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00.45 KB
- 文档页数:5
第5期总第115期2011年9月山东财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No.5Vol.115Sep 2011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金瑞庭(复旦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摘要:基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1978-2008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修正”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除了第二产业对能源需求产生压力之外,第三产业也表现出了对能源消费的增长势头。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5-0047-07收稿日期:2011-06-11作者简介:金瑞庭(1985-),男,浙江兰溪人,复旦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引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
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近2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达到了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
截至2010年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而众所周知,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能源同样扮演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源战略的合理制定,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现有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依旧是以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为主要增长极。
以2009年为例,相对于第一、第三产业而言,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3%。
不容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工业结构层次并不高,低水平的加工工业过快增长,而生产率提高较快和附加值较高的加工工业却增长缓慢。
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传统的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向多元化的能源结构转变是我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种转变主要受到能源消费需求的驱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我国需要在能源结构上进行调整。
同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也推动我国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促使我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利用。
因此,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其次,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增长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逐渐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这也对能源消耗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服务业相对于工业业务有着更低的能源消耗比例,因此经济结构的转变对于降低我国能源消耗的强度非常关键。
此外,技术进步的推动也可以改变能源消耗结构,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能源消耗的增加对经济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清洁能源的利用可以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这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还能够带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竞争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强对能源消耗结构的引导和调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能源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关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能源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消耗,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以能源的消费为基础的,经济要想快速的发展必须有着非常牢靠的能源供应源头。
我国只有采用节约能源的措施才能实现正真意义上的节约型社会,其关键就是提高整个能源的利用效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经验,简要的探讨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和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供各位经济人士参考,以更好的处理我国能源的利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增长分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也成指数关系增长,根据我国的经济能源研究所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在1999年能源的消费量达到100250万吨,占整个世界的百分之是以左右,在整个世界上仅仅的在美国之后,成为全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但是,相关的数据也表明我国的人均能源的消费只有0.84吨左右,这个数据占不到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1.9吨的一般。
从我国整个经济的规模来讲,1999年我国的国内平均生产总值也就是GDP占整个世界GDP的百分之四点一左右,换算到每个人的GDP还不及日本的六十分之一,不到整个世界人均GDP的八分之一。
此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整个经济的形式依然处于发展的阶段,这就可以肯定的预测将来我国的经济规模肯定会不断的增大。
相关的专家指出,依照我国当前的总体消费能力,如果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到达美国的标准,那就意味着全世界的煤炭资源、全世界的铁矿石、全世界的钢材、全世界的水泥等等一系列的资源都不够中国使用,也许这些数据不是那么的精确,但是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表明如果我国不改变现在的经济增长的模式,中国将变为整个世界的能源的黑洞,这不仅仅会影响到我国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从当前的我国的计划经济我们可以得到在二十一世纪的钱二十年我国预定的GDP总额要相对先前的水平翻两翻,但是我们从能源的角度来看整体的能源消费只能翻一翻。
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关探讨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一个惊人的水平上,导致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加强可持续能源利用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处于发展期。
因此,能源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42.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了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
这种增长趋势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可能造成巨大的威胁。
其次,加强可持续能源利用和促进环境保护是必要的。
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鼓励可持续能源的使用。
例如,国家制定了减少煤炭使用的目标,并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以替代传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还制定了一些法规规定对环境的保护义务和责任,如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实施偿付能力认证制度、建立国家环境基金、环保举债等措施。
然而,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这些措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可持续能源利用的发展。
首先是相对传统能源更高的成本和技术门槛。
虽然新能源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成本和工艺等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次是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存在不足,可持续能源市场的规模还不如传统能源市场。
只有把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做好,才能够大规模推广新能源和替代传统能源,缓解能源消耗过快的供需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采取行动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我们需要大力提高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和鼓励。
另一方面,在市场环境方面,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培育,发展可持续能源市场,优化能源市场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转化。
同时,还需要强化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理投资力度,对环境问题严格重罚,保护自然和人类生存的环境。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概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是经济增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此,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在这方面,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又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示范。
从“三步走发展战略”开始,中国积极发展能源消费,并大力实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已经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但能源消费对这种增长的贡献又有多少呢?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
2方法与数据来源为了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使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中国居民家庭消费金额(CPI),社会综合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IVA),固定资产投资(FAI),以及全社会能源消费量(TEC)等,这一组数据均涉及五年期(2014-2018),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和财政部等部门公布的数据。
3结果与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社会综合生产总值以年均增长7.86%的超高的速度发展,其同期全社会能源消费量年均增幅上升到2.83%。
从多元线性回归检验来看,由此可见,能源消费量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2014年能源消费量与2014年社会综合生产总值之间的系数(0.925)最大,这说明能源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同时,VAR模型也验证了此结论,2014-2018年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社会综合生产总值等变量的自相关性较高,当其中一种变量发生变化时,其他变量也会随之反映,充分说明了能源消费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4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从实证上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深刻的动态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的背后,是能源消费量保持良好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提高能源消费效率、实行更加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模式,就可以提高能源消费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更快发展。
收稿日期:2018-02-01作者简介:苏鋆珊(1995-),女,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与金融㊂第33卷第3期2018年5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O FC H A N G S H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V o l .33N o .3M a y .2018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苏鋆珊(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福建厦门㊀361005)[摘要]文章选取了1980-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和宏观经济的数据,就国内生产总值㊁煤炭消费总量㊁石油消费总量㊁天然气消费总量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这五个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㊁协整检验㊁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检验,基于实证的视角剖析了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㊂结果表明,我国煤炭消费量和石油消费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在影响力大小的方面,煤炭消费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石油消费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㊂从整体来说,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㊂最后,文章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实际,对我国优化能源结构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了相关建议㊂[关键词]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图分类号]F 064.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2-934X (2018)03-0116-08D O I :10.16573/j.c n k i .1672-934x .2018.03.017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t i o nS t r u c t u r e a n d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 i nC h i n a S UY u n -s h a n(W a n g Y a n a n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o n o m i cR e s e a r c h ,X i a m e n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m e n ,F u ji a n 36100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s e l e c t s t h e d a t a o n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a n dm a c r o e c o n o m y ofC h i n a f r o m1980t o2016,i n c l u -d i n gg r o s s d o m e s t i c p r o d u c t (G D P ),t o t a l c o a l c o n s u m p t i o n ,t o t a l o i l c o n s u m p t i o n ,t o t a l n a t u r a l g a sc o n s u m pt i o n ,a n d t h e t o t a l c o n s u m p t i o no f h y d r o p o w e r ,n u c l e a r p o w e r a n dw i n d p o w e r .T h e s e f i v e i n d e x e s a r e t e s t e db y un i t r o o t t e s t ,c o i n t e g r a t i o nt e s t a n dG r a n g e r c a u s a l i t y t e s t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s t r u c t u r ea n d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i s a n a l y z e dw i t h e m p i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C h i n a 's c o a l c o n s u m p t i o n a n d o i l c o n s u m pt i o n h a v e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p o s i t i v e e f f e c t o n 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a n d t h e i m p a c t o f c o a l c o n s u m p t i o n o n 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i s g r e a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o i l c o n s u m p t i o n .O n t h ew h o l e ,t h e c o n s u m p t i o n o f f o s s i l e n e r g y i nC h i n a h a s p r o m o t e d t h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F i n a l l y ,t h i s p a p e r p u t s f o r w a r d s o m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C h i n a t o o p t i m i z e t h e e n e r g y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a c qu i r e t h e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b a s e do n t h e a n a l ys i s r e s u l t a n d t h e a c t u a l s i t u a t i o n .K e y wo r d s :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c o i n t e g r a t i o n t e s t ;G r a n g e r c a u s a l i t y t e s t ㊀㊀一㊁引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能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经济增长的 发动机 ,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㊂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有煤炭㊁石油㊁天然气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等几种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能源也不断为我们带来了财富,然而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能源储量却日益减少,制611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㊂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与能源稀缺的矛盾也日益严峻,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更加凸显了能源危机㊂我国高度重视能源消费问题㊂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㊂在当今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早已成为我国的研究焦点㊂因此,研究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当今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㊂(二)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外学者K r a f t J和K r a f tA研究了美国G N P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得出美国G N P 是能源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的结论[1]㊂然而,Y u,E r o l发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2][3]㊂W a n k e u n O h和K i h o o nL e e对韩国1970-1999年的能源消费与G D P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4]㊂N a r a y a n 和S m y t h对能源消费与实际G D P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同时,能源消费还是实际G D P的格兰杰原因[5]㊂在国内,学者周建㊁韩智勇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6][7]㊂汪旭晖,刘勇亦有发现,确定我国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8]㊂肖涛㊁张宗益发现中国八大经济区域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因果关系[9]㊂郭四代检验新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发现了新能源消费能够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10]㊂此外,罗会军等人[11]㊁刘莎等人[12]㊁董春诗和王宁夏[13],还有蔡华㊁陈庆杰[14],成圆[15],金殿臣与李媛[16]等等也都对此展开了研究㊂2018年1月13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新时代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17]报告,对 十九大 后新时期的能源经济发展路径进行了充分的展望㊂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我们发现,学者多是检验分析单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对多种能源构成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㊂因此,本文将国内生产总值与由煤炭㊁石油㊁天然气㊁水电㊁核电和风电消费总量构成的能源消费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㊂㊀㊀二、指标选取与描述性分析(一)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我们知道,煤炭㊁石油㊁天然气㊁水电㊁核电和风电等构成了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㊂因此,为了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 D P),煤炭消费总量(C O),石油消费总量(P T),天然气消费总量(N G)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R E)作为指标,选取1980-2016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㊂国内生产总值(G D P)的单位为亿元,煤炭消费总量(C O),石油消费总量(P T),天然气消费总量(N G)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R E)的单位为万吨标准煤㊂为消除价格因素带来的影响,将国内生产总值(G D P)的数据按1980年的不变价格换算成实际G D P;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 D P)㊁煤炭消费总量(C O)㊁石油消费总量(P T)㊁天然气消费总量(N G)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R E)进行自然对数变换,以消除较大波动㊁克服异方差,并分别用L N G D P㊁L N C O㊁L N P T㊁L NN G 和L N R E表示㊂本文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为E v i e w s8.0㊂(二)数据描述1980-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主要包括煤炭㊁石油㊁天然气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其中以煤炭消费为主㊂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消费总量占67%,石油消费总量占20%,天然气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分别占2%和11%㊂这说明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7112018年第3期苏鋆珊: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中,煤炭㊁石油的消费量占有很大比重,传统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㊂、风电11%煤炭6720%图1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硕果累累,G D P和能源消费同步快速增长㊂从图2中可以看到,各类能源消费总量大体上都与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正向关系,其中趋势与经济走势最相近的能源消费量是煤炭和石油消费量㊂这表明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来看,煤炭㊁石油消费量的影响比较大,相反地,其他种类的能源的影响显得相对较小㊂198年1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年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年22年24年26年28年21年212年214年216年煤炭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石油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天然气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水电、核电、风电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图2㊀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各类能源消费总量变动趋势图1.实际G D P与煤炭消费总量的关系从图3中可以看出,1980-1996年期间,煤炭消费总量与实际G D P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而在1996-2002年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缓慢,煤炭消费总量也大体保持不变㊂这可能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发展过热,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同时政府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使煤炭的消费量大幅度减少㊂2002年以后,我国实际G D P飞速增长,而煤炭消费总量增率却明显变慢,这可能是因为国家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㊂198年1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年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年22年24年26年28年21年212年214年216年煤炭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图3㊀实际G D P与煤炭消费总量变动趋势图2.实际G D P与石油消费总量的关系从图4中可看出,1980-1993年,石油消费总量与实际G D P的趋势保持大致相同㊂1993-2003年,实际G D P缓慢上升,而石油消费总量继续保持平稳㊂2003年以后,我国实际G D P飞速增长,而石油消费总量增长率却明显变慢,石油消费总量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㊂198年1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年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年22年24年26年28年21年212年214年216年石油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图4㊀实际G D P与石油消费总量变动趋势图3.实际G D P与天然气消费总量的关系从图5中可看出,1980-1993年,天然气消费总量与实际G D P的趋势保持大致相同㊂1993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后,实际G D P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天然气消费总量大体上保持平稳,近年来甚至还有所下降㊂4.实际G D P与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的关系1980-2016年我国实际G D P㊁水电㊁核电㊁811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3卷风电消费总量变动趋势如图6所示㊂从图6中可看出,1980-1993年,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与实际G D P 的趋势保持大致相同㊂1993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后,实际G D P 有了明显的提升,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大体上保持平稳,近年来上升速度稍有提升㊂这表明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80年1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0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天然气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图5㊀实际G D P 与天然气消费总量变动趋势图1980年1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0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水电、核电、风电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图6㊀实际G D P 与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变动趋势图大力开发清洁能源,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㊂㊀㊀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我国各类能源消费量也呈现同步增长㊂然而,我国经济增长与上述四种类型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的关系,需要通过进一步模型的建立㊁分析和验证来确定㊂㊀㊀三㊁实证研究(一)实证分析方法基于上述分析,假定煤炭消费量㊁石油消费量㊁天然气消费量,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量与我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设定模型如下:L N G D P =c 0+c 1L N C O +c 2L N P T +c 3L NN G +c 4L N R E +ε其中,G D P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C O 代表煤炭消费总量,P T 代表石油消费总量,N G 代表天然气消费总量,R E 代表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㊂为消除数据间较大的波动和克服异方差,对各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 N G -D P ㊁L N C O ㊁L N P T ㊁L NN G 和L N RE 表示㊂c 0代表方程的常数项;c 1,c 2,c 3,c 4分别是四个解释变量的系数;ε代表方程的残差㊂综此,上述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㊂表1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样本数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L N G D P 3711.1290611.3527013.519248.4311121.617927L N C O 3711.6063511.5053112.4608110.674010.574695L N P T 3710.2755710.2515411.282159.3699610.640654L NN G 378.2577207.8043799.8144107.3470900.812954L N R E379.1835879.07086910.867077.7877970.885620㊀㊀为了避免虚假回归产生,本文首先使用A D F 单位根检验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单位根检测,当变量存在单位根时,对其进行一次差分或者n 次差分,直至该样本数据不存在单位根,此时称样本数据为平稳数据;紧接着,我们可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验证一下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㊂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则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确认各变量之间9112018年第3期苏鋆珊: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的因果关系㊂最后,分析总结实证检验结果㊂(二)实证分析过程1.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虚假回归,本文用E v i e w s 8.0软件对L N G D P ㊁L N C O ㊁L N P T ㊁L NN G 和L N R E 进行A D F 单位根检验,确保协整检验之前序列都是平稳的,根据S I C 准则选择滞后阶数,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㊀各变量A D F 检验结果变量A D F 检验值临界值/%510平稳性L N G D P -1.551639-2.957110-2.617434不平稳L N C O -1.548712-2.948404-2.612874不平稳L N P T 0.874950-2.945842-2.611531不平稳L NN G -1.834557-2.948404-2.612874不平稳L N R E -1.080482-3.540328-3.202445不平稳D (L N G D P )-3.317246-2.951125-2.614300平稳D (L N C O )-2.985772-2.948404-2.612874平稳D (L N P T )-5.476763-2.948404-2.612874平稳D (L NN G )-2.171449-1.950687-1.611059平稳D (L N R E )-6.416712-2.948404-2.612874平稳㊀㊀从表2单位根检验得出结论: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L N G D P ㊁L N C O ㊁L N P T ㊁L NN G 和L N R E 的原序列都是不平稳的;而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 N G D P ㊁L N C O ㊁L N P T ㊁L NN G 和L N R E 都是平稳的㊂因此,五个变量都属于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㊂2.协整检验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五个变量都属于一阶单整序列㊂紧接着我们可以进行协整分析,检验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㊂本文采用适用于多变量的J o h a n s e n 协整检验法㊂基于A I C 的准则,我们用V A R 模型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㊂用V A R (2)模型对数据进行J o h a n s e n 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及表4所示㊂表3中迹统计量的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五个变量之间至少存在2个协整关系;表3㊁表4最大特征根统计量的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五个变量之间至少存在1个协整关系㊂协整回归方程为:L N G D P =0.674330L N C O -5.060525L N P T -0.113168L NN G +1.595511L N R E(1)表3㊀迹统计量的J o h a n s e n 检验结果H y p o t h e s i z e d N o .o fC E (s )E i g e n v a l u e T r a c eS t a t i s t i c 0.05C r i t i c a lV a l u e P r o b .∗∗N o n e∗0.76138498.1780469.818890.0001A tm o s t 1∗0.52033649.4594147.856130.0351A tm o s t 20.36686824.4806229.797070.1809A tm o s t 30.2300408.94001015.494710.3710A tm o s t 40.0015230.0518273.8414660.819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注:∗表示在5%水平拒绝原假设;临界值由E v i e w s 8.0计算得出㊂21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3卷表4㊀最大特征根统计量的J o h a n s e n 检验结果H y po t h e s i z e d N o .o fC E (s )E i g e n v a l u e M a x -E i g e n S t a t i s t i c0.05C r i t i c a lV a l u e P r o b .∗∗N o n e∗0.76138448.7186333.876870.0004A tm o s t 10.52033624.9787927.584340.1040A tm o s t 20.36686815.5406121.131620.2528A tm o s t 30.2300408.88818414.264600.2956A tm o s t 40.0015230.0518273.8414660.819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注:∗表示在5%水平拒绝原假设;临界值由E v i e w s 8.0计算得出㊂㊀㊀由于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的系数为负,与实际不符,可能是因为我国天然气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量在整体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较低,且对煤炭㊁石油消费能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㊂因此,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法来对方程进行调整,调整以后的协整回归方程为:L N G D P =0.683505L N C O +0.391839L N P T (2)上述协整方程(2)显示,煤炭消费量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使G D P 增加大约0.783505个百分点,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石油消费量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使G D P 增加约0.391839个百分点,二者之间也为正相关㊂3.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五个变量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并不能够表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㊂因此本文将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确认五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并分析影响方向,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㊂表5㊀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N u l lH y po t h e s i s :O b s F -S t a t i s t i c P r o b .是否拒绝原假设L N C O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G D P 352.633310.0836拒绝L N G D P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C O 2.759530.0794拒绝L N P T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G D P 352.504510.0987拒绝L N G D P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P T 2.504880.0985拒绝L NN G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G D P 350.176400.8391接受L N G D P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N G 2.504510.0987拒绝L N R E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G D P 350.355140.7040接受L N G D P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R E 2.841000.0741拒绝L N P T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C O 354.207560.0245拒绝L N C O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P T 1.630470.2127接受L NN G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C O 351.066150.3570接受L N C O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N G 0.293710.7476接受L N R E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C O 352.841000.0741拒绝L N C O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R E 1.708820.1982接受L NN G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P T 350.878000.4260接受L N P T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N G 0.570980.5710接受L N R E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P T 351.228400.3071接受L N P T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 R E2.029370.1491接受L N R E d o e s n o tG r a n g e rC a u s e L NN G 351.865630.1723接受L NN G d o e s n o tG r a n ge rC a u s e L N R E 1.607820.2171接受1212018年第3期苏鋆珊: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㊀㊀根据表5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与各类型能源消费量关系的检验中,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煤炭消费量的自然对数(L N C O)和石油消费量的自然对数(L N P T)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L N G D P)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L N G D P)分别为天然气消费量的自然对数(L NN G)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量的自然对数(L N R E)的单向格兰杰原因㊂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我们在对不同种类能源消费量之间关系的检验中,发现石油消费量的自然对数(L N P T)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量的自然对数(L N R E)一样,它们均为煤炭消费量的自然对数(L N C O)的单向格兰杰原因㊂这说明当前煤炭和石油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种类,能够促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㊂这一结果可以为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依据㊂经济增长理论发现能源在一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与资本㊁劳动等生产要素一样,也是一国经济增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制约要素,而经济增长的波动也在影响着能源消费结构㊂高能耗㊁高产出带来的G D P增长,使国家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㊁产业结构优化日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提倡㊂因此,随着我国G D P的增长,天然气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的消费量也逐渐增长㊂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我国的经济现状相符㊂(三)实证结论分析本文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了1980-2016年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就下列五个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G D P)与煤炭消费总量(C O),石油消费总量(P T),天然气消费总量(N G)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总量(R E)进行单位根检验㊁协整检验㊁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检验,获得以下结论:首先,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L N G D P)㊁煤炭消费总量的自然对数(L N C O)㊁石油消费总量的自然对数(L N P T)㊁天然气消费总量的自然对数(L NN G)㊁水电㊁核电和风电消费总量的自然对数(L N R E),这五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㊂其次,协整检验结果发现: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㊂从上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煤炭消费量和石油消费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国内生产总值是天然气消费量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同样地,它也是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量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石油消费量和水电㊁核电㊁风电消费量均为煤炭消费量的单向格兰杰原因㊂最后,根据协整回归方程可以发现,煤炭消费量㊁石油消费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显著正相关㊂梳理格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煤炭消费和石油消费增长对G D P增长起正向作用㊂且在协整检验得出的协整关系式中,与石油消费量相比较,煤炭消费量的系数绝对值较大㊂这说明煤炭消费增长对G D P增长的作用大于石油消费增长对G D P增长的作用㊂㊀㊀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不同类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及因果关系也不尽相同㊂综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中,煤炭这种传统能源还是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最大贡献,而石油消费总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之㊂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为67%,石油所占比重为20%,水电㊁核电㊁风能所占比重为11%,天然气所占比重仅为2%㊂这说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炭㊁石油消费为主,反映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经济发展的高耗能问题依旧突出㊂因此,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我国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㊂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方面,要改善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努力将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的不断引导和支持,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鼓励新能源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㊂221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3卷从协整检验中可以得到,煤炭㊁石油这两种能源消费总量对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这就提示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与以往一样,煤炭㊁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仍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㊂所以,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坚持走节能降耗㊁减污之路㊂鼓励研究开发节能降耗技术,加大对能源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煤炭㊁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利用率,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㊂重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寻求经济㊁社会㊁生态效益的统一㊂虽然水电㊁核电㊁风能等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较小,且对经济发展没有体现出贡献,但它们与我国经济增长也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水电㊁核电㊁风能消费量是煤炭消费量的单向格兰杰原因㊂这说明发展和开发水电㊁核电㊁风能等新能源㊁可再生能源是我国今后能源消费的新趋势,也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消费,解决我国高耗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㊂因此,要加大对替代能源的技术研发,不断开发新能源㊁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挥它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K r a f t J,K r a f tA.O n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E n e r g ya n dG N P.J o u r n a l o fE n e r g y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J],1978(2):401-403.[2]Y uE S H,H w a n g BK.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E n e r g ya n dG D P:f u r t h e rr e s u l t s[J].E n e r g y E c o n o m i c s.1984(6):168-190.[3]E r o lU,Y uE S H.O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E l e c t r i c-i t y a n d I n c o m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e dC o u n t r i e s[J].J o u r n a lo fE l e c t r i c i t y a n dE m p l o y m e n t,1987(13):113-122.[4]W a n k e u nO h,K i h o o nL e e.C a u s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e n-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a n d G D Pr e v i s i t e d:T h ec a s eof K o r e a 1970-1999[J].E n e rg y E c o n o m i c s,2004(1):1-177.[5]N a r a y a nP K,S m y t hR.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a n dr e a lG D Pi nG7c o u n t r i e s:n e we v i d e n c e f r o m p a n e l c o i n t e-g r a t i o nw i t hs t r u c t u r a lb r e a k s[J].E n e r g y E c o n o m i c s, 2008(5):2331-2341.[6]周建. 十五 关于经济与能源增长速度制定的合理性分析[J].统计研究,2002(3):24-27.[7]韩智勇,魏一鸣.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12):17-21. [8]汪旭晖,刘勇.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协整分析和G r a n g e r因果检验[J].资源科学,2007(5):57-62.[9]肖涛,张宗益.八大经济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4):139-146. [10]郭四代.我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2(5):35-37.[11]罗会军,范如国,罗明.中国能源效率的测度及演化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15,(5):54-71. [12]刘莎,杨海余,洪联英.我国能源资源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及评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119-126.[13]董春诗,王宁夏.能源产业发展对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7-13.[14]蔡华,陈庆杰.新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物流科技,2017(3):98-101.[15]成圆.能源节约㊁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增长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7(4):15-16.[16]金殿臣,李媛.能源消费㊁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1953年-2014年的数据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7(5):55-57.[17]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新时代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R].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8.3212018年第3期苏鋆珊: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其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特征以及经济增长模式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为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然后,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效应。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特征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演变趋势,分析影响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键因素,评估不同政策措施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效果。
本文将提出促进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目标。
二、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能源消费现状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
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能源消费结构上,中国长期以来依赖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增加。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方向发展。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一、研究背景能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如今全球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能源消费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而在能源消费的过程中,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也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关系是近年来经济学领域内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这个话题上,经济学家们探究的主要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破坏环境,如何有效利用能源资源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究其相互作用的机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能源消费结构的类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分为单一能源结构、混合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结构等三种类型。
1. 单一能源结构单一能源结构是指使用一种能源来满足全部需求。
在短期内,单一能源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消费成本,提高供给能力,符合快速增长社会的需要。
但是,单一能源结构在长期来看,会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混合能源结构混合能源结构是指使用多种能源来满足需求,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混合能源结构可以依照时段和条件的需要进行替代,出现一种能源消费不足或者能源生产过剩的情形,可以采取其他的措施进行补偿。
3. 可再生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结构是指将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消费主要来源,促进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的新型的能源消费结构,该模式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特别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也被广泛推广。
对于单一能源结构,其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常常会受到短期目标影响,在单位消耗降低的情况下,会更多地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混合能源结构则会更多地体现出对于社会经济的贡献,因为它考虑了长期的发展和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更具有灵活性。
混合能源结构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助力。
可再生能源结构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它目前还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的限制。
即使如此,它仍然是未来的潜在选择之一。
学年论文题目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二级学院经济与贸易专业班级 1 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目录摘要 (2)1 绪论 (3)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2.1 经济增长促进能源消费 (3)2.1.1 经济增长增加能源需求 (4)2.1.2 经济及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利用能源途径 (4)2.1.3 经济增长为能源消费提供财力、物力保证 (4)2.2 能源消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4)2.2.1 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4)2.2.2 能源消费投入制约经济增长规模 (4)2.2.3 能源消费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 (5)3 实证研究 (5)3.1 实证研究方法 (5)3.1.1 平稳性和单整检验 (5)3.1.2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5)3.1.3 格兰杰因果检验 (6)3.1.4 协整检验 (7)3.2 实证研究结果 (7)3.2.1 平稳性和单整检验 (8)3.2.2 协整检验 (8)3.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9)4结论 (11)参考文献 (12)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明显。
能源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一般规律表明:一方面,能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又影响着能源的消费。
鉴于上面的理论基础,本文提出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考虑了各种主要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1990-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GDP)、能源消费总量及水电、石油、天然气、石油的消费总量等年度统计数据,经过数据的一系列处理变换后,利用协整分析理论, 格兰杰因果检验, 建立动态的ARDL模型,检验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显著的关系。
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总量、天然气消费总量之间存在长期显著的单向作用;(2)石油、水电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显著地影响。
中国碳排放、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2023-11-10目录•引言•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中国碳排放、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关系•结论与政策建议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是全球共同的目标。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研究其碳排放、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碳排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010203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对中国碳排放、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以全面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碳排放的驱动因素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也在增加。
经济规模重工业和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比较大,这些行业对能源需求较高,导致碳排放量相对较大。
产业结构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碳排放量较高。
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技术水平经济增长初期,碳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水平后,碳排放量开始下降。
倒U型关系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先增加后减少。
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强度降低,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
脱钩现象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对应的碳排放量。
碳排放强度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公平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导致经济增长质量较低。
碳排放强度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低能耗、低排放的行业,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碳排放强度低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质量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能源消费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构变化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能源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传统能源仍占据主导地位。
吨 200000 丰示150000100000,煤50000煤炭■石油* 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我国能源消费、能源结构与 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摘要:能源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 要物质基础,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 要作用。
但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二者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
文章采用我国200C H2015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的相 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经济增长和 能源消费品种结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产 业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 消费的关联性,计算出各种能源消费和国民 经济发展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能源消费;能源结构;经济增 长;灰色关联分析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 物质基础,但是当其发展无法满足国民经 济增长要求的时候,又会成为阻碍经济高速 增长的因素之一。
以2015年为例,我国能源 消费总量已达到了 429905.10万吨标准煤,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国家经济和社 会发展主要依靠能源,一方面,能源的消耗 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大部 物质能源(煤、%)属于生资源,面 竭的挑战。
我国经济 飞速发展,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相互 ,二 之 的进一步 。
能源 我国要发的,、次的 ,以能源 和 环境 。
面 当能源 和国能源发展的新趋,能源 ,重 GDP的经济发展 ,从经济发展质量的角战 。
的,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 的,为能 、能源消费,我国经济的 发展有一 的、。
一、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我国能源消费 ,能源 消费 、能源消费 方面进行探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的。
首先,从能源消费 方面 。
2015年,我国能源总消费量为429905.1万 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273849.49万吨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63.7%;石油78672.62万吨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18.3%;天然气25364.4万吨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5.9%;水电、核电、风电消费量52018.51万吨标准煤占总消费量12.1%(见图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一、能源消费相关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的主要有三种: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这些理论的诞生及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特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的时代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如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有限的能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能源需求的矛盾等等。
因此,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其负面影响的传统经济理论已不足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应运而生,下面对两种新型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地介绍。
(一)低碳经济理论当前,中国地区生产总值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二,但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为全球第一。
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实现资源与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提出由英国政府在2003的能源白皮书,主要面对人类的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压力。
低碳经济是典型的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产生废弃物少的经济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对低碳经济进行阐述。
1.大力开发低碳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以低碳技术作为动力支撑,积极开发“三低”的新型能源。
因此,要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使得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低碳能源。
2.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脱钩的基本含义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变量的增长率呈现分离状态甚至是相反方向的变动。
将脱钩理论运用到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当中,就可理解成能源资源的脱钩。
如下图所示:3.低碳经济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之上赋予时代的特色后发展起来的,不是对传统模式的替代而是进一步的发展和升级。
它的发展并不是摒弃了一些传统的产业,而是运用低碳经济的思想将传统的“三高”产业发展成“三低”产业。
通过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行业转变成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