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章 健全人格塑造
- 格式:ppt
- 大小:316.00 KB
- 文档页数:30
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黎婷3142304024汉语国家教育1401班健全的人格是指健康全面的人格,虽然在心理学上还没有同意的概念,但是健全的人格却有明显的特征表现,主要为:人际关系和谐、有宁静的心境以及能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
首先,我认为要塑造健全的人格,要从塑造良好的性格开始。
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性格特征,这样对待生活中发生的事物都有一个积极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习惯。
就像案例中的那位男生,在自小的性格养成中可能就培育出了猜忌、多疑、嫉妒等的性格特征,所以到了大学没有办法改变一直以来的待人待事的态度和一直以来的行为方式。
其次,塑造健全的人格要有理性的思维方式。
对人对事要本着理性的态度,而不是过分的感性。
面对一件事情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而不是一味凭借情感来行事。
案例中的男学生在被撤销班长职务以后,并没有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只是感情用事,导致不理智行为的发生。
再者,要有自信的人生态度,但不能过分自负。
自信是好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信才能昂首挺胸,但是自信过了头就是自负。
对于自己的才能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的轻重,不能总是低眼看人而把自己看得过高,要学会学习别人的长处,虚心纳谏。
我们要用美好乐观的眼光来看待生活,就算可能面对的是一些不美好的事情,也不能够一叶障目。
不能把周围人善意的目光和话语都当成恶毒的利剑,不能把自己束缚在冷冰冰的高墙里,要懂得与人交流沟通,学会敞开心扉,学会与人相处。
案例中男生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不懂得接收别人善意美好的规劝,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所以没有办法与人交心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
最后,我们当然还要热爱生活,学会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全面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
如何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健康向上的,是值得信赖的、很有作为的一代,而且是人格成熟和完善的关键发展阶段。
面对日益趋向社会化的校园环境,某些大学生的人格滑坡现象的影响,如果正确引导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成为大学生发展的重要话题。
本文主要从健康人格的含义出发,探寻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因素,通过因素分析找出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健康人格引言人格是伴随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心理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行为反应。
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角色,加上学习、就业压力的来临,积极乐观应对,发展外向型性格以适应跨出校门后的各种状况,有重要的意义。
1.健康人格的概念人格,心理学上是指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主要包括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
健康人格作为一种现实人格的良好状态,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是个人在生活中以其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的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
总的来说,具有健康人格的个体,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充分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与周围现实环境较好相融,生活理想切合实际;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符合集体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度发挥个性,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2.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因素大学生是可塑性比较强的群体,相对于社会青年群体来说具有单纯、思想简单、容易受鼓动等特点,在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家庭环境的大起大落,社会关系的处理不当,感情和学习上受挫等,均会阻碍大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之路。
主要来说,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有以下三点。
2.1 校园人际关系大学是各类性格,五湖四海学生的聚集,在大学校园中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学生。
⼤学⽣健全⼈格的培养1⼀、健全⼈格的含义我们认为,⼤学⽣健全⼈格包括以下⼏个⽅⾯的内容:1、⾃我悦纳,接纳他⼈。
⼈格健全的学⽣能够积极的开放⾃我,正确地认识⾃⼰,坦率地接受⾃⼰的囿限并对⽣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2、⼈际关系和谐。
⼈格健全者⼼胸开阔,善解⼈意,宽容他⼈,尊重⾃⼰也尊重他⼈,对不同的⼈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也不妄⾃菲薄,在⼈际关系中具有吸引⼈,深受⼤家的喜欢。
3、独⽴⾃尊。
⼈格健全者⼈⽣态度乐观向上,⽣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观与价值观,能够⽤理性分析⽣活事件,头脑中⾮理性观念较少。
⼈格独⽴,⾃信⾃尊。
4、能够发挥⾃⼰的潜能。
⼈格健全的⼤学⽣具有⾃我发展、⾃我塑造与⾃我完善的能⼒。
能够充分开发⾃⾝的创造⼒,创造性地⽣活,发现⽣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活。
⼆、⼤学⽣常见的⼈格缺陷及其调适(⼀)悲观悲观⼼态是⼀种不健康⼼理,对⼈尤其是朝⽓蓬勃的青年⼤学⽣伤害极⼤,应引起⼤学⽣⾃⾝的重视。
如何调适、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态度呢?德国⼼理学家⽪特·劳斯特提出了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10种调适⽅法:1.越担惊受怕,就越易遭灾祸。
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以赴去争取胜利。
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也要努⼒去发现有利的条件。
6.不要把悲观作为保护失望情绪的缓冲器。
7.你失败了,但你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
这才是值得庆幸的。
8.在你的闲暇时间,努⼒接近乐观的⼈,观察他们的⾏为。
9.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的。
10.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末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乐观是成功之源。
(⼆)激惹青年⼤学⽣⾎⽓⽅刚,遇事容易激动,有的⼤学⽣更容易冲动,引起激情。
为了克服激惹的缺点,⼼理学家提出以下⼏种调适的⽅法:1.应学会遇事做“延迟反应”。
在⾏动前多思考,⽽不是⾏动才后悔。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1狭义: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错误!广义: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的,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2,心理健康者的特点:错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错误!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彼此谦让错误!有幸福感错误!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使生活富有效率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内容1能适应大学生活2满意的心境3和谐的人际关系4坚强的意志5良好多个性6能正确了解和认识社会,与社会协调一致7行为标现相称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1学业问题错误!学习动力不足错误!学习目的不明确错误!学习成绩不理想错误!学习动机功利化2情绪问题,包括抑郁,情绪失调3人际关系问题错误!人际关系不适错误!社交不良错误!个体心灵闭锁4焦虑问题包括自我焦虑,和考试焦虑5情感问题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的困扰6性教育问题包括性生理适应不良和性心理问题7特殊群学生的心理教育包括特困生心理健康和网络成瘾学生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A1社会环境因素:错误!价值定向的改变错误!信息交流与沟通方式的改变错误!就业专业化的要求和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2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结构,家庭的经济状况3高校体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因素B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1智力发展的教育2非智力罂粟的培养3环境适应教育4人际关系和谐教育5人格健康教育C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形式: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做讲座2充分用校内媒体手段普及健康知识3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教书育人的水平D关注自我心理健康1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3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4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5偷生社会实践扩大人际交往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6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帮助第二章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一学习的概念:1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较持久的变化特点错误!学习是一个普遍现象错误!学习是有机体通过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2次广义:专指人类的学习,人类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易语言为中介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特点错误!从内容上看人类学习主要是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错误!从方式上看,是以语言为中介的○,3从性质上看:人类学习具有积极主动性3狭隘:特指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特点:错误!学生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错误!学习的学习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错误!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错误!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有以下是三个方面:知识技能的形成于获得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与培养道德品质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二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1狭隘的学习特点;错误!学生学习试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错误!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的是以掌握系统的科学只是为前提的错误!学生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与经验错误!学生学习不断要掌握知识经验与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道德及促进健康的个性发展错误!学习过程的自主能动性错误!学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3学习的研究探索与创新性三.培养科学正确的学习理念1学会自学的方法,培养自学的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