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编制
- 格式:pdf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10
348条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本文推荐348条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在写作英语毕业论文过程中能够合理参考。
1、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2、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3、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4、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5、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6、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7、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8、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9、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10、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11、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12、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3、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14、试论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回顾与展望15、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16、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17、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18、多元语境下英语研究的语用关注19、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20、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1、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2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23、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24、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25、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构建及评价的理论框架26、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27、基于三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编制与检验28、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29、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30、大学英语写作反馈方式的对比研究31、直面挑战“翻转”自我——新教育范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机遇与挑战3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33、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34、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与布局的思考35、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36、基于电子学档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37、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的几点思考38、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39、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40、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41、中外作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多维度语步对比研究42、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43、MOOC之于外语教育场域的思考44、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理论模式45、MOOC热点研究问题探析46、台湾成功大学从EGP向ESP转型的启示47、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48、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49、美国21世纪初外语教育政策述评50、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调查研究5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议论文句法复杂性研究52、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还是“在场”53、论外语教师PCK发展路径54、外宣翻译的名与实——张健教授访谈录55、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56、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57、美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模式分析58、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59、成就目标定向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60、大学英语课堂危机引发的思考及对策研究61、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句法操作规范研究62、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63、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64、学业用途英语、学术用途英语及优质外语教育65、大学生外语学习目标定向、学习焦虑和自主学习行为的结构分析66、英语写作的词汇丰富性发展特征——一项基于自建语料库的纵贯研究67、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68、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69、外语教育技术学论纲70、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书面反馈效果的案例研究71、商务英语写作多模态设计的实证研究72、学术外语能力层级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探讨73、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多模态功能的实验研究74、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现状与思考75、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76、“听说写一体”写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模因论的视角77、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78、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编制79、关于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文化反思80、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81、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82、读后续写题型研究83、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84、语言测试效度及其验证模式的嬗变85、“商务”依托式大学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86、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87、二语课堂互动话语中教师“支架”的构建88、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改革实践89、外语词汇磨蚀的动态过程研究90、注重英语专业的人文性——国家级教学团队“读议写”模块课程建设例析91、大学英语教师听力教学信念及其与教学实践关系探究92、英语专业综合课目标与教师素质93、教师身份构建——课堂提问遭遇沉默的会话分析94、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娱乐化改写95、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的构建——基于外语教育视角和实证研究方法96、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97、基于教学情境的外语教师非正式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98、解读《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99、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100、教育生态环境下分层次递进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123下一页。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摘要鉴于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性,有必要对其教师职业认同进行科学研究。
本研究在前期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上,对北京某高校284名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测试,编制了《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并重新选取168名免费师范生施测,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技术对量表进行结构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包括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三个维度;(2)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
职业态度。
1.引言免费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有着明确的职业定向,大学毕业后要回生源所在地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其中至少要在农村学校工作2年(国务院办公厅。
2007)。
这种受国家政策限定的职业发展状况对免费师范生的大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免费师范生由此而形成的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和认同状况,对其大学期间的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免费师范生肩负着国家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重大期望,承担着促进教育公平与提升教育质量的重任,Sachs(2001)认为。
“发展并维持一种强烈的职业认同是评判教师专业性以及与其他工作者区别的重要依据”。
教师职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方式、职业发展以及对待教育变革的态度,并且对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开展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有关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从总体上而言,在概念界定、理论模型和测量工具等方面还远未达成一致,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
尤其在国内,大部分相关研究基本局限在理论综述和调查分析,测量工具也基本属于研究者自编的调查问卷,缺少根据严格程序编制并进行信效度验证的标准化工具,不但对研究者的后续深入研究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且也阻碍了同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而专门针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及测量工具编制更是寥寥无几,例如王鑫强等(2010)编制的职业认同量表,测量对象为普通师范生,而普通师范生与免费师范生在教育制度、生源状况、就业政策、人才培养、社会舆论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教师组织认同量表 摘要: 1.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定义和作用 2.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组成部分 3.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实际应用案例 正文: 1.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定义和作用 教师组织认同量表是一种用于衡量教师对所在学校组织认同程度的工具。通过这个量表,学校可以了解教师对组织的忠诚度、满意度以及对学校目标的认同程度。教师组织认同量表对于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以及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组成部分 教师组织认同量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度:包括教师对学校的目标、价值观和文化的认同程度。 (2) 教师对组织的忠诚度:包括教师对学校的忠诚程度、对学校领导的信任程度以及对同事的信任程度。 (3) 教师的满意度:包括教师对工作环境、待遇和工作内容的满意程度。 (4) 教师的参与度:包括教师参与学校决策、活动和项目的积极性及程度。 3.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应用方法:在制定教师组织认同量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量表形式,如问卷调查、访谈等。在实施过程中,要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尽量让教师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想法。 (2) 注意事项:在制定和应用教师组织认同量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量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所选问题应具有代表性,避免主观判断。 - 尊重教师隐私,调查结果应保密,仅用于学校内部分析和改进。 - 定期进行调查,以便学校及时了解教师对组织的认同程度,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4.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实际应用案例 某中学为了了解教师对学校的认同程度,采用了教师组织认同量表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学校的目标、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度较高,但对工作环境和待遇的满意度较低。学校根据调查结果,加大了对教师待遇的投入,改善了工作环境,并加强了与教师的沟通。在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调查发现,教师的满意度和认同度都有了明显提高。
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的编制编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需要多面的考虑和深入的调研。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编制步骤和内容的示例,供参考:一、确定研究目的和对象确定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对该专业的认同程度,对象是在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二、明确量表维度和因素1. 理论认同:考察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 职业认同:考察学生对小学教师职业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以及对其职责和使命的回应。
3. 实践认同:考察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小学教育的实践意义的认识和评价。
4. 研究认同:考察学生对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自身参与研究的意愿。
三、编制问题项根据确定的维度和因素,编制一系列能够反映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的问题项。
例如:1. 理论认同:-我掌握了小学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我能够将小学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我对小学教育学科的深入理解使我更有自信心地从事小学教师职业。
2. 职业认同:-我了解小学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使命。
-我有强烈的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意愿。
-我愿意为了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努力和进取。
3. 实践认同:-我通过实习和教学实训活动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我对小学教育实践的能力和信心得到了提升。
4. 研究认同:-我认为教育研究对于提高教育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我愿意参与教育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研究能力。
-我认为教育研究可以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四、评分标准和量表形式根据问题项的性质,可以设计一套评分标准和量表形式。
例如,可以采用五点或七点量表,评分范围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
同时,可以为每个问题项设定一个权重,以反映其在维度和因素中的重要程度。
五、量表的试行和修改将编制好的量表应用于一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中进行试行,并收集反馈和意见。
根据试行结果,对量表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六、信效度检验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确保量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大学英语新手教师职业认同构建的自我对质研究唐进【摘要】采用自我对质法(self-confronted method,简称SCM)对两位大学英语新手教师进行五年的追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了五年间两位新手教师职业认同的变化历程,以及两种不同的职业认同发展路径.无论是哪种路径,其职业认同都是作为“人的教师”与作为“教师的人”不断磋商与重建的结果.研究还表明在入职初期,同时发展大学英语新手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术能力,以及来自其他教师的帮助可能都会对新手教师形成积极而稳定的职业认同产生深远的影响.【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年(卷),期】2015(036)002【总页数】8页(P34-41)【关键词】职业认同;大学英语新手教师;自我对质法【作者】唐进【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湖北咸宁43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1.0 概述国内外很多学者(Berliner,1987;Palmer,2005;吴一安,2008)认为外语教师技能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过程。
例如,Berliner(1987)就曾指出,教师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经历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熟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
虽然学者们对这五个阶段的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新手教师的概念相对明确,一般指没有教学经验或者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吴书芳,2011:70-73)。
新手教师大多需要花五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吴一安,2008:38),因此本文的新手教师特指入职不超过五年的大学英语教师。
“认同”的英文是“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之意。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个体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整体看法,是确认自己作为一位教师,允诺和遵从作为教师的规范准则,并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身份的重要标志(张军凤,2007:39-41)。
教师职业认同回答了诸如“如何成为教师?”“作为教师该如何行动?”“如何理解教师的工作?”等问题(Sachs,2005),体现了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积极与肯定的态度。
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
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李森
【期刊名称】《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6)005
【摘要】目的:编制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方法:运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设计原始量表,多次施测修改量表,采用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包含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和职业效能四个维度,累计贡献率63.053%,共12项题目;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结论: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可作为测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工具.
【总页数】6页(P152-157)
【作者】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李森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400715;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市,400715;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9
【相关文献】
1.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 [J], 赵宏玉;兰彦婷;张晓辉;张燕
2.大学生学校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 [J], 郭菊;单颖
3.职前警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J], 张佳佳;王鑫强
4.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背景下警校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编制——基于N学院的实证研究 [J], 金秋;陈勇
5.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量表的编制 [J], 高洁;邓一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吕红梅【摘要】运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设计原始量表,多次施测修改量表,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包含自我认同、对中职教师身份的认同、对所在中职学校的认同、对中等职教的认同、对教师外部因素的认同5个维度,累计贡献率64.415%,共47项题目;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该量表可作为测评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工具.【期刊名称】《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2)006【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编制【作者】吕红梅【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云南曲靖655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3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高低,关系到中职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肯定程度,职业认同既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提高中职教师职业素质,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中职教师职业认同,可丰富职业认同理论,进一步拓宽职业认同的研究领域,为制定中职教师政策,开展师资培训,师德培养以及进行教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现有的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来看,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关注较多的是大学教师(包括成人高校教师),其次是中小学教师以及幼儿教师等.通过他们的研究,开发了大量的研究工具并对我国部分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有了很好的认识.但是研究对象尚未涉及各级别各类型的学校,如残障学校教师、私立学校教师、高职教师等.从总体来看,目前对教师职业认同没有一个广泛认可的定义、结构和测量工具.而对中职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有四篇(实证研究3篇,理论研究1篇),研究的地域局限于东部发达地区—郑州[1]、南昌[2]、江西 [3].本研究在借鉴职业认同感及教师职业认同感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职教师的特点,理论建构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探索建构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维度结构,编制中职教师职业职业认同量表. 国外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认为职业认同与自我认同、角色、自我人格有密切关系,与社会情境密不可分.国内的研究者认为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4],或者是职业方面的自我认同,包括职业自我认知、职业自我体验、职业自我控制等.基于以上对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借鉴,及对中职教师特征的考虑确定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构成的5个维度:自我认同、对中职教师身份的认同、对所在中职学校的认同、对中等职教的认同、对教师外部因素的认同.自我认同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在本研究中,自我认同主要指中职教师对自己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积极性、人生价值等的认知.对中职教师身份的认同包括对本职工作的忠诚度、幸福感、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等;对所在中职学校的认同包括对所在学校领导管理、同事、学生、学校环境、幸福感、成就感等条目;对中等职教的认同包括对中职政策的知晓率、行业期待、中等职教的投入期望等;教师外部因素包括工资福利待遇、晋升培训、工作任务、社会地位等.2.1 问卷编制在文献查阅和对10名中职教师访谈基础上发展问卷原始条目.对10名中职教师进行预测,并请他们对问卷提出修改意见和对未涉及到的方面进行内容补充;请两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问卷进行评估并提出修订意见;请一名非心理学专业人士对词句的理解提出意见,进一步修正初始问卷.最终确定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50个条目.其中自我认同维度包括8个条目,中职教师身份的认同维度包括7个条目,对所在中职学校的认同维度包括20个条目,对中等职教的认同维度包括7个条目,教师外部因素认同维度包括8个条目.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2.2 研究对象中职教师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中从事教育与教学、教育科研与改革、实训(学生实习、训练)与就业指导、管理等各方面的人员.不包括外聘、兼职教师、退休教师以及后勤人员.研究依据云南的地理位置,选择云南东西南北中的中职学校,学校的选择兼顾以下几个特点:既有与他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又有非边境地区的学校、既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又有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既有民族聚居地区又有以汉族为主地区的学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6份,回收率95.29%,有效问卷422份,有效率82.75%.其中男教师183人(43.4%),女教师239人(56.6%).2.3 数据处理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3.1 项目分析对27%的高分组与27%的低分组进行t检验,分析各题的鉴别度.根据心理测量学原理,项目鉴别指数D≥0.40的被认为是区分度很好,0.30≤D<0.40的区分度较好,0.20≤D<0.30区分度尚可,D<0.20区分度差.分析结果显示,除第7、13,37题外,其它各题均有良好的鉴别度.3.2 探索性因素分析对50个项目的数据进行球形bartlett检验,结果显著,χ2=8572.593,P<0.001,并且KMO=0.942,表明变量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非常适合进行因素分析[1].50个项目的数据主成分分析(PCA),抽取公共因素,求得初始负荷矩阵,然后再用斜交旋转求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依据以下原则筛选条目:①因素负荷法,斜交旋转后因素负荷值<0.35;②因素个项目个数≤2;③因素中难以命名的项目.最终确定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由5个因素,50个项目组成.由陡坡图可以看出,从第5个因素以后坡度取向平缓,而且其特征值小于1,5个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64.415%,所以问卷保持5个因素最为适宜.5个因素的因素符合负荷矩阵见表1.4.1 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信度分析本研究采用以下2种方法检验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信度,分别是Cronbach Alpha系数和分半信度.详见表2.由表可以看出,Cronbach α系数和分半信度均在0.8以上,说明此量表信度颇佳.4.2 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效度分析4.1.1 内容效度.由于内容效度的确定没有可用的数量化的标准,只是一种推理和判断的过程,因此,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通常是根据理论假设和前期访谈的内容确定项目,然后由专家根据测验内容和假设的内容范围做系统的比较判断.若专家认为测验题目能够较好代表了所测内容,则测验内容效度就高.本研究在编制问卷时,考虑到现阶段中职教育的特点,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对中职教师的前期访谈、该领域的专家(心理学、社会学、测量学、人口学专家)的多次讨论,确定了问卷指导语、具体项目以及维度.然后对10名中职教师试测,对一些项目和项目用词做出了修正,最后再去征求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了问卷初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4.1.2 结构效度.采用维度之间以及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相关,通过效度分析发现,各分问卷条目间相关显著和Spearman相关显著,详见表3.各维度之间Spearman 相关在0.665-1.000之间,各维度与总问卷相关在0.826-0.940之间;所有相关均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每个维度都是总问卷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本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详见表4.5.1 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结构特征分析本问卷的编制以500名中职教师为被试,通过对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50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由五个维度组成:自我认同维度,对中职教师身份的认同维度、对所在学校的认同维度、对中等职教的认同维度和对教师外部因素的认同维度.从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的方差贡献率和特征根可以看出,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中构成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对所在中职学校的认同,该因素解释了总变异的64.415%,特征根为22.704.实质上,中职教师对所在中职学校的认同直接影响中职教师自我认同、对中职教师身份的认同以及对中等职教的认同度,而自我认同、教师身份认同、对中等职教的认同又反过来影响对所在学校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其它维度的认同最终是体现在对所在学校的认同维度上的.通过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因素分析,保留具有良好鉴别度的项目,共47个.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而得出的问卷因素结构与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同时,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0.848-0.946之间,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74.这些指标表明,《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各项指标达到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工具,并适用于开展相关的研究.5.2 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评分标准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采用5级评分,程度表现在职业认同上是从低到高(评分从1分到5分).问卷具体评分方法:职业认同平均分=各项目得分和/项目数.平均分,总问卷、各维度教师职业认同平均分在1~2很低,2以上~2.8之间较低,2.8以上~3.2之间为一般,3.2以上~4之间为较高,4以上~5之间很高.【相关文献】[1] 张娜.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9.[2]张葵葵.南昌市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其促进方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 [8] [9][3][4]陈水平,张亚玲.江西省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2.22.。
全面版大学教师职业满足度研究问卷英文版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Research QuestionnaireThis document aims to provide a detailed questionnaire for researching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e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to gather comprehensive data o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job that contribute to overall satisfaction levels.Personal Information1. Name:2. Age:3. Gender:4. Academic Rank:5.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Job Satisfaction FactorsPlease ra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on a scale of 1 to 5, with 1 being strongly disagree and 5 being strongly agree.1. I feel supported by my colleagues and administration.2. The workload is manageable and reasonable.3. The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are satisfactory.4. There are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5. I am satisfied with the work-life balance in my current position.Job ChallengesPlease rank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in order of significance, with 1 being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5 being the least significant.1. Lack of resourc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2. High student-to-teacher ratio.3.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cy.4. Limited opportunities for career advancement.5. Work-related stress and burnout.Job Satisfaction IndicatorsPlease indicate how important each of the following factors is to your overall job satisfaction, on a scale of 1 to 5, with 1 being not important at all and 5 being extremely important.1. Opportunities for professional growth.2. Supportive work environment.3. Recognition and appreciation for work.4. Flexibility in work schedule.5. Collaborative work culture.Additional CommentsPlease use the space below to provide any additional comments or feedback regarding your job satisfaction as a university teacher.Thank you for participating in this research questionnaire. Your responses are valuable in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job satisfaction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第 1 页 共 2 页
教师组织认同量表
(最新版)
目录
1.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定义和作用
2.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具体内容
3.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应用和意义
4.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正文
教师组织认同量表是一种用于测量教师对所在学校组织的认同程度
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了解教师的态度和情感,从而提高教师的
工作满意度和教学质量。教师组织认同量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对学校使命和目标的认同。这一维度主要考察教师是否认
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以及他们是否愿意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其次,教师对学校领导和管理层的信任和尊重。这一维度主要考察教
师对学校领导和管理层的满意度,以及他们是否相信学校领导能够为教师
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三,教师对学校同事的互动和合作。这一维度主要考察教师与同事
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情况,以及他们是否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共同
努力。
最后,教师对学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一维度主要考察教师是否对
学校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他们是否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应用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了解教师的态度和情
感,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教学质量。同时,教师组织认同量表也
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反馈机制,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教师组织认同量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可能无法充分反映教
第 2 页 共 2 页
师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
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就国内近十年的教师职业认同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然后总结反思了现有研究存在概念界定不一、研究对象范围受限等不足,提出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这一课题的实践研究,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教师;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教师职业认同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在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教师心理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职业认同逐渐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
纵观国内近十年来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文献,发现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文拟对我国近十年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作一个综合分析与介绍,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厘清发展脉络,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1.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范畴国内学者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研究、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教师职业认同与其他变量关系的研究。
1.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研究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目前学界尚无统一认识,但多数研究倾向于从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方面去分析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
以下梳理了较具代表性的几位学者对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划分,总体来看,有三分法、四分法等划分方法。
首先来看三分法。
多数按此类方法划分结构的研究者倾向于将“教师职业认同”视为一种“态度”,并从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倾向)去考量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
例如,孙利和左斌(2010)通过实证研究提炼出教师职业认同由职业认知(“敬业负责”、“教学行为”、“精力投入”、“教学结果”等)、职业情感(“工作时精神状态”、“成就感”、“教育理念”、“坚持性”的整合)、职业价值(“职业价值感”、“成就感”、“人际关系”的整合)三个维度构成。
李笑樱和闫寒冰(2018)提出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效能感三因素模式,以分析受这三方面影响的教师个体的行为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