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_kevin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23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分析:
1、单元地位:本单元内容主要介绍了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具体表现。
分析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和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不能像西方这样成长起来。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再加上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近代中国全方位落后于西方国家,使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与侵略。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农业和商业的关系,要坚持改革开放,要与时俱进,紧跟世界进步潮流,才不至于落伍挨打。
2、单元特点:本单元线索清晰,教材主要分两条线条。
第一条是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况、资本主义萌芽意义、缓慢发展的原因以及后果。
......。
疑问: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
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为什么答案会是D?如何理解它与A的关系?还有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如何理解?货币经济是什么概念,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区别。
谢谢!
AWU3812
2010年10月25日
答复:
中国古代形成的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一个超稳定的经济结构。
造成超稳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的自然经济如冻土层,资本主义萌芽要冲破它非常艰难。
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极力维护自然经济,因为它们要按户收税,户口不能不控制。
反过来,对于破坏自然经济的工商业,则极力抑制,重农抑商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传统国策,这就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封建政治和经济是联结在一起的。
A项讲社会的经济基础,B项讲经济政策,C项讲关卡制度,D项讲总的封建制度。
B、C都可以说是D的一部分,此题的立意和选项的设计不合理。
货币经济,指人们在交换实用货币。
商品经济指人们的生产活动目的是出产商品。
自然经济指人们的生产活动目的是自己解决衣食,如织出的布,为自己穿,不是为卖(即作为商品)。
马执斌
2
经典模板
2010年11月2日
2 经典模板。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生产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主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民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造成国内市场的狭小。
国际市场缺乏: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国家政策不利:“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厂长和工商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落后:受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
高三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根本构造与特点第5课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开展扶沟高中整理人:谢献华审核人:戴全林2021-09-5★考纲课标考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标: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开展缓慢的原因。
★知识构造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开展1.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开展3.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及缓慢原因二、“重农抑商〞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及作用2.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后果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海禁〞2.“闭关锁国〞★知识梳理一、“重农抑商〞政策1.概念:重视开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以农为“本〞,商业为“末〞。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根本的经济政策。
2.开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⑴原因: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根底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消费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②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
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④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商业开场兴起,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增多,开场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消费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商周时期,国家曾一度支持商业的开展〕。
⑤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
⑤根本原因:消费力程度低。
商品经济不兴旺,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⑵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到达稳固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
3.“重农抑商〞的表现⑴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抑制土地兼并,兴修水利,恤贫救灾,减轻税收,制止弃农经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等。
⑵“抑商〞:①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堵其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②限制民营商业范围,重要行业实行官营专卖制度,不许商人染指,压制民营工商业的开展;③利用重税惩罚商人,不断加征商税,而且关卡林立;④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展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如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制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直到唐代,西汉确立的商人另入市籍——商人的特殊户籍,一入市籍那么不许为官仍然继续实行〕;⑤明清时期制止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