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地防止扰民和民扰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工地防止扰民和民扰措施1.防止扰民措施XX中心体育场改扩建工程注意到扰民因素对工程的不利影响,特制定本措施;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各工种对环境有影响的行为的环境的管理;增强全体人员环境自觉意识,执行严格、细致的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并杜绝人为影响环境因数行为发生;建立环境保护交底制度,在进行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的同时,对工作内容做深入、细致的深化,既有利与质量控制,又可分析出施工行为对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故而采取针对措施,控制其不利影响;建立环境教育制度,在施工人员入场时进行综合入场教育,加入环境保护内容;管理,在与各分承包商、材料分供方等具有独立法人单位签定合同时加入相关现场环境保护条款或签定有关补充协议,一方面分解环境保护目标的指标,另一方面使环境管理上升到合同管理的高度,具有法律效力;主动与有关部门建立联系,加强交流,积极处理好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扰民问题,防止出现民扰;在项目内部广泛学习市政府有关规定及最近治理工地粉尘污染的宣传资料等,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整体认识,从思想认识上理解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务"不仅是从最终建筑产品上,还应是在整个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中;在施工区域附近居民中选取十位居民代表,聘请为项目环境监督员,及时、直接与居民交流,取得相互理解;在施工全面开展前,即向周围居民公开项目施工作业时间明确告示强噪音产生时间段,广泛收集周围居民意见再确定项目工作时间,明确后要向居民作好解释工作;现场设置接待处,选派工作认真、具有责任感的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接待、解释、协商等具体工作;进入施工现场后及时与有关部门建立联系,协同以问卷的形式对周围居民认为合理的施工时段,认为影响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调整项目的施工方案;对附近居民发放反馈卡注明项目环境工作负责人电话、联系方式,方便居民及时反馈意见;与附近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以环境工作负责人为主,组织项目共青团建立项目青年志愿队,为附近居民提供义务劳动;项目质量、安全处罚除经济处罚外还建立社区劳动制度,即对违章人员根据标准处以一定时间的社区劳动;施工现场院内有大量的车辆停放,项目对周边现有的停车场地做合理协调,由项目交通协管员负责对施工可能影响的区域采用安全绳划分安全区域的方式协调,防止损伤附近停放的车辆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2. 民扰应急处理措施民扰工作重在预防,只要认真、踏实的执行防止扰民措施,及时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解决是可以杜绝大多数民扰的;在发生小规模民扰时,项目环境负责人必须直接接待来访人员,并对来访人员的意见作好记录,对其受到的损失进行核实,复核属实的要在2 小时内给予答复;在发生较大规模的民扰时项目负责人、单位主管领导必须直接接待居民代表,对其要求、反映作出响应;首先了解影响居民的主要因素,在内部首先消除根源,对外积极协调、协商,对确实造成损失的核实后给予经济赔偿;赔偿金额一旦商定支付周期不超过一周时间;在发生恶意民扰即居民对不存在的环境影响提出索赔或对事实存在的环境影响提出并坚持不合理的巨额索赔时,我企业将保持内部的克制、忍耐态度,通过与居民代表、居民委员会、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协作,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解决以上问题;为更好的面对各种突发情况,项目必须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详细可行的应急方案;北京地铁小红门站项目部力戒扰民情动民扰本报讯通讯员刘丽张新德由北京城建七公司承担施工的亦庄线地铁工程第四标段、小红门车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扰民和民扰难题;项目部积极组织,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项目部利用以“真心换位法”,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使扰民和民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据了解,该工程位于朝阳区小红门镇小红村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1369平方米,工地四周住着几千户村民,百米以内就有九百多户,零距离的有几十户;由于施工机械噪音,村民怒气大,部分人把不满发泄到施工人员身上;面对这种情况,项目部派专人到居委会,到居民家中进行调解和解决问题;项目经理部进场之初,就把办公电话向居民公布,把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信号”;工程还未开工,施工人员就到周邻居民家中走访,听取大家的意见;作业工人进场的第一课就是文明施工不扰民的教育;为防止施工扰民,项目部根据居民的休息时间更改施工的作业时间,把方便留给居民,把困难留给自己;凡施工车辆经过村内限速不得超过五公里,不得鸣笛;施工现场出入口设有洗车池,不允许车辆带泥沙出场;材料进出场不得野蛮装卸,散装粉状材料采用密封遮盖措施;严格控制光源对村民居住区照射;现场设群众来访接待室,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由于北京连续几天的高温,零距离248院张大爷上呼吸道上火,说不出话,找到村委会,项目部知道后立即送去了绿豆和白糖进行看望;A区零距离114院,刘爱玲老俩口均80多岁、她爱人患脑血栓,卧床不起,不能自理,听说后项目主动进行了走访;项目部用实际行动换取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防止扰民和民扰的措施为防止扰民和民扰事件的发生,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如下措施:1、防止扰民的措施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和实施措施,防止噪音污染、水污染及大气污染,具体详见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对环境污染尤其是噪音污染进行严格的监控;并请环保部门进行检测,确定噪音污染的程度,并对强噪音设备采取封闭、限时使用,增加降噪设备等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噪音污染;严格遵守环保部门的规定,在22时至次日6时不进行超过国家标准噪声限制的作业;2、防止民扰的措施只要严格执行和落实防止扰民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噪音污染,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民扰,民扰大部分是由于扰民引起的,应该相信,我们的绝大多数居民是遵纪守法的,是能够充分理解施工单位的困难的;为了防止民扰事件的发生,我们在落实防止扰民措施的前提下,制定如下措施:1、在施工前公布连续施工的时间,发布安民告示,向工程周围的居民做好解释工作;2、教育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群众利益,尽力减少工程施工给当地群众带来的不便;3、环保部门按国家规定的噪声值标准进行测定,并确定噪声扰民的范围;4、现场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处,并配备热线电话,24小时接待来访来电,对所有问题均在24小时以内予以明确答复;5、与街道办事处、居民代表、派出所共同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通过沟通和融洽关系减少或防止民扰;6、依法处理各种扰乱正常施工秩序的行为和责任人;对不管采取何种措施都仍然阻挠正常施工的人或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遵照有关法律进行处理;8、防止扰民及民扰协调措施方案防止扰民措施1、合理进行现场的布置,并增加必要的环保措施及环境防护,以减少对周边环境产生危害;2、协助业主对周边环境进行协调,确保工程正常运行;3、成立公共协调部门,加强与社区居委及警署的合作;4、对工程可能发生的扰民及民扰问题承担总承包管理职责,全面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不给业主等添麻烦;5、开工前到环保监察站进行受监登记,随时接受环保监测;6、在进场施工前,和当地社区政府、居委会取得联系,邀请周边单位及居民代表参加座谈会、新闻发布会等,通报工程的概况、性质及建设意义,并积极听取周边单位及居民的意见及建议,尽量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对工程施工影响求得周边单位及居民的支持与谅解;7、对受施工的噪声、强光、灰尘影响的单位及居民采取相应的必要的弥补措施;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这些危害,以尽可能地保护周边单位及居民的利益;8、在项目体制上建立有关处理、协调领导小组;文明标化管理小组设专人处理扰民及民扰问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9、如因特殊工艺超过环保规定连续施工和夜间施工,提前18小时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当地居民协调工作;10、对场地及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布置,采用低噪音的新型机械设备;对施工场地照明灯光布置尽量背离居民区;11、不断与周边机关、居委会等单位进行联系沟通;并与当地居委会做好精神文明共建工作,利用我们建筑公司的特长为当地居民无偿做一些必要的小区设施及修理;支持并积极参加当地社区公共事业活动;发生民扰问题处理流程图。
建筑工地不干扰和声音控制措施
概述
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给周边居民带来噪音和不必要的干扰。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能够和谐进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噪音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筑工地可以采取的不干扰和声音控制措施:
1. 时间控制:
- 避免在清晨或晚间时段进行嘈杂作业,以减少对居民休息的干扰。
- 尽量将噪音产生活动集中在白天工作时间段进行,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声音屏障:
- 在建筑工地周边设置合适的声音屏障,以阻挡噪音向周边环境传播。
- 使用吸音材料包覆施工设备,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3. 设备调整:
- 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维护和调整,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降低噪音水平。
- 使用低噪音设备替代传统高噪音设备,以减少噪音污染。
4. 员工培训:
- 给施工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教授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噪音控制知识。
- 强调对周边居民的尊重和理解,提醒员工保持施工现场的安静和整洁。
5. 监测和反馈:
- 定期对建筑工地进行噪音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噪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建立反馈机制,接受周边居民的投诉,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结论
通过采取这些不干扰和声音控制措施,建筑工地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干扰,并确保施工过程的和谐进行。
建筑公司应加强对噪音控制的重视,落实相应的措施,并与居民进行积极沟通,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工程施工减少噪音及降低环境污染措施在现代社会,工程施工活动不可避免,但随之而来的噪音和环境污染问题却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工程施工中的噪音及降低环境污染至关重要。
一、噪音控制措施1、设备选型与维护优先选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和机械。
在采购设备时,仔细评估其噪音水平,并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磨损的部件及时更换,以避免因设备故障而产生额外的噪音。
2、施工时间规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如夜间、午休时间)进行高噪音的施工活动。
一般来说,夜间 22 点至次日早上 6 点应尽量停止产生噪音较大的作业。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必须在限制时间内施工的,应提前向相关部门申请,并向周边居民做好公示和解释工作。
3、隔音屏障与围挡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隔音屏障或围挡,特别是靠近居民区和敏感区域的一侧。
这些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挡声音的传播,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隔音材料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吸音和隔音性能,如吸音棉、隔音板等。
4、消音装置与减震措施对于产生噪音较大的设备,如发电机、空压机等,安装消音装置和减震垫。
消音装置可以降低设备运行时的排气噪音,减震垫则能减少设备振动产生的噪音。
5、人员培训与操作规范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如何正确操作设备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例如,避免急停急启、平稳操作等。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要求施工人员遵守,对于违规操作导致噪音超标的行为进行处罚。
二、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1、粉尘控制在施工现场设置洒水车,定期对场地进行洒水降尘。
特别是在干燥多风的天气,增加洒水次数。
对易产生粉尘的物料(如水泥、砂石等)进行覆盖或密闭存放,装卸过程中采取湿法作业,减少扬尘。
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确保运输车辆在驶出工地时车身和轮胎干净,避免将泥土和粉尘带至道路上。
2、废水处理建立完善的废水排放系统,施工废水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施工现场扰民控制措施
一、施工现场民扰、扰民控制措施
1、对周围群众提出的扰民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2、施工前对周围居民和单位进行说明和解释工作,取得谅解和支持,施工中定期进行回访,对反映的问题妥善解决。
3、加强对参与施工的职工,进行入场教育,杜绝人为的扰民问题。
二、机械设备管理
1、机械设备进场前,需进行正常的维修和保养,减少漏油现象。
2、现场维修保养设备需在指定地点进行,产生的废弃物集中处理。
3、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废油、油棉纱不能随意乱倒乱扔,集中收集到指定位置。
4、设备用油在指定位置储存,并有相应的防渗漏措施。
三、施工现场降低噪声排放措施
1、尽量选用噪声小的施工设备。
2、对施工现场噪声高的设备,如空压机,采用搭设隔音棚措施,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3、机械设备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减少因设备保养不当而引起设备噪声增强。
4、噪声排放点应尽量远离敏感区域,并尽量不连续作业或同时作业。
5、对于喷射混凝土用的空压机、搅拌机等有噪音的设备,对其加盖工作棚,使其封闭,以减少噪音,并严禁在夜间使用。
第1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工程施工过程中,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问题往往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以下提出一系列工程施工防扰民措施。
一、施工时间合理安排1.避开居民休息时间: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夜间、节假日等居民休息时间,减少噪音污染。
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将噪音较大的施工工序安排在白天进行,降低夜间施工对居民的影响。
二、噪音污染控制1.使用低噪音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优先选用低噪音设备,降低噪音污染。
2.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隔音屏障,有效降低噪音传播。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设备的使用,确保施工过程中噪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粉尘污染控制1.洒水降尘: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降低粉尘污染。
2.覆盖裸露地面: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防止粉尘飞扬。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减少粉尘污染。
四、废水污染控制1.废水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2.设置废水收集池:在施工现场设置废水收集池,防止废水直接排放。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物料使用,减少废水产生。
五、文明施工管理1.施工现场围挡:设置施工现场围挡,规范施工现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施工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施工垃圾,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3.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六、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1.定期召开居民座谈会:了解居民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2.设立投诉举报电话:方便居民反映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公示施工信息:将施工时间、施工内容等信息进行公示,让居民了解施工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程施工怎么解决扰民一、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对于涉及到居民区的工程项目,施工方应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到周边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尽量避开居民最为敏感的时间段,如夜间或清晨。
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气温高、风力大等天气条件下施工,减少对居民造成的扰民影响。
二、控制噪音和粉尘污染在施工现场尽量采用低噪音、低振动设备和工具,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同时,在喷淋、覆盖、湿化等措施下,降低粉尘排放,实施有效的封闭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环保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三、限制交通影响在施工期间,应合理安排交通管理措施,确保周边交通秩序的正常进行。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交通标志、警示牌等设施,引导车辆绕行,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与当地交通部门和居民代表协商沟通,共同制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管制方案,保证交通畅通,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四、加强沟通和协调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积极与周边居民进行沟通和协调,及时发布施工计划、施工范围等信息,让居民了解施工进展和影响范围,减少误解和矛盾。
同时,建立施工项目社区联络小组,设立投诉热线等沟通机制,及时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和纠纷,促进施工过程的和谐发展。
五、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工程项目管理者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物资储备、医疗救援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和解决,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六、定期评估和改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施工管理方案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调整改进工作措施,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根据居民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减少对居民的不良影响,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扰民问题,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规划设计、施工实施、环保监测、沟通协调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工程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目标。
不扰民施工措施
为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安排合理的施工时间:尽量在白天或规定的工作时间段进行施工,避免在晚间或早晨过早开始施工,以避免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2 .减少噪音和振动:采用降噪设备和隔音措施,如安装隔音屏、防振垫等,减少机械设备、工具和车辆产生的噪音和振动。
3 .控制粉尘和废气排放:施工现场应采取措施来防止粉尘扩散和废气排放,如使用水泥墙、喷水浇灌施工地点、设置粉尘屏障等。
4 .设置围挡和警示标识: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围挡和警示标识,提醒居民谨慎经过,并避免施工区域的闲逛。
5 .提前通知和沟通:提前与周边居民沟通施工计划和时间,以便居民提前做好准备,并尽量满足居民的合理需求。
6 .定期清洁施工区域:定期清洁施工区域,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和杂物,保持周边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7 .举办居民交流会:定期举办居民交流会,听取居民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解决居民的问题和困扰。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减少施工对居民的干扰,提高施工过程中
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工程防止施工扰民和民扰协调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工程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然而,在建设时,工程方一方面要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必须要注意工程施工所带来的问题,如施工扰民和民扰协调等问题。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工程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扰民和民扰协调的情况发生。
扰民问题什么是扰民问题扰民问题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主要表现为施工噪音、施工污染、交通拥堵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会给居民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担。
如何避免扰民问题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在居民的休息时间段内进行施工,以减少噪音和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2.管理施工噪音采用隔音设施,如围挡、隔音板等,减少施工噪音的传播。
同时,还可以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进出时间,减少车辆呼啸声。
3.管理施工污染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避免扬尘污染。
采用环保设施,如水泥拌合站等,减少污染物排放。
4.减少交通拥堵合理安排施工车辆和行人进出口,减少交通拥堵。
避免在高峰时段进行道路施工,以减少交通压力。
民扰协调问题什么是民扰协调问题民扰协调问题是指施工工程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邻里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
其主要表现为施工期间物资堆放占用道路、破坏绿化、影响通行等。
如何避免民扰协调问题1.做好事前策划和居民沟通提前与周边居民沟通,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根据居民意见进行调整。
同时,在居民或业主召开协调会议时,积极参与,针对疑虑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沟通。
2.确定施工范围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采用标明施工范围的标志牌,避免施工材料和设备占用道路,影响周边交通通行。
3.破坏恢复在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绿化、步行道和其他公共设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总结工程防止施工扰民和民扰协调是一个必要的过程,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理解。
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建设,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的考虑居民的生活和环境,采取合理的措施,以避免或减少居民的不利影响。
工程不打扰附近居民生活措施
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对附近居民生活的打扰,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噪音控制:在工程施工期间,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机械工具,并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段进行施工,避免在夜间或早晨早于规定时间开始施工。
2.粉尘控制:通过覆盖建筑材料和湿润施工区域的方式,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同时,定期清理施工现场周围的街道和人行道,确保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清洁。
3.交通管控:在安排施工车辆进出施工现场时,需要合理安排交通,避免造成交通堵塞和居民出行不便。
在必要时应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和引导员,确保施工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4.沟通协调:与附近居民及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及时反馈工程进展和可能的影响,解决居民关于施工的问题和意见。
确保居民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照顾。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附近居民生活的打扰,提高施工的质量和社会形象。
请各位居民在施工期间给予理解和支持,如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以上为简要陈述,具体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安全防范措施一、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做硬化处理,表面浇筑一层混凝土,这既给将来雨季施工带来很大的便利,给工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又防止了尘土、泥浆被带到场外,保护了周边环境,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现场文明施工。
2、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夜间避免进行噪音( 55分贝)较大的工作,尽量压缩夜间混凝土浇筑的时间。
夜间灯光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
混凝土振捣时采用低噪音振捣棒,以减少噪音扰民。
派专人进行现场洒水,防止灰尘飞扬,保护周边空气清洁。
二、防止对大气污染1、施工阶段,定时对道路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2、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运输或采用容器吊运或袋装,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并适量洒水,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3、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4、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混凝土硬化路面,做到黄土不露天。
5、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车辆经清洗和苫盖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
6、现场内的采暖和烧水茶炉均采用电器产品。
三、防止对水污染1、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进市政雨水管网。
2、车辆冲洗池将车辆清洗所用的废弃水经初步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定期将池内的沉淀物清除。
3、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4、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四、防止施工噪音污染1、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2、除特殊情况外,在每天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严格控制强噪声作业,对混凝土输送泵、电锯等强噪音设备,以隔音棚遮挡,实现降噪。
防止扰民和民扰措施
开工前与在该工程项目辖区内的派出所、居委会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协商,通过区域基层相关组织与附近居民形成沟通、交流的桥梁及防范体系,最终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一)、防止扰民措施
1、建立健全扰民控制体系(现场组织机构、职责及管理制度);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实施,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办理建筑噪声排放许可证;
3、在施工前,与该工程项目辖区内的居委会协商常规的施工时间,在广泛收集意见再确定项目常规的工作时间,并向周围居民公开项目施工作业时间明确告示、噪音产生的时间段,明确后准备向居民作好解释工作;
4、开工前期(一个月),每周施工高峰时请环保部门对施工噪音污染进行测定及记录,并确定噪声扰民的范围。
对照国家规定的噪声值标准对施工方法、采用的设备进行调整、采取措施;
5、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在施工人员入场时进行综合入场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把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市容、场容整洁变成每个施工人员的自觉行为;
6、规范每个员工的举止行为和言谈,不说粗话脏话,避免与周围人员发生纠葛;
7、对于施工设备带来的噪音污染,我单位将力求采用噪音污染小的设备,并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每天9点~12点、14点~18点)使用,将噪音比较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工厂进行(如瓷砖、石材的切割等),施工现场噪音比较大的作
业(如电锤钻孔等)则事先将作业空间的门窗洞口采用封闭隔音的措施进行降噪处理;
8、对于地面和楼面扬起的粉尘,我单位每天安排专人对各个施工区进行湿水、清洁;
9、现场设置垃圾回收站,回收站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对废弃物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并及时清运出现场,现场周边多设封闭式垃圾筒并且每天定时清运,避免散发难闻气味;
10、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把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1、识别施工中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这些设备必须规定每天的使用时间(每天9点~12点、14点~18点)。
二)、民扰应急处理措施
1、民扰工作重在预防,只要认真、踏实的执行防止扰民措施,及时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解决是可以杜绝大多数民扰的;
2、在发生小规模民扰时,项目环境负责人必须直接接待来访人员,并对来访人员的意见作好记录,对其受到的损失进行核实,复核属实的要在2小时内给予答复;
3、在发生较大规模的民扰时,项目负责人应及时与该辖区内的派出所在开工前确定的具体负责人取得联系,集派出所、居委会及项目负责人与居民代表,了解情况、查清原因,对其要求、反映作出响应,属于施工违规行为,采取针对措施、加强管理并举一反三,杜绝重犯。
属于民扰时,应利用派出所、居委会的基层组织的影响力依法威慑恶意的民扰;
4、现场设居民接待室、协调员、公布现场联系电话,对来访的居民进行接待、解释、协商工作,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负责组织协调解决,并定期发放施工扰民费,避免民扰带来的一系列麻烦,确保工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