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幼儿园消毒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3.51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消毒工作制度1、室内外环境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清扫(比例1:100的84消毒液),保持整齐清洁。
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冬季每半日通风一次,每次____分钟。
夏季要安装防蚊、蝇、鼠、蟑螂等病媒昆虫动物的设施。
垃圾要有专门容器集中存放。
2、儿童使用的餐具要餐餐消毒:餐具、水杯每天消毒柜消毒,毛巾每天用1:200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
图书、玩教具每周一消毒。
3、厕所要儿童专用,并定期用酸类刷洗消毒,保持无异味。
4、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及其它辅助教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间不低于____分钟)、来苏儿等进行空气消毒。
5、用自动饮水机的园所,后勤负责每月对饮水机进行一次清洗和消毒并详实记载消毒记录。
6、幼儿园班车由专任教师每日管理和消毒。
7、校医室有详实的消毒液发放使用记录。
幼儿园消毒工作制度(2)一、制定目的和依据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和成长的场所,也是一个集中人员的地方,疾病传播风险较高。
为了维护幼儿和教职工的健康与安全,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消毒工作制度。
二、消毒工作范围和内容根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法规的要求,幼儿园消毒工作主要包括以下范围和内容:1. 教室及公共区域的消毒:包括幼儿教室、活动室、餐厅、卫生间、走廊等公共区域;2. 幼儿用品及各类玩具的消毒:包括玩具、床上用品、餐具、饮具等;3. 水源和饮水设备的消毒:包括食用水、洗手水和热水设备等;4. 人员卫生和个人物品的消毒:包括教职工的衣物、鞋袜、口罩等物品的消毒;5. 其他特殊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包括医务室、幼儿园专用车辆等。
三、消毒工作的频次和方法1. 教室及公共区域的消毒:(1) 日常消毒:每天至少一次,消毒方法包括擦拭、喷洒、雾化等;(2) 高峰期消毒:因应特殊情况,如疫情、流感季节等,增加次数和强度;(3) 放假期间消毒:每个假期前后对所有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2. 幼儿用品及各类玩具的消毒:(1) 日常消毒:每天至少一次,幼儿用品的消毒方法包括清洗、消毒液浸泡、高温蒸汽消毒等;(2) 高峰期消毒:对幼儿接触频繁的玩具进行更加频繁和彻底的消毒;(3) 定期消毒:对玩具分类,每隔一段时间对不同类型的玩具进行全面消毒。
幼儿园消毒规章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幼儿园环境的卫生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消毒工作必须依法依规开展,确保安全、有效。
第三条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必须认真履行消毒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不得有违反规定的行为。
第四条幼儿园对所有进出幼儿园的物品、场所进行定期消毒,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和健康。
第五条幼儿园消毒工作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负责制定消毒计划并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幼儿园消毒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消毒程序和方法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
第七条幼儿园对于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必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第八条幼儿园应该定期进行消毒知识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消毒意识和技能。
第九条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消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十条幼儿园对于消毒有争议的问题,应当及时与卫生部门或专业机构进行沟通,寻求正确合理的解决办法。
第二章消毒物品及设备第十一条幼儿园必须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物品和设备,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劣质的消毒产品。
第十二条幼儿园应当对消毒液、消毒器具等消毒物品进行定期检查,如有问题应当及时更换或修理。
第十三条幼儿园应当对消毒机、蒸汽消毒器、紫外线消毒灯等消毒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十四条幼儿园应当配备专业的消毒人员,确保消毒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消毒物品和设备的台账管理制度,做好记录和档案保存工作。
第三章消毒管理第十六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消毒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消毒程序和方法,确保消毒工作的安全有效。
第十七条幼儿园应当定期进行消毒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第十八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完善的消毒档案管理制度,保存好每次消毒的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十九条幼儿园应当制定消毒液浓度、物品接触时间、消毒周期等具体规定,严格落实。
第二十条幼儿园应当定期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
第四章消毒流程第二十一条幼儿园应当根据季节、环境等因素制定消毒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消毒工作。
幼儿园消毒制度
1、室内外环境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清扫(比例1:100的84消毒液),保持整齐清洁。
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冬季每半日通风一次,每次10-15分钟。
夏季要安装防蚊、蝇、鼠、蟑螂等病媒昆虫动物的设施。
垃圾要有专门容器集中存放。
2、儿童使用的餐具要餐餐消毒:餐具、水杯每天消毒柜消毒,毛巾每天用1:200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
图书、玩教具每周一消毒。
3、厕所要儿童专用,并定期用酸类刷洗消毒,保持无异味。
4、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及其它辅助教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间不低于40分钟)、来苏儿等进行空气消毒。
5、用自动饮水机的园所,后勤负责每月对饮水机进行一次清洗和消毒并详实记载消毒记录。
6、幼儿园班车由专任教师每日管理和消毒。
7、校医室有详实的消毒液发放使用记录。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
一、消毒时间
1. 每天早晨入园前对幼儿园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包括但不限于地面、门窗、桌椅、玩具等。
2. 每周末对幼儿园的卫生死角,如墙角、卫生间等进行深度清洁和消毒。
3. 传染病高发季节,应增加消毒频次,保证幼儿园的卫生环境。
二、消毒物品
1. 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应分开使用。
2. 对于患病的幼儿使用过的物品要进行专门的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3. 定期对幼儿园的饮水机、门把手、楼梯扶手等进行消毒。
三、消毒方法
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比使用。
2. 对于不同的消毒物品,应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如擦拭、喷雾、浸泡等。
3. 消毒时要保证幼儿园内的通风,以降低消毒剂对人体的危害。
四、消毒剂管理
1. 指定专人负责幼儿园的消毒工作,包括购买、存储和使用消毒剂。
2. 购买的消毒剂应为正规厂家生产,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有清晰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 消毒剂应存放在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防止误食。
五、人员培训
1. 对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知识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消毒操作。
2. 工作人员应掌握不同消毒方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消毒效果。
3.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应增加培训频次,提高工作人员的防疫意识。
六、记录与监督
1. 对幼儿园的消毒工作进行记录,包括消毒时间、区域、使用方法和人员等。
2. 定期对幼儿园的卫生环境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向家长公开消毒工作的记录和监督情况,以保证幼儿园的卫生质量。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一、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1. 消毒物品及频次幼儿园将定期购置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物品,并按照以下频次进行消毒:- 每日清晨对幼儿园的走廊、楼梯及公共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每日上午对教室、餐厅、卫生间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每日下午对教具、玩具、桌椅等接触面进行一次消毒。
2. 消毒方法幼儿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硬表面进行擦拭,确保消毒液充分接触;- 使用酒精消毒液对小型玩具、文具等进行喷洒消毒;- 使用蒸汽消毒器对床上用品等进行蒸气消毒;- 使用洗衣机对幼儿园服装、床单等进行高温清洗消毒。
3. 人员要求幼儿园将配备专职卫生人员负责卫生消毒工作,要求其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相关的卫生消毒知识和操作技能;- 持有相关的健康证明,确保身体健康;- 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确保在工作中不会成为传染源。
4. 监督与检查幼儿园将设立卫生消毒检查组,定期对卫生消毒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及时纠正不合格的消毒工作。
对于长期不合格或违反规定的人员,将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警告、处罚甚至解聘。
二、幼儿园隔离制度1. 病患隔离幼儿园将对发现有疾病症状的幼儿实行隔离措施:- 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的幼儿将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前来接孩子就医;- 对于确诊感染疾病的幼儿,将进行长期隔离,直到痊愈并获得医生的证明方可返园。
2. 病例隔离幼儿园将建立疾病病例登记制度,对于发现感染疾病的幼儿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隔离:- 确认有感染病例的幼儿及其家庭成员将被要求居家隔离;- 隔离期满后,须提供医生的证明,并经过幼儿园卫生人员的检查后方可返园。
3. 卫生隔离幼儿园将对特殊环境进行卫生隔离:- 对于食品进货渠道不明或来源不可靠的食品,幼儿园将立即进行隔离,并研究验证其安全性后方可使用;- 对于发现有害生物或有异味的食品,幼儿园将立即隔离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其进行调查处理。
幼儿园消毒工作制度1、室内外环境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清扫(比例1:100的84消毒液),保持整齐清洁。
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冬季每半日通风一次,每次____分钟。
夏季要安装防蚊、蝇、鼠、蟑螂等病媒昆虫动物的设施。
垃圾要有专门容器集中存放。
2、儿童使用的餐具要餐餐消毒:餐具、水杯每天消毒柜消毒,毛巾每天用1:200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
图书、玩教具每周一消毒。
3、厕所要儿童专用,并定期用酸类刷洗消毒,保持无异味。
4、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及其它辅助教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间不低于____分钟)、来苏儿等进行空气消毒。
5、用自动饮水机的园所,后勤负责每月对饮水机进行一次清洗和消毒并详实记载消毒记录。
6、幼儿园班车由专任教师每日管理和消毒。
7、校医室有详实的消毒液发放使用记录。
幼儿园消毒工作制度(2)是为了保障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健康,防止疾病传播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以下是可能包括在幼儿园消毒工作制度中的内容:1.消毒责任:规定具体负责幼儿园消毒工作的人员,明确其责任和职责。
2.消毒频率:规定对不同区域、设施、器具的消毒频率,例如常用物品的日常消毒,游戏区域的定期消毒等。
3.消毒方法:明确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和使用方法,例如使用含氯消毒剂、酒精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等。
同时规定不同区域、器具所使用的具体消毒方法。
4.消毒程序:制定详细的消毒工作流程,包括消毒前的清洁准备工作、消毒操作步骤、消毒后的处理等。
5.消毒记录:规定每次消毒需有相关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地点、具体消毒方法和消毒剂浓度等信息,以备后续查阅和管理。
6.消毒培训:要求负责消毒工作的人员接受消毒操作的培训,了解消毒的原理、方法和标准,保证操作正确和安全。
7.消毒监督: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定期检查消毒工作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8.卫生风险评估:对幼儿园内部可能存在的卫生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消毒措施,并对常见病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
幼儿园消毒工作制度模版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幼儿园内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区域,包括教室、厕所、餐厅、活动室等。
二、责任与职责1. 幼儿园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的消毒工作,制定消毒计划和流程,确保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幼儿园行政人员:协助园长制定消毒计划,监督实施情况,及时处理消毒相关的问题和突发事件。
3. 幼儿园保健医生:负责对幼儿园内疾病和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并指导消毒工作的实施。
4. 幼儿园保育员:负责日常消毒工作的执行,如清洁、消毒卫生间、玩具、餐具等。
5. 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消毒工作,不将患有传染病的幼儿送到幼儿园。
三、消毒设备与器材1. 幼儿园必备的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柜、消毒机、蒸汽清洁器等。
2. 幼儿园应配备拖把、拖把桶、擦窗器、喷雾器等清洁器具。
3. 幼儿园应保证消毒设备与器材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确保其运行有效和安全。
四、消毒剂选用和存储1. 幼儿园应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消毒剂,如过氧化氢溶液、酒精、次氯酸钠溶液等。
2. 幼儿园应确保消毒剂的存储安全可靠,避免日常用品交叉感染。
五、消毒流程1. 清洁:在进行消毒之前,先进行清洁工作,包括擦拭、扫除、清洗等。
2. 消毒:根据消毒计划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区域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3. 通风:消毒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残留消毒剂的浓度。
4. 清理:消毒工作完成后,对消毒剂残留物进行清理,保证无残留。
六、消毒频次1. 教室区域:每日至少进行一次表面消毒处理。
2. 厕所区域:每日定期进行消毒,按照实际使用情况酌情增加频次。
3. 餐厅区域:每餐前后进行餐具、桌椅等物品的消毒处理。
4. 玩具区域:定期对玩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幼儿的玩具卫生。
七、特殊情况的消毒处理1. 发生传染病疫情:根据疫情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消毒幼儿园内所有区域和物品。
幼儿园消毒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幼儿园环境的消毒工作,提高幼儿园的卫生标准,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章目标通过加强幼儿园环境的消毒工作,确保幼儿园的卫生环境达到国家卫生标准,保护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章原则1. 科学化,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
2. 规范化,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执行消毒工作,确保操作规范。
3. 定期化,制定消毒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消毒工作,确保消毒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4. 信息化,建立消毒档案,记录消毒工作的内容和结果,方便查询和追溯。
第四章责任1. 幼儿园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和监督幼儿园消毒工作。
2. 幼儿园教职员工应严格按照消毒工作制度执行消毒工作。
3. 卫生保健人员负责消毒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4. 监督部门负责对幼儿园消毒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五章幼儿园环境消毒1. 日常消毒(1)幼儿园应定期进行日常清洁工作,包括室内和室外的环境清洁。
(2)室内消毒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消毒剂和方法,对各个区域进行消毒,包括教室、活动室、卫生间等。
(3)室外消毒应根据季节和气候情况,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对操场、花坛等区域进行消毒。
(4)定期对幼儿园的空气进行消毒,使用空气消毒剂或紫外线灯进行消毒。
2. 特殊消毒(1)对于突发传染病等特殊情况,幼儿园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指导意见,加强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进行特殊消毒。
(2)特殊消毒应由专业的消毒人员进行,采取适当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第六章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1. 消毒剂的选择(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和消毒对象,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2)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和安全性。
(3)避免使用含有有机溶剂的消毒剂,以免对幼儿园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2. 消毒剂的使用(1)使用消毒剂前应先阅读并掌握相关的使用说明,了解消毒剂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卫生消毒制度(幼儿园)一、制度目的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幼儿园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制定了本卫生消毒制度,旨在确保幼儿园的卫生状况得到有效管理和监控。
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有效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幼儿园环境的整洁度,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幼儿园的卫生消毒管理工作,包括室内环境、玩具、餐具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三、制度内容1. 室内环境清洁•定期对幼儿园教室、活动室、卫生间等进行全面清洁,包括地面、墙面、桌椅等的清洁工作。
•使用合格的清洁剂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2. 玩具消毒管理•定期对幼儿园使用的玩具进行清洗消毒,保证玩具的卫生安全。
•使用专门的消毒液对玩具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3. 餐具清洁消毒•对幼儿园使用的餐具进行定期清洗消毒,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
•严格执行餐具清洗消毒流程,保证餐具卫生合格。
4. 废弃物处理•对于幼儿园产生的生活垃圾、废弃物等进行分类收集处理,保障环境的整洁和清洁。
•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置,有效防止细菌的传播。
5. 个人卫生管理•对于幼儿园教职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确保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加强员工的卫生教育,提高员工卫生意识和卫生素养。
四、制度执行•幼儿园管理人员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组织进行卫生消毒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幼儿园内设立专门的卫生消毒小组,定期开展卫生消毒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五、制度监督•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确保卫生消毒工作的有效执行。
•监督部门定期对幼儿园的卫生消毒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问题进行通报和整改。
六、制度评估•幼儿园应定期对卫生消毒制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幼儿园管理人员和员工对卫生消毒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估,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七、制度改进•幼儿园应根据卫生消毒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卫生消毒管理水平。
•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幼儿园的好经验和做法,促进卫生消毒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幼儿园消毒制度模版第一章绪论1.1 编制目的和依据1.2 适用范围第二章机构安排2.1 消毒管理机构组成和职责2.2 相关岗位消毒管理职责第三章消毒管理制度3.1 消毒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更新3.2 消毒场所及设备要求3.3 消毒剂要求3.4 消毒程序和方法3.5 消毒记录和报告第四章消毒知识培训4.1 消毒知识培训的需求及计划4.2 消毒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第五章监督检查和评估5.1 监督检查内容和频次5.2 监督检查的组织和实施5.3 消毒管理评估机制第一章绪论1.1 编制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幼儿园内的环境卫生,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制定本消毒制度。
根据《幼儿园卫生与保健管理办法》、《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手册》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消毒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包括教室、食堂、卫生间、活动室等各个场所。
第二章机构安排2.1 消毒管理机构组成和职责2.1.1 幼儿园园长负责消毒管理工作,下设卫生保健部门。
2.1.2 卫生保健部门由专职人员负责,其职责包括:(1)制定和完善消毒管理制度;(2)组织实施日常消毒工作;(3)开展消毒知识培训;(4)监督检查和评估消毒工作。
2.2 相关岗位消毒管理职责2.2.1 幼儿园教职工(1)保持个人卫生,每天穿着整洁、干净的工作服;(2)定期清洁和消毒教室、餐厅、卫生间等场所;(3)注意观察幼儿是否有传染病的症状,并及时上报。
2.2.2 幼儿园后勤保障人员(1)负责清洁和消毒工作;(2)配合卫生保健部门做好消毒工作的记录和报告。
第三章消毒管理制度3.1 消毒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更新(1)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负责制定和更新消毒管理制度;(2)制度的更新应及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研究进展进行调整。
3.2 消毒场所及设备要求(1)消毒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光照充足;(2)消毒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3.3 消毒剂要求(1)消毒剂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2)不同场所、不同物体的消毒剂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幼儿园消毒制度
(一)环境卫生: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打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消灭蚊蝇、蟑螂等虫害,保持室内清洁。
2、幼儿教玩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清洗、消毒。
3、要经常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室内有防蚊、防蝇、防暑设备。
4、厕所清洁通风,定期打扫消毒。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经常保持双手清洁。
3、饭后漱口,大中班幼儿每日早晚要刷牙。
4、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一次,每天带干净的小手帕,服装整齐。
5、每周晒一次垫褥、每二周晒一次幼儿被子,一月一次清洗垫褥套子。
6、保护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损坏灯具及时处理,幼儿桌椅高度要求符合要求,并要培养幼儿保持良好的坐姿及执笔姿势。
7、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齐,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和给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三)消毒隔离制度:
1、有专用保健室、观察床,保健室用品专用。
2、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消毒,患者得隔离期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或班。
3、对患儿要专门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护理进餐。
4、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幼儿,幼儿不混班、不串班。
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5、幼儿离园满三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
查。
未接触传染病的要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6、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