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有丝分裂
- 格式:ppt
- 大小:4.09 MB
- 文档页数:37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如下:
一、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2.在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
3.在分裂后期都是着丝点的分裂。
4.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相同。
二、不同点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
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
2.后期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
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3.末期细胞质的分裂不同。
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在中央形成细胞板,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动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及其调控动物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分裂是生命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过程。
细胞分裂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它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动物细胞分裂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细胞生长方式、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和细胞的发育与分化方式。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指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形成有丝分裂纺锤体的一种分裂方式,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之一。
有丝分裂包括五个阶段: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后期。
前期包括界、早界和中界三个阶段,主要是为了让细胞准备好分裂。
早期是有丝纺锤体组装成形的阶段,其中有两个中心体开始发生分裂, 组成的二级纤维开始收缩,将染色体拖向细胞的两极,同样数量的染色体向两侧排列,开始进入中期。
中期是有丝分裂的高潮,染色体达到最大浓缩状态,细胞间质逐渐消失,有丝纺锤体呈逆时针收缩,将染色体拉向它们的极点。
晚期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达到终点,胞质分裂,分裂成为两个新的细胞。
有丝分裂的调控主要通过一系列的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周期、DNA损伤应答、有丝纺锤体形成与调控、有丝分裂后期调控等方面的调控。
其中细胞周期调控是有丝分裂调控的关键,它包括前期、G1期、S期、G2期、M期和后分裂期六个阶段。
细胞周期调控是通过激活和抑制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激活剂(CAK)来达到的,CAK是由CDK(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和配体蛋白组成的调节复合物。
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指在原核生物中,以胞质分裂为主要特征的细胞分裂形式,无需有丝分裂纺锤体。
细菌的分裂是一个典型的无丝分裂。
对于许多原核生物来说,无丝分裂是维持其种群存活的关键过程。
在细菌中,先在中央区域出现一道纵裂线,随着染色体的复制,两个染色体定向分布,发生正常细胞的质子带从上、下端相向而行,逐渐缩小,最后分裂成两个相等的细胞。
无丝分裂的调控主要涉及到复制起始、复制发生及其质控、染色体随机分配等方面的调控。
复制起始阶段是不可以重复发生的,过多或太少都会导致染色体不稳定,导致致命效应。
第2课时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通过比较分析,明白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2.说出无丝分裂过程、特点。
3.制作装片并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1.科学思维: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2.科学探究:通过有丝分裂实验,掌握显微镜观察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知识点一动物细胞有丝分裂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1)动物细胞有由一对由中心粒构成的□01中心体,中心粒在□02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2)进入分裂期后,□03两组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并在其周围发出放射状的□04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3)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05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06缢裂成两部分。
2.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3.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1)将亲代细胞的□17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18两个子细胞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19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20遗传的稳定性。
易漏边角(P115)1.正常细胞的分裂是在机体的精确调控之下进行的,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2150~60次。
但是,有的细胞受到□22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2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24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25癌细胞。
问题思考参与动、植物细胞细胞周期过程中的细胞器有哪些?提示:问题思考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提示:因在一些低等植物细胞里,也存在着中心体,分裂时也会出现星射线,因此最可靠的方法是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割为二,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
2.无丝分裂①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26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②过程a.□27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28细胞核。
动物细胞分裂动物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生物过程,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的基础。
动物细胞的分裂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动物细胞最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
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准备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有丝分裂的准备期,细胞对细胞器和染色体进行了复制,为后续的分裂做好准备。
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质开始凝集成染色体,核膜开始消失,细胞开始出现两个中心体。
当进入有丝分裂的中期时,细胞开始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排列在中心体的纺锤纤维上。
在后期,染色体开始分离成两个独立的染色体,并向细胞两侧移动,最终在细胞中心形成两组染色体。
最后,在有丝分裂的末期,两个子细胞最终分离成独立的细胞,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另一种动物细胞分裂方式。
相比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的过程更加简单,没有中间有丝分裂阶段。
在无丝分裂中,细胞的染色体并没有凝聚成明显的染色体,细胞质分裂的过程直接导致了两个子细胞的形成。
无丝分裂一般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中,例如原生动物和细菌等。
分裂相关的调控动物细胞的分裂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
细胞周期素是一种重要的调控蛋白,在细胞分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细胞凋亡也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通过促使异常细胞死亡,确保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
此外,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环境因素等都会对细胞分裂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结语动物细胞的分裂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研究细胞分裂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还有助于探索细胞生长、发育以及疾病的机制。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或许能更好地理解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及其意义。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第2课时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说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同于植物细胞的特点。
(重点)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3.观察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重点)1.通过学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养成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提高实验观察及进行实验结果交流的能力。
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的倍增(低等植物细胞除外)完成中心粒的倍增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质细胞膜向中央凹陷,缢裂细胞质1.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三、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
2.过程(1)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
(2)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15%HCl和体积分数95%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1)装片的制作(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新教材高中生物6.1.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填表]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有中心粒,且完成倍增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分割细胞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1)特征:将经过复制的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三、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限制因素四、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4)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1)装片的制作:[填图](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不同( )(2)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倍增( )(3)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4)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5)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答案:(1)×(2)√(3)√(4)×(5)√课堂互动探究案【课程标准】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素养达成】1.通过比较分析,阐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的基本过程,而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同样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命活动。
该过程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下面将详细介绍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
1. 前期(Prophase)
在有丝分裂开始之初,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开始进行缠绕和凝聚,形成可见的染
色体。
在这个阶段,中心体迅速向细胞的两端移动,并形成纺锤体。
2. 中期(Metaphase)
此时,染色体排列成为一个纺锤状,在纺锤体的中心线上排成一个单一的纺锤体。
这个阶段是染色体最有序、最容易观察的时期。
3. 后期(Anaphase)
在此阶段,纺锤体的纤维开始使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向相对的细胞极移动。
一旦姐妹染色单体完全分离,它们就称为独立的染色体,并开始向细胞极运动。
4. 末期(Telophase)
在有丝分裂的最后一阶段,染色体达到两个细胞极后,开始在核膜形成的区域
内扩散和脱缠,同时进行着细胞质的分裂,最终分裂成两个独立的细胞。
细胞分裂的重要性
细胞分裂是动物体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的基础过程。
只有细胞分裂才能使细胞
数量增加,从而实现个体细胞和组织的生长。
此外,细胞分裂还在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保持动物细胞的稳态及器官的正常功能。
总的来说,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是一个高度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只有细胞中的各
个分子、蛋白质和细胞器以及微管在正确的时机以正确的方式互相协作,才能最终顺利完成细胞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填表]有中心粒,且完成倍增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1)特征:将经过复制的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 1.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于:①间期要进行中心体倍增。
②前期纺锤体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组成。
③末期细胞膜从中部凹陷并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2.无丝分裂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3.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的作用是使染色体着色,盐酸和酒精的作用是解离植物细胞。
4.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5.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持续时间最长,因此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三、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4)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1)装片的制作:[填图](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1.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不同(×)(2)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倍增(√)(3)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4)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5)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2.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B.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DNA的复制C.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能够进行无丝分裂D.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解析:选C 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所以叫做无丝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