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公文之批复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六节批复一、定义: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答复性公文。
批复和请示是对应的一组公文。
二、特点:1.针对性:①批复只针对请示行文;②批复只对着请示机关行文;③批复的内容必须针对请示事项。
2.指令性:批复具有权威性和指令作用,下级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3.被动性:先有请示,后有批复。
案例:请以xx地区教委的名义拟一则批复。
2002年x月x日,xx地区教委看到xx学院《关于解决修建教学楼经费的请示》:“按照地区教委规定的招生规模,我院自去年开始实行扩招,现有在校学生6000余人。
按照有关标准,我院共需各类教室合计xx万平方米,但现有面积仅有xx万平方米,教室紧张,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我院现有教学楼经过多年的使用,供水、电线、门窗等设施严重老化,严重影响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为改善学习环境,保证广大学生的正常学习,我院计划修建一栋新教学楼(设计图纸及项目预算表见附件),共需经费4000万元,恳请教委予以批准,并帮助我院向银行申请贷款。
妥否,请批示。
”教委主任看后,在该请示上批示道:“扩招学生要量力而行。
新建那么大的教学楼,接着还得新建宿舍楼,这不成无底洞了。
再者,新建宿舍楼的地皮明显无法落实。
因此,修建新教学楼之事不能批。
请高教处的同志好好研究一下,看如何协助xx学院解决教室问题。
”高教处处长随后去xx学院了解情况,发现该学院有两座废弃库房可以翻修成教室和宿舍,正好可解燃眉之急。
于是向教委主任汇报了这一想法并得到首肯。
1、标题:如果是肯定性批复,标题一般在“关于”后再加上“同意”两字。
××地区教委关于解决修建教学楼经费的批复2、主送机关即请示的发文机关。
××学院:3、正文一般由引语、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引语:批复的开头一般是引述来文作为批复的依据,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如“你单位《关于xxxx的请示》(发文字号)已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2)主体:针对下级机关请示的事项,表示同意与否的态度,有时还要阐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并对下级做出必要的指示。
第四篇公文篇2012.4.1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了《党政机关公文条例》(7.1施行)。
1、广义:公务文书、,指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合法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各类应用文书。
狭义:法定公文特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具有特定(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主要为新《条例》所颁布的15种党政机关公关(习称党政公文),也包括其他类别的法定公文,与《办法》相比增加了决议和公报,删减指示、条例、规章。
2、公文的特点:(1)权威性:国家政权机关的指挥意志、行动意图、公务来往的记录,直接反应国家政权的政治意向和根本利益。
(2)法定性:作者(机关或组织)、效力权威、制发程序(3)时效性:时代性、及时性(实用性和时间性)、效用期限性(4)规范性3、公文的作用:(1)领导指导作用(2)处理公务作用(3)宣传教育作用(4)凭证依据作用(最基本):机关办事的依据和凭证,公文立卷归档后,文献作用和今后考查工作、研究历史的重要凭证。
(5)规范言行作用4、公文分类:(1)关于公务文书的分类(按性质、用途):①法定公文:以党政机关为主体。
②法规规章文书(准公文):法规与规章,正式发布后具有法定公文的效力,常用:条例、规定、办法章程、规则等。
③事务文书:不具法定约束力,起辅助和补充作用。
ⅰ通用事务文书ⅱ专用事务文书(2)关于法定公文的分类:①使用范围(制发权限和适用范围):通用公文、专用公文②行文关系(隶属关系、指导关系、平行关系、不相隶属关系):上行文(报告、请示、上行意见)、下行文(决定、决议、命令、通知、批复、通报)、平行文(函、议案、意见、通知)③涉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涉密(绝密、机密、秘密)公文【通过机要交通等或保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传输】、普通公文、公布性公文④送达和办理时限要求:特急公文(24小时内)、加急公文(3日内)、一般公文(15日内)⑤性质、特点和作用:指挥性公文(下行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联系性公文(下行文)⑥来源:发文、收文二、公文规范:1、文种规范:(1)文种选用规范:选择公文文种的主要依据:①行文目的、②收发文机关之间的关系、③机关职能和地位(2)违反公文文种选用规范的混乱现象:混用文种、自制文种、误用文种3、公文行文规范:行文方式:①逐级行文、②越级行文、③多级行文、④直接行文(1)一般规则:①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行政公文之批复的特点行政公文之批复的特点批复是指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批复一般分为审批事项批复、审批法规批复和阐述政策的批复三种。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行政公文之批复的特点,希望大家喜欢!1、概念批复是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属单位“请示”事项所用的公文。
当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和不能自行决定的事项,向上级请求指示和批准时,上级机关就应当通过批复对请示的事项给予明确的答复,使其明确行止。
2、特点批复是一种下行公文。
除了直接回答所请示的事项以外,无需涉及其他问题。
主要特点:(1)行文方向的定向性批复只用于答复有隶属关系下级机关的请示,它属于被动行文,提出请示的下级机关就是批复的主送机关、批复的行文对象,目的在于解决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具体问题。
答复同级机关和没有隶属关系机关洽商工作或询问事项的来文,就不能以批复行文。
(2)行文内容的指示性批复是上级机关针对来文单位请示的具体问题作出的答复,态度鲜明,意见具体可行,让下级机关有所遵循,明确行止。
(3)行文效果的约束性批复是上级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理论并经慎重研究而决定的,其意见不是提供参考,而是请示单位必须遵照执行的。
3、类型按针对内容的不同,批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指导性批复。
在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同时,进而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活动提出指导性的要求(2)具体性批复。
就下级机关请示的具体事宜所作的批复。
(3)法规性批复。
对下级机关拟制报批的行政法规制度给予批准使用的批复。
(4)直答性批复。
只对上报请示的单位直接作出的批复。
4、写作正文是批复的主要部分,是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所作的具体答复。
一船由引语、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引语。
引语是批复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是批复的根据。
其作用在于表示已经知道下级请示的问题,从而引出应有的答复性的文字。
公文写作之批复的格式一、批复的性质和特点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答复性公文,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指示性等特点:1、权威性。
批复发自上级机关,代表着上级机关的权力和意志,对请示事项的单位有约束力,特别是那些关于重要事项或问题的批复,常常具有明显的法规作用。
2、针对性。
凡是批复,必须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而发,内容单纯,针对性强。
3、指示性。
批复的目的是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因此批复在表明态度以后,还应当概括地说明方针、政策以及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二、批复的写作一、批复的概念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回复性公文。
其制作和应用一般以下级的“请示”为条件。
当下级机关的工作涉及到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报请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时;当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无章可循,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指示时;当下级机关遇到无法解决的具体困难,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指导帮助时;当下级机关对现行方针政策、法规等有疑问,报请上级机关予以解答说明时;以及当下级机关因重大问题有意见分歧,报请上级机关裁决时,上级机关都应该用“批复”予以答复。
除此之外,有时“批复”还被用来授权政府职能部门发布或修改行政法规和规章。
二、批复的特点1、针对性。
批复的针对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复必须针对请示机关行文,而对非请示机关不产生直接影响;二是批复的内容必须针对请示事项,不涉及请示事项以外的内容。
2、回复性。
批复的内容属于回复性的内容。
因为批复的制作和应用是以下级机关的请示为条件,对上级机关来说是被动的发文,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上级机关就批复什么事项。
并且,上级机关对请求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有针对性地明确予以回答。
3、权威性。
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求事项的回复性公文,它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办法,代表上级机关对问题的决策意见,对下级机关具有行政约束力。
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具有权威性。
所以批复一经下发,下级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关于公文批复的格式关于公文批复的格式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公文批复的格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批复1、批复的用途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2、批复的写法:(1)格式: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事由+文种,如:《关于修建新办公楼请示的批复》。
(3)正文:1)开头部分:批复缘由,一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引述请示的标题和发文字号、发文时间或概括来文的主要内容;如问题比较复杂,往往用过渡语“现批复如下”,引出批复意见。
2)主体部分:批复事项,是正文的核心部分,根据请示事项,逐条批复,一般先表明批复态度,再写明批复意见,提出指示或要求。
3)结尾部分:通常以“特此批复”、“此复”等惯用语,也可以省略以上字句,自然收尾。
3、批复同复函的异同:复函即答复性函,是专为答复问题而制发的`函。
批复同复函虽然都属于回复性公文,但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种。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行文方向有所不同。
批复的行文方向单一,均为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下行文;而复函的行文方向灵活,它通常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使用的平行文,有时则是下级机关发给上级机关的上行文或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下行文。
二是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批复往往用于答复比较重要的事项,而复函则可用于答复一般性问题。
4、写作批复的注意事项(1)态度要鲜明。
(2)内容要全面。
(3)行文要迅速。
范文××市第一两业局关于××路仓库扩建设计的批复沪一商基[1xxx]××号市五交公司:你公司一九××年×月×日《关于××路仓库扩建设计的请示》(沪五交司基[19 × ×]××号)收悉。
经审核,现批复如下:一、仓库设计图纸中窗户采光面积太大,可减少钢窗面积三分之一左右,请在施工图纸设计中修正。
批复的写作技巧
1.标题
批复由于具有通知和指示的性质,所以其标题(除非发文机关名称较长可以不写以外)一般都是规范的“三要素”写法,即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
2.主送机关
批复的主送机关同请示一样只有一个,而且与请示的主送机关互为相反,即只写请示的机关名称。
3.正文
批复的正文一般都很简短,一般由批复对象、批复内容和批复结语三部分组成。
批复对象。
是指批复所针对的请示事项,也是向受文单位告知情况。
批复对象作为正文的开头语,必须在正文开头引述来文的标题
和文号。
其表达形式是:“你单位《关于XXX请示》(发文字号)收悉。
批复内容。
即对请示来文所做的答复或具体指示,是批复的主要部分。
批复内容若涉及其他部门,起草时应同有关部门商量或会签,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答复,但不能相互推诿或推卸责任。
批复内容一般也应一文一事,应紧扣请示事项给予明确答复。
批复结语。
批复有时在正文文末写上“此批”或“此复”等词语。
公文批复的格式公文批复的格式批复是指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批复一般分为审批事项批复、审批法规批复和阐述政策的批复三种。
下面是公文批复的格式,一起来看看吧。
写作格式要点1.“批复”这一文种是上级机关为对应下级机关上报“请示”而设的,没有“请示”就无所谓“批复”。
因之,批复的制发主体应是上级机关。
原则上同级机关公文往来不使用批复。
特殊情况,也有经上级机关批准,职能部门代上级机关行文批复的。
2.批复的受文单位一般应是上报请示的直接下一级机关。
批复不越级行文。
有些中间转报的请示,批复的受文单位应是转报机关,不应向原报机关直接批复。
3.批复的一般结构是首先写明针对什么文件的批复,尔后是批复内容。
同意的批复从内容上讲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1)对请示审批事项的批复,内容比较简短,不阐述同意的理由,只对同意事项作几点原则规定 (2)对要求解决问题的批复。
(3)对上报规划、方案、意见的批复。
这种批复不同于批转的地方是,只对来文单位答复同意与否,而不是转发给其他单位。
批复在原则同意上报规划等的同时,往往对需要明确的问题加以强调。
4.批复内容篇幅都不长,涉及实质内容的公文,一般文字精炼,句句中的,言简意赅。
同意性批复都不复述同意的理由:同意之后往往讨落实批复内容提一些原则性要求,但亦应明晰、准确、简洁。
不管何种类型的批复,都不可对理由作展开论述。
不同意的批复,往往要阐述一下原因、理由,但亦应简明扼要。
有的不阐述理由,直接明了不同意。
5.批复件原则上一文一事,一个批复针对一件请示。
有时数个下级机关上报请示同一件事,经研究同意后,应分别行文批复,而不应一件批复数文。
6.批复公文一般无特别的结束语。
有的为加重语气加“此复”、“特此批复”的字样,实际上是多余的。
批复类公文的格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公文格式》)按照国务院发布并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要求,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设计了两类5种格式:第一类,“文件式”公文格式它包括“上行文格式”“一般文件格式”等 2种形式。
公文写作之批复的格式今天CN人才网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公文写作之批复的格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批复的性质和特点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答复性公文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指示性等特点:1、权威性批复发自上级机关代表着上级机关的权力和意志对请示事项的单位有约束力特别是那些关于重要事项或问题的批复常常具有明显的法规作用2、针对性凡是批复必须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而发内容单纯针对性强3、指示性批复的目的是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因此批复在表明态度以后还应当概括地说明方针、政策以及执行中的注意事项二、批复的写作一、批复的概念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回复性公文其制作和应用一般以下级的“请示”为条件当下级机关的工作涉及到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报请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时;当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无章可循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指示时;当下级机关遇到无法解决的具体困难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指导帮助时;当下级机关对现行方针政策、法规等有疑问报请上级机关予以解答说明时;以及当下级机关因重大问题有意见分歧报请上级机关裁决时上级机关都应该用“批复”予以答复除此之外有时“批复”还被用来授权政府职能部门发布或修改行政法规和规章二、批复的特点1、针对性批复的针对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复必须针对请示机关行文而对非请示机关不产生直接影响;二是批复的内容必须针对请示事项不涉及请示事项以外的内容2、回复性批复的内容属于回复性的内容因为批复的制作和应用是以下级机关的请示为条件对上级机关来说是被动的发文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上级机关就批复什么事项并且上级机关对请求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有针对性地明确予以回答3、权威性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求事项的回复性公文它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办法代表上级机关对问题的决策意见对下级机关具有行政约束力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具有权威性所以批复一经下发下级机关必须遵照执行三、批复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批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审批性批复;一类是指示性批复审批性批复主要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的公务事宜经审核后所作的指示性答复比如关于机构设置、人事安排、项目设立、资金划拨等事项的审批指示性批复主要是针对方针、政策性问题进行答复这一类批复不只是对请示机关提出请示事项的答复而且批复的指示性内容在其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另外授权政府职能部门发布或修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批复也属于指示性批复四、批复的结构、内容和写法批复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1、首部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1)标题批复的标题有多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批复事项、行文对象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第三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第四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加原件标题和文种构成(2)主送机关批复的主送机关是指与批复相对应的请示发文机关授权性的批复主送机关应当是被授权发布施行行政法规和规章的下级机关2、正文正文是批复的主体其内容比较具体单一层次构成相对固定其中除授权性批复与一般批复的写法有所不同外其他批复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1)开头通过引叙来文以说明批复缘由首先点明批复的下级机关并写明来文日期、标题和文号以交代批复的根据(2)主体主要说明批复事项应当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实际情况针对“请示”的内容给予明确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或具体的指示一般不进行议论也有的批复在批复事项后面概括提出希望和要求进一步强调批复的主旨(3)结语一般用“此复”“特此批复”等习惯用语3、尾部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署名写上批复机关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成文时间写明年、月、日五、撰写批复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行文的针对性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上级机关就批复什么事项2、批复的观点要明确无论审批性批复还是指示性批复上级机关的态度要明朗不能太原则更不能模棱两可以免使下级机关无所遵循3、批复要及时批复是因下级机关的请示而行文凡下级机关能够向上级机关行文请示的说明事关重要时间紧迫急需得到上级机关的指示和帮助所以上级机关应当及时批复否则就会贻误工作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4、批复的行文要言简意赅要做到言止意尽庄重周严以充分体现批复的权威性相关文章:1.批复的格式、范文2.关于公文批复的格式3.常用的批复的格式及范文4.XX年批复的格式及范文5.成立党支部批复的格式及范文6.答复和批复的格式及范文7.公文批复的格式8.机关单位批复的格式9.批复的格式10.政府批复的格式。
公务员考试申论应用文写作指导:批复一、涵义和特点【涵义】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特点】1.针对性批复的针对性极强,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或问题,上级机关的批复就指向这一事项或问题,决不能答非所问,也无需旁牵他涉。
2.集中性和明确性由于下级的请示是一事一报,请示内容十分集中,相应的批复也是一文一批,答复的内容也十分集中。
因此批复的篇幅一般都不长。
批复的态度和观点必须十分明确。
对于请求指示的请示,批复要给以明确的指示;对于请求批准的请示,批复或者同意、批准,或者不同意、不批准。
有时,由于情况的复杂性,原则同意,但对某些个别环节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要求,这是充许的,不违背态度明确的原则。
但如果观点不明,态度含混,令下级机关无所适从,就不合基本要求了。
3.政策性和依据性对于撰写批复的上级机关而言,不管是发出指示还是批准事项,都必须有政策依据,不能随意为之。
对于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而言,批复一旦到达,就是行动的依据,不得违背。
在这些方面,批复和指示的特点是一致的。
二、写法(一)批复的标题和主送机关1.批复的标题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
批复往往在标题的主要内容一项中,明确表示对请示事件的意见和态度,而一般公文标题中的主要内容部分一般只点明文件指向的中心事件或问题,多数不明确表示态度和意见。
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的批复》,其中“同意”两字就是用来表明态度和意见的。
如果不批准请求事项,标题中可以不出现态度和意见,到正文中再表态。
如果是答复请求指示的请示,也无须在标题中表态。
2.批复的主送机关批复的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
(二)批复的正文批复的正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批复依据、批复事项、执行要求。
1.批复依据批复依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方的请示,二是与请求事项有关的方针政策和上级规定。
对方的请示是批复最主要的论据,要完整引用请示的标题并加括号注明其请示的发文字号,例如:“你委《关于报送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修改稿)的请示》(发改西部〔2016〕2750号)收悉。
关于公文批复的格式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公文批复的格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批复1、批复的用途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2、批复的写法:(1)格式: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事由+文种,如:《关于修建新办公楼请示的批复》。
(3)正文:1)开头部分:批复缘由,一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引述请示的标题和发文字号、发文时间或概括来文的主要内容;如问题比较复杂,往往用过渡语"现批复如下",引出批复意见。
2)主体部分:批复事项,是正文的核心部分,根据请示事项,逐条批复,一般先表明批复态度,再写明批复意见,提出指示或要求。
3)结尾部分:通常以"特此批复"、"此复"等惯用语,也可以省略以上字句,自然收尾。
3、批复同复函的异同:复函即答复性函,是专为答复问题而制发的函。
批复同复函虽然都属于回复性公文,但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种。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行文方向有所不同。
批复的行文方向单一,均为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下行文;而复函的行文方向灵活,它通常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使用的平行文,有时则是下级机关发给上级机关的上行文或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下行文。
二是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批复往往用于答复比较重要的事项,而复函则可用于答复一般性问题。
4、写作批复的注意事项(1)态度要鲜明。
(2)内容要全面。
(3)行文要迅速。
范文××市第一两业局关于××路仓库扩建设计的批复沪一商基[1xxx]××号市五交公司:你公司一九××年×月×日《关于××路仓库扩建设计的请示》(沪五交司基[19 × ×]××号)收悉。
经审核,现批复如下:一、仓库设计图纸中窗户采光面积太大,可减少钢窗面积三分之一左右,请在施工图纸设计中修正。
铜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公文之批复【导语】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公文之批复》,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1.针对性
批复是上级机关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内容而发出的,请示什么,就批复什么。
因此批复具有针对性。
2.指导性
批复属于下行文文种,反映的是上级机关的指示性意见,因为对下级机关的工作有指导规范的作用,是下级机关工作的依据,下级机关必须遵照上级的意见执行。
3.被动性
批复是依赖请示而存在的,是先有请示后有批复,因而属于被动性的文种。
1。
2016年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公文篇一、公文基础知识:2012.4.1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了《党政机关公文条例》(7.1施行)。
1、含义:广义:公务文书、,指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合法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各类应用文书。
狭义:法定公文特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具有特定(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主要为新《条例》所颁布的15种党政机关公关(习称党政公文),也包括其他类别的法定公文,与《办法》相比增加了决议和公报,删减指示、条例、规章。
2、公文的特点:(1)权威性:国家政权机关的指挥意志、行动意图、公务来往的记录,直接反应国家政权的政治意向和根本利益。
(2)法定性:作者(机关或组织)、效力权威、制发程序(3)时效性:时代性、及时性(实用性和时间性)、效用期限性(4)规范性3、公文的作用:(1)领导指导作用(2)处理公务作用(3)宣传教育作用(4)凭证依据作用(最基本):机关办事的依据和凭证,公文立卷归档后,文献作用和今后考查工作、研究历史的重要凭证。
(5)规范言行作用4、公文分类:(1)关于公务文书的分类(按性质、用途):①法定公文:以党政机关为主体。
②法规规章文书(准公文):法规与规章,正式发布后具有法定公文的效力,常用:条例、规定、办法章程、规则等。
③事务文书:不具法定约束力,起辅助和补充作用。
ⅰ通用事务文书ⅱ专用事务文书(2)关于法定公文的分类:①使用范围(制发权限和适用范围):通用公文、专用公文②行文关系(隶属关系、指导关系、平行关系、不相隶属关系):上行文(报告、请示、上行意见)、下行文(决定、决议、命令、通知、批复、通报)、平行文(函、议案、意见、通知)③涉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涉密(绝密、机密、秘密)公文【通过机要交通等或保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传输】、普通公文、公布性公文④送达和办理时限要求:特急公文(24小时内)、加急公文(3日内)、一般公文(15日内)⑤性质、特点和作用:指挥性公文(下行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联系性公文(下行文)⑥来源:发文、收文⑦其他情况:ⅰ发送目的和对象:主送件、抄送件、批转件、转发件ⅱ处理要求:办件、阅件ⅲ制发机关的性质:党的文件、行政文件、其他组织文件二、公文规范:1、文种规范:(1)文种选用规范:选择公文文种的主要依据:行文目的、收发文机关之间的关系、机关职能和地位(2)违反公文文种选用规范的混乱现象:混用文种、自制文种、误用文种2、公文格式规范:(1)构成规范:见后页(2)排版规范:见后页(3)特定格式:①信函②命令③纪要:标题xxx纪要,出席人员(3号黑体)(见后页)3、公文行文规范:行文方式:逐级行文、越级行文、多级行文、直接行文(1)一般规则:①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公文知识:公文写作的批复在事业单位的考试当中,有的时候会考到公文写作的部分。
写好一篇公文,需要了解这个文种的特点,以及写作的要求。
今天,主要针对15种法定公文中的批复进行简单阐述。
欢迎阅读。
一、标题正常情况下,公文的标题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发文机关的名称+事由+文种,事由绝对不能省,有的时候可以省去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
但是批复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完全式标题,而且一般需要在标题中加入表态用语。
例如:国务院关于同意成立雄安新区的批复。
二、主送机关批复的主送机关一般是请示的发文机关,例如河南省人民政府给国务院写了一篇请示,国务院的主送机关就应该是河南省人民政府。
三、正文正文一般情况下是分成三个部分的,分别是:1.批复对象。
该部分一般是有固定的格式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你单位《关于xxx的请示》(发文字号)收悉,现批复如下:”2.批复内容。
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批复,当然在批复的时候也可以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进行相关的指导,提出一些执行要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批复是需要一文一事的,因为批复针对的是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请示需要一文一事,所以批复也需要一文一事。
3.结语。
批复的结语一般情况下有自己的固定格式,例如“此批”“此复”“特此批复”,都是可以的。
四、落款包括三个部分,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以及印章,但是需要注意,写作的时候要先写成文日期,先右空四字写成文日期,写完成文日期之后,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写发文机关署名。
这个时候是需要注意一个问题的,我们写的公文一般情况下都是加盖印章的公文,但是我们不可能带进去一个印章,也不可能自己画一个印章,这个时候为了告诉考官,你知道这个地方有印章,需要在发文机关署名后面加小括号,写上章或者是印章,都是可以的。
和版头一样,如果标题当中没有特殊说明,公文的版记部分也是不需要写的,写到落款部分,一篇批复也就写出来了。
所以公文写作并不是特别难,只要大家掌握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平常的时候再多加练习,一定可以再这个部分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分数,在整个事业单位的考试当中也能获得一定的优势。
【关键字】批复公文批复的格式写作格式要点1.“批复”这一文种是上级机关为对应下级机关上报“请示”而设的,没有“请示”就无所谓“批复”。
因之,批复的制发主体应是上级机关。
原则上同级机关公文往来不使用批复。
特殊情况,也有经上级机关批准,职能部门代上级机关行文批复的。
2.批复的受文单位一般应是上报请示的直接下一级机关。
批复不越级行文。
有些中间转报的请示,批复的受文单位应是转报机关,不应向原报机关直接批复。
3.批复的一般结构是首先写明针对什么文件的批复,尔后是批复内容。
同意的批复从内容上讲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1)对请示审批事项的批复,内容比较简短,不阐述同意的理由,只对同意事项作几点原则规定 (2)对要求解决问题的批复。
(3)对上报规划、方案、意见的批复。
这种批复不同于批转的地方是,只对来文单位答复同意与否,而不是转发给其他单位。
批复在原则同意上报规划等的同时,往往对需要明确的问题加以强调。
4.批复内容篇幅都不长,涉及实质内容的公文,一般文字精炼,句句中的,言简意赅。
同意性批复都不复述同意的理由:同意之后往往讨落实批复内容提一些原则性要求,但亦应明晰、准确、简洁。
不管何种类型的批复,都不可对理由作展开论述。
不同意的批复,往往要阐述一下原因、理由,但亦应简明扼要。
有的不阐述理由,直接明了不同意。
5.批复件原则上一文一事,一个批复针对一件请示。
有时数个下级机关上报请示同一件事,经研究同意后,应分别行文批复,而不应一件批复数文。
6.批复公文一般无特别的结束语。
有的为加重语气加“此复”、“特此批复”的字样,实际上是多余的。
范文国务院关于同意将xx海关驻xx机场办事处调整为xxxx机场海关的批复江苏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设立xxxx国际机场海关的请示》(苏政发〔xxx〕13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同意将xx海关驻xx机场办事处调整为xxxx机场海关(正处级),隶属xx海关。
二、核定xxxx机场海关人员编制31名,在xx海关现有编制内调剂解决,不另增加编制。
2020批复的格式内容文档Document Writing批复的格式内容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批复的写法一、批复的性质和特点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答复性公文,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指示性等特点:1、权威性。
批复发自上级机关,代表着上级机关的权力和意志,对请示事项的单位有约束力,特别是那些关于重要事项或问题的批复,常常具有明显的法规作用。
2、针对性。
凡是批复,必须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而发,内容单纯,针对性强。
3、指示性。
批复的目的是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因此批复在表明态度以后,还应当概括地说明方针、政策以及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二、批复的写作1、标题批复的标题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1)关于发文单位。
批复的发文单位即行文主体,既不可以不写,也不可以随意略写或简化。
(2)关于事由。
批复的事由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用表示关联范围的介词“关于”加上请示或批复的事项来表述,如《国务院关于1991―20xx年全国治沙工程规划要点的批复》;另一种是在“关于”和请示或批复事项中间再插入一个表态动词“同意”来表述,如《国务院关于同意开放×××航空口岸的批复》。
2、正文批复的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1)引语批复的开头通常要引述来文作为批复的依据,引述的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是结合请示的日期引述,如“×年×月×日来文收悉”;第二种是结合来文的日期和文号引述,如“×年×月×日×号文收悉”;第三种是引来文日期和来文名称,如“×年×月×日《关于……的请示》收悉”,第四种是引述来文日期和请示事项,如“×年×月×日关于……问题的请示收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