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爆裂司法鉴定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9.31 KB
- 文档页数:2
钢化玻璃爆裂司法鉴定案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钢化玻璃爆裂司法鉴定案例钢化玻璃频频自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厂家的生产质量有问题,还是外力撞击引起事发之后,承建商矢口否认质量问题,拒绝赔偿!看华碧司法鉴定如何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还原事实真相!江苏某市的黄女士于2013年10月份对新房装修,家中的玻璃移窗、封闭阳台、封闭阳光房等有关铝合金和钢化玻璃的安装工程都交由李姓承建商承接,所有装修工程于2014年1月施工完毕,为保证工程质量,黄女士与李姓承建商签订了质量承诺保证书,保证所有承接工程保修2年。
时间到了2014年8月份,安装在南、北阳光房的钢化玻璃开始陆续破裂,其中南阳光房使用钢化玻璃42块,先后破裂8块,北阳光房使用12块,先后破裂4块。
而钢化玻璃破裂后的碎片,还导致了屋内地板等物件损坏。
黄女士赶紧找到李姓承建商,但李姓承建商却坚称钢化玻璃没有质量问题,拒绝维修。
期间,黄女士通过当地工商所进行调解,但李姓承建商仍旧置之不理。
无奈之下,黄女士将李姓承建商告上了法庭。
当地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过程中委托华碧司法鉴定所对对涉案钢化玻璃破裂原因进行物证鉴定。
华碧司法鉴定人接到法院委托后,第一时间赶趁至黄女士家中进行现场调查,并从南阳光房取涉案破裂的钢化玻璃1块,从北阳光房取涉案破裂的钢化玻璃1块,带回华碧司法鉴定所进行检测分析。
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未发现涉案玻璃安装存在异常;未发现爆裂玻璃的开裂源处存在异物撞击痕迹;发现钢化玻璃开裂处存在明显“蝴蝶斑”开裂纹路,且在开裂源核心处发现硫化镍(NiS)“结石”。
钢化玻璃自爆往往是由于生产钢化玻璃的原片内部存在一些微小的结石、杂质导致的。
在钢化玻璃自爆起始点处,会聚集含硫化镍的结石、杂质,这些硫化镍结石在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会把高温晶态(α-NiS,六方晶系)“冻结”并保留到常温下。
钢化玻璃中这种高温晶态在常温下并不稳定,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向常温晶态(β-NiS,三方晶系)转变,在转变的同时会伴随着明显的体积膨胀(膨胀2~4%)。
司法鉴定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司法鉴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案件中的争议事实进行鉴定,为法院提供客观、科学的证据,对于案件的审理和判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司法鉴定案例,了解一下司法鉴定在实际中是如何运作的。
案例一,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原告声称是被告的车辆追尾导致事故,要求被告承担全部责任。
而被告则表示是原告突然变道,导致车辆相撞。
在此情况下,法院便委托交通事故鉴定专家对车辆损坏情况、碰撞痕迹等进行鉴定。
通过鉴定,专家发现被告车辆的碰撞痕迹与原告所述的追尾情况不符,而与被告所述的变道相撞情况相符,最终法院依据鉴定结论作出了判决。
案例二,一起医疗损害纠纷案件中,患者家属声称医院在手术中疏忽大意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而医院则表示手术过程中一切操作合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无关。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便委托医疗鉴定专家对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进行鉴定。
经过鉴定,专家发现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操作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最终法院依据鉴定结论判决医院承担部分责任。
案例三,一起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原告声称被告侵犯了其专利权,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而被告则表示其产品并非侵权,不存在侵权行为。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委托知识产权鉴定专家对原告专利和被告产品进行鉴定。
经过鉴定,专家发现被告产品存在与原告专利相似的技术特征,且已构成侵权行为。
最终法院依据鉴定结论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司法鉴定在解决案件中的争议事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鉴定结论的客观、科学性,为法院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因此,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0年司法考试综合案例分析:工伤鉴定[案情介绍]被告贺某是原告莲花县某焰花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2006年5月10日,由于油压车间发生爆炸,造成被告多处骨折。
2006年5月15日原告对被告要求进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签署“同意按程序申报”的意见。
2007年9月15日,萍乡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鉴定为“因工伤残七级”。
2007年11月28日,被告向莲花县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机构按该鉴定结论作出仲裁裁决后,原告不服,向莲花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于2008年4月28日书面申请要求对被告伤残程度作重新鉴定。
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协商后选定江西省萍乡司法鉴定中心为鉴定机构进行重新鉴定。
2008年5月26日该机构做出“被鉴定者贺某,伤残程度九级”的结论。
[案情分析]当事人自行协商选定的鉴定机构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能否采信?第一种意见认为,应采信萍乡市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结论。
理由是在审理过程中,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进行重新鉴定,并按程序由双方当事人选定萍乡司法鉴定中心为鉴定机构,既然是双方自愿一致的选择,就应该认定这一结论。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采信萍乡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
理由是根据法律法规定的规定,对工伤伤残鉴定只是法定机构即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当事人在对鉴定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而被上诉人莲花县某焰花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在收到鉴定结论后按程序向省级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重新鉴定。
双方当事人选定的重新鉴定机构萍乡司法鉴定中心并非法定鉴定机构,其作出的鉴定结论不应采信,故应认定第一份萍乡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
[分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本案是属于一起工伤损害赔偿案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法》的规定,工伤事故赔偿通常要经过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两个环节后,再由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对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工伤保险待遇,而产生争议的关键就在于劳动能力鉴定的这个环节上。
中山市港口镇成东玻璃厂判决书中山市港口镇成东玻璃厂判决书:深度评估与全面解析导语:尊敬的读者,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山市港口镇成东玻璃厂判决书,为您带来一篇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全面评估和解析这一判决书,以便您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细节和背后的重要意义。
目录:1. 背景介绍2. 案件经过3. 主要争点与法理分析4. 法律依据与适用5. 判决结果与效力6. 个人观点与理解7. 总结与回顾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中山市港口镇成东玻璃厂判决书,是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件。
这起案件涉及中山市的港口镇成东玻璃厂,是一家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企业。
其涉嫌违反了某项法律法规,因而成为了法律层面上的争议焦点。
第二部分:案件经过在本案中,港口镇成东玻璃厂被指控违反了某项法律法规,并因此受到法律制裁。
经过长时间的审理和调查,法庭最终做出了判决。
本次判决书将重点解析这一案件的审理过程和裁决结果。
第三部分:主要争点与法理分析本案的主要争点集中在港口镇成东玻璃厂是否违反了某项法律法规。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案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引用相关法条加以解读。
第四部分:法律依据与适用为了对本案作出准确的判断,法庭参考并依据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一一列举相关法律依据,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解析和评价。
第五部分:判决结果与效力根据对案件的充分审理和相关法律依据的运用,法庭最终作出了对中山市港口镇成东玻璃厂的判决。
在这部分,我们将解析判决结果,并对其法律效力进行评估。
第六部分:个人观点与理解在这一部分,我将与您分享我个人对于中山市港口镇成东玻璃厂判决书的看法和理解。
我认为该判决的公正性以及对违法企业的严厉制裁应受到肯定,以维护法治社会的秩序和正常经济秩序。
第七部分: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中山市港口镇成东玻璃厂判决书的深度评估和全面解析,我们对该案件的背景、经过、争点、法理分析、法律依据、判决结果和个人观点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玻璃坠落伤人楼上四家住户均有嫌疑共成被告7月5日发生的温州村高空玻璃坠落伤人事件有了新进展。
因坠落的4块玻璃碎片导致颅脑受伤的陈春秀,无法确定坠物主人,把玻璃可能归属的四家住户和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一起告上了西湖法院,索赔已发生的医疗费用85441元。
昨天已被受理。
47岁的泰顺人陈春秀和丈夫在杭开陶瓷店,租住在城北商贸园9幢。
7月5日上午10点半,她烧好饭菜,想去店里转转,撑着太阳伞穿过城北商贸园。
路经6幢1单元楼道门口时,突然楼上掉下玻璃。
玻璃穿过太阳伞,砸中她脑袋。
陈当即头部出血,跌倒在地。
随后被送入省立同德医院抢救治疗。
经手术,从她颅内取出了4块玻璃。
(详见都市快报7月6日起系列报道)事故发生后,三墩派出所在水月社区、钱塘物业公司协助下进行调查,但未能确定最终责任人。
找不到明确责任人,陈把当时楼内玻璃有破损的四家住户,和负责管理小区的杭州钱塘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一起告上法院。
诉状说,事发时,楼内的602、601、401、301四家住户和楼道窗户玻璃有缺少和损坏的情况,存在玻璃坠落致人损伤的客观危险,作为物业的所有人及管理人,他们应和物管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控告多家住户有法律依据找不到明确责任人,为什么要告可能伤人的住户?为陈代理诉讼的浙江易盟律师事务所盛军华律师说,这是有法律依据的。
《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去年实施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也规定,“道路、桥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构筑物因维护、管理瑕疵致人损害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要承担赔偿责任,但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盛军华律师说,对建筑物附属物伤人的特殊侵权,法律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原告只需证明行为与损害后果间的关系,而被告则须证明损害后果不是被告的行为或物品所致,否则就得赔偿。
民事起诉条件之一是被告要明确。
司法鉴定警示典型案例
嘿,今天咱就来讲讲司法鉴定警示典型案例,这可都是些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啊!
比如说有个案例,就像一场闹剧!甲说乙偷了他东西,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乙呢,死活不认。
那这咋办?司法鉴定就上场啦!就好比一场比赛中的裁判,它要给出个公正的答案。
结果呢,司法鉴定一查,甲完全是瞎污蔑啊!你说气人不气人?这甲怎么能这样呢!
还有啊,曾经有个交通事故的案例,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
一个说伤得重,一个说没那么严重。
这时候司法鉴定可不惯着他们,详细一检查,把真实情况都给暴露出来啦,就像一把揭开迷雾的大手!如果没有司法鉴定,那得乱成啥样啊?
再讲一个,有个人为了多得赔偿,故意装病,那演技,简直可以去拿奥斯卡奖了!但司法鉴定可不是吃素的呀,一下子就看穿了他的小把戏,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这不是自欺欺人嘛!这种人就该受到谴责!
你想想看,如果没有司法鉴定,那这世界不就乱套了?谁都能胡说八道,那还有什么公平可言?司法鉴定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啊!它让真相大白,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没法得逞。
所以啊,我们可都得重视司法鉴定,它可不是闹着玩的,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呢!谁要是想在这上面搞鬼,那可真是打错了算盘哟!。
司法部发布司法鉴定工作指导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司法部,司法部,司法部•【公布日期】2022.04.20•【分类】其他正文司法部发布司法鉴定工作指导案例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指导和规范司法行政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4月20日,司法部发布“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对倾倒废酸意外死亡受害人进行法医病理鉴定案”“徐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对大学生运动中猝死进行法医病理鉴定案”“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对劳动合同是否存在换页进行文书鉴定案”“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对合同纠纷涉录音真实性进行声像资料鉴定案”等4篇案例,作为指导规范全国司法鉴定工作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案例,主要集中在生态环保、生命健康、合同内容、视听资料等领域,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司法鉴定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办案机关的专业要求和实现科学性与法律性相统一的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典型性、借鉴性和指导性。
近年来,司法部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司法鉴定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监督管理,通过连续开展血液酒精检测鉴定专项检查、警示教育活动、清理整顿、“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全面评查等措施不断织严织密监管网络,综合运用认证认可、能力验证、文书质量评查、标准化等多种手段持之以恒加强质量监管,指导、监督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依法规范诚信执业,不断提升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为保障诉讼顺利进行、促进司法公正、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案例均可在中国法律服务网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中搜索查询。
案例一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对倾倒废酸意外死亡受害人进行法医病理鉴定案某日,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接到某地公安机关的委托,要求查明吕某的死亡原因。
经了解,吕某(男,32岁)于某日凌晨将酸洗池内13吨左右的废酸倾倒在某公路辅道下水道时发生意外死亡。
这是一起涉嫌非法倾倒废酸污染环境致人死亡案件,若处理不妥,将引起不良社会影响。
钢化玻璃爆裂司法鉴定案例
钢化玻璃频频自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厂家的生产质量有问题,还是外力撞击引起事发之后,承建商矢口否认质量问题,拒绝赔偿!看华碧司法鉴定如何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还原事实真相!
江苏某市的黄女士于2013年10月份对新房装修,家中的玻璃移窗、封闭阳台、封闭阳光房等有关铝合金和钢化玻璃的安装工程都交由李姓承建商承接,所有装修工程于2014年1月施工完毕,为保证工程质量,黄女士与李姓承建商签订了质量承诺保证书,保证所有承接工程保修2年。
时间到了2014年8月份,安装在南、北阳光房的钢化玻璃开始陆续破裂,其中南阳光房使用钢化玻璃42块,先后破裂8块,北阳光房使用12块,先后破裂4块。
而钢化玻璃破裂后的碎片,还导致了屋内地板等物件损坏。
黄女士赶紧找到李姓承建商,但李姓承建商却坚称钢化玻璃没有质量问题,拒绝维修。
期间,黄女士通过当地工商所进行调解,但李姓承建商仍旧置之不理。
无奈之下,黄女士将李姓承建商告上了法庭。
当地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过程中委托华碧司法鉴定所对对涉案钢化玻璃破裂原因进
行物证鉴定。
华碧司法鉴定人接到法院委托后,第一时间赶趁至黄女士家中进行现场调查,并从南阳光房取涉案破裂的钢化玻璃1块,从北阳光房取涉案破
裂的钢化玻璃1块,带回华碧司法鉴定所进行检测分析。
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未发现涉案玻璃安装存在异常;未发现爆裂玻璃的开裂源处存在异物撞击痕迹;发现钢化玻璃开裂处存在明显“蝴蝶斑”开裂纹路,且在开裂源核心处发现硫化镍(NiS)“结石”。
钢化玻璃自爆往往是由于生产钢化玻璃的原片内部存在一些微小的结石、杂质导致的。
在钢化玻璃自爆起始点处,会聚集含硫化镍的结石、杂质,这些硫化镍结石在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会把高温晶态(α-NiS,六方晶系)“冻结”并保留到常温下。
钢化玻璃中这种高温晶态在常温下并不稳定,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向常温晶态(β-NiS,三方晶系)转变,在转变的同时会伴随着明显的体积膨胀(膨胀2~4%)。
钢化玻璃中的硫化镍结石(NiS)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后造成结石附近区域应力集中,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玻璃突然破碎,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钢化玻璃自爆现象。
根据行业经验,普通钢化玻璃的自爆率在~%左右。
涉案现场南、北阳光房的钢化玻璃的自爆率分别达%、%,涉案玻璃自爆问题远超过%的行业水平。
综上所述,涉案钢化玻璃的破裂与其内部存在硫化镍(NiS)结石存在因果关系。
涉案钢化玻璃的破裂与其内部存在硫化镍(NiS)结石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