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云体系结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36.37 KB
- 文档页数:4
马赛克战:重构作战体系以应对高端战争马赛克战着眼大国竞争,意图在与势均力敌对手的军事冲突中占据优势。
2017年以来,特朗普政府相继推出《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视中国、俄罗斯为首要战略威胁。
马赛克战等新作战概念均以此对标,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以无人系统为基本单元的马赛克战马赛克战概念最早于2017年8月由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下属的战略技术办公室(STO)提出。
根据STO的构想,利用相对较低成本、较低复杂度的传感器、多域指挥与控制节点、有人/无人系统等,根据威胁情况、战场情况和作战需求,以自协调、自适应的方式,快速构建作战体系;若该体系的部分被摧毁,可自动响应、动态重组,仍能满足作战需求。
马赛克战采用小型、无人、分散的兵力编组,可根据任务动态重组。
上图:对分散的部队实施集中指挥和控制。
下图:在通信降级或失效情况下,基于智能化指挥控制进行作战筹划,实施任务式指挥2019年年9月,DARPA发布了其委托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撰写的研究报告《恢复美国的军事竞争力:马赛克战》。
报告认为,为贯彻美国《国防战略》从反恐回归大国竞争,应以马赛克战作战概念为牵引和指导,重建力量体系和创新作战方式。
马赛克战概念的出发点,首先是应对中国的军事挑战。
美军认为,中国不断推进新军事变革,奉行体系作战理念,构建反进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将美军信息系统作为首要打击目标,通过干扰信息流、瘫痪指挥与控制网络、摧毁信息节点,达成致盲、致瘫、致毁美军作战体系的目的。
马赛克战基于美军对其当前作战体系存在问题的审视。
美军认为,由于长期处在反恐战争的宽松作战环境,进行高端战争的能力已严重下降。
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军事科技扩散,商业化又使其更易获取、成本更低,导致美国长期以来占据的不对称军事优势,如卫星、隐身飞机、精确制导武器、信息电子系统等,作战能力和威慑价值都在大幅下降。
以高性能、多用途作战平台为核心构建的作战体系难以满足对关键作战能力的需求。
专鑕公安合成作战体系建设 及关键技术研究朱维和王楠王鑫公安部第一研摘要:构建高效的一体化合成作战体系是新时期公安机关驾驭复杂、多变社会洽安形势的重要保障。
从建设背景、构建要求、关键技术等多个方面,对如何构建一体化合成作战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大麵合成f 饿信息共享4化_、引言随着我国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公 安信息化应用转化为公安战斗力的优势已经日益凸显,情 报导侦、精准打击,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新型警务运行 模式已深入人心。
但面对巨量的流动人口、暴力程度不断 增大的恶性案件、面广量大的‘‘民生类小案”等新情况, 仅仅依靠传统的个体单兵作战或单_警种作战的方法已经 很难奏效。
为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和整体工作效能, 多警种合成作战的模式应运而生。
多警种合成作战是指多 个警种在统一的组织指挥下,为执行某项特定的任务,发 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而进行的一 种作战模式。
该模式可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共 享、流转及相关业务的综合应用,发挥各警种合成的整体 效能,可在有限警力条件下实现快速反应、精确打击。
合成作战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为了完成应急 处突任务,维护国家政治和治安局势稳定,构建情、指、 战一体化工作格局方面的重要改革及应用实践。
二'合成作战体系建设合成作战警务体系的构建存在跨警种、跨地域、跨业 务、跨部门、跨系统、跨网络等诸多因素,它的构建须要 着力破解目前突出存在的信息共享不足、合成应用不够、 服务支撑不力等诸多难题。
本着少动体制、多动机制,打 破警种壁垒,有效整合资源的原则,整合相关警种资源, 合署办公,归并管理,构建情报、指挥、处置高效合_的 合成作战中心、,本期专题人物采访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公 安局在这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
(—)行政机制方面1 ■机构设置贯彻落实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部署,按照“参谋 部”、“指挥部”、“作战部”的功能定位,加快各省市 公安机关联合作战机构建设,实现多警种指挥调度、情报 研判与合成作战的无缝对接与有机融合,为切实改变各警 种单打独斗的局面提供机构保障。
联合作战体系结构的设计和优化随着现代战争形势的发展,各国军队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密切化。
军事联合作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构建的基本形式。
而联合作战体系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确保胜利至关重要。
一、联合作战体系的定义和特点联合作战是指来自不同武装力量、不同国家、不同兵种、不同军种的战斗单元,按照电子化、联网化思想和进程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规律的指挥和协同行动,形成多元化的作战手段,达到使整个联合作战体系作战力量协同、信号互联、信息共享、资源加强的最终效果。
联合作战体系是复杂的、异构的、自下而上建立的。
它由全军体系的各军兵种、特种兵种、职能兵种、军事科研机构、军事制造业、外军、外军产业等众多因素组成,形成了一个高度复杂、强调全方位支持的体系,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复杂性:联合作战体系一般是由不同武装力量、不同国家、不同兵种、不同军种的战斗单元组成。
各个战斗单元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作战规范、防御体系,合作的难度极大。
2.协同性:联合作战体系的行动需要各个战斗单元之间进行密切的协作,各单元要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周密的协调和精准的协同是关键因素。
3.准确性:”联合作战不等于协同作战“,它需要充分融合各信息来源,协同完成各项工作,并使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作战活动更加准确、更具持续性。
二、设计联合作战体系的基本原则设计联合作战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设定整体要求:在考虑各种军队协调和若干参战方面的各种决策、任务分布和资源分配的基础之上,需要明确整体要求,再考虑实现这些要求的各种决策。
2.根据任务划分类别:不同任务性质的军队,其优点和缺点也不同。
根据不同任务,需要对不同军队、兵种、技术分别进行分类、评分,以提高任务完成效果。
3.明确指挥体系:一个强大联合作战体系必须包括一个有力、有效和完整的指挥体系。
指挥体系需要与联合作战体系的各军队相关等方面达成一定的最小有效通信链路。
作战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结构构建方法首先,确定评估目标。
评估目标是评估的核心,也是指标体系构建的出发点。
根据作战体系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明确评估的目标是关于作战效能、作战效益、作战效果等方面的。
其次,确定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是指体系评估所具体关注的方面。
根据作战体系的特点,确定评估内容的多维度和多层次,可以包括作战指挥能力、作战装备性能、作战人员素质等方面。
然后,确定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是评估内容的具体表达方式。
评估指标应尽可能客观、全面、可量化,并能够反映出作战体系的真实情况。
可以从作战体系的战术性、技术性、组织性、指挥性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指标。
接着,划分评估层级。
作战体系评估是一个复杂系统,通常可以从整体评估、子系统评估、单元评估等层级进行评估。
根据作战体系的组织结构和任务分解,确定评估的层级结构,并对每个层级确定相应的评估指标。
然后,确定指标权重。
评估指标的重要性不同,需要给予不同的权重来反映其相对重要程度。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借助专家经验和权重分析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最后,进行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
根据实际测评情况和反馈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
这包括增删指标、调整指标权重、调整评估层次等。
通过不断优化,逐步完善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构建作战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确定评估目标、确定评估内容、确定评估指标、划分评估层级、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进行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
这样构建出的指标体系结构可以为作战体系评估提供依据,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作战体系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有效的参考。
第43卷第6期2021年12月指挥控制与仿真CommandControl&SimulationVol 43㊀No 6Dec 2021文章编号:1673⁃3819(2021)06⁃0001⁃05作战体系评估方法综述张世坤,操新文,申宏芬(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河北石家庄㊀050081)摘㊀要:现代战争已成为体系之间的对抗,作战体系评估是加强作战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㊂讨论了作战体系评估的内涵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传统方法在作战体系评估中的应用和局限性,对新兴的复杂网络㊁兵棋推演㊁深度学习等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关于作战体系评估方法研究的思考㊂关键词:作战体系;评估方法;复杂网络;兵棋推演;深度学习中图分类号:E911;E917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DOI:10.3969/j.issn.1673⁃3819.2021.06.001OverviewofOperationalSystemofSystemsEvaluationMethodZHANGShi⁃kun,CAOXin⁃wen,SHENHong⁃fen(JointOperationCollege,NDUofPLA,Shijiazhuang050081,China)Abstract:Themodernwarfarehasturnedintoaconfrontationbetweenthesystemsandtheevaluationofoperationalsystemisanimportantmethod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thesystems.Thispaperdiscussestheconnotationandthechallengesofoperationalsystemevaluation,analyzestheapplicationandlimitationofthetraditionalmethods.Thennewmethodssuchascomplexnetwork,war⁃gaminganddeeplearningarestudiedandanalyzed.Finally,thoughtsandsuggestionsontheresearchareproposed.Keywords:operationalsystemofsystems;evaluationmethod;complexnetwork;war⁃gaming;deeplearning收稿日期:2021⁃06⁃28修回日期:2021⁃09⁃15作者简介:张世坤(1989 ),男,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军事运筹㊂操新文(1966 ),男,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㊂㊀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已经转变为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作战体系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加快作战体系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军队建设的一个核心任务㊂作战体系评估是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作战体系的重要途径,对作战体系建设发展及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㊂本文对作战体系评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阐释,分析了当前作战体系评估面临的挑战,讨论了传统评估方法的应用和局限性,对新兴的评估方法进了梳理㊁分析和总结,深入思考了进一步优化创新作战体系评估方法的相关问题㊂1㊀作战体系评估内涵1 1㊀作战体系与作战体系评估军语中关于作战体系的表述为:由各种作战系统按照一定指挥关系㊁组织关系和运行机制构成的有机整体[1]㊂从定义出发,有机的整体是作战体系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作战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构成作战体系的关键㊂因此,对作战体系进行评估就要通过综合运用军事运筹㊁系统分析等理论和多种技术手段,对作战体系的整体能力特性和结构组成行定量定性分析,并深入研究各子系统间关联关系和体系贡献情况㊂当前,作战体系评估是世界各国军队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㊂我军围绕作战体系评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存在理论体系不健全㊁评估方法不成体系㊁评估程序不正规㊁评估制度不完善㊁评估结果受质疑等问题[2]㊂梳理总结现有研究成果㊁分析存在的问题症结㊁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加强作战体系评估建设㊁提高作战体系评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㊂1 2㊀作战体系评估要素作战体系评估要素由评估目的㊁评估主体㊁评估客体(对象)㊁评估指标㊁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等内容组成㊂评估目的,即实施评估的原因和目标,主要有两种:一是对预期能力需求的研判,科学认识体系作战能力生成规律,探索建设思路和方法,推动作战体系建设;二是对现有能力底数的验证,发现作战体系存在的问题,改进体系建设方案,提高作战体系效能㊂评估主体,即实施评估的组织,通常由指挥机构和作战部队组织相关领域专家㊁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评估机构开展评估㊂评估客体,即被评估的对象,也就是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各种作战体系㊂评估指标,即衡量评估对象的标准和尺度,由一系列能够反映作战体系各方面特征和相互关系的评价依据构成的整体㊂评估方法,即对作战体系进行研究的手段和程序的统称,在评估中具有决定性作用㊂评估结果,即评估活动产生的较为客观的结论,反映作战体系的综合能力,为受评对象和实施. All Rights Reserved.2㊀张世坤,等:作战体系评估方法综述第43卷主体提供参考㊂1 3㊀作战体系评估的分类作战体系评估根据评估对象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级㊁战役级和战术级;根据评估的形式可以分为静态能力评估和动态效能评估[3];根据评估的原理可以分为数学模型驱动㊁作战模拟驱动㊁经验驱动和数据驱动;根据评估指标的获取方法可以分为专家评定法㊁试验统计法㊁解析法㊁作战模拟法等㊂2㊀作战体系评估面临的挑战作战体系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㊁涌现性㊁动态性等特征[4],特别是智能化㊁网络化等特点日益突出,使得作战体系评估更加困难,面临许多新的挑战㊂一是体系能力难以分解㊂在战争中,指挥员关注的重点是作战体系的整体能力,而不聚焦于各组成部分和细节㊂机械化战争时代作战力量和武器装备类型相对单一,可通过简单的分解结合获取作战体系总体能力㊂但现代战争中,作战体系各要素种类繁多㊁样式各异㊁领域广泛,内部存在对抗㊁协同㊁递进等复杂网络化关系,各实体间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相互间具有倍增效果和级联效应,难以通过简单的分解聚合评估作战体系效能㊂二是性质涌现难以预测㊂作战体系中,各实体相互作用会导致整体性能的变化,随机涌现出新的性质和能力,可能引起效能跃升或者体系功能的坍塌,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㊂同时,这种涌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通过适当方式引导,难以准确预测和人为控制㊂这与传统作战中逻辑简单㊁关系线性的特征差别较大,需要通过自底向上㊁整体涌现的思路分析作战体系的综合能力㊂三是动态演化难以确定㊂作战体系具有鲜明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㊂一方面,人员素质㊁武器装备㊁训练水平等因素的变化对作战效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体系结构㊁内部关系和作战环境也会随着作战进程发生变化㊂特别是作战体系以对抗的形式释放效能,同一体系针对不同作战对手表现的整体能力也是动态变化的㊂因此,作战体系评估应当是一个持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根据反馈结果不断动态修正评估条件和样式㊂四是海量数据难以处理㊂当前,随着战场空间的不断拓展,卫星㊁雷达和各类传感器的广泛应用,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同类型㊁来源和格式的军事数据出现爆炸式增长㊂这些数据具有体量大㊁速度快㊁种类多和密度低等鲜明的大数据特征㊂传统评估方法难以进行高效地处理和分析,需要运用大数据㊁云计算㊁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高价值信息的提取和内在规律的研究总结㊂3㊀传统评估方法的应用与局限性传统评估方法如数学解析㊁统计分析㊁模拟仿真㊁综合评估等,在军事评估领域具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实践㊂经过创新发展也逐步应用到作战体系的评估中,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㊂3 1㊀数学解析法数学解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㊁抽象和推导,将作战体系转化为函数关系,再通过对关键数据的采集㊁运算和验证实现评估的方法㊂主要有结构方程ADC模型㊁兰彻斯特方程㊁指数法㊁灰色评估法㊁数据包络法㊁模糊评估法等方法㊂在作战体系评估中的相关研究有:文献[5]运用改进的ADC模型对防空导弹体系防御效能进行评估,在考虑自身性能的同时,也考虑了火力对抗及操作水平系数,评估结论符合战场实际㊂文献[6]基于 切斯特㊃巴纳德 系统论思想,提出一种基于 指数⁃兰彻斯特 模型的作战体系评估方法,以有序度㊁协调度和损耗系数作为评估指标,成功分析了合成部队作战体系动态效能㊂文献[7]提出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以相对效率为评估依据,根据决策对象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构造虚拟部队标杆,实现对部队信息化作战能力的排序㊂数学解析法通常适用于静态评估,其优点体现在:一是结构简单㊁效率较高,对关键和重要指标比较敏感;二是各要素关系明确㊁易于计算,评估结果可信度高,指挥员容易采纳㊂3 2㊀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主要是系统收集和整理实战战例和演习演训数据,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进行分析,提炼生成一定原理和结论的评估方法㊂主要有多元统计分析法㊁集对分析法㊁概率分析法等方法㊂在作战体系评估中的相关研究有:文献[8]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多次迭代㊁循序渐进的仿真实验,实现作战体系能力分析和优化㊂文献[9]应用集对分析法分别构建评估矩阵和理想能力矩阵,进而求得联系矩阵,通过权重求出最终评估矩阵㊂统计分析法通常适用于因果关系明确㊁数据易得㊁随机特征明显的问题,其优点体现在:一是理论和实践都比较成熟;二是数据来源于实战或演习,客观性强㊁可信度高㊂3 3㊀模拟仿真方法模拟仿真法主要是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建立仿真模型,通过研究仿真过程和结果实现对作战体系的评估㊂在作战体系评估中的相关研究有:文献[10]建. All Rights Reserved.第6期指挥控制与仿真3㊀立体系对抗仿真环境,输入联合作战方案㊁部署㊁装备和战法数据,通过实验得出作战体系整体效果㊂文献[11]提出以仿真实验的方法对联合作战能力进行评估,评估程序为构建指标体系㊁选取想定空间㊁建立仿真模型,统计仿真结果㊁分析影响因素,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㊂文献[12]提出体系网络化效能仿真分析框架,通过建模及数据分析,研究体系对抗拓扑形态与体系整体性能力之间映射机制,实现作战体系效能评估㊂模拟仿真法通常适用于难以通过实兵演习验证的评估,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仿真过程贴近实际,评估结果简单㊁直观㊁可信度高;二是可以对要素间关系进行描述,便于进行深入分析;三是成本低廉,可以进行多次实验㊂3 4㊀综合评价法在作战体系评估实践中,一般不会仅选择一种评估方法,而是混合采用多种方法,或是在一种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㊂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对作战体系的评估进行分解,再根据内在联系进行整合,最终形成整体评估㊂在作战体系评估中的相关研究有:文献[13]提出基于云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模型,解决了复杂系统评估中存在模糊和随机的问题,实现了专家评价信息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㊂文献[14]提出功能分解⁃组合效能分析方法,提取协同防空作战体系特征功能,再整合形成包含效用和效能的指标体系,与传统静态层次分析法相比更全面㊂文献[15]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法将评估等级由模糊定性描述扩展为关联的定量描述,并通过分析得出作战体系薄弱环节㊂综合分析法适用于评估对象结构复杂,关系不明确的情况㊂其优点是可以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简化,发挥多种评估方法优势,实现对复杂问题的整体评估㊂3 5㊀传统评估方法的局限性传统评估方法解决了部分作战体系评估的问题,但应当看到传统评估方法在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上还存在一定局限性㊂一是评估理念落后㊂传统评估方法多是基于还原论的思想构建的,通过假设和验证的方式剖析问题内部结构,再通过各独立元素的线性组合获取整体能力㊂但作战体系运行机理复杂趋近于黑盒,难以正确认识和全面解析,传统评估理念适用性有差距㊂二是指标体系不科学㊂传统评估方法在选择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时,一般由专家系统根据经验逐级分解聚合,从而建立树状结构,而实际上作战体系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网状特征㊂同时,指标体系难免会受到人的主观性和认知的局限性影响,隐性和深层因素容易被忽略㊂三是难以动态评估㊂传统评估方法通常对某一状态进行静态评估,难以反映作战体系动态演化特性㊂而实际上,作战体系的评估方法和结果不应当是单一值,而是随着作战对手㊁对抗状态动态变化的方法云和结果云㊂四是人的作用被忽视㊂指挥员作为作战体系的核心,在指挥作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㊂传统评估方法过于强调评估内容的客观性,不能反映人的创造力和作用发挥,指挥员的认知判断㊁思维活动和指挥艺术等因素在作战体系评估中难以体现㊂4㊀新兴作战体系评估方法针对体系评估面临的挑战,近年来国内外做了大量研究和探索,一些新兴方法不断应用到作战体系评估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㊂4 1㊀复杂网络方法复杂网络是复杂系统的高度抽象,网络中的节点抽象为复杂系统的个体,网络中的边抽象为个体之间的关系,大量节点和边构成了复杂网络㊂复杂网络理论就是研究各种复杂网络之间共性以及处理复杂网络的普适特点的理论㊂复杂网络的性质和特征与作战体系极为相似,因此可以将其理论用于作战体系评估[16]㊂这种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作战体系的网络化抽象,细致描述不同实体间关系,涵盖作战体系的各种影响因素,全面体现作战体系动态㊁整体㊁演化的特性,实现对作战体系的综合评估㊂相关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直接选择与作战体系网络特征相似的复杂网络进行类比和评估,如文献[17]针对作战体系网络结构特征,从复杂网络相依性角度构建作战体系相依网络模型,定量分析作战网络受到攻击时级联失效过程;文献[18]根据网络空间作战网状结构和整体性效果,提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网络化指标体系框架和具体构建流程,并通过实例仿真验证框架合理性和优越性㊂二是根据评估对象自定义相关指标和模型,再通过复杂网络理论提供支持计算和评估,如文献[19]基于网络理论构建了由感知网络㊁指控网络和执行网络组成的体系能力综合模型,验证了信息能力对作战体系的倍增效应;文献[20]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以作战环为基础构建作战体系评估指标和模型,实现对网络结构的评估和优化㊂基于复杂网络的评估方法的优点是刻画并构建了作战体系的复杂特征,同时关注了内部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㊂其缺点,一是评估结论不够直观,评估过程不体现作战过程,指挥员对评估结果可能存在质疑;二是对数据全面性要求高,但实际. All Rights Reserved.4㊀张世坤,等:作战体系评估方法综述第43卷中难以实现㊂4 2㊀兵棋推演方法兵棋推演是依据战争历史经验和数据,建立战场和作战力量模型,在一定规则内根据概率进行推演模拟,进而研究作战的一种方法㊂相比传统模拟活动,兵棋推演实现了全要素㊁全流程和成体系的作战对抗推演,记录了作战行动的全部数据,从而为作战体系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㊂这种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兵棋推演获得全维度的作战数据,基于对数据的分析,从不同维度实现对作战体系整体效能㊁关键能力和动态演化过程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判断,并重点关注指挥员在体系中的作用发挥㊂相关研究有:文献[21]运用探索性仿真实验分析方法,在兵棋系统上推演代表性方案,通过分析挖掘结果数据得出评估结论,强调了指挥员㊁体系整体和后装保障的影响㊂文献[22]根据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 的思路,按照 整体㊁动态㊁对抗 的方法,运用兵棋推演和体系仿真实验,将作战体系置于真实联合作战背景下,通过对抗用动态测量的方法评估整体实力㊂文献[23]提出利用兵棋仿真手段,最大限度模拟联合作战体系效能生成过程,为面向任务的战区联合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提供帮助㊂文献[24]提出基于兵棋推演实验的综合评估指标度量方法,利用评估态势图和任务探针进行模拟推演,进而统计分析评估指标度量结果㊂基于兵棋推演的评估方法的优点,一是模拟的实体多㊁颗粒度细㊁逻辑严密;二是能够综合反映作战体系对抗能力和单元间相互关系;三是体现了指挥员主观能动性㊂缺点是评估的规模大㊁周期长㊁条件多,开展难度大㊁实施要求高㊂4 3㊀深度学习方法现代战争中,反映作战体系的军事数据已经呈现出大数据化趋势,远超出人的经验认知和一般数据处理方法的能力范围[25]㊂深度学习源于人工神经网络,实质是模拟人脑的分析学习过程,通过组合学习底层信息,抽象形成高层特征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逐层提取信息的能力,能够为军事大数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可以用于对作战体系进行分析评估㊂这种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以作战任务为牵引进行有监督学习和评估,从大量数据中根据相关性直接提炼总结战争规律,摆脱对于相关领域的知识依赖,避免对复杂作战机理的研究分析㊂相关研究有:文献[26]将深度学习与传统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发挥深度学习特征提取㊁非线性函数映射等优势,克服主观和不确定因素,提升了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水平㊂文献[27]针对传统仿真流程多㊁时间长的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回归的体系作战评估方法,引入进化策略优化输出,提高了迭代性能㊂文献[28]分析了BP神经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连接权进化算法,具有较强的解决复杂非线性问题的能力㊂基于深度学习的评估方法的优点,一是理论和方法在其他领域发展成熟,容易借鉴和应用到军事领域;二是无须为指标人工赋权,降低了主观影响;三是可以高效㊁准确处理海量军事数据㊂其缺点,一是可解释性有待提高,不能反映内在机理;二是对数据依赖性比较大,但目前数据真实性和一致性难以保证㊂5㊀启示与思考新兴的作战体系评估方法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其更加贴近实际作战,体现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如适用性不够广㊁实践性不够强㊁时效性不够好等㊂作者认为,作战体系评估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㊂一是关注评估的整体性㊂未来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涉及陆㊁海㊁空㊁天㊁电磁等多个领域,决定了作战体系必须整合各方力量,对其进行评估要反映体系整体能力㊂因此,评估方法一方面要全面考虑作战体系中各部分的层次㊁地位㊁作用,另一方面要深入厘清各要素间相互关系和影响㊂二是关注评估的针对性㊂评估方法必须符合我军作战理论㊁体制编制㊁指挥体系和装备体系特点,紧密结合演习㊁演训和研究成果,准确把握智能化㊁机械化㊁信息化融合发展进程㊂同时,要根据不同作战环境㊁作战任务和作战对手,对作战体系的评估内容和方法进行选择㊂三是关注评估的灵活性㊂评估方法和成果应该是动态的方法集和结果云而非单一的㊁固定的,包含定性和定量指标,根据评估实际需求灵活地提供决策建议㊂在评估中,除了体系结构㊁武器装备等静态指标外,还要考虑运行效率㊁人员素质等动态因素,并随着理论和科技的发展,积极采纳各种新的评估方法和技术㊂四是关注评估的对抗性㊂作战体系的强弱最根本反映的是对抗能力的强弱,评估也应置于动态对抗环境中,引入敌方作战体系模型,根据对抗强度和行动效果进行评估㊂评估中,应重点关注对敌方关键节点的破坏能力和己方的生存能力,并经过综合分析判断,给出突破重点和防守要点,提出补强和调整建议㊂目前,作战体系评估领域不存在具有普适性的评估方法,还需要深入研究评估基本理论及作战制胜机理,针对不同对象和具体问题,提出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㊂据此,作战体系评估任重道远,而作战体系评估方. All Rights Reserved.第6期指挥控制与仿真5㊀法的创新突破无疑是其重中之重㊂从某种程度上说,加强作战体系评估方法研究,对于推进作战体系建设和作战体系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㊀全国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院出版社,2011.[2]㊀杨满喜.体系作战能力评估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6.[3]㊀刘德胜,付东.作战体系评估及评估方法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8,32(3):14⁃17.[4]㊀胡晓峰,杨靖宇,张明智,等.战争复杂体系能力分析与评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5]㊀彭辞述,郭磊,汪志强.基于ADC法的防空导弹体系效能评估[J].船舶电子工程,2015,35(8):116⁃158.[6]㊀肖利辉,黄玉章.一种基于系统论思想的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方法[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6,30(1):18⁃22.[7]㊀邵杰.基于AHP与改进DEA方法的装甲兵部队信息化作战体系能力评估[J].兵工自动化,2017,36(9):78⁃80.[8]㊀孔晨妍,朱晶,焦松,等.基于序贯仿真实验的作战体系能力分析优化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8,30(9):3333⁃3339.[9]㊀吴志飞,肖丁,张立. 集对⁃指数法 的水面舰艇作战能力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38(9):101⁃103.[10]杨靖宇,胡晓峰,张昱,等.基于体系仿真实验的联合作战能力评估技术[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7,8(4):1⁃9.[11]刘云杰,江敬灼,付东.基于仿真实验的联合作战能力评估方法初探[J].系统仿真学报,2011,23(5):1010⁃1014.[12]马力,张明智.作战体系网络化效能仿真分析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3,25(S):301⁃305.[13]周中良,卢春光,赵彬,等.基于C⁃TTAHP方法的指控体系作战效能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43(2):60⁃65.[14]牛冰,牛智奇,张晓峰.基于功能分解组合的协同防空作战体系效能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7,42(4):114⁃117.[15]朱蕾.基于物元分析法的体系作战能力检验评估[J].舰船电子工程,2011,31(8):46⁃48.[16]刘德胜.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的作战体系评估研究综述[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20,34(3):66⁃73.[17]朱林,方胜良.基于复杂网络相依性的作战体系网络建模与分析[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7,21(1):34⁃38.[18]许相莉,胡晓峰.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网络空间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框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4,28(1):33⁃41.[19]郭英然,王志敏.基于网络理论的体系作战能力建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4):26⁃29.[20]张春华,张小可.一种基于作战环的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21):62⁃64.[21]吴伟,吴琳.基于兵棋推演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3,27(2):16⁃20.[22]司光亚,王飞.基于仿真大数据的体系能力评估方法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20,34(3):5⁃10.[23]司光亚,丁剑飞.强化面向任务的战区联合作战体系效能评估[J].国防大学学报,2017,336(2):24⁃27.[24]刘海洋,唐宇波,胡晓峰,等.基于兵棋推演实验的综合评估指标度量方法[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9,33(3):5⁃12.[25]胡鑫武,罗鹏程,张笑楠,等.基于体系仿真大数据的效能评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20,45(1):7⁃11.[26]戚宗锋,王华兵,李建勋.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侦察系统作战能力评估方法[J].指挥控制与仿真,2020,42(2):59⁃64.[27]李妮,李玉红,龚光红,等.基于深度学习的体系作战效能智能评估及优化[J].系统仿真学报,2020,32(8):1425⁃1435.[28]谷加臣,丁桂强,刘朝阳,等.基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电子对抗效能评估方法研究[J].通信对抗,2017,36(2):45⁃49.(责任编辑:许韦韦). All Rights Reserved.。
收稿日期:2020-01-22修回日期:2020-04-25作者简介:刘欣(1985-),女,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空间信息支援。
摘要:天基信息支援下的空中进攻作战对于夺取战场控制权、改变战争局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作战领域不断融合和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深入渗透应用,现代空中进攻作战展现出不同以往的样式与特征。
基于新特征下的空中进攻作战对天基信息支援的作战需求设计了天基信息“云”支援体系,分析了空中进攻作战中天基信息支援技术体系支持,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天基信息支援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和未来空中战场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天基信息“云”支援,空中进攻作战,“云”作战,支援模式,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J01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21.03.014引用格式:刘欣,张占月,雍鑫.空中进攻作战天基信息“云”支援体系建设研究[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3):79-85.空中进攻作战天基信息“云”支援体系建设研究刘欣1,2,张占月1,雍鑫3(1.航天工程大学,北京101416,2.解放军93221部队,北京100085,3.军事科学院,北京100091)Research on Air Offensive Operation UnderSpace-based Information ‘Cloud ’Support SystemLIU Xin 1,2,ZHANG Zhan-yue 1,YONG Xin 3(1.Spa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1416,China ;2.Unit 93221of PLA ,Beijing 100085,China ;3.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 :The air offensive operation under space-based information support plays an inestimablerole in seizing the control of the battlefield and chang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war.With the continuous integration of the combat field and the deep penet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nd other technologies in the military field ,modern air offensive operations show different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ew features of the the operational needs of air offensive operations under space -based information support ,space -based information cloud support system is designed and the technical system support of air offensive operations under space-based information support system is analyzed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in the application of space-based information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future battlefield air development direction are prospected.Key words :space-based information ‘cloud ’support system ,air offensive operation ,cloud opera-tions ,support model ,development directionCitation format :LIU X ,ZHANG Z Y ,YONG X.Research on air offensive operation under space-based information ‘cloud ’support system [J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2021,46(3):79-85.0引言军事技术的变革是现代战争形态演变和发展的基石。
云计算在军事应用的安全问题研究摘要:云计算在军事应用中被广泛运用,其具有高效、灵活、可扩展等优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
本文从云计算在军事应用中的安全特点入手,分析了云计算与传统计算的安全差异,并结合云计算在军事应用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安全问题研究方向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云计算;安全问题;军事应用;解决方案正文:一、云计算在军事应用中的安全特点云计算在军事应用中的安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于多租户模式的云计算使得多个不同的客户数据可以共享一个系统平台,这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风险。
其次,云计算网络结构复杂,容易受到未知攻击对象的攻击。
最后,云计算大数据存储与处理,可能会带来数据泄露的风险。
二、云计算与传统计算的安全差异与传统计算相比,云计算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安全差异。
首先,云计算的用户数据集中存储在大规模的服务器上,而传统计算的用户数据存储分散,因此云计算的评估漏洞程度更高。
其次,云计算存在着公共网络的风险,而传统计算的内网更加安全可靠。
最后,云计算可能会面临虚拟化等多种技术上的安全问题,而传统计算中不存在这些技术性问题。
三、云计算在军事应用中的实际情况与安全问题云计算在军事应用中被广泛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在情报分析、天气预报、情境感知、目标定位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云计算在军事实验、仿真中,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存储。
最后,云计算支持远程兵器、防空系统等军事设备的协同作战与指挥。
然而,云计算在军事应用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云计算可能会遭受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导致系统崩溃,数据泄露,影响其战备功能。
其次,云计算大数据存储与处理,可能会带来敏感信息的泄露风险。
最后,云计算中虚拟化等技术性问题也对其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云计算在军事应用中的安全问题研究方向与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云计算在军事应用中的安全问题,研究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新时期我国军队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在新时期,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不断提升,我军作战指挥体系也逐渐得到加强和完善。
军队作战指挥体系是决定作战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作用十分重要。
因此,如何构建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指挥系统结构指挥系统是实现指挥联合的组织机构,也是指挥控制承担者。
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对指挥系统结构的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作战指挥需要。
在指挥系统的构建中,不仅需要对传统的单一指挥官结构进行改革,更要拥抱新技术,构建集成化的指挥系统。
二、建立完整的作战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是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为指挥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完整的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并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指挥员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信息支持。
这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整合与推广。
三、加强对作战指挥的高质量培训军队作战指挥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和学习才能真正掌握。
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对作战指挥的培训,向军队干部输送一批理论素养高、技艺精湛的作战指挥人才。
同时,应该注重实践操作,提高指挥员的指挥水平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未知的战争形势。
四、发挥科技力量支持作战指挥在新时期,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也为我军的作战指挥工作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指挥员的工作环境,提高指挥效率,还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信息支持。
在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构建中,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作战指挥的效能。
五、探索新的指挥方法和模式随着战争形态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指挥方法和模式也在不断涌现。
在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构建中,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军队实际的指挥方法和模式,不断创新指挥思路和工作方式,使我军的作战指挥水平不断提升。
作战体系软件化定义作战管理,是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基础,是现代化作战体系的核心,是作战过程中对人员、装备、信息、资源和时空等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活动。
作战管理系统,指用来支撑作战管理活动的指挥信息系统,包括情报采集、信息传输、目标识别、威胁判断、分配武器、任务规划等。
其随战争演化、技术进步而逐步发展。
作战管理系统:现代化作战体系核心前世今生对作战行动实施适时精确的指挥控制和作出及时果断的作战决策,是不同战争时期指挥员始终追求的目标与梦想。
在科学管理产生前,战争中并无作战管理这一概念,自然谈不上作战管理系统。
但朴素的作战管理活动和系统一直与战争相生相伴、融合发展。
作战管理的核心是保证指挥员与部队能顺畅地交换信息和指令。
在古代作战指挥号令系统中,金、鼓、旗号称为“三官”,“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目视耳听是原始的指挥控制手段。
电报、电话、无线电发明后,作战命令和战斗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成为现实,作战管理范围由平面走向立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争决策不再是神话。
当然,传统的战场管理手段并非完全失去作用,比如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因通信条件受限,连以下分队仍在通过军号传递作战命令,与作战相关的号声就有20余种。
“四面边声连角起”,朝鲜战场上的军号曾让美军闻风丧胆。
李奇微在回忆录里写道:“只要它一响,中共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
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
”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概念逐渐升温,军队迅速将其应用于作战。
“作战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空军,其编成内的作战管理员,基于雷达探测情况向战机进行远程目标指示和话音引导。
作战核心组织则被称为BM/C3系统,即作战管理(Battle Management)和指挥、控制、通信(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研制成功,军队开始使用计算机存储和处理有关作战的各种数据。
基于分布式战术云的下一代通用信号处理平台架构贾明权【摘要】通过分析复杂作战环境对军事电子信息系统能力的需求,以航空电子系统集成的发展历程为牵引,从信号处理系统结构、平台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设计出发,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战术云平台的下一代通用信号处理架构,以实现功能软件与硬件平台的解耦、任务模式和实现方式的解耦为目标,进而从异构处理资源虚拟化、包分组交换网络传输和基于蓝图建模的感知部署等方面探讨了技术实现途径,最后总结了新平台技术特征,并给出了发展建议.%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mand for the capability of military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ystem in complex combat environment,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vionics system integration.First,to achieve the decoupling between functional software and hardware platform,and the decoupling between task mode and implementation,a next generation general signal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distributed tactical cloud platform,combined with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rchitecture,platform hardware architecture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Second,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is discussed in three respects,including heterogeneous processing resource virtualization,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transmission,and perceptive deployment based on blueprint modeling.Finally,it summarizes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platform,and gives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期刊名称】《电讯技术》【年(卷),期】2017(057)007【总页数】6页(P789-794)【关键词】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信号处理;分布式战术云;资源虚拟化;感知部署【作者】贾明权【作者单位】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 6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02随着现代电子技术、高性能实时计算、软件无线电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军事电子信息系统集成由传统的独立设备级综合集成向模块级综合集成方向转变[1],进而在开发模式上,从传统“以硬件平台为中心,面向专用功能”的设计思路,向“以软件服务为中心,面向应用需求”的设计思路转变[2]。
国防科技基于“云作战”样式的武器装备发展探析 范绍华 谭凯家 内容提要:“云作战”是指各军种的空中力量在数据链、抗干扰通信系统和新的瞄准工具等支持下所采取的一种分散式信息作战形式。
“云作战”的理念构想,是实现武器平台运用融合化、武器战技性能最优化、空中作战体系无形化。
应从树立适应“云作战”的发展思路、提升装备融入“作战云”的能力、构建新型作战力量装备体系、建设应用装备作战数据资源、确保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稳定可靠五个方面着眼,推动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作战样式 装备发展 [云作战] 中图分类号:E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84(2019)03-0017-05 作者:范绍华,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空军中校;谭凯家,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教授,少将“云作战”,是一种信息作战形式。
即各军种的空中力量在不断进化的数据链、抗干扰通信系统和新的瞄准工具等支持下,实现空中、地面、海上和太空领域信息共享能力的跃升,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隐身飞机、精确打击武器、先进指挥与控制系统,以及有人与无人系统结合的优势,创造出规模化、模块化的灵活作战能力,并以此确保敌方对单一作战单元的攻击不会瘫痪整个系统的作战行动。
“云作战”的理念构想,是实现武器平台运用融合化、武器战技性能最优化、空中作战体系无形化。
因此,应从树立适应“云作战”的发展思路、提升装备融入“作战云”的能力、构建新型作战力量装备体系、建设应用装备作战数据资源、确保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稳定可靠等方面着眼,推动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
一、“云作战”的概念及特点2013年,美空军首次将“云概念”引入作战领域,提出了“云作战”概念,并迅速得到美国国防部、海军及其他军种的认可。
(一)“作战云”的出现背景美空军拥有世界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网络最完善、作战效能最好的作战体系。
但现有的空中作战体系仍存在很多短板,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不同代的作战平台之间无法实现作战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