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8 两位数减一位数第2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52~55页,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推位算法,本节课在此基础,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能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分解及竖式写法4.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难点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分解及竖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小棒。
学生准备:练习本,小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图导入新课:师:多媒体播放动画:同学们植树,要植34棵,已经植了8棵,还要植多少棵树?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生:34+8生:34-8师:用需要植树的棵树减去已经植了的棵树,就是还需要再植多少棵。
设计意图:从故事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渴望解决问题的愿望。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借此了解学生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掌握程度以便合理的组织教学。
二、探究新知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师:求还需要植多少棵树,要用要值得棵数,减去已经植了的棵数,就是还要植的棵数。
所以这里应该用减法列式为:板书34-8= 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呢?方法一:先从34里拿出14,14减去8得6,再用20加6得26。
⑴学生用小棒自己摆一摆⑵板书分解算式:34-8=2620 146引导学生认识到:34减8等于26。
引导学生认识到把3分成20和14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解算式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分解的计算方法,理解34减8等于26的计算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摆一摆,教师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四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2.分层目标。
目标水平目标阐述备注下限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会解题方法,能正确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适合×××、×××等同学上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自主地进行解题方法的探索活动,通过自己概括、分析、比较进行自主学习适合×××、×××等同学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练习纸,学具,卡片;每组准备:小棒,记录纸。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
场景一:佳佳只有8元钱,想买(这里的一种商品),还要攒多少钱?攒是什么意思?你能列个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先说说想买什么,再把算式写在纸上。
2.了解情况:了解哪些学生在计算中有困难,哪些学生已经会算了。
3.分组活动:调整座位,已会的学生坐在一起为一休组,还有困难的坐在老师边上为丁当组。
二、提供工具,探索方法1.主体活动:确定例题→给出学习建议→小组活动,试着算一算→运用所提供的学具找方法→组际交流→全班交流。
学习建议:一休组:(1)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讨论用多种计算方法,并试着记录下来。
丁当组:(1)先合作摆学具,再算出得数。
(2)归纳组里共有几种不同摆法。
为方便交流,我们以买小熊为例来学习36—8这道题。
2.教师主导活动。
(1)安排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不会做的,通过教师引导先摆学具再进行计算,然后归纳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教案第一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将例题制成的课件,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13-7 15-6 17-878-8 45-30 97-7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1、谈话引入师: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第一排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三、自主探索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课件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师:你知道这样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36-8=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师: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易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这种教案适合小学生学习,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案将包括以下内容:一、知识点概述二、退位减法的步骤三、实例练习四、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一、知识点概述退位减法是一种常用的减法方法,也是小学数学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情况,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退位减法的主要思想是将较小的数位向高位“借位”,使得退位后减法变为加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掌握退位减法对小学生来说非常有益,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水平。
二、退位减法的步骤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被减数和减数的大小关系。
2.将被减数和减数按照个位、十位进行对齐。
3.从个位开始,用减数减去被减数相应位上的数,并将结果记录在差的对应位置上。
4.如果被减数的某一位比减数小,就要将高位借位。
5.重复3、4步骤,直到所有位都被减完为止。
举个例子,假设要计算36-8,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被减数和减数的大小关系。
显然,被减数36比减数8大。
2.将被减数和减数按照个位、十位进行对齐,即36-8变为36-08。
3.从个位开始计算,用减数8减去被减数6,得到差2,将其记录在个位上。
4.无需借位,继续计算。
5.用减数0减去被减数3,显然需要借位。
将10位的“3”借1,变为13,再用0减去13,得到差-13,将其记录在10位上。
6.计算完毕,得到结果为28。
三、实例练习下面列举一些实例,供小学生练习使用:1.75-4=?2.89-6=?3.62-7=?4.35-9=?5.51-3=?四、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退位减法方法,老师应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让学生先掌握两位数和一位数的加减法,掌握进位、借位的概念。
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演算方法理解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
4.通过实例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教材应该选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1.引入。
出示数字娃娃3、0、4、8。
谈话:小朋友们,这里有四个数字娃娃,你能用其中的三个数字娃娃组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题目吗?比一比,看谁写的多。
学生试写,并组织交流。
2.激疑。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算式,如:48 - 3 38 - 4 84 - 330 - 8 34 - 8 43 - 8提问:你能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吗?3.揭题。
谈话:在这些算式中,哪些算式我们已经学过?像30 - 8、34 - 8、43 - 8这样的算式你们会计算吗?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的开始,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通过两组算式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准了起点,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探索新知1.教学30 - 8。
启发:我们先来看30 - 8这道算式,你会计算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学生试算后,同桌交流。
组织反馈:(1)指名演示摆法,边用小棒摆一摆,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先摆3捆,再拿出1捆拆开,从中去掉8根,剩下的2根和2捆合起来就是22根。
)(2)指名在计数器上演示计算过程,边拨算珠边说计算过程。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一年级下册)》36~37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理和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意识、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绿色家园图画展的情境,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板贴、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利用1到10数字画出小鸟图形。
我们一起乘着小鸟的翅膀来到了学校,学校里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那?举行了绿色家园图画展。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先出示5条数学信息:一年级展出9幅画;二年级展出30幅画;三年级展出38幅画;二年级来了8人;三年级来了24人。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合并问题(少多少人或多多少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教师适时板书30-9、38-30、38-9、24-8,并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就要用减法。
师:孩子们,像38-30这样的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幅)二、你说我讲(一)教学“30-9”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师:30-9与我们以前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有什么不同?预设:以前学习的减法直接从个位减,而这个题目却不行。
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呢?咱们请小棒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请你拿出三捆小棒,先想一想,然后动手摆一摆、算一算。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小学一年级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要如何制作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1】第一节: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第xx页例1教学目标:知识: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力: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德育:进行细心认真教育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口算方法,理解算理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具:小黑板、投影机、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54+836+775+629+54+376+8612-715-813-614-520+450+37+605+309+437+5662+475-330+(11-4)40+(15-9)10+(13+-7)20+(10-6)二、新授1、出示23-7=?口算说算理,强调个位相减2、出示23-7=?怎么算呢?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该怎么办?3、拿出小棒摆一摆23-7=161013627-73减7不够要从10中拿出1个和个位数合一起13-7=6剩下的10再加得164、同桌说23-7的算理三、小结四、达标测评1、32-5=?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减5不够减怎么办?30-6=?0减6不够减怎么办,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0-6=24201042、第48页第3题板书设计:5、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第一节: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第二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巩固练习(一)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巩固练习(一)教学目标:知识: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两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德育:计算要细心教学重难点:熟练的掌握口算方法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具:小黑板、投影机、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口算:16-811-512-913-720+56+3450+1837+4052-760-693-1847-7二、口答(1)从停车场上开走5辆汽车,还剩12辆,停车场上原有多少辆?(2)湖边有24只小船,划走6只,还剩多少只?(3)47页5、6题三、让学生说一说24-5和50-9这两道题怎样算才快?在计算时看到个位数不够减就用十九去减14-5得9,十位上少读1得10-9,十位上少读1得4。
一年级数学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例题情景图的课件(或挂图)。
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一、复习准备口算。
开火车。
28-4=76-3=16-9=17-8=65-5= 15-7=你能把这几列火车整理吗?为什么这样?(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看小明带来了什么?你们都有吗?它有什么作用呢?(蓄钱罐)里面攒了她的零用钱,你想知道有多少钱吗?(8元)他来到玩具,想买一件礼物送给好朋友,他能买什么呢?(为什么)?请听他的话,他能怎样解决吗?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36-8=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36-8先拿多少根?-8从哪里拿走8跟?不够怎么办?请你用小棒的方法探索一下计算的结果。
1、让学生同位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然后填上书。
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
2、请一位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示范。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计算方法?学生: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 6,再用16去减8得8,最后把8和20加起来就是36-8的差。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学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教师:在计算时,有很多算法,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就可以了,这样的减法算式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同学们明白没有?(5)看书,质疑。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两位减一位退位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两位减一位退位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理解退位的道理.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1)12-7= (2)20+4= (3)30+(1-4)= (4)35-3=15-8= 50+3= 40-(15-8)= 56-4=13-6= 7+60= 10+(13-7)= 23-2=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回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设疑导入: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教师出示例题.【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出示板书:23-7=】学生试着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谁给大家谈一谈?学生提出疑难:个位上的3减去7不够减.(2)操作探疑: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2个十,再拿出3根小棒,表示3个一,在课桌上摆好.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7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样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可能有的同学先去掉3根,然后再从整相小棒中抽出4根,这时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明确:从整捆中抽出4根,实际上就是把一捆小棒先拆开了,也就是把1个十看做10个一了.)(3)解疑明理: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依次出示下列图形: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先摆两根小棒和3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7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3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3根单根小棒.从13根单根小棒中去掉7根,还剩下6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小棒,所以,23减7应该得16.(4)归纳算法: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23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3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3合起来,然后用13减去7得6,再把6和剩下的1个十加起来.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逐步出示下式:③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完成后注意说说是怎么想的.如果第(3)小题学生有困难,可以讨论一下,然后再解答.(三)全课小结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随堂练习l.口算,教师让学生分析第一组中32-5的算法,然后学生独立计算.12-5= 16-9= 21-4=32-5= 46-9= 34-6=2.完成“做一做”第3题并指名回答“80-8=”、“56-7=”的算法.10-7= 60-9= 42-5=50-7= 80-8= 56-7=3.数学游戏:教师准备两位数的数字卡片若干张,学生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准备一位数的数字卡片若干张.教师举出一张,甲组举出一张,乙组求差.而后甲组求差.看哪一组做得又多又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内容:珠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珠算法的过程,熟练掌握并应用退位减法的口诀进行计算,同时结合满五十及破五减进行正确计算。
2、能用正确的拨珠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
3、使学生在参与珠算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珠算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4、学生了解要在相同的数位进行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会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珠算。
教学难点:掌握退位减与满五加、破五减合用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珠心算。
听说我们班小朋友的珠心算学得很棒,能让我看看你们的实力吗?二、基本功训练(数译珠实拨到想拨)第一个层次:看数布数(包括一位数、整十数和两位数)要校对,评一、两个。
第二层次:珠译数(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先看盘式图写数,再出示盘式图校对。
(一一出示盘式图,看图写数,最后一起出示校对。
)第三层次:定档练依次出示数,定档拨珠进行加减计算。
第四层次:看心算。
跟着算盘看动珠过程,心算。
三、新授1、过渡:看来小朋友们的珠算本领很厉害。
春天到了,让我们带上我们的珠心算本领和一颗向往春天的心一起走向大自然吧。
2、嘀嘀!校园里开来了3辆车,接小朋友春游去呢!(1)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大客车坐34人,中巴车坐30人,小轿车坐8人)(2)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试着提一提:A、大客车和比中巴车多多少座?B、中巴车比小轿车多多少座?C、大客车比小轿车多多少座?3、尝试解决问题(1)下面我们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哪一个我们已经学过了?(大客车和比中巴车多多少座?)(34-30)你是怎么拨的:拨入34,减30,在十位直接拨去3,等于4。
4、小组活动问题一:中巴车比小轿车多多少座?大客车比小轿车多多少座?出示学习单:1、在算盘上拨一拨,算一算。
2、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一年级数学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68面例2,P68做一做、2,P69练习十二、5,P70、9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充分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个位不够减,十位退一作十,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棒、教学过程:课前复习:11-516-817-929-978-7036-4(答案用动物卡片遮盖)这里有6只可爱的小动物,等着你们带它们游览数学世界呢!只要你用响亮的声音,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并且计算正确,就可以做它的好朋友啦!(分组奖励:准备小黑板)谁能用小棒表示36-4呢?一、情景导入:出示P67例1图(下两行货物展示柜)师:同学们,今天是多多的小店开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们看到了什么?多少钱呢?假如你有8元,想买其中一样东西,够钱吗?还差多少钱?怎样算出来的?二、探究新知:1、引出问题8-812-815-835-8(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与例2有关的问题,板书)同学们发现的这个问题,和书上小明遇到的难题一样哦!请大家翻开书本P68,看看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帮小明。
2、出示课题师:请问怎样列式?36-8和以前学的题目(36-4)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的减法。
(指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贴:“个位不够减”)(电脑演示:6-8不够减,怎么办?)3、探索基本的计算方法:(尝试)师:我们借助桌上的小棒来摆一摆。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概念。
2. 学会通过退位运算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
3. 练习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方法。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9各一张。
2. 白板、白板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知识(5分钟)1. 教师将数字卡片0-9都放在桌面上。
2. 教师提问:你们在数学课上学过的两位数有哪些?请举例。
3. 学生们回答:例如,12、35等。
4. 教师再提问:你们学过的两位数是由几位数字组成的?5. 学生们回答:两位数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
6. 教师从数字卡片中选择两张数字卡片,例如4和3,问学生们这两个数字可以组成哪个两位数。
7. 学生们回答:43。
8. 教师强调:两位数就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例如43就是一个两位数。
步骤二: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算式:“67 - 8 = ?”,询问学生这是什么运算。
2. 学生们回答:减法运算。
3. 教师解释:这是一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也就是从两位数中减去一个个位数的运算。
4. 教师出示另一个算式:“43 - 7 = ?”,询问学生这是什么运算。
5. 学生们回答:减法运算。
6. 教师解释:这个算式也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从两位数中减去个位数,但是可能需要退位。
步骤三:学习退位方法(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算式:“54 - 7 = ?”,请学生依次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学生们计算:4-7,发现4小于7,无法减。
教师指导:我们需要从十位上借一点,十位上的数字减1,然后个位上的数字加上10,所以变成14-7=?学生们计算:14-7=7,然后写出答案:7。
2. 教师出示另一个算式:“57 - 8 = ?”,请学生依次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学生计算:7-8,发现7小于8,无法减。
教师指导:我们需要从十位上借一点,十位上的数字减1,然后个位上的数字加上10,所以变成16-8=?学生们计算:16-8=8,然后写出答案:8。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2. 自主操作小棒理解算理,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提高运算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育活动开始了,老师为同学们准备活动器材。
女老师:一共有36个足球。
男老师:我们班借8个足球。
根据这两位老师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还剩多少个足球?你会列式吗?预设1:36-8=28。
预设2:36-8,被减数的个位6不够减8,怎么办呢?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一)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用喜欢的方式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会算的同学验证一下,看看得数算的对不对;不会算的同学也别着急,快想想办法解决这个困难。
(二)汇报交流1. 连续减。
学生作品:设问:8为什么要分成6和2呢?预设:被减数36个位上的6不够减8,把8分成了6和2,先去掉6个一,36-6=30,再算30-2,要打开一捆小棒,把1个十换成10个一,10个一减2个一等于8个一,再用20加8就等于28了。
像这样,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直接减不够减,可以先减去一部分,再减去另一部分,连着减2次,就能算出得数了。
2.利用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
学生作品:设问:为什么非要打开这一捆小棒?预设:被减数36的个位6不够减8,就打开一捆小棒,1个十换成10个一,和6个一合起来一共是16个一,用16-8=8,然后再用20+8=28。
3.利用10以内减法计算。
学生作品:预设:先用10-8=2,2再加上26等于28。
因为36个位上的6不够减8,所以要打开一捆小棒,也就是从被减数十位上借来1个十,1个十换成10个一,用10个一去减8个一了。
这样计算我们就把它变成了10以内的减法进行计算了。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前言本节课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课程,主要教授《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方法。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授课时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该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这种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概念;2.能够熟练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运算;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1.教材:一年级数学教材;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卡片、实物图片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通过向学生介绍新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
引导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加减法,你们知道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是什么吗?第二步:学习「退位」的概念向学生解释退位是什么以及退位是为了什么。
教学重点:1.10以内的运算;2.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运算。
教学难点:如何做两位数减一数位的减法运算。
第三步:教授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方法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并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例子1:在个位没有借位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减法运算?20 - 3 =?我们先在个位上进行减法运算,20 - 3 = 17,所以答案是 17。
例子2:在个位需要借位,十位上有数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减法运算?32 - 7 =?首先,在个位上进行减法运算,我们会发现3减7不行,没有办法减,这时需要向十位借1,即32中的3要向2借1。
从十位借到了1之后,32 - 7 就变成了 22 - 7,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答案是15。
第四步:分组进行练习将学生分为小组,在前十题来自试卷和板书示例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退位法分别自己编写10道题,并相互交换作答。
第五步:课堂讲解和反复操练方法当学生完成10道内部卷和板书示例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现场点评,正名其姓名后,评选出回答问题最积极的5名同学,让其上板书随机出20道退位法题,让其他学生积极尝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反复操练,让学生逐渐提高掌握能力。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观察、探索、讲解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口算练习)●一、情境导入1、师:淘气和笑笑来到学校阅览室里准备去借书,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出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有谁能试着把这些信息读给大家听听。
(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读出题中的信息。
)2、师:有哪位同学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选择问题板书: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连环画还剩多少本?●二、探究新知(一)探索几十减几的退位减法1、师:要求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板书30-7=这道题到底得多少,想想你准备怎样做?2、交流算法,明白算理:(1)、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师:请你们拿出小棒自己摆一摆,想一想先要拿出多少根小棒?(30根)边摆边想怎样从30根里减去7根。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摆好的同学请坐端正告诉老师,我请一个同学说说你是怎样从30根里减去的7根,生交流,师进行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里只有整捆整捆的,没有单根的,我们就可以把这里的一捆打开变成了10根拿去7根也就是减去7根,右边还剩下3根,加上左边还剩下的2捆就是23根。
(2)、用计数器拨一拨:谁愿意到前面来拨一拨给大家看看,边拨边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边叙述边拨计数器)。
(3)用竖式计算:我们也可以把我们刚才用小棒摆、用计数器拨的这个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列竖式:我们先用个位上的数0减去7(减不够)就跟我们摆小棒一样,没有单根单根的,我们想的一个什么办法,从整捆的借一捆当作几来减的,也就是找十位上借一当十,我们怕忘记了就在十位上打一个小圆点表示借走了一个(因为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10)再用借来的10减去7个位上还剩下3,十位上被借了1去了还剩下几呢?表示几个十(2个)用竖式计算也得到了是23本书。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简缩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迅速正确的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
难点:进一步理解算理,培养简缩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吗?虽然它们经常打打闹闹,但还是一对好朋友。
有一天,猫被困在数学王国,老鼠想去解救它,但要经过重重难关,解决很多数学问题,你想和老鼠一起去吗?那么,先来考考你。
二、强化方法(铺垫)1、(课件出示)25-386-434-225-986-834-61)读题直接说得数,并板书25-3和25-9的计算过程。
2)讨论:上、下两行算式有那些地方相同?那些地方不同?相同:每组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减数越大.差越小。
不同:第一行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先算个位减个位,十位数上的数不变。
第二行是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十位上分出一个一当10,用十几减去几,再把差和剩下的几十合并起来。
三、探密(形成技巧)1、看,老鼠已经来到了数学王国的门口。
(课件出示图片),但数学王国的大门还紧闭着,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个秘诀,秘诀就藏在这些算式里。
14-6= 24-6=34-6=44-6=54-6=你发现了什么?差的个位上的数都是14-6得来的,十位上的数比减数十位上的数少Io2、学生练习(已发口算题卡,集体订正。
)三、闯关(以不同的形式练习)1、第一关神枪手(口算) --------- 基础学生抢答,培养学生观察、反应、思维能力。
2、第二关火眼金睛(改错) --------- 提高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3、第三关智力考验(写算式)——创造让学生手、脑相结合,使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算式和不退位减法算式的区别4、第四关巧过木桩(接龙游戏,连续减9)——渗透初步渗透倍数思想,为以后除法的学习奠定基础[闯关成功]四、综合训练1、提问题并解答。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相关推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情景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
(电脑出示。
学生开火车练)11—3= 13—8= 17—9= 14—5=15—7= 12—3= 16—8= 13—7=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来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8—6= 87—3= 96—6=师谈话:把它们改为38—9=、87—8=、96—8=,你会算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减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三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2。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等问题。
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生:图上告诉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课件继续演示:两个小朋友进行对话。
左边的小朋友在问:“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赛车玩具,还要攒多少元?”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和想什么?生: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生答师板书36—8=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1)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生:35—2、76—4等算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能力。
重点和难点:探究算法
学具准备:若干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出示问题。
汽车3元,小猫玩具5元,小兔玩具15元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汽车和小猫玩具一共多少远?
小猫玩具和小兔玩具一共多少元?)
师:谁会解决?(教师板书算式)
师:你能不能提一个不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呢?
……
如果学生还有要说的就采取同桌交流的方式,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
师小结:黑板上有加法和减法解决的问题,同学们你来琢磨一下,一般情况下,什么样的问题用加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减法来解决?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把两个数量合在一起的时候用加法计算,当两个量进行比较的时候就用减法进行计算。
师:小兔玩具涨价了变成了34元,小猫玩具张涨成了8元,现在我来提问题你会解决吗?
现在的小兔玩具比小汽车多多少元?34-3=21(你是怎样算的?)
现在的小兔玩具比小熊玩具多多少元?谁会列算式?
生:我的算式是34-8=
师:这道算式算起来好像不那么轻松,难在哪呢?个位上的数字不够减。
那怎样解决这个困难呢?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尝试计算。
师:这算式中4-8够减吗?(全班几乎都说:不够减。
)
师:减8不够减,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不让学生立刻交流或回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大约一分钟之后)把你想的这种方法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
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借助小棒来试一试。
学生交流。
2、交流方法。
(1)方法一:
师:小朋友们都想出了很多办法,请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生:20-8=12 12+4=16
师紧接着再跟问一句:20-8是怎样减的啊?用10-8=2 2+10=12
总结0减8不够减,就向十位的2借一个1,也就是10。
(2)方法二:
师:还有谁想介绍自己的方法?
生:30有3个十,4-8不够减, 30给4一个十,4就变成14了,14-8=6,再加30减掉那个10后还剩的20等于28,所以34-6=28。
师:你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呵呵,我还能把这种方法讲成数学小故事呢,你想不想听?下面我们边摆小棒边讲数学小故事。
34-8 首先4站出来,说:“我来减8,因为我们都是个位上的数,一看,可是我太小了,减不了了,这可怎么办呐?”十位上的3说:“4不要害怕,我来帮你,我借给你1个10,你就变成了14,14就能减掉8啦,14-8=6,6+20=24。
^_^,我们终于胜利了。
(3)方法三:
师:谁还想说?
生:我的办法是先用34-4=30 然后一看还少减了一个4,然后再30减4就等于26。
(板书:34-4=30 30-4=26)
(4)方法四:(预计的方法没有出现)
生:34-10=24,刚才不是多减了一个2吗?再把2加上去就等于26了。
(板书:34-10=24 24+2=26)
师:刚才我们想出了4种办法,非常棒!
(5)方法五:
34-8不够减,就用38-8=30,多加了4所以再减掉一个4,就得到26。
30-4=26 (6)方法六:
由于交流的学生强调8写在4的下面,老师板演竖式。
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方法。
好啦,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三、继续计算,进行巩固
练习题一:40-3= 50-2= 30-6= 70-8=
练习题二:32-3=29
62-3=59
92-3=89
72-3=69
52-3=49
观察这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总结的规律,教师完善算式:( ) 2-3=9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