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 电子题库 第四课本课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92.50 KB
- 文档页数:6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四课第三节第二框课后巩固测试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①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②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③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④相对观点与绝对观点的对立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B。
相对观点与绝对观点的对立不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④不符合。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解析:选C。
前者是说明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后者则是说事物是静止不动的,这反映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3.下列说法中包含辩证法观点的有( )①居安思危②刻舟求剑③守株待兔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⑤失败是成功之母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③④⑤ D.①④⑤解析:选D。
刻舟求剑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属于形而上学,②不符合,守株待兔把偶然联系当成了规律,属于形而上学,③不符合。
4.下列观点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③近朱者必赤,近墨者必黑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全面的看问题,属于辩证法思想,④不符合。
5.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这表明( )A.辩证法是唯物论的基础B.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统一的C.坚持辩证法也就坚持了唯物论D.唯物论与辩证法始终结合在一起解析:选B。
题干中的思想说明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故选B。
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这一要求蕴涵的哲理有( )①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③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④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的观点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选A。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四课第二节本节优化训练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并指出,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分三步展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考虑客观实际情况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③矛盾具有普遍性,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
“分三步展开”②说法错误,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③说法错误,应该是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鲶鱼效应”是渔民发现的一种使捕获的鱼保持鲜活的方法,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不振,死亡率高,而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
据此同答2~3题。
2.“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C.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解析:选C。
“鲶鱼效应”是通过联系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如果船舱中放入的鲶鱼过多,则效果适得其反。
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B.办事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要适当地去改造和利用规律解析:选A。
如果过多效果适得其反,体现了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
4.下列说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有( )①守株待兔②好事多磨③防微杜渐④微不足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解析:选D。
守株待兔和微不足道都不能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①④不选。
5.“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要善于抓住机遇,促进质变的发生B.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C.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扶持新事物的成长D.凡事过犹不及,要坚持适度原则解析:选A。
毛泽东的这首诗体现了抓住机遇,促进质变的重要性。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三课本课综合检测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上海世博园集成了大跨度索膜结构、“阳光谷”自然采光、雨水收集与回用、节能电梯等一大批创新科技。
阳光谷如此设计的一大功能是实现雨水收集利用,经过处理后实现再利用。
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解析:选D。
雨水收集利用是矛盾双方转化的体现,D符合。
2.众所周知,竞争的结果应该是优胜劣汰。
但是,社会上却存在一些逆淘汰现象,就是坏的淘汰好的,平庸淘汰杰出。
譬如某些官场上的逆淘汰;善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者,青云直上;不走此途即成异类,不仅无缘进步,且会受到排挤打击。
逆淘汰现象的存在表明(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②矛盾的次要方面迟早要战胜矛盾的主要方面③事物的发展不具有必然性④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A.③④B.②③C.①② D.①④解析:选D。
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一定必然战胜矛盾的主要方面,②错误;事物发展具有必然性,③错误。
3.近几年,养生话题红遍各类媒体,养生书籍销售火爆,养生“专家”更是风头正劲,可以说全民养生热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而某些所谓的养生专家声称吃绿豆可以包治百病。
这违背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则C.对立统一的原则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解析:选A。
认为一种东西可以包治百病,这样的观点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中国乒乓球队实行总教练、男女队主教练、主管教练体制,保证了中国乒乓球在世界赛场上长盛不衰。
据此回答4~5题。
4.在队员的管理和训练上,根据球员的技术风格、性格特点,以及梯队建设的要求,乒乓球队安排一名主管教练带领三到四名队员进行训练。
强调对球员进行专门的训练,体现了( )①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选B。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一课本课综合检测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道口村农民将野生芦苇资源变废为宝,在对芦苇经过一定处理后,编织成苇箔、苇帘、苇席等芦苇制品,深受市场青睐。
从哲学上看,农民对野生芦苇资源进行处理,编织成芦苇制品,其首要前提是( )A.肯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B.承认自然物的形态是可以改变的C.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D.掌握熟练的编织技术解析:选C。
人们改造自然的首要前提是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C符合。
A、B、D都不是前提。
2.对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的,人们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物质的,人们不太容易接受,其原因是(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C.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没有规律的D.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解析:选D。
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才使人们误以为社会不是客观的,D是其原因。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先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和加大对种地的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使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惠农力度,特别是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①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③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状况④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选A。
③本身错误,应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④说明自然界的客观性,不能作为社会的原因。
4.近年来,“孔子热”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
一生既无政治权威又无经济资本的孔子,以德性伦理、经世致用和人格全面发展的理念,从曲阜走向中原,形成了中华民族自我理解和文化认同最有塑造力的思潮。
专家慨叹:“孔子的大同理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世界文明的发展需要孔子的智慧!”专家的慨叹告诉我们( )①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②物质与意识是不可分离的③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世界发展④大同理想是人脑对主观世界的正确反映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选A。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四课第二节第二框课后巩固测试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出现了儿童性早熟现象。
根据调查,三成多患儿都有服用保健品和大补食品的经历。
专家介绍,很多补品和保健品都含有一定的性激素,如人参、蜂王浆、花粉、鸡胚、增高素等。
即使不含性激素,也可以含有一类的激素物质,大量摄入体内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
这就告诉我们( )A.要抓住时机完成质的转变B.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C.并非所有的新事物都是有生命力的D.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解析:选B。
材料主要说明了食用补品、保健品不能过度,告诉我们要适度,B符合。
2.与漫画《Q版人生》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滴水穿石——穿石的,不是水,而是时间②我们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曾经得到③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松懈和动摇④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选C。
漫画意在说明要成功必须进行艰苦的量的积累,①③④符合。
②的内容主要体现对立面的转化,与设问不符。
3.大量施用农药消灭害虫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残留的农药也会较多地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害虫还会对长期使用的某种农药产生抗药性,增加进一步防治的难度。
这说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④凡事都要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A.①②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C。
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①错误。
4.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两岸关系时指出,两岸协商总体上还是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双方要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准备、创造条件。
这说明( )①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每一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③条件充分才能发展两岸关系④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A.②③ B.①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选D。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四课第一节第二框课后巩固测试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物价上涨,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向低保户发放临时物价补贴,成都市决定向全市近30万低收入者发放5个月临时生活补贴。
补贴分两次发放,分别于2010年12月5日和明年1月20日前发放到户,总额为每人190元。
在发放补贴的同时,该市还不断创设新的就业机会,让劳动者通过就业提高生活水平。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②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
材料中解决低收入者的生活问题,既通过政府帮助,又通过劳动者自己就业来实现,对这些人来说坚持了内因和外因相结合,又符合了我国的实际,①③符合。
2.2010年底京沪高速铁路全线贯通。
中国铁路一直遵循着科技攻关、试验验证、工程实践和推广应用的科学规律,而且做任何新东西都离不开这么几个大步骤,坚持以我为主,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全面突破了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一些关键重大的技术。
从哲学上讲,这体现了(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③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A.①②③ B.②④C.①②④ D.①③解析:选A。
创新的要求没有体现矛盾的普遍存在,④不符合。
2011年2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350元。
据此回答3~4题。
3.这次油价上调除了主要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外,还受到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油源供应不足的影响。
这说明(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原因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④外因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选D。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夸大了外因的作用,是错误的,②排除。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四课第三节本节优化训练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当前,一股3G手机发展新浪潮在全球掀起。
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增加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又增添了网页浏览、视频电话等功能。
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③新事物优于旧事物④新事物力量总是大于旧事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A。
新事物开始时,力量往往弱于旧事物,④错误,应排除。
2.看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主要是看( )A.出现时间的先后B.事物的名称、旗号是否有新颖的表现形式C.事物一时的力量强弱、发展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解析:选D。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3.“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这启示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坚持适度原则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解析:选B。
题干中的观点要求我们在利用地球资源时不能过于贪婪,这就要坚持适度原则。
4.俗话说:“好事多磨”。
这句话从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B.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C.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解析:选B。
“好事多磨”主要是源于前进道路上的曲折,这就启示我们要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5.韩朝两国的关系是2010年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板门店停战协议签订以来,韩朝关系走过了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金大中、卢武铉总统执政期间,韩朝关系逐步走向缓和。
随2010年3月“天安号”事件、11月朝鲜炮击韩国延坪岛等事件的相继发生,两国关系日趋紧张,12月30日韩国国防部发表《2010年国防白皮书》,称朝鲜政权和军队为“敌人”。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二课本课综合检测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把两门甚至几门不同的学科联系起来,建立综合性学科,产生了边缘学科、横断学科、模糊学科等,数学向生物学、社会科学渗透,出现了整体化的趋势。
材料表明( )A.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B.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与规律C.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解析:选A。
边缘学科的建立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故选A。
2.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要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生生不息。
这是因为( )A.世界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每一事物都是由过去的事物发展而来的解析:选D。
继承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说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D 符合。
2010年7月10日,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开幕。
本届论坛是国共两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反映了两岸同胞对加强两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共同期待,适应了两岸经济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客观需要。
据此回答3~4题。
3.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举办是坚持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析:选B。
这一做法坚持了实事求是,B符合。
A、C不是唯物主义观点,D不能准确说明这种新举措。
4.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以往五届论坛的实践证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割断两岸的这种联系。
因为( )A.联系具有客观性B.规律具有普遍性C.意识具有主观性D.联系具有条件性解析:选A。
两岸人民的客观联系是割不断的,故A的内容是其原因。
5.2010年8月1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分部发布的报告称,俄罗斯境内火灾排放的气体将使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加快。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四课第一节本节优化训练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吾日三省吾身”。
据此回答1~2题。
1.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古训教育我们( )A.重视内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B.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选A。
两句名言都是说明自身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内因的作用。
2.下列说法和上述古训蕴涵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严师出高徒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有志者,事竟成解析:选D。
D的内容强调依靠自身努力成功,与此相符。
A、B都是说外因作用,C说明普遍联系的观点,都不符合题意。
3.下面《难以嫁接》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难以嫁接A.要以普遍性原理为指导B.要抓住主要矛盾C.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D.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解析:选D。
一个国家建立什么样的民主,是由其内因决定的,外国的东西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体现了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4.“花开花落各有时”。
但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
菏泽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能在南国怒放。
“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表明( ) A.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D.人们改变了联系的客观性解析:选A。
通过改变牡丹的生存条件,从而改变其花开花落的时间表明了外因的作用。
A符合题意。
5.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说:“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克服困难也不能脱离国际经济的影响,但是……‘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
因此,我希望全体中国人都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
”这段话中蕴含的辩证法原理是( )①内因通过外因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变化发展②外因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③在事物变化过程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④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源泉和根据,是根本的原因A.③④ B.①③C.①② D.②④解析:选A。
综合检测(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制定将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使灾后重建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这说明()①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并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②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也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③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④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东西,决不轻信和盲从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灾后重建强调统筹兼顾,强调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实践检验的重要性,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在对沙尘暴的科学考察中,科学家们认定,人为破坏是首要原因。
风力、气温、降水等是形成沙尘暴的基本因素,土壤表层沙化是主要原因。
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滥垦、滥牧、滥伐,严重破坏了土壤表层,造成了土壤表层沙化。
据此回答2~3题。
2.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滥垦、滥牧、滥伐,造成巨大危害。
这一事实说明在思维方法方面应()A.坚持整体性的辩证思维B.坚持动态性的辩证思维C.坚持联系的观点D.坚持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解析】事实主要说明坚持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故选A项。
【答案】 A3.在对沙尘暴的科学考察中,科学家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是()A.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和分析基础上的综合【解析】A、B、C三项均不属于思维方法,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4.恩格斯说过:思维,如果它不做蠢事的话,只能把这样一种意识的要素综合为一个统一体,在这种意识的要素或它们的现实原型中,这个统一体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如果我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那它决不会因此长出乳腺来。
这段话说明的主要观点是()A.认识过程中的每一步,既是分析的结果,又是综合的结果B.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C.辩证的综合不是把各个部分简单地相加,而是在了解各部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有机整体D.辩证的分析是揭示事物整体的基础【解析】恩格斯的这段话主要是强调分析只有在整体的指导下进行才有意义。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一课本课综合检测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道口村农民将野生芦苇资源变废为宝,在对芦苇经过一定处理后,编织成苇箔、苇帘、苇席等芦苇制品,深受市场青睐。
从哲学上看,农民对野生芦苇资源进行处理,编织成芦苇制品,其首要前提是( )A.肯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B.承认自然物的形态是可以改变的C.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D.掌握熟练的编织技术解析:选C。
人们改造自然的首要前提是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C符合。
A、B、D都不是前提。
2.对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的,人们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物质的,人们不太容易接受,其原因是(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C.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没有规律的D.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解析:选D。
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才使人们误以为社会不是客观的,D是其原因。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先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和加大对种地的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使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惠农力度,特别是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①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③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状况④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选A。
③本身错误,应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④说明自然界的客观性,不能作为社会的原因。
4.近年来,“孔子热”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
一生既无政治权威又无经济资本的孔子,以德性伦理、经世致用和人格全面发展的理念,从曲阜走向中原,形成了中华民族自我理解和文化认同最有塑造力的思潮。
专家慨叹:“孔子的大同理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世界文明的发展需要孔子的智慧!”专家的慨叹告诉我们( )①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②物质与意识是不可分离的③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世界发展④大同理想是人脑对主观世界的正确反映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选A。
【优化方案】2013年高二政治上册电子题库第四课本课综合检测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读漫画《下猛药》。
有人认为,解决网吧问题,要取缔社会网吧。
下列成语和它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叶落知秋B.择邻而居C.智子疑邻D.物极必反解析:选D。
漫画中的做法是全部取缔,而评价为“药太猛”说明其过度,物极必反与此相符。
2.若将“腐败”二字拆解开来,就是“广(疒)”“人寸”“肉(肌体、灵魂)”“贝”“文”6个偏旁部首,将这6个有具体含义的字串起来加以提炼和升华,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便跃然纸上——“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寸地产生病变,甚至腐败。
”材料中的这句话蕴含的辩论法原理是(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D.量变中包含着部分质变解析:选C。
材料启示我们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因为长期这样的话,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体现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的道理,故选C。
3.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涌现,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我们的认识跟上形势的发展。
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我们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②办事情必须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④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选B。
材料内容是强调发展,没有涉及整体,②未体现。
4.从总体小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期。
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的是( )A.要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B.注意区分量变与质变的两种状态C.要重视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D.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解析:选D。
抓住重要战略期也就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符合。
5.我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更是整个国家关注民生、迈向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这体现了( )①用发展的观点处理问题,坚持与时俱进②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③不忽视次要矛盾④要推动新事物的成长壮大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选C。
材料内容没有说明主次要矛盾,③未体现。
6.幸福指数,是用来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的,即人们的幸福感。
除了幸福指数,我国还将推出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方面的需求。
这蕴含的哲理是( )①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③把人民对幸福的希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④想问题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兼顾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选C。
应该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③观点错误。
7.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自述》中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有人认为我的成功是由于钻营,由于机会,其实,人们应该记住我的一首抒怀诗:作画平生万万千,抽筋折骨亦堪怜。
在艰难之时,我追逐着希望和光明。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 )①正确发挥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作用②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主次矛盾的转化③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④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选D。
主次矛盾的转化并不代表事物的发展,②不符合。
8.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
此外,人体健康、人居环境和日常生活等方面也会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这主要说明( )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D.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解析:选C。
环境问题对人的影响,体现了外因的作用,C符合。
9.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
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事情要把握度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A。
材料内容主要是过度使用碘盐的问题,这没有体现主要矛盾,④不符合。
10.“蚂蚁效应”理论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
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最终零落成泥。
下列与“蚂蚁效应”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 A.巢覆卵破B.兵强则灭,木强则折C.吐故纳新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解析:选D。
由题干“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百年老树轰然溃倒”可判定“蚂蚁效应”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度的哲学道理,与之相符的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选D项。
11.下列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①生物学中的“激变论”②物方生方死③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④吃一堑,长一智A.③④ B.①③C.②④ D.①②解析:选D。
③④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属于形而上学。
12.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
从哲学上看,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是因为他们( )①在困难和挫折中坚信革命前途是光明的②坚信精神力量对实践的重大作用③对待困难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④认识到实践活动受物质条件制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A。
实践活动受物质条件制约,不能作为保持旺盛斗志的原因,④不符合。
13.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
”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变化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A.①④ B.②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选A。
郑板桥诗说明了新事物的发展,①④符合。
②观点错误,③未体现。
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据此同答14~15题。
14.由于“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因此( )A.改革符合客观规律B.改革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C.改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D.改革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解析:选D。
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因而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A、B、C的内容都不是其达到的直接后果。
15.改革“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表明(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C.新事物能够战胜旧事物D.没有力量能够阻止改革的步伐解析:选B。
改革“伴随着眼泪和痛苦”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6.某班级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同学们以“创新最美丽,创新出辉煌”为主题搜集材料。
下列材料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①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②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④疑乃觉悟之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A.①② B.①②④C.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B。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强调自己成功,必须使别人成功,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不是创新,③不符合。
17.中国古代诗词蕴涵丰富的哲理。
下列古诗句中与“芳林旧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蕴涵哲理相近的有(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④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A.②③ B.①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D。
这句古诗蕴涵事物的发展的哲理,②④符合。
①反映了差异性,③反映艰苦努力,不符合。
18.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作息制度改革中,把全市机关工作时间调整为上午9点至12点,下午14点至18点,从而错开了上下班高峰期。
在温州,由于实行错时上下班,基本缓解了该市上下班高峰的堵车现象。
据测算,这样做的效果相当于在交通硬件设施投资了20亿元。
通过实行错时上下班代替增加城市交通硬件建设的投资,缓解上下班交通紧张,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哲学角度主要说明了( )A.要从正确认识出发研究实际问题解决新问题B.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要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D.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解析:选C。
该市的做法打破常规,坚持了创新。
19.浙江省农科院陈锦清博士培育的“超油油菜”,不仅可以改善食用油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还被人们视为开发“生物质能”新能源的一个突破口。
“超油油菜”被视为开发“生物质能”新能源的一个突破口,它作为石油的代用品,具有潜在的战略意义。
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必须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发展②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人定胜天③“生物质能”的开发是技术的创新,应该推进④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受惩罚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①③解析:选D。
题干中的材料主要说明了创新的重要作用,①③符合。
②错误,违背客观规律未体现,④不选。
20.近一年来,一场中医存废之争从网上蔓延,中南大学一教授发表的《告别中医中药》一文中提出:鉴于中医的“不科学性”和安全无保障,呼吁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
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称:“虽然中医存在一些缺陷,如不能像西医那样在早期及时发现重病,但中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永续传承下去”。
这段材料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③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④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D。
对待中医的争论,没有体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②不选。
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某校以“中学生与政治生活”为主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表所示:有同学认为,我国应该快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进一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度。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对该同学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10分)答案:(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我国要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度。
(5分)(2)任何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5分)22.绵阳市根据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金融环境和现代物流条件进行灾后重建;国家和四川省制定了许多支持科学重建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就业等方面给予了特殊的政策;山东等一些省份对口开展农村援建、乡镇援建和新县城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工作。
灾后重建为绵阳跨越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兴业创业的良好契机。