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天平检定记录JJG1036-2008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1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摘要:本文依据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介绍了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的过程和步骤,最后评定出的结果为扩展不确定度U=0.31mg(k=2)。
关键词:电子天平;示值误差;不确定度1 概述1.1 测量依据: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检定应在环境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一般为室内温度;相对湿度不大于80%。
1.3 测量标准:E2级砝码,测量范围1000g~1mg。
1.4 被测对象:I级电子天平,最大秤量Max=210g,实际分度值为d=0.1mg,检定分度值为e=1mg。
1.5 测量过程:根据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的规定,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使用标准砝码直接测量天平的示值,可得标准砝码与电子天平实际值之差,即为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
2 建立数学模型2.1 数学模型表1 10 次连续测量表平均值为:3.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如表2所示。
表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6 不确定度报告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 =0.31 mg(k=2)参考文献[1] 钱承.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J].工业计量.2012.[2] 刘鹏德.电子天平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6.[3] 王娜,郭虎波.电子天平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及直线方程表示[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6.[4] 王学琴,李承荣,滕岩.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化学分析计量.2012.作者简介:杨洋,男,1974年06月,单位:新疆阜康市质量与计量检测室,工程师,研究方向:力学计量与热工计量的检定、校准与研究。
1、测量依据:JJG 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1.1环境条件:温度(18~26)℃,温度波动不大于0.5℃∕h ,相对温度不大于(30%~70%)RH1.2测量标准:F 1等级标准砝码,JJG 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其200g 砝码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3㎎,包含因子k=2 1.3被测对象: 200g/ 1㎎电子天平。
量程(0.020~50)g ,最大允许误差为±5㎎;量程(50~200)g ,最大允许误差为±10㎎.一般情况下,校准天平的空载、最小称量点、最大允许误差转换点对应载荷、最大称量点以及大致均匀分布点。
1.4测量方法:采用标准砝码直接来测量天平的示值,可得标准砝码与电子天平实际值之差,即为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
1.5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号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数学模型:s m m m -=∆ 式中:△m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 m —电子天平示值m s —标准砝码折算质量值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评定方法以200g 天平最大称量点为例,其它称量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参照本方法进行评定。
3.1 输入量m s 的标准不确定度u (ms )的评定标准砝码输入量m s 的标准不确定度u (ms )采用A 类和B 类方法进行评定。
根据JJG 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中所给出,F 1等级标准砝码200g 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包含因子k=2 标准不确定度3.2 标准砝码质量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采用A 类评定 对一稳定的电子天平在半年内六次测得值为(单位为g )200.002g 200.003g 200.002g 200.003g 200.003g 200.003g因此()mg u u u ms nst i ms ms 54.0)(22)(=+'=3.3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u(m)的评定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天平的测量重复性,可以用同一砝码,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20kg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概述(1)测量依据: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2)环境条件:温度(18-26)℃温度波动不大于0.5℃/h,相对湿度不大于75%。
(3)测量标准:F1等级砝码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其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k=3。
(4)被测对象20kg/100kg电子天平采用标准砝码直接来测量天平的示值,可得标准砝码与电子天平实际值之差。
(5)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采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数学模型△m=m-ms式中:△m——电子天平示值误差m——电子天平示值ms——标准砝码值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本评定方法以20kg的天平,其他称量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参照本方法进行评定。
3.1输入量的ms的标准不确定度u(ms)的评定输入量的ms的标准不确定度u(ms)采用B类进行评定。
根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所给出,F1等级标准20kg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84mg,包含因子k=3,标准不确定度u(ms)=■=28mg。
估计:■为0.1,则自由度vms为50。
3.2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u(m)的评定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天平的测量重复性,可以用同一砝码,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以20kg为天平最大称量点,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为2000.1,2000.0,2000.1,2000.3,2000.1,2000.3,2000.1,2000.0,2000.0,2000.1g。
■=■■mi=2000.11g单次实验标准差s=■=0.11gm组实验标准差计算结果对电子天平在20kg称量点进行3组测量,各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共得到3组测量列,每组测量列分别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到单次实验标准差如表所示:合并样本标差:sp=■=0.123g实际情况下每次测量为一次,则可得到u(m)=sp=0.123gVm■Vmj=3×(10-1)=27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4.1灵敏系数数字模型△m=m-ms灵敏系数c1=■=1c1=■=14.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4.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u■■(△n)=■·u(m)■+■·u(ms)■=[c1u(m)]2+[c2u(ms)]2uc(△m)=■=0.148g4.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veff=■=■11.58取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veff为11.58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取置信概率p=95%,按有效自由度veff=11.58,查t分布表得到kp=t95(11.58)=2.2扩展不确定度为:U95=t95(11.58)·uc(△m)=2.2×0.10=0.226.扩展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95=0.22veff=11.58(最大称量20kg时测量)。
仪器设备检定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检定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检定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检定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检定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检定工作,分析了电子天平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种类, 并详细介绍了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的方法。
关键词: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一、概述
1.测量依据
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2.环境条件
温度(-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
3.测量标准
F1等级克组砝码标准。
4.被测对象
200g/0.1mg电子天平。
量程(0~50)g,最大允许误差为±0.5mg;量程(50~200)g,最大允许误差为±1.0mg。
5.测量方法
采用标准砝码直接来测量天平的示值,可得电子天平示值与标准砝码实际值之差,即为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
6.评定结果的使用
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本评定方法以200g天平最大称量点为例,其它称量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参照本方法进行评定。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