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459.42 KB
- 文档页数:2
222资产弃置费用会计处理比较贾佳作者简介:贾佳(1994-),女,研究生在读,河北经贸大学,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色会计的兴起,使得长期资产报废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于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对美国和国际关于弃置费用核算中的确认条件、计量方法、披露等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资产弃置费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披露一、引言关于弃置费用的定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做出了明确规定,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所发生的支出。
从先发展后治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变,使各个国家均意识到了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资产弃置义务的重要性,纷纷颁布实施规范企业资产弃置义务处理的会计准则,其中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所颁布的准则最具有代表性。
我国关于资产弃置义务的会计处理并未制定专门的会计准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于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提升,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弃置义务准则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产弃置义务处理准则概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颁布的准则属于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准则的标杆,加拿大和日本颁布的资产弃置义务的会计准则与美国FAS 143大体一致,而我国和英国有关弃置义务的准则基本依据IASB 颁布的准则为基础确立的。
(一)美国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准则1957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核电站,并在之后迅速发展,同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得到了美国相关部门的重视,监管机构要求企业履行拆除、污染治理等义务,美国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准则应运而生。
但美国对于核电企业仅要求确认资产的弃置义务并未对弃置义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做出明确的规定,而美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促使弃置费用会计准则进一步的完善。
ACCOUNTING LEARNING89油气田企业弃置费用会计处理探析文/孙天红摘要:自新会计准则颁布以来,油气田企业的弃置费用理论研究逐渐引起了重视,弃置费用在企业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弃置费用往往呈现出诸多的不确定性,在实践中比较难以界定和确认,进而需对弃置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利于更好的为企业财务实践。
鉴于此,本文先对预计弃置费用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在此基础上以油气田企业为例归纳总结了实施弃置费用的必要性,并着重梳理了当下油气田企业弃置费用确认、计量以及会计处理方法,意在为弃置费用的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油气田企业;弃置费用;计量方法弃置费用对油气田企业财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田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贡献的背后普遍存在(不仅限于油气田企业)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等问题。
油气的勘探开发和油气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均对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
随着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急速增长,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设施保障逐渐强化,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是弃置费用显得日益重要。
弃置费用的计提和使用一方面有效的约束了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过程中忽略了社会效益的环境破坏行为,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企业恢复环境破坏的法定义务,同时还促进了企业科技进步。
弃置费用是指资产的弃置义务或者弃置成本,是以国家法律法规与国际公约等规定为前提,企业在项目或者经营结束时应承担的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所需要发生的费用,主要涉及煤炭开采、核电站、石油冶炼等行业。
我国关于弃置费用的规定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有所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煤炭开采、核电站、石油冶炼等特定行业按照现值确定并核算应计入相应的预计负债和固定资产成本金额。
另外我国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也借鉴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处理原则。
弃置费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一、弃置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依据弃置费用也称资产弃置义务(ARO, asset retirement obligation),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石油开采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
实务中我国部分煤炭开采行业也考虑弃置费用,但没有统一法规。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第十三条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2006)》第二十三条界定: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
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在废弃时发生的拆卸、搬移、场地清理等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2006)》第四条认为: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一)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二)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三)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并在第五条给出计量原则: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
弃置费用一般在核电站、石油天然气采掘、煤炭采矿矿区完成生产任务,结束当地的生产后才会发生环境恢复支出,弃置费用是一个预提费用,一般从购建固定资产到弃置需要40年甚至更长时间。
会计准则因此给与折现规则,并按照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
即根据弃置费用的现值做如下分录:借:固定资产(实际发生的成本+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贷:在建工程(实际发生的成本)预计负债(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涉及所得税准则,这里出现两个需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增加了,计税基础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因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二是出现了预计负债,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出现了等额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东方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2012年5月石油企业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会计处理探讨冯立慧(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有限公司,北京,100029)摘要:石油和天然气对国家经济具有战略意义,从会计上规范固定资产弃置费的处理对引导石油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石油企业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概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我国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规定,并与国际上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完善我国资产弃置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石油企业国际比较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5—0066—02石油和天然气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具有战略意义,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石油和天然气。
虽然石油企业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钻井废水、废弃钻井液、采油(气)废水、落地原油、井下作业废水、铺设管道、修建公路及居民区等工程乃至生产过程结束、放弃生产等都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石油公司的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与措施加以治理和引导。
如何在会计政策中对环保问题加以考虑,尤其是对弃置费用的处理成为当前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一、石油企业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含义与意义石油企业由于所在国法律规定或企业经营政策等原因决定终止一口油气井的生产时,通常会通过封堵油气井、拆除生产设备、搬移拆除设施和环境恢复等技术手段,使已终止生产的油气井生产场地周围恢复到该井未进行开采前的自然环境状况,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一过程就是油气生产设施的废弃处置,由此产生的支出就是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的废弃费用,有时也称拆除、移动和放弃费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三条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第二十三条规定,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
石油企业资产弃置费财税问题研究谢涛杨婷婷摘要:随着石油产业技术的进步和产量的剧增,在整个石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影响。
油气资产弃置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油气资产弃置的涉税问题,提出合理的财税建议。
关键词:石油企业;资产弃置费;财税处理一、企业石油资产弃置费相关定义及其研究的意义弃置费用通常来讲也称作弃置成本,在有些文献中也称作资产弃置义务(ARO,asset retirement obligation),指的是企业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际公约等等的规定,根据应当承担的有关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恢复相关的责任义务而产生的确定支出,如核电站中的核设施之类的弃置或是生态恢复义务等等。
石油企业中最主要的固定资产便是油气资产,也是最大的成本支出,以大庆油田为例,为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油田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进步支撑原油稳产,其中:配套技术研究9项,专项技术攻关11项,储备技术探索6项,重大现场试验22项。
为此,每年科技投入约10亿元,共计100亿元。
大庆油田将加大三次采油技术应用规模,全面推广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
规划期内三次采油产量将进一步增长,由2007年的1146万吨上升到2017年的1370万吨。
为此,三次采油化学剂用量将大幅增加,聚合物用量从13万吨/年增加到23万吨/年,表活剂用量从2.9万吨/年增加到35.3万吨/年,碱用量从21.7万吨/年增加到281.4万吨/年,三次采油化学剂费用与2007年相比年均增加61亿元左右。
此外,大庆油田还将加大长垣水驱、长垣外围和海塔盆地的勘探开发力度。
为保持4000万吨持续稳产,大庆油田2008-2017年平均每年勘探与生产投资约411亿元,每年钻建油水井8000口左右。
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力度,随之而来的石油企业资产弃置问题也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四、合理安排纳税时间基于特定企业的整个存续期间来说,其纳税总额是确定的。
企业弃置费用核算问题及优化建议企业采购物资和设备时,通常需要考虑到其使用寿命和维修费用,但却很少考虑到它们的报废及丢弃产生的费用。
在实际的运营中,许多企业都遇到了企业废弃处理费用大的问题。
以下是企业废弃处理费用的核算问题及优化建议。
一、废弃处理费用的核算问题废弃处理费用通常指企业废弃物品的费用,包括丢弃、回收、销售等。
对于企业在废弃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核算,则企业将难以对废弃处理费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常见的废弃处理费用包括:1. 销售费用:对于一些仍有价值的旧物资或设备,企业可以进行销售,从而获得一定的资金收入,并减轻丢弃带来的费用。
2. 回收费用: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废弃物品,例如有毒有害废物,企业需要付出额外的费用进行回收和处理。
3. 处置费用:对于一些无法进行回收或销售的废弃物品,企业需要支付处理费用,例如将废旧设备运输到处理厂进行处理。
4. 税费:废弃处理费用中还包括一些与税费相关的费用,例如废旧物资、设备的增值税、所得税,相关的进项税也需要进行核算。
企业在进行废弃处理费用核算时,应该对各项费用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识别,并建立相应的账户和凭证,以便在后期对各项费用进行核对和调整。
二、优化建议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企业废弃处理费用,可以采取以下的优化建议。
1. 提高物资和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废弃负担:在购买物资和设备时,企业应该考虑其使用寿命和维修费用,并尽可能选择寿命长、质量好的物资和设备。
2. 建立废弃管理制度,规范废弃处理行为: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废弃管理制度,对废弃处理流程进行规范,明确废弃物品的分类、集中处理等具体措施。
3. 加强回收利用,降低废弃处理费用: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旧物资和设备,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并优化回收制度,适时与回收商进行合作。
4. 优化税费管理,降低废弃税费负担:企业在进行废弃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与税费有关的费用和明确相关的计税方式,以降低税费负担。
油气田企业弃置费用会计与税务处理在油气的生产过程中,油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过程的弃置都会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弃置费用是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
在我国油气资产弃置费定义为“油气资产(油气水井设施、油气水技术处理设施和输油气水管线等)废弃时发生的拆卸、搬移、填埋、场地清理、生态环境恢复等支出”。
油气田企业弃置费用具有以下特点:(1)弃置费用一般与矿区相联系,而矿区废弃处置大多与环境法规的要求相关,是遵循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的结果。
(2)油气设施清理时发生的支出是企业的一项环境保护费用支出,构成环境费用的一部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的一种体现。
(3)矿区废弃处置成本金额较大,如果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会对发生废弃处置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一、油气田企业弃置费用确认方法从国际惯例来看,《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ISA37)、《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3号—资产退废义务的会计处理》(FSA143)都对弃置费的会计处理做了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规定,企业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应对准备(弃置费用)予以确认:企业因过去的事项而承担现时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要求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该义务的金额可以可靠地估计。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3号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的观点基本一致,仅是在弃置准备金的具体计提方法上有所不同,本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则,我国实施弃置费用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三条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该准则应用指南进一步指出,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实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并按现值确定。
我国石油企业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第二十三条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
【老会计经验】石油天然气开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下)石油天然气开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下)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在会计处理上,钻井勘探支出在完井后,确定该井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当将钻探该井的支出结转为井及相关设施成本。
确定该井未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当将钻探该井的支出扣除净残值后计入当期损益。
确定部分井段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当将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有效井段的钻井勘探支出结转为井及相关设施成本,无效井段钻井勘探累计支出转入当期损益。
未能确定该探井是否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当在完井后一年内将钻探该井的支出予以暂时资本化。
在完井一年时仍未能确定该探井是否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同时满足一定条件的,应当将钻探该井的资本化支出继续暂时资本化,否则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钻井勘探支出的资本化应当采用成果法,即只有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钻井勘探支出才能资本化,结转为井及相关设施成本,否则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从事开采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企业,在开始商业性生产前发生的费用和有关固定资产的折耗、折旧方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目前,这方面的规定尚未出台,从理论上讲,钻井勘探支出在完井后,确定该井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当将钻探该井的支出结转为井及相关设施成本并确定其计税基础。
确定该井未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可将钻探该井的支出扣除净残值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确定部分井段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当将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有效井段的钻井勘探支出结转为井及相关设施成本并确定其计税基础;无效井段钻井勘探累计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未能确定该探井是否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当在完井后一年内将钻探该井的支出予以暂时资本化,并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在完井一年时仍未能确定该探井是否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同时满足会计准则规定条件的,应当将钻探该井的资本化支出继续暂时资本化,并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弃置费用涉及财务费用财税处理
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油气资产、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
1会计处理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
弃置费用的金额与其现值比较,通常相差较大,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于这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根据或有事项准则,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
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实际发生的建造成本)
预计负债(弃置费用的现值)
借:财务费用(每期期初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x实际利率)
贷:预计负债
借:预计负债
贷:银行存款等(发生弃置费用支出时)
2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综上所述,符合上述规定的弃置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
财税处理趋同。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石油天然气开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论文石油天然气开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论文一、基本问题油气开采活动包括矿区权益的取得以及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等阶段。
矿区的划分,是指企业进行油气开采活动所划分的区域或独立的开发单元。
矿区的划分是计提油气资产折耗、进行减值测试等的基础。
矿区的划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个油气藏可作为一个矿区;若干相临且地质构造或储层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油气藏可作为一个矿区;一个独立集输计量系统为一个矿区;一个大的油气藏分为几个独立集输系统并分别进行计量的,可分为几个矿区;采用重大新型采油技术并实行工业化推广的区域可作为一个矿区;在同一地理区域内不得将分属不同国家的作业区划分在同一个矿区或矿区组内。
石油天然气开采,是我国企业所得税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的所得税处理,也是企业所得税法根据行业特点进行特殊处理的重要方面。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条规定,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本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所称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所称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前述规定,是确定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依据;矿区的划分,不是确定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依据。
一般来说,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矿区,不是独立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其应纳税所得额由企业总机构统一计算;但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场所除外。
2016年7月刊【摘要】本文通过在理论层面分析油气资产定义,并通过探讨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具有不同的目标、评价标准及建立的原则,对油气资产会计与税务规定产生差异的理论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油气资产;会计;税务;理论;差异石油天然气资产(OilandGasAssets)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的核心资产,鉴于油气资产的重要性、专业性,我国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CAS27号)及2009年出台的《关于开采油(气)资源企业费用和有关固定资产折耗、摊销、折旧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49号)各自对油气资产的会计、税务处理进行了专门规范,特别是与油气资产折旧相关的内容,可以看到油气资产的会计税务折旧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先尝试从理论上对差异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一、油气资产的定义首先有必要先对油气资产的定义进行探讨。
理论界认为石油天然气资产是已经探明的、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经过开采会逐渐耗竭而难以恢复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资源。
而实务界则认为石油天然气资产是指各个石油天然气区块的石油天然气井与相关设施。
综合上述两种观点,油气资产应该是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中取得的预计可以为该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地下石油天然气储量资源及直接应用于开采这些储量的不可移动的相关设施,这样可以将油气资产划分为地下油气储量资产和非储量油气资产,其中非储量油气资产主要为开采地下油气储量的井及相关设施(图1)。
关于油气储量资产,曾经有以RRA(ReserveRecognitionAccounting)方法进行确认的尝试,但由于准确计算油气资产价值,是一门跨多学科的学问,它涉及多工艺和技术领域;另外,不同的油气区块开发程和储运条件的差异,也增加油气资产的计价难度,最终导致油气储量价值计量欠缺准确性和客观性。
图1:油气资产示意图作为一种可接受的实务方案,油气资产在国际通用会计准则及税法中通常被定义为:油气开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井及相关设施和矿区权益,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新企业所得税法亦采用此种定义。
油气田企业弃置费用会计与税务处理在油气的生产过程中,油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过程的弃置都会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弃置费用是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
在我国油气资产弃置费定义为“油气资产(油气水井设施、油气水技术处理设施和输油气水管线等)废弃时发生的拆卸、搬移、填埋、场地清理、生态环境恢复等支出”。
油气田企业弃置费用具有以下特点:(1)弃置费用一般与矿区相联系,而矿区废弃处置大多与环境法规的要求相关,是遵循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的结果。
(2)油气设施清理时发生的支出是企业的一项环境保护费用支出,构成环境费用的一部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的一种体现。
(3)矿区废弃处置成本金额较大,如果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会对发生废弃处置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一、油气田企业弃置费用确认方法从国际惯例来看,《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ISA37)、《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3号—资产退废义务的会计处理》(FSA143)都对弃置费的会计处理做了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规定,企业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应对准备(弃置费用)予以确认:企业因过去的事项而承担现时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要求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该义务的金额可以可靠地估计。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3号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的观点基本一致,仅是在弃置准备金的具体计提方法上有所不同,本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则,我国实施弃置费用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三条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该准则应用指南进一步指出,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实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并按现值确定。
我国石油企业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第二十三条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