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2015——2016学年高考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38
河南天一大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语文(四)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是把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实存的道路来研究,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也正是这种坚持对史实的研究,使得丝绸之路的另一项作用,即它在文学上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丝绸之路还是一条传闻中的道路,一条存在与想象中的道路。
那些出于各种目的而四处流动的人,商人、旅行家、冒险者和传教僧,也许他们不是决定习性,但却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传播最为活跃的因素。
他们在求取自己目的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信仰、途中的见闻以及关于其他地方的种种信息,沿途撒播,并随时吸取新的信息,以作新的谈资。
他们的谈论,由于目的不同而各有取舍,再加上口头传播的随意性以及临时的即兴表演,都使得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得到削弱,而臆想的成分却在加强,于是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可以在丝路上的某一时段某一点发生了。
总之,他们在传播神话的同时又在制造着神话,在取信于听众和取悦于观众上极尽所能地发挥着天赋。
以丝路道路的艰辛和古人对神的虔诚,我们不难想见,神们自然会与他们一道辗转流动,这使得丝绸之路又成为一条神话传播的大道。
但是,信任总是有底线的,在信息来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人们比较容易相信外来的传闻,而在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各种信息汇聚的场所,却更容易培养出人们的怀疑精神。
特别是在同一个地方流传着关于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件事的各种相互矛盾的传闻的时候,人们往往就面临选择了。
有趣的是,人们在做选择时的态度,他们更倾向选择那些和精神深处密切相关的事物作为应该相信的对象,并以此来印证和加固传统的信仰,也就是说,比起真相来,人们更容易选择他们一贯相信和愿意相信的事作为“事实”,而其他的事,哪怕是确曾发生,也会慢慢地被当做奇闻轶事来处理。
好在人们对奇闻轶事的兴趣,一点也不逊色他们对“真相”的追求。
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语文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远在尧舜禹的先民社会.就有管理者受命于天领袖大公无私率先垂范等故事。
其中,如何管理社会、如何运用公共权力等方面的实践,都表明中国人在遥远的古代就开始思考和实践治国理政这样重大的政治命题。
在秦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关于制度设计、关于权力架构关于政治运作蚱经验。
上千年的封建王朝,除了少数时期外,多数时代都是强国家、弱社会的力量格局。
他们通过建立户籍、保甲、犯罪连坐等一系列制度,在减少社会流动的同时,防范社会动荡和社会矛盾。
他们为了保护皇权的至高权成,由上至下形成严格的集权管理体制。
还通过立法,对破坏皇权统治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通过建立特务机关,加强对各种反对势力的严密监控。
通过建立颇有成效的文官制度和适度赋权制度,实现地方管理。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皇权虽大却必须依赖官员来实现地方管理。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权力,一直没有出现西方意义上的“主权在民,民众委托政府实现治理”的理念,而一直奉行“主权在皇,自上而下賦权”的逻辑。
为此,皇权实际上通过一种类似“委托、代理”关系,转让给经层层选拔出来的官员,官员代表皇帝头行牧民之治”。
比如,按赋权模式建立郡、县、府等各种地方机构。
比如,汉代以乡亭里制、隋唐以乡里村制、清代以保甲制,建立基层性社会管理机构,管理辖区内的居民。
另外,政府还通过土地与人口、与税赋、与军役相关联的一系列制度借助特定的政府机构自上而下地对社会进行管理。
将社会优秀人才集中到@家政权令,在提高管理能力的同时减少精英的反对机会。
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对人才极为重视,想尽各种办法,把掘知识精英为皇权服务^汉朝用察举制,将全国轰优秀的人才引到中央,为政府做事。
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语文阶段性测试试卷及答案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15 ~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2016年4月7日~8日)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没落的后期代表,在审美文化方面却出现了一个反弹式的小高峰。
宋代民俗文化审美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人为核心,注重个体内在心灵对社会人生的感受,侧重对人生存在意义、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诗意思考串追问。
宋代延续了五代十国呵战乱,自开国以来国家虽得以生平安宁,但依旧内忧外患额仍,社会矛盾冲突尖锐,统治阶级权且力求自保。
宋代繁荣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表象下,隐藏着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
同时科举制度规模在宋代得以扩大扩张,统治阶级重视文人,形成了重文抑武的局面。
相比于唐王朝的鼎盛繁荣和武力强盛,宋代的经济与军事表现出明显的落后与软弱,客观的社会现实和对国笨、社会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带给宋人巨大的心理落差,宋人普遍存在一种对文化、社会淡漠隐忧的精神氛围,不满于社会现实的宋人往往选择以诗性隐逸的方式应对。
因此,诗意以隐逸安闲、诗性栖居的表现形式成为构成宋代审美文化的重要基因和关键内容,也无形中成为宋代审美民俗文化的主流审美特质之一。
宋人在白居易提出的“中隐”基础上,考量现实,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对宋初“中隐”型仕隐文化进行有效的改造,由此他们在隐逸中畅享自由,诗意地栖居在理想境界,这一切从根本上给以人生哲学为核心的宋代美学带来了巨大变革。
宋代诗人的隐逸审美观念亦有不同的形式,但出发点和目的却殊途同归。
根据隐逸的真实原则,可将其划分为两类,即“根据正义原则的隐选和根据自由原则的隐选”。
河南天一大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是把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实存的道路来研究,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也正是这种坚持对史实的研究,使得丝绸之路的另一项作用,即它在文学上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丝绸之路还是一条传闻中的道路,一条存在与想象中的道路。
那些出于各种目的而四处流动的人,商人、旅行家、冒险者和传教僧,也许他们不是决定习性,但却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传播最为活跃的因素。
他们在求取自己目的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信仰、途中的见闻以及关于其他地方的种种信息,沿途撒播,并随时吸取新的信息,以作新的谈资。
他们的谈论,由于目的不同而各有取舍,再加上口头传播的随意性以及临时的即兴表演,都使得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得到削弱,而臆想的成分却在加强,于是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可以在丝路上的某一时段某一点发生了。
总之,他们在传播神话的同时又在制造着神话,在取信于听众和取悦于观众上极尽所能地发挥着天赋。
以丝路道路的艰辛和古人对神的虔诚,我们不难想见,神们自然会与他们一道辗转流动,这使得丝绸之路又成为一条神话传播的大道。
但是,信任总是有底线的,在信息来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人们比较容易相信外来的传闻,而在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各种信息汇聚的场所,却更容易培养出人们的怀疑精神。
特别是在同一个地方流传着关于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件事的各种相互矛盾的传闻的时候,人们往往就面临选择了。
有趣的是,人们在做选择时的态度,他们更倾向选择那些和精神深处密切相关的事物作为应该相信的对象,并以此来印证和加固传统的信仰,也就是说,比起真相来,人们更容易选择他们一贯相信和愿意相信的事作为“事实”,而其他的事,哪怕是确曾发生,也会慢慢地被当做奇闻轶事来处理。
好在人们对奇闻轶事的兴趣,一点也不逊色他们对“真相”的追求。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英语试题及答案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2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8.C. £9.15.答案是C。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hospital.B. At an office.C. On a playground.2. How much was the woman‟s new phone?A. $200.B. $260.C. $460.3.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next?A. Have a cup of coffee.B. Wait for somebody else.C. Move on to the next item.4. 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A. Alice often surprises everyoneB. Alice often gets the best grade.C. Alice doesn‟t study very hard.5. 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weekend?A. He attended a meeting.B. He stayed at home.C. He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上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è)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è)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辩证法大相径庭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一)听力材料一、本大题4小题,共10分。
答题提示:第I卷的1-4题读一遍,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题号上;第II卷的ll题读两遍,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录音只播放一次。
1、下列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睿智感喟蔷薇热忱B、创造棱角侥幸酣畅C、累积云霄松懈缜(误读shèn)密D、涣散端倪肄业屹立2、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B、小马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多多指教。
”C、王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增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D、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听读下面一则说明文,完成第3——4题。
治疗“语言癌”①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
②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弊已久。
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③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
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语言癌”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加上电视、网络的不良影响,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观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2015.11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B2.D【解析】A“环境污染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不合逻辑。
改为“由于监管环境污染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
B “放宽门槛”搭配不当。
改为“降低门槛”。
C“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杂糅,改为“财富的主要来源”或“创造财富主要依靠的不再是”;“土地”也是一种“资源”,不能并列,删。
3.D【解析】眉似霜雪颜若桃花。
4.C5.D(“把中华文化传布海外”与城庆主题不合,有夸大之嫌。
)二、文言文阅读(18分)6.D.(艾:停止)7.C.(世人有将晋国公与李栖筠相比的,他们杰出的才能、正直的气质确实不相上下。
李栖筠之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忠信仁厚方面,却赶不上魏国公父子。
)8.①我根据所见所闻事实考察,天理必然(一定)会彰显出来,这是明白无疑的。
(4分。
“以”、“考”、“必”、“审”,各1分。
)②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由于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
(4分。
“望”、“卒”,“直道”、被动句式,各1分。
)9. ①(晋公)手植三槐于庭②魏公之业,与槐俱萌③(魏公)归视其家,槐阴满庭④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参考译文】天理一定会彰显出来吗?但是贤能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却不一定长寿。
天理一定不会彰显出来吗?但是仁爱的人一定有好的后代。
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是正确的说法呢?我听说包申胥说过:“人的意志可以胜过天,天的意志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
”世上议论天理的人,都不等天的意志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它,因此认为天理是不可捉摸的。
善良的人因此而倦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
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天理还没有彰显的缘故。
松柏生长在山林中,开始时,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经过四季而长青,历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天的意志。
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到子孙后代才表现出来,天的意志可以说是由来久远的。
珠海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三语文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B(“也带动了书业的兴盛”不正确,原文是说,“兴盛的书业也带动了版画雕刻”。
) 2.B(“所以现多认为它是套印法的源头”错,一则,前后句没有因果关系,二则,“套印源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论,现多认为是从北宋初年四川流通的纸币“交子”开始”从此句看,原文认为套印多起源于北宋初年,而宋徽宗已到了北宋晚期。
) 3.D(D选项涉及到文章的第二节后半部分和最后一节,第二节讲三大艺术流派兴起的原因是刊刻地域不同各地版画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三大流派各具地域特色,也多以地域命名,金陵派以南京为中心,徽派以徽州为中心;第三节讲述的是明代套色版画发展的原因。
而且从第三节看,三大流派兴起是“百花齐放”的表现,而不是说“百花齐放”是三大流派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4.D5.A(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都称为“××祖”,此后的皇帝称为“××宗”,但也有例外,如明朝有二祖,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又如清代有三祖,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
)6.C(“皇帝都赞扬并采纳了他们的意见”错,原文是“帝优诏褒答之,然卒不能用也”。
)7.(1)张孚敬、夏言掌权时,都喜欢改革(或变更或变革或改弦更张),所制定的各种典法礼仪,都是由别人提出,而由李时修饰润色完成的。
(“用事”“更张”“傅会”各1分,句意2分。
“傅会”为课内知识,《张衡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2)嘉靖帝对待李时不如张孚敬、夏言(那么宠信),然而也很少指责、辱骂李时,(对他的信任)始终没有衰减,这是张孚敬、夏言也不敢望其项背的。
(“责辱”“替”“不敢望”各1分,句意2分。
)8.(参考答案一)颔联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2分),诗人身在广东南海越王台,眼前所见的实景是冬天里却鲜花盛开,而想象中的虚景是故乡冬日现在应该是大雪纷飞了(2分),以此写出了对家乡的思念(1分)。
吉林地区2015—2016学年度初中毕业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阅卷教师请注意:一、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二、学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
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分)第1-7题每句1分,写错诗文、多字、漏字不得分。
第8、9题每题2分。
书写1分。
评分说明:(1)书写1分,指1-8题田字格中的书写,要求书写态度认真、端正、整洁。
出现错字、别字不扣书写分。
不按田字格规范书写或有勾抹现象一律不给书写分。
(2)评卷时分题组赋分:1—7题书写分为0.5分,8题书写分为0.5分。
1.所谓伊人2.欲辨已忘言3.忽如一夜春风来4.千里共婵娟5.野芳发而幽香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8.宽对即可,内容、形式各1分。
示例:草长莺飞万物荣秋高气爽遍地香银装素裹一城洁9.答案不惟一,表达清楚,语言简明、得体。
写出对爸爸(妈妈)的祝福及对他(她)的朋友们的感谢即可。
(共2分,每方面1分)二、阅读(46分)评分说明:阅读试题除10、18题外,均为开放性试题,下面所给答案均为参考答案。
对于考生的答案,在意思对的基础上,要考虑语言表达;即使意思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符,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对于有新意、有创见的答案,要给满分。
其中第11题、第15题文言词语解释意思相近即可,不一定严格按照参考答案评阅。
(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文(10分)10.左丘明(1分)11 ⑴通“遍”,遍及,普遍。
⑵倒下。
(共2分,每小题1分)12.围绕“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回答即可。
(共2分,每句1分)13.围绕“(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听从曹刿指挥作战。
(3)向曹刿请教取胜原因”等中任意一点说出理由即可。
(共2分,事件1分,理由1分)14.围绕“详写曹刿的表现,略写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突出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深谋远虑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