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修订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49.99 KB
- 文档页数:38
7 建筑设备7.1 给水排水7.1.1 幼儿建筑应设置给水排水系统。
并选择与其等级和规模相适应的器具设备。
用水量标准、系统选择和水质应符合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
7.1.2 幼儿建筑给水系统引入管上应设置水表。
在夏热冬冷地区及严寒地区,给水系统上的水表宜设置在室内便于抄表位置;当设置于室外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胀破坏措施。
7.1.3 幼儿建筑给水系统应满足给水用水点最低工作压力。
当不能达到时,应设置系统增压给水设备。
设有二次供水设施时,供水设施不应对水质产生污染。
设置水箱时,必须设置消毒设备对水箱储水进行消毒,消毒设备应安全、卫生、环保、节能、便于安装检修和运行经济。
加压水泵应选用低噪声节能型产品。
加压泵组及泵房应采取减震防噪措施。
7.1.4 幼儿建筑入户管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
当水压大于0.35MPa时应设置减压设施。
7.1.5 幼儿建筑宜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受条件限制时,也可采用分散制备热水或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条件。
当设置热水供应系统时,热水管上应安装能控制供水器具高温出水的混合阀,或采取其它防止高温水烫伤的措施(如设冷热水混合阀或混合水箱单管供应定温热水等),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7.1.6 盥洗室、浴室、厕所、公共洗衣房应设置地漏,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洗衣机排水应设置专用地漏或洗衣机排水存水弯。
7.1.7 幼儿建筑厨房的含油污水,应经除油装置后排入污水管道。
7.1.8 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气体系统灭火设计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消防规范的规定。
当设置消火栓灭火设施时,消防立管阀门布置应避免幼儿碰撞;应将消火栓箱暗装设置。
单独配置的灭火器箱应设置在不影响交通处。
7.1.9 幼儿建筑每层应设置一台饮用水开水炉,开水炉宜采用电开水炉。
并应设置防止幼儿接触的保护措施。
7.1.10 绿地和运动场地宜设置洒水栓及排水设施。
2020修订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总则1、0、1 为保证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质量,使建筑设计满足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美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
1、0、3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应符合表1、0、3-1的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的每班人数应符合表1、0、3-2的规定。
表1、0、3-1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规模托儿所(班)幼儿园(班)小型1~31~4 中型4~75~98大型8~10109~12表1、0、3-2 托儿所、幼儿园的每班人数名称班别人数(人)托儿所乳儿班(6~12月)10人以下~15托儿班托小、中班(12~24月)15人以下~20托大班(24~36月)21~2520人以下幼儿园小班(3~4岁)20~25中班(4~5岁)26~30大班(5~6岁)31~351、0、4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2、保证幼儿、教师及工作人员的环境安全,并具备防灾能力;3、符合节约土地、能源,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1、0、5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5 幼儿生活用房 living room供婴幼儿班级活动及公共活动生活和多功能活动的空间。
2、0、6 幼儿生活单元 unit of living room 供婴幼儿班级独立生活的空间。
2、0、9 多功能活动室 multi-functional room 供全园婴幼儿共同进行文艺、体育、家长集会等多功能活动的空间。
2、0、10 乳儿室 suckling room (此条删除)供乳儿班婴儿玩耍、睡眠等日常生活的空间。
2、0、11 喂奶室 nursing room 供乳儿母亲直接哺乳的空间。
2、0、12 配奶室 mix-the-milk room(此条删除)供配制乳儿用乳汁的空间。
1、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由幼儿生活用房、服务管理用房和供应用房等部分组成。
2、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按幼儿生活单元组合方法进行设计,各班幼儿生活单元应保持使用的相对独立性。
3、托儿所、幼儿园中的幼儿生活用房不应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且不应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托儿所部分应布置在一层。
4、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的窗台面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2.当窗台面距楼地面高度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应由楼地面起计算,不应低于0.90m;(3.窗距离楼地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80m的部分,不应设内悬窗和内平开窗扇;(4.外窗开启扇均应设纱窗。
5、严寒和寒冷地区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外门应设门斗。
6、幼儿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距离地面1.20m以下部分,当使用玻璃材料时,应采用安全玻璃;(2.距离地面0.6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3.门的双面均应平滑、无棱角;(4.门下不应设门槛;(5.不应设置旋转门、弹簧门、推拉门,不宜设金属门;(6.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的门均应向人员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门扇不应妨碍走道疏散通行;(7.门上应设观察窗,观察窗应安装安全玻璃。
1、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由幼儿生活用房、服务管理用房和供应用房等部分组成。
2、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按幼儿生活单元组合方法进行设计,各班幼儿生活单元应保持使用的相对独立性。
3、托儿所、幼儿园中的幼儿生活用房不应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且不应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托儿所部分应布置在一层。
4、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的窗台面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2.当窗台面距楼地面高度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应由楼地面起计算,不应低于0.90m;(3.窗距离楼地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80m的部分,不应设内悬窗和内平开窗扇;(4.外窗开启扇均应设纱窗。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一、引言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建筑设计需要符合儿童安全、健康、教育需求等多方面考量。
本文将就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进行探讨。
二、环境选择1.选择安静的建筑环境,远离工业区、交通干道等噪音源;2.保证周围空气清新,避免污染源存在;3.通风良好,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4.考虑周边配套设施,如公园、医疗机构等。
三、建筑布局1.分区明确,划分成幼儿教室、活动室、休息室、餐厅等功能区域;2.学龄前儿童活动区域必须有专门幼儿厕所,保证卫生设施;3.考虑安全疏散通道设置,确保紧急情况下儿童顺利疏散;4.室外活动场地要充足,有利于儿童体育锻炼。
四、建筑设施1.教室内部设计应美观、明亮,色彩丰富,布局灵活;2.活动室需有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儿童受伤;3.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建议使用绿色环保材料;4.餐厅设施要卫生干净,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五、安全考虑1.建筑结构强度要达到规定标准,有抗震设计;2.火灾安全设施完备,定期组织演练;3.室内设施避免尖锐物品,防止儿童受伤;4.安全警示标识设置清晰,方便儿童识别。
六、装饰设计1.底层装饰物尽可能做圆弧处理,避免尖锐角;2.墙面装饰以绿色、亲和色为主,符合儿童审美;3.设计可触摸的装饰物,鼓励儿童参与。
七、教育环境1.设计富有创意、互动性的空间,激发儿童学习兴趣;2.考虑灯光和音响设计,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3.配备体育器材、益智玩具等教育器材。
八、总结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健康和良好的教育环境。
设计者在规划和建设时应注重细节,全方位考虑儿童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成长的空间。
以上是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探讨,希望对相关规划者和设计师有所启发,为孩子们打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2024修订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1.本规范为了保障儿童安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针对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设计提出规范要求。
2.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安全、健康、舒适、启发性和环保性。
3.建筑面积、座位数、儿童比例等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与相关法律法规一致。
第二章:用地规划1.托儿所和幼儿园应尽量选择低噪音、低污染的用地,远离危险源和污染源。
2.建筑群布局要合理,保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避免遮挡。
3.用地内应设置适宜儿童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园林景观。
第三章:建筑设计1.建筑内外墙面应保护儿童免受尖锐或硬质构件的伤害,采用倒棱、圆弧等设计。
2.建筑材料要符合卫生安全要求,避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3.室内空间应合理分区,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房间间隔、门窗高度、设备摆放等要符合儿童身高、体型和活动特点。
4.楼梯、走廊、门窗等地方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儿童摔倒、夹伤等意外。
5.室内装修要注重环保和美观,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材料。
第四章:功能布局1.室内功能布局应包括教室、活动室、卫生间、休息室、用餐区等。
教室和活动室要满足展示教育、集体活动和多元化教学的要求。
2.卫生间要分设成人和儿童用,设备配置要便利儿童使用。
3.休息室要安静、温暖,为儿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4.用餐区要考虑饮食安全和食品卫生要求,设备配置要方便儿童、安全卫生。
5.室外功能布局要包括安全、适宜的儿童游乐区、绿化区和运动场地。
第五章:设备设施1.室内设备设施要合理配置,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包括桌椅、黑板、玩具、书架、儿童床等。
2.设备设施要符合儿童安全要求,防止尖锐、硬质物品伤害儿童。
3.室外设备设施要遵循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标准,设备结构要牢固、稳定,避免儿童发生跌落、碰撞等伤害。
第六章:安全防护1.建筑内外应设置适当的栏杆、护栏、防盗网等安全措施,防止儿童发生意外。
2.建筑内应配备适量灭火器材、防火门等消防设施。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筑布局:设计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需求,合理安排建筑的各个区域,包括教室、活动室、卫生间、餐厅等。
同时,应考虑儿童的安全,如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防护装置。
2. 空间规划: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活动需要和成长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室内和室外活动空间。
同时,考虑到儿童的动态性和探索欲望,应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设施,如游戏区、阅读角和户外运动场所。
3. 安全设施:建筑设计应符合儿童安全的要求。
这包括使用无毒环保材料,设置安全护栏、手扶梯、防火设施等,以确保儿童的安全。
4. 通风和采光:建筑设计应确保充足的采光和通风,以保证儿童的健康和舒适。
设计应考虑室内外温差,选择适当的窗户和遮阳措施。
5. 卫生设备:建筑设计应设置适当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卫生间、垃圾处理区等。
这样可以保持儿童的卫生和健康。
6. 环境友好:建筑设计应关注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师应设计合理的能源消耗管理系统,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考虑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7. 智能化设备:建筑设计可以考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智能门锁、安全监控和互动学习设备等,以提高教学和管理效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具体的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国家的标准而有所不同。
设计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具体设计。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与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下面是一些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
首先,建筑设计要符合建筑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消防法规,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建议使用抗震设防等级为8度以上。
其次,建筑面积应根据幼儿园的规模和班额确定。
每个教室的面积要满足每位幼儿能够自由活动的空间,建议每位幼儿室内活动面积不小于4平方米。
再者,建筑要有足够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每个教室都要有充足的自然光源,保证幼儿的视力健康。
另外,加强室内外空气流通,保持空气的新鲜度。
此外,建筑设计要考虑儿童的安全。
设计围墙时要保持透明度,防止幼儿攀爬,围栏高度要符合安全标准。
在楼梯、门窗等部位要设置防护措施,以防止幼儿的意外伤害。
另外,建筑要有完善的消防设备和逃生通道。
每个楼层都要有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喷淋系统和逃生通道。
逃生通道要保持畅通,灭火器要设。
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托儿所和幼儿园是提供儿童学前教育和照护服务的重要场所,在建筑设计上应该注重安全性、教育性以及舒适性。
下面将从以上三个角度来讨论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一、安全性安全是儿童在托儿所和幼儿园内成长的基本保障,建筑设计应该考虑以下要点:1.门窗设计门窗应该符合儿童身高,且门的开启方向应该缩小锐角,这样可以防止儿童撞到角落而受伤。
另外门的开关应该设计成无法被儿童轻易开启,保证儿童的安全。
2.楼梯和栏杆设计楼梯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儿童的特殊需求,一方面保证楼梯的坡度不过陡,另一方面栏杆的高度应该符合儿童身高。
此外,楼梯间的落地窗应该安装防护栏杆,避免儿童从窗户跌落并受伤。
3.卫生间和洗手间设计卫生间和洗手间是儿童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卫生间的地面应该采用防滑、耐磨的材料,同时卫生间的门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儿童的高度和安全,以防止儿童受到裸露的线路电击或者其它意外伤害。
二、教育性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地位不仅仅是照顾儿童,更加重要的是给儿童提供一个学前教育的机会。
因此,在建筑设计上,应该考虑以下要点:1.活动室和教室的规划活动室和教室是托儿所和幼儿园最重要的功能空间,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人数来规划。
同时,教室的风格设计也应该符合儿童审美的特点,比如采用鲜艳的颜色、可爱的图案等等,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加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学习。
2.图书馆和艺术体验室的设计图书馆和艺术体验室可以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儿童的需求,比如,图书馆应该有地方能让儿童自由地坐下来阅读,艺术体验室应该为儿童提供村笔、画纸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
三、舒适性舒适的环境能够提高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因此,在建筑设计上,应该考虑以下要点:1.采光良好的采光是舒适环境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在建筑规划中保证儿童接受到适宜的自然光。
2.通风通风也是舒适环境的基础条件,因此建筑内设计应该保证通风口健全无疵,避免因不良通风导致儿童的健康受损。
修订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托儿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幼儿园建筑的设计规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对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修订版提议。
一、建筑规划与布局1.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园建筑应尽量多使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设计,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
2.幼儿园应设有足够的室内和室外活动场所,用于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
3.幼儿园建筑应有指定的入口和出口,便于管理和监控。
4.幼儿园建筑应考虑到安全因素,包括有安全防护设施的窗户、楼梯、围墙等,以防止幼儿发生意外伤害。
5.幼儿园的建筑规划与布局应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和扩展。
二、功能区设计1.幼儿园应合理划分功能区,包括教室、活动室、休息室、厨房、餐厅、卫生间等。
2.教室的设计应符合教育教学需要,提供适当的活动空间和教学用具存放空间。
3.活动室应设置合适的儿童活动设备,如玩具、游乐设施等,以满足儿童的游戏和探索需求。
4.休息室应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以促进幼儿的休息和放松。
5.厨房和餐厅应符合卫生和食品安全标准,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
6.卫生间的设计应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并有针对幼儿的便捷设施。
三、室内装修与环境设计1.室内装修应选择无毒、环保、易清洁的材料,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和幼儿的健康。
2.室内装修要符合幼儿园的主题和教育理念,营造温馨、愉快、充满创造力的环境。
3.室外活动场所应设有安全的游戏设备和儿童园艺活动区,鼓励幼儿参与户外活动和自然观察。
4.室内外环境应布置植物和艺术品,以提供舒适和美感的空间氛围。
四、安全设施与管理1.幼儿园应有防火、防盗、防雷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2.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幼儿园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设备,以保证疏散的顺畅。
4.幼儿园应配备专职保安人员,负责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
总结:通过修订版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可以更好地保障幼儿园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更好的成长、学习和活动空间,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设计规范最新版2020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的制定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园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并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幼儿园设计规范也需要与时俱进。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设计规范最新版2020,包括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安全要求等。
一、建筑结构1.1 建筑面积要求根据儿童教育的需要,不同规模的幼儿园应具备不同的建筑面积。
一般而言,大型幼儿园的建筑面积应不少于3000平方米,中型幼儿园不少于2000平方米,小型幼儿园不少于1000平方米。
1.2 建筑布局幼儿园的建筑布局应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和安全要求。
教室、活动室、卫生间、厨房、办公室等功能区域应合理布局,且能够满足相应的使用功能。
1.3 建筑材料选择在幼儿园的建筑材料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安全、环保和防火性能。
墙体、地板、顶棚等建筑材料应具备较好的耐久性和易于清洁的特点,以便于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空间布局2.1 教室布局教室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场所,其布局应兼顾儿童的学习和活动需求。
教室中应设置合适数量的书桌、椅子和儿童专用的储物柜,同时保证每个儿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2 活动室布局幼儿园的活动室应具备多功能性,可用于儿童的体育锻炼、音乐游戏等活动。
活动室的布局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适的运动器械和游戏设施,同时注意室内的安全和通风条件。
2.3 卫生间布局卫生间是幼儿园中重要的功能区域,其布局应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
在设计上应兼顾儿童的使用便利和卫生要求,设置适合儿童身高的卫生设施和洗手设备。
2.4 厨房布局幼儿园的厨房是供应儿童膳食的重要场所,其布局应具备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卫生安全措施。
厨房中应明确设立食品储存、烹饪和洗涤区域,并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标准进行设计。
三、安全要求3.1 儿童安全幼儿园的设计规范应特别注重儿童的安全。
在建筑设计上,应设立围墙、防护栏杆等措施,以防止儿童的意外伤害。
2024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2024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主要包括建筑面积、场地布局、设施设备和安全规定等方面的要求。
以下是一份涵盖这些要点的详细规范。
一、建筑面积要求:
1.建筑总面积应根据人数多少确定,每个幼儿应配备3-4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2.室内活动区域应占总面积的60-70%,户外活动区域应占总面积的30-40%。
3.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保持室内光照明亮。
二、场地布局要求:
1.幼儿园应设置安全的进出口,保证幼儿出入园的安全。
2.幼儿园应设置接送区域,方便家长接送幼儿。
3.室内外活动区域应相互连通,以方便幼儿活动。
三、设施设备要求:
1.室内活动区域应设置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教具等,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2.室外活动区域应设置适合幼儿玩耍的设备,如滑梯、荡秋千、蹦床等。
3.幼儿园应设置卫生间,以满足幼儿的生活需求。
4.幼儿园应设置安全通道和紧急疏散通道,确保幼儿的安全。
四、安全规定:
1.建筑设计应符合防火要求,采用耐火材料和防火隔离措施。
2.建筑物应设置适当的防坠落措施,以确保幼儿在高处的安全。
3.设计应考虑到幼儿的活动特点,设置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幼儿受到伤害。
4.设计应保证幼儿室内外活动的安全性,防止幼儿走失或发生意外事故。
以上是2024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一部分要点,涵盖了建筑面积、场地布局、设施设备和安全规定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师在进行幼儿园建筑设计时,应根据这些规范,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发展需求。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JGJ39-87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能满足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
乡村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一、幼儿园的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分为:大型:10个班至12个班。
中型:6个班至9个班。
小型:5个班以下。
二、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第1.0.4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外,尚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2.1 基地选择第2.1.1条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2.1.2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三、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2.2 总平面设计第2.2.1条托儿所、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第2.2.2条总用地面积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2.2.3条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规范对于提供安全、健康和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规范,可用于指导这些教育机构的建筑设计。
1.建筑面积和用途规范:-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建筑面积应根据拟容纳的儿童数量来确定,要保证每个孩子有足够的空间。
-建筑内部应具备教室、室外游戏区、休息区、餐饮区、图书馆等必要的功能区域。
2.安全规范:-建筑应符合消防安全规范,包括有足够的紧急出口、防火墙和消防设备。
-室内设施和家具应符合儿童安全标准,没有锐利的边角和易损坏的部件。
-室内和室外的活动区域应设有儿童友好的低儿童外墙和围栏,以避免儿童离开安全区域。
3.卫生规范:-建筑内应有充足的通风和采光设施,以确保空气质量。
-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间和更衣室,并确保其易于清洁和维护。
-设施设备和用品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4.儿童友好的设计:-建筑应具备儿童友好的尺寸,如门、窗和家具的高度应适合儿童使用。
-色彩应选择柔和且具有吸引力的色彩,以增强儿童的学习和创造力。
-活动区域应有足够的空间,以支持儿童的体育锻炼、艺术和自由游戏。
5.健康饮食规范:-餐饮区需设有适当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儿童餐桌椅、餐具和儿童专用厨房。
-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符合儿童的营养需求。
6.家长进出规范:-建筑应设置专用出入口方便家长接送孩子。
-存在明确的进出规定和权限控制,以保障孩子的安全。
7.环境友好规范:-使用可持续材料和建筑技术,如节能灯具、可再生能源等。
-建筑周围应有适当的绿化和游戏区,提供舒适的室外环境。
总结起来,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要确保室内外环境的安全卫生,提供适合儿童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和设施。
此外,设计还应关注儿童友好的元素,如适合儿童使用的家具和装饰、色彩、游戏区等,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而制定的。
下面是关于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
首先,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需求。
幼儿园建筑应有充足的室内和室外活动空间,以满足儿童的体能活动和游戏需求。
同时,建筑设计应保证儿童的安全,例如使用防滑地板、安全扶手等安全措施。
其次,建筑设计中应有适合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应该设立教室、图书馆、音乐室、美术室等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此外,室内空间的布局和装修应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例如采用明亮的色彩、合适的家具等。
第三,建筑设计中应注重环保和节能。
托儿所和幼儿园应设有合适的通风系统和空调设备,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此外,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环保因素,尽可能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第四,建筑设计中应有良好的安全措施。
托儿所和幼儿园应设有合适的防盗系统、紧急疏散通道和火灾报警器等安全设施。
此外,室外活动区域应做好防护措施,如安装安全栏杆和游乐设施等。
第五,建筑设计中应注重隐私保护。
幼儿园的室内活动区域和室外活动区域应有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避免儿童的隐私泄露。
最后,建筑设计中应有良好的管理措施。
托儿所和幼儿园应设有办公室、教职工休息室、厨房等辅助功能区域。
建筑设计中还应考虑到容纳儿童和教职工的人数,以及适当的停车场和外围环境。
总之,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规范应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同时注重儿童的安全、环境保护和隐私保护。
建筑设计要有良好的管理措施,为教职工和儿童提供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2020修订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2020修订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总则为了保证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质量,使其满足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美观等基本要求,本规范制定。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应符合表1-3-1的规定,每班人数应符合表1-3-2的规定。
表1-3-1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规模托儿所(班)幼儿园(班)小型 1~3 1~4中型 4~7 5~9大型 8~10 9~12表1-3-2 托儿所、幼儿园的每班人数名称班别人数(人)托儿所乳儿班(6~12月) 10人以下~15托儿班托小、中班(12~24月) 15人以下~20托大班(24~36月) 21~25 20人以下幼儿园小班(3~4岁) 20~25中班(4~5岁) 26~30大班(5~6岁) 31~35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2、保证幼儿、教师及工作人员的环境安全,并具备防灾能力;3、符合节约土地、能源,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应符合本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幼儿生活用房是供婴幼儿班级活动及公共活动生活和多功能活动的空间。
幼儿生活单元是供婴幼儿班级独立生活的空间。
多功能活动室是供全园婴幼儿共同进行文艺、体育、家长集会等多功能活动的空间。
喂奶室是供乳儿母亲直接哺乳的空间。
基地和总平面基地托儿所、幼儿园建设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应建设在日照充足、交通方便、场地平整、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段。
2、托儿所、幼儿园的选址应避开易发生自然地质灾害的地段。
3、与易发生危险的建筑物、仓库、储罐、可燃物品和材料堆场等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4、托儿所、幼儿园不应与大型公共娱乐场所、商场、批发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相邻。
5、选址时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要求。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规范应考虑以下要素:
1. 建筑安全: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和施工必须符合建筑安
全标准,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建筑物应具备耐火性能,并
采用安全门窗和防护设施。
2. 空间布局:建筑物内部应合理布局,包括教室、活动室、操场、休息区等。
空间应充足,面积符合规定,并考虑到
幼儿的身高和体型。
3. 采光与通风:建筑物应设计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确保幼儿室内空气流通,并减少病菌传播。
4. 水电安全:建筑物的水电设施应符合安全标准,避免电
击和水源污染。
5. 卫生设施:建筑物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干净卫生间、洗手池和垃圾处理设施,以保持卫生和避免感染传播。
6. 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建筑物应有多个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幼儿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7. 儿童友好设计:建筑物应考虑到儿童的身高、活动及游戏需求,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家具、装饰和玩具。
8. 环境友好:建筑物的设计应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并使用环保材料。
9. 安全围栏:园内的室外活动区域应设置足够高度和牢固的安全围栏,以防止幼儿走失或发生意外。
10. 消防设备:建筑物应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报警系统和灭火器具等。
此外,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规范需符合当地相关法
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要求。
具体规范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
际情况而有所差异。
2023修订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规划
设计规范》
简介
本文档是2023修订版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规划设计规范》,旨在规范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建筑规划设计,确保儿童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儿童教育关注度的提高,托儿所和幼
儿园的数量不断增加。
因此,为了提供合适的建筑设计,满足儿童
的需求,本规范经过修订,旨在指导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规划设计工作。
规范内容
本规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空间规划:规定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的布局、面积、高度等。
2. 安全设施:明确安全出口、防火设施、安全通道等需求。
3. 卫生环境:规定洗手间、卫生间、垃圾处理等设施的设计标准。
4. 照明与通风:规范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自然采光、通风系统等设计要求。
5. 儿童活动空间:确定儿童活动室、操场等场所的设计规范。
6. 设备设施:规定托儿所和幼儿园必备的教具、玩具、家具等设备标准。
实施和监督
本规范将由相关部门进行实施和监督。
托儿所和幼儿园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并接受监督。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能满足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
乡村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一、幼儿园的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分为:大型:10个班至12个班。
中型:6个班至9个班。
小型:5个班以下。
二、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第1.0.4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一节基地选择第2.1.1条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2.1.2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三、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第二节总平面设计第2.2.1条托儿所、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第2.2.2条总用地面积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2.2.3条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
2020修订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20修订条文(2020年版)说明:下划线标记的文字为新增内容,方框标记的文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无标记的文字为原内容。
1总则1.0.1为保证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质量,使建筑设计满足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美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
1.0.3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应符合表1.0.3-1的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的每班人数应符合表1.0.3-2的规定。
表1.0.3-1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规模托儿所(班)幼儿园(班)小型1~31~4中型4~75~98大型8~10109~12表1.0.3-2托儿所、幼儿园的每班人数名称班别人数(人)托儿所乳儿班(6~12月)10人以下~15托儿班托小、中班(12~24月)15人以下~20托大班(24~36月)21~2520人以下幼儿园小班(3~4岁)20~25中班(4~5岁)26~30大班(5~6岁)31~351.0.4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2.保证幼儿、教师及工作人员的环境安全,并具备防灾能力;3.符合节约土地、能源,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1.0.5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5幼儿生活用房livingroom供婴幼儿班级活动及公共活动生活和多功能活动的空间。
2.0.6幼儿生活单元unitoflivingroom供婴幼儿班级独立生活的空间。
2.0.9多功能活动室multi-functionalroom供全园婴幼儿共同进行文艺、体育、家长集会等多功能活动的空间。
2.0.10乳儿室sucklingroom(此条删除)供乳儿班婴儿玩耍、睡眠等日常生活的空间。
2.0.11喂奶室nursingroom供乳儿母亲直接哺乳的空间。
2.0.12配奶室mix-the-milkroom(此条删除)供配制乳儿用乳汁的空间。
2.0.13晨检室(厅)morninginspectionroom供婴幼儿入园时进行健康检查的空间。
3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3.1.1托儿所、幼儿园建设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3.1.2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建设在日照充足、交通方便、场地平整、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段;2.不应置于易发生自然地质灾害的地段;3.与易发生危险的建筑物、仓库、储罐、可燃物品和材料堆场等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不应与大型公共娱乐场所、商场、批发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相毗邻;5.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6.园内不应有高压输电线、燃气、输油管道主干道等穿过。
3.1.3托儿所、幼儿园的服务半径宜为300m~500m。
3.2总平面3.2.1托儿所、幼儿园的总平面设计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管网综合等设计。
总平面布置应包括建筑物、室外活动场地、绿化、道路布置等内容,设计应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3.2.2三四个班及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独立设置。
两三个班及以下时,可与居住、养老、教育、办公建筑合建,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幼儿生活用房应设在居住建筑的底层;(此条删除)1A合建的既有建筑应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符合抗震、防火等安全方面的规定,其基地应符合本规范第3.1.2条规定;2应设独立出入口,并应与其他建筑部分采取隔离措施;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3出入口处应设置人员安全集散和车辆停靠的空间;4应设独立的室外活动场地,场地周围应采取隔离措施;5建筑出入口及室外活动场地范围内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措施;3.2.3托儿所、幼儿园应设室外活动场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幼儿园每班应设专用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宜小于60m2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m2。
各班活动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2幼儿园应设全园共用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m2;2A托儿所室外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3m2;2B城市人口密集地区改、扩建的托儿所,设置室外活动场地确有困难时,室外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m2。
3地面应平整、防滑、无障碍、无尖锐突出物,并宜采用软质地坪;4共用活动场地应设置游戏器具、沙坑、30m跑道、洗手池等,宜设戏水池,储水深度不应超过0.30m;。
游戏器具下地面及周围应设软质铺装。
宜设洗手池、洗脚池;3.2.4托儿所、幼儿园场地内绿地率不应小于30%,宜设置集中绿化用地。
绿地内不应种植有毒、带刺、有飞絮、病虫害多、有刺激性的植物。
3.2.5托儿所、幼儿园在供应区内宜设杂物院,并应与其他部分相隔离。
杂物院应有单独的对外出入口。
3.2.6托儿所、幼儿园基地周围应设围护设施,围护设施应安全、美观,并应防止幼儿穿过和攀爬。
3.2.7托儿所、幼儿园出入口不应直接设置在城市干道一侧;其出入口应设置供车辆和人员停留的场地,且不应影响城市道路交通。
3.2.8托儿所、幼儿园的幼儿生活用房活动室、寝室及具有相同功能的区域,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朝向,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3h。
3.2.8A需要获得冬季日照的婴幼儿生活用房窗洞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0%。
3.2.9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的幼儿生活用房不宜朝西向;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遮阳措施。
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1.1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由幼儿生活用房、服务管理用房和供应用房等部分组成。
4.1.2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按幼儿生活单元组合方法进行设计,各班幼儿生活单元应保持使用的相对独立性。
4.1.3托儿所、幼儿园中的幼儿生活用房不应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且不应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托儿所部分应布置在一层。
4.1.3A幼儿园生活用房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下。
4.1.3B托儿所生活用房应布置在首层。
当布置在首层确有困难时,可将托大班布置在二层,其人数不应超过60人,并应符合有关防火安全疏散的规定。
4.1.4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造型和室内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4.1.5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的窗台面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2当窗台面距楼地面高度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应由楼地面计算从可踏部位顶面起算,不应低于0.90m。
3窗距离楼地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80m的部分,不应设内悬窗和内平开窗扇;4外窗开启扇均应设纱窗。
4.1.6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幼儿使用的房间应设双扇平开门,门净宽不应小于1.20m。
4.1.7严寒和寒冷地区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外门应设门斗,寒冷地区宜设门斗。
4.1.8幼儿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距离地面1.20m以下部分,当使用玻璃材料时,应采用安全玻璃;2距离地面0.6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3门的双面均应平滑、无棱角;4门下不应设门槛;平开门距离楼地面1.2m以下部分应设防止夹手设施;5不应设置旋转门、弹簧门、推拉门,不宜设金属门;6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生活用房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均应向人员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门扇不应妨碍走道疏散通行;7门上应设观察窗,观察窗应安装安全玻璃。
4.1.9托儿所、幼儿园的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阳台、上人屋面、平台、看台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防护栏杆水平承载能力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
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从地面计算可踏部位顶面起算,且净高不应小于1.101.30m。
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幼儿攀登和穿过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离不应大于0.110.09m。
4.1.10距离地面高度1.30m以下,幼儿经常接触的室内外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阳角处应做成圆角。
4.1.11楼梯、扶手和踏步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2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应在梯段两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宜为0.60m;3供幼儿使用的楼梯踏步高度宜为0.13m,宽度宜为0.26m;4严寒地区不应设置室外楼梯;5幼儿使用的楼梯不应采用扇形、螺旋形踏步;6楼梯踏步面应采用防滑材料,踏步踢面不应漏空,踏步面应做明显警示标识;7楼梯间在首层应直通室外。
4.1.12幼儿使用的楼梯,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幼儿攀滑措施。
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爬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0.09m。
4.1.13幼儿经常通行和安全疏散的走道不应设有台阶,当有高差时,应设置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疏散走道的墙面距地面2m以下不应设有壁柱、管道、消火栓箱、灭火器、广告牌等突出物。
4.1.14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走廊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4.1.14的规定。
表4.1.14走廊最小净宽度(m)房间名称走廊布置中间走廊单面走廊或外廊生活用房2.41.8服务、供应用房1.51.34.1.15建筑室外出入口应设雨篷,雨篷挑出长度宜超过首级踏步0.50m以上。
4.1.16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3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m。
4.1.17活动室、寝室、乳儿室、托儿所睡眠区、活动区,幼儿园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的室内最小净高不应低于表4.1.17的规定。
表4.1.17室内最小净高(m)房间名称净高托儿所睡眠区、活动区2.8幼儿园活动室、寝室、乳儿室3.0多功能活动室3.9注:改、扩建的托儿所睡眠区和活动区室内净高不应小于2.6m。
4.1.17A厨房、卫生间、试验室、医务室等使用水的房间不应设置在婴幼儿生活用房的上方。
4.1.17B城市居住区按规划要求应按需配套设置托儿所。
当托儿所独立设置有困难时,可联合建设。
4.1.18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4.2托儿所生活用房4.2.1托儿所应包括托儿班和乳儿班,托儿班宜接纳2周岁~3周岁的幼儿,乳儿班宜接纳2周岁以下的幼儿。
生活用房应由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组成,各班应为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
宜设公共活动空间。
4.2.2托儿大班生活用房的使用面积及要求应宜与幼儿园生活用房相同。
4.2.3乳儿班房间的设置和应包括睡眠区、活动区、配餐区、清洁区、储藏区等,各区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表4.2.3乳儿班每班房间各区最小使用面积(m2)各区名称最小使用面积乳儿室睡眠区5030喂奶室活动区15配乳室配餐区86卫生间清洁区106储藏室区844.2.3A托小班应包括睡眠区、活动区、配餐区、清洁区、卫生间、储藏区等,各区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4.2.3A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