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挤切治疗小儿鼾症175例(精)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扁桃体摘除、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薛敏燕;过丹尼【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小儿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5例2014年3月—2018年3月小儿鼾症患儿,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扁桃体摘除联合腺样体刮除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鼾症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5.65%(22例)高于对照组68.18%(15例),χ2=5.805,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分数(95.84±2.11)分优于对照组(80.13±2.21)分,t=9.033,P<0.05;观察组手术实施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55.02±2.12)min、(5.21±1.25)d,优于对照组,t=8.219、5.720,P<0.05;观察组出血等并发症率8.70%(2例)低于对照组36.36%(8例),χ2=4.980,P<0.05.结论小儿鼾症患儿行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疗效非常理想,有效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和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20【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扁桃体摘除;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小儿鼾症;治疗作用;并发症;生活质量【作者】薛敏燕;过丹尼【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江苏无锡 214062;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江苏无锡 214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小儿鼾症,俗称小儿打呼噜,是指由于部分或完全气道阻塞导致睡眠期间低氧血症的临床表现,可影响心肺功能,不利于儿童健康。
事实上,小儿鼾症是一种病理状况。
有必要及时消除引起疾病的因素,以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育。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经全麻后,口咽部固定Davis开口器,先采取常规术式切开、分离、挤切以除去扁桃体,彻底止血。
对照组随后予以常规刮除腺样体,而观察组在经上述步骤后在鼻内窥镜下切除腺状体,经鼻腔加入少许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10mL生理盐水+1mL肾上腺素)以使鼻腔黏膜紧缩,选取2根8号导管分别于两侧鼻腔处插入,拉起软腭且系活结。
在70°内窥镜下,注意观察后鼻孔以及咽鼓管圆枕与腺样体的关系。
应用切割刀头切割腺样体,切除结束后,检查有无残留,全面止血。
结束后,将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入系有丝线的两片膨胀海绵中,使其膨大。
在导管上系住丝线,由鼻腔引出,以使腺样体创伤面受到海绵的压迫。
术后2d撤出海绵。
术后按病情需要合理使用止血药物、抗生素、漱口液以及滴鼻剂。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且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
疗效评价标准[3],痊愈:打鼾、呼吸受阻、呼吸暂停、张口呼吸、鼻塞等有关症状均消除;有效:以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效:以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所获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 综上所述,采取扁桃体摘除再辅以鼻内窥镜下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鼾症,效果明显,且可减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值得予以推广应用。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
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早期效果分析目的:探讨扁桃体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儿童鼾症的早期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儿68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信封法分成两组,每组34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扁桃体挤切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 AS评分)情况、免疫功能变化情况,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患儿的睡眠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1、2周的V 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4、10.194,P<0.05);两组3周的V 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1,P>0.05)。
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IgA、IgG、IgM 指标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217、6.678、9.436,P>0.05),而对照组患儿各项指标均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4、1.268、1.555,P<0.05)。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次数和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能够减轻疼痛、避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儿童鼾症;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多导睡眠监测;V AS评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因在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塌陷导致呼吸暂停、低通气现象促使患儿睡眠结构紊乱、以打鼾为主要表现的病症,OSAHS会导致幼儿睡眠结构紊乱、血氧饱和度下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1]。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幼儿群体中OSAHS患病率约为3%[2]。
幼儿机体耐受性差,手术治疗后剧烈疼痛往往带来潜在危险。
此外,文献[3]研究报道显示,扁桃体全切手术治疗后出血率约为20%,超高的出血率增加了潛在的危险[3]。
因此临床治疗时科学地选择手术方式非常关键。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曲歌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5(000)022
【摘要】目的:分析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鼾症患儿临
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5例)。
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扁桃体摘除与鼻内镜腺样体的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有效性指标水平及疗效。
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有效性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总有效率94.54%比对照组76.36%高,差异均具统计意义(P<0.05)。
结论小儿鼾症进行扁桃体与鼻内镜腺样体的切除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总页数】2页(P103-103,104)
【作者】曲歌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辽宁丹东118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
【相关文献】
1.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鼾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J], 鲁昊
2.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石丹
3.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魏珍星
4.扁桃体摘除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J], 郭九海
5.分析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 [J], 李恩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应用价值评定鼾症是指睡眠时呼吸产生的鼾声,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
在儿童中,鼾症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腺样体和扁桃体是儿童中常见的慢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灶,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儿童鼾症,本文将对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定。
一、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可以有效缓解鼾症症状扁桃体和腺样体的炎症和肥大是导致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可以彻底清除病灶,从而改善儿童的上呼吸道通畅度,减少呼吸阻力,使儿童的呼吸音变得正常,从而有效缓解鼾症症状。
鼾症会导致儿童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多梦、易醒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可以减少上呼吸道阻塞,改善儿童的呼吸质量,从而恢复儿童的正常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研究表明,对于腺样体和扁桃体引起的鼾症,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的治疗效果相对稳定。
手术后大多数患儿的鼾症症状可以明显改善,且长期效果较好。
虽然也有个别患儿术后症状未完全消失,但其发生率较低,并且可以通过后续治疗进一步改善。
四、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的安全性较高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在儿童中是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尽管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但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下,手术风险可以被控制在较低水平。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是治疗儿童鼾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该手术可以缓解鼾症症状,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治疗效果稳定,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需要强调的是,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并不适合所有的鼾症患儿,在选择手术方法时需综合考虑患儿的具体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扁桃体摘除和(或)腺样体刮除治疗儿童鼾症连荣;卢振民;张爱民;余文发;郑朝攀【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06(018)013【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鼾症患儿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 对86例儿童鼾症患儿单纯行扁桃体摘除14例,单纯行腺样体刮除23例,行扁桃体摘除和腺样体刮除49例,术后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5~7天.结果:术后2~3天78例(90.69%)患儿打鼾、憋气、张口呼吸症状消失,能安然睡眠;8例患儿鼾声明显减小,呼吸均匀,无憋气及张口呼吸.3个月后随访所有患儿均无打鼾、憋气及张口呼吸,能安然睡眠,伴随症状消失.结论:扁桃体摘除和(或)腺样体刮除可有效地解除儿童口咽腔及鼻咽腔的狭窄或阻塞,改善儿童上气道通气状况,使其在睡眠时呼吸气流通畅,从而达到治疗儿童鼾症的目的.【总页数】2页(P542,544)【作者】连荣;卢振民;张爱民;余文发;郑朝攀【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新乡,453100;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新乡,453100;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新乡,453100;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新乡,453100;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新乡,45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6.7【相关文献】1.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和(或)扁桃体摘除治疗儿童鼾症65例报道 [J], 孙杨2.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割联合扁桃体摘除术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观察 [J], 范相民;3.扁桃体摘除和(或)腺样体刮除治疗儿童鼾症 [J], 张丽; 连荣; 贾君芳; 卢振民; 崔海平; 张爱民; 余文发; 郑朝攀4.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割联合扁桃体摘除术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观察 [J], 范相民5.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割联合扁桃体摘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研究 [J], 王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早期疗效的分析马祖霞;王晓光;董明福;樊亚琴;韩忠生;税小波【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7)004【摘要】目的探讨Ellman双频射频机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早期疗效.方法对30例伴有扁桃体肥大的OSA HS患儿采用Ellman双频射频机行扁桃体部分切除 ,同期与30例伴有扁桃体肥大的OSAHS患儿行传统扁桃体全切术相对比 ,从创面出血、手术时间、伤口疼痛、进食困难、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测、免疫功能、生长发育等方面分析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OSA HS的早期疗效.结果术后1周和6个月内 ,与传统扁桃体全切术相比 ,30例OSA HS患儿术后创面出血少 ,手术时间短 ,伤口疼痛轻 ,进食容易 ,打鼾减轻 ,无免疫功能下降 ,生长发育良好.结论Ellman双频射频机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OSA HS短期疗效好 ,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OSA HS 的手术方式.【总页数】3页(P484-486)【作者】马祖霞;王晓光;董明福;樊亚琴;韩忠生;税小波【作者单位】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贵州遵义56300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贵州遵义56300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贵州遵义56300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贵州遵义56300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贵州遵义56300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贵州遵义56300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分析 [J], 张守遐;肖彩群;李丽;黄玉芳2.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部分切除术与扁桃体全切除术治疗儿童OSAHS的比较分析 [J], 詹斌;刘亚辉;高凯;魏婷婷3.70°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吸切术+扁桃体剥离术治疗儿童鼾症65例临床分析[J], 苗军魁;王爱玲4.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早期效果分析 [J], 禹林5.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和高频电刀切除扁桃体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分析对比 [J], 左晓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分析张守遐;肖彩群;李丽;黄玉芳【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56例儿童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病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张口呼吸、打鼾、睡眠憋气憋醒及呼吸暂停、头痛、鼻塞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痊愈47例(83.9%),有效9例(16.1%),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可有效解除儿童鼻咽上呼吸道阻塞及狭窄,改善通气功能,是治疗儿童鼾症(OSAHS综合症)较为理想的方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5)003【总页数】2页(P411-412)【关键词】小儿鼾症;扁桃体;腺样体OSAHS综合症【作者】张守遐;肖彩群;李丽;黄玉芳【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河源 5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6.9鼾症又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并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对身体健康危害已日益受到了人们重视,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3%[1]。
儿童鼾症的主要原因为腺样体肥大和/或扁桃体肿大导致鼻咽部气道狭窄,患儿睡眠时呼吸道气体交换受到阻碍,血氧饱和度下降,引起临床症状。
我院2012 年6月至2014 年6月期间共收治了56例小儿鼾症患者,均采用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进行,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56病例均顺利完成了扁桃体切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中出血30~100 mL,术后无明显活动性出血,5~7 d天手术创面上皮化,鼻咽部粘膜充血水肿消失。
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小儿鼾症作用中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小儿鼾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因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引起打鼾的患儿,总结手术效果。
结果打鼾的患儿经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后打鼾症状减轻。
结论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小儿鼾症中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鼾症扁桃体腺样体鼾症是指鼾声响度超过60dB,影响同室人休息。
在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称之为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症。
在影响小儿睡眠质量引起小儿鼾症的诸多因素中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最为常见。
我科自2000年9月至2012年2月收治了378例由于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小儿鼾症病人。
其中扁桃体和腺样体同时肥大的267例,单纯扁桃体肥大的55例,单纯腺样体肥大的56例,在病例选择上首先采集病史:患儿多伴有如下症状: 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憋气反复惊醒遗尿多汗多动白天嗜睡生长发育迟滞。
专科查体:腺样体肥大超过后鼻孔2/3,双侧扁桃体Ⅱ°或Ⅱ°以上。
辅助检查:鼻咽侧位X线片CT纤维鼻咽镜/鼻内镜提示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者。
将腺样体及扁桃体同时切除的分为第一组,将只切除腺样体的分为第二组,只切除扁桃体的分成第三组。
以打鼾症状消失作为显效标准,用打鼾症状减轻作为有效,打鼾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作为无效。
将378例病人分成三组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把我科2000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小儿鼾症病例为研究对象,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78例患者作一次回顾性临床疗效分析。
将腺样体及扁桃体同时切除的患儿病例分为第一组,此组病例为267人,将只切除腺样体的病例分为第二组,此组病例为56人,只切除扁桃体的病例分成第三组,此组病例为55人。
以打鼾症状消失作为显效标准,用打鼾症状减轻作为有效,打鼾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作为无效。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应用价值评定
鼾症是儿童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可影响孩子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和生长发育。
目前,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被广泛用于治疗儿童鼾症。
本文旨在评价该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
腺样体和扁桃体是咽喉部的两个常见淋巴组织,它们的肥大可导致咽喉通气道的阻塞,引起儿童鼾症。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是通过手术切除这两个组织以恢复通气,从而治疗
鼾症的有效方法。
现有研究显示,经过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后,儿童的鼾症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其中,一项对81例儿童的研究显示,手术后3个月,鼾症发生率由术前的80.2%降至26.7%,治愈率为68.1%;6个月时鼾症发生率进一步降至15.8%,治愈率为75.3%。
另外,手术后
可以明显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提高白天的注意力和行为表现,降低发生各种心理问题的
风险,可以有效预防特定学习障碍的出现。
因此,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对于提高儿童的
生活质量和未来学习成绩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手术治疗也有自身的风险,如出血、感染、伤口愈合问题等。
此外,儿童如果
存在其他身体状况,如哮喘、过敏等,手术可能会加重这些问题。
因此,在决定手术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是治疗儿童鼾症的有效手段,能够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
健康,提高未来的学习成绩。
然而,需要考虑手术风险和个人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
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65期71·临床研究·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术后疼痛的临床探讨范隽,逄明杰(通讯作者)(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
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儿童鼾症患者300例,将患者分为足月顺产组(150例)、足月剖产组(120例)、早产剖产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有效率为96.0%;对比足月顺产组与足月剖产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对比足月顺产组与早产剖产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显著,术后早产儿童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足月儿童。
关键词: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儿童鼾症;术后疼痛中图分类号:R739.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5.0550 引言诸多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在儿童鼾症的治疗上,采用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然而,与足月儿童与早产儿童术后疼痛发生情况的相关报道却非常少[1]。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儿童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了足月顺产儿童、足月剖产儿童、早产剖产儿童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300例儿童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有效,均经体格检查、鼻咽部X线侧位片或鼻咽部CT检查等确诊,符合《儿童 OSAHS 诊疗指南草案》(乌鲁木齐,2007)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临床上均表现常不同程度的呼吸阻塞、打鼾、张口呼吸、鼻塞等症状;排除头孢过敏儿童。
腺样体与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63例报告席爱民;孙铬斌;胡娟琴【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01(030)011【摘要】1994~ 1999年我科共收治慢性扁桃体炎患儿 672例 ,其中有 63例鼾症采用腺样体与扁桃体切除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 63例 ,男 39例 ,女2 4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年龄 6岁。
63例患儿均有睡眠打鼾 ,张口呼吸 ,睡眠体位不正常 ,伴睡眠期憋气 ,夜间频繁憋醒及呼吸暂停等症状。
63例患儿术前均做鼻咽部侧位 X线摄片 ,进行腺体 -鼻咽比率测定 ( A/ N比率 )。
A/ N比率均≥ 0 .71以上 ,指诊腺样体肥大。
扁桃体 0 ~ 0 肥大。
1.2治疗方法 63例患儿均在表面麻醉下行腺样体刮除 ,扁桃体挤切术。
术后给抗生素静滴3d预防感染 ,个别术后出现上呼吸道水肿阻塞者加用地塞米松抗炎抗水肿治疗。
本组病例无 1例发生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1.3 疗效标准痊愈 :术后能安静入睡、昼夜鼾声消失 ,无张口呼吸 ,睡眠无呼吸暂停。
好转 :能入睡 ,鼾声消失或明显减轻,基本无张口呼吸。
无效:打鼾与术前无明显变化,仍张口呼吸,呼吸暂停。
2 结果63例患儿经治疗后观察随访 1~ 4年 ,其中痊愈 5 8例 ,好转 5例 ,无效 0例。
3 ...【总页数】2页(P700-701)【作者】席爱民;孙铬斌;胡娟琴【作者单位】西安市第四医院耳鼻咽喉科,西安,710004;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碑林区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93例的围术期的护理 [J], 张小华2.鼻内镜经口腺样体黏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J], 方铭达;洪燕丽;许海波;黄前进;沈伟林3.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围术期护理 [J], 陆柳依4.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93例的围术期的护理 [J], 张小华5.鼻内镜经口腺样体消融术联合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J], 袁宇;林兴;熊琴;虞礼海;周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应用价值评定【摘要】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是治疗儿童鼾症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
本文从手术原理、儿童鼾症的原因和症状、临床应用、恢复情况、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通过对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手术的疗效评定和未来应用前景的探讨,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该手术不仅能缓解儿童鼾症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在儿童鼾症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儿童,鼾症,手术原理,恢复情况,并发症,疗效评定,应用前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儿童鼾症的手术方法,其应用价值一直备受关注。
儿童鼾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夜间打呼、睡眠质量差、白天嗜睡等。
鼾症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儿童生长发育受阻、学习成绩下降等。
及时有效地治疗儿童鼾症对于儿童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腺样体和扁桃体是儿童呼吸道中的两个重要淋巴组织,其肥大是导致儿童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手术通过切除这两个组织,可以有效减轻儿童鼾症的症状,提高其睡眠质量,促进其身体健康发育。
对于手术的应用价值仍存有一定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手术效果显著,而有些则认为手术风险较大。
对于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应用价值进行全面评定非常必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定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应用价值。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探讨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手术在治疗儿童鼾症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手术前后儿童的鼾声情况和睡眠质量。
2. 分析儿童鼾症的原因和症状,以了解其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学习行为的影响,进而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调查手术后儿童的恢复情况,包括术后疼痛情况、饮食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手术后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应用价值评定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儿童鼾症的方法。
本文将评估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应用价值。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已经被广泛应用。
鼾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
腺样体和扁桃体是鼻咽部常见的慢性炎症组织,它们容易引起鼾症。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能够显著改善儿童的鼾症症状。
研究发现,手术后的儿童鼾症症状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这种改善可能是由于手术去除了慢性炎症组织,恢复了呼吸道的通畅性。
手术后儿童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儿童更容易入睡,睡眠更稳定。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鼾症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等。
手术去除腺样体和扁桃体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儿童的健康。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虽然手术本身可能需要一定的费用,但是从长期来看,手术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因为鼾症治疗未能取得良好效果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和药物的使用,这会增加医疗费用的负担。
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可以一次性解决鼾症问题,减少了后续的医疗支出。
需要注意的是,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并非适用于所有儿童鼾症患者。
手术风险较大,包括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选择手术时需要考虑到儿童患者的整体情况,并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决策。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显著改善儿童的鼾症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济效益。
手术风险需要谨慎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儿童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风险因素,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决策。
扁桃体切除加增殖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 [字体:大中小]【关键词】鼾症儿童扁桃体切除增殖体刮除鼾症又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3%[1]。
儿童鼾症多由增殖体和(或)扁桃体肥大引起鼻咽、口咽部狭窄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影响很大。
2004~2007年我院共收治患儿7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4~12岁,平均6岁;病程6个月~7年。
主要症状:78例患儿均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其中伴憋气65例,反复咽痛发作史51例,分泌性中耳炎9例,咽部异物感伴吞咽困难18例。
78例患儿术前均予鼻咽部侧位X线摄片,腺体 鼻咽比率测定为中重度肥大(A/N比例≥0.65)。
1.2 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体征和夜间患儿睡眠情况,参考国内报道,综合成4条诊断标准:①鼾声过响,张口呼吸或伴睡眠期憋气;②扁桃体肥大≥Ⅱ度,咽喉狭窄;③增殖体肥大(A/N比例≥0.65);④7小时内睡眠暂停超过30次且每次超过10秒。
第④为参考成人标准条件可适当放宽。
符合①②或①③或①②③即诊断为儿童鼾症。
2 治疗方法在1%地卡因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加增殖体刮除术。
手术均顺利,出血少,术后给抗生素静脉滴注3~5天预防感染,进食冷流质。
个别术后出现上呼吸道水肿阻塞者加用地塞米松抗炎和0.5%麻黄素滴鼻抗水肿治疗。
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治愈:术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能安静入睡,鼾声消失,无憋气。
好转:术后能入睡,鼾声次数减少,响度明显减轻,不影响同床者休息,无明显张口呼吸,憋气情况改善。
无效:打鼾次数与术前无明显变化,仍张口呼吸、憋气。
3.2 临床疗效 78例经扁桃体切除+增殖体刮除术治疗,症状明显减轻,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其中治愈71例,好转6例,无效1例。
∙ 1∙ 2∙∙欢迎浏览更多首页→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文章 [字体:大中小]4 讨论鼾症常见原因是增殖体和扁桃体肥大,导致吸气时阻力增加,咽腔形成负压,软腭和舌根向咽后壁贴附,腭扁桃体肥大使咽侧壁向中线膨出,咽颊左右径明显缩小,患儿出现张口呼吸,又使咽腔在咽肌和颏舌肌等肌群的作用下更进一步缩小,致使上呼吸道狭窄,诱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2]。
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裴志滨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9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儿采取局部或全身麻醉切除扁桃体、腺样体,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1w后,显效87例,有效7例,无效0例。
13例患儿鼻窦炎痊愈,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基本消失,9例患儿中耳炎痊愈;随访4~7个月,患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状消失。
应用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有效缓解儿童口、鼻、咽部的阻塞,预防后期疾病的发生。
其疗效显著,临床可推广应用。
【总页数】1页(P2559-2559)
【作者】裴志滨
【作者单位】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贵州凯里 5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6
【相关文献】
1.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疗效观察 [J], 蒋武冲;李琨;陈建丽
2.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石丹
3.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扁桃体摘除治疗小儿鼾症疗效观察 [J], 贾启威
4.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J], 周雅利; 陶跃进
5.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11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 陈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临床分析
魏燕高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卷),期】2017(002)025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鼾症采用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杨凌示范区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小儿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扁桃体摘除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样体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鼾症采用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较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更有优势.
【总页数】2页(P97-98)
【作者】魏燕高
【作者单位】杨凌示范区医院耳鼻喉科,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6
【相关文献】
1.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鼾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J], 鲁昊
2.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疗效观察 [J], 蒋武
冲;李琨;陈建丽
3.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石丹
4.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扁桃体切除及腭咽成形术治疗小儿鼾症 [J], 杨发颖
5.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研究 [J], 陈卫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扁桃体摘除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分析目的:对比分析小儿鼾症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与扁桃体摘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接受全麻下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治疗鼾症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施以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微动力系统切除术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扁桃体摘除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进行联合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显著,并且可以使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得到有效缩短。
标签:扁桃体摘除;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小儿鼾症;联合治疗鼾症是一种耳鼻喉科中常见的疾病,此病的临床表现为呼吸暂停、睡觉期间打鼾及低通气等症状,临床中常采用切除肥大性腺样体及扁桃体来使呼吸道障碍得到解除,达到治疗鼾症的目的[1]。
本文主要对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并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随机选取的1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其中观察组男45例,女36例,年龄4~7岁,平均(5.5±0.5)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2.2±0.6)年;对照组男43例,女38例,年龄5~8岁,平均(6.5±0.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7±0.8)年。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施以鼻内镜下腺样体微动力系统切除术,具体操作如下:手术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鼻腔镜摄像监视系统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术前需要利用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对患者施以全身麻醉,等待麻醉作用起效后,辅助患者进行仰卧位。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目的:研究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扁桃体肥大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
其中60例行传统方法即扁桃体切除加腺样体刮除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另外60例运用扁桃体摘除加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治疗,标记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情况和腺样体残留率。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0.1±2.9)min,术中出血量为(72.0±3.6)mL,治疗组手术时间为(8.9±2.6)min,术中出血量为(58.0±3.2)mL,治疗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腺样体残留率为36.2%,治疗组为1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8,P<0.05)。
结论:这两种方法的近期疗效相似,但是扁桃体摘除加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创口小,出血量少,腺样体残留率低,远期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疗效观察鼾症全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儿童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临床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及睡眠不安等症状[1-2],可以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病,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保守药物治疗疗效不显著。
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本文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扁桃体肥大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3~16岁,病程3个月~2年,均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及睡眠不安等症状。
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扁桃体挤切治疗小儿鼾症175例
【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使小儿咽腔炎症消退,咽腔扩大,
改变低通气量。
治疗小儿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效果。
方法 175
例病例中,除11例在全麻下切除扁桃体及增殖体外,其余164例均在坐式体位下快速挤切扁桃体。
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观察及随访其中133例
鼾症消失,30例呼吸粗,12例出现偶发性鼾声。
结论小儿鼾症的原因多由咽
部扁桃体肥大而影响咽黏膜增厚,使咽腔狭窄。
除此之外,少数小儿患者有腺
体增殖或者鼻炎、鼻窦炎所致。
通过切除扁桃体、增殖体,及治疗鼻腔疾病较
好地治疗小儿鼾症。
中国【关键词】小儿鼾症(childhood stertorous symptom);SAS(sleep apnea syndrome);扁桃体切除术(tonsillectom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onsillectomy which can enlarge pharyngeal cavity, change ventilation quantity and eliminate inflammation for childhood snoring disease and sleep apnea syndrome(SAS).Methods Among 175 portions, 11 cases recEived tonsillectomy and adenoidectom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164 cases recEIved tonsillectomy by guillotine under local anesthesia.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was 100%. Snoring disappeared was found in 133 cases, respiratory rudeness in thirty cases, random snoring in twelve
cases.Conclusion From investigation and clinical treatment, must of childhood snoring disease is initiated by hypertrophy of pharyngeal tonsil and pharymucosa which bead to stenosis of pharyngeal cavity.
In additional, few children sufferer were caused by body of gland hyperplasia, nasitis or nasosinusiti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onsillectomy and adenoidectomy for childhood snoring is good.
[Key words] childhood stertorous symptom; SAS; tonsillectomy 国外
于20年前已经开始进行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调查[1]。
同时进行单独和辅助夜间检测。
各国报道打鼾及SAS在人群中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小儿
鼾症的发病率不低于成年人。
本院自1995—2008年12月,收治175例因鼾症
要求治疗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
175例,男108例,女67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3岁。
发病工夫短者6个
月,长者3年,其症状表现多为亲属代诉。
习惯性鼾症140例,偶然打鼾30
例,5例有轻度SAS;175例中扁桃体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者48例,慢性炎症无发
作者112例,生理性肥大15例;全组中吞咽障碍43例,课中易嗜睡者57例,
记忆力差37例;学习成绩下降70例,占总数的40%。
1.2 检查双侧扁桃
体超越中线的有47例,Ⅲ度肥大105例,Ⅱ度肥大并患有慢性鼻炎65例,并
增殖体肥大者11例。
5例SAS患儿夜间测试AHI≥5。
1.3 方法 164例患
儿以坐式手术体位,根据不同年龄及承受能力采用表面麻醉或局麻。
对年龄较
小不易配合者,助手固定双肩部,术者位于患者对面,行右侧扁桃体挤切时,
术者右手持挤切刀,左手持压舌板,然后按套、抬、挤、扭、抽步骤飞快将扁
桃体切除。
行左侧时,术者无需改变体位,仅将挤切刀换入左手按同样方法切
除左扁桃体,根据创面出血情况压迫止血,如有残体彻底清除。
其11例腺样体增殖者,均在全麻下切除扁桃体及样体。
患有慢性鼻炎者配合药物治疗。
2 结果164例扁桃体挤切后,无继发性出血,无伤口感染,术后反应较
轻。
伤口假膜形成快,与11例全麻患儿相比愈合快、反应轻、住院天数短者3天,手术成功率100%。
经6个月随访及随机夜间测试,5例SAS患者中2例偶发鼾声外,其余睡眠状况均较好。
AHT减少>80%,最低SaO2降低>20%[2]。
175例鼾症患者经亲属夜间观察有136例痊愈,28例明显好转(呼吸略粗)。
随机测示12例鼾声强度降低20~30dB。
7例仍有偶发性鼾声,但鼾声强度明显降低。
全组患儿食欲增强,生长速度符合生理要求,特别易嗜睡现象基本消失,记忆力改善。
3 讨论各国风行病学调查均表明,打鼾及SAS在人群中均有较高的患病率。
根据定义及监测方法确定呼吸紊乱指数(RDI)的异常,SAS在人群的患病率最低约2%[2]。
由于鼾症公认为SAS发作的前期症状,因此被日
益广泛重视。
特别是在SAS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除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外,还可以引起多发性脏器病变,如脑血管意外、心梗等疾患。
鼾症与SAS发病机制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肯定差异,鼾症的发病机制多以上呼吸道
狭窄为主[3]。
本组175例鼾症,其中5例SAS,经扁桃体切除后,其治疗效果满意,无需施行UPP手术。
20世纪70年代以前鼾症对健康的危害尚未引起人
们的重视,尤其小儿鼾症只认为一般性“打呼噜”,直至90年代开始伴着我国对鼾症及SAS的高度重视,才意识到小儿鼾症也存在潜在的危害性,如:嗜睡、记忆力差、吞咽障碍、发育不良、心律改变。
所谓咽腔阻塞,是指口咽部生理性异常引起的咽喉部左右径窄小(<2cm)和腭帆间隙前后径缩小(<0.5cm)或舌根肥厚上抬使咽峡上下径变小[4]。
导致在吸气时引起软腭下缘及悬雍垂急速震颤而产生鼾声,扁桃体的切除一是本身使咽腔扩大了,二是通过瘢痕的牵拉进一步使咽腔增宽,降低了低通气量或消退低通气量状况。
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多数医院仍以挤切方法为主。
自1980年以来本院由仰卧位改用坐式体位,两种体位相比,坐式扁桃体挤切术,从各个方面优于仰卧体位,因患儿年龄不同,其配合程度不同,特别患儿对手术床较为敏感,故产生的应激反应较强,表现出恐惊、紧张、痛苦、烦躁,需2~3名助手才能完成全过程。
采用坐式手术体位,患儿表现相对轻松,轻易与术者心灵上沟通,个别不合作者,仅需个别助手即可协助完成。
从视野而言,仰卧位视野局限及部位深,手术中易残留,而且手术时术者体位变动大,而坐式视野明白,显露腺体完全,术者无需改变体位,不易残留腺体。
特别是坐式挤切,患者体位固定,手术方便,出血少,因挤切刀与舌面小于45°或与舌面平衡,不易损伤牙齿。
而仰卧位与舌面大于45°或者90°角抽出时易损伤1~3颗牙齿。
笔者认为,当患儿家属拒绝全麻手术时,坐式扁桃体挤切术是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
尽管鼾症及SAS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对儿童鼾症而言,主要以扁桃体肥大及上呼吸道病变
所致。
从175例患儿临床观察,切除扁桃体其疗效较好,40%学习成绩下降者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Turner GA,Lower EE,Corser BC,et al.sleep apnea in sarcoidosis sarcoid vase Diffuse lung Dis.Am J DTS Child,1997,14:6147. 2 Wright J,Johns R,Watt I,et al.Health effect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A systemative review the research evidence.BMJ,1997,314(7084):851. 3 Caballero P, Alvarez SR, Garcia RF, et al.CT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upper airway in healthy subjects and in patients with obstra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Chest,1998,113:111-116. 4 李树华,曲胜,董莘,等.阻塞性睡
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者上呼吸道的CT研究.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2,16(110):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