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工业二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
工业一、单选题1、“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读图,(1)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A、①B、②C、③D、④(2)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工业基础薄弱B、交通条件落后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D、劳动力不足2、北京所属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 )。
A、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B、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C、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D、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3、下列工业布局条件中,选址在北京、上海布局微电子工业最主要的条件是().A、有丰富、廉价的原料B、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C、环境优美D、科技发达4、“据新浪财经报道,预计到2017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
工业机器人的增多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将提高工业创造水平B、将提高劳动生产率C、将促进高新技术的应用D、将缓解劳动力过剩的现象5、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知识和技术B、资源和能源C、劳动力数量D、交通运输6、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中心,这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B、自然资源丰富C、科技力量雄厚D、劳动力资源丰富7、钢铁工业也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1)下列钢铁工业基地位于长江沿岸的是()。
A、鞍山B、包头C、攀枝花D、唐山(2)上海、武汉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靠近铁矿B、靠近煤矿C、靠近消费市场D、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8、下列不属于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的是()。
A、辽中南地区B、长江三角洲C、拉萨D、京津唐地区9、若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呼和浩特纺织工业应为()。
A、棉纺织工业B、毛纺织工业C、麻纺织工业D、丝纺织工业10、某纺织集团想扩大生产规模,拟投资建设一个以棉花和羊毛为主要原料的纺织厂,这个工厂适宜建设在()。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工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工业》主要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分类、意义、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一次重要补充,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经济体系的构成,理解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上册之前,已经对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影响因素等内容产生疑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意义、布局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对工业地理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生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意义、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工业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工业案例,使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意义、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分析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工业案例资料,如湖南工业发展概况、长沙工业布局等。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工业的概念、分类、意义、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湖南工业发展概况、长沙工业布局等案例,使学生对工业地理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工业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工业一、教学目标1.联系身边实际和运用资料,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2.运用数据或其他资料,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分布特点。
4.运用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中国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业的分布”“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四中国工业的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部分内容没有直接对应的课标,但这部分内容对帮助学生了解工业活动、理解工业分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工业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尽管在世界地理的相关章节中经常涉及工业活动,但学生对工业活动的内涵并不清晰,因此教材采用“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并结合生活实际,来了解工业活动及其与农业活动的差异,举例说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初中地理课程并不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但要理解工业分布特点,就必须初步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教材用简洁的文字高度概括了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经济基础。
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举例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工业发展和布局的。
“中国工业的发展”这部分内容没有直接对应的课标,但这部分内容与课标中的“工业分布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工业的发展既表现为工业产品产量增长,也表现为工业布局的合理变化。
教材先用简洁的文字和图表说明了中国工业产品产量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工业结构和工业技术水平的变化特点,然后分三个阶段较详细地说明了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特点。
新中成立前,中国工业高度集中在少数沿海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改造沿海工业城市的基础上,推进中西部工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布局以沿海地区相对集中,但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均衡。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二节》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推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对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特点和布局规律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理解和分析工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认识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案例材料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引发学生对工业发展的思考,导入新课《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2.讲授新课:讲解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业发展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第二节工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2、说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中心的分布因素。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4、通过我国工业的学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学会工业布局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的因素。
导学过程自主学习Array读教材自学完成以下内容。
1、我国丰富的和,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我国的钢铁工业基地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有、等。
3、过去,我国机械工业以为主,85﹪集中分布在城市。
4、机械工业在地区分布上,辽宁、上海- 、北京- 地区已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5、我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包括、、、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
其中纺织工业最为重要。
导学过程探究活动一:认识我国钢铁工业1.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主要产品。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要点:为机械工业。
建筑业等提供原材料。
)2.让学生读教材P.14"中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图,逐一了解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名称及位置。
分析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分布较为广泛,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较为集中。
)3.学生活动:完成教材P.14活动题。
引发思考:它们的有利条件各是什么?(不同。
鞍山的有利条件是附近有丰富的资源;而上海的有利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探究活动二:认识我国机械工业1.让学生阅读教材P.15~P.16的正文。
提问:①大家知道什么是机械工业吗?你知道哪些产品是由机械工业制造的?②机械工业在工业中的地位如何?从过去到现在,我国的机械工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2.学生读图:"中国机械工业分布"图。
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的机械工业中心,然后在填充图上填图巩固。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1、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
农业的部门分为: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和副业。
3、农作物包括作物和作物。
南方属集中产区,北方属集中产区。
5、中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四大牧区第二节:工业1、中国工业生产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中国的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均衡。
东部沿海工业得以改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全面振兴,中西部地区得以拓展和升级。
2、是中国第一大能源,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主要产煤区。
是中国第二大能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中国西北和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已相继取代了重大突破。
北方以火电为主,南方以水电为主。
3、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
4、中国基本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
5、纺织工业已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地完整体系。
以最为重要。
棉纺织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棉花产地附近)。
6、中国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有四大密集区:以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工业基地名称特点有利条件辽中南1、交通便利;2、矿产资源丰富;3、工业基础雄厚;4、劳动力充足京津唐1、交通便利;2、矿产资源丰富;3、工业基础雄厚;4、劳动力充足;5、科技力量雄厚;6、统一的电网。
沪宁杭1、水、陆交通便利;2、工业基础雄厚;3、科技力量雄厚;4、统一的电网;5、劳动力充足;6、统一的电网珠江三角洲1、交通方便;2、多侨乡,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加工工业;3、改革开放早;4、劳动力充足7、京津唐工业基地的不利条件:;沪宁杭工业基地的不利条件:。
1.2 中国工业(二)课型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中国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分布和纺织工业分布
2.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3.掌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域分布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分布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地域分布特点
难点:中国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分布和纺织工业分布
【自主学习】要求:自学课本P95-100,独立完成学案,“独立自主,勤于思考,让学习事半功倍”。
1、我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有、、、、
、等,在中部地区有、、、、等,在西部地区有的有、等
2、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等全国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3、我国纺织工业体系为完整,其中以最为重要、、
、、、、等地是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
4、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跃居世界位。
5、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主要布局在三角洲、三角洲和地区。
6、我国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1)以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2)以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3)以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4)以
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一).课本第95页-96页活动题
1.阅读课本第95页表,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一边在大量生产石油和铁矿石,一边还要大量进口石油和铁矿石?
2.阅读课本第96页材料,说一说首钢为什么要搬迁?议一议,首钢迁至曹妃甸新址对其转型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二).课本第98页活动题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4-25,结合图4-10说一说中国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2.辽中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区内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便利的交
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读课本图4-26,完成下列任务。
(1)辽中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自然资源?
(2)辽中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
(3)联系资源与工业的分布,议一议矿产资源对辽中南地区工业分布的影响。
【自主测试】“一试身手,展‘亮剑’风采”。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重要的纺织工业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麻纺织业 D、化纤
2、下列棉纺织工业基地中,位于长江中下游棉花产区的是()
A、天津和青岛
B、郑州和西安
C、武汉和上海
D、石家庄和邯郸
3、下列工业城市与工业部门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春—汽车
B、郑州—纺织
C、大连—造船
D、重庆—石油
4、下列城市既是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同时又是主要棉纺织工业中心的是( )
A、成都
B、重庆
C、上海
D、西安
5、下列城市所在区域,能源紧张的是()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攀枝花
6、我国棉纺织工业中心布局的主要特征是()
A.靠近棉花生产集中区B.靠近能源生产集中区 C.靠近东南沿海区D.靠近西部内陆区
8从就近原材料方面考虑,武汉的纺织工业应为()
A、棉纺织业
B、丝织业
C、毛纺织业
D、麻纺织业
9位于辽宁中南部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是()A.攀枝花 B.鞍(山)本(溪) C.包头 D.太原
10下列钢铁工业的布局,不属于资源型的是()
A.攀枝花钢铁基地 B.太原钢铁基地C.鞍本钢铁基地D.上海钢铁基地
11.下列工业产品中,属于高科技产品的是()A、大型车床B、汽车C、织布机D、计算机
12、下列地点,适合发展电子工业的是()
A、劳动力丰富地区
B、大学、科研所附近
C、煤铁产地附近
D、铁路沿线
13、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属于()
A、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B、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D、东南沿海高科技产业密集区
二、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007年10月,我国“嫦娥一号”卫星在A城市发射升空,该城市位于省。
(2)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明攀枝花市发展
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3)二滩水电站是我国大型水利工程,试分
析二滩附近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近年来,该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试分析其有利的气候条件
三、钢铁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和燃料,所以早期的钢铁工业多分布于有丰富铁矿和煤矿的附近地区,如攀枝花钢铁基地,上海钢铁工业基地附近既没有铁矿,又没有煤矿,试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