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模拟试题(一)
- 格式:pdf
- 大小:297.84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是()A.长江流域的石家庄B.黄河流域的二里头C.长江流域的马家村D.黄河流域的大汶口2.古代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数字文字C.日常用语D.国画3.盐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货币,它是人们用什么来换得的?A.糯米B.黄金C.稻谷D.稻盐4.中国的长城有多长?A.2000多千米B.6000多千米C.10000多千米D.15000多千米5.楚国的著名诗人屈原是哪个朝代的人?A.春秋时期B.唐代C.宋代D.元代6.以下哪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李白B.苏东坡C.陆游D.白居易7.我国古代一位很有成就的首位女诗人是()A.李清照B.陆游C.蔡文姬D.诸葛亮8.以下哪一位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A.关羽B.孙权C.孙中山D.李世民9.黄河的上游叫做(),下游称之为()。
A.道班滩、酒泉B.治安、陇西C.巩.county、海源D.酒泉、溢故10.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A.隋B.汉C.唐D.明二、判断题1.我国古代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3.唐朝是我国的一个民族统一时期。
()4.宋朝时期,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了发展。
()5.元代北方蒙古族人迅速入侵我国,建立了元朝。
()6.我国明代是封建社会的完全成熟阶段。
()7.唐朝的酒文化是由民间发展起来的。
()8.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
()9.明代是我国的一个开放时期。
()10.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时期。
()三、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谈谈你对唐诗宋词的理解。
3.简述一下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
4.简单叙述一下中国历史上长城的作用。
5.谈谈你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变革的看法。
四、下面的材料是三个历史人物的成就,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1)马可波罗,出生年代:1254年,死亡年代:1324年,成就:意大利旅行家、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在黄河流域磁山遗址发掘的文化层(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700年之间)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窖穴,其中很多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的痕迹,另外还有石铲、石臼、石杵和圆形陶碗等。
据此推测,这一文化层()①处于旧石器时代②处于新石器时代③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④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如图所示文物的出现,反映出这一时期()A. 冶铁技术的成熟B.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 耕地面积的扩大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到汉武帝时人口达到3600万。
其中,黄河中下游人口六十年增长了约25倍。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 休养生息政策B. “推恩令”的实施C. 盐铁专卖政策D. 北击匈奴的胜利4. “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376年)之世……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评述的是()A. 北方民族交融B. 江南地区开发C. 经济重心南移D. 工商业市镇发展5. 有人说:隋朝,好像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 科举制的创立B. 大运河的修建C. 隋炀帝励精图治D. 隋朝统一南北6. 《旧唐书:舆服志》:“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
士庶之家,又相效仿,帏帽之制,绝不行用。
”据此可知,唐朝()A.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 社会风气较为开放C. 汉族生活完全胡化D. 封建经济高度繁荣7. 如图《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能反映出()A. 中外文化交流B. 经济重心南移C. 疆域面积扩大D. 君主专制强化8. 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颁布的章程规定,西藏的各级地方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共同选任,“事无大小,均应禀知驻藏大臣办理。
初三历史中考(zhōnɡ kǎo)模拟试卷〔一〕第一卷〔选择题一共2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一一共12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4分。
〕1.假设HY电视台正为?今日说法?栏目穿越历史隧道回到古代挑选节目主持人。
你认为以下历史人物中最能胜任这一角色的是〔〕A.董仲舒 B.韩非 C.祖冲之 D.戚继光2.利用“名人效应〞作为广告宣传是企业场营销的一种策略,利用古代名人宣传产品也不失为其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与右图品牌中的人物相联络的信息是〔〕A.他创造了“望、闻、问、切〞四诊法B.他被誉为“医圣〞C.他创造了地动仪D.他制成“麻沸散〞对病人进展麻醉进展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3.在2021年的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宏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
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象。
其作品原作者是〔〕A.赵孟頫 B.吴道子 C.阎立本 D.张择端4.回忆与展望:同学们,刚刚过去的2021年和已经到来的2021年都有许多值得中华民族纪念的日子:2021年是中华民族HY战争成功65周年,2021年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周年纪念和伟大的中国一共产HY诞生周年生日。
〔〕A.90 80B.100 85C.100 90D.901105.废墟是历史的化石,讲述着昨天的故事(gùshì)。
在西郊,有一片废墟,至今仍然保存在那里,它用自己的无声痛斥着150年前那帮匪徒的罪行。
“那帮匪徒〞指的是〔〕A.英国侵略者 B.英法联HY C.HY侵略者 D.八国联HY6.中新社1月4日电:2021年中国铁路运输经营确定的目的是:旅客发送量19亿人,同比增加2.2亿人,增长13.1%。
2021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新增4715公里,总里程将打破1.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
在历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7.以下图片所反映的HY的外交活动,认识不科学的是到〔〕A B C DA.中国恢复结合国合法席位是美苏争霸结果 B.它的根底是中国国际地位进步C.这是“一国两制(yī ɡuó liǎnɡ zhì)〞的推动产物 D.和平一共处五项原那么形成关键8.1912年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泰坦尼克号轮船在北大西洋撞上漂浮,使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为人所知的一次海难。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
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2.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这标志着(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3.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4.据《方舆胜览》记载,公元211年,刘备和刘璋相聚富乐山,看见绵州繁荣景象,刘备高兴地说道:“富哉!今日之乐乎!”绵阳富乐山因此得名。
据此可知( )A.当时的四川社会稳定B.此次相聚发生在东汉末年C.绵阳的经济领先全国D.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5.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
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
这说明了唐朝(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 .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6.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以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A.重武轻文B.重农抑商C.奖励耕战D.重文轻武7.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
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1.小王同学在学习某一阶段的中国历史时,列了该阶段朝代发展的顺序,正确的是A.秦朝西汉东汉三国B.秦朝西汉新朝东汉C.西汉秦朝东汉三国D.新朝秦朝西汉东汉2.下面是某校七年级的同学在学习某一主题时,根据收集的信息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对于现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专家评论说:“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危机感剧增。
日本想借钓鱼岛问题联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以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位专家眼中的日本“第二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是指①甲午中日战争②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A.①B.②C.③D.①②③4.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为张学良将军幽禁生活的第一站。
院落中将军塑像的底座上,刻有周恩来题写的“千古功臣”四个大字。
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D.停止向红军进攻6.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A.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B.台儿庄战役纪念馆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7.世界文明发源地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有起源海洋的。
下列文明起源于海洋的是A.古代希腊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8.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的最高官职是A.元老B.元首C.元帅D.执政官9.峨眉山是佛教名山,是我们宣传乐山的城市名片。
世界三大宗教是①佛教②__③道教④伊斯兰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分析下可知三角贸易对欧洲最大的影响是:A.丧失了上亿精壮人口B.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C.获取了美洲大量土地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1.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
初三下学期历史一模试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中国最早的都市国家是哪一个? A. 商朝 B. 夏朝 C. 周朝 D. 春秋战国时期
2.下列哪个战争标志着现代中国独立国家体制的确立? A. 抗日战争 B. 蒙古入侵 C. 北伐战争 D. 韩国战争
3.在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内战是? A. 抗日战争 B. 北伐战争 C. 国共内战 D. 甲午战争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五四运动是中国无产阶级性质的独立战争,答:“√”或“×”
2.三国演义是古代文明史初期的一部史诗作品,答:“√”或“×”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描述一下中国秦朝的建立过程?
2.什么是“五花马”?
3.请简要描述中央政府的功能?
4.请描述一下秦始皇的统治特点?
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解释一下重申了“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的概念?
2.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圣通”、“禹王”和“禹侯”?
以上是初三下学期历史一模试卷的题目,祝您取得好成绩!。
泰安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1)第I卷(选择题其15分)一、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1近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构建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哪个时期确立世袭制( )2、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的成就与同时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
其中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提出选贤与能的是哪个思想流派( )A.儒家B.道家 C法家 D.墨家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西汉初年体现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文帝、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4.“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能够春风得意得益于哪位皇帝创立的科举制(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以下历史事件体现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是( )6.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
100年的伟大历程向世人昭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独立、解放和幸福。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D.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7.下图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网上流传的一副漫画,漫画中的点题文字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相遇,我一定会告诉你,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回顾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之所以“山河犹在”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B国际同盟力量的支援C.中国国力空前强大D.敌后战场的开辟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中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2011年4月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3页,第Ⅱ卷4~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历史知识中,“客观史实”和“历史解释”并不相同。
学习历史要知道如何分辨两者的区别。
以下关于春秋战国的叙述中,哪项属于“历史解释”()A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大会中原诸侯,相约尊王B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动荡、思想活跃、文化繁荣,是我国社会的转型期C商鞅提倡军工,规定爵位为二十级,有军工者,依级授爵D孔子整理古典文献,编订《诗》、《书》、《礼》、《易》、《春秋》2、假如时间倒流,你回到了秦朝,你学习时所写的字体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种()A甲骨文B隶书C楷书D小篆3、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4、今天我们学习数学时常用到圆周率,你知道下列哪一位人物曾经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A王羲之 B顾恺之 C王夫之 D祖冲之5、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多的爱国人士坚强地抵抗外来侵略,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不符合这一主题(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虎门销烟6、2009年7月1日,互联网上流传着一首诗,“有一方圣土叫赣南,有一个小城叫瑞金,有一种出发缘于一种信念,有一种壮志催生一种精神。
2023年中考模拟试题(一)史期时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 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A. 定居生活B. 学会用火C. 饲养家畜D. 种植粮食3. 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最可靠的资料来自于()A. 考古发掘B. 史书记载C. 神话传说D. 学术论著4. 某同学在对中国早期人类的历史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列出了如表考古成就。
据此我们可知()A.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远古人类B.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C. 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D.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5.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 房屋结构样式B. 农作物的种类C. 使用火的水平D. 石器制作技术6.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
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 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B. 《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C. 《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D. 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7. 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
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A. ①B. ②C. ③D. ④8. 一位同学在中国农业展览馆参加原始农耕体验活动,他使用的工具应是()A. 打制石器B. 骨耜C. 铁锄D. 曲辕犁9.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B.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C.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D. 三星堆青铜面具10. 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图片展,如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题(一)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国家距今有()A2000多年B3000多年C4000多年D5000多年2、《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本周实行的哪一制度()A禅让制B世袭制C奴隶制D分封制3、“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期。
卒下令。
”这是《史记》对某次变法的记载,主持这次变法的人物是()A商鞅B秦始皇C汉武帝D北魏孝文帝4、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
”这表明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A注意“因材施教”B要求学生对尝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C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D对不现的学生施以相同的教学内容。
5、“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赞扬的是()A 李冰修建都江堰B 李耳道德高深,是龙一般的人物C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 屈原的《离骚》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典范6、第29届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设计,一方面闪烁着当代建筑科技创新的光辉,另一方面传承着传统建筑文化的浓厚内涵。
下列关于中国古建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长城是为阻止匈奴入侵而修筑的防御工程B秦长城的建筑规模、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C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D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7、“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琊石刻中的一段文字。
这段文字表达的历史信息是()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思想C 统一文字D 统一六国8、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A 长安B 洛阳C 咸阳D 开封9、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A 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B 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C 南方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先进D 南方经济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1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B 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C 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D 巩固北魏的统治11、历史文化名城临沂有许多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迹,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总分:_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答题栏内。
)1.看右表,两位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人物主张()人物主张孔子统治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墨子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关注民生D.尊崇儒术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材料中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B.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C.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D.开创了国家地方行政的模式3.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
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推恩令”B.平定八王之乱C.兴办太学D.设置通判4.小史同学写了一段关于隋唐历史的介绍,他写了三句话。
如果按写对一句得1分的标准,他可以得()隋朝创建的科举制逐渐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唐初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局面,国力达到顶峰。
玄奘西行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A.0分B.1分C.2分D.3 分5.如下图,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B.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6.中国古代行政改革通过内部体制的调整进行权力的重新配置。
如图内容反映出的主要趋势是()A.实行分权制衡B.监察制度完善C.中央集权加强D.君主专制强化7.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如下表列举了党在各时期的奋斗成就,对应正确的是()项目时期成就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终结君主专制制度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A B.B C.C D.D8.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中国的四大古代文明是指下列哪四个?A. 河南文明、山西文明、上海文明、福建文明B. 京剧文明、茶文明、太极文明、诗文明C. 东周文明、西汉文明、东晋文明、春秋文明D. 夏文明、商文明、周文明、秦文明答案:D2. 以下哪个事件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A. 鸦片战争的爆发B. 甲午战争的胜利C. 辛亥革命的成功D. 五四运动的发起答案:A3.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在哪个时期的事件?A. 清朝末年B. 中华民国时期C. 初期D. 改革开放后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
1949年。
2.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长江。
3. "天安门广场"位于中国的首都北京。
北京。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学子们有机会获得官职,进入官僚体系。
这个制度持续了约1300年,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初期改革措施。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初期,实行了土地改革、对外贸易的平均分配、工业国有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
第四部分:作文题请根据自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此处为作文内容,请自行撰写并保持字数在200字左右。
)。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第一局部选择题(共20分)请注意:考生须将31--50题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31.2013年2月底,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二次破冰大陆,两岸关系更清澈安心。
八年前访问团成员谒见黄帝陵时冲动地说:“……每天都有回家的感觉。
我们的根就在这里呀。
〞是因为A.黄帝教人农耕,是农业生产创始人 B.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C.黄帝单独打败了蚩尤 D.黄帝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32.以下朝代及其建立者的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夏朝—启B.朝—嬴政C.国—操D.蜀国—权33.南朝官员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南方人民大量北迁C.北方地区经济兴旺D.北方少数民族开展迅速34.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
杜佩妍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和下西洋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抵抗侵略35.一位南宋读书人书房的设,不可能...存在的场景是A.桌上摆着雪芹的“红楼梦“B.墙上挂着王羲之的摹本“兰亭序“C.桌上摆着活字印刷的“史记“D.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3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开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今**地区正式归属中央集权统辖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C.明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D.清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地区的管辖37. 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宋代则有“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以下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①人口南迁②民族交往③大运河贯穿④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8.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省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再次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初三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历史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右图是他们编制的《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緝嘖罰鄰华癞闯墳脔飙聲靚鲮誶鈁個欄燴疡铯鵪骯蜡鋨贶诉挥鳕駘況悭銓錄鰭跸涟鹉轫獷癘娴塹輞錮諧闈硷凍箦谊。
A.诸侯B.丞相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大臣2.西汉初年,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組誡隕箫輯綜鐮镊泽責欖驴蟻會臠躯缣攝齬钟攒譜粪赆慫軛钵乱蘆饯栉荫鄲橱癰霭蒔离濟嗫鸽穢虑妝窶滌钆贐經揚。
A.焚书坑儒钳制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行推恩令加强集权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3.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聋锒態捫驢辆轺泸绢缡鹩縹缳竇藓癆寿僑顳敌诜吴鉅讦硗語……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愾鵓纶绝關锭權鲣毁铨洶挝复痪鍇楓铽顎锺鎮連缕铁愜。
4.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5.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指南针C.造船技术D.活字印刷术6. 阅读右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史实推论选项A《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C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8.“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2000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
深圳初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实行科举制2.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主要在哪个地区进行抗日斗争?A. 华北B. 华东C. 华南D. 西北5.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6.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传教7.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8.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皇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诸葛亮9.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与“文化大革命”无关?A. 大跃进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红卫兵运动D.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0.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的哪项基本国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国有经济D. 集体经济答案:1-5 A A A D D 6-10 B A D C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______朝。
12.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______战争。
13.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__朝的统治。
14.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社会。
15.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______会议。
答案:11. 唐 12. 鸦片 13. 清 14. 新民主主义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1. 辽朝是不是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请论述。
中国历史上,辽朝是一个重要的政权。
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北方政治格局的变化,也为日后金朝的崛起和北方民族政权的兴盛埋下基础。
辽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自称“皇帝”,建立了中亚羌奴政权,确立了契丹民族政权在华北的统治地位。
辽朝与北宋的对峙关系十分复杂,两国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和平,形成了“契丹宋权力对立统一”的态势。
辽朝在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2. 请分析明朝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明朝时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明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新的进步,水利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都有所提高。
农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产业,农业生产日渐规模化和商业化。
在此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实现了小农经济向富裕经济的转变。
这种发展不仅对明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中华大地上一个灿烂的时代。
3. 请阐述清朝晚期的政治变革和影响。
清朝晚期,政治变革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政治体制方面,清政府试图推行一系列改革,如允许官员参加政治活动、加强军事改革、试图削弱满人特权等。
这些政治变革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清朝政治结构和官员选拔制度,也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这些政治变革也暴露出清政府的弊端和问题,为清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4. 对于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你怎么看?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对中国的海洋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海禁政策也保护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和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保障了国内的政治稳定。
海禁政策对于中国历史有着双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需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全面评估其对中国的影响。
5. 请分析近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
近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初三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 以上都是3. 宋代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农业技术的进步B. 商业贸易的兴盛C. 手工业的快速发展D. 以上都是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海外贸易B. 展示国威C. 寻找失散的亲人D. 传播中国文化5.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民族矛盾激化B. 社会矛盾尖锐C. 自然灾害频发D. 外国侵略加剧6.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结束了封建君主制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D. 以上都是7.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其主要意义是什么?A.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 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解放C.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 以上都是8.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A. 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B.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 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D. 以上都是9. 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C. 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D. 以上都是10.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其主要成就是什么?A. 经济快速发展B. 社会全面进步C.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__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1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考试是“________”。
答案:进士13. 宋代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________”的兴盛。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2.东汉末年,中原某地瘟疫流行。
当地人们采用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能是A.服用“麻沸散”,提高对瘟疫的免疫力()B.清晨练习“五禽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C.通读《伤寒杂病论》,掌握防治方法D.邀请孙思邈就地行医讲学,宣传防治措施3、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4、新华网消息:云南警方与香港警方联合协作破获一特大跨国犯毒案,缴获各类毒品2000多公斤。
珍爱生命,杜绝毒品,我们应该永远铭记()A、宗棠收复新疆B、林则徐虎门硝烟C、邓世昌黄海抗日D、关天培血洒炮台5、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
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7、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
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北伐战争D.广州起义8、中共发出的“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一件事情提出来的()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9、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
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B、康梁组织公车上书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D开国大典》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
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C.武汉长江大桥D.葛洲坝水利工程11、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海峡两岸实现通航、通邮、通商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12、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回国有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13、河南电视台准备开拍一部反映历史上“三角贸易”,的电视剧其中有一场景是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航。
请你帮导演准备道具,他们的船只满载的物品应该是()A.美洲土著居民B.黑人C.廉价的工业品D.黄金、白银14、根据以下几个片段推断,此人是()1观察苹果落地②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③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物理体系A、爱因斯坦B、爱迪生C、牛顿D达尔文15、美国内战期间,正在南方前线作战的一位将军亲自把一份重要情报交给林肯总统,他应选择坐()A.汽车B.轮船C.火车D.飞机16、德国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也都遭到了失败。
下列会议中与惩罚德国有关的是()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会议④雅尔塔会议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②③17、某同学通过互连网下载了一位历史人物的简介:“他是连任四届的‘轮椅总统’颁布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出席了雅尔塔会议……”。
他是谁()A.林肯B.威尔逊C.罗斯福D.杜鲁门18、“欧洲的事由欧洲人自己来”、“用一个声音说话”,使“美国打个喷嚏,欧洲就得感冒”的现象大为改观。
能直接反映欧洲这个历史性变化的是()A、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D、美苏争霸结束19、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国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非洲人开着日本出口的汽车…….这说明()A、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C、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D、第三世界的崛起20、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德莱塞------《美国的悲剧》B.罗蔓.罗兰------《约翰。
克里斯朵夫》C.贝克特----《等待戈多》D.毕加索----《记忆的永恒》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本部分共6小题,30分。
21、(5分)阅读材料小明同学为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情况,从历史读物中找到以下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一时间,复古思想到处泛滥。
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基本要素并填写下表。
新文化运动背景兴起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意义22、(6分)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在历次斗争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读了上段文章,请回答:(1)说明此材料的出处。
是谁撰写的?又是谁手书的?(2)“三年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3)“三十年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4)“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5)如果今天让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写碑文,你准备增加哪些内容?(6)我们年轻一代应继承和发扬先烈们怎样的革命精神?23、(4分)在中外近现代历史上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人物,请列举一位与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⑴维护国家统一:⑵促进民族独立:⑶促进思想解放:⑷促使先进社会制度确立:24、(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期开始,人们听说了一连串英国人的名字,是他们用自己的发明创造推动完成了英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次飞跃,以至于当以展示先进技术发明为主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筹划举行时,世界各国都认为它在伦敦举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19世纪中叶,英国的煤、铁、棉花加工都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制成品占世界市场的二分之一。
然而在19世纪将尽的时候,英国……的供应已不敷厂家和商人的需要,不仅数量不足,本国的产品质量低劣而价格反而高昂。
20世纪初,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下降到1.4%。
材料二:现代世界大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表年份国家成果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1969年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1971年苏联建立第一个空间站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2005年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材料一中的“飞跃”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2)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以后英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分)(3)解读材料二提供的有关信息,对其理解正确的是____。
(1分)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②在空间技术上美苏领先,中国奋起直追③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通力合作,共存共荣④当今科技领域形成了美、苏、中三强鼎立局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重要启示?(1分)25、(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索沃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材料二:至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如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由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共同干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被迫终止对“南联盟”的空袭。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材料一中,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分)(3)根据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分)26、(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
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
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
但是日本右翼势力不顾亚洲人民的反对,自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南京大屠杀写成南京事件。
首相先后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东史郎把他战时日记公布于世,却引起了一场官司而失败。
请回答:(1)日本“眼观八方”,在国弱时,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
你能运用所学的史实说明吗?(2分)(2)明治维新时,日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给我们有何启示?你认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时应当怎么做?(2分)(3)材料三中,日本政府的做法和东史郎的做法形成强烈对比,说明了什么?(2分)模拟一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 C A B D C A C D 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 C D C C C C B A D二、非选择题21、新文化运动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复古思想到处泛滥(或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兴起时间1915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答“四提倡四反对”也可)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