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机械运动(一)
- 格式:doc
- 大小:371.00 KB
- 文档页数:7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讲义(一)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 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例题:1、下列各物体中接近130厘米的是:( )A .体温表长度; B .乒乓球的直径; C .课桌高; D .写字台长度.2、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练习:一本书的厚度为8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 ;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 。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优秀4篇)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经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
【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壹五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件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
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
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设疑引题】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
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
)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
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
第5讲: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基本单位:______,符号是:_____.常用单位有千米(______)、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2)单位换算:1 km=_______m=______dm=_____cm=_____ mm=_____μm=______nm.(3)常考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0 ____,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_____,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_____cm,教室每层楼高约为____m,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0.8 m,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 m.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cm3.时间的测量(1)基本单位:____,符号___是.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钟(min)等.(2)单位换算:1 h=_____min=______s.(3)停表的度数:停表有两个表盘,小表盘表示分,量程为______min,分度值为_________min;大表盘表示秒,量程为_________s,分度值为_______s,当分针在后0.5分内时,秒针在30~60秒内读数.停表的读数等于小表盘读出的分针数+大表盘读出的秒针数.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_s.常考时间估测:初中男生百米跑的时间约为14____,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_______s.4.误差(1)误差:在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产生差别,这样就会产生误差,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精密仪器或改进测量方法_____(选填“能”或“不能”)避免误差.(2)错误:测量时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避免.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当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时,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__ .3.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4.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5.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对象自身当参照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也不相同.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______s表示_____,单位为m或km;t表示_____,单位为s或h;v表示速度,单位为m/s或km/h.(3)物理意义: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高速公路上轿车的行驶速度约33 m/s,表示轿车在1 s内行驶的路程为33 m.(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或m·s-1,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也常用___________,符号是km/h或km·h-1.(5)单位换算:1 m/s=____km/h.(6)常考速度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______m/s,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 m/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7)平均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_____的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3.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四、测量平均速度:原理为___________,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所用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1. 如图所示,小强坐在车厢中向窗外并排停在站台上的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他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坐在旁边的小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命题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2. 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_____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机是______的.命题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及判断力是否做功3. 乘客站在如图所示匀速上行的扶梯上,若以扶梯为参照物,则乘客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过程中扶梯对乘客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做功.命题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参照物的选取、速度的计算5. 如图是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场景,裁判员是利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步快慢的,那么所用时间最短的运动员跑得最________(选填“快”或(RJ八上P17图1.2-3)(RJ八上P18图1.2-5乙)(RJ八上P18图1.2-5甲)“慢”).在赛跑过程中小明感觉观众台上的同学都在往后退,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的成绩是14 s,则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命题点:速度的计算6. 小明乘车行至某隧道前,看到如图所示的信息,则隧道的长度为______km, 通过隧道时汽车的速度不得超过______km/h, 若小明乘坐的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5 min, 该汽车的平均速度________km/h,该车__________(选填“没有违反”或“违反了”)交通规定.(2019咸宁22改编)刻度尺读数[省卷2015.20(1),昆明卷3考,曲靖卷2015.20(2)]1. [2015省卷20(1)题2分]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cm.2. [2015曲靖卷20(2)题2分]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3. [2019昆明卷18(1)题2分1]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mm.(RJ八上P19图1.3-1)(HK八年级P32图2-34)第1题第2题运动状态的判断(省卷5考,昆明卷2考,曲靖卷3考)4. (2014省卷1题3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与小轿车相关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轿车的方向盘其实是一个省力杠杆B. 使用小轿车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 甲车超过同向行驶的乙车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前进的D. 小轿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加速行驶,车受到的力平衡5. (2014曲靖卷11题2分)百米赛跑时,运动员鞋底与跑道间的摩擦属________(选填“有害”或“有益”)摩擦;跟踪拍摄运动的摄像机与运动员是相对________的.6. 如图,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让风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了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况,晓彤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汽车是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小雪认为此时可以看作汽车在高速行驶,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速度的理解及相关计算(省卷9考,昆明卷4考,曲靖卷8考)7. [2016省卷19(1)题3分]如图所示,汽车速度表的读数是_____ km/h.8. (2016省卷9题2分)5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CRH380A型动车组(如图)顺利抵达昆明,这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动车,最高时速可达380 km/h,合______m/s(保留一位小数).它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以350 km/h的速度飞驶时,列车具有的机械能将_________(选填“不断增加”“不断减少”或“保持不变”).第3题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9. (2012 昆明卷9题3分)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 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家距学校600 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0. (2019曲靖卷11题2分)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大桥全长55 km,一辆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用时_____h;在汽车通过大桥的过程中,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大桥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1. (2015昆明卷12题2分)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____.若小萌以5 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 mi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____m.12. (2016省卷15题2分)为测量水中的声速,人们采取了这种做法:将两只船相距10 km 停放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船上的人敲响放入水中的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另一只船上的人看见火光时开始计时,当用水中的听音器听见第一声钟声时停止计时,得出这两个时间差为 10 s,此次测量,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计算时忽略了火光传播的时间,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比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时间________得多.13. (2013省卷24题8分)一轿车包括乘客质量1 600 kg,轿车静止时轮胎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 m2. 该轿车上午11∶30驶入黄城高速公路入口,下午1∶30到达青州出口,总共行驶了240 km.该段高速公路限速120 km/h,期间经过的隧道和桥梁限速为80 km/h.(1)轿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轿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大?(3)轿车在行驶中有超速吗?为什么?s-t、v-t图像的理解及相关计算(省卷3考,曲靖卷3考)类型1 s-t图像(省卷2考)14. (2017省卷7题3分)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B. 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15. (2019省卷17题2分)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如图所示的是小华同学描绘的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前 4 s内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类型2v-t图像(省卷2018.18第1空,曲靖卷2考)16. (2012曲靖卷18题2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同向行驶,如图反映了它们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可判断:(1)在0~4 s内,甲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行驶到第5 s时,甲车驾驶员注视了一下乙车,以甲车为参照物,会感到两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________(选填“近”或“远”).课程顾问签字: 教学主管签字:。
第5讲物体的运动速度5.1 学习提要5.1.1 机械运动和参照物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运动的描述往往不同。
在具体问题中如何选取参照物,要以描述和研究问题简单、方便为原则。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以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 运动的相对性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对其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列车在铁道上行驶,地上的人看到列车上的某乘客在与列车一起运动,而列车上邻座的乘客以列车为参照物,则认为该乘客并没有动,这就是运动描述的相对性。
5.1.2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及路程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机械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实际物体的运动情况比较复杂,很难找到真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但很多实际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近似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汽车沿平直公路从A地驶向B地,在途中一段时间内,汽车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在商场或大型超市,人随自动扶梯一起运动也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2. 速度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式中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s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t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符号是m/s)。
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小时(符号是km/h),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 = 3.6km/h。
专题1 机械运动【思维导图】【知识点回顾】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点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知识点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例题精析】[例题1](2022•潍坊)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
高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机械运动及其描述1.用运动传感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如图所示,这个系统有一个不动的小盒子B .工作时,小盒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物体反射后又被B 盒接收.B 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处理该信息,可得到被测物体的速度.若B 盒每间隔1.5秒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而每隔1.3秒接收到一个超声波脉冲(1)试判断汽车远离小盒B ,还是靠近小盒B ? (2)试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答案】(1)汽车靠近小盒B ,(2) 22.7m/s 【解析】(1)根据题意得:B 盒每间隔1.5秒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而每隔1.3秒接收到一个超声波脉冲,1.5 1.3s s >,时间变短,由s=vt 知,s 变小,故汽车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是靠近小盒B 盒(2)设第一次超声波发射至返回时间t 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t 1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t 1的时间;汽车距测速仪:11t s v =声 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t 2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t2的时间;汽车距测速仪:22t s v =声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21s s s =- 汽车行驶了s 共用了时间12t t t t =++∆ 则有12t=1.5s t +∆,22t t=1.3s +∆ 汽车的速度 22.7/s v m s t==2.设质量为m 的子弹以初速度V 0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再射出,子弹钻入木块深度为d .求①木块最终速度的大小 ②产生的热能 ③平均阻力的大小【答案】①0mv v M m=+共②202()Mmv Q M m =+③202()Mmv f M m d =+【解析】试题分析:①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mv 0=(M+m )v 共 解得:0mv v M m=+共 ②据能量守恒定律:22011()22mv M m v Q =++共 解得:202()Mmv Q M m =+③设平均阻力大小为f 据能量守恒定律:fd=Q则 202()Mmv f M m d=+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名师点睛】此题是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问题;关键是能正确选择研究系统及研究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第五讲机械运动(一)【知识要点】1.运动和静止(1)什么是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有什么关系?2.什么是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分类!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典型例题】例1.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应该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C、一定要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例2.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名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例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边有小东西在游动着,飞行员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件事发生的条件是()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航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航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快慢与飞机差不多D、不能判定例4.近几年来,漂流已成为一项热门的运动.有一位漂流者坐在橡皮船上顺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例5.下列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炒豆子时锅里发出的噼啪声B、电脑的高速运算C、水往低处流D、镁的燃烧运动例6.对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运动是机械(机器)所做的运动B、人不属于机械,所以人走路不是机械运动C、地球、月亮不属于机械,它们绕轨道的运行不属于机械运动D、物体在空间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例7.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例8.坐在汽车里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小孩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小孩认为汽车前进很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B、不论选什么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的例9.我国古代人早就对机械运动的相对性有了认识,曾有位诗人坐船远眺,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深有所感,写下了下面动人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里的“看山恰似走来迎”和“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先后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山和船C、船和地面D、水和地面**例10.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的向北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辅导讲义目录第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讲运动的描述第3讲运动的快慢(基础)第3讲运动的快慢(提高)第4讲测量平均速度第5讲《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第5讲《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第6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7讲声音的特性(基础)第7讲声音的特性(提高)第8讲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第8讲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提高)第9讲《声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第9讲《声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第10讲温度第11讲熔化和凝固(基础)第11讲熔化和凝固(提高)第12讲汽化和液化(基础)第12讲汽化和液化(提高)第13讲升华和凝华(基础)第13讲升华和凝华(提高)第14讲《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第14讲《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第15讲光的直线传播第16讲光的反射(基础)第16讲光的反射(提高)第17讲平面镜成像(基础)第17讲平面镜成像(提高)第18讲光的折射(基础)第18讲光的折射(提高)第19讲光的色散(基础)第19讲光的色散(提高)第20讲《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第20讲《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第21讲透镜(基础)第21讲透镜(提高)第22讲生活中的透镜(基础)第22讲生活中的透镜(提高)第23讲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础)第23讲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高)第24讲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第24讲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提高)第25讲《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第25讲《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第26讲质量第27讲密度(基础)第27讲密度(提高)第28讲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第28讲测量物质的密度(提高)第29讲密度与社会生活(基础)第29讲密度与社会生活(提高)第30讲《质量与密度》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第30讲《质量与密度》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第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第5讲机械运动1.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s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2.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依据可能是()A.站台在向东运动B.站台在向西运动C.乘警在向东运动D.乘警在向西运动3.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4.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υ-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5.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6.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7.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8.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9—架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500m/s,合km/h军演地点与军用机场的距离为3600km,则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h.战斗机飞行过程中需要加油机适时加油,那么,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 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注意:研究或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切物体时刻都在运动,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日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也会不同。
常说的静止或不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来说是静止的,运动方向、运动快慢相同两个物体,它们彼此也是相对静止的。
二、运动的快慢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
(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2、速度(V)(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3)公式: V= 变形得t = S=V tv---速度---- 米/秒 S---路程----米 t---时间----秒公式意义:当s不变时,v与t成反比;当t不变时,v与s成正比;当v不变时,s与t成正比;使用注意:单位统一,物理量一一对应(4)单位:主单位:米/秒 (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进率换算:1 m/s=3.6 km/h3、运动的种类(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其快慢用速度表示,其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
(2)变速运动: 物体快慢发生改变的运动.其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V =平均平均速度不能表示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它只能表示运动物体大致的快慢程度,因此在描述平均速度时,一定要说清是某段路程或是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第五讲机械运动(一)【知识要点】1.运动和静止(1)什么是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有什么关系?2.什么是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分类!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典型例题】例1.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应该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C、一定要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例2.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名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例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边有小东西在游动着,飞行员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件事发生的条件是()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航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航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快慢与飞机差不多D、不能判定例4.近几年来,漂流已成为一项热门的运动.有一位漂流者坐在橡皮船上顺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例5.下列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炒豆子时锅里发出的噼啪声B、电脑的高速运算C、水往低处流D、镁的燃烧运动例6.对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运动是机械(机器)所做的运动B、人不属于机械,所以人走路不是机械运动C、地球、月亮不属于机械,它们绕轨道的运行不属于机械运动D、物体在空间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例7.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例8.坐在汽车里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小孩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小孩认为汽车前进很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B、不论选什么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的例9.我国古代人早就对机械运动的相对性有了认识,曾有位诗人坐船远眺,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深有所感,写下了下面动人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里的“看山恰似走来迎”和“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先后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山和船C、船和地面D、水和地面例10.1997年5月12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东方红三号”地球同步卫星,现已定点在赤道上空.此卫星相对于地面来说是的;相对于太阳来说是的.例11.我们把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例12.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填“运动的”或“静止的”)例13.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运动员从345米高度跳下,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势能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若以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例14.小李同学在一篇日记中写道: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驶在宽阔的大道上,两边的树木不断地后退去……学校敞开着大门,两旁的立柱像举起的双手一样向我迎来.”在这段话中, “太阳升起”的参照物是 ; “自行车行驶”的参照物是 ; “树木往后退”的参照物是;“立柱向我迎来”的参照物是。
例15.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
【经典练习】1.我国古代著作《墨经》中有一句话,“动:或徒也。
”“或”在墨家有表示几个事物或过程的不尽相同的意思。
“徒”即迁徙,是位置的变化,这句话其实就是解释了我们《科学》中学到的哪一个科学名词?2.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科学家用的是( )A.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B.用形态和色彩C.用旋律和节奏D.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3.下列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火车出站时的运动B、火车进站时的运动C、空中下落的雨滴D、运送货物的传送带4.下列运动的物体属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踢出去后在空中飞的足球B.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行驶的客车C.从树上落下的苹果D.在400米标准跑道上快慢不变地跑步的同学5.下列说法下确的是( )A、一定要选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B、树木是静止的C、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是运动的D、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6.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是()A、看时间多少B、看路程长短C、与参照物比较D、看运动快慢7.在车站上有甲、乙两列都静止的列车,甲车开动后,甲车上的乘客觉得乙车上的乘客向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乙车B、甲车C、车站D、乙车上的乘客8.一天晚上,小和尚和老和尚在做功课,小和尚抬头望天空,对老和尚说:“师傅,月亮在云间穿行”,老和尚说:“阿弥陀佛,动者即为不动,不动者即为动”,请你思考:小和尚的描述以为参照物,而老和尚的话说明这一个道理。
9.人坐在顺水而下的竹排上,以流水为参照物,竹排是的,以竹排为参照物,人是的,以河岸为参照物,人是的。
小试锋芒1.在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如果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得出的结论() A、一定不同B、可能相同C、一定相同D、以上说法均不对2.如下图所示,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面来说,受油机是静止的B、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加油机来说,受油机是运动的D、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动静止的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选择的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B、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C、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4.速度是30米/秒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自行车B、小汽车C、行人D、蚂蚁5.《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
整个赛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6.两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的路程短,所用的时间必定少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C、在相等的时间内,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7.“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故事。
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们不懂得有关的物理知识所致。
8.坐在火车里的人看到窗外的树木、房屋向正西方向运动,他是以作参照物,这说明火车向方向运动的。
甲、乙两辆自行车始终保持并列行驶,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的;如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9.人坐在顺水而下的竹排上,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的;如果以流水为参照物,人是的。
10.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科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大显身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B、我们说“地球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照物C、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地球为参照物D、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看到雨滴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球为参照物2.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上的乘客会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往相反方向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站台B、乙车C、甲车D、他自己3.正在歌唱的合唱队,指挥者手中拿着的小棒相对于下面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观众B、合唱队队员C、指挥者本人D、指挥拿小棒的手4.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从楼上落下的物体B、沿跑道滑行的飞机C、进站的列车D、随传送带运动的纸箱5.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每秒钟通过的路程均为1米,则()A、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起动后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是1米、2米、3米、4米,则该车()A、前2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3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这4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D、这4秒内做变速直线运动7.太阳从东方升起以为参照物,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以为参照物.8.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是运动,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是运动,你跳高时作运动,你在400米标准跑道上进行1500米测试是运动.9.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是静止的,选太阳为参照物,它在做。
(填“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或“静止”)10.航天飞机与轨道空间站实现对接后,就可以把食品等补给通过接口通道从航天飞机运送到空间站.这时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保持,但它们对地面来说都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