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二物理
- 格式:pdf
- 大小:7.99 KB
- 文档页数:1
3.3 力1.力的概念: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施加作用的物体是施力体,受到作用的物体是受力体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体,反之,受力体同时也是施力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其一改变则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表示(力的符号:F)①力的图示法: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例:桌面上一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50N的拉力,用力的图示表示:②力的示意图:在很多情况下不需要严格按照力的图示法表示力,而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受到的力,且不强调有向线段的长短,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例:桌面上一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画出该力的示意图8.力的测量:①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统称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②弹簧测力计:[1]结构:外壳、面板、弹簧、圆环、拉杆、指针和挂钩[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指针调零;“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示数为挂钩处受力的大小。
[4]注意事项: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b)使用前需轻轻晃动秤钩,防止弹簧指针卡在外壳上c)测量力时,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造成测量误差。
上海物理试卷八年级下【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在物理学中,下列哪个物理量既属于标量又属于矢量?A. 速度B. 加速度C. 力D. 质量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海市蜃楼C. 针孔成像D. 彩虹3.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机械能守恒?A. 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总能量不变B. 动能减少,势能增加,总能量不变C. 动能和势能同时增加,总能量增加D. 动能和势能同时减少,总能量减少4.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增加?A. 电阻增加,电压不变B. 电阻减少,电压不变C. 电阻不变,电压减少D. 电阻不变,电压增加5.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绝缘体?A. 铜B. 铝C. 玻璃D. 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3.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4. 电阻是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5.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上是相等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4.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5. 机械能包括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3. 简述欧姆定律。
4. 简述串联电路的特点。
5. 简述并联电路的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落地时的速度为v,求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2.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已知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求光在水中传播速度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3. 一个电阻为R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I,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4. 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已知R1=10Ω,R2=20Ω,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一、运动的描述与研究1.位移、位移与路程的关系2.速度的定义与计算,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3.加速度的定义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与运动方程4.速度与位置的变化,速度-时间图象与位移-时间图象5.弧长与扇形面积的计算,等速圆周运动6.合力与合力的方向,合力与摩擦力7.重力的定义、重物的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8.绳子引力问题的分析,平抛运动二、光的传播与折射1.光的直线传播,光线的反射和折射2.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斯涅尔定律的描述和描绘3.光的像的位置规律4.凸透镜的像5.凹透镜的像6.凸透镜成像公式和直线物体凸透镜成像实验7.光的颜色和物体的颜色三、力的作用和力与压强1.重力和重物的重力势能2.弹力和弹簧的弹簧系数3.静水压力,压强的计算4.流体的压强和浮力5.浮力与物体浸没或浮力平衡6.空气中物体的浮力7.空气的压力,大气压力概念8.动力学的描述和内能四、声的传播特性1.根据弹性介质传播声音的实验验证声音是机械波2.由听觉实验了解声音的传播特性3.钟摆的周期和音叉的频率4.频率和声音的音调、响度和声音的强度5.声音的反射、衍射和干涉现象五、电路与导电材料1.电流、电流的计算和电流的方向2.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3.调节电压和电流(电阻、电源和导线)4.测量电阻(焦耳定律)5.鸽子洞原理,电流在回路中的作用和规划6.安全用电常识六、能源与能量转换1.鸟的淋浴实例描述能量转换过程(机械、电能和热能)2.能量和功的定义3.各种能源的产生和利用4.蓄电池转化化学能和电能以上是上海八年级上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包括多个细节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和计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和应用。
1.2 声音的特征
1.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注:频率表示振动的快慢,即1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 (Hz);
2.超声波与次声波
①超声波(频率高于 20 000Hz 的声音)
[1]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2]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②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1]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2]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注: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000 Hz
3.乐音与噪声
①乐音: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使人感到愉悦和美妙的声音。
②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害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③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a 在声源处减弱;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在人耳处减弱。
第一篇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沪教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那些有趣知识点哟!先来说说力吧!力这玩意儿可神奇啦,能让物体动起来,也能让它停下来。
比如你推一个箱子,用的力越大,箱子跑得就越快。
而且力还有方向和大小呢,就像拔河比赛,哪边的力大,哪边就赢啦。
再讲讲压强。
想象一下,尖尖的钉子为啥能轻松扎进木板?这就是因为压强的缘故。
压力相同的时候,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还有浮力!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里,会受到向上的浮力。
像船能浮在水面上,就是浮力在帮忙。
光学部分也很有趣哦!光沿直线传播,才有了小孔成像。
镜子能反射光,让咱们看到自己的样子。
声音的知识也不能少!声音靠介质传播,在不同的介质里,声音传播的速度还不一样呢。
做功和功率也得知道呀!做功要有力,还要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功率呢,就是表示做功快慢的。
怎么样,这些知识点是不是很有意思?咱们一起好好学物理,发现更多的奇妙!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接着唠唠沪教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知识点哟!来瞅瞅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就叫机械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得选个参照物,这可重要啦。
说到质量和密度,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密度呢,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一样。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滑轮这部分也挺好玩的,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
杠杆就更妙啦,通过调整力臂的长短,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
物态变化可常见啦,像冰化成水是熔化,水变成冰是凝固。
电流和电路也很关键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路要通畅,得有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好啦,这些知识点都很有用,咱们可得把它们都装进脑袋里,在物理的世界里尽情玩耍!。
八年级物理全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1.1位置和位移:物体的位置和位移是对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描述。
1.2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1.3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保持不变的运动。
1.4运动图象:通过位置-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与压力2.1力的作用效果:力是使物体产生变化或产生形变的原因,包括顺着力的方向的运动和沿着力的方向的形变。
2.2力的计量和合力: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合力是所有作用力的矢量和。
2.3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力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压力等于力除以面积。
三、浮力与密度3.1浮力的概念和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3.2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公式为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
四、机械能与功率4.1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4.2机械能的转化:机械能可以在不同形式间互相转化,例如重力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4.3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功率等于做功的大小除以所用的时间。
五、电的基本概念5.1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物体所带的电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具有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作用力,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移动的现象。
5.2电源和电路:电源提供电流的能量,电路是电流在导线中的闭合路径。
六、电流强度与电压6.1电流强度的概念和计算:电流强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的数量,计算公式为电流强度等于通过截面的电荷量除以所用的时间。
6.2电压的概念和计算:电压是电源提供的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能,计算公式为电压等于电能除以电荷。
以上只是八年级物理全册中的一部分知识点,还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上海初高中物理目录(完整版)初二第一学期让我们起航1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2 有用的物理学3 测量的历史第一章声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声音的特征第二章光2.1光的反射2.2光的折射2.3透镜成像2.4光的色散第三章运动和力3.1机械运动3.2直线运动3.3力3.4重力力的合成3.5二力平衡3.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初二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4.1简单机械4.2机械功4.3机械能﹡4.4功的原理第五章热与能5.1温度温标5.2热量比热容5.3内能﹡5.4物态变化5.5热机初三第一学期第六章压力与压强6.1密度6.2压强6.3液体内部的压强6.4阿基米德原理﹡6.5液体对压强的传递6.6大气压强﹡6.7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第七章电路7.1电流电压7.2欧姆定律电阻7.3串联电路7.4并联电路初三第二学期第八章电能与磁8.1电功率8.2电流的磁场8.3电能的获得和输送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第九章从原子到星系9.1原子9.2地球太阳系﹡9.3银河系宇宙9.4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物理新教材共有五册,其中基础型课程,高一、二年级各一册。
拓展型课程,高一、高二合一册,高三一册。
还有研究型课程一册。
高一第一学期前言物理探索之旅——致同学们第一篇机械运动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A.质点位移和时间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C.快慢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D.现代实验技术——数字化信息系统(DIS)E.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F.匀加速直线运动G.学习包——自由落体运动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A.生活中常见的力B.力的合成C.力的分解D.共点力的平衡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A.牛顿第一定律惯性B.牛顿第二定律C.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D.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E.从牛顿到爱因斯坦高一第二学期第四章周期运动A.匀速圆周运动B.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C.机械振动D.机械波的产生E.机械波的描述第二篇能量与能量守恒第五章机械能A.功B.功率C.动能D.重力势能E.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F.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六章分子和气体定律A.分子阿伏伽德罗常数B.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C.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D.压缩气体的应用高二第一学期第七章内能能量守恒定律A.物体的内能B.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C.能的转化的方向性能源开发D.学习包——太阳能的利用第三篇电场和磁场第八章电场A.静电现象元电荷B.电荷的相互作用电场C.静电的利用与防范第九章电路A.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B.电功电功率C.多用电表的使用D.简单逻辑电路E.学习包——自动控制与模块机器人第十章磁场A.电流的磁场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C.磁感应强度磁通量D.直流电动机高二第二学期第十一章电磁感应电磁波A.电磁感应现象B.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定则C.学习包——电磁波第四篇微观和宇观世界第十二章物质的微观结构A.原子的核式结构B.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C.原子核的组成D.重核裂变链式反应E.反应堆核电站第十三章宇宙A.万有引力定律B.宇宙的基本结构C.天体的演化结束语可爱的物理学高一、二拓展型课程Ⅰ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A 匀变速直线运动B 竖直上抛运动第二章力矩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A 力矩B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A 摩擦力B 物体的受力分析C 牛顿定律的应用第四章机械能A 机械能守恒定律B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A 向心加速度向心力B 圆周运动的应用*C 离心现象第六章简谐运动与机械波A 简谐运动振动图像B 单摆*C 受迫振动共振现象D 纵波E 波的干涉、衍射*F 多普勒效应第七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A 固体的基本性质B 液体的基本性质*C 新材料简介D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第八章热力学定律A 热力学第一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第九章电场A 真空中的库仑定律B 匀强电场电场的叠加C 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D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E 静电感应现象第十章电路A 电动势B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C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D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应用*E 电阻定律第十一章磁场A 安培力*B 磁力矩第十二章电磁感应A 楞次定律B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大小第十三章光的波粒二象性A 光的干涉和衍射B 光的电磁说*光的偏振C 光电效应光子说D 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第十四章原子核A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B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C 结合能和质能方程*D 核聚变*E 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第十五章宇宙A 万有引力和第一宇宙速度*B 宇宙大爆炸学说*C 人类对宇宙结构的探索高三拓展型课程Ⅱ第一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共同专题)A.运动的合成和分解B.平抛运动﹡C.斜抛运动第二讲动能定理(共同专题)A.动能定理B.动能定理的应用第三讲动量(侧重理论专题)A.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B.冲量动量定理﹡第四讲物体的平衡(测中应用专题)第五讲人造地球卫星(测中应用专题)第六讲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共同专题)第七讲电磁感应定律(共同专题)第八讲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侧重理论专题)A.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B.洛伦兹力﹡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第九讲交流电(测中应用专题)A.交流电B.变压器高压输电﹡C.电感器电容器﹡D.交流电路第十讲传感器及其应用(测中应用专题)第十一讲光的折射(测中应用专题)A.光的折射﹡B.全反射﹡第十二讲激光及其应用(测中应用专题)A.激光的特性B.激光应用简介﹡第十三讲相对论简介(侧重理论专题)A.光速不变原理B.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C.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第十四讲量子论简介(侧重理论专题)A.物质波B.原子能级和原子跃迁。
沪教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教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二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的初级阶段,涵盖了许多基础概念和原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沪教版初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 摩擦力:物体表面间的接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2. 运动学- 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用距离除以时间表示。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是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
- 变速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 3. 能量和功- 能量:物体具有做功的潜在能力,包括动能、势能等。
- 功: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功。
-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是做功快慢的量度。
#### 4. 简单机械- 杠杆:利用杠杆原理可以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 轮轴:一种固定轴的杠杆,可以改变力的作用点。
#### 5. 流体力学-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 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 6. 热学基础-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的现象。
#### 7. 电学基础- 电荷: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流:电荷的流动,用安培表示。
- 电压:单位电荷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 8.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沿入射光线的相反方向返回的现象。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3.5 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力
3.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2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5.摩擦力:
①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就叫摩擦力。
②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挤压、接触面要粗糙、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③分类:
④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⑤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⑥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⑦滑动摩擦力: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2]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接触面粗超程度、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⑧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1]增大有益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如刹车过程)、接触面变粗糙(如鞋底花纹)。
[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如滚动轴承,行李箱安装轮子)、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3.2 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①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长度叫做路程
②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速度
①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大则运动快
[2]相同路程比时间,通过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速度
[1]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
速度公式为:v=s/t;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它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①图a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t)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s=vt,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的函数图像是正比例函数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该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直线的倾角越大,表示运动速度越大
②图b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
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恒定的,所以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t轴的直线。
直线与时间轴的距离反映了速度的快慢。
4.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
①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②平均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v =s/t;。
初二上海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km/sC. 3×10^6 km/sD. 3×10^7 km/s2.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它的质量是()A. 1千克B. 0.5千克C. 2千克D. 5千克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声音的特性()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是3米,那么第1秒内通过的位移是()A. 1米B. 1.5米C. 2米D. 2.5米5. 以下哪个选项是晶体熔化的特点()A.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D. 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7. 电流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8.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
9.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_。
10. 一个物体的体积为2立方米,密度为0.5×10^3 kg/m^3,它的质量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2. 请简述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米/秒^2的加速度下落,求物体下落10秒后的速度和位移。
14. 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路,通过它的电流为0.5安培,求该电路两端的电压。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并简述实验原理。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D4. B5. A二、填空题6. kg/m^37. A8. 3×10^8 m/s9. 340 m/s10. 1×10^3 kg三、简答题1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1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①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②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
2.参照物
研究物体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的、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
①参照物是人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为研究方便,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②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况也不同,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①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它相对于所选参照物而言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③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某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况也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上海市八(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A)
2. (B)
3. (C)
4. (A)
5. (C)
二、多选题
1. (A) (B)
2. (A) (C)
3. (B) (C)
4. (A) (D)
5. (B) (C)
三、填空题
1. 10 N
2. kilogram
3. 20 m/s
4. 60 s
5. Newton
四、简答题
1.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衡量指标,单位为米每秒平方
(m/s²)。
通过计算物体的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可以得出物体
的加速度,公式为:a = (v₂ - v₁) / t,其中a表示加速度,v₂表示
末速度,v₁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2. 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种物理量,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由质
量和速度共同决定。
动量的定义公式为:p = m * 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
中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3. 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惯性的实验现象可通过惯性运
动装置进行观察,例如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饮水不洒出等。
五、解答题
1. 答案略。
2. 答案略。
3. 答案略。
4. 答案略。
5. 答案略。
以上为上海市八年级物理科目的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如有疑问请与老师联系。
祝您成功!。
上海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上海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概述一、引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这是他们首次系统地接触和学习物理知识。
上海初二物理上册的教材主要围绕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的基础概念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二、教材结构上海初二物理上册通常分为以下几个单元:1. 力学基础2. 力和运动3. 能量与功4. 热学初步5. 光的传播6. 简单的电现象三、知识点详细概述1. 力学基础- 质点和质量的概念- 长度、时间的测量- 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牛顿运动定律的初步介绍2.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特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 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3. 能量与功-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 功率的定义- 能量守恒定律- 势能、动能的基本概念4. 热学初步- 温度的概念及测量-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热量的计算- 热膨胀与冷缩5.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光的色散6. 简单的电现象- 静电现象- 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认识- 简单电路的组成-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四、实验操作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初二物理上册的实验主要包括:- 测量物体的质量、长度和时间- 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测量功和功率- 观察和分析热传递过程- 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搭建简单电路并学习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五、结论上海初二物理上册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物理学的基础框架,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建立起对物理世界的初步认识,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附录为了便于学生复习和教师教学,教材通常会附有各单元的总结、习题和实验指导。
这些内容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了上海初二物理上册的知识点概述,并未包含具体的教学计划或习题。
上海市初中物理教材目录
上海市初中物理教材目录
第一章声
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2 声音的特质
第二章光
2-1 光的反射 2-2 光的折射 2-3 透镜成像 2-4 光的色散
第三章运动和力
3-1 机械运动 3-2 匀速直线运动 *3-3 变速直线运动 3-4 力力的图示 3-5 重力力的平衡 3-6 惯性惯性定律
八年级第二册
第四章机械和功
4-1 机械功 4-2 机械能 4-3 简单机械 *4-4 功的原理
第五章热与能
5-1 温度与温标 5-2 热量比热容 5-3 内能 5-4 热机
九年级第一册
第六章压力与压强
6-1 密度 6-2 阿基米德原理 6-3 压强 6-4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
6-5 液体内部的.压强 6-6 大气的压强
第七章电路
7-1 电流电压 7-2 欧姆定律电阻 7-3串联电路 7-4 并联电路
九年级第二册
第八章电能与磁
8-1 电功率 8-2 电流的磁场 8-3 电能的获得和输送 8-4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第九章从原子到星系
9-1 原子 9-2 地球太阳系 9-3(星号)银河系宇宙 9-4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上海初中物理考点
1. 力与运动啊,这可是超级重要的考点呢!比如推桌子,用力推它就动了,这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呀。
咱们生活中到处都是力和运动的例子,你想想是不是很神奇呢?
2. 压强的考点也不能小瞧呀!你看站在雪地上,穿高跟鞋就很容易陷进去,平底鞋就好很多,这就是压强的不同呀。
这么实用的知识点,不掌握可不行吧?
3. 欧姆定律呢,那可是电学里的关键呀!家里的电灯为啥能亮,电路出问题了该怎么修,都和欧姆定律有关呢。
这就像一个电学的密码,解开它就能解决好多问题,难道不吸引人吗?
4.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拿个放大镜看看,字一下就变大了,这就是它的魔力呀。
想想看,如果连这个都不懂,那多可惜呀!
5. 能量的转化,哇哦,这也太奇妙了吧!骑自行车的时候,人的化学能就变成机械能啦。
就像变魔术一样,能量在各种形式之间转换,多么有趣呀!
6. 牛顿第一定律也是要牢记的哟!车突然刹车人会往前倾,不就是因为这个嘛。
这可是经典的物理现象呀,咱得搞清楚它,好不好呀?
我觉得呀,这些初中物理考点都非常重要且有趣,掌握了它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世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