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0秋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1【标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6
(单选题)1: 依据功能,可将法律规则分为()A: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B: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C: 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D: 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正确答案:(单选题)2: 调整原始社会关系的规范主要是()A: 法律规范B: 习惯规范C: 宗教规范D: 道德规范正确答案:(单选题)3: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就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适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属于( ) A: 立法解释B: 行政解释C: 非正式解释D: 正式解释正确答案:(单选题)4: 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
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凡是人能够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B: 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C: 根据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D: 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正确答案:(单选题)5: 权利和义务价值的一致性表现在()A: 二者相互对应B: 二者相互依存C: 二者相互转化D: 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和权利的实现正确答案:(单选题)6: 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
”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B: 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C: 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D: 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正确答案:(单选题)7: 根据法的作用是否与立法者的主观期待一致,可将法的作用分为()A: 一般作用和具体作用B: 预期作用和实际作用C: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D: 整体作用和局部作用正确答案:(单选题)8: 法律调整过程中的机动性要素是( )A: 法律规范B: 法律关系C: 实现权利和义务的行为D: 法的适用正确答案:(单选题)9: 市民张某在城市街道上无照销售食品,在被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暴力抗法,导致一名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受伤。
21春学期《行政法学Ⅱ》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下列关于行政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立法只具有行政性质
B.行政立法只具有立法性质
C.行政立法既具有行政性质,同时也具有立法的性质
D.行政立法完全等同于权力机关的立法
答案:C
2.因生产劣质产品,某公司被市质监局查封了设备,并被罚款10万元。
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实施查封时应制作现场笔录
B.对公司的处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C.对公司逾期缴纳罚款,质监局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D.某公司可以申请听证
答案:B
3.因与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复议机关通知,参加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
A.代理人
B.原告
C.被告
D.第三人
答案:D
4.执法明显超越职权的,该行政行为应属于()。
A.有效行政行为
B.无效行政行为
C.可撤销行政行为
D.效力未定行政行为
答案:B
5.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答案:A
6.当事人对市工商管理局所作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受理复议的机关是()。
A.国务院
B.省工商管理局
C.国务院法制局。
东⼤法学《法理学II》考核作业东北⼤学继续教育学院法理学II 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共 3 页)⼀、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法的规范作⽤法的规范作⽤,法的作⽤的⼀个⽅⾯,“法的社会作⽤”的对称。
法是⼀种制度化的构成物,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特殊的社会⾏为规范,法本⾝的这种规范性的特征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调整形式的特点之⼀。
2.准⽤性规则准⽤性规则指内容本⾝没有规定⼈们具体的⾏为模式,⽽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例如,我国商业银⾏法第17条:“商业银⾏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中华⼈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此规定即属准⽤性规则。
3.客体概念法律关系的客体,⼜称权利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在现实⽣活中,由于⼈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多⽅的,因⽽法律关系的客体也是多种多样的。
4.调整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基于⼈们的合法⾏为⽽产⽣,是指按照法律关系产⽣的依据、执⾏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5.⽆过错责任⽆过错责任⼜称“⽆过失责任”。
法律责任的⼀种。
⾏为⼈对⾃⼰的⾏为及其所造成的损害在主观上没有过错(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法律”作为独⽴合成词使⽤,最早出现于(A)A 明末清初B 清末民初C 建国以后D 秦汉以后2、国家创制法的两种主要⽅式是(C)A 制定新法和沿⽤旧法B 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C 制定和认可D 制定和解释3、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B)A 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B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 法是公共意志的体现D 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4、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法的内容是由(B)决定的。
A 政治条件B 经济条件C ⽂化条件D 道德条件5、法的主要内容是(C)A 权利B 义务C 权利和义务D 责任6、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B)A 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 法既执⾏政治职能,也执⾏社会公共职能C 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 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7、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法可以分为(B)A 根本法和普通法B 成⽂法和不成⽂法C ⼀般法和特别法D 实体法和程序法8、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A)A 物质⽣活条件B 政治⼒量对⽐C 国家权⼒性质D 阶级⼒量对⽐9、⼤陆法系国家通常把法律划分为(A)A 公法和私法B 普通法和衡平法C 普通法和成⽂法D 成⽂法和衡平法10、认为法代表着正义和理性,并⾼于实证法的法学流派是(A)A 分析法学派B 社会法学派C ⾃然法学派D 历史法学派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村民姚某育有⼀⼦⼀⼥,其妻早逝。
(单选题)1: 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贿选宪法”公布于以下哪个时期?( )
A: 袁世凯任总统时
B: 黎元洪任总统时
C: 曹锟任总统时
D: 段祺瑞任执政时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隋朝的律典有《开皇律》和( )。
A: 《大律》
B: 《泰始律》
C: 《武德律》
D: 《大业律》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在唐代,一个依律本应判处死刑的犯人被减等处理后,最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是( )。
A: 斩右趾
B: 宫刑
C: 刺配
D: 加役流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宋朝的海外贸易法规是( )。
A: 《升元格》
B: 《市舶条法》
C: 《市易法》
D: 《均输法》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登闻鼓”是中国古代一种直诉制度,最早出现在( )时期。
A: 西周
B: 汉
C: 两晋
D: 唐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A: 律、令、比、式
B: 律、令、科、比
C: 律、令、式、课、程
D: 律、令、格、式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7: 唐律规定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内容的是( )。
20秋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夫妻间有相互抚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A.行为B.非物质财富C.物质财富D.无形财产答案:A2.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是公共意志的体现D.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答案:B3.关于法律语言、法律适用、法律条文和法律渊源,下列哪一选项不成立?()A.法律语言具有开放性,因此法律没有确定性B.法律适用并不是适用法律条文自身的语词,而是适用法律条文所表达的意义C.法律适用的过程并不是纯粹的逻辑推理过程,而有法律适用者的价值判断D.社会风俗习惯作为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可以支持对法律所作的解释答案:A4.我国《合同法》规定:“个体经营户、农村社员同法人之间签订合同,应参照本法执行。
”该规定属于()A.委任性规范B.准用性规范C.选择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答案:B5.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答案:C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权利属于()A.对人权利B.绝对权利C.相对权利D.道德权利答案:B7.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
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B.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答案:B8.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A.人B.法人C.人格D.精神财富答案:D9.市民张某在城市街道上无照销售食品,在被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暴力抗法,导致一名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受伤。
《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
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凡是人能够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B.->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C.->根据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D.->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C2.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是公共意志的体现<-D.->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B3.基本法律之外的法律由()制定<-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B4.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B5.法的主要内容是()<-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责任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
20秋学期《中国近代史纲要》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A.失业的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工人阶级
答案:D
2.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A.上海机器工会
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武汉工会
D.长沙工会
答案:A
3.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
答案:C
4.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地主阶级的腐败
B.农民的愚昧
C.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答案:C
5.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是(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答案:D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萌芽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成熟。
20春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1.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
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B.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答案:A2.动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A.法的阶级统治职能B.法的调整性职能C.法的社会公共职能D.法的保护性职能答案:D3.我国法律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该规定属于( )A.义务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禁止性规范答案:C4.法的主要内容是()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责任答案:C5.张某过马路闯红灯,司机李某开车躲闪不及将张某撞伤,法院查明李某没有违章,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判李某承担10%的赔偿责任。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正式的法的渊源B.违法行为并非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唯一根源C.李某所承担的是一种竞合的责任D.如果李某自愿支付超过10%的赔偿金,法院以民事调解书加以确认,则李某不能反悔答案:C6.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A.物B.不可抗力C.客观条件D.行为。
《行政法学Ⅱ》在线平时作业1【参考答案】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1.以下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A.行政调解B.行政立法C.行政奖励D.行政处罚标准答案:A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合同的有()。
A.行政机关与某居民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B.税务局与自来水公司签订的供水合同C.公安机关与某个体户签订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合同D.政府与某装修公司签订的装修协议标准答案:C3.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许可。
A.撤销B.注销C.吊销D.没收标准答案:B4.某单位逾期拒绝拆除其违章建筑,城建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某工程队强行拆除违章建筑的行为,属于()。
A.行政强制B.行政裁决C.行政处分D.行政处罚标准答案:A5.下列不属于行政征收的有()。
A.税收征收B.建设资金征收C.资源费征收D.赞助费征收标准答案:D6.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A.行政处罚B.行政征购C.行政征收D.行政征用标准答案:C7.强制隔离戒毒属于下列哪一性质的行为?()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措施C.行政强制执行D.行政许可标准答案:B8.下列五个选项中,其效力等级从最高是()。
A.法律B.地方性法律C.行政法规D.规章标准答案:A9.依据行政处罚简易程序进行执法时,行政执法人员可以()。
A.口头作出处罚决定B.当场作出处罚决定C.不表明身份D.不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标准答案:B10.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许可。
A.撤销B.注销C.吊销D.没收标准答案:B11.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行政许可听证是依职权举行的B.行政许可听证只能依申请举行C.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D.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承担适当的听证费用标准答案:C12.下列事项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物业公司对本小区组织卫生检查B.某超市对偷商品的小偷进行罚款C.税务局减免某企业的增值税D.教育局为本单位职工购买体育用品标准答案:C13.居住在某市A区的公民甲对该市B区公安分局对其作出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要求复议,本案的复议机关应是()。
20春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司机王某贪污货物价值2万元,后因交通肇事将美国留学生彼得撞死,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对王某的这一制裁体现的是()A.法的经济职能B.法的政治职能C.法的对外职能D.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职能答案:D2.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
”这里的“人”应作()A.限制解释B.系统解释C.扩充解释D.字面解释答案:A3.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律规则分为()A.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B.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C.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D.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答案:C4.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C.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D.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答案:B5.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一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A.甲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B.甲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十年后被查出C.家住偏僻山区的甲把入室抢劫的乙捆绑起来,关押了六小时后,才将乙押送到四十里外的乡派出所D.医生甲征得患者乙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答案:A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A.部门规章B.行政法规。
《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立法程序中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通过<-D.->法律的公布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C2.“法律”作为独立合成词使用,最早出现于()<-A.->明末清初<-B.->清末民初<-C.->建国以后<-D.->秦汉以后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A3.关于权利和义务内容的规定属于法律规范的( )<-A.->假定部分<-B.->制裁部分<-C.->处理部分<-D.->后果部分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C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A.->法律<-B.->行政法<-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A5.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A.->人<-B.->法人<-C.->人格<-D.->精神财富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D。
20秋学期《行政法学Ⅱ》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
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违法行为发生地
答案:D
2.下列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对象的是()。
A.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
B.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学关于副校长的任命
C.桐庐县建设局批准县卫生局办公大楼施工许可
D.杭州市财政局批准市公安局购买消防车50辆
答案:C
3.下列属于行政法调整对象的是()
A.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
B.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关系
C.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D.人大与人大代表之间的关系
答案:B
4.下列行政行为中,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是()。
A.行政许可
B.行政指导
C.行政确认
D.行政处罚
答案:B
5.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采取的方式有()。
A.邀请发价
B.招标
C.拍卖
D.直接磋商
答案:D
6.下列属于外部行政行为的是()。
A.某市工商局对本单位王某进行降级处分
B.某市公安交管局拒绝为王某颁发驾驶执照
C.某市卫生局宣布一批新任科长名单
D.某市政府对所属区政府下达完成年终考核的命令
答案:B。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法理学Ⅱ》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法律体系的特点在于( )。
A、现行性B、整体性C、协调性D、内国性正确答案:ABCD2.下列哪些表述符合权利与义务的一般关系?()A.法律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的界限区别C.在任何历史时期,权利总是第一性的,义务总是第二性的D.权利是义务,义务也是权利3.在法的效力范围上,各国法所实行的原则大体有( )。
A、折衷原则B、属地原则C、属人原则D、保护原则正确答案:ABCD4.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5.按照法的实现过程中国家干预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法的实现可以分为() A.法的遵守B.法的执行C.法的适用D.法的创制6.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以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7.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法”,原因在于()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8.法律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
在下列哪些情况下需要采取辩证推理的方法?()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B.出现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C.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A.唯一标准B.次要原则C.主要标准D.主观标准10.法与党的政策的区别在于()A.制定的主体和效力的范围不同B.稳定性程度不同C.表现形式和保障实施的手段不同D.作用范围不同11.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律规则分为( )。
[东北大学]20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平时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1.下列有关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A.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与行为能力的范围一致[选项]B.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先于其行为能力产生[选项]C.法人在清算期间仍然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选项]D.法人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范围是不同的【正确答案是】:B2.适用刑罚的机关是()[选项]A.立法机关[选项]B.审判机关[选项]C.检察机关[选项]D.公安机关【正确答案是】:B3.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死。
甲对婴儿死亡结果的主观罪过是()[选项]A.直接故意[选项]B.间接故意[选项]C.疏忽大意的过失[选项]D.过于自信的过失【正确答案是】:B4.犯罪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选项]A.死刑立即执行[选项]B.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选项]C.无期徒刑[选项]D.有期徒刑15年【正确答案是】:C5.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以内进行讯问[选项]A.12小时[选项]B.24小时[选项]C.48小时[选项]D.3日【正确答案是】:B6.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
甲的行为()。
20春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
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B.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答案:A2.动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A.法的阶级统治职能B.法的调整性职能C.法的社会公共职能D.法的保护性职能答案:D3.我国法律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该规定属于( )A.禁止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C.任意性规范D.义务性规范答案:B4.法的主要内容是()A.责任B.权利和义务C.权利D.义务答案:B5.张某过马路闯红灯,司机李某开车躲闪不及将张某撞伤,法院查明李某没有违章,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判李某承担10%的赔偿责任。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正式的法的渊源B.违法行为并非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唯一根源C.李某所承担的是一种竞合的责任D.如果李某自愿支付超过10%的赔偿金,法院以民事调解书加以确认,则李某不能反悔答案:C6.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
《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东方红剧场与某演员约定,由该演员某一天在该剧场演出。
该演员所承担的义务是()
A.公义务
B.可转移的义务
C.专属义务
D.从义务
标准答案:C
2.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法是专管老百姓的
B.法只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
C.法只是管官员的
D.法是万能的
标准答案:B
3.甲与乙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
产生甲乙婚姻关系的事实是()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标准答案:D
4.法律调整过程中的机动性要素是()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标准答案:D
5.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法可以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标准答案:B
6.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这里所规定的义务属于()
A.一般义务
B.特殊义务。
20秋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根据法的作用是否与立法者的主观期待一致,可将法的作用分为()
A.一般作用和具体作用
B.预期作用和实际作用
C.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D.整体作用和局部作用
答案:B
2.法律离不开国家,从属于国家是因为()
A.国家的基本制度需要法律来确认
B.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需要法律来确认
C.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手段
D.法律的创制实施依赖于国家
答案:D
3.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可将法的指引作用分为()
A.直接指引和间接指引
B.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
C.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
D.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
答案:B
4.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进行解释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法工委
C.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
D.最高人民检察院
答案:C
5.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A.任意性规范
B.委托性规范
C.禁止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答案:A
6.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制定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属于( )
A.学理解释
B.司法解释
C.立法解释
D.行政解释
答案:C
7.根据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法律可分为( )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公法和私法
答案:B
8.关于权利和义务内容的规定属于法律规范的( )
A.假定部分
B.制裁部分
C.处理部分
D.后果部分
答案:C
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A.唯一标准
B.次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
答案:C
10.王红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王红和母亲继承了父亲的遗产。
这里引起继承关系发生的是()
A.法律行为
B.法律事件
C.有效行为
D.合法行为
答案:B
11.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和资格
答案:B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
A.法律
B.行政法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答案:A
13.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法的内容是由()决定的。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文化条件
D.道德条件
答案:B
14.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
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
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
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答案:B
15.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
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答案:C
16.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这里所规定的义务属于()
A.一般义务
B.特殊义务
C.相对义务
D.道德义务
答案:A
17.基本法律之外的法律由()制定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答案:B
18.下列各种法律解释中,其效力与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是(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任意解释
答案:A
19.东方红剧场与某演员约定,由该演员某一天在该剧场演出。
该演员所承担的义务是()
A.公义务
B.可转移的义务
C.专属义务
D.从义务
答案:C
20.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答案:D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21.法律体系的特点在于()
A.内国性
B.现行性
C.整体性
D.协调性
答案:ABCD
22.从法的本体角度,非马克思主义者给法下定义的主要观点有()
A.规则说
B.命令说
C.权力说
D.判决说
答案:ABD
23.法律程序对法律适用的作用包括()
A.法律程序是约束适用者权力的重要机制
B.法律程序是进行理性选择的有效措施
C.法律程序是法律适用结论成立的前提
D.法律程序是法律适用活动具有权威性的前提
答案:ABCD
24.汉字“法”的古体“廌”,包括以下何种涵义()
A.与刑通用
B.与“律通用”
C.象征公平和正义
D.具有裁判的功能
答案:ACD
25.按照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模式的不同,法的实现可分为()
A.权利的行使
B.义务的履行
C.法律责任的归结
D.法的适用
答案:AB
26.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的联系之处表现在()
A.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B.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的阶段
C.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的工具
D.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实现的形式
答案:ABCD
27.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包括()
A.宪法法律部门
B.民法法律部门
C.行政法法律部门
D.刑法法律部门
答案:ABCD
28.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a 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b 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c 法律强调稳定型,避免灵活性;d 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acd
B.abd
C.b
D.c
答案:CD
29.我国法律的空间效力适用我国()
A.领陆
B.邻水
C.驻外领馆
D.在领域外的本国船舶和飞机
答案:ABCD
30.法律权利的内容是下列哪些权利要素的统一?()
A.自由权
B.生存权
C.请求权
D.胜诉权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