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中的几个关系(下)
四川/庄瑞林
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执政与参政的关系,执政与参政密不可分。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这种领导,主要通过中共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和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的。
(3)两者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4)两者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关系,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5)两者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
(6)两者是亲密友党的关系,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亲密友党关系的真实写照,也是两者合作的基本方针。
(7)中国共产党执政才能确保民主党派参政,民主党派参政有助于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
执政和参政都是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必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民主党派必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关系。
依法治国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展示和教师讲解能够完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2.通过练习、讨论和教师讲解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时政材料进行分析,并能结合时政语言对问题进行回答,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二.教学过程导入: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们先一块听一首歌,听完以后用一句话或者几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 厉害了,我的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变化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去年我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大表大会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下,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发展的各方面做出了战略性部署,而依法治国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法治兴则国家兴,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十九大又做出了更具体的部署,比如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立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宪法的事实与监督等等.而我们作为备考生必须把握时政热点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加从容不迫的应对高考,今天我们就结合这一热点问题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环节一:构建知识体系(通过构建知识体系达到夯实基础知识的目标)首先我们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体系.大家课下已经在学案上完成,接下来大家进行小组合作,时间十分钟,组内讨论完善知识体系,讨论结束后分享你们的活动成果.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刚才大家讨论的都很热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学生:展示知识体系,未发言学生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教师;大家整理的体系都很全面,我也整理了知识体系,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对你的知识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学生:修改完善知识体系.教师:基础知识我们已经掌握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怎样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展示幻灯片.环节二:时政热点分析:(通过分析时政材料结合知识进行回答,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审设问要注意,本题中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共同推进的认识,考查对做法的认识,所以只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接下来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谈论交流,五分钟后分享你们的活动成果.学生:小讨论学习教师:时间到.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学生:展示小组活动成果环节三:你作出题人(通过出题让学生了解出题人的目的和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刚才大家的回答都不错,特别是能够将时政语言与答案相结合,给答案又增色了不少.接下来我们转换一下角色,你来作出题人,命题要求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进行提问并对问题进行简要回答,时间十分钟,开始.学生:小组交流问题并进行回答.教师我刚才看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觉得最好最有深度的题目.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刚才几位同学提问的问题都很有深度,能结合时政材料,接下来大家看一下与时政相结合的材料内容,,大家把这些内容读一下,有重点的记一下.学生:熟读时政材料并进行重点识记.教师:十九大对国家的发展作出部署,也对我们青年学生提出了要求,下面这段话请大家齐读,感受一下国家的重任,民族希望.展示幻灯片.学生:齐读十九大内容.结束语: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只要我们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让我们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想着充满希望的明天前进,实现自己的高考梦.学情分析现在的高中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中国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
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
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人曾经把资本主义多党制看成是我国的救国良方,并试图在中国推行,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一度效仿西方的多党制,一时间中国“集合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国内政党如雨后春笋般遍及中华大地,最多之时达到300多个,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未能把中华儿女从水生火热中解救出来,改变中华名族的命运。
高三政治常识政党和政党制度知识点:政党一、政党1、政党的含义和特征:(1)含义: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基本特征:第一,政党具有阶级性。
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不能只看其名称和成员出身,而要看它在实践中体现的阶级利益。
第二,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
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或参与、支持某种政权是政党的政治目标。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第三,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2、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1)关系: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2)当代世界各国通常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原因:①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必须掌握国家政权)②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条件。
(能够掌握国家政权)政党是一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和领导集团等,这使它能够成为国家政权的领导者。
当然,不是任何政党都能领导国家政权,它必须是执政党。
3、我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南。
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3)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我国的政党制度引言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将从政党的定义、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政党的定义政党是由一群具有共同政治目标的人组成的集体组织,其目的是通过合法的政治手段参与和影响政府权力的运作和决策。
政党在民主国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代表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参与政治决策和国家治理。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情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政党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非执政党则以参政党的身份存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我国政治体系的重要特点。
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活动。
这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着广大中间层和非党员知识分子的利益,对党和国家事务提供了建议和决策参考。
我国政党制度的运作方式我国政党制度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政治协商、参与决策和监督等方面。
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广泛的政治协商,形成了我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
政治协商通过对重大问题的协商和决策,保障了各方利益的平衡,促进了党派之间的合作与团结。
参与决策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不同政党和无党派人士都有权利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
政党通过不同的途径,例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决策过程,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监督政党的监督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形成了一个相互监督、制衡的格局。
政党通过参与监督,对政府和执政党的行为进行合法监督,维护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我国政党制度具有以下一些优势: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能够维护各方利益的平衡,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第一章政党与政党制度除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国家还有其他政党,他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大民主党派。
哪八大民主党派呢?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
这样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竞争性政党制度大不相同。
那么,这一制度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和优点呢?以上问题是这一章将重点阐述的问题。
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掌握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课政党与政党的基本理论一、政党的基本理论(一)政党的涵义1. 政党的词源就跟铁路、轮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事物和概念一样,政党是一个舶来品。
很多同学可能会想,怎么可能?我们中学学历史就知道了唐朝的“牛李党争”、明朝的东林党,中国古代不早就有党了吗?政党怎么可能是舶来品呢?的确,中国古籍中很早就出现了“党”字,但没有“政党”一词。
中国古籍中的“党”有四种涵义:一是指居民基层单位;《周礼·地官闾胥疏》中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
”党指的是古代地方政权组织。
五百户为一党。
二是指至亲好友;如“睦于父母之党”。
三是指有首领的群体;如“凤飞,群鸟相从以万数,故以朋党字。
”四是由以上涵义引申出来的政治上的官僚帮派的勾结,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组织:如“诸侯有罪,傅相不举,为阿党”,再如唐朝的牛党、李党。
而且,我们在使用“党”字时,往往以贬义居多,比如“党同伐异”、“结党营私”。
由此可见,中国古籍中的“党”同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涵义迥异。
我们现在使用的“政党”一词,来自日语,日语来自英语Party,英语来自拉丁文Pars,本意为“一部分”,后逐渐演进为一个专指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概念,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一词显然源于西方。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www.5y一、主干知识网络二、高考考点解读、政党和政权(1)政党的特征(2)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3)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3)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3、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1)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点1政党和政权、政党的特征(1)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
(2)政党的三大特征①政党具有阶级性。
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主要看它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
②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
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或参与、支持某种政权是政党的政治目标。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③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政党的特征(3)理解政党同阶级、国家、国家政权、政治的内在联系政党、国家政权、国家和政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是阶级性质决定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政党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其他政治性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在现代社会中,作为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一般是由政党来领导的,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性相一致的。
在国家政权存在的情况下,各种政党和其他政治组织的政治活动都同国家的政权有关。
2、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1)政党是当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基本的和重要的力量。
政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影响政府或组织政府、领导政府。
(2)当代世界各国通常是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①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②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条件。
③在现代各国一般都有政党掌握国家政权3、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1)含义及类型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一、政党1、政党的产生: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
(政党会随着阶级的灭亡而灭亡)2、产生条件——A:(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化;B:资本主义的民主制;C: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
注: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政党的含义: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4、基本特征——A: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判断其性质要看它在实践中体现的阶级利益)B: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C: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5、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
——通常情况,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原因:A:领导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政党只有领导政权,才能通过法定程序把自己的纲领、路线、政策变为国家的法律,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并依靠国家的强制力加以贯彻执行,使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得到实现)B: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主观条件。
6、中国共产党(1)性质:A: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并不是说只有工人才能入党,只要拥护党的纲领和章程,并自觉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条件便可以入党)B:中共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中共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D:中共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这是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7、领导地位:——其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三政治总攻略第二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下)第一框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横:立法、行政、司法。
纵:中央到地方。
1、国家机构的含义p45国家机构的含义: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的组织机构,国家机关的总和就是国家机构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2、国家机构组织体系,根据职能划分p46①国家元首:一个国家实际或者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机关)②立法机关:有权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法律的机关,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资:议会、国会)③行政机关:国家管理机关,政府,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政府职能。
④司法机关:国家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机关。
法院,广义包括检察院,一府两院含义⑤暴力机关:国家机构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常备军,警察,监狱。
第二框我国的国家机构1、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p48我国国家机构分为五部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中央到地方,自治区的自治机关,特别行政区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2、中央的国家机关的职权p4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央-地方-一个体系,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连续任期不超过2届,职权: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交权。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相应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第三框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p52含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指的是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是现代社会普遍的的政治现象)
1 政党的产生: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政治条件:资本主义民主制
思想条件: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
2 政党的特征
含义: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特征:(1)政党具有阶级性(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党的阶级性质,主要看它在实践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
(2)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是区别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3)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3 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1)国家性质一般与执政党性质相一致
(2)现代实行民主政体的国家一般由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原因:a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b政党具备掌握国家政权的条件。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作出的正确选择(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为什么?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坏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共执政的基本方式)
3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为什么?
(1)中共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共的性质:
(3)任务: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关键是抓好党自身建设
怎么样?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5)做好反腐倡廉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邓小平理论
(1)主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贡献: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在实践中,这理论还会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2)核心内容: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的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地位: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只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这是一条合乎国情、集中体现我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路线
(4)要求:任何时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5)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作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贡献: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3)怎么样?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5)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 科学发展观
(1)含义: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贡献:它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政党制度
1 政党制度及类型
(1)含义: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2)分类: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两党制、多党制)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作用
(1)较封建制统治具有历史进步性
(2)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整治工具
(3)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
(4)排斥和压制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
(5)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6)没有改变政权的资产阶级性质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我国的政党制度)
1 我国的民主党派(8个民主党派)
2 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内容
含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内容(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3 多党合作制的优越性
(1)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2)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3)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4 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1)西方多党制从根本上不适合中国国情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3)我过的国家性质决定
(4)人民政权就要丧失,社会主义制度就要被颠覆,必将造成社会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