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生平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5.55 KB
- 文档页数:1
赞美谢道韫的诗句
摘要:
1.谢道韫的简介
2.赞美谢道韫的诗句概述
3.赞美谢道韫的诗句精选
4.结语
正文:
谢道韫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才横溢,被誉为“女性诗歌的瑰宝”。
她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人传颂不衰。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赞美谢道韫的诗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谢道韫的简介。
谢道韫(约341-402),字令芬,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女诗人。
她是东晋名臣谢安的孙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后来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
谢道韫才情出众,她的诗作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接下来,我们来概述一下赞美谢道韫的诗句。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诗人都对谢道韫的才华表示敬仰和赞美。
这些诗句既表现了谢道韫的诗才,也展现了她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魅力。
然后,我们来精选一些赞美谢道韫的诗句。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道:“谢家诗韵陈芳草,道韫才情似斗酒。
”这句诗既赞美了谢家诗韵之美,又强调了谢道韫才情出众。
又如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谢家女子才情快,不让须眉竞诗篇。
”这句诗赞美了谢道韫不让须眉的才情和诗篇。
综上所述,谢道韫是我国古代女性诗人中的杰出代表,她的诗才和品格受到了许多诗人的赞美。
谢道韫最出名的诗简介谢道韫(约699年-七世纪初),唐代文学家,字道韫。
望谦人,横山人。
祖籍江苏如东。
《史集》记道:“谢道韫名择,能属身辞章。
”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以其婉约柔美的诗风,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并广受赞誉。
谢道韫的生平谢道韫生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幼时喜读经史,积极学习文化。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随着政治局势的动荡变化,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谢道韫的诗歌创作风格谢道韫的诗歌创作风格以婉约柔美著称,他的诗作常以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深情的爱情为主题。
他用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句子,表达对自然、对生活、对情感的独特感悟。
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谢道韫的诗作中常常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如春天的繁花、秋天的丰收、夜晚的明月等。
他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感动。
表达深情爱情的诗歌谢道韫的诗歌中也常常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情表达。
他以温柔体贴的语言,营造出浪漫的氛围,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深深怀念、思念与关爱之情。
他的诗歌感人肺腑,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谢道韫的代表作品谢道韫的诗作丰富多样,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以下列举几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长恨歌》古人王母宫中树,清风三月草青翠。
青翠之下何所有,即是功名富贵人。
这些作品展现了谢道韫才情横溢的一面,融合了对自然景色和爱情的深刻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思。
谢道韫的影响谢道韫的诗作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他的诗风清新优美,表达方式质朴真挚,引导了后代诗人的创作方向。
他的作品经过多次传抄流传,得到了广泛阅读和传诵。
虽然谢道韫在历史上的记载不多,但他却以他的优秀诗歌作品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诗作将永远闪耀在文学的殿堂上。
世说新语中谢道韫的故事,的名称
摘要:
1.谢道韫简介
2.谢道韫的才情展现
3.谢道韫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4.故事背后的启示
正文:
【一、谢道韫简介】
谢道韫,字令姜,是中国东晋时期的女性文学家、诗人。
她出身于名门望族,家族中人才辈出,而她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谢道韫才情出众,聪慧过人,不仅在文学上有高深造诣,还具备丰富的见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谢道韫的才情展现】
谢道韫的才情在当时的士人圈子里备受推崇。
她的诗作清丽脱俗,充满豪放之气,被誉为“咏絮才”。
此外,她还善于辩论,思维敏捷,能言善辩,使她在当时的文坛上崭露头角。
【三、谢道韫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关于谢道韫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被孙恩起义军杀害,她毅然带领家仆守卫家园,成功击退了起义军的进攻。
当敌人退却时,她乘胜追击,展现出非凡的胆识和智谋。
这一事迹传为佳话,为后世称颂。
【四、故事背后的启示】
谢道韫的故事为我们传达了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才华横溢的女性同样能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其次,面对困境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应对,这样才能化险为夷。
最后,谢道韫的事迹彰显了东晋时期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总结:谢道韫作为东晋时期的女性文学家,凭借其才情、智慧和勇敢,在世说新语中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她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女性的强大潜力,也为后世树立了楷模。
一代才女谢道韫,有竹林七贤遗风,从古至今都在孩子课本教材之中谢道韫,东晋时期女诗人。
旧时王谢堂前燕,“王谢”就是指东晋时期极为显赫的两大家族。
而才华横溢的谢道韫,正是属于这谢王两大家族(谢家的女儿,王家的媳妇)。
谢道韫既是谢安的侄女,也是王导的孙子王凝之的媳妇在《三字经》中有: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是说谢道韫与蔡文姬,是并驾齐驱的才女!在这里看看谢道韫的才华!一、名字探究(1)名与字①《晋录》:琅琊王凝之夫人,陈郡谢氏,名韬元,奕女也。
是说谢道韫,名谢韬(tāo)元,谢奕的女儿。
②《晋书·列女》记载: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
是说谢道韫,字道韫。
③《谢珫墓志》:长姑讳道韫,名令姜,适琅琊王凝之,江州剌史。
谢道韫,叫谢韫,又名谢令姜。
那么,她的名字就是:谢韬元,又名谢令姜,字道韫。
历史文献普遍称她为“谢道韫”,是称她的字,表示尊重。
(2)《谢珫墓志》谢珫墓志》,六十年代出土于南京市郊区。
谢珫,是谢道韫四哥谢攸的长子,所以称谢道韫为姑。
不过,《谢珫墓志》上提到的三个小姑姑:道聆、道粲、道辉都没有第二个名字。
因她家对她的才华很是的崇拜,娘家的哥哥弟弟在给自己的女儿(谢道韫的侄女,即谢珫的姐妹)们取名时,名字中都有一个“令”字。
例如:《谢珫墓志》上面:长姊令芬;次姊令和;次姊令范;妹令爱。
二、咏雪之才《晋录》评价谢道韫“清心玄旨,姿才秀远”。
关于谢道韫的咏雪之才,《晋书·列女》与《世说新语·言语》中都有记载,内容大致一样。
《晋书·列女》: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安大悦。
即,有一次,叔父谢安与一群子侄辈的孩子们搞家庭聚会。
一会儿,天空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
谢安兴致很高,问孩子们:“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谢郎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而谢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世说新语》中的谢道韫→ 《世说新语》
中的李道韫
简介
《世说新语》是晋代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一部记述晋朝名士言
行的文献。
其中记载了许多有趣的人物故事,其中之一就是关于谢
道韫(或称李道韫)的。
谢道韫的生平
谢道韫(约352年-401年),字康伯,琅琊谢氏后裔,曾任吴
兴郡丞。
谢道韫虽然是晋代的一位官员,但他注重为官以德治国。
他十分关心人民的福祉,努力推行廉政和公正。
他重视治理民生,
积极参与基层事务。
谢道韫的贡献
谢道韫在《世说新语》中被描绘成了一位重视于言行的贤士。
据记载,他极力追求仁德和忍让的品德,常常以身作则,鼓励他人
践行道德行为。
他特别注重与人交往时的言辞和礼节,致力于维护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谢道韫与历史价值
谢道韫所追求的仁德和廉政观念,对于后世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品德教诲和廉政思想成为后世仁德治国的榜样,并为后代领导
者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结论
谢道韫(或称李道韫)是《世说新语》中一位有着卓越品德和
为政之才的名士。
他的故事和思想在文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
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与人文遗产。
谢道韫资料简介介绍谢道韫,字令姜,东晋安西谢奕长女谢道韫出身名门,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同是望族的王家择婿,最先挑中的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谢道韫的资料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才女谢道韫简介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擅长作诗吟诵。
她也是有身份背景的,宰相谢安使他的叔父,谢奕是他的父亲,同时它的丈夫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在历史中,谢道韫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其中被人知道最多的故事就是《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谢道韫和其叔父长兄在大雪天讨论将雪比作何物。
叔父谢安便一个个询问他们,其中谢朗说:“我把雪比作盐抛洒在空中。
”谢道韫则说:“我把纷纷扬扬的雪比作随风飘扬的柳絮”。
这样的比喻尤其精妙,受到大家的称赞。
所以谢道韫的才女之名的由来并不是有名无实的。
谢道韫的才女形象在一次为小叔子王献之解围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王献之与朋友讨论诗文,难以应对,被路过的谢道韫看见,于是谢道韫为其解围。
谢道韫引经据典,从容不迫的接着他们的话题,只是一会儿的时间便让对方败下阵来。
那时候东晋末年发生了一次民起反抗的事故,因为人们不满朝廷的统治,所以爆发了孙恩之乱。
那时候,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身职内史,但是在这场暴乱中势力不足而被杀害。
谢道韫听闻敌兵到来,拿着刀出门砍杀敌人然后被抓。
孙恩看到谢道韫只是一名女子却有如此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节,于是赦免了谢道韫一家。
王凝之死后,谢道韫一直住在会稽守寡。
谢道韫死后,其诗作也被后人所知,因受丈夫的书法影响,谢道韫的书法也被世人称赞。
谢道韫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想必大家都知道这句话的来源。
它是东晋女诗人谢道韫所说的。
有一年冬天,外面飘着大雪,谢安请一家子坐在屋内谈论诗文。
外面的雪刚好引起了谢安的注意,他即兴地说到:“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你们觉得这样的雪像什么呢?”谢安大哥的儿子胡儿便说:“可以比拟把盐洒在空中。
”谢道韫接着说道:“还不如把纷纷扬扬的雪比作因风吹起的柳絮呢!”谢安听后很是高兴。
历史人物评:咏絮才女谢道韫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女中豪杰,武有花木兰,文有蔡文姬,而在东晋时期,有一位才女因为一句写雪的诗句而出名,她就是咏絮之才女谢道韫。
《红楼梦》中的“堪怜咏絮才”说的就是这个故事,而在《世说新语》中是这样说的,在一个冬天,谢安看着外面的飞雪问道“这大学纷纷下的样子像什么呢?”,谢道韫回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话就惊艳了四座,从此“咏絮才女”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谢道韫出身于晋代的谢氏名门,是当时的名士谢安的侄女,而后王谢两家联姻,谢道韫嫁给了王凝之。
“袒腹东床”说的就是王羲之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成为东床快婿的故事,而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与谢家才女谢道韫的姻缘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王羲之的八个子女个个都是东晋名流,儿子王献之更是继承了王羲之的书法,后世将他们父子二人合称“二王”。
而当时与王羲之交好的有一个名士叫谢安,王羲之和谢安曾经在会稽山的兰亭相聚,他们纵情山水,饮酒作诗,好不快活。
而谢安素来欣赏侄女谢道韫,所以就想帮她找个好的归宿,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最佳夫婿的人选必然就是王羲之家的子弟了。
本来谢安中意的是王徽之,但是王徽之做了一件很任性的事情让谢安放弃了他这个最佳人选。
原来是因为王徽之曾经在一个雪夜,独自饮了几坛酒之后突然想去看望老朋友,但是老朋友住在很远的溪边,于是王徽之立即泛舟前去,但是到了朋友家门前的时候,王徽之突然觉得意兴阑珊,于是又驾舟返回,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道“趁着兴致去和返,有什么可以见怪的呢?”,如此潇洒自在,所以在魏晋名人中也传为佳话,但是在作为家长的谢安看来,他这样的行为属于不负责任,不能从一而终,所以他又另择佳婿。
最终谢安选择的就是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
王凝之忠厚老实,在文学上又有所成就,书法上也毫不逊色,行为举止都很端庄合礼,与谢道韫正好相配,于是谢安就把谢道韫许配给了王凝之,王谢两家也就结下了不解的姻缘。
在谢道韫嫁到王家之后,与王凝之举案齐眉,温和、谦让、节俭样样做到,被王家公认为不可多得的好儿媳。
中国历代才女之谢道韫:风霜历尽,不改初心谢道韫(公元349—公元409),东晋著名才女,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其父是晋安西将军谢奕,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相谢安之侄女,谢安的二兄亦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其夫是江州刺史王凝之。
公元399年丈夫王凝之以及子女皆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后一直寡居会稽。
孙恩之乱既平,新到太守刘柳素拜访谢道韫。
事后刘柳素常对人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世说新语.贤媛》)谢道韫自幼聪识,有才辩。
有一次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朗朗而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谢安听后赞道:“安谓有雅人深致。
”还有一次谢安问她:“俄而雪骤下,何所似也?”谢道韫不假思索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听到这样的答案,谢安非常满意。
而自此以后,后世也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曹雪芹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其“咏絮才”这个典故就是出自谢道韫。
在东晋士族中王、谢两族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谢安以军功和才能立身,王导则以中庸安命,王、谢间明争暗斗,但毕竟盘根错结,才女谢道韫成年后嫁了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为妻。
王凝之与谢道韫联姻,本被视为“王子与公主”般的童话,然而,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王凝之立志要成“王半仙”,两人的婚姻并不美满。
尽管王凝之禀性忠厚,行止端方,但其才华平平,声名暗淡,并且还有些迂腐,根本无法与谢家子弟相比,他能娶到谢道韫这样的才女,完全是因为出身豪门高第以及作为王羲之的儿子。
因此起初谢道韫很看不起王凝之,回了娘家还负气抱怨说:“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羯、未。
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意思是说,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么差劲的人!言语之间,充满了鄙视和失望情绪。
才不输李清照,武不输辛弃疾,她是令人称赞的“咏絮才人”她生于顶级世家的人间富贵花,明明可以以身世羡煞众人,偏偏以惊艳才华流传后世;明明可以以才华立于京城,偏偏以军装铠甲、上阵杀敌。
史书上的寥寥几笔,书写她洒脱飒爽的一面,她就是咏絮才人----谢道韫。
01.生于陈郡谢氏,嫁于琅琊王氏,她是真正的世家千金她出生在名门,叔叔谢安是宰相,爸爸谢奕是将军,她嫁于琅琊王氏,六朝时,王谢两家是顶级豪门,谢道韫出生就赢在起跑线。
就算在灿若星河的谢家子弟中,她仍是其中的佼佼者。
年少随口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便能流传千古。
除了文采极佳,她还格局大。
一日,她的叔父谢安问她;“《诗经》中哪句最佳?”谢道韫:“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谢安眼睛亮了,没想到小侄女竟然不输于男儿的胸襟,忍不住赞叹:雅人深致。
谢道韫不仅有知书达礼的气质与聪慧过人的才能,她的胆量与才辩也是值得称赞的。
有一次,小叔子王献之正与友人一起谈诗论文,眼看着王献之将要甘拜下风,谢道韫派小丫鬟递小纸条给王献之说愿为其解围。
于是谢道韫坐在幕帘后面与王献之友人侃侃而谈,从容不迫,引经据典,开谈阔论,竟引在场的人词穷难以继续下去了。
02.嫁错人,半生意难平,却称了夫家的战神在两千年的封建史上,世人终究对女子有着偏见。
正是这种腐朽的观念,原本应该光辉灿烂地度过余生的谢道韫,亦逃离不了千古女才人的厄运。
也更是她的夫君王凝之的迂腐,害惨了她。
当孙恩大军攻来时,他却坚信上天,此等腐朽的思想,致使一夜之间,他和孩子全被杀死迷信使他放弃抵抗,不仅没能保护好家人,也没能护住郡中百姓。
谢道韫得知丈夫和孩子全都罹难后,提起刀就往前冲。
不抵抗只会死路一条,不如冲出去,杀出一条血路来。
谢道韫率领家仆与敌军奋战,手刃乱兵,满身血污的她,依旧如明珠般高贵夺目。
可惜,寡众不敌,最终谢道韫等人还是被俘。
刀剑在前,谢道韫神色不改,她挡在孙儿面前,铿锵有力地说:“你若要杀他,就先来杀我!”王凝之信神,神却没有庇佑他;谢道韫不信神,她就是家族的保护神。
谢道韫东晋时期诗人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弈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
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
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
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
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谢氏家族的才女。
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
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
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
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
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
婚后生活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善草书、隶书,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却信五斗米道,平时踏星步斗,拜神起乩。
道韫嫁王凝之为妻,婚姻并不幸福。
婚后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整天闷闷不乐。
谢安感到奇怪,就问道:“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谢道韫回答:“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封是指谢韶,胡是谢朗,羯是谢玄,末是谢川,都是谢家兄弟的小字。
言下之意是,这个丈夫让她失望。
谢道韫抱怨说谢家兄弟都这么有名气,为什么单单出了王凝之这个鑫才呢!晚景凄凉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
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
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
谢道韫的小故事20则【谢道韫简介】谢道韫(约300年-约370年),字令姜,东晋著名女诗人,出身于江左世家大族。
她聪明机智,博学多才,善于诗文辞赋,是当时文坛的佼佼者。
她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女性文学的奠基人”。
【谢道韫的聪明才智】谢道韫出生名门,家族中多为文人雅士。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自幼聪慧过人,擅长诗文,才情出众。
有一次,她的叔叔谢安问她:“《毛诗》中哪个诗句最好?”谢道韫回答:“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最好。
”叔叔又问:“为什么?”她回答:“因为这两句诗描绘了男女之间的真挚情感,寓意深远。
”这展现了她独特的文学见解和聪明才智。
【20则谢道韫的小故事】1.谢道韫与丈夫王凝之不和,王凝之喜好佛教,而谢道韫则崇尚道教。
有一次,王凝之在家设佛坛,谢道韫则在隔壁设道坛,彼此互不影响。
2.谢道韫有次拜访好友,见其家中墙壁上有自己的诗作,却被人涂鸦。
她不怒反笑,说:“墙上之作,原本就是让人观赏的,既然有人喜欢,有何不可?”3.谢道韫与女诗人鲍令晖相识,两人常在一起谈论诗文。
一次,鲍令晖向谢道韫请教诗艺,谢道韫说:“诗非师授,贵在心得。
”4.谢道韫喜欢养鸟,她曾在一首诗中写道:“鸟自高飞,吾与尔同。
”表达了她不拘泥于世俗观念,追求自由的精神。
5.谢道韫晚年丧子,有人安慰她,她说:“生有何欢,死有何惧?人生如梦,死者长已矣。
”表现了她的豁达与坚强。
……(以下15则故事略)【总结】谢道韫的20则小故事,展现了她独特的个性魅力和智慧。
她既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又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典范。
她的故事传颂千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我们通过这些小故事,不仅可以领略到谢道韫的才子佳人风范,还可以感受到她所倡导的自信、独立、自由的精神。
东晋著名诗人谢道韫谢道韫(349—409),东晋女诗人,咏絮之才的起源,著名才女。
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公元399年丈夫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后一直寡居会稽。
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
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
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
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
《拟嵇中散咏松诗》借歌咏松树以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
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
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
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谢道韫《泰山吟》: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其中“咏絮才”用的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王凝之妻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尝内集,雪骤下,叔谢安曰:‘何所拟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众承许之。
”后世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可惜谢道韫的咏雪佳作有句无篇。
这首《泰山吟》虽不及她的咏雪句著名,亦差可见其文才气度。
诗咏泰山,一开始就大气磅礴。
巍峨泰山屹立神州之东,与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遥相对峙,故有东岳之称。
谢道韫生平简介我们喜欢研究历史故事,从古诗中品味人生。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谢道韫生平简介”,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谢道韫生平简介东晋女诗人。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生卒年不详。
谢奕之女,王凝之之妻,聪慧有才辩。
曾在家遇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论文义,俄而雪骤,安问:“何所似也?”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大为称赏。
后世因称女子的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又有一次,凝之弟献之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在青绫屏障后参加谈论,发挥献之前议,宾客不能折屈。
她风韵高迈,谢安称她有“雅人深致”,时人评论她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她的《登山》诗写道:“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描写东岳景象,颇得自然之趣;《拟嵇中散咏松》则仍带有玄言习气,表现出从“庄老告退”到“山水方滋”之间的演化。
谢道韫所著诗、赋、颂、诔原集为两卷,已佚。
今存文1篇、诗2首,收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人物经历谢道韫,陈郡阳夏(今太康)人,东晋著名女诗人。
她是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谢安侄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谢道韫素有雄才,文思敏锐,兼长于书法。
原来诗文2卷,可惜早已散佚,现仅存《登山》、《拟稽中散咏松》等诗。
谢道韫(349—409),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
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
在谢家众多的儿女中,历史上所说的“谢家风范”,在谢道韫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因此,谢道韫的才情倍受伯父谢安的欣赏。
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谢道韫轻松地回答道:“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
东晋才女谢道韫:咏絮之才、林下之风,一代才女史册留芳记得之前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林小娘因为不满丈夫给女儿定的婚事,气急之下说了一句:“我墨儿才比谢道韫。
”谢道韫是谁?她是东晋的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
她究竟是怎样一位才情女子,又有怎样的传奇人生呢?让我们跟随古册的墨迹,来一场跨越千年时空的美丽邂逅。
01出生名门:乌衣巷中谢家女“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东晋是个士族当权的时代,是中国贵族历史上唯一的贵族时代,士族豪门左右着当时整个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六朝粉黛的金陵城内,朱雀桥旁承载着王家与谢家这两个豪门巨阀,他们乌衣为尊,以凝重的色彩厚重地涂抹于碧绿的秦淮河畔。
谢道韫就出生在人才济济的谢氏家族,是乌衣巷中长大的贵家女。
她在豆蔻少女时代,“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摇荡于秋千架下,挥舞于白果树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派少年不知愁滋味时浑然天成的纯真。
她在“不识人间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岁,踏青游玩于溪水旁,轻语笑研,眼波盈盈,举手投足间自有爽朗风气。
她在江南的山水间愉快地生长着,如同谢家庄园内的春笋,随着岁月的浸润,白纸一样的人生便轻易地被这样热闹而繁芜的时代培育成毛竹一般的秀挺。
她秉承了谢家的风流才华和卓越风姿。
02凤韵高迈:明明花容月貌还要才高八斗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谈》在一个隆冬的日子,谢道韫还是扎着总角的小姑娘,叔父谢安召集家中的子侄之辈于庭内围炉煮酒、吟诗作赋。
谢安抬头之际,忽见窗外飞雪纷纷,一时兴起,便要求满屋的孩子们来形容一下飞扬的雪花。
谢道韫简介
王凝之的妻子是谁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简介
王凝之(?-399年),字叔平,书圣王羲之次子,中书令王献之的哥哥,东晋末年官员、将领、书法家。
善草书、隶书。
作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是谢安的兄长谢奕之女谢道韫的丈夫。
深信五斗米道,孙恩攻打会稽时,不听手下进言,不设防备,祷告后相信已请得“鬼兵”助阵,因而与诸子一同遇害。
王凝之并非一个才华高妙的人,也不是个魏晋风流的代表者。
就算跟他的弟兄相比,也只能算是平庸者,考其一生,更是迂腐无比。
在黄长睿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献之)书具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
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
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所提及。
在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1]。
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
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