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堂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时 2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2金色的草地课时 2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2金色的草地课时 2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3 爬天都峰课时 2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4 槐乡的孩子课时 1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5、灰雀课时 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5、灰雀课时 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6、小摄影师课时 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6、小摄影师课时 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班级三()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班级三()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班级三()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课时:1课时)班级三()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时:2课时)班级三()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5册)班级课题 10 风筝课时第1课时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5册)班级课题 10 风筝课时第2课时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5册)班级课题 11 秋天的雨课时第1课时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5册)班级课题 11 秋天的雨课时第2课时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5册)班级课题 12听听,秋的声音课时 1课时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13、花钟课时第1课时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13、花钟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14、蜜蜂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14、蜜蜂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15、玩出了名堂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班级课题 15、玩出了名堂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课题:1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时:第一课时课题:2 金色的草地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爬天都峰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槐乡的孩子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灰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容。
2、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自研自探】1、自由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认读白板上的生字: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3、读屏幕上的生词两遍,并能迅速在课文中找出它们,用笔圈出来。
读一读带生词的句子。
4、默读全文一遍,边读边在文中找出下列问题的信息,完成在课堂记录中:a、事情发生的时间。
b、事情发生的地点。
c、文章的主要人物。
d、事情的起因。
e、事情的经过。
课题:小摄影师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奇怪的大石头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我不能失信课时:第一课时课题:9古诗两首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0 风筝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1 秋天的雨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1 秋天的雨课时:第二课时课题:12 听听,秋的声音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3 花鈡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 4蜜蜂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辨认、试验、证实、推测、本能”。
2、阅读课文,弄清楚试验是怎样做的,关注法布尔是如何将试验的过程记下来、记清楚、记准确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的科学作风。
【重点难点】梳理作者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学习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的科学作风。
【自研自探】1、轻声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在读中完成以下任务:A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B我能工整规地抄写14个生字2、朗读全文,在读中完成:用()画出作者做试验的词语或句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秋季的雨》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秋季的雨》导学案教学案11 秋季的雨一、教学目标一、自学生字新词,会写“扇”等4个生字。
二、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背诵自己喜爱的部份。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季的美好。
4、积存好词佳句。
二、预习学案一、布置学生观看秋季的景色。
二、教师制作有秋季的景色和《秋天的密语》背景音乐的多媒体课件。
三、导学案一、激情导入,揭露课题一、同窗们,你喜爱什么样的雨?谁来讲说咱们曾经学过哪些关于雨的课文?试着背一背吧!二、大地通过春雨的滋润,夏天酷热的洗礼,秋雨姑娘像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季的门……秋季的雨给咱们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咱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这节课教师想和同窗们一路分享《秋季的雨》。
(板书课题)(亲切的交谈唤起了小孩们的经历,极大地诱发了小孩们学习的爱好和欲望。
)二、播放画面,感受美景一、瞧,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季的雨景。
你们想欣赏吗?(学生欣赏漂亮的多媒体画面)二、秋季的雨景美吗?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各抒已见,教师适时鼓舞、点评。
)过渡:是啊,秋季的雨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神奇,如此的令人陶醉。
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一篇描述秋雨的课文,你们想听吗?(放课文配乐朗诵)(漂亮的多媒体画面和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把小孩们带入了秋季的雨中,体验到了秋季的美好。
缩短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
)三、动情朗诵,文中寻美(一)个性化念书(自主读)一、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念书方式,自由练习朗诵。
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课文中的生字、难读的词、句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二、学生找出比较难读的句子练读,教师与小伙伴帮忙念书有困难的同窗过关。
(鼓舞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育自主学习的适应。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尽力使学生取得成绩感。
)(二)、朗诵展现(读中评)教师想倾听你们的美好的念书声,情愿展现一下自己吗?(1)推荐平常念书最好的同窗朗诵;(2)请平常念书机遇较少的同窗朗诵;(3)请情愿读的同窗站起来展现自己的朗诵;(朗诵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大体训练。
5、《灰雀》导学案第一课时设计人:审核人: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努力我快乐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
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及他们所组成的词语。
(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重)学法指导:在合作学习之前要充分地自学,将课文读通,读顺。
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上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知识准备:灰雀:小型鸣禽,体形如雀,羽毛多样,鸣声悦耳,可以笼养观赏。
群栖在河谷、树林中。
食物为桦树、榆树、柳树的嫩叶和种子。
本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雀。
在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乌苏里江一带和辽宁、河北等部分地区都能见到。
列宁:(1870-1924)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
课前积累:名人名言: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自主学习:1、自主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遇到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把文中的“的”,“地”字短语用笔画出来。
2、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郊外胸脯可惜散步仰望或者诚实勇敢严寒低头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找到描写灰雀的句子在文中画出来,读一读。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认真读一读。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3、朗读背诵:课文描写灰雀的部分具体、生动、形象,让我们一起把它背下来吧!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课文主要讲的是()四、当堂检测:1、填入合适的词语。
()的灰雀()的公园()的孩子()地说()地唱歌()地找2、比较字形,并组词。
郊()华()者()低()校()桦()暑()底()效()花()著()纸()五、课后反思我的困惑:改进措施:第二课时设计人:审核人: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努力我快乐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品读语言文字中体会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课题:导学案小组姓名编写任课教师叶锦良【学习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能仿照课文,按季节变换写一处景物。
【学习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学习难点】:3、能仿照课文,按季节变换写一处景物。
【知识链接】小兴安岭,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公里。
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
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
【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给课本的生字注音,读一读,写一写。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段讲什么,想想课文的结构和写法。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细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积累好词好句,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
4、巩固(1)我会读词语(P169本课词语)(2)我会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并组词。
汇huì(汇合、汇集、汇款)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融()()(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舍兴1、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结构叙述,谈谈自己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并把相应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了小兴安岭的特点----- 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了小兴安岭景色,第六自然段作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2、“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一句中的“抽出”用得真好。
讨论为什么好呢?并在课文中找一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
(封、浸、飞舞、刮)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4、交流:学习了这篇课文有怎样的感受?【拓展延伸】按照四季的顺序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
龙江河我的家乡有一条安静古朴的河流――龙江河。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自读课文,说说文
中描写的老屋的样子。
2.文中写老屋几次要
倒下?又是因为什么而不
倒的?
3.对照旁批,说说自
己的猜想。
4.分角色朗读对话,
注意说话的语气。
1.齐读第1自然段。
“一百多岁”说明老屋的
年龄大;“黑窟窿、破了洞、
没人住”说明了老屋的破旧。
2.学生自读课文,老屋有
三次要倒下,因为小猫要躲暴
风雨,老母鸡要孵小鸡,蜘蛛
要织网捕食而不倒,体现了老
屋的奉献精神。
3.对照课文内容,说说自
己的猜想。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
屋的“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屋为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__而三次没倒下。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课文。
2.猜一猜老屋还会遇
到哪个需要帮助的小动
物?
小组交流老屋还会遇到
哪个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4.小练笔,仿照课文续写故
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童话故事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
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重点抓住老屋与小动物的对话,以及表现它们说话时的不同神态和语气,体会他们不同的内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