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虚
上 的 月 色
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光和影的和谐 像名曲
朦 胧 优 雅
( 月影 )
实 虚
赏析第六段
课文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般
树梢
树缝
远山
灯光
整 体 的 风 光
树上
水里
蝉声
蛙声
由远及近、由静及动
这三段写荷塘,写月光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写荷塘四周的景色, 营造出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让作 者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 享受。
“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 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 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 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 虑。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 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 然而然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 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 画在荷叶上”写月影,灌木的黑影可爱。 总之,文章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 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 的朦胧景象。
如流水 静静地泻 ( 月光 ) 薄薄的青雾浮起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荷 乳中洗过一样,又 塘 像笼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 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 京大学,次年入哲学系学习。毕业后在江、浙一带 的中学任教。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 年8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 灭》、诗集《踪迹》、散文《背影》《桨声灯影里 的秦淮河》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