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病人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31
简述防止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一、背景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容积增加,导致脑组织受压迫,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严重后果的情况。
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发生在各种情况下,如头部外伤、脑卒中、感染等。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防止颅内压增高是非常重要的。
二、护理措施1. 确认患者的基础疾病在进行防止颅内压增高的护理之前,首先需要确认患者的基础疾病。
因为不同的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到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2. 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监测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指标。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 控制水盐平衡水盐平衡对于防止颅内压增高也非常重要。
因为水分过多会导致脑组织水肿,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因此,在进行护理工作中,需要控制患者的水分摄入量和排泄量。
4. 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道通畅也是防止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措施。
因为呼吸不畅会导致缺氧,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5. 液体管理液体管理也是防止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液体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限制液体摄入量:限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可以有效预防颅内压增高。
(2)使用渗透性药物:使用渗透性药物可以帮助减少脑组织水肿,从而预防颅内压增高。
(3)提高头部位置:提高患者头部位置可以帮助降低颅内压力。
6. 控制疼痛疼痛会引起患者情绪不稳定,从而导致颅内压增高。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要控制患者的疼痛感。
7. 预防感染感染会导致患者体温升高,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
8. 维持营养维持患者的营养也是防止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为良好的营养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
9.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心理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患者进行交流可以帮助缓解其紧张情绪。
(2)提供舒适环境:提供舒适的环境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试题
1.请简述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和危害。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有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
其危害包括脑缺血、脑水肿、脑疝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2.请列举颅内高压病人护理中的常规措施。
常规措施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出入量平衡、保持大便通畅、应用冰帽降温、行脱水治疗等。
3.请简述颅内高压病人的呼吸处理方法。
颅内高压病人的呼吸处理方法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呼吸节律、氧疗等。
如果呼吸不畅,可进行气管切开。
4.请简述脑干损伤瞳孔变化的特点。
脑干损伤瞳孔变化的特点是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或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5.请简述颅脑损伤病人取床头抬高卧位的主要作用。
颅脑损伤病人取床头抬高卧位的主要作用是减轻脑水肿,改善呼吸状态,防止呕吐误吸。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一)及答案1.诊断颅内压增高的可靠依据是A.视神经乳头水肿B.剧烈头痛C.频繁呕吐D.癫痈发作E.双侧外展神经麻痹解析: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答案:A2.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人典型的生命体征表现是A.脉搏快,血压升高B.脉搏慢,血压降低C.脉搏快,呼吸急促D.脉搏快,血压降低E.脉搏慢,呼吸深慢,血压升高解析:颅内压增高可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二慢一高”),这种典型的生命体征改变称为库欣(Cushing)反应。
答案:E3.小脑幕切迹疝病人瞳孔变化及肢体瘫痪的特点是A.病变同侧瞳孔变化及同侧肢体瘫痪B.病变同侧瞳孔变化及对侧肢体瘫痪C,病变对侧瞳孔变化及同侧肢体瘫痪D.病变对侧瞳孔变化及对侧肢体瘫痪E.双侧瞳孔变化及对侧肢体瘫痪解析:小脑幕切迹疝初期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导致患侧瞳孔逐渐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因钩回直接压迫大脑脚,锥体束受累后,病变对侧肢体瘫痪,病理征阳性。
答案:B4.不符合枕骨大孔疝表现的是A.剧烈头痛B.反复呕吐C.意识改变出现早D.没有瞳孔改变E.呼吸骤停发生早解析:枕骨大孔疝病人常有剧烈头痛,以枕后部疼痛为甚,反复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体位,生命体征改变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C错误)。
因脑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
当脑疝致延髓呼吸中枢受压时,病人早期即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答案:C5.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人每日液体的入量不宜超过A.1000mlB.1500mlC.2000mlD.2500mlE.3000ml解析:颅内压增高病人应当限制液体入量,而正常成年人每日生理需求水量约2000ml。
答案:C(6~11题共用题干)男性,56岁,头痛4个月,多见于清晨,常出现癫痫发作,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
6.颅内压正常值为A.0.2-0.6kPaB.0.7~2.0kPaC.2.1~3.0kPaD.3.1-3.6kPaE.3.7~4.6kPa解析:成年人正常颅内压0.7~2.0kPa(70-200mmH20)。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征的变化。
2、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
【护理措施】1、保持安静: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避免约束,以防止因患者挣扎而导致颅内压进一步的增高。
2、抬高床头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头颈部应放置在一直线上,不要压迫和扭转颈静脉。
3、头痛的护理:耐心听取患者的感受,分析引起头痛的原因,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对不能忍受的头痛,遵医嘱使用镇痛药或脱水药。
4、呕吐的护理:吸痰时动作轻柔,勿刺激以免诱发呕吐;对出现呃逆患者,采用压眶,遵医嘱肌注氯丙嗪等措施进行控制,以免频繁呃逆引发呕吐;密切观察呕吐的伴随症状、呕吐物的量、气味、性质、呕吐的次数,并做好准确记录;呕吐时给予安慰,并随时清除呕吐物。
呕吐期间,暂时禁食,以免加重胃肠道症状。
5、严格控制腰穿指征,防止诱发脑疝形成,尤其是重度颅内压增高患者,对于有腰穿指征的患者,穿刺后嘱平卧6小时。
6、做好生活护理,如口腔护理;定时喂饮食,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肛周及会阴,随时更换尿湿、便污的衣被,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
严格掌握热水袋和冰袋的应用指征,防止烫伤和冻伤。
7、意识、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床栏、约束带,必要时专人守护。
8、氧气吸入:给氧不仅可以改善脑缺氧,而且可使脑血管收缩减轻脑水肿。
9、避免胸内压或腹内压上升的主要措施:(1)保持大便通畅。
(2)避免患者肌肉过度收缩及髋关节长期屈曲。
(3)指导患者翻身时行呼气动作。
(4)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舌后坠者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
(5)避免剧烈咳嗽。
10、避免血压骤然变化过大措施:(1)吸痰、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应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
(2)按医嘱给予止痛腰缓解患者疼痛,以免因疼痛造成血压升高。
11、预防全身感染:(1)体温高于38℃应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2)更换患者伤口敷料和引流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1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遵医嘱输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
1、立即抬高床头15-30°,给予高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同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立即给予脱水利尿剂及激素,常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速尿20〜40mg静推,地塞米松5〜IOnIg静注,及时抽血生化送检。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
4、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5、若处于脑疝早期,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剧烈头疼、频繁呕吐,遵医嘱立即开放静脉通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6、若脑疝形成,患者表现为瞳孔不等大、呼吸深快、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程度加重。
7、应遵医嘱快速输入甘露醇,急查血气分析、血常规,加大氧流量。
8、若患者瞳孔未恢复、神志昏迷,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9、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观察患者用药反应,遵医嘱调整药物用量。
10、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变化。
【处理流程】11、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单选题]1.对颅内高压病人的处理错误的是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B.便秘时高压灌肠C.应用脱水剂D.限制液体入量E.呼吸不畅可(江南博哥)行气管切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便秘时高压灌肠可导致腹内压升高,加重颅内压增高。
可用缓泻药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避免高压大量灌肠。
掌握“专业知识-颅内压增高(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2.不符合枕骨大孔疝表现的是A.剧烈头痛B.反复呕吐C.意识改变出现早D.瞳孔改变E.呼吸骤停发生早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枕骨大孔疝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容易被误诊,病人常有剧烈头痛,以枕后部疼痛为甚,反复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体位,生命体征改变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因脑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
当延髓呼吸中枢受压时,病人早期即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掌握“专业知识-急性脑疝(临床表现、急救护理)”知识点[单选题]3.下列关于冬眠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肛温降至32〜34℃B.降温前先给病人使用冬眠药物C.冬眠期间不宜翻身或移动体位D.收缩压低于IOOmmHg应停药E.复温时应先停止使用冬眠药物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停止冬眠低温治疗时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渐停用冬眠药物,任其自然复温。
掌握“专业知识-颅内压增高(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4.颅内压增高病人床头抬高15°〜30。
的主要目的是A.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B.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C.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D.有利于鼻饲E.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颅内压增高病人床头抬高15°〜30°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掌握“专业知识-颅内压增高(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5.卢页内高压的体征A.头痛B.呕吐C.血压降低D.视乳头水肿E.脉搏增快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外展神经麻痹、血压升高、呼吸深慢、脉搏减慢等。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目标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是指颅腔内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颅内压力升高。
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并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在护理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减少颅内压力,保护脑组织,促进病情的稳定和恢复。
以下是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目标:1. 减少颅内压力:通过控制呼吸、碱化血液、减少氧需求、控制体温等措施,减少颅内压力的增加。
例如,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气;保持患者的酸碱平衡,避免酸中毒,可以减少脑组织的水肿和压力;通过有效控制体温,降低新陈代谢产物的生成,减少脑组织代谢的需要。
2. 维持稳定的血压:有效控制和维持患者的血压水平,以确保脑血流的稳定和脑组织的供氧。
高血压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力的增加,而低血压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
通过监测血压,调整药物治疗和液体管理,维持适当的血压水平。
3. 保护脑组织:采取措施保护和维持脑组织的功能。
例如,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侧头部,减少脑组织的缺血;保持患者的头部抬高,以降低颅内压力;监测神经系统状况,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4. 防止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疝等。
通过维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注意口腔和呼吸道的清洁,预防颅内感染发生。
同时,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检查脑疝的迹象,及时采取响应措施。
5. 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要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刺激和紧张。
避免嘈杂的声音、强光和其他刺激物,以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跌倒和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总的来说,颅内压增高需要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支持。
通过减少颅内压力、保护脑组织、维持良好的生理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nurses对颅内压增高的害怕有时会导致护理过程中不注意发生并发症的有关知识。
一、A11、③颅内高压三主征是A、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B、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抽搐C、视神经乳头水肿、抽搐、昏迷D、抽搐、昏迷、头痛E、昏迷、头痛、呕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颅内高压三主征包括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2、③对颅内高压病人的处理错误的是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B、便秘时高压灌肠C、应用脱水剂D、限制液体入量E、呼吸不畅可行气管切开【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便秘时高压灌肠可导致腹内压升高,加重颅内压增高。
可用缓泻药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避免高压大量灌肠。
3、③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原理是A、渗透脱水作用B、利尿脱水作用C、抗炎性反应作用D、稳定溶酶体膜作用E、抑制脑脊液分泌作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稳定溶酶体膜,预防和治疗脑水肿,并能减少脑脊液生成,使颅内压下降。
4、③下列关于冬眠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体温降至32~34℃B、降温前先给病人使用冬眠药物C、冬眠期间不宜翻身或移动体位D、收缩压低于100mmHg应停药E、复温时应先停止使用冬眠药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停止冬眠低温治疗时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渐停用冬眠药物,任其自然复温。
5、③颅内压增高病人床头抬高15°~30°的主要目的是A、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B、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C、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D、有利于鼻饲E、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颅内压增高病人床头抬高15°~30°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6、③不符合枕骨大孔疝表现的是A、剧烈头痛B、反复呕吐C、意识改变出现早D、瞳孔改变E、呼吸骤停发生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枕骨大孔疝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容易被误诊,病人常有剧烈头痛,以枕后部疼痛为甚,反复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体位,生命体征改变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