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小学数学》
- 格式:doc
- 大小:483.00 KB
- 文档页数:7
数学大世界数学史话数学的起源相传,在非常遥远的古代,有一天,从黄河中忽然跳出一匹“龙马”,马背上驮着一幅图,图上画着许多神秘的数学符号;后来,从奔腾的洛水中又爬出一只“神龟”来,龟背上驮着一卷书,书中写的是数的排列方法。
出现了“河图洛书”之后,数学也就诞生了。
小朋友,这个神奇的传说有趣吗?不过,它只是个传说而已。
那么,数学是怎样产生的呢?远古时代人类以打猎、采野果为生。
在狩猎中,他们发现只有人比兽多,才有可能对付那些猛兽;采果时,他们发现只有当野果堆得老高时,才有可能帮助他们度过漫长的冬天,这样的实践中,他们才逐步领悟了“多”与“少”的概念。
分配食物时,由于人们通常用一只手拿一件物品,这样就把“一”从“多”的概念中分离出来。
有了“一”,人们又逐渐形成了“二”的概念,这可能是因为人的双手各拿一件物品吧!那怎样表示“三”呢?人们并没有三只手呀!后来人们用“巧妙”的办法:把第三件物品放在自己的脚边,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从一些出土的原始社会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一些与数目有关的内容,如陶器上有两只耳朵,三只脚等。
形成“一”、“二”、“三”这些数的概念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但那时人类还没有表示数的名称,他们表示数时,是靠手势和相应的身体动作。
小朋友,你看这多不方便呀!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看看下节“最美妙的数学发明”。
最美妙的数学发明远古的人类用手建立了“一”、“二”、“三”等数的概念。
但是因为要用手去干别的活,不能老拿着物品记数呀,于是人们就变着法用别的物体来代替要记的事物,绳结呀,石子呀,都成了他们记数的工具。
例如,打了两只羊,结两个绳结;采两堆野果摆两个小石子,等等。
在他们打绳结,摆石子的时候,数学就发生了第一次抽象!可以说这是最美妙的数学发明。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感觉到摆石子,打绳结太麻烦,就去寻找更方便的方法来记数。
后来人们用刻画符号来代替结绳,如在青海发现的带有刻口的骨片。
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在没有文字以前也都是采用结绳和刻划记数法。
数学发展史此书记录了世界初等数学的发展与变迁。
可大体分为“数的出现”、“数字与符号的起源与发展”、“分数”、“代数与方程”、“几何”、“数论”与“名著录”七大项,跨度千万年。
可让读者了解数学的光辉历史与发展。
是将历史与数学结合出的趣味百科读物。
数的出现一、数的概念出现人对于“数”的概念是与身俱来的。
从原始人开始,人就能分出一与二与三的区别,从而,就有了对数的认识。
而为了表示数,原始人就创造并使用了一种古老却笨拙且不太实用的方法——结绳计数。
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表示所指物体的数量,而为了辨认数量,也就出现了数数这一重要的方法。
这一方法如今看来十分笨拙,但却是人对数学的认识由零到一的关键一步。
从这笨拙的一步人们也意识到:对数学的阐述必须要尽量得简洁清楚。
这是一个从那时开始便影响至今的人类第一个数学方面的认识,这也是人类为了解数学而迈出的关键性一步。
数字与符号的起源与发展一、数的出现很快,人类就又迈出了一大步。
随着文字的出现,最原始的数字就出现了。
且更令人高兴的是,人们将自己的认识代入了设计之中,他们想到了“以一个大的代替多个小的”这种方法来设计,而在字符表示之中,就是“进位制”。
在众多的数码之中,有古巴比仑的二十进制数码、古罗马字符,但一直流传至今的,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它们告诉了我们:简洁的,就是最好的。
而现在,又出现了“二进制数”、“三进制数”等低位进制数,有时人们会认为它们有些过度的“简洁”,使数据会过多得长,而不便书写,且熟悉了十进制的阿拉伯数字后,改变进制的换算也十分麻烦。
其实,人是高等动物,理解能力强,从古至今都以十为整,所以习惯了十进制。
可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智商,而且不可能智商高到能明显区分1-10,却能通过明显相反的方式表达两个数码。
于是,人类创造了“二进制数”,不过它们不便书写,只适用于计算机和某些智能机器。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又创造了一种新的数码表示方法。
二、符号的出现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关于公布2005年度市、县优秀课题成果获奖名单的通知各学区、中小学、幼儿园,县直属各学校:2005年度市、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成果评审工作业已结束。
经专家组的认真评审,我县获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共评出县一等奖11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60项。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望各地各校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努力,把我县的教育科研工作做得更好。
为我县教育的平稳、和谐可持续发展服务。
附件:市、县课题获奖名单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二OO六年三月二十七日抄送:市教研院、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科协附件:2005年市、县课题获奖名单一、市基础教育优秀课题成果获奖名单一等奖(1项)《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实施策略与教学实践研究》昆阳一小林祖润吴恢銮吴永远陈湘丽侯芙蓉二等奖(3项)《高中生优化学习策略的养成实验研究》平阳一中章志仪项小颖(执笔) 周敏丽林浩温婷婷《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平阳县小曹玉眉李碧慧林明存周平杨丽丽《小学数学开放教学研究》昆阳一小谢作长吴永远(执笔) 吴恢銮林祖润陈红娟三等奖(6项)《利用现代网络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研究》平阳二中黄益琨黄显畅周建生陈明世许宏飞《鳌江小学以人文教育为主线学校德育特色创造研究》鳌江小学赵崇洁叶克表郑旭黎黄学雷余莲莲《实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的实践研究》平阳县小池昌松黄德钦(执笔) 李碧慧林明存曹玉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研究》鳌江实验小学周华金丽萍陈海阳王敏霞金丽敏《农村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萧江四小陈钦泛袁德厚(执笔) 王孝元钟维斌王海金《农村教育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与理论探究》水头二中林圣雕徐君蓝天丽黄小玲陈月娇二、市“青年双百”优秀课题成果获奖名单二等奖(3项)《构建中职财会专业“学会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县职教中心李光吴应红应冬兰吴婷生孙雷《农村小学实施数学差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鳌江七小陈爱华温从国钱云书郑志凯周小芸《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平阳县小林明存黄德钦苏立杲温茜茜李佩珠三等奖(2项)《平阳县凤巢中学德育特色教育实践研究》凤巢中学谢传侨林辉徐彩拥应新汤白洪霞《小学语文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研究》昆阳二小鲍海淞黄凌云(执笔) 李上岳林海帆陈丽颖三、平阳县2005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获奖名单一等奖(11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探讨》平阳县教育局蔡昌希(组长) 宋皎然(执笔) 王孝养《幼儿园儿歌和音乐的整合研究》县机关幼儿园白静(执笔) 林雁华温小建《走进思品新课程开展学校“隐性”教育的研究》平阳县小池昌松(执笔) 徐文胜周平金珏温茜茜《认识自己,做合格的人才》——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平阳县小周高强(执笔) 姜小蒙周燕飞林丽芳《突出主体参与促进自主发展》昆阳一小杨继锋(执笔) 周海鸥张燕雷立新陈美芬《沟通网络开放作业设计》昆阳二小黄晓芳(执笔) 鲍海淞李上岳林秋芬徐丽君《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研究》昆阳五小姜文(执笔) 徐明霞苏咏梅陈兰香《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探究鳌江四小徐步升(执笔) 温丽辉温小丰俞秀静付小莹《平阳新纪元学校幼小衔接教育研究》新纪元学校叶绍胜(执笔) 许益权张小微陈彩萍郑玉琴《以环境教育促进作文先导式的研究》新纪元学校李明莉(执笔) 易燎鑫陈治见金之静杨红瑜《让生活丰富语文用语言描述生活》水头一中吕小卫二等奖(30项)《即兴性》——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县教师进修校苏伟《愉快教育理论的研究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鳌江中学陶建敏《职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研究》平阳职技校林慧《中西文化差异与教学实践》县职教中心陈光取(执笔) 施明芬王小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的研究》平阳县小应小敏(执笔) 潘小玲马赛赛程翔余伟亮《小学音乐课中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平阳县小陈青(执笔) 王建曹大力周芳林雅《“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平阳县小应小敏(执笔) 潘小玲马赛赛程翔余伟亮《初中弱势学生的个案分析》昆阳二中徐里丽《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昆阳二中聂荣辉(组长) 吴光景(执笔) 陈秀飞钟运想马斌《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与探索》昆阳二小陈丽颖(执笔) 林海帆黄晓芳周文仙伍微微《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昆阳三小林素玉《培养中年级学生“快节奏,高效益”良好习惯的研究》昆阳五小徐明霞(执笔) 宋小玲尤良芳林仕娟郑爱娥《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研究》昆阳五小孔晓霞(执笔) 邱丽萍方小茹游丽君黄加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宋桥镇小徐小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钱仓镇中张影约(执笔) 温红叶庄华川陈文君章小英《小学语文课外综合作业的研究》鳌江四小郑小敏《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实践与研究》鳌江七小杨守教(执笔) 陈爱华陈小拉王赛艳郑志凯《农村小学新课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鳌江七小陈小亚(执笔) 雷松兰李丽亚郑正棋谢云霞《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研究》鳌江八小张纯武(执笔) 方高旦《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鳌江八小杨小霞《webquest在科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中的应用》县少艺校白荣萱(执笔) 杨克宁潘顶敏温海霞《民办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新纪元学校易燎鑫(执笔) 陈先松兰何平李德海蔡果《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水头一小李莹莹(执笔) 陈圆圆张百修马瑶琼周阳《如何解决作文时“无米下锅”的窘迫境况》萧江二中缪海茹《新课改下生活中的德育》——家教教育少先队特色活动实践研究萧江二小徐顺建(执笔) 周崇高温志香王孝乐林永生《思想品德课导行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萧江五小吴小芳(执笔) 金永寿章志雨林雪琴《回归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研究》南雁镇小林欢欢(执笔) 田玉华林海娟林来金卓佐县《语文教学中自主创新教学的研究》南雁镇小曾海燕(执笔) 曾海青毛淑娟黄晓阳黄芳萍《大体育》——民间体育游戏教材化的过程研究青街小学蓝天胜(执笔) 李信延李才《农村小学研究性阅读实践研究》顺溪镇小蓝家勋(组长) 雷衍顶(执笔) 陈蓉王德仁陈治福三等奖(60项)《职高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县教师进修校叶小琴《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研究》鳌江中学白洪军《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鳌江中学徐朝阳《新课标下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实践研究》平阳二中周建生(组长) 黄显畅(执笔) 陈明世许宏飞杨守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职高英语教学的探究》县职教中心周小晓(组长) 许爱雪(执笔)《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的研究》县机关幼儿园陈小香(执笔) 陈青华《中等生教育的实践研究》昆阳二中游广胜《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学生耐挫教育的实践研究》昆阳二中温海滨(执笔) 周毅《自学与目标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昆阳二中姜梅娟《七年级科学教学中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昆阳四中白炳珍(组长) 洪晖章(执笔) 孔庆勇《农村初中数学“基于网络的建构主义模式”的研究》宋桥中学邱胜利(执笔) 陈乐茹傅维亮陈银者《对初中英语积极学习策略的实践和探索》郑楼中学宋文静《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研究》昆阳一小侯芙蓉《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读创新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昆阳五小叶曦(组长) 郑如意(执笔)《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昆阳六小陈爱雪(组长) 林慧(执笔)《关于“倡导学生真实写作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昆阳六小蔡小玲《小学语文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与探索》榆洋镇中心校李洁(组长) 余晓绵程慧《学生写英语日记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榆洋镇中心校徐崇明(组长) 周旭影潘如娥余晓敏周小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宋桥镇小钟如如《在新课程体制下如何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鳌江一小蓝衍局(执笔) 黄崇鸿冯丽岳吕欢欢杜月赛《低年级学生理解几何图形概念的研究》鳌江二小苏娜(执笔) 陈培束陈玲俐温荣超钱素芳《在小学低年级实施开放式教学的探索研究》鳌江二小郑旭黎《构建“自主学习,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鳌江二小冯海燕(执笔) 金小芬陈芙蓉郑初欧《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研究》鳌江四小付小卫《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鳌江四小姚海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之研究》鳌江四小雷斯精(执笔) 李开武杨作铭杨冬青张如意《班级分层管理的探索研究》鳌江四小林霞(执笔) 白洪府黄平意林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作文教学特色研究》鳌江六小金如婷《初中自然科学探究式教学活动的研究》鳌江六中鳌江六中自然科学课题组《新课程实施中的农村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改革研究》鳌江六中章万轮(执笔) 林广萍孙启会张可可卓小红《中学数学“问题》——自主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鳌江七中陈安娜《农村小学实施电子琴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鳌江七小季芳(执笔) 胡芬芬陈小亚雷松兰《情感教育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鳌江七小鳌江七小课题组《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艺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鳌江七小陈小拉(执笔) 陈爱华杨守教王赛艳郑志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鳌江十小任金环(执笔) 温小映娄鸯鸯张雯《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实施情感教育,开发语文学习潜能鳌江十小叶君《小学美术兴趣活动课中将语文美术合为一体的绘画日记教学实验与研究》鳌江十小王克回《课堂教学中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评价研究》新纪元学校兰何平(执笔) 倪冬祥王廷笑张荣梅陈先松《幼儿园珠心算教学活动的新实验》鳌江二幼林丽雪(执笔) 颜海茴徐素珍吴玲霞任影约《论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水头一中苏敏(执笔) 周建新《小学语文教育评价的实践与研究》水头三小谢敏《科学教学中培养实践能力的研究》萧江二中林永忠《农村小学发展性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萧江一小杨平《小学生探究性阅读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萧江二小潘丽苏《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之初探》萧江二小胡小红《小学童诗教学的实践研究》萧江二小朱海霞《小学高段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探讨》萧江五小邱艳寒《小学数学成绩评定的探索》麻步镇小林水《小学生作文素质的开发和利用》麻步镇小郑玲爱《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与研究》麻步塘北小学张传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案例的研究》桃源中心校章鹏亚《体育新视角》——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的研究南雁中学杨守仙(执笔) 蔡振夫吴步进王平《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初探》南雁中学周文芳(执笔) 丁洁娴吴淑燕郑海棠《新课程理念下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云祥中学郑秋荣《基础薄弱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山门镇小周巧芝(组长) 徐红霞(执笔) 郑秋生雷芙蓉董海燕《“滚雪球”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山门镇小周巧芝(执笔) 徐红霞钟爱娇郑秋生郑月容《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南雁镇小陈伟(执笔) 周朝畅林来金林云斌卓佐县《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探索》青街小学李才(执笔) 李信华施世然蓝天胜《学科教学目标素质化的研究》山门东屿小学潘蓉蓉《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报告》山门高墩小学郑希暖。
语文:一等奖(18篇)行走在教研的丛林中林秋芬(昆阳二小)为科学有效观课提供一个支架纪相钊(鳌江小学)在互动共享中提升课例研究的品质周滨(鳌江小学)利用视频技术,研磨课堂教学缪颖如(鳌江实验小学)一则作文命题引发的思考陈先松(鳌江一小)有效的才真正是好的苏立多(鳌江一小)课堂因学生而精彩蔡王华(带溪金晖小学)“词语盘点”亦能盘活词语谢月阳(鹤溪镇小)从训练形式到语言范式——语文课堂上言语训练有效性例谈林美红(昆阳一小)寻找“第三只眼”黄鸳鸯(昆阳二小)锁定“语言”,让科普说明文教学多些“语文味” 陈素素(昆阳七小)聚集“字词”教学李洁(榆洋中心校)为伊消得人憔悴周建华(新纪元学校)读书课,那别样的语文课杨小小(萧江三小)原来,语文课堂评价可以如此美丽林洁(鳌江实验小学)诗的灵性就这样被激活林炳权(水头四小)文本细读,彰显课堂魅力——《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例教学心悟胡亦楷(水头二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陈园园(水头一小)二等奖(32篇)飞翔,不用翅膀吴志晓(蔡洋小学)横看成岭侧成峰庐山美景收眼中丁笑飞(昆阳二小)引领学生走进角色刘希(昆阳二小)你认为识字教学的难度在哪里?温文娟(昆阳二小)巧抓文本矛盾,构建智慧课堂胡萍萍(昆阳二小)“运思及物”——关注“后半程阅读”温林洁(昆阳二小)有效语言训练,语文课的价值追求陈仙仙(昆阳三小)用孩子的眼睛看孩子郑秋生(郑楼镇小)给“板书”插上艺术的翅膀李庭(新纪元学校)课堂,把“发现”留给学生周影雪(新纪元学校)让课堂“生成”铸就精彩雷衍顶(顺溪中心校)心动则情动,情动而辞发黄芳萍(南雁镇小)把握时机,延伸语文教学徐新建(怀溪中心校)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胡小平(萧江三小)训中引导练中落实——训练,让语文教学脚踏实地徐李丹(鳌江七小)词语教学也可以这样精彩朱海霞(萧江二小)以“词语”为切入点,感悟文本意境伍微微(昆阳二小)恼人的日记庄小巧(鳌江十一小)让词语教学涌动智慧和灵性雷美月(鳌江实验小学)有感于语文教学的艺术语言叶君(鳌江十小)学生能走多远?蔡秧秧(鳌江十三小)关注语言——从理解走向深刻刘小青(钱仓中心校)精彩就在这里绽放温小利(梅溪小学)语文味终于回归语文课堂周春微(西湾小学)沉入字词深处,嚼出语言真味郑思丝(南湖乡湖西小学)同课异构下几组教学细节的品评孙兴化(水头三小)遭遇尴尬反思历程薛小坚(腾蛟一小)激起浪花一朵朵金如亭(鳌江六小)语文课该给学生什么胡春生(鳌江一小)听出名堂,研出精彩李琴(水头一小)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潘丽苏(萧江二小)让意想不到的精彩石小蓉(带溪小学)三等奖(36篇)学习语文学习做人蔡小燕(腾蛟一小)让感悟在体验中提升苏盈盈(腾蛟二小)当课堂出现“异议”时白素龙(腾蛟二小)让课堂的生成焕发精彩吴爱玲(鹤溪镇小)评价激励快乐作业杨汉益(凤巢小学)让词语“活”起来钟小丹(练川小学)本色语文“读”占鳌头叶华平(昆阳二小)课堂教学中的故意“装傻”黄小影(昆阳二小)把“提问权”还给学生陈蓉(昆阳二小)巧妙设计,让识字充满活力周小慧(民族小学)《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伍海霞(民族小学)错误,也藏着学生的美丽金光鹏(新纪元学校)让点点闪光汇集成辉金文静(新纪元学校)师为夜雨悄润花,生是春风乐杨梅杨玉萍(新纪元学校)让学生、老师、文本巧妙地对话王廷笑(新纪元学校)“读”领风骚的语文课李明莉(新纪元学校)和谐课堂,深切感悟黄小李(鳌江六小)将积累进行到底胡丽珍(桃源中心校)追寻“扎实有效轻松和谐”的小语课堂郑平(麻步二小)品语交际的快乐从情境开始付秀慈(渔塘小学)把握上度创设有效课堂庄丽巧(渔塘小学)探究创新黄崇专(维新中心校)莫入生成“迷魂阵”陈晓玲(山门镇小)评价,一缕常识学生的光芒董海燕(山门镇小)让课堂的生命流光溢彩曾海青(南雁镇小)多彩的春天倪海娜(萧江三小)我们的表演与年龄无关杨宝珠(萧江二小)“卡壳”启示高玲玲(萧江二小)换位入境情动辞发卢剑微(萧江四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杜丽臣(湖岭小学)换一种“给”的方式林霞(鳌江实验小学)《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温小霞(鳌江实验小学)预设,为了有效的生成王淑华(鳌江十一小)美丽的课堂生成——对话训练林活(鳌江十二小)智慧评价和谐课堂金衍慧(鳌江十三小)爱,在课堂中延伸——《七颗钻石》教学案例与评析林淑静(鳌江十三小)数学:一等奖(10篇)网络教研弥补校本教研之缺憾林天才(萧江二小)教研活动,不能只“教”不“研”杨作民(鳌江实小)同课异构,为校本教研打开另一扇窗陈媛媛(南湖湖西小学)在反思中提升在磨课中成长——《数字编码》磨课心路金淑华(昆阳一小)更换情景图,栽了个“跟头”雷斯精(鳌江实小)数学因“先试后讲”而容易——《图形的旋转》教学实录与评析吴恢銮(昆阳一小)施娇娥(平阳县小)课堂因创造而精彩——《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案例与评析陈红娟(昆阳一小)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让计算教学理性回归李双双(昆阳二小)《5的乘法口诀》磨课心旅陈宏伟(昆阳三小)感受精彩——《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案例与反思林美黄(萧江二小)二等奖(21篇)在深究算理中构建算法,走向有效的数学教学郑上达(鳌江八小)注重练习设计体验数学价值周云诚(鳌江八小)构建数学模型,在简约中走向深刻梅荣冰(鳌江实小)智慧引领,引发精彩——《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断与反思应淑春(昆阳一小)在失败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王赛艳(鳌江七小)经历过程体验收获——《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实践与反思陈湘丽(昆阳一小)即兴评价和谐交流林锁(昆阳二小)情境中建模生活中运用苏志奎(昆阳二小)从抽象难懂到具体易懂朱建义(昆阳二小)真假估算谢小敏(宋埠镇小)莫让“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徐小巧(宋桥镇小)“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陈小丹(宋桥镇小)联系生活感受数学的美马双凤(新纪元学校)周密策划,全员参与,城乡互动,优势互补陈治见(新纪元学校)学生自己也能成为一种课程资源龙江革(新纪元学校)有效利用“即时生成”的课堂资源黄飞苗(麻步二小)一节“蹩脚”的探究课郑月容(山门镇小)让数学公开课花俏之时更实效蓝衍局(鳌江一小)“磨”出来的精彩胡小红(萧江二小)数形结合的有效使用黄喜梁(萧江二小)也议和谐数学课堂之构建应少伟(鳌江三小)三等奖(28篇)数学课堂在对话中“生成”王送春(南湖中心小学)由“四颗红豆”引发的思考林永(南湖中心小学)让数学思维在《数学广角》中迸发徐登丽(闹村中心小学)基于原认知而构建概念学习一例陶雪玲(水头五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使学生数学学习更扎实龚昌盛(朝阳乡中心校)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吴爱娣(鳌江实小)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黄崇鸿(鳌江五小)课堂也需“兴风作浪”章蕾(鳌江一小)教学素材的挖掘与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案例温小丰(鳌江实小)生动活泼真实有效陈雯(鳌江三小)谈谈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陈卫将(鳌江五小)这是最佳方案吗王海霞(鳌江十小)在交流中感知在活动中探知张小群(鳌江十二小)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距离——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浅析林进盛(鳌江十二小)有效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尝试教学丁小秀(钱仓中心校)学会数学地思维徐贤客(萧江三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分析吴彩平(蔡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探索姚宗友(凤巢小学)数学文化美仑美奂卢爱芝(昆阳三小)有效教学,从研读教材开始李梨萍(新纪元学校)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童运胜(新纪元学校)探究学习——教师该做什么张新波(新纪元学校)对创设情境的追寻与思考钟丽敏(鳌江六小)教育需要比翼双飞钟丽春(晓坑中心小学)数学课也要读钱仁相(怀溪中心小学)寻找起点——《找次品》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徐宪业、郑芬(萧江三小)课堂中的“再创造”金芸茜、吴美华(湖岭小学)一念之间,邂逅精彩章珊珊(麻步二小)英语:一等奖(6篇)“沙龙式”听课评课教研,“双亮”效果好陈允如(昆阳一小)集体备课,智慧共享,教研护航,扬帆远航林杏(昆阳一小)奏响教研“四部曲” 白中秋(凤巢小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姚海燕(鳌江实小)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沈玲飞(鳌江一小)心怀“每一位学生” 陈敏叶(宋桥镇小)二等奖(12篇)让英语单词变得更加灵动郭娇嫦(昆阳七小)有个性的课堂需要随意黄丽云(郑楼小学)谈小学英语课堂有效的即时评价丁芙蓉(宋埠小学)英语课堂的延伸——任务式作业曾西西陈允如(昆阳一小)英语本色 “读”占鳌头周小娜(昆阳二小)关注细节精彩课堂陈崇微(昆阳二小)见“缝”就插后20%学生钟小蓉(鳌江十二小)孩子,请你对我多一点点“动心” 杨丽丽(梅溪小学)“错误”也是一种资源颜小映(鳌江实小)自由地呼吸鲍棉棉(萧江二小)不要叫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好吗池文怡(桃源小学)润“物”细无声倪芙蓉(带溪小学)三等奖(19篇)想象——孩子们的特长周素素(宋桥湖岭小学)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励出林小敏(昆阳三小)入情入境真实自然叶美素(鳌江小学)一段小插曲沈翩翩(鳌江小学)等待,还是继续翁璋瑜(鳌江三小)让课堂“意外”绽放异彩吴华威(鳌江三小)运用多媒体≠依赖多媒体周鸣(鳌江五小)课堂细节凸显生活情景陈淑女(鳌江八小)老师,我累了陈华艺(前进小学)“十位”一“题”让实践与反思并举黄环环(鳌江实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信姚春妙(新纪元学校)怎么舍得放弃你李爱雪(萧江三小)在游戏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金小懂(渔塘小学)让快乐充溢英语课堂郑碧艺(山门镇小)一堂不成功的“模仿课” 谢海霞(水头五小)关注“教”更要关注“人” 卢小波(水头三小)妙用教学机智,让课堂“彩蝶翩翩” 李丙君(水头四小)第一堂英语课引发的思考姚林娇(闹村中心小学)让课堂的突发事件绽放光彩马新捷(蔡洋小学)科学:一等奖(3篇)一英寸宽一英里深——如何体现《动物繁殖活动》一课的价值与意义应小敏(平阳县小)磁铁的两极教学案例徐仁忠(宋埠镇小)方法与实效协调发展周世化(鳌江实小)二等奖(3篇)一杯水的观察林淑静(鳌江十三小)小鸡蛋,大惊奇丁希雷(萧江三小)花枝招展迎春来温楚楚(萧江二小)三等奖(5篇)实验并快乐着裴蕾(郑楼镇小)主动发现自主探究谢丙认(南雁小学)巧妙合作走向成功温冬棉(渔塘小学)感知体验求知探索闫文华(新纪元学校)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分析章青醒(蔡洋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一等奖(3篇)在感动中感悟邵小小(鳌江小学)课堂在细部——家乡特产知多少金建辉(昆阳七小)跨越预设突出“虫”围叶超群(萧江三小)二等奖(8篇)注重质疑点燃火花董雪珊(带溪小学)在真情中构筑德育和谐张敏(鳌江实小)挖掘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吴海珊(鹤溪小学)在对比中感悟生活林日淑(腾蛟二小)回归生活体验真情林翠柳(钱仓小学)构建品德课堂的情感地带梁叶(鳌江十二小)不一样的精彩李小赛(鳌江十二小)如何向活动要质量余莲莲(鳌江小学)三等奖(9篇)要不要喊停沈凤妃(南雁镇小)挖掘,激活品德课堂陈晓玲(山门镇小)秋天的收获案例及分析洪爱雪(腾蛟一小)有效课程活动教材如鱼得水徐明雁(凤巢小学)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章婷婷(萧江三小)一花一世界吴晓舟(鳌江实小)我爱秋天教学点滴感受秦碧簧(湖岭小学)善待意外生成让思维之花开满课堂杨海霞(萧江二小)请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伍微微(昆阳二小)地方课程:一等奖(1篇)注重主体参与让课堂活起来李开武(鳌江实小)二等奖(1篇)弘扬地方民俗文化夯实学生文化底蕴李文静(山门镇小)三等奖(1篇)悠悠楠溪江浓浓山水情支海芝(昆阳二小)二○○八年九月九日11。
2972012.09青年教师东方DONGFANGQINGNIAN JIAOSHI香港的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具有鲜明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点,既有东方传统的重视知识体系架构、重视基础知识学习、重视教师作用的特点,同时也有西方教育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强调合作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尊重个性发展的特点。
教材编写在理念、创新和实践等方面都很有特点,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
一、教材编写宗旨2000年,香港《小学数学教育学习领域——数学课程指引》(以下剪称《课程指引》)在编写中指出:小学数学科课程的宗旨主要是希望透过教材,协助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技巧和概念,增强他们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希望他们可以把数学应用到其他学科上,并从数学的观点,找出学习上的问题,且解决这些问题。
希望透过教材,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发展能力。
宏观愿景十分明确。
二、教材编写建议《课程指引》在教学策略上,建议教师让学生有较多机会学习观察、分析、理解及判断事物或资料,发展他们初步的思维能力,并适当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简述解决或探究问题的方法。
在资讯科技的应用上,建议教师适当地运用资讯科技,设计多元化和生活化的学习活动来协助学生,让他们在资讯年代和数码世界能够有足够的装备,去寻求、汲取、分析、管理和汇报资料。
可见,香港教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质疑、拓展和创造。
三、教材编写依据香港课本的教材和练习,主要根据以下几位对小学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提出的原理和方法编写而成。
、1.英国皇家督学(H M I )伊碧丝(E.Biggs)的“数学教学目的”(Aims of Teaching Mathematics),即:鼓励儿童思考,自我发现一些数学的特性和关系;引导儿童欣赏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培养儿童的计算能力。
2.英国数学教育家利贝克(P.Leibeck)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概括为经验、语言、图像和符号四个基本环节。
差异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差异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上海新纪元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吴素琴(2010年2月20日)新纪元教育集团是一家民营教育机构,辖有全寄宿九年一贯制的浙江省平阳新纪元学校、浙江省瑞安新纪元实验学校,十二年一贯制的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
集团现有学生15000多名,教职工1400多人,总占地面积600余亩,总建筑面积26.23万多平方米,总投入近4亿元。
集团管理中心设在上海,依托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发挥人才优势、信息优势、资源优势,开展了“学校文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开发、高效能课堂教学、品牌学科建设”等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根据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人类智力结构理论,新纪元教育集团提出了“尊重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以广元外国语学校为试点开展差异化教育,在2009年在广元市立项了《差异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经过一年多的试点研究,周远生总裁在2010年1月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差异化教育思维导图》,现根据思维导图和几年来在全集团的教育实践研究,提出集团《差异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并从2010年起在全集团推进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1983年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类智力的结构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不同,具有个体的差异性、多样性和自身特点。
并且总结出智力由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构成。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由于智能类型和组合不同,以及所处的教育环境、家庭背景等造成智能优势的不同,个体间存在着差异性。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认为:第一,人是有差异的;第二,有些差异是先天的,有些差异通过教育是可以改变的,有些差异是可以利用的;第三,所以我们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可以扬长补短,依据差异因材施教。
【导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数学故事五篇》,⼀起来看看吧! ⼩学数学故事(1) 由于圆周率是⼀个⽆限不循环⼩数,⼈们为了记住它,编撰了很多与圆周率谐⾳的⼩故事。
下⾯的⼩故事就是想利⽤谐⾳记住圆周率的⼩数点后100位数字。
下⾯的⼩故事同样是利⽤谐⾳记住圆周率的⼩数点后100位数字。
先设想⼀个酒徒在⼭上寺中狂饮,醉死⼭沟的情景: ⼭巅⼀寺⼀壶酒(3.14159), ⼉乐(26), 我三壶不够吃(535897), 酒杀尔(932)! 杀不死(384), 乐⽽乐(626), 死了算罢了(43383), ⼉弃沟(279)。
[前30位] 接着设想“死”者⽗亲得知⼉“死”后的⼼情: 吾疼⼉(502), ⽩⽩死已够凄矣(8841971), 留给⼭沟沟(69399)。
[15位] 再设想“死”者⽗亲到⼭沟寻找⼉⼦的情景: ⼭拐我腰痛(37510) 我怕你冻久(58209), 凄事久思思(74944)。
[15位] 然后是⽗亲在⼭沟⾥把⼉⼦找到,并把他救活。
⼉⼦迷途知返的情景: 吾救⼉(592), ⼭洞拐(307), 不宜留(816)。
四邻乐(406), ⼉不乐(286), ⼉疼爸久久(20899)。
爸乐⼉不懂(86280)。
三思吧(348)! ⼉悟(25)。
三思⽽依依(34211), 妻等乐其久(70679)[最后40位] 还有⼀⾸诗是这样编的: ⼭颠⼀寺⼀壶酒,(3.14159) 尔乐苦煞吾。
(26535) 把酒吃,酒杀尔,(897932) 杀不死,乐尔乐。
(384626) 思再三,不杀尔,吃酒!(43383279) 吾同尔爸爸是要酒吃,(502884197) 邀六舅三舅舅再吃。
(16939937) 吾邀同吾爸、尔同舅吃。
(510582097) 赐酒寺,赐吾酒。
(494459) 尔再同七爸⼀乐,是同乐:(2307816406) 尔爸乐,尔同⼋舅舅、爸乐。
(2862089986) 尔爸同三四爸(280348) ⽽吾三四⼉(25342) 要⼀起同乐吃酒!(1170679) ⼩学数学故事(2) 魏、晋时期出现的⽞学,不为汉儒经学束缚,思想⽐较活跃;它诘辩求胜,⼜能运⽤逻辑思维,分析义理,这些都有利于数学从理论上加以提⾼。
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Ⅰ(附答案)一、填空。
(共20分,每小题2分)1.被除数是3320,商是150,余数是20,除数是()。
2.3998是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其中最小的数是()。
3.有一个两位数,在它的某一位数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再和这个两位数相加,得数是20.9。
这个两位数是()4.填一个最小的自然数,使225×525×()积的末尾四位数字都是0。
5.在下面的式子中填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5×8+16÷4-2=206.从1、2、3、4、5、6、7、8、9九个数中,任取3个数组成一组,使它的平均数是5,有()种取法。
7.某地的邮政编码可用ABCCDD表示,已知这六个数字的和是8,A与B的和等于2个D,A是最小的自然数。
这个邮政编码是()。
8.两个数之和是444,大数除以小数商11,且没有余数,大数是()9.把5、11、14、15、21、22六个数填入下面的括号内,使等式成立。
()×()×()=()×()×()10.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有1个数字,它们是1、2、3、4、5、6,而且每个相对面上两个数的和是7(1和6,2和5,3和4)。
下图是正方体六个面的展开图,请填出空格内的数。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共10分,每小题2分)11.大于0.9997而小于0.9999的小数只有0.9998。
()12.一张长方形彩纸长21厘米,宽15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时纸的长是6厘米。
()13.一个箱子里放着几顶帽子,除2顶以外都是红的,除2顶以外都是蓝的,除2顶以外都是黄的。
箱子中一共有3顶帽子。
()14.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各加长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3公顷。
()15.有铅笔180支,分成若干等份,每份不得少于7支,也不能多于25支,共有7种不同的分法。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综合测评一、填空。
(34分)1. 5300906000读作(),它是由5个(),3个(),()个十万和()个千组成的。
2. 一万是()个一百,100个()是一亿。
3. 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位数,一个七位数的最高位是()位。
4. 一个数的亿位、万位和个位都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5. 一个自然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2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6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居亚洲第一。
长江全长约6300000米,流域面积为18058500平方千米。
6300000读作(),18058500读作()。
7. 一个数由2个亿,7个百万,9个万和3个千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万位后面尾数约是()万。
二、判断。
(15分)1. 303006950读作三亿三百万六千九百五十。
()2. 与万位相邻的数位是千位和十万位。
()3. 所有的七位数都比八位数小。
()4. 8953004000≈89亿。
()5. 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三、选择。
ღ1. 下面各数中,一个0也不读的数是()A .93000006B .9030600 C. 930060002. 最小的自然数是()A. 0B. 1C. 没有3. 17□763≈18万,□里最小填()A. 4B. 5C. 94.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近似数是20亿的数是()A. 1945967000B. 200000000C. 20453090005. 在5和7之间添()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七。
A. 6B. 7C. 81. 用1,2,3,4,5,6,7,8,9这9个数字组成九位数,并且“四舍五入”后约等于9亿,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呢?(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6分)2. 最大的六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六位数数是多少?它们的差是多少?(6分)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亿米,光线从太阳传播到地球上大约需要8分钟,照这样计算,太阳和地球约相距多少千米?(8分)4. 一个密码由九个数字组成,而且这个密码的最高位和百位上的数字都是最小的一位数,千万位和万位上的数字都是6,亿位上的数字比百位上的数字小3,千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比最小的自然数大5,其余两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8,你能算出这个密码是多少吗?(8分)聪明题(5分)用6个9和6个0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十二位数。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试卷【三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试卷1一、判断题〔9分〕〔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局部。
〔〕2、过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5、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7、钝角一定比直角大。
〔〕8、小军画了一条4厘米长的直线。
〔〕9、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二、填空。
〔38分〕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
3、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5、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6、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7、从一点引出两条( )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
8、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9、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10、把下面这些角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
920 340 1150 860 150 **** **** 900 640 1600 390 99011、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两条射线是角的( )。
12、通过一点可以作〔〕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条射线。
13、我们学过的角有〔〕、〔〕、〔〕、〔〕和〔〕。
14、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15、∠1+∠2=125°, ∠2=35°,那么∠1=〔〕。
16、∠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17、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2023年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5篇)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几天的紧张的培训既将结束,在这次培训中我受益菲浅。
经历培训,从最初的抱怨和迷茫到最后的快乐和收获,我很感谢上海新纪元、纳雍县教育局、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平台。
培训有教育专家的讲座,高辉老师的讲座《数学教师的视野》,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是教什么重要还是怎么教重要。
高老师讲到的教师首先是一个管理者,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提出目标、制定方案、督促与帮助、最终实现目标。
让我一个年轻的班主任一直头疼怎么样才能管好学生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教学思想得到很大改变。
顾亚龙老师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让我学到了新课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能搞包办。
在对学生较难、抽象的知识我们要仔细推敲,借助于各种教具让学生觉得有趣,易学。
顾老师列举的几个教学例子运用语言的巧妙性让学生易懂所学知识。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郑院长的《聚焦教学,决战课堂》主要讲了九个字“去哪里?怎么去?到没有?”也就是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出发,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追求常态、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教育艺术。
还给我们讲观课和议课,让我们知道它与传统的听课和评课的区别。
王咏梅老师的《如何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给我的启发更大,它是一线教师的心声,让我们知道作为教师在教学时我们要明白教什么?确定怎么教?要从教材出发,读懂学生,遵循教育现代化、提高课堂高效。
有名师及学院的精彩讲课,纳雍一小曾老师的研究课《找规律》、名师顾老师的示范课《年月日》、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刘老师的研讨课《轴对称图形》无疑不也是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数学教学其实也可以像做游戏一样上那么有趣、像美术课一样上那么美、像哲学课一样那么有深度。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观念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教学________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是一种享受。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章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卷(31)一、我会填.(每空各1分,共15分)1. 150的6倍是________12个101是________25×40的积是________位数,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2.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________,差是________.3. 根据4×60=240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16×60=________36×60=________.4. 一只猎狗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2千米,可写作________.小东骑自行车可达每分钟280米,可写作________.5. 一个农场去年收获小麦67826千克,大约是________万千克。
6. 计算12×200时,可以先算________,再在积的末尾添________.7. 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数,相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数,如果△+□=150,□×6=90,那么△=________,□=________.8. 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52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389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________米。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ד)(每题各2分,共10分)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积的末尾至少也有几个0.________.(判断对错)估算的结果都比准确值小。
________.(判断对错)288×3≈684…________.(判断对错)两个因数的乘积是200,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________.(判断对错)路程×速度=时间…________.(判断对错)三、我会选.(每题各2分,共10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20倍,积()A.不变B.扩大20倍C.缩小20倍两位数相乘的积是630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0,那么积是()A.6300 B.630 C.63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两位数,积是()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新华小区有四栋楼房,每栋有110户人家,小区共有()户人家。
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新课程的实施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一场变革,但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思想要变革,我们的理念要更新。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带给最大的空间,要根据教材带给的基本知识资料,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潜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即要“学会”,也要“会学”。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掌握尽可能多的人类礼貌成果,也才有可能透过学习,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潜力。
一、制定明确的改革目标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用心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角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潜力,获取新知识的潜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潜力;交流与合作的潜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二、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1、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紧紧围绕《____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开展课堂改革试验。
3、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用心性,透过点面结合的方法,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实践与研究。
4、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结合学科实际,不唯模式,掌握好“效度”,真正做到实在、有效。
5、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巩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
务必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切实向课堂教学改革要质量,要效益,求发展。
三、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实施方案”的实施分成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1)、成立课堂教学领导小组,指导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
数学课堂“情境链串起问题串”例谈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吴爱青【内容摘要】本文从“用情境链串起问题串要有趣味性、生活性、、自然性、活动性”等方面来创阐述将教学内容分散地设计在相联系的情景的中,形成“情景链”,引发相对独立的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用情境链串起问题串”能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情境链、问题串、趣味性、生活性、自然性、活动性数学教学是对数学课程的具体实施,是为达成一定的数学课程目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从而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
为此,我设想在尊重教材的知识性的前提下,对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材的生活性、趣味性、可活动性等方面作一些改造,对“情境链串起问题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一些探索和积累,所谓“情境链串起问题串”,是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或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景,将其贯穿起来,并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一组(一般在三个以上) 有效的问题.构建适当的问题串。
数学课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动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而对于小学生来讲,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我们把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通过创设相关联的一组情景将整节课链接成“情景链”,即整堂课中围绕着一个主题的大情景来组织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散地设计在相联系的情景的各个环节中,即各个“情景链”中。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教学时借助这个现实生活的背景,加强了“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防止学生“注意力疲劳”,有助于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
小学新课标数学核心素养解读什么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为什么要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怎样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三个问题。
一、是什么?《课标》中提出了小学数学的10 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是基于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10 个核心素养,反映了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二)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直接相关,它基于基本知识和技能,又高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
它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整,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强调学生的反省思考,行动学习。
(三)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十个核心素养中,有的只与一个或几个课程内容密切相关。
比如空间观念,就与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周长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内容直接相关,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直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又有利于这些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而有的核心素养与多个课程内容密切相关,不是直接的指向某一个特定的学习内容。
比如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
二、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这样做的价值何在?(一)核心素养是数学素养的标志和体现《课标》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换言之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
而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个核心素养又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核心素养的提高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有切实做好数学教学,才能为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2972012.09青年教师东方DONGFANGQINGNIAN JIAOSHI香港的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具有鲜明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点,既有东方传统的重视知识体系架构、重视基础知识学习、重视教师作用的特点,同时也有西方教育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强调合作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尊重个性发展的特点。
教材编写在理念、创新和实践等方面都很有特点,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
一、教材编写宗旨2000年,香港《小学数学教育学习领域——数学课程指引》(以下剪称《课程指引》)在编写中指出:小学数学科课程的宗旨主要是希望透过教材,协助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技巧和概念,增强他们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希望他们可以把数学应用到其他学科上,并从数学的观点,找出学习上的问题,且解决这些问题。
希望透过教材,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发展能力。
宏观愿景十分明确。
二、教材编写建议《课程指引》在教学策略上,建议教师让学生有较多机会学习观察、分析、理解及判断事物或资料,发展他们初步的思维能力,并适当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简述解决或探究问题的方法。
在资讯科技的应用上,建议教师适当地运用资讯科技,设计多元化和生活化的学习活动来协助学生,让他们在资讯年代和数码世界能够有足够的装备,去寻求、汲取、分析、管理和汇报资料。
可见,香港教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质疑、拓展和创造。
三、教材编写依据香港课本的教材和练习,主要根据以下几位对小学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提出的原理和方法编写而成。
、1.英国皇家督学(H M I )伊碧丝(E.Biggs)的“数学教学目的”(Aims of Teaching Mathematics),即:鼓励儿童思考,自我发现一些数学的特性和关系;引导儿童欣赏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培养儿童的计算能力。
2.英国数学教育家利贝克(P.Leibeck)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概括为经验、语言、图像和符号四个基本环节。
《新紀元小學數學》
TSA工作紙(六年級)
6A評估一
成績全卷共有20題,全部題目均須作答。
評估時限為30分鐘。
答案必須書寫在答題簿中適當的位置內。
3. 1
4.7÷ 4.2 = ____________ 4. 29.7÷
5.5 = ____________
5. ( 1.28 – 0.98 ) ÷ 1.5 = __________
6. ( 3.7 + 2.6 )× 0.4 = ____________
7. 6.7 × 2.1 + 5.83 = ____________
8. 1
9.5 ÷ ( 10.4 – 8.9 ) = __________
9. 6.8 ÷ 0.9 = ____________ (答案取至小數點後兩個位)
10. 計算15.2 ÷ 3.9,答案取至小數點後兩個位。
答案:____________
○ A. 9.8 ÷ 0.3 ○ B. 56 ÷ 2.5 ○ C. 46.2 ÷ 2.8 ○ D. 18.3 ÷ 0.8
12. 23.1 ÷ 1.4 + 1.6 = ____________ ○ A. 32.5 ○ B. 18.1 ○ C. 7.7 ○ D. 14.9
13. 每罐飲品的平均售價是 ____________ 元 ____________ 角。
14. 小賢打算每天節省零用錢 4.6 元來購買一盒
拼圖。
$ 62.8
他最少要節省 ____________ 天的零用錢,才可購買拼圖。
15. 葡萄的售價是每公斤 $ ____________。
23 元 4 角
$ 106.4
$ 68.5
(a) 對於 2.5 升裝的花生油,每升的售價是 _________ 元 _________ 角。
(b) 以每升花生油的售價計算,4 升裝的是否比 2.5 升裝的便宜? 為甚麽?
答案:* 是 / 否 ( * 圈出答案 ),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以下是同城快遞收費表:
陳先生要快遞一份禮物給朋友,重 2.5 公斤。
(a) 有多少公斤的禮物是以每 0.5 公斤收費 $ 5.60 計算?
答案:有 ____________ 公斤。
(b) 陳先生快遞這份禮物共需花費多少?
答案:共需花費 $ ____________。
4
升
18. 絲帶每米售5.5 元,慧美用絲帶19.2 米製作了4 個絲帶花,平均每個絲
帶花所用去的絲帶值多少元?
(列式計算)
19.家樂商場舉行周年慶大酬賓活動,凡購物每滿$ 120可獲取一次抽獎機會
(可累計單據並以總值計算抽獎次數)。
媽媽買了一個售價$ 238.8 的多士爐和一條售價$ 160.9的短裙。
她共可獲取多少次抽獎機會?
(列式計算)
20. 以下是電影魔幻世界的門票售價。
(列式計算)
― 全卷完―
《新紀元小學數學》TSA工作紙(六年級)
6A評估一
評卷參考
TSA工作紙(六年級)6A評估一評卷參考
備註︰*答案分(1) 沒有算式(方程),只有正確答案,可給答案分。
(2) 算式(方程)錯誤,不給答案分。
(3) 算式(方程)或計算過程表達欠佳,但答案正確,可給答案分。
**表達分(1) 算式(方程)正確,但答案錯誤,可給表達分。
(2) 算式(方程)錯誤,不給表達分。
(3) 表達分包括單位、文字解說、符號(如等號)等整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