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标污染负荷法在环评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48.87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单选题1.技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中应按()统计及改扩建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
A 技改扩建排放量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B 现有装置排放量+扩建项设计排放量C 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新增排放量D 技改后产生量-技改后排放量2.用于计算污染产生量的物料衡算法是基于()。
A 清洁生产原理B 投入和产出原理C 质量守衡定律3.环境影响报告中用的工艺流程图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用的工艺流程图最重要的区别是()。A 必须用形象流程图B 必须标明工艺控制点C 必须标明污染源D必须标明所有设备4.某工程项目工艺废水生产量2000t/d,COD 1500 mg/l;生活污水200 t/d,COD 250 mg/l。
两种废水均送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厂进水COD为( )。
A 875 mg/lB 1363 mg/lC 1372 mg/lD 1386mg/l5根据给出的水平衡图,全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
A 94.0%B 95.%C 93.8%D 94.5%6根据给出的水平衡图,污水回用率为()。
A 1.4%B 1.6%C12.7% D 7.8%7据给出的平衡图,全厂水的循环利用率为()。
A 94.6%B 93.7%C 95.0%D 97.0%8.在上述水平衡图中,污水处理厂排水的COD浓度限值为100mg/L,清浄下水COD浓度为50mg/L,年操作小时为8000 h,COD排放总量为( )。
A 103.2t/aB 80.0t/aC 210.0t/aD 288.8t/a9.某工程使用固本物作为冶金造渣剂,用量为100kg/h,在工艺过程中,95%进入废渣5%进入气体,除尘器除尘率为99%,排入大气的烟尘量是( )。
A 0.02kg/hB 03kg/hC 0.04kg/hD 0.05kg/h10.某工程烟囱排放的烟气温度273℃,含尘浓度20mg/m3,标准状态时烟尘浓度为()。
A 300 mg/m3B 400 mg/m3C 500 mg/m3D 600 mg/m311.某工程使用煤制合成气,原料煤耗量为6000kg,煤的含硫量为2%,中硫的加工去向见下图:运用硫平衡核算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量为( )。
一、名词解释1.等标污染负荷:把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稀释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用以评价各污染源和各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
2.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3.环境容量: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4.等效连续A声级: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5.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6.清洁生产:是指采取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7.区域环评: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质量要求,推算出的达到该目标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二、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2.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按影响结果划分为土壤污染型、土壤退化/破坏型;按影响时段划分为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的影响;按影响方式划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按影响性质划分为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积累影响、协同影响;按污染的成因划分为水体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生物污染型和固体废物污染型。
(1)燃煤SO2排放量(2)燃煤烟尘排放量1、等标污染负荷法(1)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Gij ——污染源j 污染物i 的年排放量,t/a Si ——污染物i 的评价标准,一般取排放标准例:某评价区大气污染调查表(单位:mg/m3)假设三个工厂烟气排放总量相等,则(1)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源是哪一个?(2)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是哪一个?解:选取GB3095-1996中的日平均浓度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
S SO2=0.15 mg/L S NOX =0.10mg/L S TSP =0.30 mg/L根据公式Pi= Gi/Si 得下表:)1(6.1η-⨯⨯⨯=S B G 去除率脱硫设施的—煤的含硫量,—燃煤量,—的排放量,—22SO %S /kg /kg ηh B hSO G )1(η-⨯⨯⨯=D A B Y %%)-1)(-1(-1 %%D %A /kg 2121二级除尘器效率,—一级除尘器效率,—若为二级除尘则:除尘器的总效率,—分数,烟气中烟尘占灰分的百—煤的灰分含量,—烟尘的排放量,—ηηηηηη=hY iijij S G P =从表中可见:电力工业污染负荷比Kj =98.35%为主要污染源; SO2污染负荷比Ki=92.56%为主要污染物。
地面水环境(1)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理论公式: u x ——x 方向流速,m/s ; 河中心排放 x=0.1uxB 2/Ey B ——河流宽度,m ;岸边排放 x=0.4uxB 2/Ey Ey ——横向扩散系数,m 2/s 。
(2)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经验公式:式中,B ——河流宽度,m ;a ——排放口距岸边的距离,m ; u ——河流断面的平均流速,m/s ; H ——平均水深,m ;g ——重力加速度,9.8m/s 2; I ——河流坡度。
例子1:一河段的K 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河水特征为:B=50.0m , H =1.2m ,u=0.1m/s ,I=9‰,试计算混合过程污染段长度。
名词解释20091环境背景值: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
它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
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化学元素含量超过了环境背景值和能量分布异常,表明环境可能受到了污染。
2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把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有机体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养级位顺序排列并绘制成图,其形似金字塔,故称生态金字塔或生态锥体。
可分为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三类。
生态金字塔可表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流过程。
3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
它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代表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
4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
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
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5土壤胶体:土壤中的固相、液相和气相呈相互分散的胶体状态,其固相颗粒直径一般小于1μm,土壤胶体常指这些固相颗粒,土壤胶体一般可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6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称之为固体废物,简称固废。
包括从废水,废气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7赤潮: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
8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小结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第一节:基本概念环境问题是指自然变化或是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环境问题基本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以人类社会为外部世界的全体。
这里所说的外部世界主要指: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者是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外围事物,它既包括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界,如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以及野生动植物等,又包括经人类社会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界,如街道、水库、园林等。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类社会的效应。
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的反作用。
环境影响的分类:根据影响的来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根据影响效果分类: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根据影响程度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暂时影响和连续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规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或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根本目的在于鼓励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使人类的活动更具环境相容性。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的分层体系四层体系:政策、计划、规划和项目。
(P6:图1-1)三层体系:政策、规划及计划、项目战略环境评价(SEA)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IA)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1.保证开发活动选址与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进程5.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由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是法律关于在进行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和开发活动时,应当事先对该活动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制定防止或减少环境损坏的措施,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后再进行设计和建设的各项规定的总称。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论文总结(2000字)班级:环境科学101 姓名:令沛鑫学号:20xx013234 本学期我们接触到与我们专业息息相关的重点课程: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懂得了环评在当前的重要性,学习了解如何成为一名环评师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学到了环评的概念,程序,方法技术,分别进一步学习了地表水,大气,土壤,噪声,生态的环境影响评价,使得我们深刻体会到学习本门课程对将来工作以及对现金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包括一系列的步骤,这些步骤按顺序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可以不同,而且各步骤的顺序也可变化。
一种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该能够满足以下条件:1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做出识别和评估;2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不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3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4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5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
在老师的悉心讲解下,我们大致学会了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懂得了环评的法律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管理程序,工作程序,环评的影响识别,预测方法,综合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体的污染与自净,河流与河口水质模型,湖泊(水质)数学模型以及地表水环境预测与影响,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基于等标污染负荷法的工业废水污染源分析与评价--以绵阳市为例于晓菡;李新;文燕;李谦;章熙锋【摘要】对2013年绵阳市工业废水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了绵阳市的水污染特征。
结果表明,绵阳市的主要工业污染物为 COD、氨氮和石油类,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有24家企业,黑色金属铸造业废水污染源排列首位。
该研究结果可为绵阳市的水环境保护及污染源总量控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In this paper,the annual emission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pollution sources and pollutants in Mi-anyang in 2013 are investigated,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pollution in Mianyang,with the evaluation of the equal standard pollution load method,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 industrial pollu-tants in Mianyang are COD,ammonia nitrogen and oil;the main source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are from 24 com-panies;and the ferrous metal casting industry tops the list of wastewater pollution sources. These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basis for the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control amount of water pollution in Mianyang.【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绵阳市;工业废水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法;总量控制【作者】于晓菡;李新;文燕;李谦;章熙锋【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四川绵阳 621000;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师范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四川绵阳 621000;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环境监测站,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环境监测站,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师范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四川绵阳 621000;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80 引言由近年来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知,我国的淡水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由于生活污水多采取集中收集、处理、排放的方法,因此工业污染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1-3].对污染源进行控制是水污染防治的最根本问题,为了降低排污总量、遏制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国家环保局于1988年提出了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思路.总量控制是根据水体使用功能要求及自净能力,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实行控制的管理方法,基本出发点是保证水体使用功能的水质限制要求.因此,调查工业废水污染源的排污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是进行总量控制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污染源评价方法有等标污染负荷法(即等标排量法)、排毒系数法、潜在污染能力指数法和环境影响潜在指数法[2-3].排毒系数法采用污染物毒作用剂量作为评价标准,反映了污染物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影响,但未考虑染物排入环境后的稀释、扩散、迁移、转化等作用.潜在污染能力指数法与环境影响潜在指数法均以简明的数值大致预测未来的环境质量,便于进行各地区环境质量的比较.针对工业废水污染源来说,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方法反映出污染源总量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能够为评价区域内的总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通过对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大小进行比较,进一步确定评价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1 研究区概况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是川西北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川西北科研、经济和交通中心,有“中国科技城”之称.涪江是长江二级支流,全长共670 km,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绵阳市的平武县、江油市、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流域面积19 779 km2,境内全长329 km.随着西部经济开发的不断进行,绵阳作为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势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经济快速增长的副产物——环境污染,也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绵阳于2011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美誉,反映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包括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创建活动.其中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涪江作为流经绵阳的主要河流,其水环境安全问题也是保护绵阳生态环境的关键.所以,通过等标污染负荷法筛选出绵阳市的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和污染物,是进行总量控制、保护好涪江环境安全的核心.2 研究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将不同污染源(既可以是行业,也可以是具体的企业)排放的某污染物总量与该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或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同一尺度上可以相互比较的量[4-5].(1)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式中:Pik-污染源i 排放的污染物k 的等标污染负荷;Cik-污染源i 排放的污染物k 的平均浓度;C0k-污染物k 的环境质量标准或排放标准;Qik-污染源i 所排污染物k 的流量.(2)评价区中某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式中:Pik-第i 个污染源中污染物k 的等标污染负荷;m-评价区域含有第k 种污染物的污染源个数.(3)评价区某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式中:Pi-污染源i 排放的总等标污染负荷.(4)评价区的总等标污染负荷:式中:m-评价区域中污染源的个数.(5)某污染物在评价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6)某污染源在评价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等标污染负荷法是最基本的污染源评价方法,多年来一直被环保部门用来评价污染源,即把评价区域内污染物、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由大到小排序,分别计算其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达到80%以上的污染物、污染源确定为总量控制的主要对象.从其计算过程可以看出,该方法简单明了,通用性强,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性[6-7].本文采用绵阳市2013年工业废水污染源统计数据,计算出企业的等标污染负荷.由统计资料可知,部分企业污水经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后,排入涪江的支流——安昌江、凯江、梓潼江、平通河、虎牙河、通口河,最终受纳水体都为涪江,根据排入水体的类别选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8]作为不同水体质量评价依据;另外部分企业的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再经邻近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后排入涪江,所以针对这些企业,选取《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I3082-1999)[9]作为评价依据.绵阳市河流功能区划如图1,所选取的参比标准如表1、表2 所示.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Tab.1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of surface water表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单位:mg/LTab.2 Quality standards of waste water discharged into the city sewer注: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图1 绵阳市主要河流功能区划图Fig.1 Function block plan of major rivers in Mianyang3 结果与讨论(1)本文对绵阳市2013年的工业废水污染源统计数据进行了调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排入涪江的各污染物的年排放量如表3 所示.表3 2013年绵阳市工业废水污染源各污染物的年排放量Tab.3 The pollutant emission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source in Mianyang in 2013由表3 可知,绵阳市2013年工业废水污染源各污染物排放总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COD >氨氮>石油类>六价铬>砷>挥发酚>汞>镉>铅.(2)采用文中所述方法计算绵阳市工业废水污染源中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D >氨氮>石油类>汞>挥发酚>六价铬>砷>镉>铅,其中COD 的等标污染负荷比为38.87%,氨氮为32.20%,石油类为19.96%,汞为6.20%,挥发酚为1.31%,六价铬为0.54%,砷为0.49%,镉为0.42%,铅几乎为零.由图2 可看出,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排序与其年排放量排序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时所选取的排放标准不同造成的.从环境容量的角度来看,不同功能区的水域对不同污染物承载力不同导致的.所以,在对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时,不能单纯地依据年排放量分配排污配额,应从水环境的承载力出发科学分配[10-11].依据等标污染负荷法的筛选原则,绵阳市2013年的主要污染物是COD、氨氮和石油类,它们的累积污染负荷比为91.03%.图2 2013年绵阳市各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Fig.2 The equal standard pollution load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pollutant in Mianyang in 2013图3 2013年绵阳市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Fig.3 The equal standard pollution load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source in Mianyang in 2013(3)在分析各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的基础上,对每个工业废水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累计求和,得出其总等标污染负荷,然后从大到小排序,并计算负荷比,将累计负荷比等于80.00%的24 家企业作为绵阳市2013年重点工业废水污染源.根据国民经济(GB14754-2011)进行分类,其中A-L 代表行业类别,数字1-5代表同种行业的不同企业,绵阳市24 个工业废水污染源的主要行业为A 黑色金属铸造(1 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22.31%)、B 金属制品业(1 家,污染负荷比为11.38%)、C 医药制造业(1 家,污染负荷比为9.05%)、D 造纸和纸制品业(4 家,污染负荷比为11.24%)、E 汽车制造业(2 家,污染负荷比为6.55%)、F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 家,污染负荷比为8.13%)、G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1 家,污染负荷比为2.81%)、H 农副食品加工(2 家,污染负荷比为1.48%)、I食品制造业(1 家,污染负荷比为1.02%)、J 白酒制造(5 家,污染负荷比为1.29%)、K 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1 家,污染负荷比为0.93%)、L纺织业(1 家,污染负荷比为0.81%).由图3 可以看出,前三个工业废水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为42.74%,排在首位的是A,由其行业性质可知该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且生产规模大,因此产生的污染物总量大,是涪江的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其次为B,由统计资料可知虽然该污染源的年产量不大,但其每年排入涪江的污水量较大,污染物种类复杂,也对涪江的水环境质量带来威胁;C 与A 相似,生产规模较大、污染物种类多、污水年排放量大也是导致其总污染负荷大的原因.因此,A、B、C 作为首要污染源被筛选出来,在总量控制时应重点监管.其余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为37.26%,其中D 和J 这两种行业的主要污染物均为COD;E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重金属;F 为挥发酚和COD;G 为石油类和重金属离子;H、I、L 为COD 和氨氮;K为石油类、COD、氨氮及重金属离子.这些应作为重要污染源,在总量控制时给予关注.4 结论与建议本文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了绵阳市2013年的工业废水污染源,得出:绵阳市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COD、氨氮、石油类;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集中在黑色金属铸造、医药卫生制造、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白酒制造、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因此,建议绵阳市的水污染治理重点为COD、氨氮和石油类;针对文章中筛选出的24 家工业废水污染源,可将其现状等标污染负荷的贡献率为分配排污配额的依据.污染源总量分配是指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到各工业废水污染源的方法,通过强化企业自身的污水处理能力和清洁生产进行总量控制.对企业规模较大的A、B,其污染负荷的贡献率还与生产工艺、清洁生产水平有关,因此要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严格把关各工序的清洁生产流程,确保单位产量用水的污染物产量降低;类似于C这种规模不大、等标污染负荷大的污染源,应加大其污水处理强度,优化生产工艺,增加污水回用效率;对于行业性质相同的不同企业,可考虑将规模较小的企业整合起来,集中管理,采用合理的水处理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源是污染物消减的实施主体,因此总量控制的最终承载体是污染源.由于等标污染负荷法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可将等标污染负荷比作为参考分配污染源的排污指标.参考文献:[1]史宝忠,何金凤.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钟定胜,张宏伟.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05(5):101-103.[3]王裕东,倪晋仁,罗华铭.区域工业污染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3,16(4):53-57.[4]万金保,黄学平.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大坞河水污染特征[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5(1):35-38.[5]刘鹏飞,于文海.对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及其计算的几点看法[J].东北水利水电,1995(5):37-39.[6]Yong bin L.EvaLuating the Refining Sewage PoLLution Resources with EquaL Standard PoLLution Load Method and Its Treat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QuaLity[J].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2012(12)38-41. [7]Singh K P,MaLik A,Sinha S.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apportionment of poLLution sources of Gomti river (India)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a case study[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5,538:355-374.[8]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2002. [9]CI3082-1999,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1999.[10]孟伟.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M].西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11]李新,石建屏,曹洪.基于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的洱海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动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1,31(6):1338-1344.。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重点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环境的概念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和,包括:自然因素的总体: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社会环境2、环境影响的概念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环境影响的分类影响:直接、间接、累积影响效果:有利、不利影响程度:可恢复、不可恢复影响方式:污染影响和非污染影响3、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①按照评价对象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②按照评价时间分类: 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预测评价③按环境要素分类大气环境评价水环境评价声学环境评价1土壤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经济学环境评价…………………………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对象规划、开发建设项目3、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符合清洁生产原则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问题控制要求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三、管理程序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分类管理(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环评文件的介入时序及审批要求介入时序: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但是,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计算题工程分析1.某厂上报的统计资料显示新鲜工业用水0.9万t ,但水费单显示新鲜工业用水1.2万t ,无监测排水质量,排污系数取0.7,其工业废水排放量?t84.07.02.1万排污系数新鲜水用量废水排放量=⨯⨯=2. 在工程分析中,资料复用法方法较为简单,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3. 某装置产生浓度为5%的氨水1000t ,经蒸氨塔回收浓度为15%氨水300t,蒸氨塔氨气排气占氨总损耗量的40%,进入废水中的氨为(3t ) 物料衡算法:t3%605%40-1]%5300-%51000[-]-[%40-1%4054550:45%15300:50%51000:=⨯=⨯⨯⨯==⨯==-=⨯=⨯)()()(占比进入水中的损耗掉的氨损耗掉的氨废水中的氨占比进入水中的损耗掉的氨回收到的氨)(进入蒸氨塔的氨废水中的氨;②水::损耗掉的氨去向:①气损耗掉的氨回收到的氨进入蒸氨塔的氨tt t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 实测法计算源强()污染物排放流量(总量污染物浓度排放量⨯=)某炼油厂共有两个排水口,第一排放口每小时排放废水400t ,废水中平均含COD80mg/L ; 排放口每小时排放废水500t ,废水中平均含COD100mg/L ;该厂全年连续工作(即每天工作,365天),求全年COD 排放量(单位t )t32.718103652450010010365244008021t 10kg 10g 10mg 11000kg 1000t 1kg1g 100016-6-2211i i i 9-6-3-i i i =⨯⨯⨯⨯+⨯⨯⨯⨯=++=========⨯=⨯=的排放量)排放口的排放量(排放口(对质量而言)(对体积而言)即)污染物排放流量(总量污染物浓度排放量Q C Q C Q C E L L Q C E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9000t ,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2000t ,经过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t ,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t ,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5000t ,则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tt14005000-100-500-2000-9000---==-=∑∑∑∑∑∑产品转化处理回收投入排放G G G G G4.产排污系数法计算源强(1m ³=1000L)4.1某公路项目,施工期将设两处施工营地,一个施工营地50人,另一个施工营地100人,参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附录,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按80L/d 人计算,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0.9,则两个营地的施工人员每天排出的生活污水分别为?施工期为三年,则施工期排出生活污水总量分别为多少t ?3941t 和7884tt111dm 11000m 133===⨯=⨯=水;;排污系数用水量污水排放量用水标准用水人数用水量L L L t78841036539.080100t 39421036539.080503-3-=⨯⨯⨯⨯⨯=⨯⨯⨯⨯⨯②①4.2某企业年烧柴油200t ,重油300t ,柴油燃烧排放系数1.2万m ³/t ,重油燃烧系数1.5万m ³/t ,废气年排放量为()万m ³。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一.总则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好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
本规范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目的是统一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提高评价质量,使港口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具有被法律确定,执行具有强制性。
除环境保护法外,国家还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以及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条例;国家还制定300多项有关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环境基础、环境方法等标准为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须执行。
我国海岸线长、内河通航河流多,港口建设项目分布广。
各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环境质量要求和环境功能规划还制定了地方法规和地方环境标准,评价时必须执行。
为统一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防止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海港、河港的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二.一般规定二.1 评价阶段和评价程序根据最近几年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将环评工作阶段作了适当调整,规定第三阶段为报告书审批阶段,工作内容为审查报告书、修改补充报告书,报告书批复,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报告书的质量。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评价阶段,第三阶段为报告书审批阶段。
第一阶段:港口建设单位提供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办理评价任务委托→收集分析项目有关资料→提出评价等级确定评价范围确定环境目标筛选评价因子→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审批评价大纲第二阶段: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国家、地方法规和标准↓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污染防治和减缓影响的措施给出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三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修改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应符合有关规定。
环境质量评价复习与练习练习及参考答案一综合练习1选择题1、相比较其他方法,资料复用法的特点是2⑴所得结果偏小,应用时应修正⑵较为方便,但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⑶计算工作量较大⑷能够在评价工作等级较高的建设项目中广泛应用2、清洁生产指标选取原则不确切的是1⑴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⑵体现污染治理思想,主要反应出建设项目建成后所使用的资源量及产生的废弃物量⑶容易量化、既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⑷数据易得3、影响地面水环境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可划分为4⑴持久性污染物⑵非持久性污染物⑶水体酸碱度⑷点源和面源4、核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通常有3——⑴实测法、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⑵物料平衡法⑶实测法、物料平衡法和经验估算法⑷现场调查与实测法5、关于S~P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⑴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bod关系的最早的、最简单的耦合模型⑵其基本假设为氧化和复氧都是一级反应⑶可以用于计算河流的最大允许排放量⑷河流中的溶解氧不只是来源于大气复氧6、高斯模式的理论依据为2⑴梯度输送理论⑵湍流统计理论⑶相似理论⑷相对论7、下列哪些条件会造成烟气的抬升高度的增加3⑴风速、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⑵风速增加,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增加⑶风速减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⑷风速减低,排气速率减低,烟气温度减低8、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属于3⑴物理法⑵化学法⑶生物法⑷物理化学法9、对下列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原则,哪个实际上就是解决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归宿问题2⑴资源化⑵无害化⑶减量化⑷清洁化10、下列选项不属于工程分析工作内容的是4⑴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分析⑵污染物分析⑶清洁生产分析⑷人员编制安排2判断题1.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的环境影响的评价类型仅有建设项目、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X2.建设项目可划分为以污染为主和以非污染环境影响为主两大类X3.环境评价是否就是环境质量评价X4.环境质量就是指环境的优劣程度X5.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不包括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环境质量评价就是评价环境质量自身的好坏√7.工程分析就是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环境的因素分析√8.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拟建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非污染性质的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如:主要对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及珍稀物种灭绝、流行病和地方病的传播等问题的预测分析X9.确定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和内容取决于评价的等级√10.由于存在大气不稳定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的扩散,故易造成污染X11.主导风向主要指拟建工程项目所在地点多年统计结果中出现风频率最大的风向√12.风向就是风矢量箭头所指的方向X3填空题1. 按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2.我国环境标准中主要的标准至少包括有_环境质量标准,_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_两大类标准3.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应该在_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写,由_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来编写4.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为_环境监控,环境管理与保护,和环境规划与服务;5.环境质量评价中,统计指数法确定的环境指数又可分为_单因子环境指数,单要素环境指数和综合多要素环境指数6.按环境要素划分,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_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噪声评价等评价7.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有_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原则8.环境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和资源性与价值性9.环境资源的特性有__生产性,消费性等特性10.污染源分类主要有_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11.在判定大气是否稳定,常用_气温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递减率来加以判别12.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根据_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比、布局环境要素间的组成所规定的技术规范;13.环境评价主要分为_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那两大类.14.按照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要求,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有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承接由业主直接委托或通过_招标或委托获得; 15.主要污染源的确定是按调查区域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的大小排列,分别计算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_80%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 16.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最早实施的一项_环境保护制度;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划分__重大影响,轻度影响和很小或没有3类;18、环境噪声主要由厂界噪声、交通噪声和_社会噪声等叠加组成;4解释题1.环境影响评价2.环境标准3.工程分析4.环评大纲5.环境质量6.环境容量7.逆温层8.气温直减率5简答题1.简述地面水污染源的两种分类方法2.一般工程分析的方法有哪几种,并讲述其含义;3.简述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4.简述环境容量的含义5.简述水质评价方法6.如何确定混合层高度简述大气污染评价因子的筛选5论述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何在2.如何看待非污染性质的环境影响6计算题1.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H:% O:2% N:% S: %,试计算:1燃油1 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氧气量2干烟气中so2的浓度和co2的那0浓度2.已知某焦化厂1995年的焦炭产量是20万吨,平均生产每吨焦炭排放so2是400克,2000年的焦炭生产量是25万吨,平均生产每吨焦炭排放so2是340克,若该厂2010年的焦炭产量要达到40万吨,求到2010年时so2的总排放量;3.已知某地区造纸厂其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监测结果见表,试利用等标污染4.在铁塔上观测的气温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各层大气的气温直减率:γ5.已知某一高架连续点源,在沿轴线地面的最大浓度模式中,σy=σz=,U=,排烟有效源高he=180m,排烟量为104m3/h,排烟中so2浓度为1000 cm3/m3,试问该高架点源在轴线上的最大浓度为多少6.某河段流量Q=216104m3/d,流速v=46km/d,水温t=度,k1=d-1,k2=,k3=.河段始端排放Q1=10104m3/d,BOD5为500mg/l,溶解氧为0,上游河水BOD5为0,溶解氧为l;求该河段x=6km处河水的BOD5浓度;7.计划在河边建一座工厂,该厂将以s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总溶解固体浓度为1300mg/l,该河流的平均流速v为s,平均河宽,平均水深,总溶解固体的浓度Cp为310mg/l,问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流后,总溶解固体浓度是否超标设标准为500mg/l;二参考答案1 选择题1、2,2、1,3、4,4、3,5、4,6、2,7、3,8、3,9、210、41判断题1.×,2.×,3.×,4.×,5.√,6.√,7.√,8.×,9.√,10.×11. √,12. ×;2填空题1.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3.可行性研究阶段,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4.环境监控,环境管理与保护,环境规划与建设5.单因子环境指数,单要素环境指数,综合多要素环境指数6.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噪声评价7.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8.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9.生产性,消费性10.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11.气温垂直递减率,干绝热递减率12.人群健康,生态平衡,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结构状态,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13.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14.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招标或委托15.80%16.环境保护17.重大影响,轻度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18.社会噪声3解释题1.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EIA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2.2.环境标准国家根据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比、布局和环境要素的组成所规定的技术规范3.工程分析就是影响环境的因素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关键环节;4.环评大纲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纲领和指南,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先编制环评大纲,并通过环保部门审查后,才能开展进一步工作;5.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6.环境容量就是环境的承载能力7.逆温层是指其气温垂直温度分布上高下低的气层,与常规对流层中气温随高程递减大的规律相反,由于有逆温层存在,不利空气对流发展;8.气温直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分布变化率,气温垂直直减率,用高度每增加或降低单位高差100米气温变化率负值γ表示4简答题1.1.简述地面水污染源的两种分类方法污染源按排放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按污染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水体酸碱度和热效应;2.一般工程分析的方法有哪几种,并讲述其含义;类比法,物料平衡法和资料复用法;物料平衡法基本原则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生产的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品产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类比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的设计资料或实测资料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资料复用法利用同类型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3.简述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其工作内容通常有6部份:工程概况;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和产污环节;污染源的源强分析与核算;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补充措施和建议;4.简述环境容量的含义环境容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来源于总量控制思想,当一个地区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另还有一种就是把环境容量理解为环境的纳污量,根据其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确定出其环境承载能力,也就是当人类的活动和影响控制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时,环境其功能不会遭到破坏,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反之,人类活动和影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5.简述水质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评价是将每个污染因子单独进行评价,利用概率统计得出各自的达标率和超标率、超标倍数、平均值等结果;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比较客观,简单实用,能真实反映水体中污染状况;6.如何确定混合层高度简述大气污染评价因子的筛选在大气污染源调查中,应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的状况对污染因子待评价的大气污染物中进行筛选;首先,选择开项目的等标污染排放量Pi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应考虑在评价区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污染源调查中的污染因子一般不宜超过5个;5论述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何在答: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实施最早的环境保护制度之一,可以说是一项长久的环境保护战略,从我国不久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地位;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目的在于控制新增的污染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国民经济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每年都有数目众多的建设项目和开发区待上马,但是对于这些新增的开发项目要预测其未来是否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破坏与影响,防范于未然,如果经过预测和评估,新增项目会带来重大的环境问题、影响和破坏,那麼这样的项目要被禁止上马;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是我们国家环境保护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2.如何看待非污染性质的环境影响答: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拟建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非污染性质的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如:主要对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及珍稀物种灭绝、流行病和地方病的传播等问题的预测分析,由于不同项目特点对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从影响的性质、影响的范围、影响的程度以及后果差别很大,有些非污染的环境问题远比污染性质的问题要严重,对人类的生存与威胁来的大和复杂,故,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非污染性质环境影响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6计算题11理论需氧量++=kg,设干空气O2/N2体积比1:,则理论空气量=kg重油;即1000=kg重油;烟气组成为H2O+=, SO 2 , N2 =.理论氧气量+++=kg 重油,即1000=kg 重油;2干烟气量为重油, CO 2百分比浓度100%=%,空气燃烧时CO 2存在最大浓度100%=%2.预测目标年单产产生的产污量m 可以用下列模式计算0)1(0t t k m m --=式中:t 为预测年,t 0基准年,m 0时基准年的已知单产排污量,k 是单产排污量的消减率,根据题意,首先将1995年和2000年的每吨焦炭 SO 2 带入求得k 值:400=340×1-k 1995-2000K=因此,2010年每吨焦炭的SO 2排放量为:m=340× 1-k 2010-2000 =g/t则2010年的总SO 2排放量为:M=g/t ×40×104t=×106g=t3.分别计算出各污染物的灯标污染负荷:Pi=CiQ/Cio,及占该污染源负荷的污染负荷比,见下表将负荷从大到小依次排队,计算累计负荷比,当累计负荷比达到80% 时,前面的都是主要污染物,因此该造纸厂的主要污染物有COD cr , SS, S; 4.d m k Z T γγ>=---=∆∆-=100/35.25.1102988.29710~5.1 不稳定 d m k Z T γγ>=---=∆∆-=100/5.110308.2975.29730~10 不稳定 d m k Z T γγ>=---=∆∆-=100/0.130505.2973.29750~30 不稳定 d m k Z T γγ>=---=∆∆-=100/44.15.1502983.29750~5.1 不稳定 5.先求出在排烟×104m 3/h 中的SO 2量,即Q=×104/3600103/106=×10-2m 3/s由于平均风速s m U /0.5=-,he=180m,0.1=zy δδ 根据[])2/(exp )()0,0,(22z e z y H u Q x C δδδπ-== 将y δ=z δ代入上式,并令Z C δ∂∂/=0,即可得到出现地面轴线最大浓度点的z δ值,z δmax =He/2 =⨯=zy e MAX euH Q C δδπ2×106=m 3 6.河段始端混合河水的BOD5和DO 为:L 0=216×0+10×500/216+10=L,CO 0= 216×+10×0/216+10=L按式:CO s =468/+T=Li.DO=河水的BOD5为,[]46/6)17.094.0(ex p 124.22⨯--=L =l ii. 河水的氧亏值[]L mg D /174.3)46/682.1ex p(1004.0ex p()94.017.082.1/(124.2294.0)46/682.1ex p(8.1=⨯---⨯-+⨯+⨯-=7.河流的流量Q=V ×W ×h=m3/sC1=1300mg/l,q =m3/sC2=310mg/l=731 mg/l。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1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共 30 分)1.环境科学中环境的定义可以用地球表层来概括。
(√A)2.环境基准和环境标准是相同的。
(⨯B)3.城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水按其功能符合II类水质标准。
(⨯B)4.监测结果常用x-±s、Cv来表达。
(√A)5.Delphi法中变异系数越大,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越高。
(⨯B)6.中国API与美国PSI的计算都是采用线性内插法。
(√A)7.水质指数(WQI)是由英国提出来的。
(⨯B)8.若某区域土壤中某成分的富集系数(EF)大于1,则说明土壤受到该成分的污染,该区域不能成为背景值区域。
(√A)9.声压级相同的声音,人耳听起来都是一样的。
(⨯B)10.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8年。
(⨯B)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项目周围地形特征可划分为平原、山地、丘陵三大类。
(⨯B)12.环境标准是环境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A)13.环境检测站、点布设的方法主要有规范和经验原则法、形心法、统计法和模拟法。
(√A)14.Delphi法中,专家提供意见时应署名。
(⨯B)15.在中国,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因子有SO2、NO2和可吸入颗粒三种。
(√A)二、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1.环境要素: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2.环境标准:是以环境基准为基础,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所制定的限制值,具有法律强制性。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指根据近期环境质量监测资料以及区域背景环境资料,对一定区域内人类社会近期的和当期的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异所进行的描述与评定。
4.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5.物料平衡法:是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要点分析引言环境影响报告书既是建设项目的决策依据,又是贯彻“谁污染,谁治理”方针和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执法依据,所以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尽量做到准确、公平和公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该遵循政策、法规性原则,科学、总体性原则,公平、公正性原则和措施、针对性原则。
离开这四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就会偏离正确方向。
一、环境质量现状和区域主要环境问题1.根据相关功能区及环保部门批复标准执行情况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等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各环境要素是否达标、是否满足相应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要求。
2.概述评价区域内污染源情况,按照等标污染负荷列出区域重点污染源及概述各排污单位履行“三同时”情况。
3.指出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或与项目关联的重要污染源、风险源达标情况。
4.审核评价文件及评估报告所列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和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合理性。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水环境保护措施:应设临时化粪池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食堂的厨房废水应设置简易的隔油池;开挖建设中,应尽量避开雨季,做好土石方平衡;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都要进行清理整治,压实的土壤,并及时进行绿化。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防止扬尘污染环境。
运输土方的汽车必须全封闭,运输过程严禁抛、洒、滴、漏;飞灰及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块体填埋库区在填埋场作业中应尽量做到当日覆盖,减少或阻断雨水渗入,保持作业面整洁。
3.声环境保护措施:选用高效、低噪聲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区、作业时间以及作业强度;水泵、风机等高噪设备,采取隔声罩、消声器及墙体进行降噪,控制场界噪声达标。
4.固体废物保护措施: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对废砖、砼渣等若能利用的建筑垃圾应尽可能利用,对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在施工中应随时清理运到指定地点处理。
•例:某厂共有两个污水排放口。
第一排放口每小时排放废水400t ,COD 平均浓度300 mg/L ;第二排放口每小时排放废水500t ,COD 平均浓度120 mg/L ,该厂全年连续工作,求该厂全年COD 排放量。
解:①该厂全年工作时间t =365×24=8760(h ) ②COD =(400t/h ×300mg/L+500t/h ×120mg/L )×8760h =(400m3/h ×300mg/L+500m3/h ×120×mg/L )×103×8760h ×10-9 =1576.8t /a某地3个工厂的废水中均含有COD 、SS 、挥发酚、六价铬这4种污染物,其监测数据、排放标准如下所示。
请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0.15 0.44 0.14 六价铬(mg/L )0.007 0.0030.017 挥发酚(mg/L ) 7562 20SS (mg/L ) 76 186 428 COD (mg/L ) 3.20 3.21 3.45 污水量 (万m 3/a ) 家用电器厂农机厂 毛巾厂0.5 0.5 30 100 排放标准 六价铬 挥发酚 SS COD 污染物某地四个工厂的废气中均含有SO2、NOX、TSP、CO污染物,其监测数据、排放标准(日平均值)如下所示。
请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1)工厂1、3的主要污染物;(2)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污染物浓度(mg/m3)工厂编号1234SO2358018050NOX5428TSP230185980170CO10085120100废气量(102m3/h)4256 4.872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SO2NO X TSP CO排放标准 2.50 2.0 10.0 50.0解:根据上述公式,求解各个工厂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结果如下:•某废水处理站采用二级处理工艺,进水量为10000m3/d,COD浓度为1500mg/L;一级COD去除率为80%,二级COD去除率为70%。
废水等标污染负荷计算例题
废水的污染负荷计算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废水中污染物的总量,常用的计算方法是质量平衡法和浓度平衡法。
下面以COD(化学需氧量)为例进行质量平衡法的计算:
假设某工厂每日废水排放量为100m³,COD浓度为300mg/L,求每日COD的总负荷量。
COD的总负荷量 = 排放量× 浓度
COD的总负荷量= 100m³ × 300mg/L = 30kg/d
在试用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质量平衡方法,比如使用BOD5等更精确地计算出排放水体COD的总负荷量。
需要注意的是,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都是随时变化的,因此计算COD负荷时要密切监测废水水质并及时进行修正。
对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及其计算的几点看法污染源是指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是指一些影响水质的人为活动。
污
染负荷是指一定期间内污染源排放的可能引起水质污染的最大负荷量。
了解污染负荷和计算污染负荷对于评价水质和减少水污染至关重要。
一、关于污染负荷
1、污染负荷是由一定期间内污染源排放的可能引起水质污染的最大负
荷量的总和
2、污染负荷的计算采用模型,需要收集和计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3、每一种污染源的计算方法不同,污染负荷的管理需要考虑到污染物
的多种影响因素
4、污染负荷的变化不仅受水体系统和水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人类活
动引起的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二、关于污染负荷的计算
1、污染负荷计算需要根据单一污染物或多种污染物的操作条件来计算
2、污染负荷的计算中,污染源的类型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计
算污染负荷时需要考虑污染源的分布规律、污染物排放浓度、体积、
用量等差异因素
3、污染物的通量是污染负荷计算的一个关键指标,使用平均最大水平
或平均最小水平等来表征污染物浓度并且模拟每种污染物的运移
4、水质计算模型是用于估计水环境污染源排放负荷和对水质的影响的
重要工具,通过模拟不同的水质参数和污染源的浓度,可以准确估计
不同方面的水质状况,从而有效地减少水污染。
总之,污染负荷和计算污染负荷是提高水质、减少水污染的有效方法,它们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价值。
合理计算污染负荷并制定有效的污染
负荷管控方案,可以进一步控制和减少水污染,从而保护水环境健康。
最新环境影响评价习题、试题一、名词解释5×4分1.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物允许的污染排放量。
3.环境质量指数:是指在环境质量研究中,依据某种环境标准,用某种计算方法,求出的简明、概括地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
4.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
污染源评价以污染源调查为基础,是制定区域污染控制规划和污染源治理规划的依据。
5.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
6.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7、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效应。
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
9、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硬顶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化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10.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11.污染因子:是指任何物质(能量)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态和途径进入、作用于环境系统并对环境生态系统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则称为污染因子,12.噪声: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则杂乱组合称为噪声13.环境影响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14.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