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34.79 KB
- 文档页数:9
玉米区域试验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我们决定开展玉米区域试验。
二、试验目的。
1. 通过试验,选育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玉米品种。
2. 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玉米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3. 为玉米种植区域提供科学种植指导,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试验范围。
本次试验将在我国不同玉米种植区域开展,包括北方黄淮海玉米区、华北玉米区、东北玉米区、西南玉米区等。
四、试验内容。
1. 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抗逆性好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2.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不同的栽培技术试验,包括密植、间作、施肥、灌溉等。
3. 对不同试验区域的玉米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生长期、病虫害情况、产量等。
4.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筛选出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
五、试验方案。
1. 选取试验地点,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不同的试验地点。
2. 选取试验品种,根据试验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3. 制定试验方案,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试验方案。
4. 实施试验,按照制定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玉米品种的种植和栽培技术的实施。
5. 数据采集和监测,对试验区域的玉米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6. 结果分析和总结,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筛选出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
六、试验预期效果。
1. 通过试验,选育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玉米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2. 探索出适合不同地区的玉米栽培技术,为玉米种植区域提供科学种植指导,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七、总结。
玉米区域试验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实施,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玉米种植区域提供科学种植指导,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
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一、实施目的。
玉米品种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不同玉米品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和产量表现,以便选择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二、试验地点选择。
1. 地理条件,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试验。
2. 气候条件,选择气候温和、降水适中、无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进行试验。
3. 土壤条件,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进行试验。
三、试验品种选择。
1.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
2. 选取具有不同抗病性、耐旱性、耐寒性等特点的玉米品种,以便进行全面比较和评估。
四、试验设计。
1. 随机布局,在试验地点内进行随机布局,避免地块效应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2. 重复设计,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每个品种至少重复3次以上。
3. 控制组设置,设置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以便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五、试验方法。
1. 播种,根据各品种的生长期和生长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密度。
2. 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求,科学施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养分。
3. 灌溉,根据玉米生长期的需水量,科学合理进行灌溉,保证玉米生长所需水分。
4.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六、数据采集。
1. 生长数据,定期记录各品种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茎秆粗细等数据。
2. 产量数据,收获时测量各品种的产量,包括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数据。
七、试验结果分析。
1. 生长表现分析,对各品种的生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品种的生长表现差异。
2. 产量表现分析,对各品种的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品种的产量表现差异。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生长表现和产量表现,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适合的玉米品种。
八、结论与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选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并提出种植建议,为当地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预备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A.1物候期A.1.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日/月表示,下同)。
A.1.2出苗期:小区有50%穴数的幼苗出土高度2-3cm时的日期,调查一次重复。
A.1.3吐丝期:小区50%以上的雌穗吐出花丝的日期,调查一次重复。
A.1.4抽雄期:小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调查一次重复。
A.1.5成熟期:小区90%以上果穗的籽粒出现成熟黑层的日期,调查一次重复。
A.1.6生育期:从出苗期到成熟期的总天数。
A.2农艺性状A.2.1株型:吐丝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三种,调查一次重复。
A.2.2株高:乳熟期连续取小区内生育正常的植株10株,测量由地表到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调查一次重复。
A.2.3穗位:测量株高的同时测量植株从地表到第一果穗柄着生节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调查一次重复。
A.2.4倒伏率: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但未折断的植株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倒伏发生后立即调查,调查三次重复。
A.2.5倒折率: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收获前调查,调查三次重复。
A.2.6空秆率:收获时,调查不结果穗和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植株占全区总株数的百分率,调查三次重复。
A.2.7双穗率:收获时调查结有双穗(第二穗结实20粒以上)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率,调查三次重复。
A.3果穗性状(1-6项一般以计产样本穗由大至小排列,从中取代表性的10穗测量)A.3.1穗长:测量从穗基部到顶端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cm表示。
A.3.2穗粗:将取样的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测量果穗中间直径,求其平均值,以cm表示。
A.3.3秃尖长:测量果穗顶端不结实部分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cm表示。
A.3.4穗型:分长筒型、短筒型、长锥型、短锥型。
A.3.5穗行数:计数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求其平均值并标明行数变幅。
A.3.6行粒数:每穗数一中等长度行的粒数,求其平均值。
葛根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
常用于表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一、试验方法(一)试验前准备1.选定承试单位及个人。
区域试验承试人员肩负着育种家的心血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重任,承试单位及个人的选定是试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试验单位在选定承试单位及个人时要充分考虑承试单位及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等综合因素,力争选出专业技术水平强、思想道德素质高的承试单位及个人,以确保试验结束后所提供的试验数据客观、公正、真实。
同时试验单位要及时与承试单位试验负责人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义务及权利,整个试验中要有专人负责此项试验。
2.熟读试验方案,吃透试验技术要点。
承试人员在玉米区域试验播种前,要认真仔细阅读试验方案,吃透方案要点,明确试验要求,做好区试试验种植图小区排列顺序,明确参试品种数、小区面积、种植行数、种植密度、田间调查项目、室内考种项目及试验总结报告上报时间等注意事项,准备好试验所需要的绳子、记号笔、橡皮筋、钢卷尺等工具,核算出试验所需人手。
3.清理核对种子。
清理核对种子数是否与试验方案相同,是否已按照参试品种所设重复、区组品种及小区序号将种子分装成每小区1袋,并在分装好的种子包装袋上注明重复、小区序号、品种编号等。
如果没有的要按照试验方案进行种子分装及时编号。
4.试验地选择。
合理的试验布局并选好试验地块十分重要。
选择的试验地要能够代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条件,试验地块要平坦、土质深厚、土壤肥力中上、前茬一致、肥力均匀、排灌方便,试验位置要求交通方便,远离人畜危害,土地无遮阴,阳光充足。
只有这样,才能使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等在本试验区域内充分表现出来,指导生产实际。
5.准备好试验标尺。
根据试验设计要求,将坚韧无弹性的绳子用橡皮筋打点做好试验行距和株距的备用。
(二)整地播种1.整地区划。
试验地要求用微耕机提前耕好并晾晒7 d 以上杀菌消毒,翻耕时要做到犁耙深浅一致,然后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进行田间划区,留足四周保护行和走道,确保小区面积大小一致。
如何搞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几点意见作者:李雅丽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5期区域试验就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鉴定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它是品种审定、品种合理布局和生态区划的重要科学依据,是客观评价优良品种特征特性并确定其适应区域的最好办法。
如何搞好玉米区域试验,维护品种区试的公正性、严肃性、科学性,为农业生产筛选优质、高产、高效品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现对如何搞好玉米区域试验工作谈谈我们的几点意见。
一、试验地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地势平坦、肥力中上等且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一致的地块做试验田。
为免受人、畜偶然因素的影响,试验地周围应设防护栏。
二、播种前的准备1.室内准备1.1田间设计做好田间设计、画好田间布置图并编写田间播种帐。
因不同单位试验条件不同,而出现年纪间有所变化,应事先在室内根据试验地块不同设计出试验的田间布置图,并编写田间播种帐,以备播种核对之用。
1.2种子准备为了保证出全苗和匀苗,应先去除杂粒、霉粒、秕粒、破粒,然后称重分装。
经检查品种编号及排列顺序与方案和田间设计相同后,放入播种箱或播种筛备播。
1.3编写区牌根据田间布置图按要求把各类试验小区品种牌子写好,经核对无误后按组别放入播种箱内。
2.田间准备2.1整地机械秋翻秋耙、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疏松、平整、无坷垃。
2.2灌水足墒播种是确保全苗的关键。
春旱时一般在播种前5~6天进行灌水或进行喷灌。
2.3划区划段根据不同试验要求的行长在试验地两边钉上木棍,然后根据木棍拉直绳子,再用镐沿着绳子边缘划一条细沟。
排与排间隔道宽60―70cm,观察道宽1.4―1.5m。
2.4 插区牌按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把小区牌子插到相应位置,沿着观察道边缘线插,便于播种时和种子袋上的编号相核对及田间调查。
三、播种播种前,首先按试验设计顺序并对照插好的区牌把种子袋摆在区牌子下面并要重新检查一遍,避免摆错袋子。
按段定人,按株距绳或株距竿上标记的记号进行播种,每穴3~4粒,同时踩好底格。
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亚洲、美洲和非洲
等地区。
新品种的研发和试验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推动玉米种植业
的发展至关重要。
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选优品种阶段:通过对种质资源的采集、分类、筛选和评估,选出
适合该地区的玉米优良品种。
2.小区试验阶段:将选出的品种,按照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小
区试验,测试该品种的适应性和优势。
3.大区试验阶段:在表现出较好表现的小区试验品种中选出若干品种,进行大区试验,比较品种之间的差异和适应性。
4.成土试验阶段:根据大区试验的结果,筛选出最具潜力的品种,进
行成土试验,以期将其推广应用并为地方农民带来效益。
以上是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的一般流程,不同地区和实验的具体情况
可能有所不同。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摘要介绍了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包括试验地选择、播种前准备、严把播种环节、试验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玉米试验的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丰欠影响农民收入、社会商品的供给,关乎社会稳定。
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除社会及气候原因外,品种安全是主要因素。
而品种的安全取决于玉米的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这是我国的生态多样性所决定的,也是国家及各省玉米品种审定存在的前提条件。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是玉米品种审定的基础,是联系农业科研与实践的桥梁,是良种选育和繁育推广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客观评价优良品种特征特性确定适应栽培种植区域的最好办法[1-2]。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其他作物试验工作一样,较长时间以来为国家及各省市、区的品种审定、利用、推广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当接到各级试验方案后,应当详细地了解和掌握试验的目的要求,如播种期、参试品种数、试验设计方法、重复次数、小区排列顺序、田间管理、调查项目及室内考种项目要求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及时把试验方案中的要求贯彻到整个试验中,以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作为试验负责和执行人要密切协作,针对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现结合多年的工作体会,把玉米品种区域做好的重要环节作一简单介绍,希望给正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同仁作参考。
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的选择首先考虑代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只有这样经试验选出的优良品种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发挥较大的增产作用。
试验地块要平坦,排灌水要方便。
土壤肥力中上等且均匀,前茬一致。
肥力中上等是保证试验有较好的产量,前茬一致和肥力均匀是选择试验地的首要条件,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确度的重要方面。
肥力是否一致可以在前茬作物中进行目测,比如前茬是小麦(同一品种)在田间管理措施相同条件下,苗期和抽穗开花期在田间观察小麦的生长整齐度,大体上可以判断出土壤肥力的均匀程度,如果要更精细地了解肥力是否均匀就要做空白试验。
2019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G组六枝点总结2019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G组六枝点是在六枝特区进行的一项试验活动,旨在研究玉米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并为农民提供可行的种植方案。
本文将对该试验的主要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
一、试验设计1. 试验地点:六枝特区玉米种植基地。
2. 试验品种:选取了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几个玉米品种进行试验。
3. 试验方案:以不同的播种密度、施肥措施和防治措施为变量,分别设置了多个试验组。
二、试验过程1. 土壤准备:选择土层较深、排水良好的土地,并进行基础施肥,提供足够的养分。
2. 播种管理:根据试验方案,按照不同的播种密度进行播种,并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种植深度。
3. 施肥管理:根据试验方案,进行不同的施肥措施,包括底肥和追肥,在关键生长期进行追肥。
4. 防治管理:根据试验方案,进行农药喷洒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玉米生长期间的健康和安全。
5. 生长调控:通过修剪、加药物等手段,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三、试验结果1. 产量增加:通过对比不同试验组的产量,发现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的产量。
3. 节约成本:通过对比不同试验组的成本,发现适当稀疏和控制施肥量,可以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改进意见1. 进一步研究种植技术:在今后的试验中,可以进一步研究种植技术,比如优化施肥方案、改进防治措施等,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播种、施肥、防治等管理措施,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3. 推广应用:在该地区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为农民提供可行的种植方案,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2019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G组六枝点通过不同的变量进行试验,并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种植技术。
通过优化施肥、防治措施等,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提供可行的种植方案,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完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并推广应用研究成果。
浅谈如何做好玉米区域试验玉米区域试验工作是玉米良种选育和繁育推广的重要环节,是联系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是客观评价优良品种特征特性并确定适应区域的最好办法。
岫岩满族自治县种子管理站承担辽宁省玉米区域试验任务,为辽宁省品种审定、利用和推广及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地的选择(TJSD-750-IV土壤紧实度仪)试验地的选择首先应考虑代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只有这样我们试验选出的优良品种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发挥较大的增产作用。
试验地地势要平坦,排灌要方便,肥力在中上等且均匀,前茬作物品种要相同,地块平坦是为了田间管理上的方便,中等肥力是保证试验有较好的产量,前茬一致和肥力均匀,是选择试验地的首要条件,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确度的重要方面,因此应予以重视。
肥力是否一致可以在前茬作物中使用目测法观察。
另外,试验地的位置要适当,应阳光充足,四周有较大空旷地块,不宜过于靠近村庄、树林、房屋、道路和水塘等,以避免遭受遮阳和人、畜、积水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区域试验的结果。
2 播种前的准备2.1试验地的整地及划区(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试验地耕作前要施入基肥,基肥不仅要质量一致,而且要施的均匀,如厩肥基肥必须是充分腐熟并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P、K和少量的N等化肥,然后起垅。
整地后按试验要求划出种植区、步道沟、调查过道及保护区,各重复之间要有明显的分界。
种植区内按试验方案要求的密度用绳子等量具划出株距,确定播种点。
2.2种子准备(SLY-E称重型高精度电子自动数粒仪)播种前要对参试品种进行精选,除去秕粒、破粒,在强光下晒种2天,促使种子发芽健壮,然后按重复分好各小区用种量,装入写好小区序号和品种编号的纸袋中,经检查无误后按不同重复小区顺序排放在纸箱中。
小区牌子用木牌或塑料片均可,在播种前按区域试验方案中小区排列的顺序号用记号笔写好,一般牌子上方是小区号,下方写品种代号,播种前插入田间试验小区第一垅的地头。
区县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一、背景。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习惯都会对玉米的品种选择产生影响。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县的种植需求,进行玉米品种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将就区县玉米品种试验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二、实施目的。
1. 了解不同玉米品种在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和产量表现;2. 探索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玉米品种,提高当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3. 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建议,促进当地玉米产业的发展。
三、实施内容。
1. 选取试验地点,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选择不同的试验地点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选择试验品种,结合当地的种植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包括不同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特点的品种。
3. 制定试验方案,根据选定的试验品种和试验地点,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播种时间、密度、施肥量、灌溉管理等内容,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实施试验,按照制定的试验方案,在不同的试验地点进行试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播种、管理和记录,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数据统计和分析,对试验过程中的生长情况、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不同品种在不同地点的生长特点和产量表现,为后续的品种推广和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四、实施要求。
1. 严格执行试验方案,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 加强试验管理,确保试验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3. 做好试验记录,及时总结和分析试验数据,为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依据;4. 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和农民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利用试验结果为当地玉米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五、实施效果评估。
根据试验结果和当地种植情况,对试验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对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为当地玉米种植提供科学建议和指导。
六、总结。
玉米品种试验是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探索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当地玉米产业的发展。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
摘要介绍了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包括试验地选择、播种前准备、严把播种环节、试验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玉米试验的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丰欠影响农民收入、社会商品的供给,关乎社会稳定。
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除社会及气候原因外,品种安全是主要因素。
而品种的安全取决于玉米的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这是我国的生态多样性所决定的,也是国家及各省玉米品种审定存在的前提条件。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是玉米品种审定的基础,是联系农业科研与实践的桥梁,是良种选育和繁育推广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客观评价优良品种特征特性确定适应栽培种植区域的最好办法[1-2]。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其他作物试验工作一样,较长时间以来为国家及各省市、区的品种审定、利用、推广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当接到各级试验方案后,应当详细地了解和掌握试验的目的要求,如播种期、参试品种数、试验设计方法、重复次数、小区排列顺序、田间管理、调查项目及室内考种项目要求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及时把试验方案中的要求贯彻到整个试验中,以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作为试验负责和执行人要密切协作,针对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现结合多年的工作体会,把玉米品种区域做好的重要环节作一简单介绍,希望给正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同仁作参考。
1试验地选择(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
试验地的选择首先考虑代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只有这样经试验选出的优良品种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发挥较大的增产作用。
试验地块要平坦,排灌水要方便。
土壤肥力中上等且均匀,前茬一致。
肥力中上等是保证试验有较好的产量,前茬一致和肥力均匀是选择试验地的首要条件,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确度的重要方面。
肥力是否一致可以在前茬作物中进行目测,比如前茬是小麦(同一品种)在田间管理措施相同条件下,苗期和抽穗开花期在田间观察小麦的生长整齐度,大体上可以判断出土壤肥力的均匀程度,如果要更精细地了解肥力是否均匀就要做空白试验。
试验的位置要适当,要求交通方便,便于人员进出和考察,但不能过于靠近道路,防止
人为损害。
同时阳光充足,周围有较大空旷地块,不过于靠近村庄、树林、房屋和水塘等,以免遭受遮荫和牲畜、鸟兽、积水等的偶然影响。
2播种前准备(TPKZ-1玉米考种系统)
一是试验地的平整和划区。
在试验地翻耕前要施入有机肥,不仅质量一致,而且施的均匀。
厩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并混合,施用时在田间分格或分畦分量均匀撒施。
翻耕时要做到深度一致耕细耙平。
然后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进行田间划区,一般先在室内画出草图,到田间后按整个试验所要求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含保护行,垂直定出长、宽2个边,用事先做好的划行器划出所有行距,再留出保护行区后,接续划出小区边线和重复间观察道两边线及株距线,这样即可进行小区插牌。
二是种子准备。
在收到参试品种后立即提前进行精选,除去秕粒、破粒,并在播种前强光下晒种 2 d,促使种子打破生理休眠,发芽健壮。
然后称量好每小区的用种量,装入已经写好小区序号及品种编号的纸袋中。
现在这项工作均有试验组织单位进行,注意好种子检查,分好种即可。
最后检查无误后按小区顺序排放在箱子中或把小区种子袋按顺序用线穿起来准备播种。
小区牌子用木牌和塑料牌都可以,在播种前按方案中小区的排列顺序用红漆写好或用线按小区排列顺序穿起来,检查无误后放入种子箱中。
3严把播种环节(托普云农玉米单株脱粒机)
目前区试的播种基本采用人工操作、校对的方法。
先按小区顺序插好小区牌子核对无误后再按区号分发种子袋,分种子时一定要注意与牌子上的区号、代号一致,反复检查2次,无误后才能开始播种[3]。
穿袋的也应进行再检查。
播种时,人工或畜力开沟要求深浅一致,一般深5 cm,按划好的行、株距和要求的播量(穴粒数)进行人工点播,播后覆土踏实。
按重复播种,播完一个小区种子袋放回原来地方,一个试验全部播完后专人检查有无差错,并及时在种植图上标清楚做好记载。
同时,要注意播种人员不可过多,一般是一个人播一个小区,一个专人负责分种、检查、记载。
每人播种的品种代号尽量在不同重复做到相同,整个试验或一个重复要求在当天完成。
4试验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托普云农土壤温度、水份、盐分三参数测定仪)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看每个小区的出苗情况,如发现缺苗较少、空播和错播,必须及时补救,同时进行调查记载。
缺苗必须在5叶前进行浇水补栽,不能过晚。
缺苗较少,可以在缺苗相邻一侧留双株即可。
缺苗过多,除留双株外应该用移苗器进行移苗,以免因缺苗过多
对相邻小区造成影响,影响试验准确度。
补栽其他品种的苗要记入档案。
试验田间管理上,比如间定苗、中耕除草、追肥、浇水、治虫等要求质量一致,单项措施要求当天完成,要坚持按重复实施,不允许在当天一个重复中断措施的实施。
需要强调的是追肥,应按小区面积和行数计算出追肥量,并计算出实施人员手抓重量应追株数。
最好施后覆土,如此才能做到按量均匀施肥,发挥好肥效。
出现倒伏情况的处理,苗期和抽雄后不宜进行人工扶植,拔节至抽雄出现倒伏应进行人工扶植,不管何时出现倒伏都要详细调查倒折的程度[4]。
田间调查记载,由于项目较多并有时间、标准要求,按统一标准规定进行即可,不能自己另出项目标准影响汇总。
此项工作必须专人负责,及时、准确、不间断进行,如此才能为分析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变化提供全面依据。
5玉米试验的收获(QKT-320A玉米小区脱粒机)
收获前必须把应调查的项目进行完毕后才能开始,考种所需的果穗一定在田间随机取得,另外收获株数、空株数、缺株数等都要调查。
应注意缺株问题,由于造成缺株的原因较多,如倒折、人为或机械的损坏等,在一小区内不足10%的可以正常收获,不作任何处理;缺株超过10%的小区可作缺区处理,但仍然收获计产以备参考。
当玉米果穗苞叶变黄松散,籽粒基部呈现黑层时即是成熟。
为了避免不同品种成熟期相差太长,春播区可按小区品种成熟期不同可以先熟先收,晚熟后收的原则,在10 d内完成收获;夏玉米区由于农时紧张,应以对照成熟的日期为准,3 d内完成收获。
应把收获用的网袋、标签、田间用电子称准备好,按试验排列和小区收获计产的行数逐小区进行,把去掉苞叶的果穗装入网袋,并检查标签是否正确,然后称重,核对记载。
至此完成玉米试验室外的程序,待晾晒完毕后进行室内考种,分析总结,上报结果。
国家玉米品种区试站建设仪器清单
玉米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推广的科学依据,包含了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多个过程,对来源于各科研、教学、种子管理、种子企业等单位多年选育、引进优良、抗病、丰产新品种进行统一、科学、规范的试验,客观鉴定出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