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初一基础知识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一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光合作用公式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叶绿体3、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区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生活的细胞;别动力光有光无光都进行;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二氧化碳和有机物运输的能量;5、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
如合理灌溉;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6、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1)深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2)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2.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二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3.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三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笔记碳一氧化物(CO2)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于地球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维持碳一氧平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绿色植物如何在生物圈中调节碳一氧化物的浓度,以及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它,植物能够吸收大量的碳一氧化物并将其固定在有机物中。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绿色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并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样,绿色植物不仅能够吸收大量的碳一氧化物,还能够提供氧气,维持着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生长和死亡过程也参与了碳循环。
当植物死亡或腐烂时,其中的有机物会被分解成碳一氧化物释放到大气中。
但同时,部分碳也会被保存在土壤中,并被其他植物再次吸收。
这样的过程既释放了一部分碳一氧化物,又保留了一部分碳,维持着生物圈中的碳平衡。
除了光合作用和碳循环,绿色植物还通过吸收和固定碳一氧化物来调节大气中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而引起的地球气候变暖现象。
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大量的CO2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此外,绿色植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起到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持着生物圈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通过保护和增加植物的生长,我们不仅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总之,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调节碳一氧化物浓度、维持碳一氧平衡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光合作用和碳循环,绿色植物吸收大量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有机物中,减少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同时,绿色植物还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2、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步骤:暗处理、把插有天竺葵的两个小烧杯分别放入装有清水和25%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去,编号A、B 组,放在日光下、酒精脱色、漂洗叶片、滴加碘液、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
3、光合作用表达式: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光,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和氧气4、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给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是不科学的原因是:有光照时,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的空气。
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2、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的表达式4、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5、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①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得碳氧平衡知识点一、普利斯特利实验结果:①蜡烛得燃烧与鼠得呼吸都需要氧气;②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能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③植物在黑暗得环境中不仅不能释放氧,还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
所以,普利斯特利在深夜无光时做这个实验会失败。
检验氧气得方法:用点燃得火星在有氧时能继续燃烧,在无氧时熄灭。
二、概述植物得光合作用1.概念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与水转化成贮藏着能量得有机物,并释放出氧得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
其中,二氧化碳与水就是光合作用得原料;有机物与氧气就是产物;叶绿体(内含叶绿素)与光就是光合作用得条件,因为叶绿体就是光合作用得场所,而光就是光合作用得动力。
人与动物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内只有含有叶绿素得细胞有光照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得“工厂”,它得机器就是叶绿体,动力就是光,原料就是二氧化碳与水,产物就是有机物与氧气,条件就是光与叶绿体,具体部位(车间)就是叶绿体得细胞。
2.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藏能量)+氧气3.实质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这包含两个转变:一就是物质转变过程,即将二氧化碳与水这些简单得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二就是能量转变过程,即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
4.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得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得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得其她生物提供了基本得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得碳──氧平衡。
5.应用:在果树地面铺反光膜,增加光照、合理密植使作物得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立体种植、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以增加作物得产量,植物在暗处不能长久生活也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关。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就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得关系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
这就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得有机物正就是光合作用得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得能量正就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得能量。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学情分析1、知识有储备。
对于光合作用学生并不陌生,而且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
2、经典实验的引入。
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不仅故事吸引人,课件也是相当漂亮。
3、课前资料收集到位。
学校电子阅览室的开放,学生获取资料简单。
教材分析这一章实际上就是对光合作用的总结,教材从生物圈大环境出发讲述光合作用更加体现了关注环境关注生物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好的加以引导。
教材主要是集中在对于实验现象归纳和总结,在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的层层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得到正确的结论。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一、设计理念运用观察、讨论、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整理实验数据,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设计检验实验,设计过程中锻炼学生设计严谨性。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情感目标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3.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四、教具准备1.自制CAI光合作用课件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生物圈中维持碳—氧平衡课件。
2.实验材料用具准备:(1)按演示实验一装置提前两三天(或一周)准备,并每日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以收集足够的氧气,便于上课使用。
(2)另准备一套和实验一装置完全相同的材料用具,便于上课演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地球上凡是生物都要呼吸,而凡呼吸,必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尤其是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大量的燃料的燃烧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可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感觉到缺氧呢?氧从何来?二氧化碳哪去了?大自然是怎样调节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的?要想破解这个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知识清单】知识点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原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有二氧化碳的装置中的叶片经过碘液处理后变蓝,没有二氧化碳的装置中叶片经过碘液处理后不变蓝。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知识点二: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实验原理: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可以帮助即将熄灭的卫生香复燃实验现象:观察到即将熄灭的卫生香复燃了。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知识点三:光合作用的实质1.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气知识点四: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的实质 即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条件:叶绿体、光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氧气光能 叶绿体种植农作物时 种植过稀:不能充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 合理密植:能够充分利用光照 种植过密: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考点一:考查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例1】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方法是()A.限制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B.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限制生物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增加森林覆盖率【答案】选B【例2】在比较大的鱼缸中,除了放养各种观赏鱼类外,还要放养一些水生植物,这对鱼的生活作用是()A.提供充足的食物 B.利于鱼的呼吸 C.清除水中的细菌 D.保护鱼的鳞片【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因此,在的鱼缸中,放养一些水生植物,作用是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利于鱼的呼吸.【答案】选B【例3】大自然我们绝好的课堂。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
平衡思维导
摘要:
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的关系
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三、绿色植物如何维持碳一氧平衡
四、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正文: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息息相关。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为生物圈提供了氧气,同时消耗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碳一氧平衡。
首先,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
此外,绿色植物也是生物圈中的基石,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
其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一氧平衡。
在光合作用中,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
这个过程大大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氧气,从而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最后,绿色植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绿色植物不仅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也是维持生物圈稳定的关键因素。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不仅为生物圈提供了能
量,也维持了生物圈的环境稳定。
综上所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关系密切,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重要,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一氧平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说课稿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利用有机物的基础之上对绿色植物如何进行制造和利用有机物的进一步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节内容的学习也是学生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应用的关键,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下一章学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打下一定的基础。
它不仅在教材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而且在整个生物学的学习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目标我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三维目标位基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都还处在一个比较直观的层面,因此我把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作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在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爱护植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我将把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难点,通过让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其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以及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教法学法为了较好的达到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根据本节课内容实验多和理解抽象的特点,结合教学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以直观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参与实验。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我将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宗旨,以学法为中心,让学生从传统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1.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的发现史:①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的根是一张嘴,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是通过根吸收土壤汁得到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增加的质量=土壤减少的质量②海尔蒙特实验: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颗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
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7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
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海尔蒙特认为:推测植物生长所需要物质主要来源于水海尔蒙特实验局限性:关注了水的因素却忽略了气孔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还有无机盐或蒸腾作用散失的水的因素③黑尔斯实验:1727年,英国植物学家黑尔斯在重复海尔蒙特的实验时做了进一步量化,他推断空气可以被植物吸收,是用于制造其生长所需要物质的原料黑尔斯认为:推测空气是光合作用的原料④普利斯特利实验: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设计的实验。
实验步骤:甲图:他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熄灭了。
乙图:他把一只小白鼠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小白鼠很快也死去了丙图:他把一盆植物和一只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
他发现蜡烛没有熄灭丁图:他又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
他发现小白鼠也能够正常地活着实验讲解:第一组:哪组能形成对照实验?甲和丙对照组是哪组?甲实验组是哪组?丙单一变量是什么?绿色植物结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由于蜡烛燃烧而变污浊的空气第二组:哪组能形成对照实验?乙和丁对照组是哪组?乙实验组是哪组?丁单一变量是什么?绿色植物结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由于动物呼吸而变污浊的空气因此,该实验结论是: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者动物呼吸而变污浊的空气普利斯特利实验局限性: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限于当时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明确植物更新的气体是什么,现在我们知道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019年生物初一基础知识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
的碳氧平衡
一、普利斯特利实验
结果:①蜡烛的燃烧和鼠的呼吸都需要氧气;②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能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③植物在黑暗的环境中不仅不能释放氧,还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
所以,普利斯特利在深夜无光时做这个实验会失败。
检验氧气的方法:用点燃的火星在有氧时能继续燃烧,在无氧时熄灭。
二、概述植物的光合作用
1.概念
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藏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
其中,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和氧气是产物;叶绿体(内含叶绿素)和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因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而光是光合作用的动力。
人和动物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内只有含有叶绿素的细胞有光照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具体部位(车间)是叶绿体的细胞。
2.公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藏能量)+氧气
3.实质
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这包含两个转变:一是物质转变过程,即将二氧化碳和水这些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二是能量转变过程,即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
4.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应用:在果树地面铺反光膜,增加光照、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立体种植、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以增加作物的产量,植物在暗处不能长久生活也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