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附件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案例一、作业设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实践能力。
为此,本次语文作业设计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方案。
二、作业设计目标1.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提升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表达交流能力。
三、作业设计内容1. 课文阅读分析要求学生针对本单元所学课文,从文章结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撰写不少于800字的阅读心得。
2. 诗词鉴赏选择本单元的一首诗词,从韵律、意象、情感等角度进行鉴赏,撰写不少于500字的鉴赏文章。
3. 创作练习以本单元课文为灵感来源,进行创意写作。
可以是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要求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字数不少于800字。
4. 团队合作项目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课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
最后,以PPT或小报形式展示成果。
四、作业评价标准1. 课文阅读分析:观点明确,论述充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2. 诗词鉴赏:见解独到,分析深入,语言优美,表达准确。
3. 创作练习:内容新颖,情感真挚,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4. 团队合作项目:分工合理,资料翔实,展示生动,富有创意。
五、作业提交与反馈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要求提交。
2. 教师在收到作业后,及时批改并给予评价,为学生提供指导性建议。
3. 学生根据教师反馈,进行作业修改,提高作业质量。
六、作业设计预期效果4.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课文的深入解读。
(2)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激发创作潜能。
(4)通过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公共展示技巧。
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案例一、设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单元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探究和创新能力。
为此,本案例针对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进行设计,力求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达到提高语文素养、拓展思维、锻炼表达的目的。
二、设计目标1. 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写作表达等方面。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分享。
三、作业内容设计1. 必做作业(1)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2)针对课文内容,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3)结合课文,进行一次课堂讨论,要求每位学生发言不少于5分钟。
2. 选做作业(1)对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仿写。
(2)以课文为背景,创作一篇短篇故事。
(3)对课文中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撰写一篇小论文。
四、作业评价标准1. 必做作业(1)课后练习题:正确率为90%以上。
(2)读后感: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通顺,体现个人思考。
(3)课堂讨论: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表达流畅,积极参与。
2. 选做作业(1)仿写:文风相近,语言优美。
(2)短篇故事:情节生动,结构完整,体现创意。
(3)小论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格式规范。
五、作业布置与反馈1. 作业布置:教师在单元学习开始时,向学生明确作业要求,并在课程进行中适时提醒。
2. 作业提交:学生按照规定时间提交作业,教师及时收集、整理。
3. 作业反馈: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出具体、详细的评价和建议,并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反馈给学生。
4. 优秀作业展示:教师挑选优秀作业,组织展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作业辅导与支持1. 辅导安排:针对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师安排课后辅导时间,提供个性化指导。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分析——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为例发布时间:2022-10-19T06:43:11.449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2期作者:王莎莎[导读] 单元作业内容多、跨度大,需要整合优质资源,王莎莎合肥八中教育集团铭传高级中学安徽合肥231200摘要:单元作业内容多、跨度大,需要整合优质资源,实现适量高效的单元作业目标。
单元作业设计需要理论基础、先决条件,需要在核心素养下与单元学习目标接轨,坚持分层设计,给出量化标准和示范典例。
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作业设计;单元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厘清“核心素养”与“单元作业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实有着重要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对大单元教学有着指导意义,也为单元作业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单元作业设计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一步、最后一步。
如何在核心素养下进行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成了亟待探讨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单元作业的设计。
一、单元作业设计要以单元分析为出发点单元分析是进行单元作业设计的先决条件。
课标分析明确单元的学习任务群,进而落实单元作业的目标与内容,《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选编了四篇课文,分别是《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有如下三点要求:(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
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一、基础巩固1.【原创】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者效其忠信:诚信B.度.义而后动度:考虑C.辟邪说,难.壬人难:排斥D.族.秦者秦也族:众、类【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文言实词的意义的掌握情况。
】2.【原创】下列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冀君实或见恕也B.暴秦之欲无厌C.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D.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3.【原创】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不齐....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用之如泥沙⑦楚人一炬,可怜..之言语..焦土⑧多于市人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古今异义词的掌握情况。
】4.【原创】下列对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③不能独完.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⑤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⑦择善.而从之⑧始速.祸焉A.①②⑤/③⑧/④⑥/⑦ B.①⑤⑥/②④/⑦/③⑧C.①②⑤/③⑥⑧/④/⑦ D.①⑤⑥/②③④/⑦/⑧【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掌握情况。
】5.【原创】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盘盘焉.,困困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多于.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独夫.之心,日益娇固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D. 骊山北构而.西折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此【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掌握情况。
】6.【原创】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戍卒叫,函谷举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C.终必不蒙见察D.苟以天下之大【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
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是基于高中语文课程要求,针对单元作业设计进行的教学活动。
单元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包括对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重点难点知识的巩固、阅读写作技巧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对象为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
然而,在单元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对课文理解不深、知识巩固不足、写作技巧欠佳等问题。
因此,本次教学设计将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设计将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与掌握:通过单元作业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如文言文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并能熟练运用。
(2)阅读与鉴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形成自己的见解。
(3)写作与表达: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具有个性的写作风格。
(4)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如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实践操作:设计富有实践性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评价: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情感体验: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指导课》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单元课文构成,初步感知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特点。
2.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特点,结合单元导语,进一步认识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明确相应的学习方法。
3.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单,并为单元学习任务单和单元学习活动的完成做相应的准备。
【课前学习任务】1.浏览课本第一单元目录。
2.浏览第一单元课文。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本单元由7篇课文和1个单元学习任务构成。
请同学们浏览本单元的课文,看一看本单元的课文构成有什么特点?老师提示,大家可以从文体特点的角度展开思考。
学习任务二: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1页,我们一起来阅读第一单元的导语,圈点勾画提取关键词,验证我们关于本单元学习方法的思考,看看还能获得哪些启示。
1.请同学们翻阅本单元课文,抄录每一篇作品的时间标记,完成下面的表格。
在这张表格中,你会有哪些发现?2.我们以作品形象为例,《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红烛》中的“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我”,《致云雀》中的“云雀”,《百合花》中的通讯员、新媳妇和“我”,《哦,香雪》中的“香雪”,都是鲜活的青年形象或“青年精神”的象征。
我们可以借鉴上一环节列表格的方法,形成下面这个表格,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进一步分析这些形象的特点及作者寄寓的情感,逐步完善这个表格。
学习任务三:同学们也可以从品味重点语言,分析相关意象等角度,进一步完善这个表格。
请大家在梳理、认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了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单的表格框架。
【作业设计】单元学习活动今年“国庆”将至,而我们的同学们,恰处在青春时期,刚刚迈入高中的门槛,在学习完第一单元后,班级将组织以“青春之歌”为主题的朗诵会。
朗诵会分为:课内、课外、原创三个板块,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课内:活动的第一板块是朗诵课文中的五首现代诗歌和两篇小说的经典片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指导课(导学课)》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内容,了解古代诗歌的学习方法。
2.了解单元学习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及活动要求。
3.了解古代诗歌发展概况,认识古代诗歌的当代价值。
学习重难点: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基本内容,了解古代诗歌的学习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阅读杜晓勤《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一文,梳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并画一张思维导图,准备课上交流。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第三单元课文、导语、学习提示、学习任务,整体了解单元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二:分小组展示课前学习任务完成后的思维导图,交流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学习任务三:思考讨论阅读古代诗歌的方法有哪些?【学习资源】杜晓勤《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作业设计】一、单元学习活动为了传承中国古典诗歌,营造诗意校园,学校举办“生命的诗意”古典诗歌节。
诗歌节上特设了读诗、画诗、论诗、写诗四个板块,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参加。
1.读诗:从本单元的古诗词中选择一首朗诵或吟唱,要求有配乐。
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2.画诗:从本单元的古诗词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两句诗,画出诗意,然后做成书签,在图书馆进行评选展示。
3.论诗:优秀的古诗词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请从本单元古诗词中选择一首,发现这首古诗词不同于其他7首的独特之处,写一则 400 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4.写诗:以“秋”为主题创作一首古诗词,注意体裁的要求。
如果选择律诗或绝句,请在押韵的基础上关注平仄。
如果选择词,请按照词谱填词。
二、本课课后作业从本单元古诗词中选择一首,找与之匹配的乐曲朗诵或吟唱,录制音频或视频,在班级或小组中分享。
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为此,本单元作业设计立足于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设计目标1. 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和评价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选取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1)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2)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观点;(3)品味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2. 文本分析:针对课文,设计文本分析题目,帮助学生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作用;(2)探讨文章的主题和寓意;(3)评价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艺术成就。
3. 写作训练:结合单元写作要求,设计写作题目,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技巧。
(1)记叙文:围绕个人成长经历,写一篇记叙文;(2)议论文: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写一篇议论文;(3)说明文:介绍一种传统文化,写一篇说明文。
4. 课外拓展:推荐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名著和文学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四、作业形式1. 课堂练习:针对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和写作训练,设计课堂练习题目,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阅读、写作和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五、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拓展阅读成果,给予评价和建议。
2.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六、作业反馈1.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 理解作者苏轼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课文朗读与背诵学生需通篇朗读诗歌,直至熟练背诵。
重点注意字音、断句及语调的把握,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文本细读与理解(1)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分析苏轼创作此诗的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3)探讨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
3. 知识拓展与讨论(1)搜集苏轼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风格及成就。
(2)小组讨论《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作业要求为确保作业的完成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朗读与背诵需做到准确、流畅,能够表达出诗歌的情感基调。
2. 文本细读与理解部分需有详细的笔记或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3. 知识拓展与讨论部分需结合课外资料,形成小组报告或个人报告,并附上相关参考文献或图片证明资料的引用。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定:1. 朗读与背诵部分,通过学生现场展示及语音提交的方式进行考察,注重学生发音、语调及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2. 文本细读与理解部分,根据学生的笔记和心得体会,结合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评价。
3. 知识拓展与讨论部分,通过小组报告或个人报告的汇报及答辩形式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将对学生的讨论环节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次《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课时的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作业4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一、作业目标1. 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2. 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3.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二、作业内容1. 必修部分(1)阅读课文:《荆轲刺秦王》、《窦娥冤》、《记念刘和珍君》等;(2)背诵诗词:《离骚》、《赤壁赋》、《登高》等;(3)文言文翻译:《出师表》、《陈情表》等;(4)作文:以“成长”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 选修部分(1)阅读推荐:《红楼梦》、《平凡的世界》、《三体》等;(2)名著鉴赏:《巴黎圣母院》、《傲慢与偏见》、《骆驼祥子》等;(3)语文实践活动:组织一场辩论赛、朗诵会或戏剧表演。
三、作业形式1. 必修部分(1)阅读理解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结构、手法等方面的理解;(2)文言文翻译题:选取经典文言文,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3)作文:按题目要求,完成作文创作。
2. 选修部分(1)阅读笔记:要求学生针对推荐阅读书籍,撰写阅读笔记,分享阅读心得;(2)名著鉴赏:要求学生对名著进行深入分析,撰写鉴赏文章;(3)语文实践活动:组织相关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
四、作业评价1. 必修部分(1)阅读理解题:以答题卡形式,进行客观评价;(2)文言文翻译题:以答题卡形式,进行客观评价;(3)作文:采用教师评分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观评价。
2. 选修部分(1)阅读笔记:以教师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考;(2)名著鉴赏:以教师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水平;(3)语文实践活动: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观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
五、作业时间安排1. 必修部分:每周一篇阅读理解题,每两周一篇文言文翻译题,每月一篇作文;2. 选修部分:根据学生兴趣和时间安排,自行选择完成。
六、作业反馈1.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2.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积极向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名称: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青春岁月》作业设计
一、作业目标:
1. 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春的意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课文回顾: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整理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并完成课后习题。
2. 阅读理解:阅读一篇与青春主题相关的文章,完成文章后的阅读理解题。
3. 思考与感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青春”的感悟,字数不少于800字。
4. 创意写作:根据给定的情境,创作一篇以“青春”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字数在2000字左右。
三、作业评价:
1. 课文回顾:重点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阅读理解:评价学生对文章主题和细节的把握能力。
3. 思考与感悟:评价学生对青春主题的理解深度和文字表达能力。
4. 创意写作: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想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四、作业反馈:
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3. 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高中语文诗歌单元作业设计案例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正确答案)B、麻痹C、刚愎自用D、包庇2、关于《红楼梦》的文化常识,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单选题] *A.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关系为姨表兄妹。
B.在黛玉初进贾府拜过贾母后不久,贾母就让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和黛玉相见。
C.《红楼梦》的别名除《石头记》外,还有另外几个,例如《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刘姥姥进大观园》等。
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前身是全书开篇神话中的神瑛侍者,黛玉的前身为灵河畔的绛珠仙草。
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便也投胎入世,用一世眼泪还灌溉之情。
(正确答案)3、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崎岖(qí)隐瞒(mán)恬淡(tián)B、糜烂(mí)莅临(lì)粘贴(zhān)C、筵席(yán)潜伏(qiǎn)惶惑(huáng)(正确答案)D、矗立(chù)矜持(jīn)赎罪(shú)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马厩(jì)嶙峋(lín)(正确答案)B、惬意(qiè)珍馐(xiū)C、钳制(qián)敕造(chì)D、搭讪(shàn)粜卖(tiào)6、8.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奔赴在冬奥会赛场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
C.这两位演员临时合作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写作课:我为劳动者唱支歌》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人文素养(1)加深对生活中熟悉的劳动者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2)培养起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具备发现真善美的社会责任感和能力。
(3)认识到“生活是创作源泉”的道理,在生活中进一步加强劳动实践。
2.语文素养(1)学会使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在场景描写中提高写人叙事的能力。
(2)尝试诗歌写作,在诗歌的形式上,能注意到押韵、对偶等诗歌特点,能较好的使用排比、反复等诗歌创作的手法;在诗歌的内容上,能够以精炼的语言描写、抒情,会运用意象进行创作。
【课上学习任务】回顾单元系列写作活动任务:1.假如你是一名记者,穿越到了古代,看到他们的劳动场面(可参照《芣苢》的内容),请你写一篇报道,要求既要有场面的描写,又要有记者的评论。
2.读了袁隆平、张秉贵、钟杨的先进事迹,我们都非常感动。
请选择其中一位劳模,写一首小诗献给他们。
诗歌体裁不限,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现代诗。
要求:使用意象、有画面感。
【本课学习任务】学校将举办“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活动,并布置了以下任务:(1)请展开联想,描写一个人或一群人劳动的情景。
要求:中心明确,描写生动。
(2)请以“我为劳动者唱支歌”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请从中任选一个任务,按要求完成。
不超过 150 字。
步骤一:“咬文嚼字”读懂任务关键词。
(1)请展开联想,描写一个人或一群人劳动的情景。
要求:中心明确,描写生动。
步骤二:“他山之石”评析例文学写作。
例文一:三月的艳阳里,冷风依旧凛冽,工地异常紧张。
“下个月新房就要建好,我们要加紧脚步!”那个高个子工人满脸尘土,搬起钢筑,用力搭建着希望。
他一手卖力地拧着螺丝,一首擦着满脸的汗水。
透过他那坚毅的表情好似看到了春天。
一级阶梯搭好了,他喘着粗气,微微一笑,好似卸下了一身的包袱,抖去了一身的尘土,端起水泥盆,拿起工铲,他执着坚毅的面容好似透着三个字“中国梦”。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写作课:我为劳动者绘风采》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人文素养(1)加深对生活中熟悉的劳动者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2)培养起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具备发现真善美的社会责任感和能力。
2.语文素养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提高写人叙事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1.再次阅读本单元的 3 篇通讯、2 首古诗,感受其通过深入挖掘典型事件以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打通阅读与写作,尝试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2.再次阅读本单元的新闻评论,对劳动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加深认识,理解“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理念,有意识地去生活中找寻真善美。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从日常生活中,选出你最熟悉的劳动者,记录下这位劳动者身上曾发生的点点滴滴,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互相交流补充,共同完成下图。
学习任务二:在这些丰富的生活事例中,有哪些可以合并?为什么可以合并?请思考这些可合并的生活事例的共同特征,从而加深对这位劳动者的认识。
学习任务三:阅读《凡人微光》,并思考下表:该文对运送物品、时代背景、运送时间、服务对象、其他人物的设定可以被表格中的其他选择替换吗?为什么?学习任务四:对于这位你熟悉的劳动者,你想突出她/他的什么精神品质?为此,你会选择哪一个典型事例?为什么?选定后,和其他同学分享讨论,看看选定的这个事例是否足够典型?【作业设计】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虽是凡人,但我们要发现这些凡人身上的微光,这些微光聚集在一起会照亮整个世界。
请选择一位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写一篇题为“凡人微光”的记叙文,不少于800 字。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人文素养提升对生活的观察力,学会捕捉细节,丰富对劳动生活的感受和理解。
2.语文素养依据人物性格及文章主旨选取典型的细节,掌握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1.回顾初中语文写作课中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思考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在写人叙事类记叙文中有何意义。
《沁园春·长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深入理解,感受词中壮美的秋景和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的生活情景。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内容1. 背诵并默写《沁园春·长沙》。
2. 选取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说明理由。
要求结合词句所表达的意境、修辞手法、用词精准等方面进行阐述。
3.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秋天的场景,创作一首现代诗。
要求小组内成员共同讨论,确定诗歌的主题、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然后分工合作完成诗歌创作。
4. 搜集与秋天、革命历史相关的诗词名句,进行分享和讨论,深化对诗词主题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请在规定时间内告知。
3. 提交的作业需注明学生的姓名和学号,以便教师查阅和评价。
4. 小组合作作业需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了创作,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并根据作业质量给出相应的分数。
2. 对于选定的词句分析,教师将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结合词句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进行阐述。
3. 对于现代诗创作,教师将关注诗歌的主题、情感基调、表达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小组内的合作情况等。
4. 对于搜集与秋天、革命历史相关的诗词名句的作业,教师将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讨论,是否有助于深化对诗词主题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5. 对于整体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随时向教师反馈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将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2. 学生对作业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向教师提出申诉,教师将进行核实并给予答复。
3. 学生可通过作业反馈环节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和提高。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背诵、赏析、创作、讨论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内涵和价值,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例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不宜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因此,高中语文的作业设计应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尽早摆脱“应试”的枷锁,指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单元学习作业设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单元学习是核心素养的落脚点。
单元是依据课程标准,围绕单元主题、知识技能、项目活动等选择学习材料,并进行结构化组织的学习单位。
每个单元的单篇学习内容,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
与传统的作业设计不同,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设计,是以单元学习目标为基础,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设计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任务,全面考察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一、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1.评价导向不明晰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外在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内在的学习品质。
多数情况下语文作业仍然以誊抄、默写为主,知识碎片化,缺乏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厌烦情绪严重,应付了事,字迹潦草,作业质量越来越差,作业效果微乎其微。
这样的作业导向不明晰,学生也不清楚作业的目的,对语文学科的印象就是读读背背,仅此而已,显然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向。
2.作业结构不合理经常作业是这么布置的:“完成练习册第几页到第几页,完成试卷正面……”语文作业总体来说,书面作业多,实践活动少。
然而,语文这门学科是讲究听、说、读、写的,是应当通过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根据鲜活的语言情境,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思维品质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