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和预测预报-实训任务单.
- 格式:doc
- 大小:958.00 KB
- 文档页数:1
《植物有害生物调查》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植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和风险;2. 掌握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方法和防治措施;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内容:一、植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和风险1. 有害昆虫:如蚜虫、螨虫、蝗虫等,会风险植物的发展和产量;2. 有害真菌:如霉菌、炭疽病菌等,会导致植物叶片枯黄、果实腐烂等;3. 有害细菌:如青枯病菌、疫霉菌等,会引起植物的病害;4. 其他有害生物:如有害鼠类、有害鸟类等,也会对植物造成风险。
二、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方法1. 实地调查:通过走访田间地头、观察植物发展情况、收集样本等方式,了解植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2. 鉴定分析:将采集到的样本送至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确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风险水平;3. 数据记录:将调查结果进行记录整理,分析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和趋势。
三、植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2. 化学防治:应用农药喷洒、熏蒸等方式,杀灭有害生物;3. 物理防治:如植物覆盖、隔离等方式,阻断有害生物的传播路径;4. 配套措施:结合耕作措施、栽培管理等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导学活动:1. 实地调查:组织学生前去校园或农田进行植物有害生物调查,学生分组收集样本并进行初步鉴定;2.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讨论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和分布规律;3. 防治措施:讨论不同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4. 方案制定: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方案,提出改进建议。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对植物有害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为植物珍爱和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水平,我们开展了植物虫害实习,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植物虫害防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习目的1. 熟悉植物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2. 提高病虫害诊断和防治能力;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2023年3月25日实习地点:XX市园林局树木园四、实习内容1. 植物虫害种类及识别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各类植物虫害的特征、形态和生活习性。
通过对现场观察、标本制作、图片对比等方法,识别了以下几种常见植物虫害:(1)鳞翅目昆虫:菜青虫、玉米螟、桃小食心虫等;(2)鞘翅目昆虫:金龟子、天牛、地老虎等;(3)半翅目昆虫:蚜虫、叶蝉、蓟马等;(4)双翅目昆虫:蚊、蝇、白粉虱等;(5)膜翅目昆虫:蜂、蚁、木蜂等。
2. 植物虫害防治方法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以下几种植物虫害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如人工捕杀、黑光灯诱杀、粘虫板等;(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防治;(3)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包括喷雾、喷粉、土壤处理等。
3. 植物虫害调查与防治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了植物虫害调查与防治实践。
具体内容包括:(1)调查当地主要植物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2)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3)实施防治措施,观察防治效果;(4)总结防治经验,撰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成果1. 熟练掌握了植物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2. 提高了病虫害诊断和防治能力;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4. 撰写了实习报告,总结了防治经验。
六、实习体会1. 植物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3. 团队协作精神在植物虫害防治工作中至关重要,只有团结一致,才能高效完成防治任务。
本次小区植物病虫害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观察、调查和防治实践,提高我们对小区植物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治能力。
通过实训,我们能够掌握病虫害的诊断方法、防治技术及日常管理措施,为小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小区绿化带四、实训内容1. 植物病虫害调查(1)调查小区内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了解常见的病虫害。
(2)对植物叶片、枝干、根系等部位进行观察,记录病虫害发生的症状。
(3)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包括气候、土壤、栽培管理等。
2. 病虫害诊断(1)根据病虫害的症状,结合植物种类,初步判断病虫害的种类。
(2)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确认病虫害的种类。
3. 病虫害防治(1)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2)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如修剪病弱枝、清除病虫害寄主、喷洒农药等。
(3)观察防治效果,调整防治策略。
4. 日常管理(1)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2)合理调整植物布局,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
(3)定期检查植物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1. 识别出小区内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如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炭疽病等。
2. 掌握病虫害诊断方法,能准确判断病虫害种类。
3. 制定并实施病虫害防治方案,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
4. 提高小区植物病虫害防治能力,为小区绿化提供保障。
六、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管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实践中,我们学会了病虫害诊断、防治方法及日常管理措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3. 实训过程中,我们注重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沟通协作能力。
4.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保护小区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七、建议1. 加强小区植物病虫害防治知识普及,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2. 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3. 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防治技术。
实训10 农业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1.实训目标掌握植物病虫害取样和调查的方法,在调查中了解农业植物病虫害种类、为害情况、分布区域及发生规律,学会整理计算调查资料数据,为制定病虫害的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实训用具自制调查记载表、手持放大镜、笔记本、铅笔、相关图片资料等。
3.实训内容(1)根据植物病虫害种类和寄主特点,按一定的取样方法、取样单位划出取样点; (2)取样点内,调查某一具体农业植物病虫害,并按设计的表格进行记载;(3)调查资料进行整理与计算,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所造成的为害进行分析,并写出调查报告。
4.操作步骤与方法1)调查准备 调查之前,除准备好调查用具外,要拟定好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内容,制定好调查表格,了解病虫害的田间分布类型,为正确选择调查方法做好前期准备。
对病虫害的调查内容来说,通常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和重点调查两类。
前者也称为一般调查或普查,主要是了解某一地区农业植物上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等情况,记载的项目不必很细;后者又称专题调查或系统调查,是在一般调查的基础上,选择重要的病虫害,深入系统地调查它的分布、发病轻重、消长规律、防治效果等,要求调查次数多,记载准确详细,以便进行深入分析。
植物病虫害田间调查,很难进行全面逐株调查,只能从中抽取一部分样本来估算总体情况。
不同类别的病虫害在田间的分布情况不同。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田间分布类型是确定正确取样方法的主要依据。
一般植物病虫害的田间分布主要有随机分布型、核心分布型和嵌纹分布型。
随机分布型是指病虫害在田间分布呈比较均匀的状态,如草坪锈病、花卉霜霉病等。
核心分布型是指病虫在田间的分布呈多个集团或核心,并向四周扩散和蔓延,如植物疫病、斜纹夜蛾等。
嵌纹分布型是指病害在田间分布疏密互间、密集程度极不均匀,呈嵌纹状。
如大叶黄杨白粉病、二点叶螨等(附图10-1 )。
2)调查记载(1)病虫种类识别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绿地或花卉基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手持扩大镜,对照图片和图谱,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田间识别和鉴定。
《植物病虫害预测》作业设计方案《植物病虫害预计》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预计和防控至关重要。
本课程旨在通过进修植物病虫害的预计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对植物珍爱的认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基本观点和分类;2.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预计方法和技术;3. 进修植物病虫害的防控措施和应对策略;4.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病虫害的基本观点和分类;2. 植物病虫害的预计方法和技术;3. 植物病虫害的防控措施和应对策略;4. 实验操作:应用植物病虫害预计仪器进行实地操作。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讲授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和预计方法;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应用植物病虫害预计仪器进行实地操作;3. 教室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植物病虫害预计中遇到的问题;4.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作业设计1. 课前阅读: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的植物病虫害预计的资料和文献,为教室进修做好准备;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或田间应用植物病虫害预计仪器进行实地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4. 教室讨论:组织学生在教室上分享实验经验,互相讨论和交流。
六、评分标准1. 课前阅读:10分;2. 实验操作:30分;3. 实验报告:40分;4. 教室讨论:20分。
七、参考资料1. 《植物病虫害预计技术与应用》;2. 《植物病虫害防控手册》;3. 《植物珍爱学实验指导》。
以上为《植物病虫害预计》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修和掌握植物病虫害预计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植物保护基础NO4: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和预测预报技能训练1 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一、目的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调查和取样的方法,会进行植物病虫害的调查、记载、计算,能根据调查计算结果,对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二、材料及用具自制调查记载表、手持放大镜、笔记本、铅笔、相关图片资料等。
三、内容及操作步骤(一)调查前准备准备调查用具,拟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格,了解所调查病虫害的田间分布型,为正确选择调查方法做好准备。
(二)调查取样选择不同类型的代表田块,根据病虫在田间的分布情况以及被调查田块的大小,确定取样方法和样点数。
(三)调查内容虫害调查,主要是调查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病害调查,—般全株性的病害(如病毒病、枯萎病、根腐病或细菌性青枯病等)或被害后损失很大的病害,主要调查其发病(株)率。
其他病害除调查发病率以外,还要进行病情分级,调查病情指数。
调查时,可从现场采集标本,按病情轻重排列,参照已有分级标准划分等级。
(四)调查记载记载内容要依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来确定,通常要求有调查日期、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名称、调查项目等(如表1、表2)。
(五)调查结果整理与计算对田间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资料,根据公式进行整理与计算,虫害要算出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病害要算出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填写结果整理的相关表格(如表3、表4)。
通过对病虫害发生的普遍程度和严重程度的比较,并结合相关的气候资料,分析病虫害的发展趋势。
表1 虫害田间调查记载表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植物名称:害虫名称:样点株号及害虫数量备注1 2 3 4 5 …19 20ⅠⅡⅢⅣV表2 病害田间调查记载表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植物名称:病害名称:样点株号及病害分级备注1 2 3 4 5 …19 20ⅠⅡⅢⅣV表3 虫害调查结果整理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植物名称害虫名称调查总株数调查总面积活虫总数量有虫总株数有虫株率单株虫口密度单位面积虫口密度表4 病害调查结果整理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植物名称病害名称调查总株数调查总面积感病总株数发病率严重度分级及各级株数病情指数0 1 2 3 4四、注意事项1.调查选点、取样方法要准确,避免误差太大。
《植物有害生物调查》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植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和特征;2. 精通植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3. 培育对植物保卫的认识和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植物有害生物?2. 植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和特征;3. 植物有害生物的风险和影响;4. 植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引导同砚了解植物有害生物的风险状况,激发同砚对植物保卫的重视。
2. 进修植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和特征:介绍常见的植物有害生物,如害虫、病原菌、杂草等,让同砚了解它们的特征和风险。
3. 探讨植物有害生物的风险和影响:谈论植物有害生物对农作物发展和产量的影响,引导同砚沉思如何有效防治。
4. 进修植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让同砚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5.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同砚实际操作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和防治,培育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进修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物保卫的重要性,鼓舞同砚乐观参与植物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四、导学作业:1. 调查家周边的植物有害生物状况,记录下发现的种类和数量;2. 沉思如何有效防治这些植物有害生物,写出你的解决方案;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植物有害生物的知识,筹办分享给同砚。
五、拓展延伸:1. 参观农业科技园或植物园,了解植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和实践;2. 参与植物保卫志愿活动,亲身体验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和防治工作。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将对植物有害生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精通相应的防治方法,培育植物保卫的认识和能力,为将来的进修和实践奠定基础。
期望同砚们能够乐观参与植物保卫工作,为秀丽的自然环境贡献自己的力气。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通过本次试验,同砚将进修如何进行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与识别,了解植物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风险以及防治措施,培育同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植物保护基础
教学单元4: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和预测预报
实训任务单
实训项目名称农作物重要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短期预测编号
学习目标掌握植物病虫害调查和取样的方法,会进行植物病虫害的调查、记载、计算,能根据调查计算结果,对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工作任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记载和计算
阅读资料教材及其他有关农作物重要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短期预测的文本资料、视频资料等
实训任务实施(工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工作记
录)工作步骤:(一)调查前准备准备调查用具,拟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格,了解所调查病虫害的田间分布型,为正确选择调查方法做好准备。
(二)调查取样选择不同类型的代表田块,根据病虫在田间的分布情况以及被调查田块的大小,确定取样方法和样点数。
(三)调查内容虫害调查,主要是调查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病害调查,—般全株性的病害(如病毒病、枯萎病、根腐病或细菌性青枯病等)或被害后损失很大的病害,主要调查其发病(株)率。
其他病害除调查发病率以外,还要进行病情分级,调查病情指数。
调查时,可从现场采集标本,按病情轻重排列,参照已有分级标准划分等级。
(四)调查记载记载内容要依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来确定,通常要求有调查日期、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名称、调查项目等(如表1、表2)。
(五)调查结果整理与计算对田间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资料,根据公式进行整理与计算,虫害要算出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病害要算出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填写结果整理的相关表格(如表3、表4)。
通过对病虫害发生的普遍程度和严重程度的比较,并结合相关的气候资料,分析病虫害的发展趋势。
注意事项:
1.调查选点、取样方法要准确,避免误差太大。
2.不论采用何种取样方法,样点在田间的分布要均匀,选点必须“随机”,不可主观选挑样点。
3.避免在田边取样,因为田边环境条件和植株生长情况往往与田中差别较大而缺乏代表性。
问题分析处理
学习心得
评价考核(态度、
工作速度与质
量、发现处理问
题能力等)
自我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