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二新教材第一学期历史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15
一、古代文明1.西方古代文明a.希腊文明:民主政治、人文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建筑艺术(巴特农神庙、雅典卫城)b.罗马文明:共和制、征服扩张(凯撒大帝、奥古斯都)、法律制度(十二铜表法)c.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法老王的统治、金字塔、象形文字d.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肥沃的两河流域、城邦制、楼阁神殿、发明文字(楔形文字)2.亚洲古代文明a.中国古代文明i.夏、商、周三代的演变ii. 周朝的分封制度、封建制度iii.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孔子及儒家思想、墨子、老子b.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明、城市规划、污水系统c.黄河文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夏朝传说、甲骨文二、东方古代帝国的兴衰1.帝国的兴起a.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达里奥一世、波斯战争b.阿契美尼德帝国:征服埃及法老、建设波斯盛世c.阿育王朝:孔雀王朝、善待人民、佛教传入2.帝国的衰落a.埃及托勒密王朝:克勒奥帕特拉七世、被罗马帝国征服b.希腊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分裂为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c.罗马帝国:克拉克若、凯撒、奥古斯都、基督教的兴起、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分裂三、丝绸之路和古代商业网络1.丝绸之路的开启a.汉武帝使张骞出使西域b.西汉末年与东汉时期陆续派遣使节通商2.丝绸之路的影响a.经济发展:中原制造业的繁荣、市场的扩大b.文化交流:佛教的传播、佛教艺术与文化在中国发展四、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封建社会的特点a.以土地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制度b.封建等级制度c.家族和宗法制度d.田制与封建农奴制的形成2.社会阶级划分a.地主阶级:皇帝、贵族、大地主b.士族:官僚、文士c.农民阶级:自耕农、佃农、部曲农奴d.工商业者:手工业者、商人、工匠五、中世纪的封建国家1.封建国家的兴起a.皇帝与领主的关系b.承认封建契约的建立c.颁发土地规模与周边领主的关系2.封建国家的特点a.领主的封土与军权b.领主与农民的契约关系c.封建经济:自给自足、农奴经济d.民间法与习惯法的实施六、中世纪的农奴制与封建制度的衰落1.农奴制与农奴反抗a.农奴的地位与权利b.农奴反抗的形式与事件2.封建制度的衰落a.市场经济的兴起b.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失利及对欧洲影响c.封建经济的崩溃d.封建制度的解体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以上是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的提纲,利用这个提纲进行学习和复习,可以帮助你全面复习本学期的历史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
中国历史UNIT 1 中华文明的发轫(1): 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等。
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2):禹治水成功,保障人民安全,有利于农业发展。
(3):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
(4):公元前1046,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以及以血缘为基础的嫡长子继承制。
(5):商代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并随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且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化达到鼎盛,金文是当时重要的文献。
UNIT 2 中华文明的拓展(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齐桓公中用管仲,首先称霸。
(3):战国七雄:秦楚韩赵魏齐燕(4):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5):春秋末年,孔子提倡“有教无类”(6):春秋战国时期,有众多学派,称之为“诸子百家”UNIT 3 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1):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秦始皇为中国第一位皇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以及货币文字,实行郡县制并修筑长城。
(2):秦的暴政激发陈胜,吴广起义,灭亡秦朝。
(3):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4):汉初统治者推行“文景之治”(5):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推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
(6):为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开辟丝绸之路。
(7):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是西域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的开始(8):东汉末年,三国鼎立(9):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司南),活字印刷术(10):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丝绸之路是沟通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的桥梁;北魏孝文帝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为国家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
UNIT 4 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1):581年建立的隋朝承上启下,创造了唐朝繁盛的条件(2):科举制度初创于隋朝(3):618年唐朝建立,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4):隋朝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至郡(5):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学习中国技术文化UNIT 5 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1):960年宋朝定都东京,该时段有辽(耶律阿保机),西夏(元昊)和金朝(完颜阿骨打)(2):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体现了宋朝印刷术的发展程度)并有毕发明活字印刷术(3):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忽必烈定国号为元UNIT 6 拓展和停滞的明清文明(1):1368年,朱元璋建明(2):郑和七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3):明清八股取士制度是统治者推行愚民政策的产物,而文字狱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达到巅峰。
第一分册复习提纲第1课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地理位置:西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区域,于今伊拉克相当,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2.楔形文字,又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苏美尔人创造的,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3.《汉穆拉比法典》作用和历史价值:作用——集两河流域法律大成,有效规范社会秩序,巩固王国的统治。
历史价值——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于今埃及大致相当。
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摇篮。
2.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就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将自己的意志是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控制所有军队,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金字塔式法老专制权利的象征。
3.金字塔与来世信仰A最负盛名的金字塔名称: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塔夫拉金字塔。
B金字塔的象征意义:金字塔是法老专制权利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4.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纸草为其书写材料。
第3课古代印度1.雅利安人创造了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四大种姓: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吠舍(平民)和首陀罗(奴隶)。
2.种姓制度的特点: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影响: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隔离,阻碍社会成员流动,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佛教的创立和发展创始人:悉达多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印度经典:《大藏经》(分为经、律、论三藏)外传: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向域外传播,主要是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1.印第安文明杰出代表的名称: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
八年级部编历史上册知识点历史是一史之长河,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八年级部编历史上册是学生从初中阶段开始了解历史,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八年级部编历史上册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第一章文化交流与文明发展在第一章中,我们了解到了人类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互相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不断地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同时学生们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各个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2.文化的演变:文化不断演变,尤其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文化会发生转变、交融和创新。
例如,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是将中国文化带到了许多国家以及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
3.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与融合,需要学生了解各种文化差异,尊重异己并学会与之相处。
第二章中国古代王朝在第二章中,我们了解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不同王朝和历史事件,学生们需要了解他们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
1.夏、商、周的特点:夏、商、周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三个重要的王朝,夏王朝初创时期,为快速发展农业,开辟土地用了牛耕,发明了新的青铜器,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救民。
商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商汤建立了文明古国,发明了殷商文化——甲骨文。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有着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文化传统,例如农家子弟多读书,诸侯用兵必由王命等。
2.秦、汉、唐的特点:秦朝的统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统一中国采用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法家儒家思想的统合、将兵权掌握在中央等。
汉朝的统治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它的统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期。
唐朝的唐开元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时期之一,不仅是由于唐代经济、科技、文学等方面的繁荣,更是由于它对于后代的影响和启示。
3.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事件对于王朝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一、复习目标本次历史与社会复习课的复习目标如下:1.回顾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历史与社会知识;2.确认并加深对重要概念和事件的理解;3.提高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4.掌握策略性解题方法。
二、知识点回顾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以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1.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夏商周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秦朝的统一,汉朝的辉煌等;2.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3.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等;4.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5.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三、重点概念及解析1. 夏商周的建立夏商周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夏商周的建立是一系列重要变革的结果,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专业化分工等重要内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变革体现在政治体制的变迁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上。
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时期各国的关系、变革的原因以及哲学思想的兴起。
3. 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
秦朝统一的过程中,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通过学习秦朝的统一,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的特点和影响。
4.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遭受了长时间的封闭与落后。
改革开放的实施带来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学习改革开放的过程和成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以及中国的发展道路。
四、解题策略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中,解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上海市初二历史知识点上海市初二历史课程通常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夏、商、周的更迭,青铜文化的繁荣。
-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朝的开疆拓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局面,佛教的传入。
- 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唐朝的盛世与文化繁荣。
- 宋元明清:宋朝的商业发展,元朝的疆域扩张,明清两代的中央集权加强。
2.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1840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
- 洋务运动:晚清时期的自强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强国。
- 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 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 解放战争: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 世界历史:- 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的影响力,以及文艺复兴的兴起。
- 近代化: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民族国家的建立。
-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的影响。
- 冷战时期:1945-1991年,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与竞争。
4. 历史人物与事件:-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
-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 孙中山: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建立者。
- 拿破仑:法国大革命后的重要军事和政治领导人。
- 马丁·路德·金:美国民权运动的领袖。
5. 历史思想与文化:- 儒家思想:重视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
-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谐与无为而治。
上海八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
对于上海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上海八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中国封建时期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建等级制度。
另外,封建社会还有其他重要特征,例如土地私有制、家长制度等。
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位是过渡时期,架起了古代、近代的桥梁。
2.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中国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封建的官僚制度。
官僚制度主要有四个部分:皇帝、官员、九卿、地方官。
3.中国封建时期的经济生活中国封建时期的经济生活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但是被束缚于封建的等级制度下。
此外,商业、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摆脱农业的主导地位。
二、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段时间的历史。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
2.中国近代史的思想中国近代史时期有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洋务派、维新派、五四精神等。
这些思想都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
三、中国现代史1.中国现代史的历史事件中国现代史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今的历史。
这期间,中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例如三年大饥荒、文化大革命等。
2.中国现代史的经济发展中国现代史时期,中国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例如“大跃进”、改革开放等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
四、世界近现代史1.世界近现代史的历史事件世界近现代史是指从雾都孤儿到现在的历史。
这期间,世界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
2.世界近现代史的国际关系世界近现代史的国际关系非常复杂,涉及到了许多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和互动。
例如,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时期的对抗,中美关系的发展等。
上海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历史可谓是波澜壮阔,每一时期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是我们了解和掌握这些珍贵遗产的重要途径,而上海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则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基础。
下面将从课程大纲的要求出发,介绍一下上海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
1. 历史起源和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事记,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历程对于认识世界和掌握历史规律至关重要。
上海八年级历史上册从人类起源、文明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这些角度,引导学生明确“历史”的概念,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和规律。
2. 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两大文明。
勾践借箭、汉初开国、三国蜀、唐飞燕等历史事件都离不开进行中的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的影响。
上海八年级历史上册结合许多代表性的例子,带领学生领略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的丰富内涵,理解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3. 希腊和罗马文明希腊和罗马文明是古代欧洲文明史上的两大灿烂文化。
奥林匹克、阿基里斯之死、伊壁鸠鲁与亚里士多德、皮革袋和环保、朝代更替等很多历史事件都和这两种文化紧密相关。
上海八年级历史上册以生动有趣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精华内容,在打破传统的同时,掌握欧洲文化的前进道路。
4. 印度文明和中国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历史往往是相互影响,两方互利的交往,印度与中国文化间的交流也是如此。
上海八年级历史上册组织学生,了解印度文明和中国文化的相似之处,与道教有关的红毛丹和水月观之间的联系,吸收印度文化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推动中国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昌盛。
5. 城市化的兴起和社会性质的转变城市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城市虽然有利于交流和发展,但是城市化的进程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上海八年级历史上册针对城市产生的各种问题,让学生了解城市发展的经过、进程,深入掌握城市建设的各种可能方式。
此外,还指导学生分析城市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性质的转变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最新(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掌握这一学期的历史知识。
单元一:认识历史
- 了解历史的定义和分类
- 掌握历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单元二:人类文明的发展
- 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发展
- 了解早期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单元三: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
- 了解夏、商、周等古代王朝的兴衰沿革
- 掌握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运行方式
- 理解周朝的分封制度和等级制度
单元四: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
- 掌握农业经济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手工业的发展和特点
- 掌握封建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单元五:世界的多样性
- 研究不同文明的特点和发展
- 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
- 掌握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单元六:科学的奇迹
- 了解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 掌握古代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贡献
- 理解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单元七:近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 了解近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形成过程
- 掌握西方国家的强大和殖民扩张
- 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变革和民族抗争
以上是最新(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复和整理,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祝你学业进步!。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沪教版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鸦片战争1、背景:国际背景: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虎门海滩------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影响: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经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于广东省------------结束于江苏省南京)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3、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内容:(1)割地:香港岛(2)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3)赔款:2100万银元(4)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客观: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主观: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武器落后、闭关锁国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6、民族英雄:林则徐二、魏源编著《海国图志》1、主要内容: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情况。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意:学习外国的长处,抵御外国的侵略。
)(缺点:魏源主张学习的是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没有涉及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层面,因而有局限性。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第一次被攻陷1、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已经获得的成果)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1860年3、主凶:英法4、帮凶:美俄二、列强的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10)沙俄:强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二、中国人民的抗争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洪秀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洋枪队:青浦大捷、慈溪大捷(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美国人)2、左宗棠收复x疆(1)背景:x疆危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x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俄国出兵侵占伊犁(2)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李鸿章塞防:左宗棠(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力主收复x疆。
初二上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第一课练习题1.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四大文明古国有(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
3.位于黄河流域的远古人类是(半坡)人,种植的农作物是(粟);种植水稻的远古人类是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
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5.(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
6.居住在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人;居住在地穴式房屋的人是(半坡)人。
7.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弓箭)射猎鸟兽。
他们还会制作(骨)器和(陶)器,半坡人能烧制彩陶。
代表作品是(人面鱼纹彩陶盆)。
8.黄河流域最大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黄帝)。
9.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传递首领位置。
10.炎黄部落的贡献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11.中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12.远古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磨制)石器,(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更有利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第二课练习题1.(禹)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王朝。
2.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起商朝的是(汤),商朝又叫(殷)朝。
3.商朝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的前身。
4.商王(盘庚)在位时迁都,商王(纣)是有名的暴君。
5.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夏商周)时期。
6.青铜文明的特点有:使用范围广、(数量大)、(种类多)、(水平高)、(地位重要)。
7.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
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8.周代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9.周王自称(天子)。
他通过(礼)来规范贵族的身份等级,(礼)的严格执行,是周政权的巩固的重要标志。
10.东周时期也称为(春秋战国)。
春秋时代因(孔子)修订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因各诸侯国连年征战而得名。
11.春秋五霸通常称(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另外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沪教版★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实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升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第三课收复x疆1.左宗棠收复x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x疆军务。
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x疆。
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从俄国手里收回伊犁。
为增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3.《马关条约》的签订①时间:1895年②地点:日本马关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世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人类社会与古代区域文明的形成一、基本学习要求(一)基础知识要求1.知道:(1)氏族公社是以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集团。
(2)现代人种主要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三大类。
(3)西亚、中国和中美洲是人类最早的三个原始农业中心。
(4)洞穴壁画是原始艺术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5)图画文字不是真正的文字,但它为人类传递信息创造了条件。
(6)尼罗河水定期泛滥,不仅使古埃及获得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而且也使埃及成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7)古埃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法老”,金字塔是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8)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9)古代西亚文明最初发轫于两河流域。
(10)希伯来人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犹太教。
犹太教的主要经典是《圣经》。
(11)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古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
(12)印度河流域古代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的棉花栽培者。
(13)“印章文字”是印度最早的文字。
(14)古印度种姓制度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
(15)爱琴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其中心先后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16)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7)罗马共和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发动布匿战争,征服了迦太基。
(18)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终结。
(19)基督教的经典分别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基督教后成为罗马国教。
(20)西非的诺克文化是非洲铁器时代的代表。
南部非洲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展示了古代非洲的文明成就。
2.了解:(1)石器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人类的诞生。
(2)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形式。
(3)《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4)大流士统治时,波斯帝国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5)古印度是指整个南亚次大陆。
(6)佛教发祥于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主张“众生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