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三天视力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3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危害,增强视力保护意识。
2. 通过视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视力,预防近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强身体素质。
教学重点:1. 近视的成因和危害。
2. 视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视力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视力训练的持续性和效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视力训练器材(如视力表、眼罩等)。
3. 培训学生用眼卫生的小册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近视的成因和危害,引导学生关注视力问题。
2. 提问:你们知道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吗?近视有哪些危害呢?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近视的成因,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良的用眼习惯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近视的危害,如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等。
三、视力训练方法1. 教师演示视力训练的方法,如眼保健操、远眺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视力训练,并注意动作要领。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视力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视力训练中的感受和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视力训练方法?你们有没有坚持练习呢?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视力训练经验和感受。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视力训练的技巧,如保持正确的坐姿、控制用眼时间等。
2. 学生进行视力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视力训练,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2. 各组分享自己的训练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视力训练的持续性和效果。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视力训练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视力保护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视力训练的参与度和效果。
3. 学生良好用眼习惯的养成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关注学生的视力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视力训练,提高视力保护意识。
视力健康教育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 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视力健康教育教案, 仅供参考,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视力健康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教学引导幼儿认识眼睛构造、用途。
2、教育幼儿保护眼睛, 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3.引导幼儿学习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4.通过教学引导幼儿认识眼睛构造、用途。
5.了解损伤眼睛的正确做法活动准备眼睛的构造图, 故事眼镜和鼻梁, 幼儿不良行为的情景图(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师的情景表演)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上边毛, 下边毛, 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 下大门, 关起门来就睡觉。
二、了解眼睛的构造, 用途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 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2、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小结: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
1、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提问: 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 明明得了近视眼, 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2、欣赏情景表演或看图片1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
提问: 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小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 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 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
2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
提问: 这个小朋友哪个地方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小结: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 也不要躺着看书, 否则容易得近视眼。
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 眼睛离开约1尺的距离。
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
《给我三天视力》授课设计授课目1、学本文朴素、真的言。
2、领悟作者以情景,以景情所的“物”我”之圆满的交融与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美能力。
授课重点1、生的心理描述,作者崇拜的世界、人生。
2、品味文章精警句段。
授课方法自——点法;比法。
授课数 1授课步一、入新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是很领悟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和悲伤的,特别是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以想象的,我从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动听出的是⋯⋯(曲折的,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一同走一位集盲、、于一身的美国女作家海· 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被誉“精神典范”的优秀女作家我显现的丰富感情。
二、整体感知1、从文来看,是作者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文,三天光明海一种怎的感觉?明确:“塞那美好的回” ,是一种美好的感。
2、眼睛是心灵的窗。
它既是人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秋波一送,表达百般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表示。
可是拥有正常力的人你能想象获取一个永于黑夜中的盲人光明是何等的期望?提:我一同来感觉三天美好的光,(自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内容,将自己感觉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明确:(多媒体以表格形式出)第一天白天:看望麦西夫人,朋友来家,林闲步,看斜阳。
夜晚:回一天。
(人,友人)第二天白天:参自然史博物,参博物。
夜晚:看()第三天白天:游城,看平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夜晚:看喜。
(平常生活)小:三天的活,是想象的,却真地表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是作者精神世界和人格的写照。
三、文构1.第一部分( 1-8),通比,提出假:我三天力。
2.第二部分( 9-42),写三天中的察和感想。
分三:第一( 9-20):第一天的察:打算把用在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上。
第二( 21-32):第二天的活:打算把用来世界,认识人步的奇景。
第三( 33-42):第三天的活:打算把用来座复杂的多数市,认识人的平常生活。
3.第三部分( 43),,提出建—充分使用力天。
视力保护教案(热门8篇)视力保护教案第1篇设计意图: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加,看书、画画的机会日益增多,保护眼睛就显得日益重要。
此活动旨在让幼儿多方面收集资料,在充分的讨论和体验下,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保护眼睛的基本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眼睛的构造和卫生方面的知识,防止眼疾。
2、懂得爱护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萌发从小珍爱生命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眼睛方面的资料。
2、对班级幼儿视力进行事先了解。
3、在一副幼儿太阳镜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东西模糊。
4、挂图《眼睛生病了》。
活动过程:1、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眼睛的资料。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近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脏手帕擦眼睛、脏手揉眼睛、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等。
)4、请幼儿带上涂有油脂的太阳镜,体验视力不好的痛苦。
5、讨论:怎样保护视力?(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池、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平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活动延伸: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
2、进一步开展有关眼睛的讨论。
活动反思: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明白眼睛的作用,通过合作研讨,得出保护眼睛的方法来,又经过课件的展示强化了幼儿的护眼意识,懂得眼睛的重要性。
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讨论活跃,轻松的学到了护眼的方法。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积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兴趣。
保护视力教案保护视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视力,知道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 掌握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眼睛的习惯,保护视力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视力的基本知识:什么是视力,常见的视力问题和疾病。
2. 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正确用眼姿势,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合理安排用眼时间等。
3. 培养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正确用眼姿势,定时休息眼睛,多吃有益于眼睛健康的食物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视力与眼睛健康的话题,激发学生对于保护视力的兴趣。
2. 呈现:介绍视力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视力,常见的视力问题和疾病。
3. 讲解:详细讲解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正确用眼姿势、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合理安排用眼时间等。
4. 示范:展示正确用眼姿势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5. 操练:组织学生进行用眼姿势的操练活动,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6. 归纳:总结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视力。
7. 拓展:介绍一些有益于眼睛健康的食物,鼓励学生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摄入这些食物。
8.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于保护视力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9.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强调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 视力保护的PPT课件。
2. 视力保护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 练习题。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特别是在用眼姿势的模仿和操练中的表现。
2. 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于保护视力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呈现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要及时激发学生保护视力的动机和兴趣,让他们明白保护视力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编号:14《给我三天视力》导学案制作人:岳建华【教学目标】1.识记作者常识及字词2、学习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
3、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海伦.凯勒(国家)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自幼因病致残,成为盲、聋、哑人。
在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学完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写出了十几部著作,显示了惊人的毅力和渊博的学识。
同时,她还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利和争取种族平等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获,次年又被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代表作品:、、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对称.芽蕾.螺.旋颤.动天赋.遗憾.轮廓.崭.新巍峨..3.解释下列词语:朕兆天赋:巍峨:巍然耸立:惊心动魄:4、从文题来看,这是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读课文,这三天光明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5.理清课文结构:(1)第一部分(-),通过对比,提出假设:给我三天视力。
(2)第二部分(-),记写三天中的观察和感想。
(3)第三部分(),,提出建议—充分使用视力天赋。
【课堂精讲】1.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三天美妙的时光,(自读课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动内容,将自1/ 4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2.“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夫人的脸”?3.“假如”是一种假想,从海伦·凯勒的实际情况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见、所闻和所感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文章朴素的表达方式对体现真实性有什么作用?4.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患过几天盲聋症将是一种幸福?5.第4段中,作者为什么提到一位朋友从树林里远足而来却什么也没看到的事情?6.第5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7.第21段中,作者为何说“我将怀着敬畏之心”?2/ 48.第24段中说作者去参观首都艺术博物馆,这一行为有何情感内涵?9.第28段中“然而,我却听说,在你们许多有眼睛的人眼中,艺术的世界却是一片没有被探索、照亮的混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10.第29段中“我多么想”“我会多么”有何作用?11、40段“有些场面欢乐,它使我的心也充满欢乐;但是也有痛苦的场面,痛苦的叫人伤感。
视力讲解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视力的基本概念和视力保护方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运用视力保护方法,保护自己的视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保护视力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视力的基本概念;2.视力保护方法。
2. 教学方法1.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视力的基本概念。
2.讲解法:教师进行视力保护方法的讲解,让幼儿了解如何正确保护自己的视力。
3.互动体验法:通过小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三、课堂组织与时间分配1. 课堂组织1.整体式授课。
2. 时间分配1.视力的基本概念(10分钟);2.视力保护方法(15分钟);3.小游戏体验(15分钟)。
四、教学流程1. 视力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视力的基本概念。
提问:•什么是视力?•为什么需要保护视力?回答:视力是人们用眼睛看到周围环境和物体时的能力,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
2. 视力保护方法教师进行视力保护方法的讲解,让幼儿了解如何正确保护自己的视力。
讲解:•看书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时不能太靠近书本;•看电视时要控制好看电视的时间;•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眼睛感到疲劳时要适当休息。
3. 小游戏体验通过小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小游戏:1.站在远处,通过画纸上的图案猜测是什么;2.看图片找不同;3.画出眼前的事物。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法引导幼儿了解视力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法让幼儿了解如何正确保护自己的视力,最后通过小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效果比较好,大部分幼儿对视力的保护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下一次教学中,可以加强小游戏的量化指标,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幼儿参与度。
保护眼睛视力教案保护眼睛视力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保护眼睛视力教案(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保护眼睛视力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眼睛的结构,认识近视眼的危害,掌握近视形成的原因.要学会预防近视的方法。
2.要求学生做到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预防近视,并掌握正确保护眼睛的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近视眼的危害,使学生树立保护视图的意识,要学会预防近视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
【教学课时】1课时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眼睛的结构,认识近视眼的危害,掌握近视形成的原因.要学会预防近视的方法.(重点)2.要求学生做到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预防近视,并掌握正确保护眼睛的方法.(重点)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难点)【课前准备】学生调查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谜语导入.教师口述:两颗黑葡萄,长在人脸上,白天开窗望,晚上关紧窗.同学们你们能猜到这是什么东西吗?预设:眼睛.猜对了!同学们都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同桌互看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板书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认识眼睛的结构【出示课件:眼睛的外部结构图】预设:眼睛位于眼眶内,是由眼球和眼球周围的肌肉所组成的.小结:眼睛是人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感觉器官,用以接受外来光线刺激,然后由视神经传导,将光的中动传送至大脑视觉中枢而引起视觉.【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部分结构,再让学生指指认认,加深印象.】小结: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小圆孔就是瞳孔,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最后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物体了.三、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概念以及近视的影响1.小游戏:找茬.(测测大家的眼力)师生互动,找出不同的地方.2.出示一张视力表,对学生进行视力测试;或请视力不好的同学站在教室后方看黑板上的字,引出近视的概念.3.小组讨论.对班里同学的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小组讨论时,注意说话的音量,避免干扰其它小组.4.汇报总结.要求:不重复别人的话.如果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同,再继续补充.5.师生评议汇报情况.四、预防近视,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1.近视危害这么大,为什么会近视呢?预设:让学生讨论后交流得出:①不注重看电视或用电脑用眼卫生.②不注重读写卫生.③不认真做眼保健操.④不注重饮食⑤长时间打游戏引起眼疲劳……小结:归纳起来,就是是眼睛负担的增加,过度紧张和疲劳.(板书近视原因造成眼睛过度紧张和疲劳)2.针对近视的形成原因,提出预防近视措施.(1)小组内交流如何保护视力(2)小组汇报,全班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视力?(3)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①重点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②坚持做到每天做眼保健操.③积极锻炼身体.④保证足够的睡眠.⑤不挑食,注意饮食均衡⑥不长时间看电视、打游戏、玩手机……小结: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呢?希望你今后多加注意,加以改正哦.保护眼睛,重在预防,接下来我们看个短片,休息一下,同时注意片中的保护眼睛方法,同学们可以一起跟着做.(板书预防近视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眼睛)五、课堂活动(一)眼保健操比赛.1.学生选出评委.2.分组开展眼保健操比赛.3.评选出冠军组.(二)编写口号.1.学生独立编写用眼卫生的口号.2.全班进行交流.预设:预防青少年近视,是全社会的责任.爱护眼睛,世界等你去发现.预防近视,从我做起.保护眼睛,防止近视,从点滴做起.人人享有保护眼睛的权利.【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六、课堂小结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请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护好眼睛.最后老师衷心祝愿大家,不要因为今天的近视影响明天的远征,愿大家都有一双明亮而健康的眼睛.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这节课我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概念以及近视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2.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游戏、看短片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主动地探索、快乐的学习,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不足之处:本堂课上,学生对眼睛的结构不是很了解,应该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眼睛的图片及有关眼睛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眼睛。
小学视力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小学视力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 提高学生的视觉注意力和眼球灵活性。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眼习惯和姿势。
4. 增强学生的眼球协调性和深度知觉。
教学准备:1. 投影仪和幻灯片或白板和马克笔。
2. 视力训练游戏和活动道具,如视觉追踪球、眼保健操卡片等。
3. 学生视力测试表格和记录表。
4. 视力保护宣传材料,如海报或小册子。
教学过程:引入:1. 制作一份视力测试表格,让学生逐个测试视力,并记录结果。
2. 引导学生讨论视力对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以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主体:1. 通过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一些关于正确用眼习惯和姿势的幻灯片或图像,如正确的用眼距离、坐姿等。
2. 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眼保健操,如眼球转动、眼睛按摩等,并进行示范和指导。
3. 使用视觉追踪球等道具进行视觉追踪训练,让学生通过追踪球的运动来锻炼眼球灵活性和注意力。
4. 进行深度知觉训练,如通过观察不同大小和距离的物体来培养学生的深度感知能力。
5. 分组进行视力保护宣传活动,让学生设计海报或小册子,向同学们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总结:1. 回顾本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 要求学生填写一份视力保护承诺书,承诺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注意眼健康。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所学的视力保护知识和技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每天进行眼保健操和视力训练活动。
2. 组织学生参观眼科医院或请眼科医生来学校进行眼健康讲座。
3. 定期进行视力测试,以跟踪学生的视力健康状况。
评估方式:1. 视力测试表格和记录表的填写情况。
2. 学生对视力保护知识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3. 学生设计的海报或小册子的质量和内容。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的光线充足,避免过亮或过暗的环境。
2. 鼓励学生每隔一段时间休息眼睛,远离电子屏幕。
3.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眼睛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家长和学校医务室。
《给我三天视力》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牛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 “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用一课时口读。
课文自读提示一、关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乂入剑桥的拉徳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人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住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來了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 还写了儿部自传性小说,《我所住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來》《我的信仰》《小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为寂静并不存在,她口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
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亲密朋友。
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肓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
笫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
她的精神受人们的崇敬。
1964年被授了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B由勋章。
次年乂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二、白读引导1、要求学住预习课文,并借助《语文读本》人体上了解全文的面貌。
这人约要用15至20 分钟。
布置预习时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课文后练习一的第一、二两问题。
要强调“三天”这个字眼, 注意作者在三天里看到了什么,抓住其中主要的事物來透视她的思想感情。
最好是一边读一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画出来,或者加几句旁批,为课上细读作好准备。
《给我三天视力》教学设计良渚职高陆海霞【设计理念】1、教材分析本篇文章是职高语文人教版第二册教材散文单元中的选学课文。
教参建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丰富的感情及蕴含的哲理;了解散文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品味散文优美而风格各异的语言。
本课教学需要三课时。
这是一篇对学生情感教育、思想陶冶的经典课文,所以整体体会、领悟课文中的情与理应放在重点。
并且把这一块内容单独拿出教学也不失为一堂完整的课。
2、学情分析职高学生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上欠缺,有思维懒惰,消极等待的普遍特点。
为改变这种状态,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策略等方面多花心思,必须从调动情绪、激发兴趣入手,采取生动多样的教学手段,创造开放的课堂环境,宽松的氛围。
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积极热情的状态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全面发展。
3、设计理念与思路读了这篇课文,无论是我还是学生都受了不小的震撼,应该说这篇课文不仅仅是文字精美,艺术表现手法精妙,而更多的营养应该来自于文章的思想内涵,主人公的精神境界,人格魅力,以致于洋溢于字里行间的对待生活的热切态度等等。
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思想陶冶、品格提升的经典课文,所以我把整体体会、领悟课文中的情与理放在了重点教学,对情与理精雕细刻,使学生思想营养的汲取达到极致。
在教学方法方面本课适合运用“生成——探究”式教学。
在学习情境、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和活动的空间,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具有弹性和可塑性,提高了教学预设的质量。
由于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动,所以在生成与探究活动中更能发挥主动性,体现主体性,使整个课堂潜在的自我教育多于来自老师的教育,这是最佳的教育之一。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和领悟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汲取思想营养。
2、得到警示:要珍惜光明,珍视、热爱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学习重点】体会、领悟情与理。
【学习课时】第一课时【情境、方法设计】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采用“生成——探究”式教学,激发、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开放、鲜活的课堂氛围。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视力训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视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学会正确的用眼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视力训练技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提高学生的视力。
教学重点:1. 正确的用眼方法。
2. 简单的视力训练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视力训练的持续性和坚持性。
2. 将视力训练融入日常生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或黑板。
2. 视力训练器材(如视力表、眼保健操教材等)。
3. 学生用眼情况调查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视力情况吗?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视力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保护视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二、讲解视力训练的重要性1. 教师讲解视力训练的意义,强调正确用眼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如何做到正确用眼,保护视力。
三、学习正确的用眼方法1. 教师展示正确的坐姿、阅读姿势和书写姿势。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纠正不良用眼习惯。
四、视力训练技巧1. 教师讲解简单的视力训练技巧,如眼球运动、远眺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视力训练。
五、总结本节课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视力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视力训练技巧?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视力训练实践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视力训练实践,如眼保健操、眼球运动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三、视力检测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视力检测,了解训练效果。
2. 学生填写视力检测记录表。
四、总结本节课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视力训练的持续性和坚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训练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视力训练的认识和态度。
2. 学生掌握正确的用眼方法和视力训练技巧。
3. 学生在视力训练中的参与度和训练效果。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视力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视力保护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2. 通过视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视力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1. 视力保护知识的学习。
2. 视力训练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 视力训练的坚持性。
2. 视力训练效果的评价。
教学准备:1. 视力测试仪器(视力表、视力检测卡等)。
2. 视力训练教材(视力训练图、视力训练卡片等)。
3. 教学PPT或黑板。
4. 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视力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视力状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保护视力的方法吗?二、新授课1. 教师讲解视力保护的基本知识,包括用眼卫生、合理用眼时间、正确姿势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保护视力的方法。
三、视力测试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测试,了解学生的视力状况。
2. 学生填写视力测试记录表。
四、视力训练1. 教师讲解视力训练的方法,如眼保健操、视力训练图、视力训练卡片等。
2.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视力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视力保护知识?你们有没有坚持做眼保健操呢?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授课1. 教师讲解视力训练的注意事项,如坚持训练、正确使用视力训练器材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视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三、视力训练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视力训练,重点讲解视力训练图和视力训练卡片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视力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四、视力测试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测试,了解视力训练的效果。
2. 学生填写视力测试记录表。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视力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视力训练的感受,教师点评。
教学评价:1. 视力测试记录表:通过视力测试记录表,了解学生的视力状况和视力训练效果。
2. 学生反馈: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视力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视力训练的坚持性。
关注眼睛视力健康教案7篇关注眼睛视力健康教案7篇关注眼睛视力健康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由于现在很多的小朋友不知道注意用眼卫生,造成近视等许多眼部疾病,所以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眼睛。
2、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放在对幼儿日常用眼的规范,让幼儿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用眼和不正确的用眼对眼睛造成的不同影响。
活动准备:笔、课本。
活动过程:1、眼睛离书桌过近会近视2、用脏手揉眼睛会眼睛疼3、沙子进眼睛,找大人帮忙4、正确的用眼方法,眼睛会健康、漂亮5、让幼儿演示不正确的写字方法,眼睛易疲劳、模糊。
6、小朋友要注意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揉眼睛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由于眼睛是身体的重要部位,不能让幼儿亲身体会眼睛疼痛是什么感觉,因此个别幼儿可能记忆不太深刻,所以我会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范他们的用眼卫生,尽量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注眼睛视力健康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眼睛的功能,知道眼睛能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
2、懂得保护自己的眼睛,知道用眼卫生。
3、初步了解眼睛的常识。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猜谜。
1、今天请大家来猜个谜语: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个黑葡萄。
二、让幼儿知道眼睛能看东西。
1、请大家把眼睛闭上(老师做小猫洗脸的动作):你们知道我刚才做什么动作了吗?2、幼儿睁开眼睛后,再做一次同样的动作:现在你们知道我做什么了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刚才为什么不知道?3、小结:小眼睛真有用,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睁开眼睛就都看见了,眼睛可以让我们看见东西。
三、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眼睛。
1、引导幼儿看教室里的东西,并表达出来:你的眼睛现在在看什么?2、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看到的各种东西或场景:你的眼睛还看见什么?3、教师表演找橡皮、穿针线:请你们看看我用眼睛干什么了?你们用眼睛可以干什么?四、结合幼儿用书讨论,怎样保护眼睛。
视力训练课程教案教案标题:视力训练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视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视力健康。
2. 提供一系列视力训练活动,以帮助学生改善视力。
3. 培养学生对眼睛保健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视力的基本原理、常见的视力问题以及保护视力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各种视力训练活动来改善视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视力保健的重视,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1. 视力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问题。
2. 视力保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视力训练活动的实施和效果。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护视力健康。
2. 如何通过视力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视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和粉笔。
2. 视力训练活动的材料,如视力表、眼保健操等。
3. 学生手册或小册子,用于记录学生的视力训练进展和提供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视力的关注。
- 提问:你认为视力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多重要?为什么?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视力的基本原理,包括眼球结构和视觉神经传递过程。
- 解释常见的视力问题,如近视、远视和散光,并讨论其原因和症状。
- 提供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合理安排用眼时间等。
3. 视力训练活动(25分钟)- 分发视力表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视力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 进行眼保健操,引导学生按照指导动作进行眼部放松和眼球运动。
- 引导学生进行眼球追踪训练,如追踪移动的物体或追踪字母、数字等。
- 引导学生进行眼球调节训练,如远近调焦、调节不同大小的字体等。
4. 总结和反馈(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视力训练活动中的体验和进展。
- 提供学生手册或小册子,让学生记录并继续进行视力训练。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视力训练,并记录训练效果。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课题教案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课题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课题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课题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指导学生认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培养学生良好地用眼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在行动上落实,并坚持做到预防近视的几点要求。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保护眼睛的挂图或幻灯片及视力表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前边学习有关人体的知识。
2、讲述: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蓝蓝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无边的海洋,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各种各样的动物,你们喜欢吗?这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是用眼睛看到的,你们想想,如果眼睛不好,还能看得清楚吗?所以,保护眼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保护眼睛”。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1)看图:出示图(2)分小组讨论:这图说的是什么?(3)全班讨论。
(4)教师讲述:这图告诉我们:工作、学习、生活和保卫祖国都需要有一双好眼睛,如果眼睛不好,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就会影响学习、影响工作、给生活带来不方便,更不可能担负起保护祖国的任务。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教育学生要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1)看图: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2)提问:①为什么看书写字的姿势要端正?眼睛离书本距离不要太近?(一市尺)②看书写字时间长了,向远处眺望一会儿有什么好处?③为什么要认真做眼保健操?(3)看图: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4)提问:①长时间、近距离的看电视或玩游戏机有什么害处?②为什么走路和躺着看书都不好?③趴在桌子上,近距离的看书写字有什么害处?(5)全班讨论:①为什么要保护眼睛?②少年儿童的眼睛容易得什么病?③你知道什么是近视?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近视有什么危害?④联系自己说说今后应纠正哪些不良的用眼习惯。
《给我三天视力》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认识作者纯洁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
2、品味文章精警句段。
教学方法自读一一点拨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电脑显示《二泉映月》的画面及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
)在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中,老师导入。
教师语: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从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听出的是”(坎坷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板书:给我三天视力二、整体感知1、从文题来看,这是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读课文,这三天光明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明确:“塞满那美妙的回忆”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2、眼睛是心灵的门窗。
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们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暗示。
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吗?提问: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三天美妙的时光,(自读课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动内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明确:(多媒体以表格形式出现)第一天白天: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夜晚:回忆这一天。
(亲人,友人)第二天白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夜晚:看戏(艺术)第三天白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夜晚:看喜剧。
(平常生活)小结:三天的活动,虽是想象的,却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是作者精神世界和人格的写照。
三、透视语言,体会思想感情(对比阅读)(课前印发阅读材料,引发学生比较思维,激发阅读兴趣。
第十四课 给我三天视力
海伦·凯勒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生字,理解新词。
2、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作品在质朴的语言中洋溢着的诚挚美好的感情。
4、品析课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重点难点】
1、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认识作者纯洁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
2、品味文章精警句段。
【教学方法】
自读——点拨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时导入】
现场体验失明的感觉:请两位同学蒙上眼睛绕教室一周,并回到自己熟悉的课桌旁拿出一支笔,写一句话。
说说你的感受。
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从盲人阿炳的《二泉印月》中听出的是……(坎坷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盲聋哑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知识技能】
一、给画线的字注音
银y ín 桦hu à粗c ū糙c āo 琐su ǒ碎su ì朕zh èn 兆zh ào 讴ōu 歌ɡē忠zh ōn ɡ心x īn 耿
ɡěn ɡ耿ɡěn ɡ怡y í然r án 自z ì得d é葱c ōn ɡ茏l ón ɡ深sh ēn 邃su ì温w ēn 驯x ùn 浩h ào 瀚h àn 骸h ái 骨ɡǔ混h ùn 沌d ùn 钥y ào 匙shi 虔qi án 诚ch én ɡ朦m én ɡ胧l ón ɡ崭zh ǎn 新x īn 船chu án 舶b ó拖tu ō驳b ó壁b ì垒l ěi 宫ɡōn ɡ阙qu è巍w ēi 峨é琳l ín 琅l án ɡ谐xi é谑xu è天ti ān 赋f ù馨x īn 香xi ān ɡ聆l ín ɡ听t īn ɡ
银桦 粗糙 琐碎 朕兆 讴歌 忠心耿耿 怡然自得 葱茏 深邃 温驯 浩瀚 骸骨 混沌 钥匙 虔诚 朦胧 崭新 船舶 拖驳 壁垒 宫阙 巍峨 琳琅 谐谑 天赋 馨香 聆听
二、给多音字注音
角ju é色s è角ji ǎo 度d ù对du ì称ch èn 称ch ēn ɡ道d ào
(1)角:角( )色 角( )度
(2)称:对称( ) 称( )道
三、识记字形
馨x īn 香xi ān ɡ钟zh ōn ɡ磬q ìn ɡ罄q ìn ɡ竹zh ú难n án 书sh ū磐p án 石sh í讴ōu 歌ɡē呕ǒu 心x īn 沥l ì血xu è崎q í岖q ū翁w ēn ɡ妪y ù宫ɡōn ɡ阙qu è上sh àn ɡ阕qu è昏h ūn 厥ju é蕨ju é类l èi 植物
(1)x īn( )香 钟q ìn ɡ( ) q ìn ɡ( )竹难书 p án( )石
(2)ōu( )歌 ǒu( )心沥血 崎q ū( ) 翁y ù( )
(3)宫qu è( ) 上qu è( ) 昏ju é( ) ju é( )类植物
四、词语释义
凹凸不平: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习以为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漠然置之: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成年累月: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
形容时间长久。
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忠心耿耿:形容非常忠诚。
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冲锋陷阵: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
形容作战勇猛。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巍然耸立: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五、近义词
1、考察 考查
考察:表示实地调查,深入细致地观察,目的是探求本质。
考查:表示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
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
学以致用:(1)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勤于考察和思索。
(2)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
2、变换 变幻
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事物。
变幻: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事物。
学以致用:(1)魔术师不停的变换着花招,让人眼花缭乱。
(2)极光变幻着色彩,如一匹舞动的丝绸。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在生命的88年里,有87年在黑暗和寂静中度过。
19个月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7岁时,安妮·莎莉文走进了她的生命,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1902年),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健康人带了了鼓舞。
海伦·凯勒后来成为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
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举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
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教学过程】
1、速读课文,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并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至6段)先提出问题,并通过自身的感受表明自己对光明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7至42段)幻想获得视力后所见到的美妙世界。
第三部分((第43段)作者建议人们要感受生活的美好。
2、在这假想的三天光明里都要看些什么?
【明确】第一天,端详周围的亲人和所有亲密的朋友,看清家里的摆设,在森林和田野散步。
第二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美术博物馆,看戏、看电影。
第三天,周游纽约城区。
3、阅读第40段,想一想海伦有一颗怎样的心?
【明确】海伦深知人间有快乐也有痛苦,她有一颗博爱的心,她愿人类欢乐幸福,她又特别同情苦难者。
4、对它(痛苦)闭上了眼睛,也就是闭上了心灵和思想。
这句话你怎样理解?【明确】海伦认为只有正视人间的痛苦,思考痛苦的根源,才能消灭痛苦的根源,使人类都获得幸福。
5、从文题来看,这是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读课文,这三天光明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
【明确】“塞满那美妙的回忆”,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6、海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顽强的人;一个乐观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积极进取,有着强烈的求知愿望和真挚爱心的人。
【课后作业】
见习题册
【板书】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