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第一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8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3篇【篇一】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总体状况:全年级五个班,总人数290人,优秀人数150人,优秀率占52%(其中85分以上高分约为30%);及格人数275人,到达95%以上。
没有消失20以下的参考生。
各班综合指数在0.9到0.95之间。
与寻常检测成绩根本吻合。
二、试卷分析:第一大题:书写、积累和运用,共18分。
第一小题改错字誊写,普通都能做对,但是书写标准不够。
二三小题注音、看拼音写汉字、依据意思写成语做的比拟好。
第四小题找中心句并誊写消失少量画蛇添足现象。
五小题依据意思续写句子质量不是很高,形式上过得去,这方面寻常训练不多,多数答题意境上尚且值得推敲。
六题考察课外阅读推荐书籍常识,做的也比拟好。
七小题古诗文默写前三个做的好,俗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出错比拟多,一是消失“赤足”,二是把先后句写颠倒了。
其次大题: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八小题的语言环境题,除开少量学困生外,普通都能在鼓励李萌,表达祝福,依依惜别上着笔,不乏精彩之处。
九小题依据戏曲活动拟标语做的也还好。
关于活动步骤补充有与前两步重复现象。
戏剧发源地地举例正确的大约有惟独60%。
今年春季把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教研重点应当是很有成效的。
第三大题:阅读理解占32分。
阅读(一)是课内文言文《伤仲永》,10、12、14做的都很好,11题找出加点字意思一样的一组。
错的比拟多,由于这个题目应当是有肯定难度的。
由于有两个选项里消失有上册的内容,学生辨别不精确。
13小题找过渡句也消失了40%同学找的不精确。
阅读(二)也是课内的文章《安塞腰鼓》节选,考察了首句作用,衬托静的景物,任何朗读,以及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16、17做的好,15、18有肯定难度,学生能够抓住要点做简要精到分析的少,大局部是尝试性的写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不是很到位。
阅读(三)是课外阅读,难度适中,19题概括主要,23题你爱慕的人物以及原由,正确率都在90以上。
20分析两次笑的含义不是很全面精确,21刻划人物形象举例例子普通都能找到,分析不够深入,22“执意“的理解许多是用原句解答,而原句并不能很好的来答复这个问题,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体验来概括。
县高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标题:县高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县高中考试质量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就县高中考试质量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了解当前的考试状况,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县高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考试情况概述今年的县高中考试共有XXX名学生参加,包括XXX名男生和XXX名女生。
参考科目分布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历史,考试时间为X天。
考试形式主要为选择题和解答题,并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考试大纲进行命题。
三、考试分析与评价1. 整体表现根据本次考试的成绩统计和评价结果,总体上,县高中考试的表现较为理想。
各科目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尤其是在数学和英语科目上,学生的成绩相对较好,说明学生在这两个学科上的学习效果较为明显。
2. 科目对比然而,对于一些科目,在考试成绩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物理和化学科目的平均分较低,及格率也较低,说明学生在这两门学科上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差,需要加强教学力度和学习方法指导。
另外,历史和地理科目的平均分与及格率较高,但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却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分析思维能力。
3. 解答题分析解答题是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本次考试中发现,学生在解答题上的表现整体较为一般,存在思维混乱、表达不清晰等问题。
这反映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解答题的训练不足,需要增加相关的解答题训练和指导。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1. 教学方法不合理部分科目的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和有效。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点的灌输和机械记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学习压力过大县高中考试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升学关,往往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
长时间的盲目备考和过度竞争导致学生精神压力过大,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应用。
高一月考数学成绩分析与教学反思这次数学月考范围是集合与函数(到指数函数为止)两大块。
这两块的特点是:符号多,概念多,内容多。
而且比较抽象,与初中的数学明显不一样,很多学生比较不适应经过一个多学期的高中学习,全年级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比较重视数学学习;上课认真听课,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
但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运算和基本的数学方法;在一些关键知识上存在漏洞,致使后续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数学学习方式较落后,基本还停滞于模仿,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数学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成绩分析为什么大部分高一新生数学成绩相比初中数学成绩后退?一般存在下面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一)、初高中数学差异导致不适应初高中数学脱节与差异,造成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客观原因,体现在以下几点:1、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可以说每节课的内容多是新的,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很多学生上课听得懂,又因为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导致学生不能真正掌握上课所讲内容.2、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开学就要面对集合、子集、映射、函数、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一序列的新概念新符号,这些抽象概念及符号语言,不少学生反映,听得半懂非懂,难以理解.大部分学生数学学不好一个原因之一就是对概念不理解,因为这种概念不清晰将直接导致解题不清楚.3、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中数学在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也达到更高境界,比如方程与函数思想、数与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等等贯穿着高中数学始终,也将是解答每一份试卷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方法不理解将直接影响到解题的速度与质量不高.当然,这些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从而导致高一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不高.(二)、学生学习态度差导致考不好学生学习不主动不积极,造成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观原因,体现在以下几点:1、思想松懈行动散漫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初中不要怎么努力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几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数学也能考出高分的成绩.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开学一个多月来,大多学生不能投入紧张的高中学习中来.上课思想开小差、打瞌睡、玩手机等,作业不认真玩成、不认真复习等不良学习习惯.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依赖性强,在初中虽然学习不自觉基础不好,但有家长督促辅导,或请家教开小灶,这些学生最后也能将数学成绩逼出高分,上了高中来,家长辅导不了了,没人一对一逼着学习了.于是思想松懈,行动散漫,心存侥幸,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后结果是学过的内容不清不楚,讲过的题目似懂非懂,一到考试就全部不懂.2、学不得法效率不高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或是上课根本不听,无精打采,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作业也是应付了事,不会安排时间进行复习,对概念、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3、基础薄弱眼高手低学生整体层次不高,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对于重点知识不重视;平时定时训练较少,自主训练意识缺乏.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对于知识点的融合不够自然,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这些学生往往还“自我感觉良好”,眼高手低.到正规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书写答题不规范,计算失误严重.这种基础薄弱又眼高手低的学生最终的数学成绩都是以失败告终.二、教学反思以上这些主客观存在事实将是影响学生学好数学的不利因素.怎样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教师和学生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从教法上、学法上下功夫.(一)、注重因材施教,打造务实课堂面对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差的现实,教师提打造务实课堂更显得重要,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吸取更多数学养分,才能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1、对重要的概念,定理,公式尽量讲清楚,让学生知道它的前提和条件,理解它的本质内涵.概念不清楚直接导致学生审题不清楚2、对例题精选精讲精练,让学生掌握常见题形及其相应的解法,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3、对知识点适时进行归纳、分类、总结,让学生对各知识点达到条理清楚、思路清晰.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否完整清楚是体现学生数学功底好坏重要标志.而对知识的归纳、分类、总结对三中学生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帮学生对章节知识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水平的提高,对学生打下坚实基础都是及其必要.4、对常用的结论,特殊的性质要求学生该记的还是尽量记住.每一门课程离不开记忆,数学也一样要记该记内容,不仅要熟记公式定理定义的内容,还要记一些特殊情况下小结论,如一些特殊图形特有的性质等.这样有利知识的积累,数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考试节省时间.各知识点记忆多少也侧面反映一个学生数学基础是否扎实数学功底的好坏.(二)、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成绩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学习方法要在听、做、想、看下功夫.1、学好数学离不开认真听.往往是数学成绩越好的学生越明白上课要认真听讲,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在听课时,要将听课中的要点、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2、学好数学离不开认真做.首先对布置的作业要保质保量完成,精选一些好的练习,通过做题来熟练和巩固上课讲的知识;通过做题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做题将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融合一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名言:我看了我忘了,我听了我知了,我做了我会了.只有通过自己做题才能明白数学中的道理,才能提高自己的解数问题的能力.3、学好数学离不开认真想.多思多想是学好数学的最高境界,要边听边想,边看边想,边做边想.虽说学数学离不开做题,但只做不思考,只能说疲于应付了事,做一百题不清不楚不如做十题清清楚楚.要指导学生将做题与知识点结合起来,养成做每一道作业想想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能怎样做;要养成每一道考题要想想考什么,为什么这样考题,还能怎样考.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积极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将上课讲的,书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4、学好数学离不开认真看.首先就是看课本,上课前做好预习,看看课本主要讲了几个定义、定理,法则等,有哪几个例题,带着课前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听课,能听出重点,听懂难.还有就是看老师的解题方法与步骤,熟悉一些题目的得分点,将考题解答得又对又全又美,避免不必要的扣分,这样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能提高答题的得分率.最后就看笔记、看做过的作业,上课抄的笔记要时不时地看,能达到温故而之新,做过的作业除了及时更正,还要进行阶段性的拿出来看看,避免一个错误一错再错,直到高考还做错.(三)、定期进行检测,及时查缺补漏通过检测是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最有效方法;通过检测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直接途径;通过检测是调节老师教学进度与方法的依据.检测可以以月考的形式进行,检测可以以章节结束时进行.检测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查缺补漏落,检测时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检查,在基础年级甚至可以明确告知学生哪个知识哪个题形要考,重点知识与题型重点训练,让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精细化,基本方法程序化,基本思想自觉化,应试技巧策略化.在低年级建议每次考试及格率太低的全班都进行补考,直到全班整体水平的提高,直到各章节知识基本掌握.(四)、重视思想教育,引导督促并进基于我校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普遍较差,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树立信心这些非智力因素也是不可缺少.应从思想上行动上对学生给予引导,从课堂内课堂外给予督促,宽严相济,利用提问、调板、答疑、鼓励、批评等互动手段让学生专注于学习.以上是对本次月考成绩结合高一年学生学习状态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教无定法,不同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完整)高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高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 引言该报告旨在对高一政治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于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考试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和提升教学效果。
2.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进行质量分析之前,我们首先收集了有关高一政治考试的数据,包括考试试卷、学生答卷和成绩。
2.1 考试试卷高一政治考试试卷共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个部分,共计100分。
其中,选择题占总分的60%,简答题占总分的20%,论述题占总分的20%。
试卷采用了多种题型和难度层次,以全面考察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2.2 学生答卷我们收集了200份学生的答卷,涵盖了不同学生的各个层次和能力水平。
对学生答卷的评价主要包括答案的准确性、清晰度和完整度等方面。
2.3 成绩统计根据学生答卷的评分标准,我们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并针对不同题型和各部分的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
3. 质量评估与发现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在高一政治考试中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3.1 学生整体答题能力较弱学生在选择题部分表现相对较好,但在进行简答题和论述题时,表达不够清晰和完整。
这可能是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相关的训练和指导。
3.2 部分考生对政治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差在考试中,部分考生对政治知识点的记忆不够牢固,出现了一些基础性错误。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的复和巩固,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3 部分考生在解答中存在逻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在简答题和论述题的解答中,部分考生的表达逻辑性和连贯性不够强,存在书写混乱和语句组织不当的情况。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对策与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以提升高一政治考试的质量:4.1 深化对政治知识的教学加强对政治知识的教学,注重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东方市东方中学高一年级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已经落下帷幕。
从此次月考检测的各种数据显示,我们在前一段时间内很多方面做的很不到位。
反思我们开学以来的各方面工作,还有很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为更加有效地改变现状,扭转危局,现就本次月考质量作简单分析:一、各科成绩分析分析思考:此次月考实际参加总人数为1083人。
根据各科反馈的难度系数来看,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科中,数学的难度系数最小,区分度最大,失分最严重,而语文的及格人数最少;而小科目中,政治学科的难度系数虽然与物理、化学相当,但是政治及格的人数最少。
(二)各科成绩分布图一览分析思考:从各科成绩分布来看,语文学科的分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80分数段;数学科区分度比较大,成绩比较分散,但分数主要集中在20-30分数段;英语学科则主要集中在40-60分数段;物理、化学学科则主要集中在30-40分数段;生物学科则主要集中于50-60分数段;政治学科成绩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与40分数段;历史学科成绩分布较政治学科而言,别50分和60分两个点前后集中,形成双柱状结构分布;而地理学科则是所有学科当中难度系数最大的学科,分数段向60-70分数段集中,是所有学科当中及格人数最多的学科。
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学科反差比较大,应该认真反思,正视差距,找准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快速扭转落后面大的状况。
(三)各班综合成绩分段汇总表:分析思考:此次考试,600分段虽然集中在高一6班,但优势不明显,除了5-10班外,2班和16-19班各有1人入围,表现不错。
而500分数段,则是7班优势比较大,13、16、19班三个班在平行班中表现不错。
20班主要集中在400分数段。
而综观全年级,400分数段的占比将近一半,说明学生基础普遍偏薄弱,整体水平亟待提高,我们高一年级教学压力比较大。
次月考反馈的成绩来看,区分度比较大,而且各班之间竞争比较激烈,5、7班及格率较接近,而且7班低分率有赶超6班的可能。
(完整版)高一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高一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背景本报告旨在分析高一历史考试的质量,并提供一些改进建议和策略,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方法我们使用了以下方法来进行考试质量分析:1. 收集考试成绩数据:我们收集了高一年级历史考试的成绩数据,包括每个学生的得分和相应的班级排名。
2. 分析成绩分布:我们对学生的成绩分布进行了分析,包括了全班成绩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和标准差。
3. 比较成绩与平时表现:我们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他们在平时的表现进行了比较,以了解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结果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成绩分布:历史考试的全班平均分为XX分,最高分为XX 分,最低分为XX分,标准差为XX分。
成绩分布相对较平均,但存在一些高分和低分的极端情况。
2. 平时表现:在分析成绩和平时表现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发现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表现较好的学生在考试中通常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1. 提高研究质量:老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培养对历史的兴趣,提高研究质量。
2. 多做练:学生可以通过做更多的历史练题和模拟考试来提高考试技巧和成绩。
3. 合理备考:在备考期间,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有效的研究计划,并注重复和记忆历史知识点。
结论本报告分析了高一历史考试的质量,并提供了一些改进建议。
我们希望这些分析结果和建议能帮助学生在历史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在平时研究中对历史课程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索。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讨论,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高一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标题:高一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高一年级进行了考试质量的分析,采集和综合了多个学科的考试数据,并对学生在各个学科上的表现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情况,并为教师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提供参考。
一、引言高一年级是学生升入高中的第一年,在这一年,学生面临着课程的转变和学习方法的适应问题。
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掌握程度,我们对高一年级进行了考试质量的分析。
二、数据采集和分析我们采集了高一年级上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以下是对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情况的简要分析:1. 语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较好,平均分为80分,超过了全年级平均分;文学理解和写作能力较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上存在困难。
2. 数学:学生在数学方面整体表现较差,平均分为60分;代数和几何部分的知识掌握薄弱,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3. 英语:学生在英语方面整体表现一般,平均分为70分;听力和阅读能力相对较好,但是词汇量和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4. 物理:学生在物理方面表现较好,平均分为85分;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和计算能力还需加强。
5. 化学:学生在化学方面整体表现中等,平均分为75分;需要加强对化学概念和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三、评估学生学业表现通过对考试成绩的分析,我们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了评估。
以下是对学生学业表现的评估结果:1. 学业优秀组:约占全年级的20%,在各个学科的考试中成绩优秀,是学习的榜样和引领者。
2. 学业进步组:约占全年级的30%,在初始成绩较低的基础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需要对其积极进取的态度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学业中等组:约占全年级的40%,成绩在中等水平,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学科成绩。
4. 学业较弱组:约占全年级的10%,成绩较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学习指导。
四、教学措施建议基于对学生学业表现的评估,我们对高一年级的教学措施提出了以下建议:1. 针对数学方面的薄弱问题,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建议开设辅导班或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高一年级十月份月考质量分析报告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十月份月考工作在教务处及高一年级组精心组织和各备课组的大力配合下已顺利结束,为了有效的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我们重点对一些学科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下面我主要针对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以下简要分析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本次月考根据各位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情况,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方面:1.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念掌握的不清,特别是中下等学生。
2. 许多学生不细心,做题时审题不严密,导致解题过程出错太多。
3.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太差。
4. 各学科的应用问题是难点。
“应用问题”是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
这次考试,凡是涉及应用问题得分率一般都比较低,较为综合的应用问题更是如此。
这是由于应用问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能力要求,但能力的培养在于训练,要靠教师立足课堂,持之以恒地去开发和培养。
新教材中应用类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应用问题不解决,要想提高成绩只能是一句空话。
5. 双基教学有待加强,调查发现,一些基础题,讲了,做了,但错误率仍很高,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讲过,责任就尽到了,其余是学生的事,教学不到位,巩固不及时,学生屡屡失分。
6. 特别要提出的是现在高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年龄在四十岁左右,他们的素质较高,对学校的要求也高。
一位高一年级的家长给许校长来信,对我们一些科目的教学表示担忧,其中特别是英语课,以往孩子在所在学校排名一直是年级前面,但目前对语法概念听不懂,另外地理,历史这些科目的老师,讲课只提供答案,不讲解过程,使学生对它们失去兴趣,感到很被动。
结合本次英语检测中,听力,基础知识,语法,完形填空等项得分率偏低的现状,警示我们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十分重要。
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学校,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不要埋怨学生,这样只会使教师与学生更疏远,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与学生沟通,发现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加深师生感情,要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课后认真总结得与失,认真分析每一次的学生作业,测验和考试试卷,一定能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高一校考成绩分析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与大家一起分享对于今年高一校级考试成绩的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考试成绩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本次成绩分析报告将从各科成绩的总体情况、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展开,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各科成绩的总体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高一校级考试的总体成绩表现出了比较稳定的趋势。
虽然有些科目的平均分略有下降,但总体来看,成绩相对较为平稳。
这充分显示了我校师生的辛勤付出和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我们更需要注重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的高低。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成绩背后的原因,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其次,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科目的优势和劣势。
在本次考试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表现较好,平均分较高;而语文、英语等文科科目的平均分相对比较一般。
这说明学校在理科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文科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文科教学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提高学生的文科学习兴趣和水平。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在学习中,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但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和观察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比如拖延症、偷懒、不敢面对困难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将会成为制约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障碍。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在结束我的发言之前,我想向全体老师和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老师们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高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引言
本文档对高一政治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考试成绩、试题难度、知识覆盖范围等方面的分析,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以改进研究和教学效果。
考试成绩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高一政治考试的平均成绩为XX分(满分100分)。
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其中有XX%的学生获得优秀成绩(分数大于90),XX%的学生获得良好成绩(分数在80-89之间),XX%的学生获得及格成绩(分数在60-79之间),XX%的学生未及格(分数小于60)。
试题难度分析
根据对试题的评价,考试中的选择题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
但是,少数选择题存在较高的错误率,需要引起关注和改进。
主观题的难度相对较高,许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知识覆盖范围分析
通过对试卷中的题目进行分类和统计,发现高一政治考试的知识覆盖范围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但在某些重点内容的考查上存在不足。
建议教师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讲解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
总结
高一政治考试的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
然而,对于试题难度和知识覆盖范围的改进还有待加强。
建议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针对性的研究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政治学科的研究效果。
此外,建议考试部门和教师团队定期进行质量分析,以完善考试模式和评价体系。
以上是对高一政治考试质量的分析报告,仅供参考。
希望对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草峰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质量分析报告一、组织与阅卷情况按照行事历安排,学校定于第五周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在教导处的统一组织下施行,考试期间组织严密,共设16个考场,七、八年级采用交叉考试,设10个考场,每个考场1名教师监考,九年级完全按照中考要求组织实施,采用单人单桌单行,共设6个考场,每个考场均有2名监考教师。
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导处按照标准要求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阅卷、登分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但是距离杜绝学生违纪行为还有较大距离。
阅卷采取的是分教研组集体作业,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题总体评价本次考试,试卷为各年级各科任教师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八年级英语、九年级化学、历史较难),质量较高,注重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较好的把握了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考试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应参加考试人数513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509人,考试成绩情况统计如下:1、全校全科合格人数:85人,全科合格率:16.70%。
各年级全科合格人数:七年级50人,全科合格率:29.94%,七(1)班9人,合格率25.00%,七(2)班11人,合格率33.33%,七(3)班12人, 合格率37.5%,七(4)班9人,合格率29.03%,七(5)班9人,合格率25.71%,八年级22人,全科合格率:12.94%,八(1)班6人,合格率17.14%,八(2)班8人,合格率22.86%,八(3)班2人,合格率6.45%,八(4)班3人,合格率10.00%,八(5)班3人,合格率7.69%,九年级13人,全科合格率:7.56%。
九(1)班5人,合格率11.90%,九(2)班4人,合格率9.30%,九(3)班1人,合格率2.50%,九(4)班3人,合格率6.38%,2、各学科合格情况:七年级:语文合格率88.62%,数学合格率74.85%,英语合格率65.27%,政治合格率77.25%,历史合格率77.84%,地理合格率41.92%,生物合格率74.25%。
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经过一周的紧张忙碌,我们的第一次月考圆满结束,成绩也已经揭晓,下面我简单汇报一下这一次的考试成绩:一、总体情况:(一)高分情况:全年级最高分四班杨亚兵878.375分,班主任张明亮老师。
平行班第一名13班孙明790分,年级123名,班主任郭建峰老师。
平行班进入年级前181名共4人:13班2人,18班1人,14班1人,班主任:郭建峰、聂俊涛、张晓光。
(二)各科试卷难度:全年级:语文0.57,数学0.64,英语0.42,物理0.67,化学0.59,生物0.73,政治0.55,历史0.59,地理0.7。
总分0.6。
英语偏难,但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功底是很差的,英语组任重道远。
在段卫娟老师的带领下,18届的毕业生在高一和一高差距很大的情况下,通过三年的努力在高考中以大比分超过一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希望各班主任也要充分重视英语平时的积累。
原则上上午大课间十分钟和午休结束后十五分钟是背诵英语时间,请英语组每天都要给学生布置背诵任务,要有落实和检查。
实验班:语文0.61,数学0.8,英语0.55,物理0.81,化学0.77,生物0.85,政治0.62,历史0.7,地理0.79。
总分0.71平行班:语文0.55,数学0.55,英语0.34,物理0.59,化学0.48,生物0.66,政治0.51,历史0.53,地理0.65.总分0.53(三)各科第一名语文第一名五班卢亚康121分,姚利敏老师;数学六班王鑫珍满分150,张松建老师;英语七班郭子月120分,孟芬玲老师;物理满分1班2人、2班1人、3班3人、4班4人、6班1人、8班2人,师玲红、张明亮老师;化学3、4、6、7、8各1人并列97分,张海巧、赵安生主任;生物满分1班1人、2班2人、578班各1人,王秀芝、梁秀玲老师;政治四班孙梦磊87分,吴红倩老师;历史89分2班1人、3班3人,李振焕老师;地理:五班李浩满分,张歌老师。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8篇)考试质量分析报告(通用18篇)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篇1一、试题分析本次期末质量监测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度,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试卷从字词,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本试题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和习作。
基础知识包括按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按意思写词语、写诗文,还有课外阅读挑战题。
主要检测学生对日积月累和背诵课文的掌握情况。
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检测了学生理解短文的能力,检测了学生对句子中的词的所起的作用的理解能力,检测了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的掌握情况。
作文是让学生模仿《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写一篇像文中的父母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中,因为有了他们的爱,重拾信心,不畏困难,走向成功的一件事。
习作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有话说有内容写。
该试题对引导今后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分析引导对词语的理解。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较多,本次考试也不例外。
阅读部分学生在理解、分析、概括、表达能力四方面失分率高,有不少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中显得知识匮乏,缺乏理解,生搬硬套,反映出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稍薄弱,欠缺阅读方法,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并未引起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钻研教材是首要关。
要认真研读学段目标和整册教材的学习目标;要认真研读每一课的目标和每一课思考题、练习题,让学习目标通过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得到落实。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
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优秀2篇)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知道怎么开展教学工作,那么月考质量分析报告大家知道怎么写吗?这次帅气的为您整理了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优秀2篇),如果能帮助到您,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篇一情况作如下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本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总计316人,共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七科。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考试时间100分钟,政、史60分钟、生、地60分钟。
分值设置,语文、数学、英语100分,政、史、地、生各50分。
二、考试成绩分析班级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生物8平均值61.8858.1065.4537.7630.2328.2038.787平均值61.7561.9566.1537.7030.9030.3040.936平均值65.3254.1567.0336.2332.4436.3137.505平均值62.2554.5062.7737.2531.9532.0736.484平均值62.6058.2574.6036.3334.8834.1041.553平均值58.0259.1068.9536.7533.5135.0039.682均值62.6462.3866.1837.7834.5135.3140.101平均值62.8961.8664.0337.2932.3732.9738.53总计平均值62.0958.7866.8737.1532.5932.9739.19三、本次考试的得失分析。
1、本届七年级就教师队伍而言,是非常的敬业的一届,七年级全体教师大部分都能在七点半之前到校,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都能在七点十分之前到校,可以说本届七年级教师的积极性是非常的高的。
但就本届七年级同学整体而言,是历届成绩最差的一届,不但学生基础差,且学生的纪律性也是相当的差。
2、由于今年七年级是平均分配的学苗,所以本次月考成绩没有明显的差距,各科平均相差无几,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东方市东方中学高二年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已经结束,这是本届高一完成选科分班、第一次合格考试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学业等级水平考试。
从此次考试检测的各种数据显示,随着以高考为导向的等级性科目教学内容的逐步加深,学习难度的逐级加大,选科分班后的不适应,都会让我们的学生考试压力随之增加,这可以通过成绩反馈明显看出来。
反思我们开学以来的各方面工作,还有很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为更加有效地改变现状,现就本次月考质量作简单分析:一、各班综合成绩报表分析思考:从各班的综合成绩看,(一)各班语数英三大科平均分及总分成绩总览分析思考:总分400分以上的班级有:2、3、6、7、8、9、10、11、14共9个班级,3班的张早亮同学484年级最高,难得的是14班曾创同学出现424高分,非常不错。
而班级总分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3、7、6、9、8、10、11、5、16、2,值得表扬的是16班,总分平均超过2班。
单科平均分表现比较突出的除了6班外,16班这次表现非常不错。
数学和英语学科仍然是老大难的问题,备课组老师还需要下大力气抓基础。
(二)各班综合成绩分段汇总表:分析思考:就分数段的分布而言,整体表现比较弱的是高二1班,落后面太大,20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占了班级半数。
而200分段人数最多的班级为“化史地”组合的高二4班,其次是“生史地”组合的高二12班和高二17班两个班级,整体而言,200分段的学生共有564人,占比太大,400分以上只有32人,说明学生整体基础都很薄弱,或者还没有从合格考的状态调整过来,进入学业水平的学习状态。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是当务之急。
(三)等级性科目成绩分析物理学科统计班级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2班36.76642019班44.76722410班35.57747219班3965142物理科选报人数170人,最少。
但是总体成绩不够理想,平均分偏低,年级平均39.01。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组织与阅卷情况本次期中考试,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学生在年级内部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但是距离杜绝学生违纪行为还有较大距离。
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评价: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
试题质量较第一次月考大为提高。
三、考试成绩分析: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各班成绩发展的不平衡(2)各学科间的不平衡。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层面: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优秀率整体偏低。
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1.课堂纪律不好,导致教学效果不好2.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
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
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
相当一部分教师固守传统。
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一回事,出现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3、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有的不重视练习,有的练习了但没有及时批改和讲评。
4.没重视尖子生的培养,班主任要把重点培养对象告知各科老师,大家齐抓共管,解决好木桶效应问题。
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重要工作来做。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2]今年高一年级只有一个班,共29人,从平时的上课情况来看,课堂反应很不错,学生配合积极,发言踊跃,由于月考没有考政治,所以很期待期中考试的情况,高一的试卷是我阅的,从阅卷过程中发现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很多问题,成绩也不是很理想,我就仔细的分析了每一位学生的试卷,首先是自我反思,前期的教学情况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学生学习政治存在的问题。
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2014年9月12日至9月14日高三年级组织了一模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分别为150分,其余六科均为100分。
理科班最高分为682分,是430班的成德良同学。
文科班最高分为645.5分,是428班的王雨昕同学。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1、尖子生情况表1 理科班尖子生情况统计表2、各班各名次段人数情况比较(1)理科各名次段以及完成指标数情况表3 理科重点班情况(2)文科各分数段以及完成指标数情况表5文科重点班表6文科普通班二、教师各科均分比较分析表7 理科各班均分比较表8文科各班均分比较表9理科教师各科、各班比较表10文科教师各班、各科比较注:①此表排序是以教师成绩的合作达率为依据;②教师左边的数字是同科教师排名,右边的数字是同班教师排名表11 理科教师各科、各班比较表12 文科教师各班、各科比较注:①此表排序是以教师成绩的合作达率为依据;②教师左边的数字是同科教师排名,右边的数字是同班教师排名五.各班完成指标情况六、各班各科分数段比较理科班:文科班:七、一模考试分析1.尖子生情况:在本次期中考试中,理科最高分670分,650分以上的只有2人,640分以上还是2人,600以上的有24人;文科最高分621.5分,600分以上的只有5人, 580分以上的14人。
理科刘睿宇、宋晓峰、郜泽飞、李晋、秦世杰、牛芝尹等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
这次期末考试理科的普通班431班的张一超进步很大,考出了全校第四的好成绩,值得鼓励。
文科的李浩宇、贺芸柯、刘艺芬、常淑琪、毕利鹏、王雨昕等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
2.各班名次段差距相对比较大,理科重点班100名以前最多30,最少14相差16人;重点班400名以前最多57人,最少50人,普通班400名最多34人,最少17人;文科重点班200名以前最多25人,最少15人相差10人次;希望班主任关注一下班里各段的变化情况。
3.各班的均分情况在某些科目差距过大,表现在:理科:语文:重点班最高430班110.8分,最低439班105.3分,相差5.5分;数学:重点班最高430班110.1分,最低439班100.7分,相差9.4分;普通班最高434班95.14分,最低433班77.53分,相差17.61分;英语:普通班最高432班92.39分,最低433班84.14分,相差8.25分;物理:重点班最高440班77.4分,最低439班71.45分,相差5.95分;普通班最高434班63.55分,最低444班50.39分,相差13.16分;化学:重点班最高430班76.87分,最低439班67.31分,相差9.56分;普通班最高433班61.34分,最低441班52.93分,相差8.41分;生物:普通班最高431班53分,最低441班46.74分,相差6.26分。
高一级第一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平凉五中教研室(2014.10.20)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第一次考试已经顺利结束。
教研室根据本次考试成绩对高一级的成绩、学生的学情及教师的教情等作一简要分析。
目的是更准确了解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对目前的教法和学法做以适当的调整,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有更好的效果。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题是由教务处委派各科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统一命题,要求考查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题型与高考题型基本保持一致,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前七周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纵观各科试卷,本次考试试题是各位出题人精心设计、合理取舍,比较有价值的一套试题。
二、考试成绩分析:
在本次考试中,共有806人参加考试。
700分以上共2人,最高分729.5分,是9班的杨博。
第二名是15班的罗小霞,总分712.5分。
这两位同学语、数、英三科总分超过300分,政史地理化生六科平均分在70分左右;总分在699—650分之间的学生全级共有3人。
这三人的特点是语数英三科中有一科较弱,另外六科成绩较均衡;总分在649—600分之间的全级共17人。
这些学生语文成绩平均分是102.9分,
数学平均分是78.2分,英语的平均分是76.6分。
其余六科中人均有两科低于及格分60分。
而总分在600分以上的22名学生将是我们本届学生的领头羊。
将来高考一本上线率就将指望这些学生的后期发展;总分在599.5—550分的学生共83人,这部分学生在语数英三科中有一科优势,其余六科成绩在及格线附近,在今后的学习中,若能注意改进方法,成绩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全级550分以上105人。
总分在549—500分的学生有178人,这些学生普遍存在语数英三科中至少有一科很弱,数学平均分59.7分,英语平均分64.3分;全级在500分以上共282人。
总分在499-450分的共204人,占了全级人数的四分之一强,是成绩最集中的一个段。
这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平均为49.5分,较前一个段低了10.2分,学生成绩明显下降;总分在449-400分的共176人,在这一段中英语成绩较前一段有明显下降,差值近10分。
总分在399-300分的学生有123人,还有16人总分低于300分。
总之,本次考试成绩满足正态分布,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
可以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下面以语数外三科为例,做出各分数平均分条形统计图
20406080100
120650分以上
549-500399-300
各个分数段各科成绩平均分比较
三、学生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从入学录取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一二中录取后落榜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在学习习惯和知识储备上还是有很大的漏洞和缺陷的。
要么偏科,要么没有优势学科。
另外一部分学生借读,使我校的优秀生更加的稀少。
还有大部分学生没有适应高中大容量、快节奏的学习,还习惯于依赖老师的督促甚至强迫,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但就针对这样的一个群体,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现有基础之上,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科知识,学会最基本的学科思维,在今后能适应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四、教情分析:
我校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从各县、区、校选拨了一部分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成绩优秀的老师,从本校也成长起来了不少的年轻教师,还有近几年新分配到我校的大学毕业生。
因此,我校的师资队伍还是比较壮大的。
但因为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不少教师在学生成绩上看不到希望。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我们做这次考试分析,也是更客观地、更准确地认识我们的学生,给学生合理定位,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法,使学生通过三年努力,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基础薄弱,知识漏洞较多,给学习新知识造成很大的困难。
2.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不够自觉,更不够刻苦。
3.学生学方法欠佳,事倍功半。
4.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和要求。
六、今后的措施做法:
这些问题的存在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针对以上存在的状况,我想我们在新的学期里要做好一下工作:
1、抓严抓实各项常规工作。
(1)严抓各科教学计划的落实。
学期开学后,我们要严抓各类计划的制订,要求各学科教师在一周内制订好本学期的各项工作计划,
要保证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可行性,做到每项工作开展时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
同时制定各类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
(2)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在新的学期,要以“讲实用、讲效益”为原则,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并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指导性管理。
在期中,我们还准备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调研抽测活动,组织全体教师监考并进行质量分析,帮助教师寻找问题的根源,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促使各学科教师进一步把握好教材,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单位时间效益。
(3)抓实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一抓备课。
如何提高备课质量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
要求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
每一堂课,都力求做到“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
”
二抓课堂。
如何上好一堂课,教导处继续组织全员听课活动,让大家听,大家评,“说长道短”,“评头论足”,帮助寻找不足,帮助改进,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意识不断提高。
三抓反馈。
主要抓作业和单元检测,新的学期我们将进行作业批改的检查,要求:语文每课有作业,数学每天有作业,英语每周要有两次作业,作业布置要做到内容精、形式活、质量高,提倡分层
布置,所布置的作业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为基点,作业批改做到及时,认真,学生数少的班级要做到面批,错的要当场指导学生改正,当场复批,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过基础关。
2、加强学习,引领成长
⑴业务学习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安排、有考勤、有记载。
⑵利用我校的校园网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
充分发挥农远设施的作用,将一些优质课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各村小、教学点,让村小、教学点教师观摩学习。
⑶继续抓实“五个一”,即要求教师每学期看一本好书、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写一篇能体现个人水平的创新教案,每学期上一节观摩汇报课,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
3、加强随堂听课。
新的学期,教导处仍将不定时走进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改进。
随堂听课后将查教师的教案、听教师教学设想、看教师课后作业设计、问学生掌握情况等,并做好记载,提出建设性意见,敦促整改,使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从而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认真组织开展好每次的教研活动。
要求教研组精心组织,定时间、定人员、有针对性,确保教研活动有成效,让全体教师都能受益。
加强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研讨,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本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不仅是对
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我们将继续摸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