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虾和棉蝗的比较解剖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87
螯虾与棉蝗的比较解剖(动物生物学实验)姓名:童琦学号:201503102023 专业:生物科学指导老师:王茜摘要:甲壳类和昆虫分别是节肢动物中适应水生生活和陆生生活的两大类群,通过观察、解剖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与棉蝗(Chondracris resea rosea),不仅了解了节肢动物门甲壳类和昆虫两大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外部形态、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的异同,而且能了解节肢动物进化与广泛适应的特征,充分反映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演变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还能说明动物各器官系统在演变过程中的相关性和动物的整体性。
通过做实验来夯实巩固王兰教授上理论课所讲的知识。
关键词:螯虾;棉蝗;比较解剖节肢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动物界第一大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做实验,学习虾类和一些昆虫的一般解剖方法;了解节肢动物进化与广泛适应的主要特征,甲壳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昆虫适应陆生生活的主要特征;通过螯虾与棉蝗的比较解剖,进一步认识动物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动物与环境的统一及动物的整体性。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螯虾活体、新鲜浸制的棉蝗标本、塑料手套、清水。
1.2 实验仪器解剖盘(蜡盘)、镊子、解剖剪、解剖针、解剖刀、培养皿。
1.3 实验方法比较解剖。
2 结果与分析2.1 螯虾的外形、内部解剖结构观察2.1.1 螯虾外形观察取一螯虾于蜡盘内,观察外形。
螯虾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体表被以坚硬的几丁质外骨骼,体色近红棕色。
全身有21节,头胸部13节,腹部6节,第1体节和1个尾节。
图1 螯虾外部形态①头胸部:头胸甲保护着内脏器官,头胸甲前有一向前延伸的额剑,额剑基部的下方两侧各有1个粗短的眼柄,端部着生复眼,额剑两边各有3~4个棘。
头胸甲的近中部有一弧形横沟,为颈沟,是头部和胸部的分界线。
头胸甲两侧部分称鰓盖,鰓盖下发与体壁分离形成一个腔,内有鰓片,称鳃腔。
棉蝗与鳌虾的解剖摘要:通过对螯虾和棉蝗(或飞蝗)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的比较,了解节肢动物门和昆虫纲的一般特征。
了解昆虫的一般分类方法。
关键词:棉蝗鳌虾比较解剖引言:1.分类地位:棉蝗: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鳌虾: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甲壳纲-十足目-鳌虾科2.经济价值与人类的关系:益:A、食用甲壳类B、饵料甲壳类C、甲壳类与环境保护D、药用甲壳类E、对能源开发的意义及其他用害:①某些种类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②敌害渔业③蚕食农作物④破坏水中建筑与水下设施⑤阻碍航运3.为什幺选择它们为实验材料数量多,经济实惠实验方法:比较解剖法实验步骤:实验的材料:雌、雄螯虾和雌、雄棉蝗的新鲜浸制标本实验的器材: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蜡盘,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实验的试剂:甘油,0.1%亚甲基蓝,清水棉蝗外形观察取浸制的棉蝗标本于蜡盘中,观察其外部形态。
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图9-4 棉蝗的外部形态A.棉蝗外形;B.棉蝗头部正面观。
(自江静波等)1、头部(head)观察头顶、额、唇基、颊、复眼、单眼、触角和口器等。
(1)额(frons):位于头的前方。
(2)头顶(vertex):位于额之上,头的背面。
(3)颊(gena):位于复眼之下,额的两侧,和额紧相连的有唇基,在额之下方。
(4)触角(antenea):一对,丝状,位于两复眼之间(5)复眼(compound eye):一对,椭圆形,棕黑色的突起,位于头部上方的两侧。
能感觉物体的运动和形状。
(6)单眼(oceLlus):三个,较小,一个位于两触角的中间稍下方,其他两个则分别位于触角的上方,复眼的两侧,能辨别光线的强弱和方向。
(7)口器(mouth parts):为咀嚼式。
在观察棉蝗头部之后,用镊子依次将口器的上唇,一对上颚,一对下颚、下唇和中央一个囊状的舌拉下,然后将取下的每一部分放在蜡盘或培养皿中,排好位置,加少量水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上唇(1abrum):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