铁、锰等溶解物质会使水呈现黄、红等颜色。
3. 温度水的温度对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水体的温度会因地理和季节因素而有所不同。
4. pH值pH值衡量了水体中酸、碱性物质的浓度。
pH值在7以下为酸性,7以上为碱性,7为中性。
二、水质的评价指标为了客观评价水质是否符合标准,科学家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水质评价指标。
1. pH值pH值不仅反映了水体中的酸碱性,还关系到水中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不同pH值会影响水中生物的存活。
2. 溶解氧(DO)溶解氧是水中氧气的含量,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其浓度过低会导致水中生物窒息。
3. 高锰酸盐指数(CODMn)高锰酸盐指数衡量了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高CODMn值表示水中的有机物较多,会影响水的透明度和氧气的溶解。
4. 总硬度总硬度反映了水中的钙、镁离子浓度,较高的总硬度会引发水垢问题,同时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5.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是水体中重要的氮污染指标,其浓度过高会引起水中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6. 重金属重金属对水质的影响很大,如铅、汞等重金属的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除了以上几个指标外,还有磷酸盐、硝酸盐、悬浮物、细菌等指标也被广泛应用于水质评价中。
三、保护水质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生活必需的资源,保护水质对于人类生存和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优质的水质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水中污染物的摄入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肠胃疾病、皮肤过敏等。
常见水质监测指标水质监测是用来评估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成分的方法。
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物理指标:1.温度:水体的温度对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繁殖有重要影响,也与水体的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
2.浊度:浊度是水体中悬浮物质的数量和大小,是判断水体透明度的指标,也是评估水质的重要参数。
3.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在其中的氧气,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有重要作用。
二、化学指标:1.pH值: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性的指示物,通常以0-14的数值表示,通过衡量水体中氢离子的浓度来判断酸碱性。
2.氨氮:氨氮是水体中氨和氨化合物的总量,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有机氮污染的重要指标。
3.总磷:总磷是水体中磷的总含量,是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藻类过度生长的重要指标。
4.总氮:总氮是水体中氨、氮酸盐、硝酸盐等各种形态的氮的总和,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氮污染的重要指标。
5.铁、锰:铁和锰是水体中常见的微量元素,超过规定标准可能会对健康和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三、生物指标:1.生物多样性指数:根据水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评估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2.水生生物群落结构:通过调查水体中水生动植物的物种组成和种群数量,反映水体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3.指示生物:一些特定的有机体或微生物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健康或特定污染物的指示物,如指示藻、水蚤等。
4.细菌指标:检测水体中肠道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存在,评估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
总体来说,水质监测指标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水质问题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水环境问题,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为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监测指标及其意义1.温度:温度是水体中最基本的物理指标之一、它会影响水中的生物活动、氧溶解度和化学反应速率等。
高温水体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
2.pH:pH值是水体酸碱性的度量标准。
酸性或碱性水体可能导致生物群落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pH值还能影响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的毒性。
3.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支持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中的氧气来自大气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窒息。
4.水浊度:水浊度是水中悬浮颗粒物(如泥沙、污染物)的浓度。
高浊度水体会影响光的透过性,导致浸水植物的损失,并减少水中氧气的溶解。
5.溶解物质和化学氧化需求量(COD和BOD):COD和BOD是衡量水中溶解有机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
高COD或BOD值表明水体中存在大量有机废弃物,可能导致富营养化和水体生态系统的崩溃。
6.总氮和总磷:总氮和总磷是水体中的营养盐指标。
过量的氮和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蓝藻爆发,并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7.重金属: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均具有毒性。
监测重金属含量可以评估水体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8.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农药、工业废水和污水处理厂排放物等。
这些化合物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和慢性影响。
9.微生物:微生物监测指标主要涉及水体中的细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如引起致命的水传播疾病。
有效监测和管理水质是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水质监测指标的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确保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
生活饮用水检测检验报告指标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们日常饮用、烹饪和卫生用途的水源。
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各国都设立了一套严格的指标和标准来检测和检验生活饮用水的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生活饮用水检测检验指标。
1.pH值pH值是生活饮用水检测的一个基本指标,它反映了水的酸碱性。
理想的pH值范围在6.5到8.5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pH值可能导致水质的酸碱中和失衡,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2.溶解性固体总量溶解性固体总量是水中各种溶解固体的总量。
它主要由无机盐和有机物组成,例如硫酸盐、氯化物和有机污染物等。
溶解性固体总量的浓度越高,水质越差。
常见的溶解性固体总量指标有电导率和TDS(总溶解固体)。
3.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总数。
它们是一类具有致病风险的微生物。
检测总大肠菌群是判断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依据。
通常,生活饮用水中每公升不能超过100个总大肠菌群。
4.氨氮氨氮是水中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浓度指标。
氨氮增加通常与水体中的氮肥、废物和污水排放相关。
高浓度的氨氮可能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甚至引起癌症。
5.重金属重金属是生活饮用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例如,铅、镉、铬和汞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因此,常规的水质检测通常会包括对重金属的检测。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例如余氯、有机污染物、酸碱度、氟化物、硝酸盐和砷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其自己的标准和限值,并以此来评估生活饮用水是否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我们每天都应该注意水源的保护和水质的监测。
同时,定期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我们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四类水水质标准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来说,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根据水质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将水分为四类,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和废水。
每一类水都有其独特的水质标准,下面我们将对四类水的水质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地表水是指来自江河、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水。
地表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浊度、色度、氨氮、总磷、重金属等指标。
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的多少,通常以浊度值来表示,一般要求浊度不超过5NTU。
色度是指水的颜色深浅程度,一般要求色度不超过15度。
氨氮和总磷是水中的营养物质,其浓度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重金属是地表水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其浓度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下的水资源。
地下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PH值、氟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指标。
PH值是指水的酸碱度,一般要求在6.5-8.5之间。
氟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是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其浓度超标会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
第三,海水是指海洋中的水资源。
海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盐度、PH值、溶解氧、硅酸盐等指标。
盐度是海水中溶解盐的含量,一般要求盐度在3.3%-3.7%之间。
PH值是海水的酸碱度,一般要求在7.5-8.4之间。
溶解氧是海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其浓度过低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硅酸盐是海水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废水是指生产、生活、农业等活动产生的污水。
废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等指标。
PH值是废水的酸碱度,一般要求在6-9之间。
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其浓度过高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氨氮是废水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其浓度超标会对水体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水有着不同的水质标准,我们应该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让我们的后代也能够享受清洁的水资源。
五类水质标准参数一、物理性指标。
物理性指标是指反映水体物理性质的参数,如水温、色度、浑浊度、气味和味道等。
其中,水温是指水体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水温对水体的生物和化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水温的监测十分重要。
色度是指水体的颜色深浅程度,通常用比色板比色法测定。
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颗粒的数量和大小,通常用浊度计进行测定。
气味和味道则是指水体中存在的异味和异味物质,通常通过嗅觉和化学分析进行评价。
二、化学性指标。
化学性指标是指反映水体化学成分的参数,如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重金属等。
pH值是指水体的酸碱度,对水体的生物和化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是评价水体富氧程度的重要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中氧化性化学物质的总量,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氨氮是指水中存在的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总量,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重金属是指水体中存在的镉、铬、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对水体的生物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生物学指标。
生物学指标是指利用水体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来评价水质的参数,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
这些生物对水体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可以通过它们的生长繁殖情况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水体中常见的微生物和小型生物,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富氧程度。
底栖动物和鱼类则是水体中的大型生物,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四、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是指反映水体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参数,如大肠杆菌、菌落总数和致病微生物等。
这些微生物对水体的卫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价十分重要。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其存在可以反映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
菌落总数是指水体中细菌的总数,可以反映水体的卫生状况。
致病微生物则是指能够引起人体疾病的微生物,对水体的卫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自然水体,其水质的好坏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地表水的水质状况,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旨在通过对水体化学、物理和生物特征的测量,提供对水质状况的定量描述。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化学指标1. pH值(酸碱度)pH值是表征水体酸碱性的指标,通常在0到14之间,数值越低表示越酸,越高表示越碱。
地表水的pH值受到化学物质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对生物的适应性和水体中溶解物质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2. 溶解氧(DO)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对于维持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谢活动至关重要。
DO水平的降低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3. 水温水温是指水体的温度,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繁殖。
异常的水温可以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4. 溶解物质的浓度地表水中溶解的物质包括重金属、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等。
这些物质的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可能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二、生物学指标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丰富程度。
良好的水质通常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相关,因为某些生物对污染更敏感,它们的存在和繁殖可以指示水质的优劣。
2. 水生生物指数水生生物指数通过对水体中特定生物的存在和数量进行调查和统计,评估水质状况。
许多昆虫和鱼类对水质敏感,它们的群落结构和丰度可以提供有关水质的重要信息。
三、物理指标1. 水体透明度透明度是指水体中光线穿透的程度,与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的含量有关。
高透明度表示水体清澈,而低透明度可能意味着水体浑浊。
2. 流速流速是指水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流速的变化可能影响水体的氧气含量和悬浮物质的输送。
以上是对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的简要介绍,这些指标能够提供对水体质量的初步评估。
然而,要全面评估地表水的水质状况,需要考虑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统计分析。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水是生命之源,水质分析是评估水体质量的一项重要步骤。
通过分析水中的各种指标,可以了解水体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判断水的纯度和适用性。
本文将介绍水质分析中的一些常用指标。
一、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是评估水体中氧含量的重要指标。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一般来说,溶解氧浓度高的水体更适合生物生存。
二、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是评估水体生态环境和水质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水体的pH值对水生生物的生长、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繁殖等具有重要影响。
pH值的不平衡可能导致水中生物种群的丧失。
三、浊度水的浊度是通过浊度仪测定的,是评估水体中悬浮物质、胶体和微生物数量和大小的指标。
高浊度水体通常含有更多的悬浮物质,浊度的增加可能导致水中光线透射性能降低,影响水下生物生长。
四、氨氮氨氮是水中无机氮的指标之一,主要来自污水和农业废水。
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氧化还原电位的改变,使水体失去对有害细菌和寄生虫的抑制作用。
此外,氨氮还可导致水体中的氮沃野生生物产生毒性。
五、总氮和总磷总氮和总磷是评估水体营养状况的指标。
高浓度的总氮和总磷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华,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此外,总氮和总磷也会影响水体中有害细菌和寄生虫的生存。
六、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COD和BOD是评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指标。
COD表示水中有机物被氧化为无机物所需的氧量,而BOD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高COD和BOD值常常表示水体受到有机废弃物的污染。
七、重金属重金属是水体中的一类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
它们通常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城市污水。
高浓度的重金属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八、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评估水体中细菌和寄生虫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如大肠杆菌、菌落总数、沙门氏菌等。
水质指标的相关说明水质指标是对水体质量特征的测量和分析,用于评估水体所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成分的质量。
水质指标通常用于确定水体是否适合各种用途,如饮用水、农业灌溉、游泳和生态系统保护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质指标,以及它们的相关说明。
1.pH值:pH值反映了水体中的酸碱性,通常在0到14的范围内衡量。
pH值对于水的生物和化学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可能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通常以毫克/升(mg/L)表示。
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存活和代谢所必需的,过低的溶解氧可以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
3.温度:水温是指水体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表示。
水温对水体的生物活动、化学反应和溶解氧含量等都有重要影响。
4.浊度:浊度是用来衡量水体中悬浮颗粒物质的浓度,通常以浊度单位(NTU)表示。
浊度高的水体可能含有较多的悬浮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可能会对生物体造成危害。
5.溶解性固体:溶解性固体(TDS)是水中可溶解的总固体的浓度。
它包括水中的矿物质、盐类和有机物质。
高浓度的TDS可能对水的使用造成负面影响。
6. 全氮、总磷:全氮和总磷是水体中对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的主要营养物质。
它们通常以毫克/升(mg/L)的形式表示。
过多的氮和磷的饱和会导致营养过剩,引起藻类爆发,并造成水质污染。
7.铜、铅、汞等重金属:重金属是指密度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铜、铅、汞等。
它们可以由工业废水和排放物等产生,对水体和生物体都具有毒性和累积效应。
8.油脂和有机物:油脂和有机物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可以影响水的清洁和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9.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通常使用大肠菌群指标来衡量,用于评估水体是否受到了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用途对水质指标的要求是不同的。
例如,用于饮用水的水质指标一般要求较高,而用于农业灌溉或工业用水的要求则相对较低。
此外,水质指标还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35个指标的说明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共涵盖了35个指标。
本文将对这些指标进行逐一说明,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水质标准及其重要性。
1. pH值:pH值是水中酸碱程度的指示,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一般为6-9,保持在这个范围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2. 溶解性总固体:水中所含的溶解性总固体代表了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其中包括盐类等。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一般为500mg/L以下,高于此值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氨氮:氨氮是水中一种常见的污染物,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15mg/L以下。
4. 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一类与肠道有关的细菌,其存在通常说明水体受到粪便等污染。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100个/100mL以下。
5.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种与粪便有关的细菌,存在说明水体存在粪便等污染源。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个/100mL以下。
6. 铅: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01mg/L以下。
7.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是一类常见的污染物,其存在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5mg/L 以下。
8. 总α放射性:总α放射性是衡量水体中放射性污染的指标,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1Bq/L 以下。
9. 总β放射性:总β放射性是衡量水体中放射性污染的指标,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1.0Bq/L 以下。
10. 总汞:总汞是一种常见的有毒物质,高浓度的总汞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001mg/L以下。
11. 总镉:总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存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005mg/L以下。
深度了解水质监测: 10项指标全面解读引言水质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监测的标准和指标不仅关乎环境保护,也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饮用水的品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本文将根据水质监测相关的10项指标,从浅入深地探讨这些指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意义。
1.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它对水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具有直接影响。
酸性或碱性过高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水中生物的存活情况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3. 浊度浊度是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它是衡量水体清澈程度的指标之一。
浊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对饮用水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4. 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氧化性的重要参数,它的升高可能意味着水体中存在着污染物质,对水质产生危害。
5. 总氮总氮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过高可能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6. 总磷总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含量过高会促进水中藻类的生长,导致水质恶化。
7. 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氧化剂的需求量,它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8. 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是衡量水中有机物对生物活性炭氢化合物的需氧能力,它对于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至关重要。
9. 铅铅是常见的水污染金属之一,其含量过高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10. 汞汞是一种高毒的金属元素,其存在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危害。
总结与回顾本文通过对水质监测的10项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从酸碱度、溶解氧、浊度到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含量逐一分析,探讨了这些指标对水质和环境的重要性。
水质监测不仅关乎于环境保护,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加强对水质监测的合理评估和有效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水质及其评价指标对于维护健康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展开探讨。
一、水质的性状1. 外观与色度水质的外观和色度是判断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清澈透明的水是好水,而浑浊或出现色彩的水则可能存在问题。
2. 水体味道和气味水体味道和气味是判断水质的另一重要方面。
清新且无异味的水被认为是优质水,而出现刺鼻或难闻气味的水可能受到污染。
3.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
水体的酸碱程度直接影响着水体中生物的生存繁衍,酸性或碱性过高都会对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4. 溶解氧含量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是评估水体氧化还原状况的重要指标。
足够的溶解氧有助于水中生物的呼吸和生存。
二、水质评价指标1. 总溶解固体(TDS)总溶解固体(TDS)是指水中所溶解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含量。
高TDS值可能说明水中存在过多的溶解物质,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化学需氧量(COD)BOD5是指水中在5天内,细菌和微生物通过氧化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COD则是评估水中有机物浓度的指标。
高BOD5和COD 值表明水体中有大量的有机物,可能导致水的富营养化。
3. 氨氮(NH3-N)和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是表征水体中氮含量的指标。
过高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可能表明水体存在废水等污染源。
4. 总磷(TP)和总氮(TN)总磷和总氮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
过高的总磷和总氮含量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爆发和水生生物死亡。
5.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用于表征水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高含量的大肠菌群可能说明水体中存在粪便污染,有潜在的致病风险。
三、水质评价方法1. 参考标准法通过比对水质指标与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水质标准,可以直观地了解水体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 现场测试法借助便携式仪器和试剂盒,可以在现场检测水质指标,快速获取结果。
水的品质与特征
1.pH值: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指标,一般应在6.5-8.5之间。
2. 溶氧量:溶氧量是衡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对水生生物很重要。
3. 微生物质量:水中微生物质量是衡量水的卫生指标之一,要求水中总大肠菌群数量不能超过100个/升。
4. 透明度:透明度是衡量水的清澈程度的指标,与水中悬浮物和浑浊度有关。
5. 氟化物含量:水中氟化物含量是衡量水中有毒物质含量的指标。
6. 氯和臭氧含量:氯和臭氧含量是衡量水中消毒副产物含量的指标,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7. 供水系统:供水系统的状况也会影响水的品质,如管道老化、漏水等会导致水质下降。
除了上述指标,水的来源也会影响水质,如地下水和自来水等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评估和保护水的品质。
- 1 -。
水质基本指标1.浊度:是反映天然水及饮用水的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天然水的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微粒悬浮物所致。
国标要求≤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
2.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国标要求≤100个/mL。
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来判断水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
3.总大肠菌群:在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检测中,普遍采用正常的肠道细菌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而不是直接测定肠道致病菌。
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小时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总大肠菌群含量是指每升水样所含有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
水样中总大肠菌群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
国标值≤3个/L。
4.余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国标要求: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余氯应不低于0.3mg/L。
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水应不低于0.05mg/L。
5.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BOD)是指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氧气量,是一种以微生物学原理为基础的测定方法。
所有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如温度、时间等将影响BOD的测定。
最终的BOD是指全部的有机物质经生化降解至简单的最终产物所需的氧量。
一般采用20℃和培养5天的时间作为标准。
以BOD表示,通常用毫克/升或ppm作为BOD的量度单位。
6.什么是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条件,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还原性物质包括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和硫化物等,但水样受有机物污染是极为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可做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完整版)水质指标水质指标概述水质指标是指水样中除去水分子外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它是描述水质状况的一系列标准,是判断和综合评价水体质量并对水质进行界定分类的重要参数。
指标划分有些指标用某一物理参数或某一物质的浓度来表示,是单项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而有些指标则是根据某一类物质的共同特性来表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水质状况,称为综合指标,比如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污染状况,总硬度表示水中含钙、镁等无机盐类的多少。
一、物理性水质指标1.感官物理性指标(1)温度水的许多物理特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水中进行的许多物理化学过程都和温度有关。
地表水的温度随季节、气候条件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0.1-30℃。
地下水的温度比较稳定, 8-12℃工业废水的温度与生产过程有关。
饮用水的温度在10℃比较适宜。
测定:现场测定,与地点和深度有关,用0.1 ℃的汞温度计。
(2)颜色和色度纯水是无色的。
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
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
表色包括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一般只对天然水和用水作真色的测定。
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氯铂酸钾K2PtCl6和氯化钴CoCl2·6H2O配置的混合溶液作为色度的标准溶液,规定1升水中含有2.491毫克K2PtCl6及2.00毫克CoCl2·6H2O时,即Pt的浓度为1毫克/升时所产生的颜色为1度。
测定水样时,将水样颜色与一系列具有不同色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或绘制标准曲线在仪器上进行测定。
由于氯铂酸钾太贵,一般用重铬酸钾和硫酸钴,称铬钴比色法。
对废水和污水的颜色常用文字描述,如定性的或深浅程度的一般描述。
必要时辅以稀释倍数法:在比色管中将水样用无色清洁水稀释成不同倍数,并与液面高度相同的清洁水作比较,取其刚好看不见颜色时的稀释倍数者,即为色度。
(3)浑浊度和透明度水中由于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杂质而产生浑浊现象。
水质指标主要监测项目水质指标: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的性质,对水体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指标。
主要分为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一)物理性质①温度:温度对水中化学反应的形式和反应速率、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废水是否适宜回用都有重要影响。
工业废水常引起水体热污染,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加速好氧反应,最终导致水体缺氧或水质恶化。
温度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很大,如当温度下降到15℃时,产甲烷细菌的活性就会大大下降。
②色度:色度为感官性指标,水的色度来源于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有两种表示方法:a.铂钴标准比色法,该方法使用于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测定。
b.稀释倍数法,该方法适用于受工业废(污)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色度的测定。
③臭和味:感官性指标,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氦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
④固体物质:a.总固体物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包括溶解性固体和悬浮固体(悬浮物)。
b.溶解性固体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
表示盐类含量。
c.悬浮物(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渣脱水烘干后所得的固体。
表示不溶解固体含量。
④浊度:废水允许光线穿透能力的度量,表征废水中胶体和固体悬浮物数量的参数。
决定因素为不溶物数量、种类、含量、颗粒尺寸、对光的折射性质。
(二)化学指标①生化需氧量(BOD)BOD是反应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研究废(污)水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处理效果。
常用测定方法为稀释与接种法(BOD5法),对于不含微生物和或含微生物很少的工业废水,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高温费水等,需要进行接种,以引入能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
对于污染的地表水和多数工业废水,因含有机物较多,需要稀释后再测定,以保证在培养过程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水样稀释程度应使五日培养中所消耗的溶解氧大于2 mg/L,而剩余溶解氧在2 mg/L以上。
一般清净河流的BOD5不超过2 mg/L,若高于10mg/L,就会散发出恶臭味。
水质指标主要监测项目
水质指标: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的性质,对水体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指标。
主要分为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一)物理性质
①温度:温度对水中化学反应的形式和反应速率、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废水是否适宜回用都有重要影响。
工业废水常引起水体热污染,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加速好氧反应,最终导致水体缺氧或水质恶化。
温度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很大,如当温度下降到15℃时,产甲烷细菌的活性就会大大下降。
②色度:色度为感官性指标,水的色度来源于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有两种表示方法:
a.铂钴标准比色法,该方法使用于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测定。
b.稀释倍数法,该方法适用于受工业废(污)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色度的测定。
③臭和味:感官性指标,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氦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
④固体物质:
a.总固体物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包括溶解性固体和悬浮固体(悬浮物)。
b.溶解性固体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
表示盐类含量。
c.悬浮物(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渣脱水烘干后所得的固体。
表示不溶解固体含量。
④浊度:废水允许光线穿透能力的度量,表征废水中胶体和固体悬浮物数量的参数。
决定因素为不溶物数量、种类、含量、颗粒尺寸、对光的折射性质。
(二)化学指标
①生化需氧量(BOD)
BOD是反应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研究废(污)水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处理效果。
常用测定方法为稀释与接种法(BOD5法),对于不含微生物和或含微生物很少的工业废水,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高温费水等,
需要进行接种,以引入能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
对于污染的地表水和多数工业废水,因含有机物较多,需要稀释后再测定,以保证在培养过程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水样稀释程度应使五日培养中所消耗的溶解氧大于2 mg/L,而剩余溶解氧在2 mg/L以上。
一般清净河流的BOD5不超过2 mg/L,若高于10mg/L,就会散发出恶臭味。
工业、农业、水产用水等要求生化需氧量应小于5mg/L,而生活饮用水应小于1mg/L。
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在工厂排出口,废水的生化需氧量二级标准的最高容许浓度为60mg/L,地面水的生化需氧量不得超过4mg/L。
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10mg/L 一级B标准20mg/l 二级标准30mg/l 三级标准60mg/l。
②化学需氧量(COD)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法,该方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准确可靠,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经典标准方法。
COD的测定大约可在2h内完成,测定结果的重现性比BOD好。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称COD Cr和高锰酸钾称COD Mn。
高锰酸盐指数一般用于低污染废水的表征。
一般来说,重铬酸钾法的氧化率可达90%,而高锰酸钾法的氧化率为50%左右,两者均未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完全氧化,因而都只是相对参考数据。
在饮用水的标准中Ⅰ类和Ⅱ类水化学需氧量(COD)≤15、Ⅲ类水化学需氧量(COD)≤20、Ⅳ类水化学需氧量(COD)≤30、Ⅴ类水化学需氧量(COD)≤40。
COD的数值越大表明水体的污染情况越严重。
③油类污染物
油类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体的资源价值。
如来源于工业含石油的污水,形成的油膜覆盖水面阻碍水的蒸发,影响大气和水体的热交换,降低水体的溶解氧和自净能力,同时破坏风景区,危害鸟类的生存。
④酚类污染物
酚类污染来源有:煤气、焦化、石油化工、木材加工、合成树脂等工业废水。
主要危害有可使蛋白质凝固,引起神经系统中毒。
酚浓度低时能影响鱼类的回游繁殖,浓度高时会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甚至绝迹。
酚能与饮用水消毒氯产生氯酚,
具有强烈异臭。
⑤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
TOC:在900-950℃下,以铂和三氧化钴或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使有机物燃烧裂解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CO2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碳的含量。
TOD:在900-950℃下,将污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包括难分解的有机物及部分无机还原物质燃烧氧化成稳定的氧化物测量载气中氧的减少量。
⑥植物营养元素:
过多的氮、磷进入天然水体易导致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尤其是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影响鱼类生存,并可能使某些湖泊由贫营养湖发展为沼泽和干地。
水体中氮的来源有生活污水、合成氮等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等,氮的测定指标主要有: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
水体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化肥、冶炼、合成洗涤剂等行业的废水和生活污水、农田排放等。
一般溶解性正磷酸盐的测定A类方法为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⑦ pH值和碱度:
一般要求处理后污水的pH值在6~9之间。
当天然水体遭受酸碱污染时,pH 发生变化,消灭或抑制水中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
测定pH的方法有比色法和玻璃电极法,还有差分电极法。
碱度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和作用的全部物质,按离子状态可分为三类:氮氧化物碱度、碳酸盐碱度、重碳酸盐碱度。
引起碱度的污染源只要是造纸、印染、化工、电镀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及洗涤剂、化肥和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流失。
在藻类繁盛的地表水中,藻类吸收游离态和化合态的二氧化碳,使碱度增大。
测定碱度的方法有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pH表示水中的酸碱性强弱,而碱度表示水中所含碱性物质的含量。
⑧重金属:
为微量元素,重金属的主要危害:生物毒性,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蛋白质凝固。
逐级富集至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水体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有:采矿、冶炼、电镀、芯片。
如:a.汞、镉、铅、铬、镍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b.锌、铜、钴、锡等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金属。
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颜料、塑料、食盐电解及军工等工业废水中含有汞,水体汞污染对人体和水生动植物造成巨大危害。
镉污染主要来源于电镀、采矿、冶炼、颜料、电池等工业排放的污水。
镉属剧毒金属,可在人体的肝、肾等组织中累积,造成脏器组织损伤,尤其以肾最为明显;镉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诱发癌症。
除此,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也是水体的一大污染物质,总砷:a.元素砷不溶于水,几乎没有毒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砒霜)。
b.种类很多,固态(AS2O3、AS2S2、AS2S3、AS2O5)、液态(ASCL3)、气态(ASH3)。
c.水中三价无机砷化合物比五价砷化物对动物和水生生物的毒性更大。
含硫化合物:a.在水中的形式,硫酸盐、硫化物、有机硫化物;b.H2S有强烈的臭味、腐蚀性。
(三)生物性指标
生物污染水体主要来源有:生活污水(肠道传染病、肝炎病毒、SARS、寄生虫卵等);制革屠宰等工业废水(炭疽杆菌、钩端螺旋体等医院污水);各种病原体。
常规测定的生物指标有:①细菌总数水中细菌总数反映了水体有机污染程度和受细菌污染的程度。
如饮用水为:<100个/毫升,医院排水:<500个/毫升
②大肠菌群数大肠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样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明有肠道病菌存在的可能性。
如饮用水为:<3个/升,城市排水:<100000个/升,游泳池:<1000个/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