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证评审标准2018
- 格式:xls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8
【幼儿园卫生保健考核制度及评价标准】新学期已经开始,为给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特将幼儿园各项卫生保健标准详细整理,作为幼儿园考核标准。
一、教师个人卫生标准1 、不留长指甲, 不涂彩色指甲油, 不披发,刘海不遮眼睛,不染彩色头发。
2 、每次接触幼儿食物前用肥皂水、流动水洗净双手。
3 、保育员在分发餐点时应使用食品夹,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食物。
4 、教师每天穿着规定工作服, 工作服需每周换洗。
二、卫生消毒常规(一)通风换气常规幼儿活动室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前10分钟开窗通风(视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夏季窗户保持一定缝隙,冬季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活动室每天紫外线灯消毒半小时。
启用空调时应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冬季室温不超过15-18度;夏季室温不低于27-28度。
幼儿进出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房间应及时增减衣服。
(二)环境卫生常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坚持每天三小扫,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1、幼儿活动室①每天需要消毒、清洁、整理:活动室:门把手、门框、门棱、门上的玻璃,窗台、窗户护栏,钢琴表面、钢琴底座、钢琴座椅、钢琴键盘(用干布擦拭),教具架表面、教具架底,饮水机表面、饮水机按钮、接水槽(饮水机出水槽在更换大桶水时清洗),消毒柜表面、消毒柜内壁,幼儿桌面、桌腿,幼儿椅子、椅腿、椅背,主题墙边框,暖气平台台面、暖气外罩棱条,幼儿水杯架平面、水杯槽,幼儿毛巾架平面、毛巾槽,蒙氏教具(区角材料)表面,垃圾死角、扫具、垃圾桶里外。
幼儿水杯、毛巾、餐具(三次)卫生间:门把手、门框、门棱、门上的玻璃、卫生间地面、窗台、窗台护栏、幼儿不锈钢扶手、压水阀、水龙头、洗手盆内壁、外壁、洗手盆底格、幼儿便盆、拖布涮洗池内壁、外壁。
②每周需要消毒、清洁、暴晒整理:幼儿玩具、图书、幼儿被褥(夏季每周、冬季两周)、活动室内墙壁、活动室外墙壁、活动室玻璃、卫生间玻璃2、卫生标准①保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地面整洁。
玻璃明亮,光线充足。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综合评价标准(试行)
托幼机构名称(盖章):园(所)长姓名:应得分:实得分:标化分:
注:1.托幼机构综合评价总分达到80分以上,并且“必达项目”全部通过,才可评价为“合格”。
2.若托幼机构不提供儿童膳食,则不予评价食堂卫生、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保健制度的相应部分。
托幼机构标化分数达到80%以上,并且“必达项目”全部通过,评价为“合格”。
3.如果评价结果为“不合格”,托幼机构应当根据评价报告给予的整改意见和指导,整改后可重新接受卫生评价
镇办卫生院(盖章)镇办中心校(盖章)
评价日期:2020年12 月日评价人员(签名):。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评价标准1. 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保障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制定一套评价标准,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具体内容和标准等。
2. 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在制定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评价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全面性:评价标准应涵盖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方面。
- 可操作性:评价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方便评估人员进行评估和监测。
- 客观性:评价标准应尽量客观,避免主观判断,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 可比性:评价标准应具备一定可比性,不同幼儿园之间可以进行科学的比较和评估。
3. 评价内容和标准评价标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环境卫生评估幼儿园的环境卫生情况,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的清洁程度、垃圾处理、空气质量等。
具体标准如下: - 室内环境:评估室内环境是否整洁,地面、墙壁、桌椅等是否干净,并检查卫生间、厨房等区域的卫生情况。
- 室外环境:评估室外环境的整洁程度,包括操场、花坛等区域的清洁情况。
3.2 健康教育评估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情况,包括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频次等。
具体标准如下: - 教育内容:评估幼儿园开展的健康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是否包括常见疾病预防、生活习惯养成等内容。
- 教育形式:评估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课堂教学、游戏活动、家长会等形式。
- 教育频次:评估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的频次,是否每周定期进行。
3.3 疾病预防评估幼儿园的疾病预防措施,包括传染病防控、疫苗接种等。
具体标准如下:- 传染病防控:评估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感染控制等措施。
- 疫苗接种:评估幼儿园的疫苗接种情况,包括幼儿疫苗接种率、疫苗保存和管理等。
幼儿园卫生保健考核标准1. 前言幼儿园卫生保健是保障幼儿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考核标准是评估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指标体系,它旨在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2. 一般要求2.1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2.2 幼儿园应设置专门的卫生保健岗位,组建专业的卫生保健团队,负责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2.3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卫生保健工作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保健意识和专业能力。
2.4 幼儿园应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对卫生保健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3. 幼儿园环境卫生3.1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确保教室、活动室、休息室、厨房、卫生间等各个场所的清洁卫生。
3.2 幼儿园应对卫生死角进行重点清洁,保证卫生间、厨房等易产生污染的场所卫生。
3.3 幼儿园应定期清洗、消毒地板、墙壁、门窗等物体表面,防止细菌、病毒滋生。
3.4 幼儿园应确保教室的通风良好,定期检查和清洗空调、通风设备。
3.5 幼儿园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身体状况、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并定期向家长报告。
4. 幼儿园食品卫生4.1 幼儿园食品卫生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确保食品安全。
4.2 幼儿园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采购、存储、加工、制作、消毒等环节的操作规程。
4.3 幼儿园食品卫生要求严格,禁止食用过期食品、霉变食品以及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食。
4.4 幼儿园应加强食品原材料的检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5 幼儿园应定期对食品加工区域及设备进行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 幼儿个人卫生5.1 幼儿园应定期对幼儿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健康问题。
5.2 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教育,教授正确的洗手、刷牙等个人卫生习惯。
5.3 幼儿园要求幼儿定期洗头,保持头发清洁,防止头虱等疾病传播。
幼儿卫生保健考核细则
幼儿卫生保健考核的细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机构、园所或地区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
的幼儿卫生保健考核细则:
1. 幼儿活动场所的卫生和安全:幼儿活动场所应保持清洁、整洁,消毒工作要做到位。
场所应有合适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如安全门、护栏、防滑垫等。
2. 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幼儿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洗手、刷牙、梳头等。
考核可以观察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否规范。
3. 幼儿的营养健康:幼儿应有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摄入。
考核可以观察幼儿的饮食搭配和摄入情况。
4. 幼儿的身体状况:幼儿身体状况良好是成长发育的基础,考核可以观察幼儿的身高、体重、身体活动能力等。
5. 疾病防控:幼儿园应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包括传染病的预防、幼儿园卫生常规的落
实等。
考核可以观察幼儿园疾病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
此外,幼儿卫生保健考核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细化,例如对于较小的幼儿,注重观察其饮食、睡眠、排泄等方面的情况;对于较大的幼儿,可以注重培养他们的
自我保护能力和个人卫生习惯等。
考核细则可以具体到日常观察、评估表格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