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第六 段中作 者自述 身世的 目的何 在?
作者自述本志,表明自己低微的身份,淡 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叙述 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的气度 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
之情。最后概括叙述跟随先帝患难与共的经 历,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 刘氏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做 铺垫。作者自述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 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 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下半句表结果)
猥自枉屈. (古义: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今义:卑
鄙,下流)
庶. 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今义:众多) 未尝不叹息痛. 恨. 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十分憎恨)
4. 一 词 多 义
遗 为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论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为国以礼(治,治理)
2.诸葛亮是 在向刘禅提 建议,但文中 提到“陛下” 不过七次,而 提到“先帝” 却有十三次 之多,这是为 什么?
不难看出,诸葛亮事事 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 都是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 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 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 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 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 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 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 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
恐托付不效(奏效,有效果)
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
表结果,以致)
感 由是感激(感动,激动) 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感谢)
效(任务,名词)
5. 词 类 活 用
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善之事) 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亲近、疏远) 攘除奸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奸臣贼党) 北定中原(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北) 不宜妄自菲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庶竭驽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用尽)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怠慢) 恐托付不效(名词活用作动词,奏效,有效果) 苟全性命于乱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全,保全) 恐托付不效(动词活用作名词,托付的事) 此皆良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良笃实的人) 优劣得所(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