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部4种类型公益林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7.33 KB
- 文档页数:4
浙江省中部地区公益林生物量与碳储量钱逸凡;伊力塔;张超;余树全;沈露;彭冬琴;郑超超【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2013(049)005【摘要】Using the monitoring data from 517 public service forest plots in the central area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2010-2011,the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of the public service forest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biomass of different communi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biomass of the public service forest was 99.30t·hm-2,the present total biomass was 16 430.40 × 104 t,the average carbon density was 49.59 t C·hm-2,and the total carbon storage was 8 205.59 × 104 t C in central Zhejiang.The analys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carbon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tand age and density.Finally,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model,Cb =aA + bD + c,which was composed by stand age and density to estimate the carbon density of the public service forest in central Zhejiang for improving the public welfare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ability.%利用2010-2011年在浙江省中部地区调查的517块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推算不同群落类型生物量,估算公益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并建立碳密度模型.结果表明:浙江中部地区公益林的生物量为99.30t·hm-2,现存总生物量16 430.40万t,植被碳密度平均为49.59 t C·hm-2,总碳储量为8 205.59万tC;浙江中部地区公益林植被碳密度受林龄与林分密度的影响显著,基于林龄、林分密度两因子拟合了公益林植被碳密度预测模型Cb =a A +b D+c,为提高公益林固碳能力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总页数】7页(P17-23)【作者】钱逸凡;伊力塔;张超;余树全;沈露;彭冬琴;郑超超【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311300;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311300;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3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相关文献】1.嵊州市公益林生物量及碳储量 [J], 管杰然;伊力塔;钱逸凡;何德汀;余树全;沈燕2.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碳储量和固碳现状及潜力 [J], 张骏;袁位高;葛滢;江波;朱锦茹;沈爱华;常杰3.浙江省杉木生态公益林碳储量效益分析 [J], 张骏;葛滢;江波;常杰;袁位高;朱锦茹;戚连忠4.莲都区公益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 [J], 陈燕芬5.公益林生物量估算方法研究--以浙江省缙云县公益林为例 [J], 陈蜀蓉;张超;郑超超;张伟;伊力塔;余树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
核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林业厅
•【公布日期】2014.01.07
•【字号】浙林办便[2014]4号
•【施行日期】2014.01.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森林资源
正文
浙江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核对工
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浙林办便〔2014〕4号)
各市、有关县(市、区)林业局:
为进一步做好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核对工作,我厅于2013年11月下发浙林造〔2013〕105号文作了专门部署和要求,但从各地进展情况及初审结果看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做好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核对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是严格上报时间。
各地务必抓紧时间开展此项工作,确保2014年1月15日前能按时按要求上报保护等级核对结果材料;
二是严把质量关。
各地应严格按照《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规定的划定标准进行分级,上报前要进行自查验收,确保工作质量,确保保护等级划定结果的准确性;
三是我厅将适时组织力量对各地上报的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定结果进行抽查,经抽查合格后我厅再将结果统一汇总重新上报国家林业局。
浙江省林业厅办公室2014年1月7日。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取值范围1. 什么是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指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光能转化为植物生物量的速率。
它是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量,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础。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取值范围是指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
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水分和养分的供应等。
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2.1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和二氧化碳,因此光照和气温是影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较高的光照和适宜的气温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从而提高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2.2 土壤质量土壤质量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也有重要影响。
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有直接影响。
较高的养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2.3 水分供应水分供应是影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宜的水分供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进行。
干旱地区由于水分供应不足,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较低;而湿润地区由于水分供应充足,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较高。
3.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取值范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取值范围较大,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存在显著差异。
下面将介绍一些典型生态系统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取值范围。
3.1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全球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
根据研究,热带雨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通常在2000-3000克碳/平方米/年左右。
3.2 温带森林温带森林是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之一。
根据研究,温带森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通常在1000-2000克碳/平方米/年左右。
3.3 草原草原是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适中的生态系统之一。
根据研究,草原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通常在500-1000克碳/平方米/年左右。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松类生物量模型研究应宝根;袁位高;葛永金;江波;朱锦茹;沈爱华【摘要】根据浙江省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浙江省200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按气候区、林分类型、林龄组成、立地条件、林分组成等设置松类树种(包括马尾松、黄山松、湿地松、华南松和火炬松)典型样地122个,实测标准木255株.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树干干重、木材干重、皮干重、枝干重、冠干重、根干重与胸径和树高的相关系数较大,其冠干重、枝干重、叶干重则与胸径和树高以及枝下高有较大的相关系数,从变量得到的简洁性和准确性考虑,经不同模型的拟合和检验,确定了松类生物量各器官的独立模型,总量、木材、树皮、树根、树干的模型结构为W=c1Dc2Hc3,树叶、树枝、树冠的模型结构为W=C1Dc2Lc3;拟合了浙江省重点公益林松类生物量各器官及总量的独立模型和相容性模型,经检验,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样本总体预估精度指标(P%)在多数分量中以相容性模型最高,而且相对误差绝对值指标(E2%)最小,总量、木材,树干、树皮的预估精度超过了独立模型,其他分量仍保持了独立模型的水平;而且相对误差绝对值均略高于或等于独立模型.【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年(卷),期】2008(028)002【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生物量;模型;松;公益林;浙江省【作者】应宝根;袁位高;葛永金;江波;朱锦茹;沈爱华【作者单位】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心,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丽水,323000;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5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它既表明森林的经营水平和开发利用价值,同时又反映森林与其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上的复杂关系。
浙江省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生物量刘其霞;常杰;江波;袁位高;戚连忠;朱锦茹;葛滢;沈琪【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5(025)009【摘要】由解析木资料用维量分析法建立浙江省各地区样木的D2H与地上生物量(B)的回归方程在浙江全省具有普适性.根据模型及样地调查结果发现50林龄前的浙江省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群落生物量基本随林龄线性增加.与其他同区域的类似林型比较发现,常绿阔叶林在80林龄前群落生物量与林龄正相关,100a后则增长十分缓慢.根据浙江省公益林大多为幼中龄林的现状,预测当前的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在未来30a中将呈线性增加.随着多幼中龄林的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的发展成熟,我省森林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碳汇.与针阔混交生态公益林比较,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生物量在10~25a阶段没有明显优势,到25~50a则明显高于针阔混交生态公益林.由此可见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作为生态公益林在碳积累方面具有优势.常绿阔叶林作为高碳储量森林,将会是浙江省甚至整个亚热带东部地区的森林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总页数】6页(P2139-2144)【作者】刘其霞;常杰;江波;袁位高;戚连忠;朱锦茹;葛滢;沈琪【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29;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29;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13;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13;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13;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13;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29;浙江教育学院生物系,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6;Q948【相关文献】1.浙江省中部地区公益林生物量与碳储量 [J], 钱逸凡;伊力塔;张超;余树全;沈露;彭冬琴;郑超超2.公益林生物量估算方法研究--以浙江省缙云县公益林为例 [J], 陈蜀蓉;张超;郑超超;张伟;伊力塔;余树全3.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思考——基于浙江省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调查 [J], 陈娴仪; 石道金4.浙江省公益林生物多样性和立地对生物量的影响 [J], 金超;李领寰;吴初平;姚良锦;朱锦茹;袁位高;江波;焦洁洁5.浙江省仙居县公益林生物量动态分析 [J], 张骏;高洪娣;应宝根;王坚娅;袁位高;朱锦茹;伊力塔;江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估算及分析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的森林总面积约为2.22亿公顷,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2.96%,位居世界前列。
在这片辽阔的绿色森林中,生长着各种珍贵的植被,为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估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其中涉及到植被类型、生长速率、地理环境等多个影响因素。
首先,中国的森林生态系统包括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植被有着不同的生长特点和生产力。
针叶林以松树、杉树为主要代表,生长周期长,初级生产力相对较低;而阔叶林如橡树、槐树等则生长速率较快,初级生产力相对较高。
根据不同地区的森林植被分布情况和统计数据,可以大致估算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范围。
其次,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和生长季节,这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光合作用强度。
通常来说,温暖湿润的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会比寒冷干燥地区高一些。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数据和植被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估算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数值。
最后,中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总初级生产力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森林资源面临着被砍伐、开垦等破坏的风险。
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将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初级生产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估算和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植被类型、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中国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状况,为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公益林建设与效益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作者:林言来源:《浙江林业》 2019年第12期撰文/林言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和省林业局在杭州联合召开“浙江省公益林建设与效益”新闻发布会。
省林业局局长胡侠、总工程师李荣勋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来自21家中央及省内外媒体的近30位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胡侠首先介绍了浙江省公益林建设的主要成效。
2018年,全省公益林涵养水源197.75亿吨,相当于1400多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是全省居民年生活用水量的7倍。
固持土壤1.07万吨,固定的土壤养分相当于128万吨复合肥和1000万吨有机肥。
固定二氧化碳1225.52万吨,相当于净化了420多万辆小汽车年二氧化碳排放量。
释放氧气2496.67万吨,相当于全省人口一年半的需氧量。
林木积累氮、磷、钾量相当于55万吨复合肥。
此外,每年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474.86万吨,滞尘5507.89万吨。
公益林区大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每立方厘米超过1200个,有利于人体健康。
全省省级以上公益林实现生态价值4630.39亿元,平均每亩1.02万元,单位面积年产生的生态价值比15年前增加了3倍。
其中涵养水源1635.82亿元,保育土壤158.04亿元,固碳释氧362.39亿元,积累营养物质15.79亿元,净化大气环境209.36亿元,森林防护47.7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803.94亿元,森林游憩1497.35亿元;森林资源快速增长。
通过15 年的建设,全省公益林面积净增1611.35万亩,公益林中具有较强生态功能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占比提高了29.17%,郁闭度0.7以上的乔木林面积占比提高了37.37%。
乔木林树种平均胸径增加2.18厘米,平均树高增加1.53米,平均每亩蓄积量提高1.93立方米。
公益林建设,使浙江大地更绿了,大树更多了,生态家底更厚了;森林景观大为改观。
通过彩色森林建设、珍贵树种发展、大径材培育等多种措施,树种组成更为丰富,林分结构得到优化,森林景观大为改观。
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9号【发布部门】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7.11.30【实施日期】2018.03.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9号)《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已于2017年11月30日经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3月12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11月30日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2017年11月30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规范公益林和森林公园的建设、保护、利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级、省级公益林和森林公园的建设、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公益林,是指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功能,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划定,经批准公布并签有公益林保护管理协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本条例所称森林公园,是指具备一定规模,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经规定程序批准或者命名,可供开展森林旅游、养生健身、科普教育等活动的区域。
第三条公益林和森林公园的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划定、严格保护、适度利用、合理补偿的原则。
公益林的保护和利用,应当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以封山育林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实行严格保育。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督促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履行对公益林和森林公园的建设、保护和管理职责,并将公益林和森林公园的建设、保护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上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做好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进展黄夏;李荣全;云丽丽;王微;高明;柴旭光【摘要】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及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在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文章从遥感估算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原理,遥感数据源的选择及估算模型的运用等方面阐述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未来的展望.【期刊名称】《辽宁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5页(P43-46,60)【关键词】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源;模型【作者】黄夏;李荣全;云丽丽;王微;高明;柴旭光【作者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032;沈阳兰溪绿化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00161;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032;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阜新123108;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有大板林场,辽宁阜新123122;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5森林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总量中扣除自养呼吸后的剩余部分[1],称为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简称NPP)。
森林植被的NPP 作为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反映了植被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表征陆地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而且是判定生态系统碳源/汇和调节生态过程的主要因子,在全球变化及碳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2]。
因此,开展大尺度上森林植被NPP 值的有效估算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遥感技术是获得大尺度植被生长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强有力的手段,在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上能够获得适合于全球环境的数据。
以遥感数据作为信息源的森林植被NPP 研究将会显示出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操作细则(试行)浙江省林业厅二○○四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与任务 (1)第二条重点公益林的概念 (1)第三条区划界定依据 (1)第四条界定原则 (2)第五条区划对象 (3)第六条成果申报与公布 (3)第二章技术标准 (4)第七条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 (4)第八条省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优先范围 (6)第九条不宜区划为重点公益林的林地 (7)第十条地类 (7)第十一条林种 (7)第十二条权属 (8)第十三条其他标准 (8)第三章准备工作 (9)第十四条组织准备 (9)第十五条技术资料准备 (9)第十六条制定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的工作方案 (9)第四章区划调查与界定 (10)第十七条重点公益林区划 (10)第十八条重点公益林小班区划条件 (10)第十九条图上作业与调整 (10)第二十条野外补充调查 (11)第二十一条重点公益林小班卡记载 (11)第二十二条重点公益林小班清绘 (12)第二十三条签订界定书 (12)第五章统计与制图 (13)ii第二十四条小班调查资料整理与审核 (13)第二十五条统计 (13)第二十六条制图 (15)第六章质量与管理 (16)第二十七条小班调查精度 (16)第二十八条小班数据录入要求 (16)第二十九条图面要求 (16)第三十条质量检查与处理 (16)第三十一条质量评定 (17)第七章界定成果报告 (18)第三十二条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报告的编写 (18)第三十三条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资料清单 (18)第三十四条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材料申报数量 (19)附表附表1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与界定结果面积表公益林01表: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总表公益林01表附表1:国有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1表附表2:集体所有制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1表附表3:其他所有制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2表: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表公益林02表附表1:国有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2表附表2:集体所有制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资源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2表附表3:其他所有制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公益林03表: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域分布情况表公益林04表:国家级重点公益林权属情况表公益林备注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中列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表公益林备注表附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中列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明细表附件附件1 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小班数据输入附件2 浙江省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示意图iii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任务以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根本目标,进一步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完善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促进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制定本操作细则。
2014年5月华东森林经理May 2014 第28卷第2期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V o1.28 No.2浙江中部4种类型公益林净初级生产力研究钱逸凡1 陈国富1 余树全2 吴昊1 沈娜娉1(1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2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临安 311300)摘要:利用浙江中部5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对浙江中部4种公益林的净初级生产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浙江中部公益林植被恢复成效显著,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达到5.52 t·hm-2·y-1、6.47 t·hm-2·y-1、7.09 t·hm-2·y-1、8.56 t·hm-2·y-1,高于浙江省的整体水平。
密度是影响当前公益林净初级生产力大小关键。
在较低的水平下,密度每增高1000株·hm-2,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增长1.56 t·hm-2·y-1、1.22 t·hm-2·y-1、0.93 t·hm-2·y-1、和1.45 t·hm-2·y-1。
公益林群落生物量与净初级生产力具有较高相关性,但利用这个关系在大尺度上推算生产力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采用本地的参数和按类型分类进行详尽的统计,得到的生产力估算值更可靠,对公益林经营管理具有更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公益林;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浙江中部中图分类号:S75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743(2014)02-0036-03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浙江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群落遭到巨大的破坏,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
为此,浙江省于2001年起全面启动实施“200×104hm2生态公益林”计划,而浙江中部地区承接南北、区域面积大,且原始植被几乎完全毁坏,因此公益林的建设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1、2]。
2020年5月华东森林经理May2020第34卷第2期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Vo1.34No.2浙江省长兴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孔力方1黄文荧2胡孙田2沈晓飞2金松涛2冯怡1(1浙江省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313100;2浙江省长兴县永绿林业发展中心313100)摘要:根据浙江省公益林县级监测体系建设要求,在长兴县公益林内建立固定监测样地,结合专项调查和试验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2018年长兴县公益林生态效益为18.67亿元,单位面积生态效益为9.55万元/公顷,全县公益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长兴县公益林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需要加快实施公益林提质增效工程。
关键词:长兴县;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服务价值中图分类号:S71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743(2020)02-0035-04公益林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1-2]。
开展公益林生态功能和价值评估,及时掌握生态公益林状况及生态功能发展趋势[3],对提高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水平,巩固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的成效,促进公益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区概况长兴县隶属浙江省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西南岸,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全县土地总面积143142公顷,其中林地面积71677.3公顷,森林覆盖率47.71%。
长兴县现有省级以上公益林19547.67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3.66%,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7.27%。
省级以上公益林按地类划分:乔木林11107.13公顷,占56.73%;竹林5107.00公顷,占26.08%;灌木林地3210.60公顷,占16.40%;未成林造林地5.73公顷,占0.03%;宜林地148.87公顷,占0.76%。
龙泉市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评价与研究论文摘要:龙泉市从2000年开始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通过2001年、2003年与2004年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与完善区划界定,浙江省林业厅审核,确定龙泉市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75825 hm²。
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说明,重点生态公益林对龙泉市森林资源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郁闭度增加、林分质量提高等奉献明显,成效显著,取得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三丰收。
论文关键词:龙泉市,公益林,建设成效,评价,研究1概况龙泉市位于浙江西南,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
全市土地总面积30.39万hm²,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6.56万hm²,占87.17%。
全市森林覆盖率84.2%,林木绿化率84.2%,活立木森林总蓄积量1456万m³。
索有“浙南林海”之称。
龙泉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早夏长、温暖湿润。
境内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186~1929米);土壤肥沃,又未受第四期冰川严重影响,适宜各类林木生长,植物资料极其丰富。
龙泉市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共有高等植物18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103科357属1105种,全省3/4以上的种类有分布。
野生动物有6大类1261种。
国家级凤阳山自然保护区享有“华东地区古老植物摇篮”的美誉。
龙泉市是瓯江、钱塘江、闽江的源头。
要紧溪流为瓯江上游的龙泉溪,钱塘江水系的住溪、碧龙溪,闽江水系的宝溪。
流域总面积2854.28㎞²,河道总长度455.1㎞,多年平均流量1476m³/s。
境内有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库容量13.93亿m³的紧水滩水库与三条国防公路,龙泉市森林植被与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或者者间接影响着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进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浙西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1999年龙泉市根据林业分类经营的要求,制定了《龙泉市森林生态环境总体规划》,2000年龙泉市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浙江省林业厅关于报送天然林基础数据及有关材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14.11.19•【字号】浙林办便〔2014〕417号•【施行日期】2014.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关于报送天然林基础数据及有关材料的通知浙林办便〔2014〕417号各市、县(市、区)林业局:根据国家林业局要求,为全面掌握全省天然林资源情况,请你们按以下要求报送本地天然林基础数据及相关材料(详见附件1-12)。
一、主要内容(一)天然林的基本情况。
天然林面积,按以下分类统计:按性质分,国家级公益林、省级公益林、商品林;按权属分,国有、集体(个人);按地类分,灌木林地、未成林封育地、疏林地等。
此外,国有林场作为一个统计单位,单独统计。
(二)天然林采伐情况。
采伐限额,实际采伐量,实际采伐量占本地区木材采伐量的比重,主要销售情况(价格、销售额等),对本地区木材加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三)国有林场天然林情况。
包括面积、采伐、职工、投入等各方面情况。
(四)天然林分布区农民收入情况。
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天然林采伐收入等,并做出分析。
(五)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情况。
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天然林面积,纳入中央森林管护费补助的天然林面积,纳入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天然林面积等。
(六)本地区天然林保护的现状,自主实施的天然林保护政策措施的具体情况。
(七)本地区天然林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八)对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的意见和建议,有关政策需求及政策实施影响的分析。
二、有关要求(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地要高度重视天然林基础数据、对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的意见等材料的提供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具体要求,落实材料撰写和数据填报责任。
有关部门要协同配合,集中力量,全面系统地摸清情况,做好有关工作。
(二)广泛调研,实事求是。
各地要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