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前后资本主义萌芽
- 格式:pptx
- 大小:5.33 MB
- 文档页数:44
阶段十二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总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课时1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开辟新航路。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主干梳理]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社会根源⎩⎨⎧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日趋强烈。
②《马可·波罗行纪》诱导人们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思想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2.条件(1)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2)客观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发展,地理知识的丰富。
3.过程4.(1)对欧洲⎩⎪⎪⎨⎪⎪⎧①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②荷、英、法等国家加入了海外探险的行列。
③引发“商业革命”。
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引发了“价格革命”。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考点二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荷兰的殖民扩张(1)条件⎩⎨⎧①地理优势:荷兰濒临大西洋,手工业发达,商业活动频繁。
②政治前提: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③制度优势: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2)表现⎩⎨⎧①成立殖民机构:政府特许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②参与殖民掠夺: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3)结果: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1)条件⎩⎪⎨⎪⎧①地理条件: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1、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以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为标志——误以为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高中世界近现代史教材,沿用前苏联的观点,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而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基本接受了国外世界史学界的主流观点,修正了这一说法,将1500年前后的这一系列事件作为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2、整体世界形成的开端是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的开端和早期殖民活动——误以为是18-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经济开放性和扩张性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同时也是以世界市场为媒介的整体世界形成的开端。
而18-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则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初步形成。
3、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误以为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简单复活,或者根据其表象,只认为是单纯的文艺现象,看不到其思想解放的作用。
而准确地说,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也是深刻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4、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误以为是天文学领域的革命。
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
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中所阐述的太阳中心说也不完全正确。
但它引起欧洲思想界和科学界的极大震撼,引发了欧洲科学界以科学态度和全新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的热潮,所以史学界将它作为欧洲自然科学的开端。
而牛顿力学体系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系统的理论概括,它才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新议会的召开,结束的标志是光荣革命的胜利——误以为内战的爆发和《权利法案》的颁布是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新议会的召开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要求限制王权,而国王则拼命维护其专制权力,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之间的斗争已经公开化,所以革命事实上已经开始;光荣革命结束,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贵族达成妥协,新政权稳定地建立了起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条件业已具备,革命派的任务完成,革命基本结束。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导言”部分复习思考题一、概述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学界有不同观点:(一)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斗争是主线这是苏联学者和过去我国学者所持之观点。
对此,斯大林的三大矛盾说是其典型概括。
刘综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1986版)认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即认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他开始于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终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强调“现代化”为世界近代史主线罗荣渠和钱乘旦等学者认为如此。
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卷》认为世界近代史大约是1500—1900年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它包含了纵向、横向两种基本趋势。
从前者看,它是世界从前工业社会逐步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同时也是世界从前资本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现代社会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历史。
从后者看,它是世界作为整体逐步形成、发展的历史。
(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强调认识和研究世界的横向发展趋势,即世界作为整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分析世界近代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首先,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其次,世界近代史是世界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起始阶段,也是现代世界基本形成和现代社会基本特征初步显现的关键阶段。
从现代化的起源看,世界近代史是现代化的全面启动阶段。
其中,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运动为内容的近代文明的兴起,标志着传统社会的瓦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现代文明的滥觞在这里产生和发展。
手工工场时期(1500年前后—18世纪中期):近代史开端【阶段特征】1.经济(1)生产力:手工工场。
(2)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重商主义。
(3)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中心往欧洲转移。
2.政治(1)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模式探索。
(2)中央集权国家和民族国家形成。
3.文化(1)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内涵。
(2)科技:自然科学、牛顿近代科学。
(3)文艺:人文主义特色的文艺。
(4)世界文化交流(特别是中西方之间)。
【主要表现】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
3.发展:18世纪中期,逐步确立责任制内阁。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
二、新航路的开辟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1.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与美洲开始有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
三、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及自然科学的兴起1.思想解放(1)人文主义复苏: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冲破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
(2)人文主义的应用:宗教改革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专制与腐败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德意志兴起。
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人文主义的升华:启蒙运动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和封建专制制度,阐释民主、人权、法制等人文主义思想,提出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学说,构建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的性质。
论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姜正华[摘要]: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代表了理性思考和思想的巨大变化,而不是物质上的巨大变化。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关键词]:文艺复兴主要成就成因一、文艺复兴的概述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于15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时代的分界。
普遍认为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一词就源于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意为再生或复兴),15世纪后期起,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鼎盛。
1550年,瓦萨里在其《艺苑名人传》中,正式使用它作为新文化的名称。
此词经法语转写为Renaissance,17世纪后为欧洲各国通用。
19世纪,西方史学界进一步把它作为14至16世纪西欧文化的总称。
西方史学界曾认为它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45页。
)二、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1、14~16世纪,在意大利首先迸发出一股资产阶级文化新潮流。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
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作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