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11.1生活中常见的盐1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3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常见盐的组成,并能说出它们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和方法,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科学探究的水平(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体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教学难点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准确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引入]:猜谜语生在水中,却怕水冲。
放到水里,无影无踪。
(打一物)[讲解]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相关知识。
积极猜谜语从猜谜语开始,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开始学习,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盐是不是就是食盐?2、盐都是咸的吗?【活动1】.阅读课本72——74,后展示:四中盐的用途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它们的色、态、化学式、俗名。
阅读课本、观察图片、归纳它们的色、态、化学式、俗名。
填写学案。
让学生学会自学。
一、氯化钠根据学生所谈到的食盐的用途,引导学生归纳氯化钠在医疗、农业、食品、工业和交通等方面的用途。
⒈氯化钠的用途投影图片:氯化钠的用途介绍食盐在生活中的妙用:常用淡盐水漱口,不但对咽喉疼痛、牙龈肿疼等口腔溃疡等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还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阅读.整理、归纳:学生观看资料图片:了解食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妙用。
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
食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⒉氯化钠的生理作用:聆听讲解让学生了解氯化钠重要的生理作用。
3.食盐的制取:你想知道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吗?海水晒盐:学生看书思考、回答:自然界中的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3)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3)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3)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掌握其发生条件;能根据发生条件,判断是否能发生反应。
过程与方法实验讨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复检:1、制面包时加入发酵粉使其松软,写出其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鸡蛋壳滴醋有气泡产生,试解释其原因。
新授:以上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何特点?一、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二、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一)实验讨论:1、上述两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有何共同点?2、举出酸碱中和反应例子,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生成物有何特点?3、能否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简介部分酸碱盐溶解性 P114口诀:钾钠铵盐均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三、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反应?作业:P44 21、22、23、24、25、28板书:一、复分解反应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反思。
《盐化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复习课一、教学设计思路九年级化学的教学及复习,均秉承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理念,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核心思想,以期达到以训练促进思维,以能力提升情感价值观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初中阶段无机化学知识的最后部分,在介绍盐和化肥的同时,也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提高、延伸。
本单元的重点是: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生活中几种常见盐的组成及用途;化肥的种类及应用;复分解反应;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难点是:物质提纯的基本操作技能;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探究及其应用。
本单元内容在近三年中考中所占分值居高,均10分以上,值得关注和加强学习。
三、学情分析本单元在内容安排上切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与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学习,并结合发散思维的规律层层深入,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和讨论,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
九年级学生对本单元内容兴趣相对较高,内容于生活,也适用于生活,部分新加入的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
教学工作中加以引导,很容易培养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养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侯德榜事迹)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2.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3.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 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5个方面来阐述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以及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本课时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最后部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质出发,通过认识身边的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盐的知识。
进而对酸、碱、盐的性质、应用和转化规律及化学反应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常见盐的组成,并能说出它们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在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体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教学重点1、几种常见盐的组成及其用途。
⒉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教学难点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家庭厨房中接触了食盐,在家庭装修中知道了大理石;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备,对碳酸盐有了零散、初步的认识。
通过酸与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对盐的组成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学科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强,他们更希望能自己去探求知识的规律,更加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知识的应用。
因此应围绕着化学与实践的联系展开教学,并引入科学方法的探究,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比较归纳法来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使用的教材版本:《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记住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常见盐的组成,并能说出它们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碳酸盐与酸的反应,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进一步理解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体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感受化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相信化学将为实现人类美好的未来继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二、*教学重点⒈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⒉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四、教学用品仪器:试管等药品: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等五、教学过程1、以生活中人们误把工业盐当食盐吃而引发的事件导入课题,从而教育孩子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2、学生自主学习“盐”的概念A、小组人员各说一物质名称组员们判断该物质是不是盐。
B、总结如何理解“盐”。
3、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盐。
A、以“云朵游戏”形式完成此处知识的识记。
A、写出能与稀盐酸发生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总结由此得出的经验方法——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C、演示实验5、由学生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导入“复分解反应”这个概念A、小组讨论如何理解“复分解反应”这个概念,举例说明。
B、比一比谁理解的好。
6、总结所学知识7、达标检测8、布置作业A、网上查找氯化钠在生活中的妙用B、查找候德榜制碱事迹六、达标测试1、取适量某白色固体依次实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已知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氯化2 3 3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A. ①②B. ①③C. ①D. ①②③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HCl和Ca(OH)2B、Na2CO3和H2SO4C、AgNO3和BaCl2D、KCl和CuSO44、. 氯化钠溶液中溶有少量碳酸钠,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A.锌粉B.氢氧化钙溶液C.盐酸D.硫酸5、某同学在化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决定在厨房里制作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
几种常见的盐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冒着生
命危险用他的机智给红军带去重要的
食盐的片断。
提问:为什么盐对人们这么重要?你还
知道哪些盐,它们有什么用途?
观看影片,观
察、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
活动探究一【活动一】
一、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课前任务1]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
食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可
收集某某石)等实物。
2.[课前任务2] 完成下列表格。
3.[展示]
多媒体展示四种盐,观察图片,得出盐
的颜色和状态。
4.[实验] 探究几种盐的溶解性。
5.[投影] 展示部分同学的作业。
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2~P73,互相
讨论,完善表格。
收集资料,并
完成表格内
容。
观察几种盐
的颜色和状
态,并得出结
论。
实验探究盐
的溶解性。
观察同学的
作业。
阅读教材、交
流完善表格
内容。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
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
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观察实物和总
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
力。
培养学生互相借鉴、互
相学习的品质。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
乐,激发学生的竞争意
识和自我纠错能力。
(续表)
(续表)
板书设计:。
一、教学内容这节课是本课题的第四课时,学习盐的化学性质(盐与金属反应、盐与酸反应、盐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物质的简单分类。
通过本课的学习既能够对前面所学知识实行应用和复习,又是高中继续学习重要预备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盐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盐的化学性质,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知道SO42-、Cl-的检验方法。
3、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和组成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观看三个微课,了解盐的化学性质和物质的简单分类。
2、通过抽测了解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情况3、通过反馈练习,学生了解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水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方法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探究欲,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2、通过盐的化学性质和物质的简单分类的总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总结规律,形成科学的记忆方法;3、通过实验巩固已学过的物质间(盐与金属、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发生反应的知识,理解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增强对化学实验的理解。
复习导入→观看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微课→学生动手书写化学方程式→观看盐的化学性质微课→检查学习效果→教师设疑发问→学生观察现象、动脑→观看物质的简单分类微课→学生填写P76表格→学生课堂练习即时反馈信息→反馈评讲。
通过语言讲授和观看微课、实验探究组织整个学习过程。
四、设计意图1、通过学生观看微课并写出相对应的反应方程式,巩固已学过的酸和碱、酸和盐、碱和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的知识,从而理解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使学生理解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通过学生观看微课,体会到信息技术对学好化学所起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总结规律,形成科学的记忆方法。
学生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简单分类【难点】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六、教学用具多媒体、微课、Flash动画、课件、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导学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分析】(一)学习水平要求分析依据课程标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下:(二)教材分析本堂课的内容出于上海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三化学(下)第六章第二节。
第六章是九年级化学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一章。
继第五章系统地学习两酸、两碱的性质和用途,也总结出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六章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梳理、归纳,又是化学知识的延续、发展、深化。
系统性、综合性强。
在学习了盐的组成、分类和命名后,对盐的物理性质:溶解性及焰色反应进行了了解,本堂课主要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学习,探究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的化学性质,巩固提高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既是对前一章酸、碱知识的巩固提高,也为学习有关化肥的知识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酸、碱、金属的学习中面对如此众多的物质、反应、方程式,普遍感到思维混乱,无所适从,从而对化学产生畏惧情绪,进而使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大幅下滑。
最后即使通过练习对一些问题有所理解,但对某些问题仍一知半解,也很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堂课主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盐说起,通过实验探究几种常见盐的化学性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路】盐是连接酸、碱、单质的中心环节,通过盐的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化,而且也连接起了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在前面第五章学习酸、碱性质时,已对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渗透。
因此,盐的教学过程就是梳理总结酸碱盐化学性质与基本反应类型等知识点的过程。
基于这种情况,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入手,并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对生活中常见的盐进行了探究。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不仅有教师的讲授,还有学生的探究。
在课堂中,穿插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小组讨论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常见盐的化学性质。
2、复习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发生的条件。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 1生活中常有的盐第一课时几种常有的盐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认识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生活中常有盐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其在平时生活中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经过类比、概括,得出盐的化学性质,学会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的查验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加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建立为民族复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理想。
教课重难点【要点】认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的查验方法。
教课过程知识点一氯化钠【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72~ 73 页的相关内容,达成以下填空:1.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我们生活中常有的盐除食盐外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等。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它是混淆物( 填“混淆物”或“化合物”) ,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中性。
3.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宽泛存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都储藏着氯化钠。
经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都能够使水分蒸发,使食盐溶液浓度增大,再持续蒸发就能够得到含有许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这样获得的食盐含有许多杂质,叫做粗盐。
4.氯化钠的用途: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用必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工业上能够用氯化钠为原料来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生活中作调味品;在冬季,还可用于除去积雪。
【合作研究】盐中必定含有金属元素吗?答:由金属离子( 或铵根离子 ) 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不含金属离子而含有铵根离子的盐中没有金属元素,如NH4Cl 、 (NH4) 2SO4等。
【教师点拨】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盐”是指食盐,它是盐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跟进训练】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2.发生了冰雪灾祸,交通部门使用了大批的氯化钠融雪剂。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掌握组眼中难溶杂质去除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观察实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实验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
导入:
提到盐,通常会想到食盐,然而化学中盐的范围非常广,如CaCO3、
CuSO4、KM nO4、NaNO2均属于盐。
新授:
一、氯化钠
1、判断“食盐是盐,所以盐就是食盐”这句话对吗?
2、食盐化学式:NaCl
3、阅读教材P72-73,了解氯化钠用途。
4、NaCl分布情况及食盐的制取。
5、粗盐制取方法:海水晒盐,即蒸发结晶。
6、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及不可溶性杂质,如何除去不溶性杂
质(泥沙等)得到精盐?
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①溶解: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
拌。
②过滤:食盐水
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③蒸发: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
④计算产率:转移固体,称量
小结:每步中玻璃棒作用
思考:1、分析实验误差。
2、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3、过滤后,溶液仍浑浊,分析原因。
4、制粗盐时,通常采取蒸发的方法,能否采用降温方法达到同一目的?
5、提纯后的盐是否为纯净物?
作业:P78 1、2
板书:
一、氯化钠
1、化学式:N aCl
2、用途
3、固液分离方法:过滤、蒸发
4、分离溶质方法:蒸发、冷却
5、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教
学
反
思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