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注意几个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18
申报课题注意事项第一篇:申报课题注意事项课题申报注意事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指导研究生所需要的。
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增强课题观念,多拿课题,多做课题,根据课题进行研究,推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
课题申报要注意以下事项:一、选题第一,申报的课题应有前期成果,已经开始或正在研究。
申报者是否有前期成果。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除了自己的前期成果外,还应了解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
第二,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
就是说,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
全国社科基金是每年制定一次指南,教育部的课题是每个五年计划,委托各学科者制定五年规划的咨询报告,提出五年内各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为什么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呢?因为“课题指南”所提出的题目都是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重点课题是国家急需研究的问题。
如我们政治学科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过几次行政改革,但哪次也不彻底,原因是没有正确的符合国情的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做指导。
所以我们申报的项目一定要不脱离指南,不是说必须和指南上的一模一样,但也要围绕指南来选题。
第三、选题要有价值理论价值。
理论价值也叫学术价值,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符合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理论,或有利于建立新的理论科学体系。
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选题要有创新性选择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在应用研究领域有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
第五、选题要有可行性(1)有的课题根本不可能取得成果就不能选。
(2)有的课题限于自己的研究能力、管理权限,研究不了,就不要选。
(3)所选课题中的一些新概念,自己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思考能够进行界定,即应对其下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否则就会造成空谈或者文不对题、语词歧义。
微型课题申报注意事项(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教育科学规划微型课题申报的注意事项
1.“我遇到的教学问题与困惑”是写“我经历的一种教学现象,或我发
现的一个教学问题,或我遇到的一种教学困惑”,要求是描述具体、真实,有一定的情景性。
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是阐述我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要有一
定的理论支持),要求:理论运用针对性强,分析有条理。
3.“本问题解决研究综述”是写“谁在作相关课题的研究、他们的侧重
点是什么、我研究的侧重点在哪里”,要求提纲挈领,重点突出介绍。
4.“课题研究的界定”一是对常用词语特殊含义的界定; 二是对整个课
题选题进行界定:是对什么问题、运用什么方法(措施)、达到什么目的的研究。
5.“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是写我的研究途径是如何展开的
(呈现操作路径的设计),这部份要写具体,要用将来时写。
6.“问题研究的预期效果”是写我的研究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与问题
发现相对应,能解决问题的本质)一是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来考虑,二是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考虑。
2。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规定1.引言教育教学研究在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实效性,教育部制定了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规定,为申报者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2.课题申报的范围与要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规定明确了课题的范围与要求。
申报的课题应当紧密围绕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并能够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与进步。
3.课题的选题与设计在选择研究课题时,申报者需要注意题目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应当有效,并充分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此外,课题的设计应当合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连贯,以确保研究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4.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课题申报时,申报者需要明确研究背景与目的。
研究背景可以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以及研究课题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和贡献。
研究目的则是明确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成的目标。
5.研究内容与重点在课题申报中,申报者需要具体描述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研究内容可以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方面,而重点则是指研究中需要特别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6.研究方法与设计在研究方法与设计上,申报者需要详细说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可以选择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或混合研究等研究方法,并说明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实验设计或统计分析等具体技术手段。
7.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申报者需要制定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明确研究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在计划中,需要详细说明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间,并合理安排实施的先后顺序,以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8.预期成果与应用价值课题申报中,申报者需要说明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价值。
预期成果可以包括论文发表、研究报告、学术交流等方面,而应用价值则是指研究成果对教育教学实践和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9.研究团队与资金预算申报者需要介绍研究团队的组成与分工,并说明团队成员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此外,还需要合理预算研究所需的经费和资源,以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课题申报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教育科研[五篇]第一篇:课题申报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能否获得有关部门立项,取决于评审专家对课题申请书评价的好坏。
因此,课题申请书的填写是课题申请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填写要掌握“精心设计、科学论证、规范填写”三个原则。
其中,核心部分就是课题的设计论证。
下面就课题的设计及申报谈一些经验方法。
一、关于选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科研课题的选择,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题要有“校本”意识。
选题应根植于学校实际,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在教育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
即选题要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工作实际,为教学服务。
研究时在教学中开展,在研究中教学,教学为研究提供实践资料,研究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次选题要有新意。
能引起同行专家的注意,要关注学科发展中的最新问题,尽量避免“扎堆”和“撞车”。
不要步人后尘,搞重复研究,成果要有新知。
可以是新问题,新思想,新角度,新思路。
老问题,新思想,新角度,新思路。
老问题,老思想,新角度,新思路。
总之,课题研究起码要有认识问题的新角度、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最后选题要参考指南。
需要注意的是“课题指南”并非课题本身,它只是选题的方向和参考,绝大多数不能直接作为中小学、幼儿园的研究课题,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把研究方向具体化,即把提供的研究方向进行细化或分解,通常把大的方面进一步缩小,直到适合自己进行研究。
二、关于设计课题方案的设计一般包括必要性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两大部分。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价值问题的提出一是时代背景(如国家政策有何要求、课程标准有何要求等);二是针对现实问题,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要求联系本区域或本校实际。
总体上说,研究的背景中主要应写明是在什么因素促成下研究的,为什么要对此进行研究,其中对本校的研究基础要分析得略为详尽一些。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3申报一、课题背景教育科学规划是指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科学性计划和方案。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旨在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质量和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智慧,特向各位专家教授征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3申报。
二、课题目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3申报旨在:1.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指导;2.激发科研团队的创新活力,促进教育科学研究的交流和合作;3.提升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申报要求1.课题申报内容应与教育科学规划的目标和重点紧密结合,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2.申报课题应关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领域,具备实践应用价值;3.申报者应具备扎实的教育科学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4.申报者可作为项目负责人只申报一个课题,也可作为项目成员参与多个课题的申报。
四、申报流程1.报名阶段:申报者需填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3申报表》,并提交相关材料(个人简介、科研成果等);2.专家评审:由专家组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申报课题的入选名单;3.课题立项:入选的课题将进行立项,申报者须提交研究计划,并按要求开展研究工作;4.中期检查:项目进行过程中,将进行中期检查,评估研究进展和工作质量;5.结题汇报:项目完成后,申报者将进行结题汇报,由专家组进行评审;6.结题验收:经评审通过的课题将进行结题验收,验收合格的课题将获得经费支持。
五、申报时间本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3申报的时间安排如下:•报名阶段:2022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专家评审: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课题立项: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中期检查:2023年4月1日至6月30日;•结题汇报:2023年7月1日至8月31日;•结题验收:2023年9月1日至10月31日。
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指南引言: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许多研究者在申报过程中往往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申报者顺利进行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
一、题目选择在选择课题题目时,要思考课题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实用性。
科学性指的是课题应该能够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前沿性则要求课题与当前教育问题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实用性则要求课题能够对教育实践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目标是科研课题申报的重要一环。
申报者应该清楚自己希望通过研究达到何种目的,解决什么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什么支持和帮助。
在设定目标时,要确保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便进行科学评估和实验。
三、研究意义在介绍课题时,要明确强调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研究者可以从教育改革、教育提质、人才培养等角度出发,说明研究的价值。
同时,要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展示自己课题的创新性和突破性。
四、研究内容明确研究内容是科研课题的核心部分。
申报者需要详细描述自己的研究方案,并阐述每个环节的具体研究内容。
在描述内容时,要注意逻辑清晰、表达准确,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免申报者难以理解。
五、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科研课题的关键,它直接决定了研究过程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申报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法,并阐述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要考虑到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科研课题申报的一部分,也是评审者对申报者工作能力和项目可行性的重要参考依据。
申报者需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预期成果等。
同时,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七、预期成果在申报中,要清晰地阐述研究预期成果。
申报者应该明确自己希望通过研究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和成果,并计划如何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八、团队配备在申报科研课题时,申报者需要明确团队配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