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比较大小第1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22.40 KB
- 文档页数:3
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页例8、练习八第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物让同学们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利用计数器比较所示数的大小;
2.从具体到抽象,使同学们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3.在观察讨论交流中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
一、情境导入,学习新知
出示母鸡下蛋幻灯片。
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鸡下蛋多?
1.解决28 〉26
(1)小组讨论哪只鸡下蛋多?你是怎么进行比较的?
(2)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
(3)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
2.利用计数器比较39与45、32与30的大小
(1)用计数器摆出39和45,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再比较32和30。
(2)展示比法,归纳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二、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1.在〇里填上〉、〈或=。
48〇45 68〇78 69〇69
57〇56 80〇90 98〇89
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2.游戏,小蜜蜂回家(练习八第3题)
三、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人合作协调及抽象概括能力。
2.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知,经过启发和独立思考,获得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比较。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比较、思维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2. 灵活运用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比一比3 6 15 15 9 10 12 112. 说一说9和10、12和11是怎样比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大小二、教学新课(一)十位相同比个位1. 红红与云云是一对好朋友,星期天她们在一起做花,她们做的可认真了,你们瞧,她们做了很多。
(观察杂乱的图)你知道她们谁做得多吗?生议论。
2. 我们该怎样排列才能把她们的花进行比较呢?(出示整齐排列的花)3. 现在我们可以进行比较了吗?谁比谁多呢?你是怎样进行比较的?4. 反馈。
小结: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数就大。
(板书)5. 板书:28>26。
(齐读3遍)6. 练习: 48 45 32 30 56 57(二)十位不同比十位1. 红红和云云又做了一些花,她们做了多少呢?(出示花,红红39朵,云云45朵)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它们吗?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出示计数器。
你知道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吗?2. 反馈:39<45(板书)3. 师:可是39的个位比45的个位大,为什么39反而小呢?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比较的?4. 小结: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大,数就大。
(板书)5. 练习:68 78 98 89 80 90(三)总结比较方法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出示比较数的大小的儿歌)比较数的大和小,要从十位开始比。
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大数就大。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数的顺序,培养学生比较大小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小黑板3.资源:课堂展示PPT教学过程第一节:数的顺序1.利用数字卡片示范数1-10的顺序,并让学生跟读。
2.完成数1-10的连线练习。
3.游戏环节:老师提问“在1-10中,哪个数字比较小?哪个数字比较大?”让学生通过手势回答。
第二节:比较大小1.出示两组数字,让学生利用计数棒分别表示,并比较大小。
2.小组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发放小黑板,让学生凭借记忆力,在小黑板上写出数值并比较大小。
3.游戏环节:老师口头描述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快速做出判断。
教学反馈1.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情况,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练习讲评: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讲解注意事项。
3.互动问答: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的理解。
拓展延伸1.给学生出示更复杂的数字排列,让他们探索更大的数值。
2.设置数值比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激发学生兴趣,提倡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找到更多关于数的规律。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这为他们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勇敢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努力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比较大小(第1课时)教科书第42页例5及相关内容。
1.借助小棒、计数器等探究100以内两个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
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归纳总结出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师:昨天我买了两套书,你们知道哪套书贵,哪套书便宜吗?课件出示: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42元的书贵一些。
师:要比较这两套书哪套贵,哪套便宜,其实就是比较42和37这两个数的大小,今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一)比较42和37的大小师:42和37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都不相同。
师:那这两个数,谁大?谁小?怎样比较?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典型案例。
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比较方法:方法一:借助小棒比较。
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师:借助小棒,还有更简单的比较方法吗?学生可能会说:可以只看成捆的小棒,4捆比3捆多,所以42>37。
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比较。
42里面有4个十,37里面有3个十,4个十比3个十大1个十。
无论37中有几个一,都不够1个十,40多都比30多大,所以42>37。
方法三:借助数的顺序比较。
因为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方法四:借助计数器比较。
42的十位上有4颗珠子,37的十位上有3颗珠子。
4颗珠子比3颗珠子多,所以42>37。
师:大家用这么多的方法比较出了42和37的大小,谁再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比较的?教师指名学生依次说一说这几种比较方法。
师:这四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时,可以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堂上善于模仿和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2.难点:学会用语言表达比较物体大小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3.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实物,如积木、卡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小棒、图形卡片等。
3.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森林运动会”,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动物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实物,如积木、卡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挑选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按照教师给出的要求进行比较。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第一课时(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
---------------------------------------
数的顺序
教材第41页的内容和练习九第1、第2题。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
2.进一步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
3.进一步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
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百数图。
老师谈话导入新课:你知道了100以内数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学习什么知识?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它能帮助大家学到更多的100以内数的知识。
出示例4的1至100以内的数目表。
通过这位朋友的帮助,我们共同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
老师板书:100以内数的顺序。
1.教学例4。
(1)老师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讲秩序、讲规律,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安定,做事情才不会影响到他人。
生活中的数也是这样的,它们有大小、有顺序,各有不同却又相互联系。
想一想,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第5课时比较大小(1)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数是3,4大于3,所以42大于37。
3.讨论对比,明确:方法四更简便。
4.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这两个数。
观察这两个数的特点,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
5.交流比较结果及比较方法。
23和25十位上的数相同,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
因为23个位上的数是3,25个位上的数是5,3小于5,所以23小于25。
6.回顾比较的过程,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所以78小于87。
3.在○里填上“>”或“<”。
三、巩固练习。
(10分钟)1.完成教材第42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2页第2题。
1.先根据计数器写数,再结合计数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最后交流比较结果。
2.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
(5分钟)1.师生共同回顾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比较大小(1)42>37十位上不同的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3<25十位上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当学生一一呈现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后,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能够脱离具体的图形来进行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有针对性地讨论,帮助学生解决模糊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透彻。
教师点评和总结:学习小提示: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
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那有后来的甜。
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
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1-20的数字并能正确念读。
2.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排列1-20的数字。
3.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简单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1-20的数字排列练习。
2.能够通过图片或实物对数字的大小进行比较。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1-20的数字。
•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数字。
难点•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包含数字1-20的图片和比较大小的练习题目。
2.数字卡片:包括1-20的数字,每个数字12个。
3.比较大小的实物或图片:如不同大小的水果、球等。
4.记录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唱数歌,熟悉数字1-20的顺序。
2.让学生观察数子卡片,认识每个数字。
第二步:数的顺序练习(15分钟)1.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顺序排列,培养学生对数字顺序的认知。
2.让学生合作进行数字排列游戏,加深印象。
第三步:比较大小(20分钟)1.展示不同大小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大小关系。
2.让学生两两组队,比较手中数字卡片的大小,训练比较大小的能力。
第四步:活动展示与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排列成果和比较大小的过程。
2.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20的数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数字的顺序排列和简单的比较大小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上未完成的数字排列练习。
2.完成一份关于数字比较大小的练习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合作完成任务。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精选10篇)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
以下是“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 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87、70、62、15、6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2、第43页“做一做”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15、17、45四、结课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2页。
教材分析对学生来说,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
因此,教材首先通过比较小棒数一量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练习中进行抽象的数的比较。
在进行小棒数量比较时,教材体现了“借助实物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比较”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数的比较,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会运用数数的方法,得到42比37大,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重要经验基础。
有的学生可能会借助模型、计数器来比较,这实际上为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建立了直观表象。
有的学生借助中间的数进行比较,如37<40,40<42,所以37<42,这实际是个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教师也可以利用其他具体题材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也可以鼓励学生列出“37<4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其大小,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但对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是初步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较为困难。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再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的比较,最终能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设计一、激趣引入课前播放《智慧树我爱你》的主题歌。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你们想去智慧村跟他们一起玩吗?好吧,现在我们出发了!来到智慧村口,看到小明和小芳在对话,我们听听他两说的什么。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7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1活动目的:1、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过观察、比较,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谁的大,谁的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4、随即进行谦让教育。
活动准备:1、创设天线宝宝家的情景,摆放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动周围贴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样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动室外面铺上大地垫和小地垫,摆放大的天线宝宝、大纸箱和小的天线宝宝、小纸箱。
活动预设:一、谈话引入天线宝宝欢迎大家来到天线宝宝乐园来做客。
丁丁喜欢大的东西,拉拉喜欢小的东西。
(出示天线宝宝和他们喜欢的大东西和小东西)引导幼儿说一说他们分别喜欢什么?观察分析该环节作为引入,孩子很感兴趣。
但是有些孩子吸引力都在天线宝宝上,不能听清老师的要求。
二、找一找,说一说天线宝宝乐园里还有许多有大有小的东西,请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小朋友可别乱拿东西,天线宝宝们会生气的!幼儿自由探索——集中个别讲述:我看到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结合社会性,进行谦让教育)。
观察分析孩子们对桌上摆放的玩具动物很感兴趣,许多男孩在玩玩具,出现了争抢的现象。
活动后的讲述活动,一些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话。
三、比一比小朋友很聪明,天线宝宝们在卡片上画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大家。
每人到周围拿一张卡片,然后去找和你卡片上礼物一样的小朋友,两个人手拉手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说一说:我们的礼物都是什么?谁的大?谁的小?老师简单示范——幼儿自由找朋友——集中讲述。
观察分析在找卡片的过程中,能力强的孩子会主动去找自己卡片上内容一样的好朋友,能力较弱的孩子则不能,有些孩子没有找到好朋友。
因为固定位置的影响,有的孩子找到了好朋友却不能一起坐。
四、延伸活动天线宝宝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们要不要一起去呀?门口有一条宝宝通道,拿大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线宝宝;拿小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线宝宝,然后把卡片放进他们的口袋里,可千万别放错了!幼儿根据卡片上物体的大小怕地点——根据物体的大小将卡片放进大小不同的篮子里。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6课时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正确运用“>”“<”或“=”。
难点: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较大小)二、探究新知1.利用小棒比较42与37的大小。
(1)猜数游戏。
①小朋友们,请你们猜猜老师手中小棒的根数。
②验证:学生猜对后,再让一名学生把10根扎成1捆摆在讲台上。
学生说数,教师写42.③只看一眼小棒根数(事先放在投影仪上,用纸盖好)。
学生猜对(37)后,把3捆又7根小棒移到讲台上,教师写数37.(2)比较42与37的大小。
左边42根小棒,右边37根小棒,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符号衔接?(用“>”连接)你是怎样想的?①根据数的顺序来比。
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②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
42是由4个十2个一组成的,37由3个十7个一组成,所以42>37.③42比40多两根,37比40少3根,所以42>37。
(3)利用刚才的方法,比较大小。
(手势表示)23 52 49 3263 45 58 86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23,请学生读书,教师板书。
请一位学生上台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
(学生在个位上多拨几颗珠子)教师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拨?(个位上的数比老师个位上拨的数大,这个数就大)(2)请全班同学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并请每位学生把老师拨的数与他们自己拨的数写在练习纸上,再用“>”“<”比较大小。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提问:你是怎样比较大小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当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而个位上的数不一时,怎么办?(十位上的数一样,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教师小结: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比较大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并会熟练比较。
2.经历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比较的过程,得出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3.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得出比较的方法,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发现并小结出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
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
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2.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
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 □>66 35○36 61○59 □<75 □>□
3、游戏题:找朋友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