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变动成本法下1
- 格式:ppt
- 大小:967.50 KB
- 文档页数:34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教学质量与要求: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特点和内容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和成本估计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前提,及变动成本法中损益计算的方法程序;了解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成本和收益确定上的区别以及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教学重点:成本按性态标准分类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内容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分解混合成本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税前利润教学难点:回归直线法分解混合成本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计算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新课讨论,作业讲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2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第一节成本分类一、成本定义1.广义:是指为取得资产或劳务而发生的支出2.狭义:是指归集到某一种产品上的费用,也称产品成本。
3.意义:“不同目的,不同成本”二、成本的分类(一)按经济用途分类1.生产成本:料、工、费2.非生产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二)按成本性态标准分类所谓成本性态,或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企业发生的全部耗费,既包括生产成本,也包括非生产成本)与业务活动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按其性态分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①固定成本1.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如直线计提厂房折旧,租金等。
2.固定成本的特点:例2-1(1)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保持不变;y=a+0x=a图2-1 固定成本总额模型: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相关范围内,就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而言,则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图2-2 单位固定成本模型:随业务量的增加而递减的弧线3.固定成本的分类:固定成本还可根据其支出数是否受管理部门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1)约束性固定成本:企业经营能力成本,管理当局的决策不能轻易改变其数额,包括折旧费、长期租赁费等。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管理会计)公式:一、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计算(一)产品成本计算:1。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本期产量2.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本期产量(二)期间成本计算1.变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个期间费用:变动性+固定性费用总和)2.完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个期间费用:变动性+固定性费用总和)二、销货成本计算本期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1。
变动成本法下:本期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货量(当期初存货为零时)2。
完全成本法下:本期销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货量(当期初存货为零时)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的损益计算步骤和公式(一)变动成本法下(贡献式):1、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贡献毛益—固定成本=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本期变动非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固定成本=本期固定生产成本+本期非固定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二)完全成本法下(传统式):1、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销售毛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销售成本=本期的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例题: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答案: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元(3)销售成本=22×600=13200元(4)贡献毛益=40×600—(22×600+4×600)=8400元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第一节成本分类(一)固定成本1.定义: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例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折旧等)4. 固定成本的性态模型:课本例题(二)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4.变动成本的性态模型:课本例题(三)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通常有个基数部分,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体现着固定成本的性态,在基数以上的部分,则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的变化,又呈现出变动成本的性态。
半固定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的数量是不变的,体现着固定成本性态;但业务量的增长达到一定限额时,其发生额会突然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其发生额的数量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跃升为止。
延伸变动成本:在业务量的某一临界点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临界点则表现为变动成本。
三、成本按决策相关性分类1 .相关成本:与决策有关联关系的成本,也就是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认真考虑的成本(如付现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专属成本、可递延成本)。
2.无关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或者虽未发生但对决策没有影响,因而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无需加以考虑的各种成本(如:沉没成本、历史成本、不可递延成本、共同成本)。
第二节混合成本的分解一、历史成本法定义:根据以往若干时期(若干年或若干月)的数据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成本的性态,并以此来确定决策所需要的未来成本数据。
(一)高低点法:以某一期间内最高业务量(即高点)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量(即低点)的混合成本来确定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数学模型:y=a+bx a: 固定成本总额b:单位变动成本x:业务量例3、假定企业去年12个月的产量和电费支出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运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应注意的问题:第一,高点和低点的业务量(本例中1 200和600)为该项混合成本相关范围的两个极点,超出这个范围不一定适用所得出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练习题一、单选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A、账户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B)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A)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C)A、半固定成本B延伸变动成本C半变动成本D阶梯式变动成本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变动成本。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C)最小。
A距离之和B离差之和C离差平方和D标准差6、(B)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高低点法B账户分析法C回归直线法D工程分析法7、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C)A成本的可辨认性B成本的可盘存性C成本的性态D成本的时态8、(B)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A边际B沉没C专属D机会9、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10、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水平不同D、两法对期间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区分不同11、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A)A、变动成本成本B、生产成本C、变动成本总额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成本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
管理会计教案第二章变动成本法技能训练参考答案本次课为技能训练,通过本次课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容,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损益的计算方法、损益的变动规律,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技能训练1参考答案技能训练2参考答案2012年度: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毛利=200000-40000=16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直接成本+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160000-(40000+50000+20000)=50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销售毛利销售净利=40000-10000=30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变动部分=推销和管理费用-固定费用=30000-14000=16000元2013年度:因为2013年度销售收入较2012年度增长率=[(300000-200000)/200000]×100%=50%,所以根据成本习性原理,2013年的变动成本各项目应按2012年的数据增长50%。
固定成本项目不变,任按2008年度的金额计算:直接材料=40000×(1+50%)=60000元直接人工=50000×(1+50%)=75000元变动制造费用=20000×(1+50%)=3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任为50000元销售成本=60000+75000+30000+50000=215000元销售毛利=300000-215000=85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变动部分= 16000×(1+50%)=24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固定部分任为14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24000+14000=38000元净利=销售毛利-推销和管理费用=85000-38000=47000元把上述两年数据填入下列收益表:金利达五金制造损益表单位:元技能训练3参考答案1、高低点法:解:(1)从表中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2)计算y=a+bx中的a、b值:b=(8200-5200)/(28-16)=250(元/件)将b代入高点:8200=a+250×28a=1200或将b代入低点:5200=a+250×16a=1200(3)将a、b值代入y=a+bx中,则成本性态模型为:y=1200+250x这个模型说明单位变动成本为25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0元。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第一节成本分类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一)制造成本制造成本也称为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制造成本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分为: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二)非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也称为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包括:1.营业费用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经费等经营费用。
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职工教育经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成本性态也称为成本习性(Cost 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按成本性态,可分为:(一)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1.定义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即当业务量发生一定比例的变动时,相应的变动成本也会随之发生相同比例的变动。
变动成本的特点:(1)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2)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产量变动影响,固定不变。
0 业务量x 0 业务量x变动成本总额模型单位变动成本模型2.种类(1) 酌量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